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天爷的意志,谁也左右不了,制度上的保障却是能做到的,要不怎么说加官进爵呢?自个儿的权势地位保住了,自然得考虑子孙后代,若能得一个爵位,无疑是对子孙最好的帮助。

光从这一点上看,代王对诸多儿女的远近亲疏,爱憎好恶,已经表现得很明显了——秦织和秦绮的夫婿,沈曼用“稳当”和“有前程”,轻而易举就说服了秦恪同意,等到了秦琬这里,沈曼也就拉了一张网,还没开始精挑细选呢,秦恪先利用职权之便将勋贵人家的档案一一抽出来,瞧一瞧那些适龄的年轻人了。

一提起女儿的终身大事,夫妻俩就有无数的话要说,担心、不舍、焦虑…不知多少种情绪交织,还没来得急多讨论两句,就见七月急急地走了进来,咽了口唾沫,才禀报道:“荣艺院闹了起来,五郎君受惊,啼哭不止!”

秦恪听了,脸色一变,看在前来禀报此事得是七月的份上,他没劈头盖脸地骂奴才一遍,只是问:“怎么回事?”

七月不敢隐瞒,一五一十地将经过描述出来:“奴婢们奉了您的意思去荣艺院,徐氏不信,口口声声称王妃容不下她,忍不得五郎君长成。奴婢们大骇,要去赌她的嘴巴,谁料她的使女妈妈们冲过来,与奴婢们扭打…”

秦恪再怎么不精于人情世故,也没笨到猜不出徐氏的使女妈妈们为什么敢于违抗他的缘故——徐氏生了个儿子嘛!

有儿子就有翻盘的机会,甚至还有更进一步的希望,自然有聪明的人心思活络,愿意在主子最危难的时候表一表忠心。

是忠心,忠心到徐氏公然辱骂王妃也不阻止,指不定私下已经跟着一道骂了多少回呢!

想到自己没恢复王爷身份时,那些女人的嘴脸,再想想小范氏代嫁的依仗,秦恪心中油然生出一股反感,不仅对徐氏,也对他新得的五儿子,甚至那些还没出生的儿子和满府所有的姬妾。故他哼了一声,不悦道:“请太医来瞧瞧五郎君,五郎君若好了,打他们五十板子,贬做粗使;五郎君若不好,便将他们卖了吧!”

若这些人能有选择的机会,定是宁可留在府中做粗使下人,也不要离开王府的。倒不是说代王府的粗使比旁家好太多,而是被代王府卖出去的下人,哪家不要命的敢买?人牙子为了赚钱,也只好将他们卖到那等穷乡僻壤,又或者不堪之地,与京城繁华何止差了十万八千里?可惜事情就是这样,越怕什么就越来什么,代王的五儿子才落地一个多月,百日都没到,本就娇贵得很,双方这么一闹,小孩子的房间挨得近受了惊吓,没几日便去了。

儿子死了,秦恪既愤怒又伤心,命人将徐氏牢牢看起来。想到徐氏曾经让自己照拂家人,秦恪把王府总管程方喊来一问,又气得不行——这才一年多不到,徐氏的娘家便从赤贫之家变成乡间一霸,欺男霸女,强夺产业,侵占良田,甚至还将主意打到了与自己一同被代王府买来的女子身上。有个姓卢的少女制得一手好胭脂水粉,由于年纪较小,迟迟未被秦恪临幸,徐氏为让自己多些颜色,欺压卢氏还不算,竟让父母设计陷害卢氏的家人,意图让他们卖身成自己的奴婢,借此拿捏卢氏。

秦恪内外事务均不放在心上,任由妻女、长史料理,一问及此事为何没人告诉他,见程方神色为难,也就明白,他妾室的娘家,大家谁有立场说真话?

想到这里,秦恪心如刀绞。

十年情分,同甘共苦,经历多少风霜,难道他是那种忘恩负义,年轻娇嫩的女子撒撒娇,白白胖胖的儿子抱一抱,便能将发妻的深情厚谊忘到脑后的男人么?因为他,曼娘和裹儿受了这么多苦,自己明明是想,明明是想她们过得更好的啊,怎么会有这些事情呢?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觉得有了儿子就有了依仗,可以挑衅曼娘?哪怕他有一千个,一百个儿子,坐在他膝盖上,手把手由他开蒙的,只有裹儿一个啊!

他独自静坐,痛苦不堪,沈曼站在窗前,遥望明月,神色漠然。

她苦熬了十年,坏了身子,死了儿子,好容易才与秦恪有今日的情分,岂容任何人来破坏!

你们不是年轻美貌,很能生儿子吗?生啊!你们的儿子生得越多,就衬得我越可怜,在秦恪心里,你们就不止是来帮我生儿子的工具,而是来剥夺我们母女俩的幸福和权利的家伙。如此一来,秦恪自会给我和裹儿更多,多得超出了礼仪和规矩,称作惊世骇俗也不为过。到那时候,哪怕我想将王府搬空,悉数留给裹儿,也不是不可能的。恪郎虽好,到底是个男人,不明白,或者说不愿意明白,亲生的儿子就是亲生的,抱过来的始终隔了一层。我生了两子一女,独独活下这么一个女儿,岂会不将最好的给她?至于那些庶子…哼,哪怕继承王府,捞个郡公县公的爵位,得到的家产也不过就是个空壳。

王府的那些妾,沈曼何曾放在眼里过?她不在意那些妾室如何想,如何说,如何做。徐氏张狂,她就出手,将徐氏狠狠打落,以此来告诫所有人,这王府之中,谁才是真正的主子。想趁热灶,先看看自己有没有那个运,再看看你家主子,有没有那个命!

