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是一辆青色六角飞檐的秋木马车,正自叮叮当当的走在官道之上。

沈蕴卿这次去到东边的雀山走也要走上二三个时辰,是打定了主意要在那里多逗留几日的。宫中她已经安排了雅妃与陈桐文,将红醉留下应对局面,甚至特别的嘱托了沈煜等人。

为此,红醉还有点放心不下,直到沈蕴卿告诉她带的人多,有陆承霭等,她才放心不提。

陆承霭也早早的吩咐了自己的一些暗卫,留在宫中随时的注意动静,以防不测,这才踏上了路途。

青色马车晃晃悠悠的走着,銮仪卫的人都换做了家丁的打扮,不过从知情人的眼中,还是能看出这些家丁的身手都很是不凡。

陆承霭因为是銮仪卫中的小头领,也是这次出行的负责人,正骑着一匹枣红色的大马,始终行驶在马车的不远处。

春末夏初的时节,晨光正是无限美好。

沈蕴卿也是在皇城中待的发蒙的人,有了机会出来,心中也多少有点雀跃。

而她身边的紫影早已安奈不住的叽叽喳喳个不停,只有青岫越发的没有了话,只是微笑着看着她。

沈蕴卿听从陆承霭的建议,将青岫也暂时带到了身边,毕竟经过这么久的训练,在关键时刻,青岫也是可以抵挡一阵的。

一个时辰后,马车已经离开了官道,进入了雀山的范围,就是这样还是要走一个多时辰,才能到达妙峰观。

突然,轿子无缘无故的停了下来,外面传来一道低沉而富有磁性的声音:“殿下,前面好像出了点事情,暂时过不去了。”

纤手一动,拂开轿帘,那身侍卫的劲装勾勒出挺拔的身姿,在阳光下如一颗耀眼的明珠,就这样居高临下的望着自己。

刺目的阳光使得沈卿微眯凤眸,轻轻道:“发生什么事情了?”

陆承霭透过小小的轿帘,见到巴掌小的脸,如一朵含苞待放的牡丹,引得人流连忘返,瞬间感觉心中某种压抑许久的东西,似乎被翻了出来。

第一次见她,是苍白而虚弱的脸庞。第二次见她,是忧郁而深沉的脸庞。第三次见她,是阳光下娇媚的脸庞。

而这一次,是这样艳丽的脸庞。

她到底只长了一张脸,怎么落在自己的眼中会有如此多的变化呢?下一次,又会是什么样呢?

沈卿见他愣神,微微一咳:“宋侍卫?”

“…回公主殿下,有大堆泥石挡住了去路。”陆承霭收回思绪,正色道。

“要弄多长时间?”沈蕴卿问道。

陆承霭露出为难的表情:“就是我们这些人全上,也要四五个时辰才好。”

“这么久?到达道观岂不是要傍晚了吗?再加上参拜等事情,明天下午就要返回,只怕是…”沈蕴卿顿了顿,眼睛轻轻的一动,看了陆承霭一眼。

他们彼此都知道,如果在这里弄下去,她们暗查的时间都没有了啊。

“还有其他的道路吗?”沈蕴卿询问。

这正是陆承霭所担心的,有是有另外一条道路,但那条路,是非常难以行走的。对方既然是故意将前方的道路阻拦,必是不愿意沈蕴卿进山。

说不定早已料到,沈蕴卿会改道,在那条路上早早就打好了埋伏不成。

沈蕴卿见他半晌不说话,试探道:“是有其他路的对不对?”

