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虐渣指导手册2思甜工作室上一章:第 68 章
  • 虐渣指导手册2思甜工作室下一章:第 70 章

汪思甜拍了拍她的手背,“走吧,我们去公司…做为第一例公益调查案,有一些资料需要让你填写。”

“嗯。”司马芸绽放了笑容,“谢谢你,就算是这次调查没有还我清白也不要紧,我主要是咽不下这口气,我不信这世道容不下一个有良心的人。”

“我也不信。”汪思甜笑着说道。

司马芸的案子说简单也简单,这是简单的举证责任问题,既然交警已经介入,他们只需要催促对方尽快拿出结果,这对于“上面有人”的思天公司来说不难。

说难也难,交警也有压力,对方是个农民,家住在离事发地不到五公里的梁家屯,这个村子最出名的一点就是——抱团!整个村子的人都姓梁,出自一个大家族,一丁点小事都会引起他们的集体上访,就在前年还曾经因为水源问题跟隔壁村械斗过,最后是市特警队出动,才把械斗镇压了下去——因为和谐,最后只有村长丢官,可村长也是族长,丢了名义上的村长职位,并不影响什么。

由此可知,一旦交警拿出的结果不符合他们的心愿,他们会怎么做,围攻交警队什么的,他们又不是做不出。

也因为同样的原因,另外两个可能的目击证人很难站出来,当地没有什么秘密,更何况司马芸在网上“直播”了事发过程,伤者的身份背景早就被人肉了出来,目击证人很有可能是当地人,站出来的结果就是得罪整个梁家屯,后果相当严重。

事发地因为并没有交通摄像头和天网摄像头,顺着所有的摄像头寻找,只能寻找到伤者骑电动车经过的画面和司马芸开车经过的画面,余下的两辆车,能看得出一辆是新马自达,一辆是金杯车,因为是夜里,并没有拍到车牌照,唯一的线索就是金杯车上好像有摄像头之类的装置。

另外一个线索是打给司马芸的电话,汪思甜逆向查找了一下,是传说中的网络电话,非一般的难查找。

“你知道伤者住在哪家医院吗?”汪思甜打电话问司马芸。

司马芸在电话里苦笑,“我当然知道。”对方明明伤得不重,做了骨折手术三天就可以回家休养,只要按时回医院换药就行了,可为了多拿医药费,他们一直住在医院里,而且住得还是“单间”——依旧是梁家村的实力,同病房的人不想惹麻烦,不是出院走了就是换了病房。

拿到了伤者的资料,汪思甜深吸了一口气,挑战乡村宗族势力,压力山大啊…

作者有话要说:此案源自现实案件,估计老乡会有印象。

第145章 扶不扶(二)

某医院普外科“普通”病房内

梁老实半倚在床上,闭着眼睛听评书,负责陪床的梁老实的大儿子梁栋躺在另一张床上低头用手机看小说,暄闹的病房难得的安静,无论是负责这一病区的护士还是左邻右舍,都长出了一口气。

可惜这种平静并没有维持多久,几个穿着长袖、纱袖、半袖五颜六色镶彩钻,头发烫着卷,耳朵上戴着金耳坠子,脖子上戴着金项链,手腕子戴着大金手镯子,身材或胖得走形,或干瘦异常的农村中老年妇女瞬间打破了宁静。

躺在床上看书的梁栋一轱辘坐了起来,“大姑、二姑、三姑、四姑,你们今天咋来的这么早?”梁老实是家里的长男,下面有四个妹妹,这四个妹妹都是人尖子,一个比一个精明,梁老实这次出车祸,就是在二妹二凤家里帮忙垒猪圈,干完活多喝了点酒,二凤留哥哥在家住一宿,梁老实说啥也没同意,自己骑着电动车回家,结果出事了,二凤也是第一个赶到医院的,听梁老实讲述了自己受伤时的事,果断报了警,把救起梁老实的司马芸给讹上了。

