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人谈到中午,差不多把事儿都敲定了。

蒋东升要带着夏阳去琉璃厂附近逛庙会,霍明他们几个也起身离开了。霍明把那打火机扔给蒋东升,笑道:”上回拿了你一个,这回还你个好的。那我就等着你好消息了,你带夏阳去玩儿吧,我们走了。“蒋东升道:”差不多顺路,一起过去吧?“

霍明摇了摇头,”不了,羊羊也闹着要去庙会来着,家里大人都上班去了,没人带她出来玩儿,一会我还得回家把她带上。”

蒋东升哦了一声,也没再劝,倒是甘越在那边想了想,决定跟蒋东升他们一起。

庙会这么多年头回重开,来的人还真不少,摆摊的倒是不太多,看热闹的多些。集市上贩卖东西是允许的,这会儿倒是有几个脑袋灵活的先吆喝起来,他们摊上的声音就比别家明显好。也有的人缩着手蹲在那,面前摆着一些旧书什么的,还有几张字画随意扔在地上。那时候古董相当于破烂,要不是还保存的完整些画的也是花团锦簇的喜庆,估计连摆也懒得摆出来。

夏阳站在蒋东升和甘越中间,显得个头更矮了,像是两个哥哥领着小弟出来。

甘越家里没兄弟,拿着夏阳当小孩儿哄,给买了一把山楂糕,还买了个棉花糖,瞧见有卖豌豆黄的还问夏阳要不要。旁边有别的小孩看见了眼馋的不行,他们出来也就一两毛钱的零花,哥哥姐姐也舍不得这样给买着吃,瞧着夏阳手上那么多小吃很是羡慕。

蒋东升跟在夏阳后边溜达,他见的好东西多了,对现在这些也没几个瞧得上的。不过看甘越还在给夏阳买小吃,就出口劝了下,“行了,一会该吃不进饭去了。”

甘越这才收手,嘀咕了一句“吃这么少啊”,瞧着那样子很想动手摸摸夏阳的小肚子到底还有多少空闲。他在夏阳这个年纪的时候,一顿饭能吃大半桶米饭,夏阳这估计都得拿小勺量着吃吧?

夏阳对吃的不怎么挑剔,本着不浪费粮食的原则,给什么就吃什么。逛了一会之后,蒋东升瞧见旁边有邮局,就让甘越跟着夏阳,自己去买东西了。

甘越个子高大,护着夏阳在人群里走倒是还算轻松,不多会。卖旧书字画的小摊也渐渐多起来,还有些摆了古董青瓷花瓶卖的,卖的价钱也便宜,按尺寸大小卖,三块五块的一个,但是很少有停下来问价钱的。

夏阳对这些小摊子挺感兴趣,看了半天,在一个卖零碎玩意儿的小摊子前停下来。

小摊上冷冷清清,不起眼的边沿上摆放了不少黑黝黝的墨石,雕刻的还算精美。摊主正拿着一个青瓷碗在吆喝生意,瞧见有人站在前面,忙开口道:“您瞧瞧这个碗吗?这个瓷可结实了,而且没缺口,我这卖的最便宜,一块钱一个随便挑啊!”

摊主摆了半天生意没开张,不怪他,这年头都买结实耐用的大搪瓷碗,他这边摆着的薄瓷青花儿的小碗,一瞧就没那个大碗实惠,孩子吃饭稍不留神就能砸了,没人要。

夏阳对瓷器没什么兴趣,家里的仓库里多的就是这个,最全的一套足有百十个碗筷精致的很。他瞧上的是一个破纸盒子里的东西,纸盒里垫了几张发黄的破纸,随意扔着十几块古墨,大部分保存完好,也有几块缺了角儿随意粘起来,黑沉沉的在那儿毫不起眼。

但是仔细瞧,就能看出这是经过细心挑选的,大约是摊主特意挑出来的上好古墨,每块都比摊上摆着的其他古墨好。

夏阳从小跟着姥爷习字,对笔墨之类的东西特别感兴趣,加上今年过年没回去,姥爷的生日也没赶上,给他买一方古墨老爷子肯定喜欢。

“这盒子里的是大块的墨,略微贵点。”摊主瞧见过来瞧的是个小孩,又看他穿的好,一时倒也热情的介绍了几句。“不过这盒子里的雕刻的最漂亮了,你看这龙纹,细着呢!”