“公主,那条路艰险异常,在下不同意你去走。”

“我们来的目的是什么?你我都清楚的很,如果就这样放弃了,不是正和对方的意思吗?”沈蕴卿的眉眼一扬,独有一种自信的美丽。

陆承霭却不敢冒这个险,他宁愿不去查这个事情,也不愿对方只身涉险的:“显然对方早已算好,只等我们走那条路了。”

“哦,那条路好埋伏吗?”沈蕴卿询问。

陆承霭想了想:“埋伏到不好埋伏,只是山路崎岖,马车是不能走了。”

“那就骑马而行。”沈蕴卿坚决道:“既然没有埋伏,不过是山路难走罢了。我想他们还没有那么大的胆子要我的性命,留下人来处理这里,带走马车。带一部分人,骑马走另外的山道。”

陆承霭见她这样坚持,只得照吩咐去办。

留下了一半没有马儿的侍卫来弄通道路,还把不会骑马与武功的紫影也留了下来,只带着青岫上路。

转过几层山坳,路越发的难走,开始沈蕴卿还能掌控的了,可后面竟然要过一个山捱,就是会马术的人,跳过去也没有十分的把握,更何况是仅仅会骑马的沈蕴卿。

几次惊险跳跃过后,这边只剩下陆承霭与沈蕴卿。

此刻的沈蕴卿就是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是习武出身,坐在马背上,只管露出各种害怕的表情。

陆承霭见了上前一把扯住马缰,调侃道:“公主,是在害怕吗?”

沈蕴卿知道他是故意为之,也只得低头,为了赶路,她早已心惊胆战的,可是不骑马又能怎么样呢。

“过来,到我的马上来。”陆承霭伸出大手,放在沈蕴卿的面前。

沈蕴卿哪里肯,与他同骑一匹马儿,摇头道:“不用了。”

见她这样倔强,陆承霭也来了脾气,不等她反应过来,手已经在快速的时间内拦住她的腰身,轻轻的一带将她从那匹马儿上拥到了自己的怀中。

沈蕴卿顿时有些恼怒,扭头扬手,被眼疾手快的陆承霭一把抓住:“公主要打人可以,等过了这条山道,公主怎么处置在下都行,但是这样的山路,在下不会放公主一人在马上的。”

“你…侍卫们可都看着呢。”

“放心好了,他们不敢多嘴,如果出了这雀山,公主听到一点半点的话,尽管来找我好了。现在,什么也别说,我们走了。”说着一拍马儿的屁股,顿时马儿像一阵风一样的飞了出去。

只见马儿几个跳跃奔跑后,眼看里那山崖是越来越近,坐在前面的沈蕴卿只觉得山风在耳边烈烈作响,身后则是陆承霭那如山一样的怀抱。

骤然,有声音在耳边温柔的扫过:“坐稳了,公主。”

紧接着,就感觉到马儿的整个身体凌空弹起,如飞云驾雾一样,向着山对面的落脚点而去。

沈蕴卿脸色有些发白,身体跟着紧绷起来,如坐在云端,很快就飞过了那道宽且长的峡谷,稳稳的落在了山的对面。

沈蕴卿觉得场面除了刺激就是惊险,后背都有点濡湿了,只有陆承霭在耳边痴痴的笑:“公主也有害怕的时候吗?”

“放我下来。”沈蕴卿觉得上了陆承霭的马儿,是个错误的决定。

陆承霭接口笑道:“可惜,公主不能如愿。如果下来了,只能走着去了。”

“为什么?”沈蕴卿没好气。

陆承霭调转了马头,只见那匹沈蕴卿刚刚骑着的马儿,因为没有人的操控,死活不敢跳过那道山崖。

沈蕴卿则彻底的无语。

笑过后,陆承霭带着沈蕴卿一路狂奔,身后的几骑也跟着马不停蹄的追赶。

陆承霭趁所有人不注意的时候,轻轻的一拥沈蕴卿,见她如一只乖巧的小猫在自己的身前,心中顿时蜜一样的甜腻。

半个时辰后,一行人顺利的达到了妙峰观的门口。

沈蕴卿逃似的下了马,青岫也紧跟着追了上来,她打量了一番沈蕴卿,见她没什么事,放心的点点头。

“怎么了?”沈蕴卿见青岫的表情有点奇怪,不免问道。

青岫见自家主子这样问,想起刚才的那一幕,想说又不敢说的样子。

“快说。”沈蕴卿被她弄的浑身不自在。

青岫看了一眼,不远处的陆承霭才压低了声音道:“公主,您刚才怎么不说和奴婢同骑一乘马呢。”

“…”

沈蕴卿这才想起,自己的马儿没有能够翻过那座山崖,可是青岫过来了啊。这一路上,她是可以与青岫一块的。

脸色顿时红到耳根,又找不到合适的理由,只得没好气的道:“那你刚才怎么不说?”

