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躺在裹好的襁褓中,对着他祖母咯咯笑,逗得周母的笑容比他还要灿烂。

这条路走得太熟了,一路上很顺利,到了镇子口停下马车,周母就带着五妹离开了。

两人熟门熟路先去了酒楼,陈厨子看到她抱着的孩子,笑着道,“早就听说你生孩子了,还没见过呢。”伸手摸了摸孩子的脸,掏出一角银子放入襁褓,看到她想要拒绝,摆摆手道,“算是我一份心意。”

李青荷就不说了,以后等他有喜事的时候还回来就是,陈厨子看了看门外,压低声音问 ,“后街的柳婆子,前几天摔了一跤,听说挺严重,大概要不成了。”

这个人自从离开周家,偶尔过来的时候也会碰上,对面错过是连招呼都不打的。李青荷好奇问,“怎么摔的?”

陈厨子摇摇头,“是和人吵架,她不是把儿媳妇的豆腐方子卖了嘛,前两天来找她的,就是她卖出方子的人,非说她给的方子不全,不如你大哥卖的好吃,让她交出完整的方子。”

“她又交不出,这边人不服气,然后就吵起来了,之后还推攘了几把,被那家的女人一推,结结实实摔到了地上,当时就起不了身了。现在还躺在床上呢……”

作者有话要说:来了,明天下午见。

新新人

他们听过也就算了, 其实不觉得她还能和自家扯上关系。

两人买了布料,买了些新鲜的肉, 带回去熬了肉粥给孩子吃。

回去的时候顺便带上了周家母女, 车厢中,李青荷说起柳婆子被人摔伤的事,周母先是皱眉,然后想到什么,下马车时,“老四, 一会儿把你大哥他们送去柳婆子那里。”

两人面面相觑, 周母解释道, “柳婆子的银子都是你大嫂的方子赚的, 且早前他们有过约定,你大哥要给她养老送终的, 如今她瘫在床上起不来身,正是需要他们夫妻的时候。”

李青荷心领神会,柳婆子的那些银子包括她现在住的院子, 都是靠着梅氏的豆腐方子得来的, 如今她自己要死了, 梅氏应该去把属于自己的东西拿回来。

听了周母的解释,周承康瞬间了然, 于是,李青荷进了周家院子,打算等着他送完人回来再带他们母子一起回家。

刚好还有几天就是五妹的婚事, 也能顺便帮些忙。周母正在掰着手指算菜色。

张海瑶有些酸溜溜的,“要是顺利的话,大哥大嫂可是咱家最富裕的人了。”

“别胡说!”周母斥责,问,“这鱼上是不上?”

“不上吧。”张海瑶接话,“一条鱼现在可不便宜,无论咱们家谁出,都不是一笔小数目。”

真要是李青荷出了鱼,她那边就得出肉了。

周母皱眉,“要不还是上?反正我就办这一回喜事了,好好把五妹送出门,往后我的日子就清闲了。”

她都这么说了,边上俩人再不多话。

想了想,她又道,“还是不用了,有那银子,不如都帮五妹多扯两尺布来得实惠。”

老大夫妻两人去了镇上后,一直没有回来,就在柳婆子的院子里住了下来。

柳婆子娘家已经没有人了,柳村这边也没有亲近的人,她卖豆腐早出晚归,和周围的邻居也不熟。反正老大夫妻两人住进去挺顺利的,也没人说个不字儿。

三月十四,周家就热闹起来了,李青荷带着孩子,这一回帮不了忙,于是就在外面招呼客人。因为番薯和她卖鱼的原因,现在认识她的人挺多,还挺热闹的。

贺氏也是今日就来帮忙,得空了拉她到一边,“青荷,舅母有事求你。”

见她一本正经,李青荷也收敛了一些脸上的笑容,“你说。”

“是这样,去年不是干旱了吗?然后我们家的粮食减产,镇上现在的粮价越来越高。我要买不起了,能不能……”她压低声音,“你借些番薯给我。”

