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亦绣余光看到崔氏张了张嘴,还是聪明地没说话。过去,她的话应该是最多的了吧?只不过,讨了领导的厌烦,言多就必失。同样的话,喜欢的人说,领导就能当好话听。不喜欢的人说,领导就不见得当好话听。

再想想钱满亭,她拿婆家当职场,或许也没错。

这天上午,钱亦绣刚回莲香院,就听说莲蔻化妆品工场的曾大掌柜和金师傅,以及一绣商行的蔡大掌柜求见。

莲蔻化妆品工场已经搬过来了,也在西效,离十里荷香十几里地,挨着西津县城。

钱亦绣让人把他们领到了莲香院,听他们做了汇报,她又作了指示,还留他们在这里吃了晌饭。他们走之前,钱亦绣拿了二十颗珍珠娃的珍珠泪给金师傅。

她说道,“这是我让人花重金在番人手里买的珍珠,最是美容养颜。你磨细了,一颗珠子放十瓶香脂或十支唇膏,做四十套珠光莲蔻系列化妆出来。记住,这是限量版,一年只有这么多。不许擅自出售,价钱待定。”

这是她后来想到的,内服外用,才更能美貌常驻不是。

他们一走,钱亦绣便拿着几瓶按摩膏和几支唇膏去了正院。不仅钱锦玉和林氏在这里,还有一个****也在这里。她穿的比较华丽,却站在崔氏的身后服侍崔氏。钱亦绣猜想,这就是传说中的梁锦琛的姨娘秦姨娘吧。

现在梁锦琛正在考试,好几天没回来了。几个人都在谈论这件事,今年的机会多年难遇,要多招那么多人,希望他能考出好成绩。秦姨娘更是双手合什,不停地求菩萨保佑。

钱亦绣送了崔氏、梁锦玉、林氏、秦姨娘一人一瓶按摩膏一支唇膏,说这是新品。特别嘱咐梁锦玉,她五月份出嫁,让她这几个月每三天按摩一次,能保证皮肤的最好状态。

女人都爱美,又都喜欢莲蔻产品。听说是新品,十分高兴。

现在按摩膏已经在京城贵妇圈里流行开来,梁家女眷也会经常让丫头帮着按摩。秦姨娘马上提出帮崔氏试试。

崔氏点头,让秦姨娘帮她按摩。钱亦绣在一旁指点,还会做做示范,告诉她们一些决窍。

崔氏净了面后,果真觉得皮肤更光滑一些了。她心里自是高兴,倒霉事接二连三,她觉得自己都老多了。

她把钱亦绣和梁锦玉、林氏打发去另一间屋子让丫头们给她们几人按摩,跟秦姨娘低声说道,“你回去也好好拾掇拾掇,尽量把老爷的心留在院子里。真弄进来一个良妾,再是个不省心的,我厌烦,你的日子更不好过。特别是琛儿,良妾的儿子定会比他的地位高…”

秦姨娘是从小服侍崔氏的丫头,忠心,又信得过。梁锦琛是在崔氏跟前长大的,过去,梁锦昭一大半的时间不在府里,想儿子的崔氏就把爱儿子的心思用在了梁锦琛身上。自是对他们母子好得多,也时常会为他们打算。

秦姨娘红了脸,点点头,又说道,“夫人说的是。不过,婢妾也老了,老爷怕是看不上了。那两个通房的年纪已经大了,用不用再抬一个?”

钱亦绣几人按磨完以后,都容光焕发地去万寿堂了,又送了女眷们每人一瓶按摩膏。钱亦绣更是自告奋勇,帮着老祖宗按摩了一回。

六爷梁锦真的嘴特别甜,一来就说,“哎呀,太奶奶好年轻,我还以为是我奶奶的姐姐呢。”

笑得老祖宗打了他一巴掌。

一晃到了十八日,钱家派人来送信,说小和尚来了,让钱亦绣回家吃晌饭。

钱亦绣有近一年没看到小和尚了,极高兴,马上去正院跟崔氏告假。

梁家主子都知道小和尚的真实身份,多年来小和尚在梁家就是一个特殊的客人。听说去见他,崔氏自是应允。

小和尚看到梳着妇人头的钱亦绣笑道,“姐姐怎么变样了?”又道,“对不起,姐姐的好日子我没来恭贺。”

看到清瘦的小和尚,钱亦绣有些红了眼圈,拉着他的手问道,“怎么样,病好了吗?”