青岫更加委屈:“宋侍卫跑的那么快,我想说也要赶的上啊。”

沈蕴卿真是越想越气,这个陆承霭明明就是故意的吗?

正在这时,那边的陆承霭已然走了过来道:“公主,你们在说什么?”

“没什么!”沈蕴卿硬邦邦回了一句。

“…”

这时,妙峰观的大门已经打开,从里面走出一个道士模样的人,后面还跟着两个小道童。

沈蕴卿便上前微微的行礼:“道长好。”

“不敢,不敢,贫道见过小姐。早听说小姐要来,贫道迎接晚了。”

陆承霭莫名其妙被抢白了一句。

青岫却早躲过他要吃人的眼神,跑到沈蕴卿的身边去了。

他就只得无奈的摸摸鼻子,跟了上来。

那老道士见后面没有马车,而沈蕴卿却是一身的涟波水烟裙,便道:“小姐是乘马而来吗?倒是好风采啊。”

此话一出,都叫沈蕴卿更加的脸红起来,只得“嗯嗯”两声算是答应,旁边的陆承霭则一个劲的抿嘴笑。

老道士正在奇怪,听到陆承霭道:“小姐来这里的目的已经讲过,不用多说了吧。”

“自然,自然。”老道士点头。

这是宫中的人,已经打过招呼,不过身份是不能说的,只说是哪个皇亲国戚家的小姐,来上柱香,住一晚上,期望保佑母亲平安。

不过在这个老道士的眼中,皇亲国戚自然就是很大的官员。

第116章 后山探查

一行人进到道观之中,老道士一边引领一边问道:“小姐是先看落脚的地方还是先去上香啊?”

沈蕴卿心中惦记着事情,自然先是走完过场才好去办其他的事情,道:“先上香吧,然后在去住处就是了。”

“好,这边请。”老道士在前,领着一行人进到了大殿之中。

沈蕴卿拈香跪拜,其实来这里一是为了查沈耀鸿的事情,其次,她的心中也希望母后的病能切实的好起来,虽然知道神佛很多都是无稽之谈,但心中总有美好愿望。

拜的时候也含了十分的真诚,沈蕴卿喃喃自语:“唯保佑母后身体康泰,信女愿折寿十年不足为惜。”

陆承霭站在身后,看着那个小小的身影,跪拜在那尊尊高大的佛像身前,心中也是由衷的一疼。

嘉和皇后的病,他早在一开始就从张太医的口中得知了,沈蕴卿却不管在什么时候,都没有露出过一丝的懦弱。

可,现在这个时候,这个瘦弱的身影还是那样的孤单与单薄,心中恨不得,将她拥进自己的怀中好好的安慰一番。

但这只是他的一厢情愿而已,终归是想想。

沈蕴卿一遍遍的叩拜完毕,才在青岫的搀扶下起身,缓缓的从大殿深处走了出来。

陆承霭站在门口,看着她一步步的走进自己,狭眸从她娇嫩的脸上滑过。

那张让他怦然心动的脸,似乎有过泪痕,只是此刻早已不见了晶莹的泪珠,只剩淡淡的痕迹,让人见了越发的难受。

她总是这样的坚强吗?坚强到让人心疼。

殿外的阳光普照在这座有着百年历史的道观之上,给曾经的辉煌披上了苍苍的外衣。

沈蕴卿的烟水裙漫过高高的门槛,轻轻的仰头,迎接外面那温柔的阳光,脸上绽出了一点的笑意:“好了。”

老道士同样跟着走了出来,笑道:“小姐,这会儿是去看看安排的住所吗?”

