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服侍的太监不知道太子为什么突然那么伤心。就去跟太子妃和黄良娣说,两个人过来,听太子说大山已经死了,她们都知道太子跟大山的感情,也陪着哭起来。

潘月和钱亦绣又劝了朱肃锦半天,他才好了些。

信里又说了一个惊人的消息,猴妹跑进山里居然拐了只小母猴子出来。

之所以说“拐”,是因为猴妹抱着那只小猴子一回家,神情极其紧张守护甜心之月夜葬歌。归园的门都不进,就比划着让钱满江赶紧带它们离开这里。钱满江知道赤烈猴的嗅觉灵敏,猜到定是猴妹偷了人家的小猴崽子,怕人家找到这里来,便吓得赶紧把猴妹它们送去了溪山县城的宅子里。那里离大山远,赤烈猴的鼻子再灵,也找不到。

钱亦绣笑着看了猴妹一眼,真是只狡猾猴子,这是给猴盼盼拐的小媳妇。赤烈猴繁衍能力低下,母猴子一生能生一只猴子就不错了,生两只以上的少之又少。这样,哪怕猴妹不能再生了,猴盼盼也有了伴儿。

这只小母猴子很小,大概只有七、八个月,害怕地看着钱亦绣,两只大眼睛湿漉漉的,似乎张嘴就要哭出来,看得让人心疼。

钱亦绣轻轻捏着它的后脖子笑道,“乖孩子别害怕,我们以后就是一家人了。”说着,又去拿了一个给猴盼盼打的小金项圈给它挂在脖子上。

想了想,又道,“我再给你起个名字,就叫猴续续吧,希望你们猴家能一直延续下去。”

听了这个有意义的名字,猴妹咧嘴直乐,又把一直挂在胳膊上的小布包裹取下来给钱亦绣。钱亦绣打开,里面是两根人参,两朵灵芝,竟然还有三颗红妖果。

看到红妖果,钱亦绣的眼睛都亮起来。高兴地笑道,“谢谢你猴妹,竟然还给我带了这个宝贝回来。”

如今世上还有三颗红妖果,钱满江一颗,老和尚一颗,钱亦绣手里的那颗,梁大叔走的时候给他带去了。

钱亦绣把红妖果拿在手里,想着找时间给朱肃锦一颗,只说老神仙给的就是。现在朱肃锦大些了,也更稳重了,有些事他知道分寸。虽然朱肃锦已经用过一颗,不能再用了,但可以给他关爱的人用。想到当时只给了宁王妃一颗红妖果,现在钱亦绣都有些自责,若是当时多给她两颗就好了。宁王妃活着,朱肃锦也会快乐许多。

这次老和尚又带着小和尚来了,跟钱满江坐的同一条船过来。

第二天,也就是四月三十日,钱家请朱肃锦、钱亦绣、钱满霞、潘驸马去钱家玩一天。

吃了早饭,钱亦绣便急吼吼地领着三个孩子、猴妹娘仨一起去了钱家,也是直接去的惜月阁。

小哥俩看到钱满江,叫着“姥爷”扑去了他的怀里。年轻的姥爷哈哈笑着把小哥俩抱起来看看,放下,又把思思抱进怀里。钱满江看到这个像像妻子的小外孙女,他简直爱到了心里,抱着她亲了好几下。