小和尚回大慈寺后,就病了大半年。本来说好上年底进京的,也没来成。

小和尚笑道,“没事,已经好了。”

一旁的潘月眼睛都哭红了,嗔道,“还说没事,看你都瘦成这样了。你小时候,多胖啊。这几个月别回寺里了,婶子让人给你多做些好吃的,补补。”

小和尚笑着点头说道,“贫僧师傅要在报国寺同弘智师兄闭关修行几个月,贫僧无事就会住在府里,还想跟肖恩再多学习一些知识。”

潘月听说小和尚真的能在府里多住些日子,极高兴,笑道,“那婶子就跟我爹说说,请肖恩每个星期来府里几日专门教导你…”

钱三贵又赶紧把钱亦绣拉到自己身边,左看右看,孙女没瘦,才满意地笑起来。明儿和静儿又来跟爷爷抢姐姐,拉着钱亦绣讲故事。

要吃晌饭的时候,不仅朱肃锦赶来了,动物之家的所有成员都来了。欢欢和喜喜已经长成了漂亮的大狗,身体上的毛跟跳跳一样雪白。只不过,欢欢的左耳朵是灰色的,喜喜的右耳朵是灰色的,这点随了它们的爹笑笑。

钱亦绣笑着盛情邀请道,“这些天你们就去我家玩吧?”

猴哥给了她个本来就这么打算的眼神。

朱肃锦看潘月眼睛都不错开地看着小和尚,便对小和尚说道,“弘济,你还俗吧。这样,我们能经常看见你,我娘——哦,我姑姑也不用天天挂念你。”

弘济说道,“贫僧师傅说,贫僧跟佛门只有二十年的缘分。到贫僧二十岁时,就是贫僧不想还俗,都不行。”

钱亦绣道,“还要等四年啊,觉得好漫长。”

朱肃锦笑道,“老神仙的话自是要听。别说是四年,就是四十年,也是弹指一挥间。”

钱亦绣看看朱肃锦,这话说的,有些上了年龄。

朱肃锦看钱亦绣看自己,又说道,“妹妹不觉得吗?小时候我们在乡下的事情就像昨天才经过,今天我们就这么大了,妹妹已经嫁作了人妇,我也将…”

听了这话,钱三贵笑道,“是啊,日子过得真快。还觉得你们是小娃,转眼嫁人的嫁人,娶媳妇的娶媳妇。”

吃了晌饭,朱肃锦又玩了小半个时辰便起身走了。现在他非常忙,不仅要跟余先生等人学习经济学问,还要在内阁历练,晚上还要被皇上亲自考教。

下午,钱亦绣趁人不在的时候,跟小和尚说了自己要和梁锦昭坐着水晶蚌去深山探险的想法。小和尚听了也极高兴,说道,“我也去。不过,要跟我师兄和猴哥它们说好,尽量不要杀生。”

ps:谢谢亲的打赏和月票,感谢~~清泉才发现,“招式”那一章被坎了三段,大概一百字左右,也不知道传上去多久被坎的。清泉比较注意用词的了,谁想到还是不行。若后看文的亲觉得那章有些不太连惯,不是清泉失误,是被坎了文字。“虫虫”那章也有被坎的,不过只有一段。现在写文也真难。。。(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十六章 和尚不能娶媳妇

晚上,潘驸马被请来了。接着,挺着大肚子的钱满霞一家四口也被来了。没多久,江爹爹带着朱肃锦和梁锦昭回来了。

钱三贵和吴氏高兴坏了,如今家里难得人这么齐全,赶紧请朱肃锦和潘亲家上坐。

今天的人多,分了桌。男人一桌,妇人孩子一桌。

朱肃锦先拉着钱老太说了一几句话,才去了男桌吃饭。

钱老太如今最得意的事情就是太子对她另眼相看,还会拉她的手,一点都不嫌弃她。

她跟老家来的人说了一遍又一遍,“想当初,咱们老钱家穷的时候,那个汪里正,就一个小小的里正,还抖得四五不着六,拿个大鼻孔瞧我。看看人家,堂堂的太子,对我那么好…”说到感动处,还会流出幸福的泪水。