“倒不是非要问你借,那边兄嫂和弟妹都能借,但是他们话多,我怕他们出去说漏嘴了。”贺氏苦笑,“你表妹和你表弟现在正议亲呢。”

要是让人知道贺家现在借粮食吃,无论因为什么,对儿女的婚事都会有些影响的。

“可以。”李青荷微微笑了,“借个一百斤我还是有的。”

见她爽快答应,贺氏笑容更深,拍拍她的手臂,笑道,“那好,过几天我过来拿。”

五妹成亲,周老大回来亲自送妹妹出门,而梅氏则守在了镇上。

三月十五,一大早就热闹起来了,赵力远被众人簇拥者进来迎新嫁娘,在众人的起哄声中,周家人送走了五妹。一切都挺顺利,且赵家颇有诚意,无论是迎亲队伍的花轿,还是赵家置办的菜色,在村里都算是最好的那种。

这场喜事还算圆满。

这两天虽然只是和客人说话,李青荷也觉得挺累,回去好好睡了一觉,翌日早上正准备起身回周家去吃饭呢,就有人敲响了大门。

打开一看,居然是老三,“镇上柳婆子病重,大哥说,大夫已经说了就这几天的事,你们要不要去看看?”

探望一下还是可以的,李青荷两人拿了一块肉,把孩子给了周母,去了镇上。

柳婆子的院子不大,里头就一个婆子伺候她起居,她躺在床上哼哼唧唧的喊疼,看到周家几兄弟,怒道,“我还没死,不用你们假惺惺。都是为了我的银子来的吧?我偏不给你们。”

“不是为了你的银子。”梅氏端着药进来,“ 当你是长辈,顺便来看看你而已。你要是不情愿,我让他们走。”

柳婆子抬手,把药碗挥到地上,见梅氏弯腰去捡,很快又端进来一碗,她看着药碗,问,“你不恨我?”

梅氏摇头,“命不好而已,怨不得人。”

反正一副任劳任怨,任凭打骂的模样,送李青荷他们出门时,周老三忍不住道,“这臭脾气,你理她做什么,反正怎么都是伺候。”

梅氏笑了笑,“无所谓,反正也就几天了。而且……”她左右看看,“我已经找到了她的银子,找另外的地方藏起来了。好好伺候她一场,就当全了这场婆媳情分。”

如此,几人就不说话了。

两天过去,柳婆子就死了。周承康驾着马车去了,到了下葬那日,李青荷和张海瑶都把孩子放在家中,亲自去镇上送了柳婆子一程。

好多人都说,柳婆子命不好,男人早死,还白发人送黑发人。但运气好,遇上个好儿媳,再嫁都带着她。不止给她养老送终,还带上了妯娌兄弟一起。

柳婆子死后,周老大两人就搬去了镇上住,都知道柳婆子的银子是卖豆腐方子得来的,对于夫妻两人搬去住,虽然有人说些酸话,但谁也不能说那院子他们住不得。

至于早前把柳婆子推摔倒在地上的人,早已经跑了。

新买方子的人生意不及周老大,那是肯定的,就是同样的味道,客人都会下意识去卖了多年的人那里买,说柳婆子留一手纯粹是无理取闹,想要讹诈而已。见出了人命,哪里还敢回来?

等柳婆子那边事情处理完,已经到了三月底,李福亲自到了女儿家中,请她十月初一那日回家吃饭,他要和那柳妮子一起过日子了。

不用大操大办,就自家人和邻居一起吃顿饭就行了。

看全氏那日说话的态度,李青荷就猜到早晚会有今日,当下应承下来。

李福心里不是滋味,面上就带了些,“青荷,要是你不愿意,你直接跟我说,其实,我自己一个人过也挺好。”

“没事,”李青荷催促道,“你回去准备吧,到时候我一定到。”又问,“用不用帮忙?”