小哥俩不会吃妹妹的醋,抱着江姥爷的腿咯咯傻笑。

得娃已经十岁多了,长成了一个英俊的小少年,穿着蓝色绸子小长袍,很儒雅的样子。这次钱满江会把他安排去潘家族学,考上秀才后就进松攀书院。

现在钱家三房已经在京城站称脚跟了,也开始注意培养钱家下一代,将来也是钱亦明和钱亦源的一个助力。光是他们哥俩,太单薄了些。

得娃过来呵呵笑着叫“绣姐姐”。钱亦绣一直很喜欢这个聪明的小堂弟,笑着表示欢迎,又告诉他有事情就说,别客气。

哪怕只分开几个月,钱亦绣见钱亦明也有了许多变化,不止长高了,神情也老练了一些。他参与了家族的大事,也更加明白自己做为长子长孙肩上所担负的责任。

他没好意思像原来那样抱着钱亦绣撒娇,只拉着她的袖子叫“姐姐”腹黑BOSS,扑倒吃掉。钱亦绣笑着把他搂进怀里,他还不自禁地红了脸。

等其他的人都来了,猴哥一家去跟朱肃锦和钱满霞亲热,闪电一家来跟钱亦绣亲热,人笑,猴啸,狗叫,真是热闹非凡。

钱满朵一家也来了,看到得娃,激动得不行。又悄悄问了他唐氏怎么样,得娃说,“我奶的腿脚已经不太利落了,从她家到花溪村都走不到,还得坐滑竿。不过,其他还好,能吃,能睡。现在,他只说二姑好,会托人给她带穿的带吃的,其他人都不好…”他没好说唐氏又哭闹着要跟钱满江他们一起来京城找钱满朵,被钱二贵和钱满河“劝”了回去。

钱满朵红着眼圈说,“我娘还是这么糊涂,谁照顾她多些,当然就是谁好了。你爹一年四季都在照顾她,我只是偶尔带些东西给她,应该是你爹对她最好才对。”

钱满江又说了在老家的一些事,钱老头的身体已经大不如前,一下子就萎了,脑袋也不太清醒。每天早上起来都要先找一遍钱老太,知道钱老太死了,才躲去一边抹眼泪。

钱大贵夫妇和钱二贵他们身子骨都硬朗,还住在花溪村。钱满川、钱满河则都住去了溪山县,点心铺子的生意很好,他们又买了许多田地,还买了船。

钱香和李姑爷的身子也硬朗,还说等李占冬站稳了,会来京城享福。

多多的婆家对她很不错,女婿还专门来花溪村祭奠了钱老太。

张仲昆一家都好,特别是张老太太身体还硬朗,念叨着让钱亦绣无事就回老家玩玩。

不过,老林大夫和汪里正已经死了…

钱三贵和吴氏很喜欢老家的宁静,但还是想儿孙们想得厉害,等守满了三年,还是会回京。

钱满江他们返京途中,在经过温州的时候,专门下船跟候在那里的霍立行和钱四贵见了面。霍立行带着妻子儿女及姨娘妹妹刚到西州府不久,他在军里任五品参领。钱四贵又感谢万家和潘月、梁亦绣帮了大忙,如今女儿在他们跟前,日子比在大宅子里好过许多。

潘驸马耐着性子守他们叙完别情,就把钱亦绣拉住说女学的事情。

现在,钱亦绣想创办女学的事情已经直达天庭,皇上听了办学的目的和初衷,非常赞成,更是大加赞赏钱亦绣所提的“自尊、自爱、自强”的理念。他说,女祸娘娘是女人,还是无所不能的上神。所以,女人也不能自轻,自贱,历史上有许多女人比男人还能干。他希望大乾朝能多出几个像花木兰、马道婆、钱亦绣这样能干的奇女子。马道婆于类似前世的黄道婆,出生在前朝,推动了这个历史的纺织业发展,极受后人推崇。

钱亦绣有些脸红和激动,乾武帝竟然把自己列入了花木兰的队伍。

没想到,这位帝王的思想能够这么超前,怪不得这个朝代有向资本主义发展的趁向。

同时,乾武帝又对女学提出了一些要求。

特别是针对品德与生活课,听说编这个教案的只有钱亦绣、长丰大长公主、陆夫人三个成员,又专门指派了陆翰林和林祭酒参与进去。还特别申明,不要一味地遵循守旧,要教育出大乾朝新一代的闺阁女子。

