如果自己紧张慌乱,万一到时候露出马脚令她怀疑到什么,那才是真的糟糕了呢!

想到这儿,太子不由惊出一身冷汗。

既然已经想明白了,那么当然就不需要太子妃陪着他一块进宫请安了,非但不需要,而是根本不能!

若是他带着太子妃一块去,那岂不是不打自招吗?以皇后的聪明,肯定会怀疑他知道了什么!

太子心中惊呼好险!心跳这一刹那都加速了。

“嗯,孤想了想,明日你不必陪孤进宫了,孤自己去就可以了!”太子又淡淡的说道。

太子妃自来是他说什么便是什么,听到他改口也并不当一回事儿,笑吟吟的点点头“嗯”了一声,满腹心思都在琢磨着等会儿如何讨太子爷的欢心,今晚把他留在自己的寝殿……

第二天下朝之后,太子稳了稳心神,确定自己看起来如同往常一样没有丝毫破绽了,便施施然往坤宁宫走去。

来到坤宁宫门口,他情不自禁放慢了脚步,抬眼看了看,心中顿觉怅然凄然,突然生出一股陌生的感觉。而从前,每当他来到这儿,心里都是一片温暖的。

如今方知,那些温暖都是假的……

太子暗暗一叹,眼皮一挑,强将那股陌生的、不自然的感觉压了下去,从容迈步进去。

皇后早已在等着,见了他,神色十分不好。

太子笑吟吟上前躬身请安,笑道:“母后,您脸色不太好,是不是昨夜没休息好呀?身体要紧,您别太操劳了!”

“哼!”皇后冷冷一笑,脸色顿时放了下来,挑眉冷冷道:“别太操劳?那可不行!儿子长大了,翅膀硬了,本宫若是不多操劳点儿早早为自己打算打算,将来还不知怎么样呢!”

太子闻言脸色一白,当即跪了下去,垂首道:“母后,您这话,这话,是在说儿臣吗!儿臣万万不敢啊!”

“不敢!”皇后想到三皇子所遭受的刺杀、想到他受的伤就气不打一处来,恨不得十倍的还给太子,冷冷道:“本宫的话你早已不听,你还有什么不敢的!本宫看没有什么你不敢的!”

“母后!”太子闻言顿时抬头看向皇后,不高兴的道:“母后是为了三皇弟那件事吗——”

“本宫就知道,果然是你干的!”自己问都没问他便直接说了出来,可见何等嚣张狂妄,皇后气极。

“那又怎样!难道不应该吗!”太子叫道:“儿臣的事儿用不着瞒着母后,也没有什么好瞒的!儿臣就是想要他的命!父皇越来越看他顺眼,儿臣不能再留他!”

皇后一呆,这时候才猛然想起来,在太子的面前,自己是他的亲生母亲啊,三皇子是跟自己丝毫不相干之人啊!

意识到此,皇后回了回心神,也没有刚才那么生气了。

晴姑姑在旁瞧着早已捏了把汗,见皇后终于神色恢复如常,这才暗暗的松了口气:要不然,被太子爷看出什么端倪来也不是没有的事儿!

皇后缓了缓神,略一思量,便恨铁不成钢的瞪了太子一眼,苦口婆心道:“你呀!还是那么冲动!你什么时候才长进一点叫本宫少操点心呀!本宫不是说过吗?老三根本不是你的对手,他就算再得你父皇的喜欢也刚刚领差事罢了,半点儿根基也无,又无母家帮衬,你怕他什么?你这一动手,叫你父皇心里头怎么想?哼,本宫都猜得到是你动的手,你以为能瞒得过你父皇去!你自个想想你父皇面前你怎么分辨去吧!”

太子脸色一白,是真的有点害怕了。

事情败露之后,他满心里担惊受怕的只是皇后这边,压根还没有腾出精力来想父皇那边如何应付,如此说来,还真是麻烦!