第一百六十章 无知是福

嚣张跋扈,不可一世的徐氏就这样消失在王府,再没半点声息。见到此情此景。原本仗着年轻貌美,存了与王妃争一争代王宠爱心思的姬妾们全都偃旗息鼓,低眉顺眼,唯恐沈曼惦记起她们,媵朱氏的院落也立刻从门庭若市变得门可罗雀。

朱氏本就怀着孩子,情绪正是反复无常的时候,瞧着徐氏的下场,胆战心惊得很,生怕王妃惦记着她的肚子,对她狠下杀手。她身边的使女妈妈们都是沈曼特意放过去的精乖人,眼见徐氏没个好结果,即便生出些别样的心思,也不敢再继续想下去,更不敢让自己服侍的主子对王妃有什么怨言,登时左一个王妃是贤德人,又一个娘子需知尊卑规矩劝解开了。

她们战战兢兢,朱氏也不例外,劝来劝去,便将朱氏劝出了一身心病。

朱氏出身落败的胥吏之家,祖父好歹做了个掌固,虽无品级,也算是个官。到了她父亲这一代,最后一层遮羞布也没了,偏生一家人还抱着昔日的“荣耀”不放手,即便穷得叮当响,也要维持爷们的体面。

这样过日子自然是不行的,眼看全家都得饿死,朱氏的大姐心一横,跑去找了人牙子,愿意自典为妾。

什么叫做典妾呢?许多人的发妻生不出儿子,却没纳妾的资格,又不想自己的孩子是婢生子,便去寻那等出身清白,家贫无资,又没到官媒上门年纪的女子,与她们签下契约,来个借腹生子。

十贯钱,典三年,生了儿子再赠五十贯,生女儿没一分钱拿,这就是朱氏长姊签下的契约。

朱氏生得杏眼桃腮,容色出众,却记得阿姊比自己美上十分。即便是这样的容色,也逃不脱月子里就被赶出男方家里,想儿子想得掉泪,却也只在生育时见过这孩子一眼的下场。

朱大娘子是个刚强的人,擦干眼泪,寻了官媒,远远嫁到南边去,再也不受家人的连累。朱家的人呢,心安理得地拿着朱大娘子的血汗钱花天酒地,朱氏见了,胆战心惊,生怕自己也像大姐一般落到那等境地。故人牙子上门说代王府缺人的时候,她才不管什么毁家风家声,哪怕是奴婢也做。后来得了代王宠幸,有了身孕,免不得也有些飘飘然,直到今日,听得徐氏的遭遇,全身冷汗直冒。

阿姊那般美貌,又只是去略有余财的人家,尚逃不脱别人只要她的肚子,不要她的人的下场。放眼望去,代王府多少使女比自己美貌?若不是代王不想让儿子从使女的肚子里出来,哪能轮得到她?

朱氏越想越灰心,越想越丧气,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香,奴仆们愁得直掉头发——你不吃不要紧,肚子里的那个不行啊!想到朱氏以前学规矩的时候与一名还没被代王临幸的卢姓女子交好,他们便将卢氏给请了过来。

听得卢氏要来见自己,朱氏果然开心了些,见到卢氏险些要迎上去,连忙被一群人阻止,却禁不住她洋溢的喜气:“春草,你来了!”

卢春草擅做胭脂水粉,先前一直被徐氏扣着为她干活,门都不得出,如今见郑氏的屋子精致细腻,与徐氏的富贵堂皇相比,春兰秋菊,各擅其场,也是前呼后拥,架势十足,免不得有些感慨,心道难怪这些十五六岁的青春少女愿意往代王这种年过不惑的人身上扑呢,单冲着这份富贵荣华,就不是人人都能心如止水的。

她不着痕迹地观察着屋内陈设,一众使女婆子也在默默地打量着她,但见她容貌清丽,举止有度,光是站在那里,便给人一种婷婷袅袅,超凡脱俗的感觉,忍不住暗暗心惊,奇道这女子的容貌虽谈不上顶尖,气质却异常出色,负责给代王安排的总管是瞎了眼么?这等美人都不推上去?还是…有人出手压了压呢?

朱氏不清楚这一番眉眼官司,她见卢春草来了,心中欢喜,噼里啪啦地就说开了。从生活寂寞说到孩子乱动,从自己有儿子说到娘家人来看她。大概是由于谈娘家没那么多避讳,朱氏说得起劲,不住介绍娘家如今的情况。卢春草将她从前所说的暗暗一合,不由咋舌——难怪鸳鸯说许多人巴望着女儿成小老婆,仿佛一家都成了小老婆,横行霸道,生活肆意呢!朱氏家里原先连锅都揭不开,现在已经有铺子有田地还使唤上奴婢了。

惊讶归惊讶,卢春草却没往代王跟前凑的主意,她会调制香料,摆弄胭脂水粉,又有空间泉水在身,往里头滴几滴,效果就好得不得了。有这门绝活在,开个铺子,生意保证兴隆得很,为什么要巴着一个中年男人?

当然了,不愿归不愿,朱氏还是要哄着的。即便自己将来开了店,也需要有贵妇闺秀为她宣传不是?

同为穿越者,卢春草不知“历史”,心中算盘拨得震天响,计划着日后的美好生活,乐平公主那边已是惊涛骇浪,不知摔坏了多少瓷器。

作为魏王的好妹妹,乐平公主一向热衷帮兄长搜罗人才,尤其是白纸黑字记在史书中的人才。

一辈子被卫拓压着,做了整整四十五年次相,被戏称为“万年老二”的连慕算一个;心狠手辣到后世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名气与某个撺掇藩王造侄子反做皇帝的和尚相提并论,中书侍郎之位一坐就是三十年,在魏王与魏王世子这两位出了名刻薄寡恩的父子手下能善终的祁润也算一个。

连慕高中状元又被绝了仕途,大名鼎鼎,自然好找,至于祁润…谁知道他是什么时候出现在魏王身边的?

乐平公主不知祁润在哪,抱着“他注定会投靠皇兄”的想法,也就没派人去找。骤然听得新加开的恩科状元祝平自述欺君,阐明身世的消息,震惊得完全说不出话来——历史上没这出!这是哪跟哪?

但凡出什么事,她第一反应便是莫鸾,谁让莫鸾是个重生的,与她一样是“变数”呢?可转念一想,莫鸾连代王妃都不做,巴巴地嫁给苏锐,可见对方求富贵的心多强烈,怎有自断魏王臂助的道理?可若不是莫鸾…难道还有一个穿越或重生的人在,一心要拆魏王的台?