余修开始还有些不愿意去给女孩子们上课,只是被钱亦绣缠着没办法才答应军宠,夜夜贪欢。现在看到圣上都如此重视女学,免为其难变成了非常愿意。

更可喜的是,这个风刚刚传出去,就有许多人家来找梁家、潘家、钱家走门子。跟这三家不熟的,人托人来找,都想让自家闺女进女校。

原来钱亦绣有些担心生源,原来以为办两个班就不错了,现在看来,至少得办五个班,还必须择优录取。

找合适的先生又成了问题。男先生不能太年轻,否则容易发生师生恋。想多找几个女先生,但有才学的女人大都在大宅门里,有家有丈夫孩子,不太容易成为职业妇女。

同时,又组建了一个女学筹备班子。钱亦绣这个发起人和创办人当仁不让地是校长,大才女陆夫人是副校长,潘月和大长公主是荣誉秘书长,只负责提提建议和出银子。

由于女学附属于松攀书院,潘阳又从书院调派了一些人来帮助他们筹办,解决了不少问题。这个女学是由梁家、潘家、钱家、陆家、长丰大长公主府几家一起创办的,每家出了银子,又出了几个管事。

由于钱亦绣孩子还小,许多具体的事宜都是陆夫人在做。陆夫人四十多岁的年纪,儿子已经娶了媳妇,陆翰林又是出了名的惧内。陆夫人有充分的时间和底气成为职业妇女,她似乎焕发出了第二春,一颗心全放在了办学事宜上。

现在学校的地址也已经选好了,就是钱亦绣的一个嫁妆宅子。是个三进宅子,地方不算偏,属于闹中取静,现在正在装修。课堂是按照松攀书院装修的,松攀书院又是按照肖恩提的西方课堂模式搞的。只不过女学有些麻烦,因为学生都是些贵女,必须要有歇息和换衣裳的地方,还要有专门给她们丫头讲课的老师…

朱肃锦也办着女学办了不少事,本来还想让自己的女人参与进去。后来怕她们身份高,有些事让钱亦绣为难,才绝了想法。潘驸马也非常造成钱亦绣开设女学的想法,给她出了许多好主意,有些事情还亲力亲为。

江爹爹听说自己闺女创办女学,还得到皇上的赞誉和许多世家大族的参与,连月儿都挂了个闲职,极是高兴。钱家的出身太低,底蕴也不够,如今成了女学的创办者之一,身价又抬高了许多。

转眼又是一年春。在京城一片大宅子里有一处院子,院子不大,但极雅致,里面花红柳绿,亭台楼阁,雕栏画柱,晃一看,是一户有钱人家的宅子。但仔细一瞧,又大不一样。里面多了许多七至十二岁的女孩,多了朗朗的读书声和清脆的笑声,还有先生讲课的声音。

这就是松攀学院附属女学。共招了六个班,每个班三十人。钱亦静、万伏、梁思雪几个女孩都在这里上学。

钱亦绣虽然是校长兼女先生,但因为孩子小,所以不坐班,每十天去三天即可。女学里的事宜都由陆夫人主管,还有几个管事协助她。

这天,钱亦绣下班回到家。她跟往常一样,没有直接回莲香院,而是先去万年堂接孩子。相对于老祖宗和崔氏,钱亦绣更愿意把孩子放去老祖宗那里。虽然老太太没有多少精力教孩子,但孩子现在还小,在她院子里疯玩就行了。

她还没走到万寿堂,便如愿看到三个孩子手牵手站在垂花门前眺望,是诚哥儿三兄妹。思思在中间,一手牵一个哥哥。看见钱亦绣了,三个孩子便大叫着“娘亲”向她跑来。

ps:谢谢亲的打赏和月票,感谢!今天清泉会为米兰二号、小p悠悠加更,感谢亲的支持。(未完待续。)

第三百七十七章 吃软饭(为米兰二号+)

三个孩子看见钱亦绣了,便大叫着“娘亲”向她跑来。小哥俩照顾妹妹的速度,不敢跑太快。

已经二岁半的小哥俩像三四岁的孩子,绝对漂亮又健壮的小子。

思思也一岁半了,漂亮的不像话,比钱亦绣长得还像潘月或是潘驸马,觉得她更像钱亦静的亲妹子。她的头发有点卷,不是钱亦绣小时候缺乏营养的那种卷,而是天生的自来卷。扎着两个小揪揪,就像头顶上扎了两朵小菊花。小菊花层层叠叠,迎风招展,向钱亦绣飘来。