“母后!”太子膝行上前,拉住皇后的袖子求道:“母后,儿臣知错了,儿臣再也不敢了!求求您救救儿臣吧!求求您在父皇面前帮儿臣说说好话吧!”

皇后心中一阵快意,冷笑道:“知道错了?晚了!先前做什么去了!”

察觉到晴姑姑递过来的眼神,皇后心中虽然不太情愿,仍然哼了一声没好气道:“起来吧!多大的人了,跪在这里成何体统!你别忘了,你可是太子!就该拿出太子的气度来!别动不动就跪!”

若是换在往日,听到皇后这话,太子心中不知有多感动,可是现在,他心里只有冷笑和嘲讽:论起做戏,这个世上真的没有人比得过母后啊!都到了这个时候了,她还能对自己说得出这样的话来,也着实不易!

太子闻言便笑嘻嘻的应了声“是”站了起来仍旧回去坐下,一边笑道:“母后是儿臣的亲生母亲,在母后面前跪一跪有什么打紧!”忙又道:“母后,您一定会帮儿臣的,对不对?”

皇后想帮他才怪!

可是转念一想,此事虽然明明白白就是太子做的,但是并没有抓到干这事儿的活口,也就是说,没有证据。

太子可是储君,如果没有确凿的证据,是不能够随意对他加以猜测指责的,更不能公开问话。

况且,这件事要是传了开去,也是一件皇室丑闻,皇上是绝对不会公开的,也就只能就这么不了了之了,他的太子之位一下子还不会除去。

475.第475章 说情

废太子是大事,除非他刺杀手足之事已经没法儿捂住,皇上不得不给朝臣们和天下人一个交代!否则,皇上也是不愿意看到这种事自他这里公开出去的。毕竟,他是亲父,也有责任啊!

当然,皇上心里头肯定是有芥蒂的,太子在他那里,印象又大大打了个折扣!

皇后目光闪动,心中暗自冷笑,太子到底还是太嫩、太过于要脸皮了,这个时候他最应该做的是去跟皇上坦白请罪,请求皇上的原谅,可是她知道,除非她逼着他去,否则他是不会去的。

但是她为什么要逼着他去呢?除非她傻了!

皇后心中已经拿定了主意,便叹了口气,瞪了太子一眼说道:“你父皇向来是疼你的,你啊,太不争气了!这种事情,本宫不想再看到发生第二次,否则的话,本宫也保不住你,听见了没有!”

这是同意帮他求情了?

太子原本以为皇后是说什么也不会再帮自己的,没想到她竟然答应了。他一下子有点茫然,不知道是不是自己错疑了她……

那种熟悉的温暖而依恋的感觉一下子又涌了上来,将他的心填的满满的,太子一下子百般滋味,自己也不知该做何想了!

至于再次刺杀三皇子,只要他不是个傻子就不会再来一次。

不然别说皇后,就是父皇也饶不了他!况且,他连暗中究竟有多少人、那些人本事如何在保护老三都不知道,怎么可能再贸然行事?

“儿臣不会!儿臣再也不会了!”太子轻轻说道:“儿臣以后都听母后的!”

若你真是孤的母后,那该多好……

太子在心里暗暗叹息。

“那就好!”皇后也觉得太子应该不会再来一次刺杀了,不过,她还是不会放松派人暗中保护三皇子的,非但不会放松,反而会加紧。

“你先回去吧!你父皇那里你大可放心,有本宫呢!”皇后说道。

“是,儿臣谢过母后!”太子一喜,忙起身行礼。

也许,他还有利用价值、还不到除去他的时候吧?太子忽然在心中暗暗想道。

他的心就是一紧:如此看来,自己不能再等了!再等下去,夜长梦多……

只要找到合适的机会,索性一不做二不休——

太子被自己突然冒出来的想法吓了一大跳,脸色微微的发起白来。

他的神情变化太过突然,以至于皇后和晴姑姑都看到了。

皇后不由奇怪,问道:“你怎么了?可是想到了什么?”