“不用。”李福有些不好意思,“你柳姨操办着,她手艺不错,等挑个日子,我让她做好了再请你们上门,尝尝她的手艺。”

李福又要再娶了。

消息一出,好多人颇觉得稀奇,人家讨一个媳妇儿都不容易,他这已经是第三个了。

稀奇过后也罢了,他才四十不到,不娶不太可能。而且最近他经常去他大哥家中,又听说这媳妇是他爹娘挑的,有和父母和大哥缓和关系的意思,往后,应该就不会如以前那般不来往了。

到了日子,李青荷去李福家中的时候,还没转入村子里的路,道路旁站着一个人。

——钱氏。

上一次见面,还是她跑来让李青荷把地还回去。已经过去了好久了。

钱氏似乎是特意站在这里等她的,“青荷,你爹再娶,你就愿意?听说那女人也带了个女儿,到时候你爹疼她,你就不难受?”

李福再疼她女儿,也不会如赵婉婉那般犹如亲生的。他会善待赵婉婉,纯粹是因为钱氏。

闻言,李青荷摇头,“反正我不在家住,眼不见心不烦,我管他怎么疼。”

说着就要走,钱氏追了两步,“我虽然有时候和你吵,但我对你还算好吧?我也没亏待了你呀!像别家后娘不给孩子吃喝,我是把你们父女当成家人的……”

后娘不给孩子吃喝,钱氏就是真想这么干,许氏也不能答应啊。再有,虽然李奎和儿子不来往,但从李青荷的婚事都看得出,他也不是完全不管孙女的。

李青荷不理会她发疯,周承康又狠狠瞪她一眼,钱氏崩溃大喊,“他要是再娶了,这么多年我就是个笑话!”

“日子是你自己过成这样的。”李青荷回身,“当初我爹其实挺优待你的,是你一点点磨掉了他的耐心,抹去了你曾经在他心中美好的印象,让他觉得,你也不过如此。”

听了这话,钱氏如遭雷击,傻愣在原地。

李青荷两人带着孩子到时,院子里人已经挺多了。虽然没有大办,但也借了几张桌子,足足摆了四桌。

柳妮子一身细布新衣,笑容羞涩,虽然是新人,也帮着众人一起上菜。

作者有话要说:晚上见

难难看

来了的都是亲近的人, 没有人提钱氏,都说两人般配, 还说些往后好好过日子的话。

当初李福和钱氏是没有这样请客的, 因为那时候李奎不答应,扬言若是他们真要是一起过,以后都别再认他。而周围的邻居,一开始对他们都是指指点点,话都不说的那种。

后来日子久了,才慢慢的改变了态度, 乍一看和其他人没什么不同, 但其实还是不同的, 李青荷就不记得自家和谁家很亲近过。

刚好孩子哭了, 今日人多,不方便熬粥, 李青荷抱着孩子去原来她自己的屋子,打算关上门先喂奶。路过赵婉婉的屋子时,发现门虚掩着, 里头有个年轻姑娘正在铺床。

她突然想起, 似乎是听全氏说过, 柳妮子是有个闺女的,而且她们母女无家可归, 柳妮子嫁过来,肯定是要带女儿的。

她从外面过,里面的姑娘也看到了她, 忙打开门,有些紧张,“我……你是青荷姐姐么?”

李青荷点头,孩子哭得厉害,她摆摆手,“我现在有事,一会儿再说。”

说完,急匆匆抱着孩子去了隔壁的屋子,一刻钟后,孩子睡着了,她自己的屋子自从成亲后,一次没有回来住过,床上连被子都没铺,自然是睡不成的,她抱着孩子出门,盘算着让周承康把孩子带回去周家去睡一会儿。

一出门就看到门口的姑娘,羞涩中满是紧张,看到她开门,忙道,“姐姐,要不要帮忙?”看到孩子睡着了,提议道,“不如放到我屋中?”

那边周承康正忙着和众人说话,此时不好叫他走,于是点头,把孩子放到她新铺好的床上,笑道,“一醒就要抱,要不然可能会尿床。”

“不要紧。”那姑娘羞涩的笑,“娘都唤我招娣。”

招娣是个什么名?