夏阳拿起一块仔细瞧了,觉得有几分眼熟,忽然想起来当年蒋东升给他买的一套康熙墨。

他那个时候被蒋东升关在家里哪里都不准去,唯一的消遣就是写字画画儿,蒋东升为了哄他买了不少烧钱的小玩意儿。那会蒋东升弄房地产折腾了不少钱,没少费心思搜集这些文房四宝,但是好的古墨早在90年前后就被收藏的七七八八了,蒋东升为了给他买个蟠龙纹的单块康熙御墨,愣是砸了上百万进去。

夏阳瞥了一眼纸盒内,足有十几块,光用肉眼瞧就知道那是上好的古墨。墨的光泽泛紫色,雕琢繁复精致,想来是明清的古墨,唯一的缺点就是没有保存好,大概是受了潮,带着些冰纹与墨霜。

甘越瞧见夏阳看的认真,也蹲下来跟着他一起瞧了一会,他在部队里野惯了,对这些舞文弄墨的事儿不感兴趣。随意拿手指在里面翻捡了一下,道:“这一盒多少钱啊?”

摊主立刻来了精神,这是大买卖啊,“这一整盒六块钱!上午一个老师选了好久…”

甘越拿在手里掂了掂,道:“选了好久也没买吧?”

摊主咳了一声,也不说话了,上午那位老师年纪挺大,选的也认真,可就是夸了半天一块没买。说要下午来,眼瞅着快收摊了也没见过来。

甘越还在那儿挑,眉头都皱起来了,“这么些个破烂还能卖钱啊?夏阳,你要的话我那边还有几瓶墨汁,等回去送你吧,那比这个现折腾着磨省事多了!”

摊主瞧着甘越人高马大的蹲在那,一时也不敢太反驳他,只小声道:“这个比墨汁耐用,也,也好看…”

夏阳认真挑选了几块,挨个举起来看了侧边的题诗,也婉拒道:“不用给我墨汁了,我那边也有,我就是比较喜欢用这个。”

甘越瞧着夏阳喜欢,便也跟着挑,他不懂古墨,就捡着完整的都拿出来。但是完整的也就那么几块,没一会就挑完了,他对摊主道:“你还有没有其他的,这都碎了怎么用啊?”

摊主瞧着甘越身上的皮夹克,知道这是位有钱的主儿,立刻道:“有有有!我这还有一套好的呢!”

这次拿出来的明显要好,竟然还有一个破旧的木盒装着,里面的锦缎大概是年份久了,有些都磨破了,但是里头装着的十方古墨保存完好,背面刻着十景图,侧边留款,扑面就是一阵清雅墨香。

夏阳下意识的吞了下口水,伸手接过来还有点恍惚,这、这是乾隆御墨!

跟大多数人一样,夏阳也有一个爱好,他偏爱古墨和字画,看到这套乾隆御墨的时候眼睛几乎都要黏在这上面了。

十块古墨形状各异,一面绘画一面阴刻御题诗文,正是西湖十景!这样的古墨堪称极品,夏阳记得完整的两套仅在京城博物馆和沪市的博物馆,当年去瞧的时候,心想能得到一块半块的残墨便已知足了,没想到还有捧着完好一套的时候!

夏阳脸上有点兴奋的泛红,声音也有点发紧,攥着那套古墨怎么也不肯撒手了,“这个多少钱?我买。”

“这个是老辈儿传下来的好东西,画画什么的最好用了,这么多能用很长时间,比好几瓶墨汁都用的时间长,上次还有一个老师专门来找呢…”摊主干巴巴的夸了几句,也实在不知道该怎么说了,这其实就是他收拾老屋的时候在房梁上发现的,也没当回事儿,如今有人买就不错了。想了想,试探道:“这一盒,十块钱成么?”

十块钱是当时一个工人半个月的工资了,一般人哪儿有舍得花钱买这个的。夏阳身上还有点钱,但是算着过几天请了女工要算工钱,还是有点紧吧。

摊主生小心瞧着他的脸色,没等夏阳张嘴,立刻又补充道:“我再给你搭一个碗!”