太子哪里敢说?有点结结巴巴的支吾道:“没、没有!儿臣,儿臣只是想,万一、万一父皇他不肯原谅儿臣——”

“哼!”皇后狠狠剜了他一眼,没好气道:“这会儿知道害怕了吧?本宫自有主意,你就安心便是!退下吧!”

“是,母后!一切拜托母后了!”太子敷衍的陪笑应了一声,匆匆退了下去。

皇后哪儿想得到不过短短的片刻之间,太子居然生出了篡位的念头,也就信了他的话并没有往心里去。

晴姑姑忍不住问道:“娘娘您真的要为太子爷向皇上求情吗?”

皇后点了点头,淡淡说道:“这事儿虽然上不得台面,也没法儿摆出来光明正大的说,可皇上那里,总得有个人去把这件事了结了!本宫不去,倘若他醒悟了过来他去,岂不是得不偿失?”

“况且,”皇后缓缓的吐了口气,道:“本宫跟他之间,也该在皇上面前做个了断了!”

晴姑姑一愣,疑惑的看向皇后。

皇后淡淡一笑,道:“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再说祥庆帝那里,一听到三皇子遇刺受伤的事,便骂了一声“这个逆子!”

他骂的当然不是三皇子,而是太子。

因为只有太子才有暗杀三皇子的动机,更有这个能力,不过他居然失手了,皇帝如果仔细想想,没准会心生疑惑继而发现些什么:以三皇子的势力和能耐,怎么可能躲得过去呢?纯粹运气好?这也太巧合了些!

不过此时祥庆帝并没有想到这一点,他只是生气,既生气又失望:他没有想到太子竟然如此狠心!

自打自己任用老三以来,太子便一直不高兴,这一点他心知肚明。而且平日里议事,只要有机会,太子或者太子的人总会说上那么三言两语对老三明朝暗讽,或者是刁难刁难他。

这些小打小闹的事情,祥庆帝只是冷眼旁观,实在没有精力去管。只要不闹得过分,他也没想过要去管。

若是老三连这点子周旋的本事都没有,那他护着他也是白护——迟早是护不住的!

可是,他没有想到太子的胆子越来越大,竟到了如此地步!

这一回,他是真怒了。

手足相残啊!自己就剩下这两个儿子了,太子竟连唯一的兄弟也容不下吗!更何况老三怎么看都是个老实之人,对他根本不会造成什么威胁!

他为什么还要这么做!他的心肠,也太狠了些!

祥庆帝气归气,但没有证据却没法拿这事去问着太子。

他在等,等太子主动来向他认罪。只要他来认罪了,真心悔过了,那么,原谅他这一次也不是不可以!

可是,一天一夜过去了,太子并没有来。

祥庆帝这一气非同小可,心中冷笑:别以为没有证据朕就拿他没有办法了!就不能通过别的事情敲打他吗?倘若是个不知悔改、不肯认错的,那么,就休要怪他这个做父皇的翻脸无情了!

到了那个时候,什么骨肉亲情,也只好忍痛不顾了!

祥庆帝心中盘算已定,便静下了心来等。他决定等三天,如果过了三天太子那边什么动静也没有的话,那么就别怪他心里头另有打算了。

第二日,太子没有来,小太监却是禀报:皇后娘娘求见!

祥庆帝一愣,继而心下更是恼火:这个逆子!真是不知悔改!自己做错了事不敢担当,却又把皇后推了出来!

皇后也是太疼他了些!

祥庆帝虽然气愤,同时也十分无奈。无奈之后,那份对太子的恼火也渐渐的消弭了不少——这都是看在皇后的份上!

毕竟他与皇后是患难多年的夫妻,皇后又曾经救过他的命,因此留下病根,痛苦了这么多年,皇后就这一个儿子,他岂能不多多的看顾疼惜一些?

这么一想,他轻轻一叹,更觉无奈了!

皇后进殿之后,倒是不必祥庆帝问话便跪了下去,口称:“臣妾知罪,请皇上降罪!”