“姐姐去吧,我去门口守着,尿床也不要紧,我的床……”她伸手摸摸,“还从来没有这样软和过呢。”

李青荷哑然,和她一起出门,“麻烦你了。”

看得出来,这姑娘对这一切都很感激,而且胆子小,不是赵婉婉那种遇事就躲的性子,而是真怕事,不敢到人前。

看她真打算老实守在门口,忍不住笑道,“外面那么多人,以后都是邻居,出去见见。”

从头到尾都没有表示出对招娣的抵触,神情自然而然,仿佛真是她妹妹 ,招娣想起以前动辄被骂赔钱货的日子,忍不住也露出笑容,“姐姐你真好。”

李青荷惊讶,“这就好啊?”

招娣点头,“嗯,从小到大除了娘,还没有谁对我这么温柔的说过话。”

说话间两人已经走到了屋檐下,回身关上门。

赵婉婉进门时,看到的就是屋檐下李青荷对着另一个姑娘温柔浅笑的模样,心里微微一酸,曾经她对她,也是很温和的,还帮她买过钗,带她干过活。

看到赵婉婉进门,院子里的人都视而不见,全氏迎上前,“婉婉,你来做什么?”

语气温和,却隐隐带着些戒备和质问,赵婉婉再看一眼那边屋檐下的姐妹两人,没回答,转身就跑了。

全氏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笑,钱氏那个女人,自己不好意思来,就催女儿,可惜她养的这个女儿是个怂的。

到了午后,吃过饭众人开始告辞,亲近的留下来收拾碗筷。

柳妮子和招娣已经开始打扫各屋子,等屋子打扫完,外面客人也走的差不多了,就开始打扫院子。

李青荷也帮忙,招娣见院子里人多,自己去了厨房收拾。

确实是个很勤快的姑娘,李青荷微微安心。只要不是那种三天两头闹事的,能好好过日子的,就挺好。

临走前,李福嘱咐道,“明日早上过来吃饭,就我们自己一家人。”

翌日早上再来,李家院子里已经没有了闹哄哄的情形,和往日一般安静,不同的是,院子里晒好了洗好的衣衫,看起来整洁许多。

柳妮子出了厨房看到她进门,笑着道,“青荷来了,坐一会儿吧,饭菜马上就得。”

李福在屋中泡茶,招娣正擦桌子,忙招呼她坐。

抱着孩子坐在屋中,李青荷颇觉得新奇,这还是她回来后第一回什么都不用干就能等着吃饭。她问,“大伯他们来吗?”

李福伸手抱孩子,“我让兰花送了饭菜过去,就不来了,他们这两天忙着干活。”

兰花是谁?

对上她疑惑的眼神,李福笑道,“招娣什么名,不好听。再说我们家可不需要招弟,姑娘家还是叫个花儿啊之类的好听,以后就是兰花,柳兰花。”

李青荷垂眸,不知道是不是她多想了,李家不需要招娣,也就是他不需要孩子,似乎是故意说给她听。

不过,招娣确实不好听,改就改了。

桌上气氛不错,一顿饭吃完,收拾了碗筷后一家人坐在一起喝茶,柳氏笑道,“过段时间还得麻烦你们,兰花定亲了,到时候还得麻烦你们回来帮帮忙。”

“哪家啊?”李青荷倒是不意外,本身柳兰花和赵婉婉不同,她是李福自小就养大的,兰花这刚来的小姑娘,住得久了对她并不好。

“就是咱们村,”柳氏笑吟吟,“兰花没有嫁妆,我也不求人家有聘礼,人好就成。”

“也是你大伯母牵的线,就是后面的赵大山,他带着个妹妹过日子,你听说过他吗?”