夏阳乐了,“不用,这盒墨我要了,你这里有宣纸没有,给我点宣纸就成。”

古墨怕潮湿,一般都裹上宣纸放在锦盒里,夏阳随意开口要了点宣纸,但是没想到摊主给他扛了一大摞宣纸过来,拿个蛇皮袋子装着,瞧着好几捆儿,外边包着的报纸毛边都破了。

摊主大概是觉得自己这么点破墨卖给一个孩子,还卖了十块钱,也有点不好意思了,把自己带来的宣纸都给了夏阳,道:“一共就这些了,你都拿回家去吧,糊墙挺好用的。”

夏阳瞧着都是宣纸,但是看起来已经不太能用了,不过包古墨倒是也还行,就让甘越帮他拿了。他收了整套乾隆御墨心情不错,又从刚才那个盒子里翻出七八块还算完好的古墨,一起买了,几块钱的东西,等到以后可是求也求不来的呢。

摊主乐得直咧嘴笑,又给夏阳搭了一块略大些的残墨还有一把小块的古墨,恨不得连盒子里的那点碎渣都倒给夏阳了。

夏阳起初没在意,不过拿过来闻了一下,才发现这些小块古墨的不同。虽然只有小手指那么大小,但是散发出的香味儿沉朴,闻着精神一振。不用说,这是上好的药墨,虽然没有刚才收的乾隆御墨好,但怎么也是贡墨的品级,算是上品了。

甘越也从夏阳手上拿了一块闻了下,道:“别说,比我买的那几瓶墨汁好闻多了。”

夏阳想起之前写春联的时候在蒋东升脑门上写了个“王”,忍不住勾了勾嘴角道:“是啊,下次用这个提字肯定不错。”

两人正聊着,蒋东升就回来了,来了先给夏阳手里塞了一叠邮票,“给,我瞧见那边有邮局,就去给你买了点邮票,上回不是说想给家里写信吗?”

夏阳拿着那一厚叠邮票,忽然就没有言语了,他觉得蒋东升的财运简直太好,这一把全是整版的金猴票。

蒋东升把夏阳手里抱着的那个破盒子拿过来,自发自觉的牵起他的一只手,道:“我这几天可能要出去,你别乱跑,就在家呆着,要是想叔叔阿姨了,就给他们写信。邮票别省着,撕开了用就成…”

撕开用?哪儿舍得撕啊,整套的金猴邮票往后可是火的不得了。夏阳记得没几个月就涨到了每枚3角,再往后就几十几百的疯涨上去,等到97年的时候每枚8分钱的金猴票卖到2500块钱,这么一整版80枚,完全可以在市中心换一套大房子。

夏阳手里拿着十几张的金猴邮票,感觉跟拿了十几套房子似的,觉得沉甸甸的。之前他全副心思都投到做衣服上去了,都没想起来收集这些小玩意儿。

这个成本小,留几年就增值不少,越往后越值钱。夏阳想起家里的夏志飞,又想起大伯和小叔家的几个孩子,觉得等下次见着的时候,就分给他们一人一版。夏阳心里盘算了一下,夏志飞和堂弟还小,等他们上大学,刚好能用上。卖了邮票,换套房子,连上大学的学费也足够了,正好。

蒋东升瞧着夏阳半天没吭声,倒是笑眯眯的满眼的满足,忍不住低头问他,“想什么呢?高兴成这样。”

夏阳还在笑,一双眼睛都弯起来,“没什么,我觉得这个邮票挺好看的。”

蒋东升听见他说也笑起来,“喜欢?那我再去多买点。”

夏阳干脆的点头道:“好,我跟你一起去。”

几个人起身离开小摊,去了邮局。他们这边刚走,就有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头急火火的跑来了,老头鼻梁上架着一个厚眼镜,眼镜腿儿断了,用白胶带缠起来,走路的时候一晃一晃的。

他扫了一眼周围的小摊,几步就迈到刚卖了古墨的那个摊主面前,喘着气道:“我把钱拿来了,你那盒子西湖十景的墨呢?我要了。”

摊主愣了下,道:“您去了那么久,我还以为不来收了呢,就给卖了。”

“什么?卖了?!”老头那副破眼镜都差点从鼻梁上滑下来,匆忙扶了一下,问道,“卖给谁了啊,哎呀,你怎么就给卖了呢!我不是都跟你说了吗,我去去就回啊!”

摊主也有点不乐意了,“老爷子,您前几天就在我这儿挑挑拣拣拿了不少了,您自己说说,买五毛钱的墨,还非让我搭上截小的,有这么个道理吗?”