听到皇后这么说,祥庆帝忍不住又是一阵气恼,瞧向皇后的眸中带了两分恼意:如果不是皇后这些年一而再再而三的为太子遮挡得太多,事事都肯为他收拾残局、纵容他,他也不会变成今天这样!

皇后抬眼看了看他,他没有说出口,多年的夫妻,皇后却已经猜到了他的心思,不禁眼眶一红,眸中含泪道:“皇上这是在责怪臣妾这些年太过宠爱太子吗?皇上责怪的没错,都怪臣妾太疼着他、宠着他了,才把他惯得这般无法无天,什么事儿都敢做!请皇上治臣妾的罪吧!”

听皇后自己把话说了出来,祥庆帝心中反倒一软,叹息道:“你何罪之有?这根本不与你相干,你快起来吧!”

皇后前些年疾病缠身,就那么一个儿子,她怎能不疼他、宠他?这也是人之常情罢了,自己不该因此而责怪她的!

祥庆帝在心里暗暗叹道。

“臣妾谢皇上体谅!”皇后哽咽着,却仍然不肯起身,而是轻而伤感无奈的说道:“皇上体谅臣妾、原谅臣妾那是皇上大度,是皇上念着与臣妾的夫妻之情,可是太子做出这等事情来,却是臣妾太惯了他,是臣妾的错,臣妾自己没法儿原谅自己,还请皇上降罪!”

祥庆帝真是既气恼又无奈,气恼的是太子,无奈的是皇后。

“皇后何出此言,”祥庆帝亲自上前,扶起了皇后,叹道:“要说起来,朕也有错,朕——也没当好这个父亲啊!”

皇后知道不能太过了,否则没准会适得其反,便谢了恩就势起身。听了祥庆帝这话忙摇头道:“皇上千万莫要这么说!您是一国之君,身系江山与黎民百姓,多少大事儿等着您裁决?您平日里对太子多有关切教导,这已经足够了,都怪臣妾,唉!”

祥庆帝听了这话真是说到了自己的心坎上,也减轻了几分自己心上的内疚,他是一国之君啊,忙的事情多了去了,哪儿能整天守着儿子啊?时不时的训斥倒是有的,如此,也算尽了父亲的责任了吧?

“这个逆子,可是去找过皇后了?”祥庆帝便问道。

实际上他自然知道太子去找过皇后的,而且还知道是皇后派人去东宫传旨太子才去的,只不过这个时候也只有说这句话才比较妥当,于是他就这么问了。

问了出来,心里忍不住又是一阵恼怒:这个逆子,做了这种龌龊事儿还妄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吗?不敢来自己面前坦白也就算了,连皇后面前也不敢去,还得皇后下旨传召!

他真是好大的胆子!

476.第476章 醍醐灌顶悔之晚矣

皇后轻轻一叹,苦笑道:“臣妾知道,那逆子不该去找臣妾,该来乾清宫向皇上请罪!可是他好歹是臣妾的儿子,臣妾也只有这一个儿子,臣妾——”

皇后愧疚难过得说不出话来。

祥庆帝一听这话便知道皇后已经教训过太子了,便叹道:“朕也知道你的难处!他去见你,是怎么说的?”

皇后一喜,忙道:“他已经知道错了!他向臣妾叩头认了错,并且跟臣妾保证,今后再也不敢犯了!”

祥庆帝听到这里忍不住轻轻哼了一声。

皇后瞟了他一眼,又叹道:“他还说,他没脸来见皇上,让臣妾代他向皇上请罪,请皇上饶恕他这一次!”

“他也知道没脸见朕!”祥庆帝恨恨,本想开口骂几句,想到那是皇后的儿子,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直骂道:“那个逆子!”

皇后脸色一黯,轻轻道:“皇上,臣妾知道他这次错的离谱,臣妾也不敢求皇上,皇上要罚他便罚吧!只是,臣妾求皇上存一存他的体面,再给他一次机会吧!”