依着二凤的看法,自己哥哥是骨折,右腿骨头断成了三截,打了钢板固定,光手术费用就两万多,更不用说住院费之类的了,就算是新农合能报一部分,那花的钱也不少,城里开车的人都有钱有保险,她也没想讹太多钱,就是想让司马芸走保险,反正又不是私人的钱,谁花不是花呢,谁想到司马芸钻起了牛角尖,非要把事情搞清楚,梁家的人现在分成了几派,以二凤和三凤、四凤为首的精明派认为既然如此就多讹点,梁老实住院就别出院,让那个司马芸大出血;以梁老实和她妻子为首的骑墙派认为按照二凤的主意能多拿点钱就多拿,不能多拿就算了;比较厚道的大凤和梁栋认为司马芸对梁老实有恩,这样讹人家不地道,干脆让梁老实承认自己被撞糊涂了把事情搞混了,放司马芸一马。

可惜厚道派遭到了精明派以村长外甥媳妇二凤为首的精明派的无情镇压,并没有多大的声音。

她们四个这次提前来,是听说了司马芸好像找了电视台之类的,想把事情闹大,过来搞统一战线的。

等人来齐了,四个姑奶奶一人抓了把瓜子磕,一边吐壳一边口沫横飞地议论这件事,“找电视台咋地?咱是农民,十里八村谁不知道大哥是出了名的老实人,电视台来了咱们家左邻右舍都能当证人,就是她撞的!哼!这回她想走保险还不成了呢,没有十万八万的休想了结。”二凤瞪着牛一样的大眼睛说道。

“我可听见有人议论这事儿了,说是隔壁村跑运输的那个谁,离老远看见大哥是自己摔的…”大凤说道。

“谁看见了?谁看见了?让他自己个儿站出来,看我不撕了他的嘴。”二凤说道,“都是乡亲,谁还能吃里扒外的向着外人,我可听说了,那女的是电厂的,家里老有钱了…”

“二姑,电厂的也不一定有钱,那女的家里一般。”梁栋忍不住说道。

“你咋知道地?”

“这事儿一开始她就在网上说了…”

“她搁网上说啥了?”

“就说救了我爸呗,现在网友都骂咱们呢,还有人肉…”比起不上网的几个长辈,可以说是网民的梁栋在这件事上压力山大,已经有好几个同学在□□上问他那个讹人的梁老实是不是他认识的人了,他一率推说不认识或者说那个人造谣,事情根本不是她说的那样,可就是这样那些人的评价依然让梁栋很难受,在他看来自己家条件还行,为这点事儿讹人有点丧良心,可他不敢说,他知道自己说了几个姑姑的吐沫能淹死他。

“人肉?啥是人肉?”二凤说道。

在城里打工的三凤在二凤耳边嘀咕了几句算是解释,二凤听完眼睛又瞪起来了,“那帮人没事儿闲的!我说村里的几个小年轻的怎么都打电话回家问这事儿了呢,原来是那帮犊子玩意儿整的!有本事你让那些人来找我,我把他们全撕巴喽!”村长在农村就是土霸王,二凤的男人家里又承包了一百多亩地,养着几十头猪,在农村可以说得上是有钱有势,这些年早养出了一身的“王霸”之气,随着她说话一身的肥肉乱颤,颇有些气势。

汪思甜隔着老远就听见了二凤的声音,终于理解为什么在病床紧张的情况下,没有病友愿意跟梁老实一个病房了,太吵了!她都不用偷听,站在走廊上就把这一家人的战略思想给领会了,至于那些他们刻意压低声音说的“细节”属于细枝末节,总逃脱不了让梁老实撒谎说是司马芸撞的他,别出院,用好药之类的事。

正这个时候走过来一个护士,汪思甜叫住了她,“美女!”

护士一愣,瞧了一眼眼生的汪思甜,“什么事?”

“这几个人这么吵,病人怎么休息啊!怎么没人管啊。”

护士听汪思甜这么说,以为是哪个病人的家属,她叹了口气,“怎么管啊,我们主任去劝了几句都被骂出来了,这家人素质太低了。”

“这可怎么办啊,我姑心脏不好,整天睡不着觉,他们就不能出院吗?”