钱亦绣觉得这一时刻是最幸福的时候,心柔成了一滩水。她快走两步,弯腰把思思抱起来,亲了两下,笑道,“娘的宝贝。”

思思搂着娘亲的脖子,把小脸贴紧娘亲的大脸,咯咯笑道,“思思想娘亲傲世凤妃。”

诚哥儿和信哥儿一人抱着钱亦绣的一条腿,抢着说道,“信,爹爹信,爹爹要回来鸟。”

一说到爹爹,两个小男娃也娇得舌头伸不直。

听了这话,钱亦绣一喜。上年底就收到梁锦昭的信,他说水军已经建设得初具规模,制造适合舰上用的大炮火器也已走上正轨,鸟枪都已经制造出来了。

上年,他们几次跟前来骚扰大乾的拥有先进火器的红毛海盗和倭蔻开战,打得那些人落花流水。梁锦昭才看发现,戚承光在水战中是不可多得的帅才,甚至比梁锦昭还强。所以梁锦昭向皇上提议,他让贤,由戚承光担任水军都督。他回京也可,不回京,就给戚承光当下手。

还请求皇上,把水军改成海军,更能彰显这支新型军队的雄风。

皇上看了奏折极高兴,还在朝堂上大加表扬了梁锦昭大公无私的工作作风。又派人去传旨,准了水军改成海军的提议。让梁锦昭把事情交待清楚,回京另委重任。同时,任命戚承光为大乾海军都督。梁国公暂时不要回来,先辅助戚承光一段时间。

钱亦绣抱一个拖两个,进了万寿堂。还没进上房,就听里面传出众人的说笑声。

进了大厅,老祖宗招手让钱亦绣过去,“快拿去,这是你男人的信。”

钱亦绣笑着过去把信接过来,梁大叔三个月后就能回京城。

崔氏却是失望不已,眼圈都红了,梁国公至少还要在外面呆两年。那个男人再无情,也是自己的丈夫。一去两年多,她也想得厉害。

老祖宗劝道,“宜谦犯过错,再在外面历练一段时间,辅助戚大人把海军建设好,也是大功一件。回来后,圣上才能委以重用。”

崔氏点头道,“我知道是这个理儿,就是心里有些失望。”擦了擦眼睛又笑道,“还好昭儿要回来,总有个盼头。”

诚哥儿赶紧狗腿地跑过去倚进她怀里,说道,“还有诚诚,还有诚诚。”

崔氏大乐,把诚哥儿抱在腿上,笑道,“是,奶奶还有诚哥儿。”

因为诚哥儿长得更像梁锦昭,两个小孙子,崔氏更喜欢诚哥儿一些。

信哥儿也没有去凑热闹,他才不再乎奶奶喜欢谁,他喜欢漂亮又年青的外婆。因为口无遮拦,他当着崔氏的面就说过“纪己姥姥小,卫弟弟姥姥老”之类的话,让钱亦绣十分不好意思。

钱亦绣红着脸跟崔氏解释,崔氏笑道,“亲家母本来就比我小得多,又是潘驸马的闺女,可不又年青又好看嘛。信哥儿是我的孙子,我还能跟他一般见识?”

晚饭后回到莲香院,钱亦绣遣人去钱家接猴妹娘三个,也顺便告诉江爹爹和小娘亲,梁锦昭和猴哥快回来了。

猴妹带着猴盼盼和猴续续第一时间赶回来,又让钱亦绣把梁锦昭的信给它念了一遍。当它听说猴哥确实快回来时,激动地流了泪。又对猴盼盼和猴续续边比划边叫着,告诉它们爹爹快回来了。可那两个小崽远没有它那么激动,没有爹爹什么的,它们也很幸福呀。