存他的体面,那就是此事不要公开,再给一次机会,便是放过此事了。

看到皇后又愧又矛盾又难过,祥庆帝心里如何好受?

他不禁叹道:“皇后向来贤良,朕是知道的!唉,只是这个逆子实在是太不像话了!若不好好罚他,还不知他将来会做出什么事来!可皇后说得可没错,朕却不能不顾他的体面……”

他的体面是储君的体面,也是皇室的体面。

皇后听到这话,便知祥庆帝是饶恕太子了,心中一喜,眼神也明亮了两分,忙跪下叩首道:“臣妾谢皇上!仅此一次,下次,无论他做什么,臣妾绝不会再为他求半个字!一切凭皇上处置!”

皇后说这番话的时候一脸的忍痛和毅然决然,心中却是大大的松了口气:她可没有兴趣三天两头的帮不相干的人求情!趁此机会在皇上面前把关系拉扯开,将来倘若他再行差踏错,别说求情,她还得“大义灭亲”呢!

祥庆帝哪儿知道她心中的盘算?她的话落在他的耳中是十分中听并且感动的。

祥庆帝心道:皇后真是贤良大度啊!他叹道:“皇后快起来吧!你的心意,朕心里头明白!”

皇后生怕祥庆帝不相信自己的决心,便又道:“皇上,臣妾说的是真心话!绝无半点儿虚的,臣妾可以发誓!若有下次,便是皇上不秉公处置,臣妾也不依!”

这话祥庆帝听得都要感动了,点点头道:“好!有你这番话朕便放心了!皇后做事向来极有分寸,朕向来都是放心的!”

“皇上谬赞,臣妾惭愧的紧!”似乎想到太子所谓,皇后又轻轻的叹了口气。

“皇后也别太往心里去,若太子能知错就改,也是一桩好事!老三那里皇后可打发人去看了?”祥庆帝又问。

自然是去了的,而且第一时间她便打发晴姑姑去看了。

便点点头,道:“臣妾派晴姑姑去了一趟,还留了两名宫女伺候着!好在老三只受了皮外伤,不然臣妾可真是没脸见皇上了!”

她说着又叹了口气,怜惜而过意不去的说道:“老三那孩子也真是的,反倒还让晴姑姑带话给臣妾,让臣妾不必担心,唉!”

三皇子也派小太监来给他带了差不多的话,不过他当然不知道这是得益于晴姑姑的“提点”。祥庆帝便点点头,叹道:“是啊,老三那孩子不错!”

如此,他更不能让太子再伤害到他了。

皇后见状心中暗暗欢喜,便又顺着祥庆帝说了些他爱听的话,多待了片刻方才告退。

祥庆帝存心要给太子一个教训,便下旨命太子下个月回祖籍龙兴之地去祭祀,从今日起便做一应准备——包括戒斋。

这一来,自然是不必上朝了,更不必参与朝政了。

太子接旨之后,心中大吃一惊。

不过他原本就心虚,因此并不敢提什么反对意见,更不敢上祥庆帝面前去分辨理论,虽明知这一来又要远离朝政许久,却也没有法子。

唯一令他心安的是,这说明母后已经劝动了父皇,父皇已经原谅自己了!自己可以放心了!

太子太傅得知消息暗暗叫苦,来到东宫向太子陈述利害:这一来一去包括戒斋等事前准备,可就到年底了!

今年正是吏部三年一度的考核,到时候可就要错过了。

而谁都知道,每一次吏部考核,有升有降、有调有撤,这可是安插人手、排除异己的最好时机,若是错过,可又是一个三年了!

而且,倘若自己错过了,而对方却可以肆无忌惮的动手脚,那才是最糟糕的!

太子太傅此刻提醒,太子才猛然想起这么回事来,不由捶桌子懊悔!这些日子他被心事困扰,日子过得难免有点儿糊涂,居然连这么要紧的事情都忘记了!