“那男的早就能出院了,我们主任早就给他开了药,让他回去找人替他打针,每三天来医院换药就行了,可他就是不听啊,听说是出了车祸想多讹点钱,这几天还拼命让我们给他们开好药,这药是随便开的吗?我们主任没办法了开了点营养药,这家人…谁摊上谁倒霉。”

“唉…”汪思甜也跟着叹了口气,正在这个时候,屋里的声音又提高了,二凤在骂什么人,就在汪思甜在犹豫要不要听的时候,二凤拿着手机从病房里出来了,看了眼汪思甜和护士,走到楼梯口去接电话了。

护士走了,汪思甜假装去厕所,躲在门后听二凤说话,二凤是个天生的大嗓门,就算是压低声音,那声也不小,汪思甜听了个大概,好像她在骂什么人没担当多管闲事之类的,主体思想是你是场面人,你有面子,我哥的医疗费你掏啊。

后来她提高了声音,这回汪思甜不用偷听了,整层楼都听见了,“宋老四,你装啥啊你!你全看见了能咋地?有本事你出来当证人!还有那个姓张的,你告诉他少装大瓣蒜!坏了我的事看我不整死他。”

骂完了她潇洒地一按手机触屏,瞪了眼隔壁因为她声音太大出来看情况的老太太,扭着大肥屁股回了病房。

宋老四…汪思甜回忆着自己调查出来的梁家的情况,二凤的丈夫就姓宋,排行老四,这女人挺彪悍啊,骂自己男人跟骂孙子似的。

听她说话的意思,宋老四好像也是目击证人,他还知道些什么,那个姓张的又是谁呢?

她拿出手机,给公司的一个叫畅畅的助理调查员打了个电话,畅畅是三流本科毕业,但有一个在交警队当副队长的叔叔,属于关系户,“畅畅,我让你查的事发地附近金杯车的事查得怎么样了?”

“汪姐,你等下啊,我把查到的信息发你手机上,附近注册的金杯车主只有四个,但是农村的事挺复杂的,有人上得外地牌照,还有一些买了车没过户的。”

“我知道,你先把这四个人的信息发过来。”从监控上看,后面的金杯车疑似有行车记录仪,能在自己车里安行车记录仪的人,一般都比较注重规矩,不会买车不过户,但外地牌照是避免不了的事,她只能祈祷这人用的是本地牌照。

提示音响起,畅畅把四个人的信息发了过来,四个人中间有一个姓张的,他的饲料场有一辆注册在公司名下的金杯车,汪思甜再看了一眼饲料场的位置,真是太巧了,事发路段是前往饲料场的必经之路。

现在的难点是怎么样让姓张的站出来,私下里议论跟站出来做证是两码事,看二凤的样子就知道是个霸道不讲理的,这年月谁愿意为了一个陌生人,得罪这样一个地头蛇啊。

就在她有些一筹莫展的时候,陆天放来了个电话,“喂?”她有些没好气地说道。

“干嘛啊,这么大火气?”陆天放笑嘻嘻地说道,“听说你接了个公益案子?你过来,我介绍个大美女给你认识,可能对你的案子有帮助哦!”

“别闹,我有事。”

“你真不过来?”

“没空。”

“闫晶!我的面子不够,还是你来请吧!”

闫晶?汪思甜听着这个名字耳熟,那人好像跟陆天放挺熟的,娇滴滴地说了些什么,接过了电话,“喂?是汪总吗?”

汪思甜听见这个声音一下子想起来闫晶是谁了,A市人最爱的本地新闻女主播,“是闫主播吗?”

“是我!”闫晶很开心有人能听她的名字和声音就认出她,“汪总,我听说你有一个新闻线索,能过来谈谈吗?”