若真是如此,蓝昭仪倒是很可疑。

乐平公主原先觉得,没人会傻到和胜利者作对,像莫鸾一样费尽心思抱大腿,跟在背后分享胜利果实不就好了么?蓝昭仪这种为了所谓的“恩情”,一直帮助陈修仪和鲁王的蠢货,怎么可能是穿越或重生的?指不定历史上本来就有这个人,只是被一笔抹了呢?妃子嘛,若不混到卫子夫、阴丽华这等程度的,谁记你啊!现如今转念一想,魏王登上帝位,有人欢喜,自然有人担忧。指不定就有前世被魏王所杀,今生不想着改换门庭,死脑筋偏要复仇的呢!但祁润的身世…

有依仗的人大都如此,事情一旦脱离他们的“了解”,就开始坐立不安起来。乐平公主犹豫再三,还是去了魏王府,问:“皇兄,那祁润…”

魏王见她神情,便知她在想什么,神色登时冷了下来:“胡闹!”

乐平公主见自己话还没说就被否决,急急道:“皇兄,祁润是个人才!”历史上他就是你的死忠,否则也不会当那么久的中书侍郎。

这些话,她自然是不能说的,正因为如此,她的话语就显得非常没有说服力:“人才?孤不缺人才,缺得是提携人才的机会!老七出了这么一桩事,孤避嫌都来不及,岂会为了区区一个祁润伤了兄弟情分?”

魏王与鲁王势同水火,长安就没人不清楚的,鲁王一旦没面子,自会有无数人怀疑是不是魏王做的。魏王本就有意拉拢穆家,否则也不会将自己唯一的嫡女不计辈分嫁了过去,怎会在这时候为一个籍籍无名的祁润冒这风险?状元?状元又如何?四年前的状元公还不在乐平公主府上服侍自己的妹妹么?

被鲁王猜疑并不可怕,反正他俩关系已经差到不能再差,但他不能得罪太得罪穆家,更不能招圣人的猜忌。万一让圣人觉得这事是他做的,不计手足之情,不顾兄弟之义,那才是大好局面毁于一旦。

同是皇位强有力的竞争者,魏王很了解鲁王,明白这个弟弟看似温文尔雅,实际上心眼小得不得了。范家的事情虽被盖了下来,又有哪家权贵不知道?鲁王失了颜面,自然会找回来。

穆家是受害者,圣人又护着,他不能动;祁润母子去了代王府,听说代王对圣人的嘱咐很在意,将二人当做客人招待,鲁王也不能为出气就得罪长兄。至于范家…且不说穆家已经对付,把手段用在这等不入流的人家里,未免让人泄气。与其如此,还不如在别的方面,狠狠落魏王一个没脸。如此一来,大家就不会再惦记鲁王受的屈辱,而是讨论魏王失的颜面了。

第一百六十一章 冤假错案

范家的事情,任何人都能装聋作哑,鲁王却不能没点表示。故此事发生不到半月,鲁王妃便去了南岳观祈福,顺带问一问自己儿女的姻缘,南岳观主看过鲁王的诸多儿女后,指着鲁王的嫡三子说,此子不宜过早成婚,否则会折了福缘。

南岳观本是一座年久失修,破败非常,连名字也没有的小道观。自打出了一个“霞举飞升”的南岳真人之后,香火鼎盛非常,十年间便晋为天下第一观,善男信女无数。南岳观主的批语,宁可信其有,也不能信其无。

养活一个孩子本就不容易,谁敢冒这个风险,者了他的福呢?

这则流言传着传着,不知怎地就变成了——鲁王的嫡三子福气不够大,不宜过早成婚,妻室的出身亦不能高,否则就会折了他为数不多的福气。

蠢人听了,信以为真,聪明人听了,心中一咯噔。家里没本事的装缩头乌龟,紧闭门户,不敢有任何让人误会的举动;自恃有点实力的便派人去查,查来查去就查到了赵王身上。

江南叛乱,赵王的处境不免尴尬了起来,这位一直上蹿下跳的王爷虽然安分老实了一段时日,却没半点放弃的意思。以他的狭隘心胸,使出这种招数恶心鲁王的确有可能,但事情真会这么简单?指不定有人打着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主意呢!

诸王借机发挥,各显神通,秦琬乐得看戏,隔三差五就将高盈和隋辕邀出来,一道走街串巷。

高盈虽没明着与林宣定亲,但满长安还有谁不知道这位郡君终身归宿的?

林宣不走运,体质柔弱的母亲没病,素来健壮的父亲倒是在春闱前的一个冬天得了场风寒去了,林家除他之外也没出什么特别优秀的人才,族老见状,狠了狠心,让林宣之母也“追随而去”,好将拆开的六年孝期并拢成三年。申国公正想着怎么阴他呢,听见这个消息大喜过望,将林家捂得严严实实的消息透露给林宣,导致林宣在会试的时候发挥失常,哪怕殿试恢复了水准,圣人到底不好偏心太过,将他的名字抬太高。折中一下,给了个探花,各方才都如意了。

陈留郡主本就瞧中了林宣,如今见他父母双亡,越发满意。她可不在乎林宣守三年还是六年,甚至巴不得林宣扛住林氏宗族的压力,扎扎实实守六年孝,好让爱女晚点出嫁。

高盈的终身有了着落,时间又宽裕,花在朋友身上的时间就更多了,每每见到秦琬约隋辕出来玩耍,她的眉头都无法展开。

当利公主迟迟不给将及弱冠的隋桎、隋辕两兄弟说亲,任凭满长安流言蜚语漫天,都说她不喜二儿子,压着好亲事,只因小儿子的终身大事已定下来。至于定得是谁…海陵县主和平舆侯的关系如此亲厚,还怕成不了?

高盈与这两人关系最好,自然明白那些流言全是胡说八道——秦琬光风霁月,没半点与隋辕好的意思,反倒有点长辈对晚辈的纵容;隋辕对女子避如洪水猛兽,又一心一意听当利公主的话,他将秦琬当妹妹,岂能生出什么念头?但流言素来可畏,三人成虎,所以高盈总劝秦琬注意一点,秦琬却振振有词地说“难道要为那些胡说八道的人少个说辞,就不认隋辕这个朋友?”,闹得高盈左也不是,右也不是,最后泄气地耸了耸肩膀,随他们去。

隋辕虽说缺了点心眼,但他有个好处,就是非常孝敬母亲,说话都时常带出一两句“阿娘说这个不可以做”“阿娘说再玩就打断我的腿”,绝大部分的人听了可能会觉得他还是个长不大的小孩子,秦琬和高盈对他却存了包容之心,不觉得这是什么问题。

三人聊着聊着,不知怎地就聊到了三省六部上,隋辕对这些事情不是很了解,眼见两个比他小的女孩子都懂得比他多,便摸了摸脑袋,不甘地说:“我听阿娘说,刑部最近很是热闹呢!”