此时,太子已经完全没有了劫后余生的那种庆幸感和感激,有的只是怨恨,恨父皇,也恨皇后。

“太子爷,这时候您可不能离京啊!”太子太傅叹道:“您这时候离京岂不是白白便宜了旁人?不如您去跟皇上说一说,让三殿下领这份差事吧,皇上不是总夸三殿下差事办得好嘛,就让他再办一回!”

太子沉沉的叹了口气,没有说话。

如果在平时,不用太子太傅把这话说出来,他自己已经想到了,而且肯定会去做。

可是如今他心知肚明这是父皇对他的惩罚和警告,他怎么敢往他面前凑过去自讨没趣儿?

“太子爷,事关重大,您得听老臣的!”太子太傅见他不做声不由大急。同时他心里也暗暗纳闷:太子这是怎么了?以前他可不是这样的!

太子依然没有做声。

太子太傅略一思索,终于看出了点别的什么东西来了,便试探着道:“太子爷,您可是有什么难为之处?”

太子抬头看了他一眼,动了动唇——这叫他怎么说!

太子太傅急了,忙道:“太子爷,老臣不是外人,您还有什么信不过的?您有什么话,尽管同老臣说便是了!”

左思右想,太子觉得还是实话实说的好。若是往日他必然不会说——因为无论何事都有皇后可以商量!但是如今,他最信不过的人就是皇后了!那么多一个人商量商量,总不会有坏处的。

“太傅,都是孤王糊涂,孤王一时气不过,做了一件不该做的错事!”太子长叹一声,便将自己派人刺杀三皇子的事情说了出来。

至于三皇子才是皇后亲生儿子这种事他可不敢乱说,这个秘密只有自己一个人知道就够了。先别说根本没有证据,万一说了传开了去,自己这储君之位便算不得正统了,影响军心啊!

“什么!”太子太傅听完脸色都白了,眼睛睁得老大僵在那里,半响都没有做声。

太子更是羞愧得说不出一个字来,垂头一言不发。

“太子糊涂啊!”太子太傅不由捶胸顿足,叹道:“三皇子既无根基也无母族支持,就算再得皇上的喜欢,也不可能对太子您造成威胁,您实在不应该更没有必要对他下手!而您既然要下手,就该有十足十的把握!”

“唉!”太子太傅说着又是重重一叹,道:“而最要紧的是,您失败了之后不该什么也不做,而是应该第一时间进宫向皇上请罪,向皇上坦诚自己做错了,请皇上降罪与原谅!如今看来,皇上是故意让殿下离京了,这——还真没法儿商榷了!”

太子呆了呆,豁然开朗,不由扼腕道:“太傅说得不错,孤的确失策了,孤早该向父皇请罪去的!不过——母后应该替孤在父皇面前求情了……”不然,就不是一道圣旨那么简单了吧?

“皇后?”太子太傅一愣,便道:“皇后娘娘为您求情,那自然是再好不过,可,您应该随皇后娘娘一道去才更好啊……”

太子太傅不便也不能当着太子的面说皇后做得不对,但那意思已经很明显了!太子太傅甚至在心里头暗暗埋怨皇后:娘娘向来是个精明之人,怎么这一次却犯了这般不该犯的糊涂呢?

太子却是脸色大变:他上了皇后的当了!

太子心中不由大恨,他就说呢,皇后怎么会那么轻易便答应帮他去父皇面前求情,原来根本就是火上浇油,不让自己有机会去见父皇!

至于她会在父皇面前如何替自己求情,太子虽然没有亲眼看见、亲耳听到,但是他敢肯定,皇后明着求情,实际上却摆了他一道。

思及此,太子险险没有忍住破口大骂的冲动,脸上一阵红一阵白一阵青,半响方憋出一句话问道:“现在,现在如果孤去跟父皇请罪——还来得及吗?”

太子已经完全乱了方寸,满怀期盼的看向太子太傅。

太子太傅听了这话又气又笑又着急无奈,他知道太子肯定是一时方寸大乱糊涂了,所以才会问出这种糊涂话来!