老头也不服气,“我这次不是说好了吗,给你十块钱,一分都没少,要不是上午收了一个盒子,也不至于下午没钱了啊,你不知道,我上午收的空盒子正好和那个西湖十景的墨是一套的,十块墨放的地方大小纹丝不差,哎呀!你怎么就不等我回来啊…”

老头在这儿痛心疾首,他是美院的老教授,平时工资不高,这回本来是想出来逛逛,可瞧见笔墨丹青什么的就扎不住手,一口气花光了一年的积蓄,回头被老伴儿狠狠骂了一顿。这回那十块钱还是找老朋友们借的,要不也不至于来晚了,跟那套乾隆御墨失之交臂。

摊主道:“老爷子要不您再看看别的,兴许别人那还有呢。”

老头瞪了他一眼,“哪儿那么容易找去啊!”这上好的古墨可是有缘才能见着,尤其是那样一整套齐全没有裂纹,保存的也好的,老头想起来又是一阵肉疼。

摊主也无奈了,道:“那我也没办法呀,买东西先到先得,您又没付押金,我总不能为了您一个不做生意了啊。”

老头在那肉疼了一会,他这几天逛遍了琉璃厂,也就是这家的古墨最好,好些个都是御用的,甩其他摊子几条街。好不容易缓过来,老头叹了口气,道:“既然那套西湖十景没了,你把上午我挑在盒子里的那些给我吧…”

摊主有些不好意思起来,“那什么,老爷子真对不住,那些也卖了。”

“什么?也、也卖了?!”老头这回是真有点喘不过气了,眼睛都瞪圆了,“一块也没剩?”

“刚才来了个小孩,他蹲在这挑了半天,基本上都拿走了。”摊主挠了挠头,把那个破纸盒子推到老头身前,道:“还剩了点,不过也不太多了,老爷子您要的话五毛钱都拿走吧。”

老头端着那个破纸盒子简直就要痛心疾首了,这是哪个小兔崽子啊,怎么净捡着好的挑!年份儿上等的,墨品上等的,甚至连那一小把丁点大的药墨也没放过啊!就给他剩下点碎的渣子,这简直太欺负人了。

摊主也有点发慌,生怕老爷子一个受刺激就晕过去。他可是瞧见老头前几天蹲在他这小摊上带着放大镜一个个的挑,宝贝似的捡了一盒子,但是老头一直不来买,马上庙会就结束了,他再不卖可就一分没有,所以刚才一股脑都卖给那个小孩。

“你…给我包起来吧。”老头颤巍巍的站起来,掏了五毛钱给他,生怕这点碎渣也没了。

“老爷子,您别生气,要不…要不这点算我送您的?”摊主这几天没啥生意,就这老头常来,虽然买的不多,但是也混了个脸熟,这点碎墨送他也没事。

“哎,你也是小本生意,怪不容易的,不能白拿你的东西。”老头坚持付了钱,拿着那点手帕包着的碎墨渣子,还有点心酸。不过很快他就又瞅见摊主屁股底下那块宣纸了,推了推眼镜,道:“你这还有宣纸?还有多少,拿出来我瞧瞧!”

摊主赶了十几里路来摆摊,上午脚乏,便随便从蛇皮袋子里抽了张宣纸垫在屁股底下,这会儿起来给老爷子找钱,一下就让老头看见了。

“您说这个?”摊主有点摸不着头脑,这不就是点破纸吗?而且颜色都黄了,也软,一戳就是以个洞,糊墙还得两张一起叠着使用呢。

“对对对,你拿过来!”老头把那点碎墨揣在口袋里,在衣摆上擦了擦手才去接那点宣纸。“这可是有年份了啊,至少二十年以上,不错不错,还有没?我这几天画画儿呢,正愁没好宣纸…”宣纸存放时间越久,用起来也就越顺,旧纸一向比新纸贵,尤其是上了年份儿的,那可真是画家最稀罕的东西。

摊主咽了口唾沫,道:“那个,老爷子,这个也没了,我都搭给刚才那个买墨的小孩了…”他瞧着老头手都哆嗦了,忙又给搭上了一个青瓷碗,道:“老爷子您快别伤心了,这个碗送您,我这儿最好的!”