此言一出,秦琬先停了下来,问:“此话当真?”

隋辕一向喜欢被人瞩目,见秦琬神情认真,语气诚恳,便有些飘飘然,得意地说:“那当然,阿娘和大兄讨论的时候,我就在暖阁休息,绝不可能听错!”

当利公主和沛国公在讨论国家大事,你在一旁的暖阁呼呼大睡,这种事情…也就你好意思拿出来说!

高盈虽没明说,明晃晃的眼神却将自己的态度表露无遗,秦琬微微一笑,没再说什么。

魏王主管着刑部,鲁王想落这位兄长的面子,让圣人看到魏王的办事能力不行,自然得从刑部着手。有什么比冤假错案能更吸引百姓的眼球,又有什么比威逼利诱,屈打成招,更能引起百姓的共鸣?虽说顺民顺民,顺了才是民,但如今国泰民安,真要出什么离奇曲折的故事,大家也不介意传唱一阵,给魏王添点“好名声”。

最了解你的往往不是你的朋友而是敌人,这句话显然对魏、鲁二王极为适用,只是…秦琬轻轻地笑了笑,带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味道。

魏王倒是有心了,只是他有没有想过,对鲁王这种在军队没权利,全靠文人勋贵撑场面来夺嫡的王爷来说,面子实在是件大过天的东西。他得有面子,能办成事,让别人觉得跟着他很有前途,才会追随效忠。所以嘛,同样的事情,有苏锐做依仗的魏王能忍,没军权的鲁王却不能忍,否则大家都追随魏王或者韩王算了,谁追随鲁王的?

鲁王决定争位,自得考虑怎么对付竞争对手,观这位叔叔在江南的行事也知道,他看似身处险境,实则沉着冷静得很,说不定步步都在他的算计中,就好比邢超被打下去那件事。魏王现在再来查案,约束手下,是不是有些晚了呢?

秦琬猜到鲁王会有大动作,但她未曾想到,鲁王的手笔竟如此之大。

殿试结束后的第五十七天,长安城郊的乱葬岗闻得鬼哭声,流言越传越广,百姓不胜其扰,官府彻查此事,才发现是一个姓林名纲的青年男子徘徊乱葬岗,彻夜嚎哭不止。

林纲虽未触犯法律,却闹得人心不安,官府为平民心,少不得当众审一审此人。

官府审人有两种审法,一明一暗,明者可供百姓在外观看,暗者顾名思义,自然是神不知鬼不觉的。既然要安百姓的心,官府肯定是明审,林纲也很老实地交代,他是为好友哭号。

好友是谁?去年轰动一时的“庶子杀母案”的主角,判了斩立决,脑袋小半年前就已经没了的戴密是也。

“戴密?”秦琬放下手中的书卷,看着裴熙,两人交换了一个“鲁王真有本事”的眼神,祁润不明所以,问:“这案子有什么隐情么?”

“去年判的时候是没半点隐情的。”秦琬以手支颐,淡淡道,“戴明的妻子周氏新婚不久就生了场病,大夫诊断说子嗣艰难,周氏出身安国侯府,性格霸道,自己生不出也不容妾室。戴明是上郡庶族地主出身,科举上位,不敢得罪娘子,又想要香火传承,偷偷典了个良家女为自己生孩子,本想孩子生出来之后往周氏跟前一放,谁料周氏发现此事后,竟将那个怀有五个月身孕的女人卖了出去。七八年后才被找了回来,戴明见戴密读书好,用了些心思教导,更惹得周氏不满,阴柔手段尽出。两看相厌了十余年,戴密忍无可忍,暴起伤人,将嫡母生生勒死,随即投案自首,供认不讳。”

戴密之母是良家女,又大腹便便,周氏气势汹汹地卖她,人牙子心里早有盘算,明着弄了张卖身契,暗地里却没去官府留档,唯恐哪天自己落个“逼良为娼”的罪名。正因为如此,戴密顶多算私生子,没绝仕途,这也是周氏如此仇恨他的原因。

无论周氏怎么对戴密不好,结果是周氏死了,戴密活着,这就足以定他的罪了。

裴熙似笑非笑,玩味地说:“隐情就是,此案不是庶子杀嫡母,而是原配嫡长子为母报仇,杀了继母。”

“鲁王出手,当真不凡。”秦琬感慨道,“这样的手段,还只是颇有几分类似齐王,真不知梁、齐二位王叔究竟是何等英姿。可惜我生得太晚,无法亲眼目睹,当真是人生一大憾事。”

祁润亦是极为聪明的人,一听就明白魏王被坑得何其惨烈,却有一事不解:“上郡虽离京极远,到底有与戴明一道来科考的,戴明不过庶族出身,岂能将他们全部收复?”

人的嫉妒心是很可怕的,你考上我没考上,本就让人心里不平衡。若再听闻你要娶高门贵女,知道你家乡已有妻子的我却要凄凄惨惨地回去,岂能不将此事捅出来,让你也讨不得好?连慕就是这样被同乡坑的,否则谁会知道他父亲姓甚名谁?祁润若不是顾虑这一点,怕吏部考察的时候,与他一道来的人指出他是随流民一道来乐陵的人,毁了他的仕途,也不至于在殿试上自爆身份。

第一百六十二章 过犹不及

沈淮连连摇头,不住叹息:“唉,你们说,这都叫什么事?”