“不了,青岫你等后面的人来了,与她们一起去安排就好。难得来这样的风水宝地,宋侍卫陪我走走吧。”

“是。”

老道士的眼中滑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精光,招手唤过旁边的一个小道童:“好好的陪着小姐逛逛。”

沈蕴卿看着那个小道童也就七八岁的样子,嘴角轻轻的一扬,转身对着老道士道:“一个小孩子,对道观的历史也不算熟悉,还要烦请您陪我们走一趟可好?”

“啊?”那老道士一愣,转而哈哈笑道:“这感情好啊,承蒙小姐抬举,在下自然愿意。刚才在下是怕这人老了不会说话,得罪了小姐呢。”

“怎么会呢?我还要向您讨教长生的方子呢。”沈蕴卿的笑容在阳光下盛开,洁白如莲。

“不敢、不敢。”老道士说着,摆出了手势,请沈蕴卿向前面走去。

这座道观是前朝的时候所建,总有百来年的历史。

沈蕴卿查过相关的书籍,说是在某一天,这座雀山中突然升腾起一团庞大的云烟,在云烟中如有七彩霞光出现,经历了九九八十一才缓缓的散去。

人们说这里出了神仙,自从前朝的某个皇帝,就下令在这里建造了一座道观,命名为妙峰观。

甚至一度成为皇家的道观,香火很是鼎盛繁荣,现在从这里的屋子建造还能看到当时建造时,用工与用料都是最好的东西。

不过后来,经过朝代更迭,这里终究没落了,显得荒芜。

不过,这个地方既然能被选中自然是有原因的,而老道士与其中的纠葛就更是明了。

一路行来,整个道观坐落在山峰的侧面,四周全是数百年的苍天大树,阳光透过密密的树叶落下斑驳的痕迹。

经久的房屋与各种雕饰,都呈现出一种古朴而苍凉的感觉。

让人漫步在这里,仿佛时间都会静止不前。

“如此好地方。”沈蕴卿赞道,转身问老道士:”您今年贵庚了?“

“不敢,不敢。不过七十罢了。”

“还这样耳不聋眼不花的,您可有什么秘诀吗?”沈蕴卿意味深长的笑着。

那道士却没有任何的察觉,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不过是在富贵从中长大,只是听了妙峰观的名号,来显示自己的孝心罢了。

他捻须而笑:“哪里有什么秘诀啊,乐,为人之根本。”

“也是,这样的好山好水,自然是最养人的地方呢。”沈蕴卿点头,仿佛真的相信他说的每一句话。

行行走走,突然见眼前现一老旧之门,只见门上铁锁把门,看不清里面的情形。

沈蕴卿与陆承霭互相对视一眼,彼此没有做声。

那老道士倒是似乎刻意的解释:“这后面是通过后山的道路,因为怕有人擅闯进来,故而锁了。”

“哦。”沈蕴卿似乎完全不在意,继续转身行走。

那老道士的表情看见她的样子,整个老皮都微微的松了一下,可这些细微的动作都逃不过陆承霭的眼眸。

行过一周,见其他的地方并没有什么可疑之处,沈蕴卿笑道:“宋侍卫,我有些饿了。”

那老道士见此:“前面已经备下饭菜,请小姐用膳吧。”

“好。”沈蕴卿全然是一副天真烂漫的小女孩样子。

吃过午饭,沈蕴卿便说要到山中去逛逛。老道士见她咋来这里对什么都是一股子的好奇之心,便不加理会。

这次连人都没有派,只是嘱咐道:“后山最好不要去的,那里路不太好走,甚至有野兽出没。小姐在前山走走是没有任何问题。”

“好。”

沈蕴卿便携着陆承霭与青岫出了道观的门,晃晃悠悠的行了二里路后,才眼错不见的遇到一个路口,向后山而去。

后山树木参天,苍翠掩映,树影婆娑,自然有一股妙趣,就连青袖都感慨:“只有小时候才在这样的地方穿梭过,自从进宫哪里有这样的机会,今天能看到真是一种幸运。”

沈蕴卿点头,知道她们是苦孩子出身,进宫都以为是享容华受富贵,可根本不知道在那样的地方是怎么样的生活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