汪思甜心道陆天放真是交游广阔,这个闫晶在A市颇有能量,更不用说她的新闻节目在本地的收视率极高了,“好啊,你们在哪里,我马上过去。”

闫晶好像得意地对陆天放说了些什么,然后报上了一个饭店的名字,饭店挺有名的,是著名的清真火锅馆子,A市人的新宠。

汪思甜知道那个地址,把手机收起来又看了一眼依旧在吵闹个不停地病房,慢悠悠地走了。

作者有话要说:昨天家里来客人了,阿姨舅舅什么的,全在我家打麻将,没心思写文,补上。

第146章 扶不扶(三)

闫晶十年前是个美女,日常比上镜更漂亮的那种,她的美最大的特色就是没有侵略性,非常的有亲和力,在她结婚之前曾经是A市所有婆婆最希望找的儿媳妇。事实上她嫁得也相当的好,丈夫表面上是普通公务员,实际上公公是高干,婆婆是富商,因为她本身出身知识分子家庭,又是当年很有逼格的电视台女主播,婚后又帮助婆家建立了很强大的人脉关系网,在婆家非常受重视。

这样的一个人跟陆天放其实是隔着代的,但汪思甜是知道陆天放的黑历史的,这货从十几岁破处开始就热爱熟女,喜欢跟姐姐甚至阿姨交往,理由当然是这些人比较有经验放得开,又能给他以呵护,汪思甜一听到他跟闫晶在一起,就脑补了很多内容。

她一边开车一边想着这些事,心理开始有微妙的变化,渐渐的从好玩有趣变成了酸涩…她停下了车,忽然不想去找陆天放了,这个男人竟然不知不觉中成了在她的生命中比父亲存在感还强的“东西”。

她身后的车流堵成了一团,几个离她近的司机从车里探出头来,骂了一句,“卧槽,女司机!”

“我艹尼玛!女司机得罪你了!姑奶奶拿驾照的时候你还在你妈怀里吃奶呢!”汪思甜下了车,对着身后的车比中指。

依照东北人能动手尽量不比比的习惯,后面的司机一下子炸窝了,几个人都从车上下来了,嘴里骂骂咧咧的,手上也开始有动作了。

也有过来劝架的,“行了行了!都着急有事呢,一个小丫头片子!别跟她一样的!”说完这人就上车拐了个弯走了。

后面的几个人你瞧我我瞧你,说实话跟一个丫头片子动手确实不咋地,传出去严重影响形象,有三四个人也都上了车一边骂一边开车走了。

可就有一个开奔驰的颇有些不依不饶的意思,“丫头片子刚才你骂谁?”

“谁捡骂我骂谁!”汪思甜一肚子无名火正不知道往哪儿撒呢!

“得!你是女的,我不跟你动手!你不是说你拿车本拿得早吗?我告诉你,咱俩比一场,谁先到世纪广场谁赢!”那人一边说一边舔着嘴唇,发现前面堵路的是个年轻漂亮的女司机时,他就已经在谋划了,他一边说一边自以为酷帅的向上拢了拢流海。

“有什么彩头吗?”汪思甜笑了。

“我先到你陪我吃饭唱K开房一条龙,我把这辆车送你;你先到的话我请你吃饭唱K开房一条龙,我把这辆车送你。”他露出一个自以为“邪魅”实际猥琐的笑容,在他看来他这么年轻英俊潇洒多金的高富帅,又带着点女人最无法抗拒的小坏,最适合泡妞了有没有?汪思甜这样的女生手到擒来。

“好啊!”汪思甜笑得更甜了,“世纪广场见。”她说完上了车,一踩油门扬长而去,世纪广场?火葬场见吧!又一个仗着老子有点臭钱,就觉得天下的女人任他上的傻B,跟陆天放正好可以拜把子!她之前纠结来纠结去简直好笑,一顿饭而已,早一点发现陆天放的真面目,早一点掐灭那点小火苗才是真的。

那人上了车,有些兴奋地瞧着汪思甜的车像是游鱼一样在车流中川行,也跟着一踩油门追了过去,一开始他还能瞧见汪思甜的车屁股,过了两三个红绿灯,连汪思甜的影子都瞧不见了。

“你别看这地方号称是清真,肉也不见得有多纯,切片的肉一样是从外面进来的,那些个地方流水线放录像就当“洗礼”了,该放羊油放羊油,该放牛犊子肉放牛犊子肉,不过这家的手切羊肉跟羊肉粒不错。”