这时候去请罪?那就更糟糕了!

477.第477章 试探郡主

这时候去那不是摆明了告诉皇上,是因为不想要这份差事才这么做的吗?让皇上心里会怎么想?

这种问题,用不着太子太傅回答,太子自己便颓然一叹,道:“来不及了啊!太傅,您可得帮帮孤啊,您可知道还有什么好法子没有?”

太子太傅摇摇头,苦笑道:“如此说来,您只有离京走一趟了,但愿这一趟回来,皇上会消了气、对您不会有什么成见和想法。”

要是会那就怪了!太子在心里头撇撇嘴,却是一句也说不出来。

事情完完全全是被他自己给搞砸的,他能怨谁?当然,如果非要怨的话也有人,那就是皇后!

可是他却知道,自己半点儿也拿她没有法儿,非但说不出口、问不出来,下回见了她,照旧还得陪着笑脸!

“太傅……”太子叹息般,看向太子太傅。

太子太傅不用他说,轻轻点了点头,道:“太子殿下放心,既然事已至此,您索性万事不问、一心一意将这趟差事办好,京城中,还有老臣和老杜他们几个呢!老臣会看着安排,绝不会误了事!”

太子太傅在心中叹息,当然,太子不在,许多事情还是没有那么方便或者有所掣肘的,可是眼下说什么都已经晚了!

“有劳太傅您老人家操心了!”太子心中稍安,起身向太子太傅拱手施礼。

“殿下,使不得!”太子太傅吓了一跳,慌忙起身避开。

“您当得,”太子叹道:“孤不在的这些日子,有劳您的事儿多着呢!等有朝一日……太傅的恩情孤定当厚报!”

“老臣不敢!这是老臣分内之事,当不得太子殿下如此说来!”太傅慌忙又道。两人说着,便又细细商量了一回,定下了些许章程,太子太傅这才告辞。

书房中安静了下来,太子的眼中一片冰冷。

他没有想到,自己在已经知道皇后有问题、已经小心提防着的情况下,仍然不知不觉便着了她的道儿!

他不敢想象,假如自己一无所知,是不是被她卖了还给她数钱、还要赞一声好呢?

自己想要斗赢她,真的是太难太难了!

所以,不能再等了!一定不能再等下去了!

她拿她自己的命救过父皇的命,在父皇的眼中,她是天底下最最贤良的女子,父皇对她虽然不能说是言听计从,但她在父皇面前说话,还没有过不管用的时候。

老三有她相帮,加上吏部大考的时候自己不在京中,天知道等自己回京之后会是怎样的局面!

太傅他们就算能帮自己,可在她面前也是臣子,更重要的是,他们不知道她跟自己的真实关系,而偏偏这一层关系不能说啊,这是要命的!

太子心一横,冷笑道:“既然你不仁,便休怪孤不义了!这都是你逼孤的,母后!”

太子深深的吸了口气,挺直腰身端坐在椅子上,闭上了眼睛,一呼一吸缓缓吐纳,他要让自己平静下来,要让自己的心真正的平静下来,要好好的想一想事情。

有些事情,他还需要进一步的确定。

晴岚郡主这几天心情格外的好,心里有着十足十的成就感,对于自己的父王左一句“备嫁”右一句“备嫁”视而不见,反而有种瞒着父王干大事儿的兴奋刺激感,就像当年离家出走前偷偷做一系列准备时的心情一样。

那一次倒霉的被人偷光了盘缠,这一次她相信她绝对不会倒霉到弄假成真。因为那两个家伙都不可能让她弄假成真。

晴岚郡主这日逛着街,忽然有人请她一旁的酒楼相见。

她本就不是个胆子小的人,非但不小,还很有点儿寻找刺激的胆色。

于是,她二话不说便跟着来人去了。这热闹街口,大白天的,又是酒楼见面,她有什么好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