这会儿,又拉着钱香说开了。

钱香捧着她的场,笑道,“是,是,咱们现在都羡慕娘。”

钱老太看钱老头撇了一下嘴,歪嘴笑道,“你爹才不是羡慕,他是嫉妒。”

钱香见钱老头气哼哼地去了男桌,低声笑劝道,“娘,你就别老戳我爹的底儿了,他不舒坦。”说完,便扶着她上了女桌。

因为有小和尚在,男人们也不能喝酒,就以茶代酒,聊着国家大事照样兴奋。

太子朱肃锦已经跟皇上提出开放海禁的建议,说市通则寇转而为商,市禁则商转而为寇…皇上很矛盾,既觉得闭关自守弊端大,但开了海禁又像敞开自家大门,给敌人可乘之机。他责令内阁拿可行性方案,但似乎阻力不小,半数阁老和许多大臣都不赞同。

潘姥爷道,“大多数臣子都习惯于墨守陈规。况且这项改革举措涉及面太广,实施起来会很艰难。

江爹爹也担心道,“若开海禁,倭寇更会来势凶猛。”

梁锦昭说道,“那咱们就应该大力发展海军,壮大海上舰队。自家强大了,谁来犯就把谁打回去。”

朱肃锦也颇有气势地说道,“本宫也么认为。自己强大了,谁敢来犯!”又道,“但凡历朝历代,推行改革都会遇到阻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朱肃锦的理念大多是钱亦绣过去给他灌输的,但也有许多他自己的想法。他穿着蟒袍,戴着九珠金龙冠,气质沉静。别人讲话的时候,他认真倾听。他讲话的时候,款款而谈,有理有节。钱亦绣欣慰不已,那个霸道又执拗的小男娃终于长大了,越来越有范儿,越来越向英明决策者靠拢了。

不说上了年纪的钱老头和三贵爷爷,单说另几个男人,都是人中龙凤,长相也都非常好,可以说各具特色,但气势上就是压不过朱肃锦。江爹爹少些底蕴,万大中有勇少谋,潘驸马太过俊俏,小和尚太过平和。似乎只有梁锦昭跟他不相伯仲,但又刻意收敛了锋芒。

当真是龙种!

他能这样,不仅是遗传,也不仅是余先生的教导,还有她的绵薄之力。钱亦绣颇有种成就感。

那些国家策略多为朱肃锦和梁锦昭说,潘驸马和江爹爹偶尔会插一句,小和尚不感兴趣,万大中无乎一言不发。

讲着讲着,就说到倭冠新发明的“鸟枪”十分了得,比三眼火铳还好,打人非常准。若距离远,则大炮管用。若距离近,则“鸟枪”管用。

这个时代也有“鸟枪”?多么熟悉的名字。钱亦绣暗忖,她记得,前世历史上,好像带准芯的“鸟枪”的确是鸟国发明的。

钱亦绣尖着耳朵听男人们说的事,就冷落了几个缠着她的孩子,静儿的眼泪都包上了。

钱满霞笑道,“绣儿从小就是如此,不仅喜欢跟男娃一起玩,还对那些只有男人喜欢的事情感兴趣。”

钱亦绣嗔道,“姑姑,你这话没说对。什么叫我从小喜欢跟男娃一起玩,好在我相公了解我,不然我跳进黄——绿春江也洗不清了。”差点没把黄河说出来。

吴氏也嗔怪钱满霞道,“都几个娃的娘了,说话还不经过大脑。你这么说,若孙女婿误会咋办?”

钱满霞赶紧笑道,“我是说她从小就跟梁将军玩得好,没说错啊。是不是那时候梁将军就看上了绣儿,所以才经常送东西给绣儿和咱们家?”