“行,听你的。”闫晶是个女人味十足的女人,因为是从单位出来吃午饭,她穿了一身乳白色的OL装,头发为了上镜更显利落剪成韩式的短发,脸上化着精致的妆,只是脸上的表情有些僵,这是业届常态了,女主播们为了上镜好看,二十五六岁开始就注射肉毒杆菌,一旦有眼袋、法令纹之类的影响形象的“瑕疵”出现,立刻整容去掉,上镜的时候特年轻漂亮,生活中瞧着就有些别扭,幸亏她的气质好,眉宇间点着柔和亲切,依旧魅力十足的样子,她看了眼百达翡丽手表,“要不要再等等你女朋友?”

“没关系,我们边吃边等就行了,思甜很随和的。”

“真的?”

“当然是真的。”

“你小子还挺有福气。”闫晶虽然只比陆天放大了十岁,但韩艳燕一直叫她公婆叔叔、阿姨,闫晶天然的就比陆天放大一辈。

“呵呵呵…”陆天放笑了笑,“听说晶姐要去省台了?”

“嗯,省台改革新闻节目,亲民化。”闫晶边说边摇头,“友台都搞了十几年了,他们才反应过来,台里要我搞一个有点社会反响的新闻,给自己加点筹码。”

陆天放把菜单子一合,“赶情今个儿是姐求我,不是我求姐…”

“别老姐姐的,叫阿姨!”

“您这么漂亮叫您阿姨我可叫不出口。”

“燕姐还年轻着呢,别跟我说你不叫她妈。”

“嘻嘻嘻,我不叫妈啊,我现在改叫她燕姐了,要不要我打个电话叫燕姐给你听听?”

“小混蛋!”闫晶啐了他一口。

两个人正说得热闹,有人敲了敲包厢的门,“808您等的客人到了。”

“请进。”陆天放笑眯眯地瞧着汪思甜,“怎么来得这么慢?”

“堵车。”汪思甜随口说了个万金油借口。

闫晶站了起来,自来熟地搂住汪思甜的胳膊,“这就是思甜妹妹吧?来,来姐这边坐。”她身上有一股迪奥淡香香水味,汪思甜皱了皱眉,终究没有挣开她的手,两个人坐下之后,闫晶拿着菜单交给汪思甜,“妹子,点菜。”

“你点吧,今个儿晶姐请客,她求咱们有事。”陆天放笑了起来。

汪思甜看了看闫晶又看了看陆天放,今个儿真是公事?她不由得脸有些发烧,她什么时候变成满脑子八卦绯闻的市井妇人了,“我是晶姐的粉丝,晶姐有事吩咐就是了。”闫晶这个人,结交她要比得罪她有利得多。

“我是想要找你帮忙调查一个案子。”闫晶一边说一边从包里拿出个档案袋。

“我记得贵台有很多记者吧?”

“不瞒你说,这次的节目是我们台和省台合办的,我在市台这么多年,有朋友就有看我不顺眼的人,再说这次的节目线索不好查…”

“是这样…”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电视台之类的地方更是重灾区,汪思甜了解地点了点头。

“姐不是忘恩负义的人,这次你们帮了姐,以后姐就是你们的固定客户。”

“不帮就不是了?”陆天放坏笑道。

“你们不帮我,我哪有钱请你们啊。”

“不老实啊不老实,姐拨根汗毛都比我们腰粗…”

“这话别人说行,你说就是装了,你放心,姐没钱也不会差这顿饭钱。”闫晶戏谑地说道。

汪思甜听着他们俩个人斗嘴,随手拆开了档案袋,一看里面的内容就乐了,“姐,是不是天放出卖我了?”

“怎么?”

“我现在就在查这个案子。”

“真的?”闫晶笑了,“那可真是巧了,咱们姐们真有缘份,这么说你有线索了?”

