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二奶奶白了王舣一眼。

“是是是。”王舣一边笑一边点头。

☆、第111章 逛

谢泽带着李苒,边说边走。过了那片野草地,谢泽站住,微微蹙眉。

眼前一片陌生,他记得这座府邸赏赐下来时,至少这一带,他应该是走过一遍的,怎么陌生成这样?

“那两排房子,原来是虎侍居住的地方,虎将军归于山林之后,虎侍们搬出去,现在是空着的。”

瞄着谢泽蹙起的眉,石南忙上前几步,指着谢泽看向的几排房子介绍道。

“嗯。”

谢泽看向那两排房子,呆了片刻,才示意李苒,接着往前。

前面几棵古树苍劲翠绿,花木扶疏。

“东线原本和西线一样,一共五间院落。后来,为了便于虎将军起居,除了王爷居住的那间小院,别的都拆了。

礼部上回过来看大门和正殿时,问要不要重新修建起来。”

石南前一半是和李苒解释,后一半,说不清是请谢泽的示下,还是和李苒说话。

谢泽看向李苒,李苒迎着谢泽的目光笑道:“我觉得这样挺好,你觉得修起来好,就修起来。”

“我也觉得这样好。”谢泽笑意隐隐。

石南在前,带着众人从东线直穿到西线,再从中线走到通往后园的月洞门前。

“你觉得哪里好?”谢泽站在月洞门口,看着李苒问道。

“我觉得你现在住的院子挺好。”

李苒不客气道。

她很喜欢谢泽现在住的那个隐在树荫花丛之中的小院,更喜欢院子后面那一片花草树木。

“王爷现在住的那个院落只有一进,内外不便区分。

当初为了宽敞,后罩房也都推倒了,连丫头们的住处都没有。

新房要是设在那里,必定要全部重建,只怕来不及。”

石南硬着头皮接话道。

“石南这话极是。”

桑嬷嬷也上前一步,带着十二分的小心,补充道:“姑娘以后要主理家事,总要有个听回事儿的地方,要是越过中线在西线找个地方,来回有些远,春夏秋还好,冬天雨雪天,过于辛苦了。”

姑娘带她过来,就是让她帮着看着挑院子,姑娘想不到的,她得想到。

“你觉得哪里好?”

李苒从善如流,看着桑嬷嬷问道。

这座府里,以后,虽然只有她和谢泽两个人,可下人们肯定不会少了。

虽然她对自己未来将要做哪些事,管哪些事还全无概念,可她要管的事和人,肯定不会少了,这一点,是确定的。

“王爷和姑娘是一家之主,照理说,该住正院。”

桑嬷嬷小心的答了句。

李苒看向谢泽。

“你觉得好就行。”

谢泽干脆直接,他对于住哪里,是真的无所谓,她喜欢哪里,哪里就最好。

“那就正院吧。”李苒看向石南笑道。

十来步外,王舣微微弯腰,认真的看着一株只有叶没有花的芍药,支着耳朵,听着谢泽和李苒这边的你一言我一语。

王舣身后三四步,王舲挽着明二奶奶,两人时不时瞄一眼谢泽和李苒,低低说着话儿。

定下了住在正院,石南带着众人,穿过月洞门,进了后园。

“这座宅子后园有点儿小,一共只有五十七亩。”

石南一边侧身往前,一边介绍。

“上次礼部过府查看,议定了把后面一片跑马场圈进来……”

“哪一处的跑马场?”谢泽皱眉问道。

“是殿前军的,原本有二百来亩大,后来修东城楼,从西北角取土,挖了个大坑出来,几场雨一下,就成了如今的跑马湖。

早先有过把湖填起来的打算,可钦天监说,那儿有个湖,于皇城风水有益,就没再提过填湖的事儿。

如今只余了不到一百亩,跑不起马了,就一直空着了。”