老头拿着个碗叹了口气,“算了,没福气啊。”想了想,还是揣起来了,谢了摊主就离开了。这碗是官窑出的,质量不错,尤其还是比较实用的物价。他这几天买了好些乱七八糟的,没一件能用,家里的老太婆正生气呢,拿个碗给她消消气吧,好歹能倒点醋蘸饺子吃嘛。

蒋东升本来还想买点别的邮票,但是邮局里也没什么漂亮的,又听见夏阳说这个月15号是姥爷的生日,这个猴票正好就是那一天发的,这简直太巧了。蒋东升越发觉得这红底的金猴票喜庆,带着夏阳跑了几个邮局,一口气买了几十版的金猴邮票,连单张和四联排的都没放过。

夏阳难得喜欢什么东西,蒋东升恨不得搜刮了全部的金猴票都拿来给他,瞧见小孩笑就打心底里满足。

甘越瞧着这两位这么疯狂的买邮票,也跟着时尚了一把,买了一版回去玩儿。他瞧着夏阳给他拿塑料袋子装起来,还咧嘴笑了笑,“随便叠一下,我装口袋里就成。”

夏阳瞧着甘越还提着那大半蛇皮袋的宣纸,对这个大个子印象好了不少。当年他跟着蒋东升,甘越对他的态度说不上好坏,但也绝对不算亲近,如今倒是成了关系不错的朋友。

夏阳把封号了口的邮票递给甘越,“喏,回去放着吧,这个集邮很不错,多留些时间。”

甘越大大咧咧的装在口袋里,对夏阳笑了下,“好。”

作者有话要说:

药墨篇:

蒋东升:夏阳你看我又找到这么多!都给你!

夏阳:唔,家里已经有很多了。

蒋东升:那给姥爷!

夏阳:姥爷家也有很多了…你送了这么多东西给我,你有没有想要的?

蒋东升:我啊,我其实就只有一个小小理想,我想要跟一个人一起组成家庭,不要领养孩子,就我们两个过着奢华而糜烂的生活,钱多的花不完,每天起床睁开眼就能看到他…那个人就是你。

夏阳回答1(崩坏版):刚看完西游降魔回来吧?吃红烧肉么?

蒋东升:QAQ~~~

夏阳回答2(认真版):好。

蒋东升:QAQ~~~~~~

第45章 镇宅之宝

蒋东升前脚刚走,霍明后脚就抱着羊羊来了。

小姑娘脖子上系了一条大拉毛围巾,戴着个小羊剪绒帽子,活泼可爱。她很喜欢夏阳,一来就抱住了夏阳的腿,抿着嘴笑弯了眼睛,“小夏哥哥,过年好。”

夏阳弯下腰刮了刮她的鼻尖,也笑了,“你也过年好。”

霍明把大衣脱下来搁在一边,笑着道:“这几天家里没人,幼儿园开学又晚,先让羊羊在你这儿呆几天。你白天帮我照看一下,等晚上我再来接她回去。”

夏阳知道这是蒋东升临走前怕自己在这儿有什么事,托霍明照顾来了。羊羊身份金贵,家里又是警卫员又是保姆的,还怕没人照顾?这明显就是霍明给他抱了一个镇宅的小祖宗,有小羊羊在,怕是也没人敢来这里捣乱。

羊羊不懂这些,她就是记得在大礼堂舞会的时候,夏阳给她讲故事还陪她玩儿,所以一听大表哥提立刻就答应了。现在眼巴巴的看着夏阳,生怕他不答应,小声道:“小夏哥哥,羊羊很听话,我也能给你讲故事听…”

夏阳乐了,点头道:“那好,一会我去拿点炸糕给你吃,吃完我听你讲故事。”

霍明忙拦了一句,“别吃太甜,她长牙呢,昨天刚掉了半块门牙笑都不敢笑了。”

夏阳带孩子还算熟练,小时候夏志飞就是他一手带起来的,羊羊又是个小姑娘,虽然娇气了点,但是很听话,比夏志飞那皮小子还好带。

夏阳拿了笔和纸放在桌上教小姑娘画画,给她勾勒出几个白描花草和简单的小猫小狗,让她比着描绘。小姑娘坐在板凳上画的很认真,像是给幼儿园老师交第一份作业似的,极力表现。在她的印象里,夏阳长得漂亮,人也温和,还很有本事,随手在纸上划拉几下就是好看的图,这简直是世界上最完美的人。