“有点线索,但还得姐帮忙。”

“说吧。”

“请姐在节目里帮着造一造势。”一般人还真是挺在意电视台的,一件事新华社发了新闻老百姓不在意,一旦上了电视,芝麻绿豆大点事就能传得比天大。

“你是说先做一期节目?再做后续调查?”这种节目类型并不是什么新鲜货,很多电视台已经做了十几年了,省台这次试水也是仿照友台的。

“是的,这件事有目击证人,还有可能有行车录像,但是得有点压力才能让这些人站出来。”

“嗯。”闫晶点了点头,“扶不扶这个话题虽然已经是老话题了,但每次出来都能引起一定的社会反响,这次有新意的地方是当事人从一开始就在做微博直播,网友也有各种各样的意见…但是不瞒你们说,如果后续结果不是‘正能量’的,省台未必会播。”这就是所谓的河蟹社会了,更何况省台是初次试水,高层里面的保守势力给了新节目很大压力,步子迈太大了,容易扯到蛋。

“姐,有我们在,保证‘正能量’。”陆天放笑道,所谓皇帝的新装嘛,上上下下都知道真相是怎么回事,上面还要装。

“行,我信弟弟,你们先帮我联络当事人,做一期先导节目,只要这节目做得圆满,姐再请你们吃一顿。”

“哈哈哈,这顿我们就不客气了。”陆天放说道,他拿着菜单点了一堆竹荪、空运鲜笋、猴头菇、三文鱼、双头鲍之类的贵菜。

三个人一边说笑一边吃饭,忽然有一个人暴力推开了包间门,“臭□□!你原来躲在这儿!”

“死猴子你骂谁!”陆天放一拍桌子站了起来。

来人看见陆天放愣了一下,“卧槽,怎么是你这贱人!”

“还有我!”闫晶冷哼了一声。

“卧…的天啊…嫂子!”来人正是闫晶丈夫的表弟侯占洋,他跟陆天放同龄,加上都是富家子弟,从上幼儿园起就认识,互相之间的关系那是相当的——不好!

侯占洋恨自己无论家势还是人缘甚至是玩都比陆天放差一筹,时时处处还找陆天放别苗头,陆天放讨厌他又蠢又爱现,两个人一见面就掐,谁也不服谁。

若不是有闫晶在场,他俩现在就能打一起去。

“你骂谁臭□□?”汪思甜可没因为陆天放和闫晶认识这人就饶了这满嘴跑火车的货。

“骂你!”侯占洋恨声道,“说好了跟我竞速…”

“谁跟你说好了?就你,还配跟我竞速?还想占我便宜?开你麻辣隔壁的房啊,没揍你是姑奶奶有涵养。”

“开房?”陆天放怒了,他都敢邀请跟汪思甜开房,这臭小子竟然存着这样的念头,“削死你啊!”他一把就把啤酒瓶子操起来了。

侯占洋也不是个肯吃亏的,马上抓起了一把椅子。

“都给我放下!”闫晶怒声道,“当自己是古惑仔吗?都坐下!今个儿我请吃饭!谁敢扎刺我亲手削死他!”

汪思甜叹为观止,没想到闫晶这个看起来很淑女实际上很淑女的女人竟然有这一面,肚子里的那点闲气立马就没了,再瞧瞧陆天放和侯占洋,两人也都跟没气儿的气球一样蔫了,坐了下来。女王…这就是女王啊!

作者有话要说:闲人累晕了,当妈妈跟当写手真的这么难以调和吗?

第147章 扶不扶(四)

A市跟全国一样,电视属于老人和儿童,那怕是晚餐时间播出的省台新改版的新闻进行时,也只是吸引了一大批等待广场舞开场的中老年人。

不得不说这节目改版的还不错,一改过去省台新闻里面这个领导说了啥,那个领导开了啥会说了啥,主打家长里短,某某小区某某层夫妻打架媳妇往楼下摔杯子,砸伤了一个纳凉的老大爷播了七八分钟,某小区物业因为业主不交物业费掐水断电又播了五六分钟,紧接着女主播开始讲述:“昨天我们的编导一打开微博,就收到了几十条艾特,打开一看呢,全都是一件事,有一个咱们A市的居民司马女士,因为工作在郊区的X电厂,家呢在X区,还经常加班有时候还会赶不上公交车,家里人为了司马女士姐出行方便就拿出积蓄帮她买了一辆车,最近呢,司马女士遇见了一件烦心事,她的车被交警队扣了,本人呢还被家里人各种埋怨,我们来看看是什么事…”