原来,戴明家与他发妻的娘家肖家是几代人的交情——天下大乱时,两人的祖辈是并肩作战的兄弟,太平年间亦毗邻而居。这两人没诞生时,他们的祖父已经为嫡长孙和嫡长孙女订了亲,即戴明和肖氏。无奈世易时移,戴家一日比一日兴旺,野心勃勃地想将自家名字前的“庶”换成“士”,要做到这一步,自然得朝中有人做官,恰巧戴明很会读书,人又长得俊美非常,全家人对他寄予厚望。肖家却一日不如一日,祖产卖了,田地卖了,庄子铺子更是早就没了。

人一穷,志往往就跟着短了,肖家眼红戴家发达,就堵上了门,口口声声说要履行婚约。

这其中也不知发生了多少事情,又有多少利益交换和妥协,总之最后,戴明与肖氏的婚书是签了,后者却是被一顶小轿无声无息抬进门的,从此便被关在深宅大院,不为人所知。肖家也不管这些,只要戴家给他们钱使就行了。

戴明年少才高,被迫娶了一个不喜欢的女人,对方全家又不停地吸他们家的血,他对肖氏自然喜欢不起来,与好友谈天说地也有意隐去这件事,大家便以为是肖家胡乱攀扯,又或者卖女求荣,倒没想到他真成了亲。待到了京城,安国侯看中了他,愿将嫡女许嫁。他虽知周氏样貌平平,性格不好,年纪大了都嫁不出去,却明白这是一条青云路,登天梯,便说他没有婚配。

娶了周氏之后,被岳父大力提携的戴明青云直上,却在美色和子嗣上憋屈得很。忽听闻他离家的时候肖氏已经怀孕,生下的儿子还很聪明的时候,他一面厌弃着肖氏不懂事,一面又有些欣喜,犹豫再三,还是让父母帮自己养着,自己时不时写封家书回去,待到周氏生养了儿子,对之娇惯得很,他管束不得不说,儿子也显得颇为愚笨时,他就更添心事。

世间之事,无论瞒得再怎么好,终有暴露的一日。周氏听闻自己上当受骗,勃然大怒,但她已与戴明做了七八年夫妻,育有一子不说,一颗芳心也全系在了这个英俊又很有本事的男人身上,便将一腔怒火挪到了肖氏那儿,假借“体谅夫婿”之名,让戴明将肖氏接了过来。戴明呢,见周氏都能知道这件事,也怕将来被人揪着小辫子,还不如就近看着肖氏,顺带还能教养聪明的大儿子,夫妻俩就编了一套“典妾”的说辞,原配发妻成了自甘下贱的外室,堂堂正正的嫡长子变成了见不得光的庶子。

肖氏落入掌中后,周氏对之百般揉搓,饿饭挨打都是寻常,种种酷刑实在不足为外人道。戴密与母亲相依为命七八载,对母亲感情极深,见肖氏被凌虐,有心寻父亲撑腰,结果除了寒心还是寒心。除了拼命读书外,他想不出什么法子能打动一心只有功名利禄的父亲,将母亲接出来。

戴明对发妻冷酷无情,对戴密这个聪明、沉稳、严谨,不苟言笑的儿子还是很喜欢的,见戴密文章一日好过一日,谈吐见解都极为不俗,便将他推荐给上峰邓疆,求得一个科举名额。周氏见状,嫉恨成狂,一个不小心,便将身体虚弱至极的肖氏给虐死了。

戴密之所以头悬梁,锥刺股,无非是想让母亲过上好日子。如今母亲都没了,他还忍耐什么?闯入内院将周氏生生勒死,转身就去刑部自首,问他为何要杀周氏,他也只是说周氏苛待,并未提及这桩恩怨半分——一旦揭露真相,他的父亲戴明即便不被问罪,仕途也是保不住的。戴明纵有千般不是,待他这个儿子却还不错,又有生养之恩在,他不想拖父亲下水。

至于林纲为什么知道这件事…戴密心中苦闷,又没什么朋友,林纲勉强算一个。当然了,这等内情,戴密不会对任何人吐露,平素也很谨慎,不曾饮酒。但人总有借酒浇愁,不小心说漏嘴的时候。

林纲家境虽然富裕,却也对抗不了戴家权势,更别说安国侯府,故他听了装作没听到,将此事深埋心底。江南叛乱的时候,他作为一家之主,对江南老宅的祖产、祠堂和家族陵园忧心不已,眼看着战事平定,他与好友戴密告罪了一声,惋惜没能看到他金榜题名,却还是带着忠心的奴仆去了江南,花了大半年时间,好容易将被战火糟蹋的祖宅修葺好,将流离失所的族人安顿妥当。回到京城,听见得竟是挚友一时激愤做下错事,为掩饰他那猪狗不如的父亲的罪行,得替他那蛇蝎心肠的继母偿命,尸体扔到乱葬岗被野狗乌鸦啃食,连块墓碑都没有的消息,悲从中来,才闹出“半夜鬼哭”的事情来。

听沈淮将事情说了个一清二楚,祁润皱了皱眉:“鲁王…过犹不及啊!”他虽不怎么了解圣人,但从他自己得罪了鲁王和穆家却被圣人保着就能看出,圣人并不是那种唯我独尊,罔顾旁人性命的帝王。鲁王的手段凌厉归凌厉,就怕是太出挑了些,杀敌八百,自损一千啊!

裴熙破天荒没讥讽诸王,他望着秦琬,眼中写满不加掩饰的担心和忧愁,秦琬见状,神色柔和,笑容清浅,安抚之意表露无遗,裴熙的眉头却拧得更紧了。

如此大案,满长安都知道了,圣人自不会被蒙在鼓里。这位九五至尊负手而立,无喜无悲,却硬生生让跟在一旁的匡敏憋出一身冷汗。

不知过了多久,圣人忽然叹道:“不知不觉,竟已过了十三年啊!”原来,承儿已经离开人世这么久了。

匡敏一听就知道,圣人这是想念齐王了。

他打小就跟着圣人,也算看着圣人的诸多儿子长大的,自然记得齐王——那才是真正的龙章凤姿,仁厚君子,无论做什么都不偏不倚,让人如沐春风。匡敏曾不止一次地想,那些古代的圣贤君主,应当就是这样的做派吧?无论如何都没办法讨厌他,哪怕是生死大敌,对他也只有敬佩,生不出污蔑之心。

一想到齐王,匡敏免不得又想起了梁王,与温润如玉的齐王相比,梁王骄傲得像个太阳,龙行虎步,矫健英挺,让人不自觉地挨过去,弯下腰,愿意做捧着他的星星,简直与当年的圣人一模一样。只可惜,圣人被废太子打压惯了,谦恭忍让,懂得低头,梁王殿下却太过骄傲,宁死都不肯服输。梁王妃也是个痴人,梁王说咱们的孩子不能低三下四给别人做奴才,她就真备好了毒酒匕首,听见梁王兵败,立刻带着孩子与梁王共赴黄泉。

圣人微微侧身,见匡敏也有些恍惚,轻轻摇了摇头。匡敏自知失态,刚要请罪,却被圣人阻止:“时至今日,也只有你敢陪我怀念望儿和承儿啦!”