夏阳也拿了几张纸在一边画服装款式图,一大一小埋头画画,期间羊羊更是从椅子上蹦跶下来举着自己画的一张给夏阳看,在夏阳给她打了个一百分之后,欢天喜地的又回去画去了。

霍明看的瞠目结舌,这还是他们家的羊羊吗?这小祖宗还有这么好伺候的时候?随便在纸张划拉个一百分,就能让她趴在桌上认真学习小半个钟头,这简直太不真实了啊。

霍明走过去瞧了一眼,羊羊正认真的描第二幅呢,上头有夏阳画过的痕迹,铅笔的痕迹很轻,虚虚的弄了个印子,羊羊画的时候只要加重了重复一遍就成。小孩儿都喜欢玩这样的,要么是填颜色,要么是描图,都是最简单的。尤其是瞧见描出来的还那么漂亮,乐颠颠的忍不住又继续下一张了。

霍明看完羊羊的,又顺便瞧了一眼夏阳画的,一下就怔住了。

夏阳画的是服装款式图,简单几笔勾勒出人物,细节都在服装的样式上,又粗又细,有的还加了点文字说明,那一手字可真是漂亮的很。霍明随手拿了一张,上头画着个扎着马尾的女孩,身上穿了件飘逸的连衣裙,因为是黑白的素图,上头的荷叶领和腰带部分看的更清楚,略微提高了一点的腰带,显得身材更好。

夏阳要做服装的事儿,霍明也听蒋东升提起过,但是并没当回事,但是今天瞧见夏阳的手稿,突然觉得这小孩没准还真能做出点大事。起码这些衣服他就看着很不错,款式样子都是京城百货大楼没有的,比街上任何流行的衣服都要洋气,成衣出来绝对不愁卖不出去。

霍明又拿了其他的图瞧了,好几张都是连衣裙,每件款式都不一样,个顶个的新颖。他拿了几个一边对比,一边问道:“夏阳,你下一步要做连衣裙?”

“嗯,上次去舞会的时候看到有人冬天都穿了裙子,我就想起来了。”夏阳把笔放下,把纸上的橡皮末吹干净。“我猜今年跳舞的人肯定不少,跳舞的时候,女孩总不能还穿裤子。”

霍明乐了,“你还别说,我姐这几天都在琢磨去哪儿弄条裙子呢,你这些图要是让她看到,小心她又带着那些娘子军把你包围喽。”

夏阳也笑了,“静姐是老客户,她要衣服的话,我肯定优先给她做。”

霍明瞧着对面的小孩小心又认真的谈生意经,瞧着明明生涩地不得了,偏偏还时不时戳到点子上,真是挺有意思。

“我接下来还想用的确良,这个不用布票,现在虽然很少,但是以后机器设备先进了,肯定产量会增加。棉布的话,如果棉花减产就不好办了,而且棉布还要布票…”夏阳模糊的记得过去乡里提倡种粮食,像是棉花这样的经济作物也被大豆取代了,有的人家不听,种了棉花采购站也不大收,第二年就再也不敢种了。

霍明尾毛微微上挑了下,夏阳是凭着过去的记忆,他却是知道不少事情的。这几年大量进口化纤设备,就是为了腾出棉花用地,增加粮食种植面积,夏阳刚才说出的几句话已经让他有点佩服了。

他点头赞同道,“是,继续用的确良吧,现在正在津市投了一个石油化纤总厂,过段时间就启用了,设备是最先进的,布料不是问题。”

霍明又随意跟夏阳聊了几句,最后干脆搬了凳子来这边坐下,显然不再把夏阳当成蒋东升的小跟班了。霍明的态度转变,这倒是让夏阳有点惊讶,他原本想着霍明能把他和羊羊放在一个层面上就知足了,没想到霍明还有这样跟他一起坐下聊天的时候。

过去蒋东升最狼狈的时候,便是把他送到了霍明那里。霍明对他的态度可是淡淡的,说不上什么羞辱,但是眼神里总是带着点讥讽,摆明了拿他当蒋东升的一件玩物。霍大少出身高贵,京城圈儿里混得最是有威信,可没有半分想同他这样的“玩物”做朋友的意思。

夏阳抬眼看了霍明一眼,如今的霍少还是个十五六岁的少年,但是眉眼里已经隐隐带着股傲气,下巴微微抬着,嘴角要笑不笑的模样像是随时都在算计人。不过这样年少的模样,也让夏阳多了几分安心,这已经比过去好多了,他总不会怕一个十几岁的男孩。