石南解释的十分详细,谢泽嗯了一声,不再说话。

“都圈进来吗?”李苒蹙眉问了一句。

这一会儿的功夫,她已算过面积了。

五十七亩已经不小了,要是这一百亩全圈进来,那就是两个拙政园了。

拙政园她去过很多回。

“是。”石南答的十分干脆。

“不算小,也不算很大。”谢泽看着李苒,想笑又抿住。

李苒嗯了一声,没再说话。

她是真正的穷人家出身,对这座府邸怎么算大怎么算小这样的事儿,还是别发表意见了。

五十七亩的园子确实不算很大,也就半个时辰,就仔仔细细兜了一圈了。

伸入湖中一半的水阁里,已经摆上了茶席,几个人进了水阁,落了座,对着干净的一根水草也没有湖水,明二奶奶看了又看。

象眼前这样,一片湖里一根水草都看不到,她真是头一回见到。

“你这湖里……”王舣指着干净之极的湖面,看着谢泽,含糊问了句。

谢泽看向石南。

他是头一回到他这片后园子里来,头一回看到这湖,头一回知道,这片湖里,竟然这么干净。

“原本种了不少荷花,因为要重修园子,五天前全部清理出来,这湖里也刚刚淘过泥沙。”

石南忙躬身笑答。

谢泽噢了一声。

他想起来了,好象石南还拿了几卷图纸给他看过,他没怎么放心上。

“把那几份图纸拿去拓一份,给姑娘看看。”

谢泽吩咐了石南一句,再看向李苒道:“他们画了张这园子的图纸,前儿送到我这里,因为忙着出城,没来得及细看,你拿去看看,要是哪儿不好,跟石南说一声,让他们改一改。”

“嗯。”李苒不客气的点头应声。

这个,相当于结婚装修房子吧,就是动静大了点儿。

明二奶奶和王舲坐在旁边的茶桌旁,有一搭没一搭说着话,支着耳朵听着谢泽和李苒这边的动静。

听到谢泽让李苒看园子的图纸,明二奶奶瞄向王舲,王舲迎着明二奶奶的目光,抿着嘴笑。

明二奶奶挨近王舲,低低道:“我挺喜欢姑娘这性子,多大方呢。河间郡王府也在收拾你们成亲的新院子呢,三公子打发人问过你的意思没有?”

“三公子没问过,曹夫人倒是打发人来来往往了好些回了。”王舲斜睨了眼她二嫂。

“曹夫人打发人来来往往,这我知道,我没问曹夫人,我问你三公子呢。”

“曹夫人那回到咱们家,不就说了,三公子忙得很,顾不上。”

王舲说着,撇了撇嘴。

明二奶奶看着王舲,没说话。

王舲看着明二奶奶眼里的关切和隐隐的担忧,笑起来,“你放心,三公子小孩子脾气而已。”

“唉。”明二奶奶低低叹了口气。“这人哪,真没有十全的。

你和三公子吧,哪儿都好,偏偏三公子……我是说,三公子这份小孩子脾气,往后,多多少少,只怕你要受些委屈。

阿沛吧,跟曹家三郎情投意合,又是嫁过去就能接手曹家,说一不二的。可往后那份辛苦操劳,唉。

阿沛又是娇养长大的,谢家,从你外婆到阿沛阿娘,只怕从来没想过让她做曹家这样的宗妇。

姑娘吧。”

明二奶奶冲李苒努了努嘴。

“看看,多好,就谢将军这长相……我是说,谢将军对她多好,可谢家那些烂事,说起来,姑娘又没有娘家,往后这份艰难,唉。

你瞧瞧,就没有十全的。”

“二哥不是说过,十全十美,到了极处,那就是九九归一,要灰飞烟灭了。”

王舲白了她二嫂一眼。

“你二哥那是……也是,总要留一点儿不足当念想,有了念想,这人活着吧,才有能让你盯着,诱着你的地方,才好一路往前走。”