匡敏听了,感激涕零,却不敢真接这个大帽子,忙道:“代王殿下仁厚纯孝,友爱兄弟,从不忘二殿下坟茔。”也只有代王有这胆子,敢给兵变失败,已经被贬为庶人的梁王扫墓了。

“是啊,恪儿——”想到长子,圣人不由长叹。

长子仁厚不假,却不是个有担当的,耳根子又软得不像话,这万里江山要是交到他手上,不出几年就得群魔乱舞;四子赵王目光短浅,担不起大任;八子韩王性格冲动,颇有些唯我独尊,想做什么就非要做到,是个暴君的好苗子;六子魏王太过冷情,办事认真归认真,手段却有些酷烈,生母还上不得台面;七子鲁王…原以为他有几分似望儿,却未想到他只学了个形,没学到神。

想也知道,戴密之事,鲁王早就有所耳闻,却隐而不发。圣人并不讨厌这种做法,却不喜鲁王心狠——戴明停妻再娶,本就触犯法律,周氏将肖氏凌虐至死,以卑犯尊,又是一重。戴密为母报仇,又是嫡长子杀继母,无论哪个官员遇到这案子都是从轻发落的,绝不可能判死刑。

戴密春日定罪,秋后问斩,足足半年的时间,鲁王随意找个机会都能将这件事捅出来,狠狠落魏王一个没脸。他却偏偏要将此案做成死案,绝案,让戴密这个大孝子的脑袋彻彻底底落地,尸骨都没半点留下了,才将此事翻出来。

如此一来,魏王的“失察”之罪的确洗不掉,安国侯又亲近魏王,弄个“包庇之罪”也不是不可能,此举的确能狠狠打击到魏王的势力,抹黑他的名声,却让圣人不喜。忠、孝、友、悌,本就是所有人都注重的东西,鲁王能坐视戴密这位大孝子枉死,岂不证明他心中对“孝”没半分动容?这样的人若坐上皇位,谁敢保证他不会对兄弟动手,为坐稳帝位斩尽杀绝?圣人也是从腥风血雨走过来的,自然知道这等事情素来没什么道理可讲,但人都是这样,自己为了保住位置杀了兄弟,却不乐意儿子自相残杀。何况他这些儿子里还有个一退再退,几乎将“我不抢皇位”写在脸上的代王在,圣人就更不乐意看到长子出事。但老七的手段如此狠辣,他若登临大宝,真会留下长兄的性命?若是老六…

第一百六十三章 殃及池鱼

想到魏王的秉性,圣人又有些犹豫。他不喜魏王,虽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归功于钟婕妤品行不堪,最重要的一点却在魏王本身——圣人嫌魏王面冷心硬,刻薄寡恩。

圣人本就是堂皇大气的性子,他从不玩什么帝王心术,更不会刻意寻求臣子间势力的平衡,却得到无数贤臣良将的效忠,稳定了父祖打下的基业,开创了前所未有的太平盛世。

正因为圣人奉行得是皇者正道,对那些不大气的人就有些看不上眼,刻薄寡恩,说白了就是自卑的一种。倘若不自卑,又是皇子王孙的身份,手中漏一点就够别人活命,为什么要赶尽杀绝呢?

锦绣江山的拥有者,若是不大气,专攻那些阴柔诡道,江山虽不至于摇摇欲坠,却会寒了人心。人心一寒,忠心也就淡了,办事自不会尽职到哪里去。滴水穿石,王朝的寿数一点点耗尽,擎天巨木倒塌,也不过一瞬的功夫。

圣人冷眼看了魏王这么多年,只见魏王手段越发高明,并未见其心性宽和多少,才迟迟没把魏王从容易得罪人的刑部调到更肥的吏部、户部等地方去,又竭力栽培鲁王。如今见鲁王手段狠辣,看上去对人宽容体恤,实则狠辣不留情,心寒的同时,对魏王也有了几分倚重之心。

刻薄寡恩再怎么后患无穷,到底是身后事,魏王颇有手段,不至于将大夏江山给败光。鲁王虽也不至于如此,但他上位的话,圣人实在不能保证自己其余几个儿子的性命。

一个是“可能”,一个是“必定”,作为一个父亲,会选哪个还用想么?

再说了,魏王身边还站着一个苏锐,若魏王继承这万里河山,西域的安宁也算保住了。突厥的老一辈一旦死得七七八八,年轻一代与柔然没那么深的仇恨,指不定就停止内斗,统一战线,一道入侵中原了。若换做鲁王即位,西域难安,长安也得出乱子,但…不立钟婕妤为后,魏王终究名不正言不顺,可立这个女人为后,或者将魏王记在悦娘名下?只怕悦娘和祚儿在九泉之下会气得转身就走,再也不等他吧?

想到娇妻爱子,圣人的神色不自觉地柔和下来,周身透着的伤感和寥落却是怎么都掩不住的,匡敏低着头,小心翼翼地跟在一边,大气都不敢喘。

也不知过了多久,圣人忽然问:“沈伯清呢?又去代王府了?”

匡敏服侍了圣人这么多年,对圣人还算了解几分,自然明白,圣人挺喜欢沈淮,觉得这小子聪明,懂分寸,识进退,又很会来事。当然了,最重要得当属沈淮与代王府走得很近,为代王鞍前马后的关系。如今问上一句,不像是要追究责任的样子,故匡敏乍着胆子,直说道:“沈将军与同僚换了休沐,今日不当值。”

果然,圣人没半点恼怒的意思,淡淡道:“一定是去了恪儿府上,这小子,也够可怜的。”

得您一句“可怜”,他就是再可怜,也不会可怜了啊!