第二天收到了东宫的贴子,请钱亦绣带着几个孩子去东宫玩一天狂后,朕要管你。

明天四月二日,是朱肃锦满十九日生辰。朱肃锦是不喜奢华的性子,他的生辰从来不大办,只会请他在意的一些人去东宫吃顿饭。而且,每个生辰的早上,还都会习惯性地吃一个白煮蛋。

这天上午,钱亦绣穿着喜气的石榴红妆花褙子,又把三个小家伙打扮得一身喜气,还给猴妹娘三个穿上红坎肩和红裤子,一起去了东宫。

他们直接去了明荣殿。

潘月领着源儿,钱满霞领着小儿子万起已经来了。由于明儿、静儿、万芳、万伏要上学,所以她们只领着两个小的来。

朱肃锦陪着潘月坐在廊下几边说笑,潘月手里还抱着皇太孙朱子熙。

太子妃、黄良娣、闽良娣、岳良媛和钱满霞在树下说笑,黄良娣又有了身孕。岳良媛是岳候爷的侄孙女,年初才娶进东宫,是个爽利的女孩,朱敏柔已经正式交给她扶养。

源儿、起哥儿跟狗狗一家在院子里打闹。三个小郡主则在花丛中摘花玩,五彩缤纷的花朵显得几个小女孩更加娇嫩明媚。还有两个宫女在驱赶着蜜蜂。

几个孩子和动物之家看见诚诚三兄妹和猴哥一家来了,都跑了过来。

诚诚喜欢跟源儿和起哥儿两个男娃玩,可信信却喜欢跟三位小郡主玩,尤其喜欢最漂亮的朱敏艾。朱敏艾也喜欢黏信信,两个小人儿只要在一起,随时都是牵着小手的。

三位郡主,朱敏嘉大气,朱敏艾灵动,朱敏柔温柔。

钱亦绣去了朱肃锦旁边,把给他做的一套衣裳和一双鞋子送给他。朱肃锦谢过,又笑道,“想穿妹妹做的衣裳和鞋子很是不易。”

钱亦绣作势要收回衣裳,朱肃锦笑着赶紧把衣裳递给贴身服侍他的太监。

孩子们的笑闹声传过来,看到随时随地牵着手的信信和敏艾,朱肃锦又提议道,“我家敏艾很不错,又好看,又温驯,还聪明,给你当儿媳妇,不错吧?”

潘月倒是喜欢,笑道,“我看成,两个孩子都长得好,脾气好。亲上加亲,也不怕哪个受委屈。”

钱亦绣现在也喜欢敏艾,但做为现代人不习惯定娃娃亲,便迟疑着没吱声。

朱肃锦又受伤了,不高兴撇嘴看向一边。

钱亦绣赶紧笑着说了一堆孩子还小,等大些再说的话。

吃晌饭了,除了钱满江赶来,就这些人。皇宫里的亲人晚上再跟朱肃锦一起吃饭庆贺。

没有外人,大人们坐一桌。孩子们也一桌,由乳娘喂。

正吃着,信信大喊起来,“娘亲,他们家饭硬,信信不喜欢吃硬饭,信信喜欢吃软。”今天晌午做的是南暹罗进贡的香米,做得稍干才好吃。

朱敏艾正在吃鸡蛋羹,忙喊道,“艾艾的饭饭软,信哥哥快来吃艾艾的饭饭。”

ps:谢谢众位亲的打赏和订阅,感谢!这是给米兰二号的加更,谢谢亲的支持。下午还有一更,为小p悠悠加。(未完待续。)

第三百七十八章 叔叔(加小P悠悠+)

朱敏艾正在吃鸡蛋羹,忙喊道,“艾艾的饭饭软,信哥哥快来吃艾艾的饭饭。”

信哥儿听了,赶紧答应道,“好,信信就来吃艾妹妹的软饭饭。”然后,从乳娘的身上下来,去了朱敏艾的旁边。

他的乳娘赶紧道,“哥儿,咱们这里也有蛋羹。”

信哥着急道,“信信只喜欢吃艾妹妹的软饭饭。”