霍明丝毫没有发现夏阳的小心思,还在那安慰他,“你别担心,等过段时间用的确良还有优惠政策,到时候我给你争取,你放心做吧。”

夏阳点点头,他倒是不担心这个,但是有霍明的一句话还是挺感激。国内轻纺业刚开始是比较落后,产量也很低,但到了往后的确良布料会越来越多,优惠政策也会多起来。到时候颜色花样也会翻新,这股风潮没个十年八年的可下不去。

“对了,东子说你那些衬衫也做好了?吹得可牛了,说我从来没见过呢,带我去瞧瞧呗?”霍明把手里的设计稿放下,对蒋东升带来的这个小孩越来越感兴趣了。

正好羊羊也画完了最后一张临摹的画,交了“作业”之后,正踮起脚尖努力趴在桌子沿上去看夏阳画的。夏阳怕小姑娘画够了,就起身带着她和霍明一起去了隔壁的工作室。

工作室里摆放的井井有条,两个大书桌拼凑在一起做的裁布板,上面干干净净的,所有的布料都整理归类摞在一边,剪下的碎布头也放在一个小纸箱子里摆着。旁边挂了几件做好的假领子,一件比一件大,每件都是熨烫地笔挺。

霍明在夏阳的工作室转了一圈,倒是彻底对这个乡下来的小孩改观了。他之前虽然听蒋东升提过几句夏阳是把干活儿的好手,但是也没大往心里去,现在亲眼瞧见了才发现这个小孩可真不简单。

霍明伸手拿了一件夏阳做的假领子,在身上比划了一下,道:“这个也太小了,得多大的孩子才能穿啊?”

“三岁多吧,我还有个弟弟,这是做给他穿的。”夏阳取了旁边略大的一件,解开扣子递给羊羊。“喏,上次你送我糖和巧克力,哥哥没什么能送给你的,这个当礼物好不好?”

小姑娘看了看霍明,瞧见霍明笑着点头了,这才笑出了缺了一颗的小门牙,道:“谢谢小夏哥哥!”

夏阳帮着她穿上,好在屋里也暖和,换件衣服不碍事。白色的小衬衫穿在里面,外面衬上矮领子的厚毛衣,领子是特意做的小圆领子,还钉了好几颗亮闪闪的小扣子,别提有多漂亮了!

小姑娘喜滋滋的站在镜子前面照啊照,都不愿意离开了,霍明要给她穿外套的时候小孩都不乐意。霍明沉下脸,拖长了声音道:“羊羊,你不听话是吧?明儿不带你过来了啊。”

小姑娘含着眼泪屈服了,不过坚持让霍明把外套的领子给折进去,露出她那好看的白领子。

作者有话要说:

兄弟日常相处篇:

夏志飞(梦话):唔…哥,哥!肉飞走了…

夏阳(搂住):别闹,明天给你买。

夏志飞:嗯,吃肉。

第46章 善缘

羊羊这几天每天早上都按点起床,吃了早饭便背着个小书包在门口等霍明来接她,小姑娘在夏阳那玩儿的兴高采烈,比上学积极多了。

霍明起初还在旁边陪她一会,后来瞧着她还挺适应,比在自己家还欢腾,也就放心了。

小姑娘今天连蜡笔都带来了,她跟着夏阳学画画,大概是瞧着夏阳老画服装效果图,对给小人儿添加衣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今天带了蜡笔,在那边也画了个穿花衣服的小姑娘,那可真是花哨,脑袋上大红蝴蝶结,蓝衬衫,黄裙子,连鞋子都没落下给涂了个茄子紫。

夏阳借了她的蜡笔,轻轻在自己画的设计稿上涂抹了一层,手腕一抬一放,只拿着一支大红的蜡笔就能弄出轻轻浅浅不同的红色,看的羊羊羡慕极了。

夏阳涂抹好了颜色,便拿订书机给订起来,因为蜡笔容易脱色,便隔了一张白纸放一张画,加上前几天画的一些足足订了一厚本。这些都是留着以后做衣服用的,按照春夏秋冬四季分了款式,有几个是比较夸张的喇叭裤,但大部分都是比较中规中矩的,透着含蓄内敛的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