不得不说,在这一点上,沈淮歪打正着,堪堪号准了圣人的脉——圣人对长子愧疚得很,巴不得长子一扫忧愁,变得开朗,哪怕纨绔霸道也无所谓。偏偏代王被十年的流放吓破了胆,成天缩在府里看书下棋,除了上朝和去宗正寺,还有少的可怜,没办法推脱的宴会外,当真做到了哪都不去,谨慎得不像话,圣人看了,更加心酸。

他当然明白代王为什么不出门,也知道代王就算出门也找不了谁交流——十年前与代王交好的人,要么卷入梁王谋逆案中,要么受了代王的诛连,要么闭门自守,佯作不认识代王。前两类未必还活在世上,后一种代王也不想沾。至于十年后还留在长安的这些勋贵,又是这等风口浪尖的时候,代王更不会去招惹。

圣人一向不喜欢自己的儿子与臣子走得太近,唯独代王例外,他越见代王孤单,心中就越是酸楚,对沈淮通风报信,一心顾着代王的举动非但不以为忤,还觉得沈淮很上道,不像那等白眼狼,得了富贵就翻脸不认人。

匡敏揣摩着圣人的心意,顺着他的话往下说:“代王殿下视沈将军若子侄,沈将军得了闲暇,十有八九*是往王府走的。”

不说这话还好,一说这话,圣人自然而然地想到了长子前不久呈上来,禀告其第五子夭折的折子,又想到秦恪的嫡长子死得不明不白,嫡幼子生下来没两个时辰就死了。这样的孩子是没福的象征,连序齿也不能够,巴巴被庶子占去“第五子”名分的事情,情绪又低落起来。

他有心庇护长子,但他…还能活多久呢?

圣人做了这么多年的皇帝,自然明白,只要他坐在这张椅子上,就有无数人削尖了脑袋想得他欢心,求得荣华富贵。易牙烹子遗臭万年,归根究底,还是他谄媚太过。古往今来,不知多少人为了讨好皇帝,杀死亲爹娘,牺牲亲儿女,出卖姻亲,背叛朋友…在绝对的皇权面前,礼义仁智信都站不住脚,只要是“皇帝”,无论做多么不合理法规矩的事情,都会有人绞尽脑汁帮他找理由。

太祖痛恨生父,不立先祖七庙,不认祖归宗,那又如何?多得是人为太祖找理由,对太祖报复陈家的行为,大家全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做没看见。这等人伦大事都可以被罔顾,友悌又算得了什么?圣人还没天真到依靠“继承者的良心”上去,思来想去,只有将他想保护的人和他选定的人用利益牢牢绑在一起,他才能够安心。

自己的儿子,圣人明白得很,鲁王在军中无甚势力,却很得宗亲勋贵和读书人的心,这一方面简直甩了魏王十万八千里,谁让鲁王见谁都面带微笑,态度和煦,魏王却一板一眼,不苟言笑呢?

没有谁天生下贱,不喜欢和颜悦色对自己的人,偏要热脸贴冷屁股,但现在…圣人长叹一声,眉宇间郁色难消。

这一次,又得委屈恪儿了。

戴密一案沸沸扬扬,魏王跪在圣人面前,伏地谢罪。圣人命魏王回府反省三月,顺便提醒一句,你的嫡长子年纪不小了,也该娶亲了。

此言一出,从诸王到宗亲,从勋贵到世家,从文臣到武将,全都琢磨开了。

圣人这是什么意思?认为魏王不慈?暗示魏王联姻?还是警告魏王不要拿嫡长子的婚事当筹码,老老实实娶个称心合意的儿媳妇就好?还是别的什么?

魏王千提防,万小心,还是栽了这么大一个跟头,简直将鲁王恨到了骨子里,却只能隐忍蛰伏,琢磨着圣人的心思,品味着圣人的用意,顺带眼睁睁地鲁王春风得意,排斥异己。

鲁王的势力再怎么强横,终究比不过当年的怀献太子,魏王能在怀献太子的敌意中活下来,自然不会被鲁王给打倒。他重重申斥了教女无方的安国侯,却没有与之撇清关系,虽说也没帮助的意思,却已让安国侯感激涕零。

两位同父异母的弟弟厮杀得如此激烈,几乎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代王纵是再怎么不关心政事,对此也有所耳闻。他自觉不是这些人的对手,退让之心越盛,几乎到了想称病不去早朝的程度,碍于圣人对他十分关切,若听闻他病了定会派太医令来看方作罢。谁料两月之后,骤然一道惊雷劈下。

“我和苏彧?”秦琬以手扶额,叹道,“我就知道…”

鲁王手段狠戾,过犹不及,自以为得计,却不知让摇摆不定的圣人下了决心。

圣人不想立钟婕妤为后,便没办法立魏王为太子,如此一来,少不得在别的方面弥补,比如,帮魏王找一个宗亲权贵靠拢过来的契机。

代王身为宗正寺卿,又是皇长子,如今虽算不得宗室成员,却已被满长安的人看成了宗室中头一份,偏偏他又只有一个视若珍宝的嫡女。在这等情景下,有什么招数会比联姻更好用呢?

裴熙神色郁郁,很不高兴地说:“苏彧那等货色,给你提鞋都不配,若是换做苏锐,勉强还能入眼。”

“你呀,说什么话呢!”秦琬叹了一声,倒不是为自己,“阿耶怕是会很难过吧?”明明求了圣人两次,让她婚事自主,千万不能嫁给苏彧,圣人还是下了这么一道旨意,御笔朱批地赐婚,想反悔也不能够。哪怕代王习惯了自个儿在圣人心中的份量不够重,遇上这等事,到底意难平。

“代王殿下…”裴熙摇了摇头,无奈道,“圣旨刚下,他就进宫了。”

此时的甘露殿内,秦恪双手紧紧握拳,眼睛通红,不顾什么礼仪,声嘶力竭地喊道:“父亲,您答应过我的,您答应过我的——”

圣人见长子伤心至此,一颗心也抽痛起来,却强作冷淡地说:“朕未曾答应过你什么,也不明白你厌恶苏彧哪点。安西大都护的嫡长子,曲成郡公的继承人,文才武功均无可挑剔,容貌气度亦是上上之选,这样的人,配公主都使得,也算不辱没了海陵。”

作者有话要说:╮(╯_╰)╭你们都懂了吧?不过大家不用担心,没看见秦琬自己都不将这当回事么?也不用介意子嗣还有皇位传承的问题,作者早就想好处理办法啦,O(∩_∩)O~

第一百六十四章 特立独行

凭心而论,苏彧的确没什么不好的地方,事实也正是如此。长安贵女梦寐以求,争相追逐的如意郎君中,魏嗣王秦宵居首,当利公主的次子瞿阳县公隋桎和曲成郡公的嫡长子苏彧位列前三甲。