静儿听了,马上问潘月道,“娘亲,弘济大哥哥也经常送东西给静儿和咱们家,他是不是也看上静儿了?”

她的话把一桌人都逗笑了,吴氏笑骂道,“傻妮子,弘济哥哥是出家人,不能娶媳妇。”小和尚二十岁还俗的事情,只有朱肃锦、潘月、钱亦绣等少数几个人知道。

“哦。”静儿噘起了小嘴,一副很遗憾的样子。

众人笑得更厉害。

钱亦绣看潘月的眼睛一亮,刚想说什么,又忍了回去,似乎想到了什么不能说的秘密,抿着嘴直乐…钱亦绣也笑了,若真能那样,再好不过。

那桌的小和尚不知道她们这桌在笑什么,转过头来问道,“啥事那么高兴?”

明儿大声说道,“奶奶说你是和尚,不能娶媳妇。”

弘济红着脸呵呵笑起来,男人们也都笑了。

转过身,朱肃锦又低声问潘驸马道,“潘先生还愿意为朝庭分忧吗?若愿意,本宫就禀明父皇,请你出山。”

潘驸马笑道,“谢谢殿下,老臣少年时的雄心壮志早就被岁月磨平了。现在只想过过舒心日子,逗弄逗弄孙儿,教书育人。”

朱肃锦点头微笑道,“也好,潘先生教书育人,也是在为我大乾培养股肱之臣。”

饭后,众人先恭送朱肃锦离开。梁锦昭还对小和尚说,“我太奶和我祖父都非常挂念你,无事去我府上坐坐。”

小和尚笑道,“贫僧明天就去,还给老施主带了礼物。”

当钱亦绣和梁锦昭带着动物之家九位成员浩浩荡荡回梁府的时候,哪怕天黑也引来许多看客。莲香院里早就准备好了它们的房间,来到这处新家,它们也很是新奇。参观了一圈院子后,才由白珠领着婆子把它们打理干净,回房歇息。

第二天,钱亦绣领着动物之家去了万寿堂。玩了一会儿,就被梁老国公和梁国公领去了前院的校练场。猴哥跟梁老国公比较熟悉了,所以很给他面子。

二十日天还未亮,启明星在天边一闪一闪。梁锦昭和梁高骑着马,钱亦绣和紫珠带着动物之家坐了两辆马车向西城门驶去。半路上,又碰上从钱家出来的小和尚的马车。

昨天,梁锦昭就向长辈禀明,明天会去报国寺求子上香。因他要去霹雳营巡察,所以明天晚上就歇去兰院,钱亦绣在那里等他的同时,再整理整理她的嫁妆庄子。

老祖宗和大老夫人早盼望他们快点生孩子,现在梁家第五代只有一个姐儿。听说要去求子,都痛快地同意了。

到了城门,天刚蒙蒙亮,城门也才打开。

两匹马和三辆车出了城门,又向西山驶去。到了西山脚,梁锦昭就让梁高带着紫珠先回兰院。

梁高和紫珠都不太愿意,梁高说,“世子爷,光你和大奶奶去上香,小的不放心。”

紫珠也在一旁使劲点头。

梁锦昭不耐烦地说,“爷这么大了,还有啥不放心的?我和大奶奶上了香后,弘济师弟还要请我们吃斋饭,再在山上游玩一番,大概晚上就能回兰院。你们先回去把饭菜准备好,再把炕烧上,屋里好些天没住人,凉。”想了想,又道,“或许,我们玩晚了在寺里住一宿也不一定,若晚上没回去,你们也别大惊小怪的,明天我们就回了。”