导播切到了下午时采访回来的素材,女记者站在一条乡间的马路上,指着前面一片地方,“这里就是事发路段,司马女士在五天前夜里九点多钟经过这里,看见一个骑电动自行车的男士摔倒在马路中间,那天天很冷,马上就要下雨了,司马女士看四下无人,决定下车帮助这人…”

接下来是对司马芸的采访:“我当时一看那个情形,思想斗争了很久,你们知道的,现在网上很多见义勇为的人被诬赖的新闻,我平时跟同事聊天也说过遇见这种事不会扶,可是那天如果我觉得我不扶他,他一个人在外面受了伤被冷雨淋一夜,很有可能有生命危险,再说晚上天黑,我就差点儿没看见他,万一来个大车什么的把他撞了…总之我下了车把他扶到了路边,打了120…可我没想到的是第二天交警找到了我们单位,说是那人醒了报警说是我撞的他…交警查了我的车,正巧我的车上有一处旧擦伤,跟那人受伤的部位相符,交警就把我的车给拖走了,后来我接了一个电话,他自称是目击者,他说他亲眼看见是那个骑电动车的人自己摔倒在路边的,还说在我之前已经有两辆车经过了…我上网发帖子跟找电视台只有一个目的,我希望目击者能站出来替我说句话。”

正在看电视的某退休教师吴老师,当时就觉得坐不住了,立马给电视台打了电话:“我是一个退休教师,我就想问问找到目击者没有?外地人都说咱们东北人都是活雷锋,怎么现在社会风气败坏到这个样子了?人家救了你不说感谢一下人家,还诬赖说是别人撞的你?”

像吴老师这样的人不在少数,也有一些年轻人通过微信、微博知道了这件事,他们的看法就没有那么正面了,有很多是嘲讽:“呵,这年月扶了人没人诬赖你才是新闻,姐,我敬你是条汉子。”

同样受到触动的还有梁家屯和梁老实一家人,虽然新闻里没有明确的说出梁老实一家的身份,然而事发路段邻近的就那么几个村子,梁老实的事早就传得人人皆知,只不过大多数人听说的都是梁家的一面之辞,说是梁老师被城里有钱人家的车给撞了,正在医院躺着呢。

谁知道新闻里说的根本不是那么回事,是梁老实忘恩负义讹人家,梁家屯遇见矛盾了团结一致,平时内部也未必是铁板一块,一样有瞧梁老实一家不顺眼的,尤其是梁二凤,飞扬跋扈的她早就得罪了一票人。

更不用说因为争水、争电,争各种利益和梁家屯人有仇的乡亲了,十里八乡的被这条新闻炸得鸡飞狗跳的,很快“真相”在这几个村子中间流传了开来。

路人甲:“我表哥的三叔的四舅家的外孙子那天也开车经过了,离老远的没认出来是梁老识,就瞧着黑乎乎的一团,他胆小直接开过去了…”

路人乙:“嘿嘿,那小子挺精的啊,他要是下了车家里的包米还不都让老梁家人给拉走了。”

路人甲:“就是!这家人真不讲究,讹人家的钱是那么好花的?”

路人乙:“我可是听说了这事儿不是梁老实两口子的主意,那两口子一棍子打不出个屁来,哪有那心眼,全都是梁二凤和老梁家那几个姑奶奶的主意。”

路人甲:“呵,我看你们是真不识好赖人,那梁老实也不是啥好货,心眼多着呢,好人全让他当了,坏人全是他们家几个姑奶奶的,你看他这些年地也分了好的,房也盖上了,村里有啥好事都落不下他们家,好处全让他占了。”

路人乙:“诶,我听说你想把你哥家的二闺女介绍给梁家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