这样的出身,又没听说有什么劣迹,容貌举止还很过得去,莫说配县主,做驸马也是没问题的,任谁都挑不出什么不妥来。代王之所以对这件事反应激烈,原因很简单——他说了不想要苏彧做女婿,仅此而已。

秦恪并未见过苏彧,对此人也没任何印象和感觉,他之前不想让苏彧做女婿,一是因韩王的讥讽,故以拒绝联姻来表达自己不偏帮的立场,二是被苏彧的弟弟苏荣派长随跟踪秦琬的事情恶心到了,再加上沈曼对莫鸾若有若无的厌恶,耳根子极软的秦恪稀里糊涂就应下了此事。若让他见了苏彧几次,发现这个年轻人言行举止,谈吐风仪都十分出挑,他说不定会转了想法,生出爱才之心。偏偏圣人先斩后奏,直接下赐婚圣旨,见圣人“答应了自己”却反悔,直接定下秦琬的婚事,秦恪如何不火冒三丈?他不敢怨恨自己的父亲,对苏彧的厌恶却到了顶点,连带着对魏王也嫌弃上了。

圣人瞧见秦恪死死握住拳头,半天吐不出一句话,眼睛却将他的复杂、不甘、悔恨等情绪表现得淋漓精致,在心中深深叹了一声,有些难过。

恪儿他…怎么就不懂呢?

皇长子的身份再怎么金贵,也是自己这个皇帝活着的时候,自己若是去了,他就是宗室,与至高无上的权利又远了一层。他也不想想,皇帝的孙女与王爷的女儿,地位能一样么?

世人都是喜欢趁热灶的,恪儿不会争不会抢,自己一死,即便爵位不变,实职还在,他的地位也大不如从前了,女儿的姻缘自然要低一些。真到了那时候,就不是他嫌弃苏彧,而是苏家推脱,不肯应这门亲事的问题了。老六真即位了,他区区一个庶女都比恪儿的嫡女金贵,人人都奔着尚公主去了,恪儿能受得了?还不如趁着自己这把老骨头还能动的时候,早早安排下来。

恪儿是宗正寺卿,成日与勋贵打交道,老六正好可以借着这条线与宗室转一转脸,也算一层“引荐之功”。老六即便登基,为坐稳他的位置,也得依靠苏锐镇守西域,自不会对苏家太过。他的儿子又日渐长大,小时候看着,嫡子与庶子五六岁的差距倒是明显,越到大了,年龄分野就越小。哪怕是原配嫡长子,名正言顺的太子,想走到更高的一步也甚是艰难,焉能不出大力与母家互帮互助?

圣人洞悉世事,自然明白,一时的情分是靠不住的,即便是经年累月的情分,也经不起水滴石穿。单纯的利益关系又经不起诱惑,脆弱无比,一碰就碎。唯有情与利交织在一起,来个“于情于理”,方能将盟约延续长久。

这桩婚事没哪不好,虽是政治联盟,到底男才女貌,也没听说苏彧有什么未婚妻,或者苏家与谁家有默契,打算定亲,便不存在横刀夺爱的可能。若秦琬能与苏彧成亲,至少二十年,魏王一系或者说苏家一系与代王都是牢牢绑着的,至于二十年后…日子是人过出来的,二十年还经营不了一段婚姻和感情?

若换做平时,圣人还会考虑秦琬喜不喜欢苏彧,但在这等时候,他却顾不了小儿女的心事了。在他看来,这桩婚事没哪点不好,多少人求都求不来,儿子眼下不甘心归不甘心,以后就会慢慢发现苏彧的好,接受这个女婿了。

当然了,苏彧比秦琬大八岁,但这不是问题。男人嘛,十五六岁还有些少年脾气,对着出身高贵的妻子低不下头,弱冠之后就该沉稳,懂得谦恭容忍了。到底是自己的嫡亲孙女,又受了那么多磨难,圣人也不希望她因为自己的私心,一辈子姻缘都磕磕绊绊。

圣人这些百转千回的心思,深入细致的考量,代王都没办法也不想了解。他定定地望着自己的父亲,眼眶中蓄满泪水,神情悲凉万分。

不是早就知道了么,无论在江山霸业,在二弟三弟,还是在穆皇后和九弟的选择前,自己永远都是被牺牲的那个。

为了保住性命,他选择了颓废度日,天长日久,自己都习惯了自己的窝囊。几乎忘记了,很多很多年前,他的书也读得很好,习武的天资也甚是出挑。

他后悔了,他真的后悔了!只是…晚了,已经晚了啊!

秦恪自知错过了太多年的光阴,已经不是努力就能赶得上的了,他拒绝了父亲的安抚,失魂落魄地回到府中,本想去书房,又想到秦琬一天中至少有七个时辰待在那儿,自觉没脸见女儿,命人取了一大堆美酒出来,借以浇愁。

他神思不属,沈曼亦被这消息气得眼前发黑,险些晕倒。

莫鸾以阴柔手段对付周红英的时候,沈曼乐意见她们狗咬狗,顶多居高临下地评价周红英愚钝,莫鸾面甜心苦罢了。待到指婚的圣旨一出,想到莫鸾会成为自己独生爱女的婆婆,沈曼险些一口气没喘上来。

与面无人色,忧心忡忡的父母相比,秦琬倒是冷静淡然地不像话,仿佛圣人的旨意定得不是自己的终身大事一般。她服侍沈曼进了汤药,看着母亲陷入睡梦中才离开,命人给秦恪熬解酒汤。干脆利落地做完这一系列事情,安顿好父母后,她才回到外书房,见祁润倒拿书卷,裴熙面无表情地望着窗外,不由笑道:“你们这是怎么啦?又争起来了?”

“没吵,担心你呢!”裴熙硬邦邦地说,“也就你不拿自己的终身当回事。”

秦琬一听,笑意更深,但见她施施然地拉了张椅子,优哉游哉地坐下,一派悠然之色:“我倒不觉得这是什么坏事,圣人对阿耶怜惜,才事事都想着代王府,此举非但是给魏王铺路,也是在给代王府留活路,我也算安了一半的心。”处在他们这等位置的,最怕什么?圣人的厌弃都在其次,最怕得无非是圣人压根记不得你这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