明二奶奶感叹了一句。

☆、第112章 糊涂些好

谢泽这座将军府,除了他住那间小院算是收拾的不错,以及前面临近的两个院子收拾出来住着小厮长随以及护卫,别的地方,他搬进来前什么样儿,现在还是什么样儿,也就是到处空空荡荡。

他请人过府吃饭,又有女眷,在哪儿吃饭这件事,差点把石南一头头发愁白了。

想来想去,只能在后园里找个地方,好歹,还算是有些花草景致可以看一看。

石南在后园挑了几个地方,请谢将军示下时,原本没指着他家谢将军能给什么指示。

毕竟,这座后园,谢将军一趟没逛过。

没想到谢将军直接挑了湖边这座水阁。

谢将军没再挑第二个地方,石南干脆把喝茶和午饭,都放在了这座不大的临水暖阁。

都是讲究食不语的,一顿饭吃的很安静。

饭后,喝过几遍茶,李苒先开口告辞。

王家在做人做事上的讲究,她是知道的,今天这一趟,她们是陪她来的,她不说走,她们肯定不会先说,更不会流露出该告辞的意思。

为了回避李清柔出嫁这份尴尬的热闹,她可是天刚蒙蒙亮就出来,那个时候,王舲已经等着她了。

她们比她更早,在这座既没什么可看,也没什么可玩的无聊地方,枯坐了一整个上午,实在太辛苦了。

至于她这会儿不适合回去长安侯府,那没关系,半路上找个合适的地方,让六娘子放她下来,她和周娥一起,到吴嫂子店里消磨这一下午。

谢泽跟着李苒站起来,微微蹙眉看着她问道:“你现在就回去长安侯府?婚者昏也,要到黄昏才迎亲发嫁。”

“我知道,我去看看桃浓,有周将军呢。”

李苒看着谢泽笑答道。

“要不……”

王舲刚说了两个字,就被明二奶奶猛拉了一把,把后面的话全拉回去了。

“我陪你去。”

谢泽好象没听到王舲那一声要不,只看着李苒说话。

王舲缓缓吐了口气,她又多嘴了。

“不用,你这一阵子不是挺忙的吗?”

李苒有些犹豫。

“嗯。”谢泽似是而非的嗯了一声,示意了王舣,一起往外走。

三个人在二门里上了车,两辆车一前一后出了王府侧门。

明二奶奶将帘子掀起条缝,看着站在二门里和李苒说话的谢泽,长叹了口气,“唉,我还以为能在这儿呆一整天!”

王舣笑起来,“以后必定能常来常往,能让你常常看到。”

“可不是!”明二奶奶放下帘子,一脸回味,“谢将军还是笑起来好看,我瞧谢将军挺会说话的,多细心呢。”

“我也是头一回知道他挺会说话,还挺细心。”王舣一边说一边笑。

“桑嬷嬷一直跟着,看样子,挺得用。”

明二奶奶把自己从感慨中拽出来,说正事儿。

“嗯,这位四娘子,是阿泽的福份,更是谢家的福份,也是咱们王家的。”

王舣往后靠在靠枕上,一脸笑意。

独木难支,要是谢家从此湮没,那王家,就算能支撑下去,也必定十分艰难。

现在,谢家应该能借四娘子,让阿泽回归为谢氏子,谢氏一族的再次兴盛,指日可待。

“外翁这回能放心了。”

明二奶奶看着王舣脸上的笑意,心情愉快。

“嗯,从前,虽说我总是劝外翁,总是拼命往好了说。

可是,外翁知道,我们都知道,阿泽要是一直视谢家为陌路,阿泽在一天,谢家战战兢兢活一天,若是有一天,阿泽不在了。”

王舣的话顿住,好一会儿,才低低道:“太子只怕要拿整个谢家,替阿泽殉葬。

毕竟,是谢家让阿泽成了这样……”

王舣的顿了顿。

“成了从前那样。现在,唉!”

王舣长长吐了口气。

“外翁高兴得很吧?”