李青荷讶然,点头,“听说过。”

赵大山如果不是他没有房子和地,再加上还有个妹妹拖累的话,确实不错。当初五妹春心萌动,可就是对着他来着,不过后来再没有听她说过了。

“我知道他什么都没有,但是呢,兰花也什么都没有。”柳氏摸了摸她的发,“我们以前受够了家中人多的罪,人少些,挺好。”

虽然是姐妹,但仔细说起来大家都不熟,李青荷也没多说什么,再说这婚事已经定下了,说什么都多余。

天气渐渐地暖和起来,柳氏进门后,李青荷偶尔也回去看看,发现两人确实过得不错,一日三餐是热的,屋子里内外打扫的干净,李福身上也规整,她也就放心了。

孩子越来越大,周承康终于给孩子取了名,早前主要是不知道取什么名,一直拖着,周家这代排“希”字,孩子就叫希钰。

现在是农闲,李青荷没事就只带孩子,自己在家有些无聊,再说孩子还是要多见人才好,去村里有些远,再说除了周家和李家,别家她也不熟悉,再有就是别人也不会和她一般悠闲。

于是就去找余妍,余妍的肚子很大了,应该就是这段时间就要生了,这些日子,闵睿哪儿也不去,就在家里喂鸡喂猪守着她。

本来两人是没有喂鸡的,是余妍有孕之后才张罗着喂的,就是为了给她补身子用。

余妍绣花习惯了,基本上都拿着,李青荷带着希钰,自然是绣不成的。

“也就是说,其实你那便宜妹妹已经定了亲事了,五月就要嫁人?”

李青荷点头,“嫁了也好。”

“确实好。”余妍赞同,她看着希钰喝粥,取笑道,“人不大,吃得不少。”

“还很快就饿了。”说起孩子,那是三天三夜都说不完,“并且一饿就要吃,扯着嗓子嚎。以后你就知道了。”

余妍轻哼,“我孩子肯定是个乖乖巧巧的闺女,到时候温温柔柔的。”说着说着,她眼神里泛着光,渐渐地变成了泪光。

李青荷看得傻住,“哎,你不至于吧……”这还值当哭?

余妍回过头,眼泪汪汪的看着她,“青荷,我不是期待,我是疼的……”

说完,深呼吸一口气,她眼泪落得更凶,手捧着肚子,带着哭音颤颤道,“快点,喊闵睿……”

李青荷抱着孩子出门,急匆匆去后院找到了闵睿,“妍儿要生了,你快点去看着,我让承康帮你找稳婆。”

她抱着孩子回家,闵睿忙道,“嫂子,再找个大夫,麻烦您了。”话音越来越远,人已经飞快往屋子那边跑了。

余妍生孩子,那是真会嚎,因为她家的锅要烧水,李青荷回家帮她熬汤,隔着两堵墙还能听到她的声音,大半的话都是骂闵睿。

一直嚎到了半夜,终于听到了孩子的哭声才算完。听着孩子的哭声中气十足,李青荷才彻底睡着了。

翌日早上,李青荷过去看她,彼时她靠坐在床头,膝盖上放着襁褓,面上神情有些嫌弃。看到她进门,眼神一言难尽,“青荷,我老早想要个香香软软的闺女,可是……你说我和闵睿生的男孩,那还能看吗?”

简直愁得不行。

要李青荷说,这就是闲的,不甚诚心的安慰,“以后长大了就好了。”

“敷衍我。”余妍白她一眼。

“以后再生就是。”这话却是端着汤的三婶子说的,她笑着进门,把汤给了女儿,又抱起孩子,想起什么,道,“青荷,早上我过来的时候听说,婉婉她那夫君,中了秀才了。”

中了?

没想到这一回居然中了,这一年他们俩住在赵家可没少折腾,隔不了几天就听说吵架了,就这还能得中。看来先苦后甜果然是真的。

“是啊,听说镇长收到了文书,镇上都传遍了。”三婶子叹息,“这读书,兴许还是有盼头的,婉婉这可就是秀才娘子了,以后要是运气好再得个举人,她可就是官夫人了。”颇有深意的扫床上的人。

余妍喝完了汤,嘀咕,“官夫人有什么了不起。”又不放心的嘱咐道,“干娘,你千万别在闵睿面前说这个,他听不了这个。”

作者有话要说:明天中午见。感谢在2019-12-10 14:06:09~2019-12-10 22:45:1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青山如翠 37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日日常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