听了两个孩子的对话,大人们都大声笑起来,尤其朱肃锦的笑声最大,也最得意。

虽然钱亦绣知道是信信的无心之语,还是有些脸红,瞪了他一眼。

信哥儿还不知道自己被笑话了,等着敏艾的乳娘喂敏艾一口,再喂他一口,还吃的喷香。

朱肃锦笑道,“妹妹,你家小子这么喜欢吃我家敏艾碗里的饭,你就成全他吧。”

众人又笑起来,黄灵儿笑得直说肚子痛。

没面子的钱亦绣又瞪了那个傻小子一眼。

饭后,钱满江直接去宫里当值,潘月几人就各自带着孩子回家。晚上,皇上还要给朱肃锦庆生,他们自家人要一起吃晚饭。

四天后,也就是四月六日,是钱亦绣的生辰。上午,朱肃锦差人送了生辰礼来,潘月母子和小和尚亲自来了莲香院,钱亦绣又让人去厨房要一桌素席。

现在已经不能叫他小和尚了,弘济下半年就满十九岁。

虽然他依旧面如冠玉,眉目清秀,气质温润平和,但肩膀宽阔了,个子更高了,声音也浑厚了不少。若是把头发留起来,活脱脱的翩翩浊世佳公子一枚。

现在一定要叫他和尚的话,就只能叫他青年和尚了。

弘济依然如小时候那样黏潘月,说话还喜欢拉潘月的袖子。

老和尚说他二十岁时要还俗,潘月说他还俗后就住在钱家,逍遥院他也住惯了。朱肃锦倒是说要给他建个王府,但弘济明显对建王府不感兴趣。

弘济也听说梁锦昭快回来了,他极高兴,因为他对大海另一面极兴趣。想着等还俗后,就出去见识见识,去看看大洋彼岸的医院、学校、工厂。肖恩说地球是圆的,说坐船一直向一个方向行驶,可以到达起点,这明显跟他在书上看到的“地方如棋盘”的理论不是一回事。但是师傅、聪明的绣姐姐都这么说,他也就信了,还是想自己出去见识一番。

他一说出海,潘月的眼圈就开始泛红。潘月怀里抱着思思,连小小的思思都看出姥姥难过了,用小手擦着她的眼睛说,“姥姥不哭,姥姥不哭。”

弘济也赶紧劝道,“婶子莫难过,贫僧还俗后,总要找些事做。贫僧这个身份敏感,最好一年大半时间在外面跑。现在我师兄他们制造出了好的大船,又有好的火器,不会有危险的。”

潘月道,“出海了,还想跑去番人的地界,就不可能没有危险。”但她也知道弘济身份特殊,不一定得乾武帝喜欢。便又说道,“不管什么时候,你都要注意安全,婶子在家里盼着你。”

钱亦绣倒不担心乎弘济的安全。一个是现在梁大叔他们制造的大船安全系数比较高,火器也不错,又有李老外卖的地图,还有就是小和尚会观天术,有台风有大雨他都能提前预知,可以说有几重保险。最最关键的是,他第一次出洋,钱亦绣会让他带着珍珠娃一起去。若大船遇到风险,也有个救生艇救他。

她玩笑道,“弟弟还俗就快满二十岁了,先该成亲生娃才是,怎么净想着出去玩。”

弘济羞得脸像猴哥一样红,手都没处放,说道,“姐姐成了亲脸皮就越来越厚,生了孩子脸皮就更厚,不理你了。”说完,赌气起身去院子里跟猴妹和诚诚、信信一起玩了。

潘月也嗔道,“你知道弘济要害羞,咋还口无遮拦。弘济在寺里长大,许多事要等到还俗后慢慢适应。包括食荤腥,成亲,都要慢慢来。”顿了顿,又低声笑道,“娘觉得他跟静儿很般配,只是静儿小得多些。等他还俗出洋回来,也就是两年后了,再等个两年,他也适应咱们俗界的生活了,正好静儿十三四岁,就给他们定亲。等到静儿十五岁,就让他们成亲。弘济从小就想叫我娘,又喜欢咱们家。等他们成亲了,我就是他的娘,咱们钱家也是他的家了。”