说完,也不听他们啰嗦,让钱亦绣上了小和尚的车,又让动物之家下来,自己爬山。

梁高和紫珠无法,只得带着两辆空马车先去了兰院。

小和尚坐的马车是报国寺的,赶车人也是报国寺的和尚。

马车走盘山路到了报国寺,因为有小和尚,动物之家也被放了行。此时时辰尚早,寺里还没有多少香客,只有少数几个烧早香的人。

小和尚领着他们去正殿和送子观音殿烧了香,又捐了一千两银子的香油钱。之后,几人向后山走去。为了安全起见,还让小和尚把无名请了来。

珍珠娃的秘密,只有这几个人和老和尚知道。老和尚提醒过,不能再让任何人知道,包括朱肃锦。

报国寺在西山山脉的东香山。东香山不仅有全国最著名的报国寺,风景也极好,怪石,瀑布,奇树琼花,无比秀美。特别是山上的大片红枫,一到秋季,能把整座山染红。

所以,来这里上香的人多,看风景的人也多。

此时正值早春,树上已经披上新绿,那些不惧寒冷的迎春花也俏立枝头,迎风招展。

刚开始,他们还能碰到许多游人,越往西,长青树越多,树林也越茂密,游人也就越少。他们又挑的险峰走,大概半个多时辰后,便再没看到人了。

无名说,这里山势陡峭,风景也不算顶好,又没有多少野物,不说游人和猎人不会来,就是寺里的和尚也不会来。

此时的钱亦绣已经累得气喘嘘嘘,即使有梁锦归牵着,她也尽力了,还是拖了后腿。她坐在石上直说,“我走不动了,我要坐车。”

梁锦昭看看蔽日遮天的参天大树,说道,“这里应该没人了,可以让珍珠娃出来了。”

无名也点头。

钱亦绣便取下蚌壳项链。蚌壳刚一落地,一下子就变成透明的水晶,再越来越大,像顶小帐篷。

珍珠娃正欢快地在里面跳着,挨个打着招呼,“娘亲,爹爹,小和尚舅舅,无名叔叔,猴叔叔,猴婶婶,闪电哥哥,银风哥哥…呀,还有这么多不认识的狗狗啊,哦,天呐,还有一只老狼…哈哈哈哈…”招呼完就挺着肚皮笑。

松鼠妹也跟着跳,三瓣嘴咧得多大。

蚌壳一打开,钱亦绣便钻了进去,另三个人和动物之家也进来了。

上次,白狼、大山、跳跳和笑笑,以及欢欢喜喜没来,这次来了,都极兴奋。特别是看到珍珠娃和松鼠妹,更是高兴不已。

大山是个好母亲,还伸出舌头舔了舔珍珠娃和松鼠妹,表示友好。

待钱亦绣为他(它)介绍完毕,水晶蚌就合拢开始离开地面,在距离地面五米左右的高度开始往前行驶。或上或下,左右穿梭。

此时已经晌午,众人和动物之家们就着碧泉,吃起了点心。

水晶蚌的速度不算太快,大概时速在三十公里左右,在茂密的树林里穿行,偶尔还会把挡路的枝桠和藤蔓撞断。这个速度在前世坐惯了飞机、汽车的钱亦绣看来不算快,但对梁锦昭这几个古人来说,已经是非常快的速度了,相当于快马加鞭。

这里不同于溪石山,那里没有树木,视野开阔。而这里,根本看不到整片的蓝天。

树林中,光线阴暗。抬头仰望,阳光正透过枝叶照射下来,再通过水晶的折射,像繁星在空中闪烁,有些刺眼,却十分晶莹美丽,透着不可捉摸的静谧。

这里,长青树枝繁叶茂,落叶乔木也都长出嫩叶,还有披着新绿的低矮灌木,不知从哪里流出来的一注溪流,以及隐藏在其中的野兔,还有被水晶蚌吓得飞起来的野鸡,又处处透着勃勃生机。

越往深处,绿意越厚重,这里不仅有有野兔、野鸡,偶尔还能看到野猪、狼、鹿、羚羊等野物。它们惊恐地看着这个庞然大物飞过,有些吓得跑开,有些傻愣愣地不知所措。众人都欣喜起来,睁大眼睛看着外面。

动物之家们也兴奋,猴哥和白狼还流出了口水。

钱亦绣已经跟它们打了招呼,尽量不杀生。一个原因是悲悯的小和尚的嘱咐,还有一个原因是钱亦绣和梁锦昭今天是来上香求子的。上天有好生之德,求了菩萨这天,最好不杀生。当然,自保除外。