明二奶奶不动声色的岔开话题。

“象个小孩子,前儿还跟我商量,说白鹤书院应该再开个女子学院。”

王舣摊着手,一脸苦笑。

明二奶奶笑出了声,“因为四娘子往太学送的那些银子?”

“他是高兴得太过了。”

王舣一边笑一边叹气。

荣安王府二门里。

谢泽看着两辆车出去,转眼看向李苒,“真是要去看桃浓?”

“不是,她们陪着我,天不亮就过来,枯坐了整整一上午了。

我是想和周将军一起,到吴嫂子店里,吃了晚饭再回长安侯府。”

李苒坦白答道。

“嗯,你很替别人着想。”

“是她们先替我着想,她们对我很好。”

李苒看着谢泽,神情认真。

“没有无原无故的好。”

谢泽微微弯腰,脸上的表情,看起来比李苒更认真。

“看得再明白,也要糊涂些过日子,人活一趟不容易,不能太难为自己。”

李苒下意识的上身往后,他的脸离她太近了,让她的心跳不由的快,她觉得她的脸都红了。

“嗯,我带你去城外看荷花,后湖里太空了。”

谢泽站直上身,示意李苒上车。

☆、第113章 满湖青莲

李苒上了车,掀着帘子问道:“你也上来吗?”

谢泽犹豫起来。

车子走得慢,他要是骑马跟着,肯定不能跑马,他在京城来来往往,向来是能多快就多快的跑马而过。

上车……他没坐过车,再说,两个人坐一辆车,好象不怎么妥当吧。

“我先过去,在那边等你,让石南跟着你过去。”

谢泽看着李苒,尾声似有似无的往上飘,透着不确定和浓厚的询问意味。

“好。”

李苒答应的十分干脆。

谢泽的犹豫和不确定,她看到也听出来了。

她明白他的犹豫。

她也不想让他骑马跟在车旁,招摇过市。

他太引人注目了。

虽然她很喜欢看小报,看热闹,可她却不想再做小报和热闹的主角。

赐婚隔天,她看到自己占据了京城大小小报的全部,甚至还有人印了什么祈福的单页,差点想从此闭门不出。

他晋封王爵,关于她,又是一轮的高潮和热闹。

这会儿,热闹还没退散,她可不想再人为的制造热点,让自己再一次的占据京城各种小报的全部。

她只喜欢默默的围观啊。

车子出了府门,往封丘门出城,直奔天清寺。

绕过天清寺,车子在紧挨着天清寺的一片大湖边停下。

李苒掀起车帘,就看到了谢泽,谢泽伸出手,李苒拉着他的手,借着点儿力,跳下了车。

“你常来这里?”

从在荣安王府二门里,他说要带她到城外看荷花起,到现在,她都没听他说过一句到哪儿去,石南却清楚明白的知道,看来,这里是他常来看荷花,而且是唯一一处地方。

“今年是头一次。”

谢泽和李苒并肩,沿着湖边信步往前。

湖很大,一面临着青山,青山上遍布着苍劲的古树,一片寺院建筑从半山起,沿着湖边漫延而下。

一条宽敞的青石路从寺院里伸出来,沿着湖边蜿蜒出去。

青石路边,一片片菜地和树林夹杂,菜地中间,有隔得很远的两个僧人,各自背着大筐,正在拨菜。

湖中,一大片青莲似开非开,中间夹杂着些高突出来的盛开的白莲,映衬着湖边的青山和寺院,一片佛门清静。

“这些莲花是僧人们种的?”

李苒低低赞叹了一声,指着寺院问道。

“嗯,天清寺的和尚很擅长养莲花,这些莲花五月盛开后,他们会重新栽种,这样,就能在现在这个时候,再一次盛开。

天清寺的和尚,常在夜里对着这片莲花修行,花开见佛性,比较容易开悟。”

“要是有月光,肯定美极了。”

李苒想象着月光下的莲花。

“嗯,这些青莲迎月光而开,那些和尚们说,月光下的青莲都是发着光的,光亮时明时暗,时隐时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