窗外传来诚诚和弘济他们的笑声,钱亦绣向外瞧去,小哥俩和盼盼续续四个小人闹成一团,弘济和猴妹站在一边看他们。春阳下,这个高大俊朗的青年和尚跟十几年前那个齿白唇红的小和尚天差地别,但脸上的笑容却从来没有改变过,都是那么和熙儒雅。

时间过得真快。

钱亦绣回过头来,低声笑道,“弘济心思纯良,又有学识,出身也好,静儿也喜欢依赖他,他们俩的确是般配的一对。”

潘月听了,笑容更加灿烂。小娘亲还是那么年青貌美,看着还不到三十岁。

六月中旬,女学放假了。钱亦绣是按照前世学校的放假制度安排女学,有暑假和寒假。暑假是六月十五日到七月十五日,寒假是十二月二十日到来年正月二十日。

一放假,钱亦绣就领着三个孩子、动物之家同老祖宗、梁老国公一起去兰院住,乡下凉快得多,而且正是金桃飘香金莲盛开的季节。

很奇怪,这里结出的金蜜桃比花溪村花果山结出的金蜜桃口感差了许多,有些像水蜜桃,缺乏正宗金蜜桃的蜜甜。即使是这样,这里的金蜜桃卖得也极好。

潘驸马也来了,他住在桃院里。无事就来兰院找梁老国公下棋,或是逗弄逗弄孩子。

而动物之家一来乡下,一大半的时间都会进山玩。

在这里的日子真快乐,视野开阔,空气清新,没有繁杂事物,天天带着孩子玩。太阳大的时候就在廊下、树下玩,太阳小的时候就带孩子们去塘边田边散步。唯一遗憾的是三贵爷爷不在这里,若他在,就更好。

转眼到了七月初,钱亦绣又开始准备回京城的东西。有动物之家上山抓的野物,有地里的新鲜菜疏,更多的是金蜜桃和塘里的嫩藕。

钱亦绣正在收拾,就听到院子里诚诚和信信的大嗓门,“叔叔,叔叔,你找谁?”

ps:谢谢亲的打赏和月票,感谢。这是为小p悠悠加的更,感谢亲的支持。晚上争取再为耙耙毛加一更,谢谢亲的支持。(未完待续。)

第三百七十九章 相聚(为粑粑毛+)

钱亦绣正在收拾,听到院子里诚诚和信信的大嗓门,“叔叔,叔叔,你找谁?”

接着传来一阵熟悉的笑声和说话声,“哈哈哈哈,诚哥儿,信哥儿,你们都长这么高了,怎么,不认识我了?”

“我们不认识。”小哥俩异口同声道。

听到那个声音,钱亦绣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抱起身边的思思向门外跑去。

院子里的那个男人正在弯腰拉小哥俩,见钱亦绣抱着一个女娃跑出来,直起腰几步走到她面前。笑道,“绣儿,我回来了。儿子都长这么高了,可惜已经不认识他们老子了。”又贪婪地看了几眼小女娃,惊喜道,“思姐儿也这么大了,长得真好看,就像你。”

梁锦昭黑了,瘦了,唇边一圈硬胡碴,热得汗流夹背,衣裳裤子都被汗水浸透了。

钱亦绣的泪水涌上眼帘,笑道,“大爷回来了。先去给老祖宗磕头,我让人给你烧洗澡水。”又对愣愣地看着梁锦昭的思思说,“思思,这是你爹爹。你天天不是嚷着要爹爹吗?他回来了。”

梁锦昭想把女儿接过来,又想着自己实在太脏了,怕把娇嫩的女儿吓着,就一手一个把小哥俩抱起来。

钱亦绣又问猴哥咋没跟着他一起回来,梁锦昭笑道,“猴哥也来了,只是它一闻到金蜜桃的香味,就先跑去桃园摘桃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