白狼不停地向小和尚甩着眼刀子,觉得这个和尚自己不愿意享用美味,还不许别人享用,真是可恶至极。

猴哥也生旧主人的气,觉得他心慈手软,像个母——妇人。(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十七章 栖身之所(为支持文的亲们+)

接着,偶尔又会看到狍子、獾、狐狸、野牛、狼、老虎、豹子、豺狗等动物。它们在这里繁衍生息,快乐地生活。但懒散悠闲的下一刻或许就会上演残酷搏杀,充分体现了弱肉强食的自然生存法则。

这里,虽然离人类的聚集地并不遥远,却又是那么遥不可及,充满了无限神秘。

钱亦绣感觉自己就像前世在看“动物世界”,只不过前世是坐在电视机前,而现在是身临其境。

这些动物似乎对他们这些异类除了好奇并没有不友好,不像溪石山那些怪物恨不得冲上来把他们吃进肚子里。

同时,还能看到树上的灵芝,由于地上的草还不算太茂密,偶尔也能看到人参叶。不过,钱亦绣现在已经不需要为了那些灵芝和人参就下去冒险。她就是想来看看,玩玩而已。

突然,梁锦昭问珍珠娃道,“儿子,你这小房子既然能在空中飞,也应该能在水里飞吧?”

珍珠娃鄙视了他一眼说道,“这还用问吗?蚌壳就是在水中生活的,进了水,就等于回了家,速度比这快多了。”

梁锦昭的眼里放了一下光,追问道,“大海里也能去?”

珍珠娃点头道,“当然能去,千年前,我的老家就在大海里。”

老天,这水晶蚌不只是飞机,还是潜水艇啊。钱亦绣都有些零乱了。

梁锦昭高兴地说道,“你还能在我们这里呆上九年。有了这水晶房子,再把猴哥带上,我们就能够神不知鬼不觉地把敌人的好东西都弄回来,用最短的时日,造出最好的武器,最好的船只。其实,我们大乾的船只已经属于先进的了,但博取众家之长,会更好。那我们大乾朝还怕什么开放海禁…”

钱亦绣佩服地看了梁锦昭一眼,点头道,“对啊…”模仿和克隆,也是一个本事啊。能走的捷径不走,是傻瓜。只要强大了,这个时空这个民族就不会被人家联合起来欺负了。

她又继续启发着梁大叔,“其实,人类是最聪明的了,不仅能造大炮,鸟枪,说不定还能造出跟这水晶蚌一样能在天上飞的车子,和在水底跑的大船。”

无名笑道,“女施主脑洞大开,这怎么可能。”

梁锦昭若有所思地说道,“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即使我们这一代做不了,但我们的下一代,下下一代,下下下一代,说不定真能做出来。”

钱亦绣暗中给梁锦昭点了一个赞。又看了一眼珍珠娃,好像自己把他们带回来,更多地是帮助朱肃锦父子,为这个国家做贡献吧?

越过了几座山头,渐渐地,树木越来越稀疏,光线越来越亮,天上的蓝天也越来越大块,水晶房子来到一处山谷。

往下一看,有一个大大的湖泊,湖水碧蓝,像一块蓝色宝石镶嵌在山底。湖里有许多白天鹅,灰鸭子,还有一些他们不认识的鸟类在低空中盘旋。

又是一处人间仙境。

喜欢取名字的钱亦绣给它取了个好听的名子,天鹅湖。

水晶蚌在岸边停下,梁锦昭先不让人下去,说既然水晶蚌下水就像回了家,能不能先下水看看。

珍珠娃点头,于是水晶蚌又下了水。水下世界奇妙无比,绚丽多姿。各种水草,鱼类,虾类,数不胜数。珍珠娃看到湖底乱石中有一颗水晶般光滑漂亮的小石头,水晶蚌便停下,打开,他伸后把小石头拿进来,水晶蚌里竟然没有进水。

珍珠娃把小石头送给钱亦绣,说,“娘亲,这小石头好漂亮,送给你。”

这小石头就像前世的钻石,不知道有多少克拉。虽然大乾朝现在没有钻石,也没有人会欣赏钻石,但可以拿它去老外那里换好东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