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了你父亲真是笑话,这样的在皇宫中闹,不是因为你的原因吗?来人,将唐淇澳与唐明启父子两个人,分别关了起来,本公主倒要要唐公子知道皇家的婚事是能随便拒绝的吗?还是说没有影子的事情,非要被他闹出些什么来,居心何在!”

说着挥手让人将他们父子两个都带了下去。

唐淇澳这才意识到,自己的鲁莽真的带来了灾难,心中产生了悔意,却已经为时已晚。

看着父子两个被人带走,陆承霭凝视了好一会儿才缓缓的转身问道:“皇帝要把你说给那个小子?”

沈蕴卿听到他话里含着冰冷之意,斜了他一眼道:“我不知道,他说的话就这样的可信?”

“不是可信,如果没有影子的事情,他是万万不会这样到宫中闹的。”陆承霭回道,只觉得心中微微的发痛,这沈蕴卿还没有出嫁,甚至这事还不知道是怎么样,他就各种的难受起来。

沈蕴卿才懒得理他,接着道:“娶不娶是他的事情,嫁不嫁是我的事情,他不闹这事情还真不好收场,你去给我查查,他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不要娶本公主!”

“这事你早就知道了?难道你真要嫁他不成?”陆承霭的眼眸一直有道光一下子射到了对面人的眼眸中,激起了一片浪花。

沈蕴卿鼻子轻轻的哼了一声:“你管的太多了吧,让你去查的事情,现在就可以去了,半个时辰我就要答案。”

陆承霭听到她这样的回答,更不知道她的心思会是怎么想的,难道还真对那个愣头小子动了心不成,等到还要问清楚的时候,见沈蕴卿已经带着人走出了老远,气的挥舞了一下拳头,只得先去打听一下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看看有没有转换的余地。

昭阳宫中,沈蕴卿闲闲的端着茶杯轻轻的喝了一口,才慢悠悠的放下,看着跪在地上的人开口道:“唐参议,起来吧,来人,赐坐。”

那唐明启慌忙中被人馋了起来,做到了椅子上道:“公主,是小儿的不是,是小儿的错。”

“好了,唐大人,既然是唐淇澳的错,你就回家好好的教训他一顿,刚才我听牢里的人说,他估计这次吓得够呛啊。”沈蕴卿闲闲的看了他一眼,眼中没有了任何的杀气。

唐明启知道自己被带到昭阳宫中来,就证明没有了事情,只是他很奇怪自己的儿子惹出这样的大祸,怎么沈蕴卿就不追究了呢?

他毕竟是在朝为官多年,观察力相当的灵敏,只见沈蕴卿这样子纯属是为了吓唬吓唬唐淇澳,心中已经放松了一半:“多谢公主的不杀之恩。”

“唐大人说笑了,不过,我有几句话想问问唐大人,请唐大人务必的如实回答。”沈蕴卿示意人给唐明启上茶。

接过宫女手中的茶,唐明启的眼中精光一闪,微微的点了一下头道:“公主有话只管问,在下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

“那就好,唐大人是痛快的人。这次听说唐丞相病的很严重,父皇去看望过,果真说过我与令公子的婚事吗?”沈蕴卿毫无娇柔之意,直直的望着对方。

本来对于今天的事情,唐明启已经产生了愧意,老父亲是好意,现在朝中的局势艰难,他是早早的为了澳淇打算将来,先不说眼前的这位公主是怎么得到皇上的各种宠爱,就凭着她是皇后的嫡女,这一重身份就够支撑很多东西的,再加上她聪明伶俐,必定还保住唐家。

可惜唐淇澳不争气,竟然为了这件事情偷偷的跑到宫中,还差点见到皇上惹出滔天的大祸来。

现在被沈蕴卿这样问,自己不敢有所隐瞒:“是的,这是皇上去看望我父亲的时候,两个人私下的商量,不过,只是一说而已,公主不可当真。”

沈蕴卿轻轻的一笑:“原来如此,唐丞相也算是为了你们唐家做了最好的打算了。”

淡淡的一句话,直指唐风礼的目的核心,这样唐明启的心中微微的一颤,刚要说什么,就见一个宫女走了进来,伸手递给了沈蕴卿一张纸条。

沈蕴卿接到手中,慢慢的摊开来看,看着看着突然就笑了起来,伸手将纸条递给那个宫女,示意她下去。

看着宫女迈出了大殿之中,沈蕴卿才接着道:“只是这样的打算,被你家公子一闹,恐怕我的父皇是不会同意了。”

“教子无方,实在汗颜,实在汗颜啊。”唐明启只恨的牙根痒痒,也无济于事。

沈蕴卿接着道:“唐大人,可是知道,你家公子为什么拒婚?”

“这个…”唐明启说不知道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他家儿子的事情,他岂能不知一点。

只是这个事情还真的不好开口,带要找个其他的理由,一抬眸间,看到沈蕴卿那双灿然的双眸,什么编故事的理由都没有了似乎不对她说实话,就是天大的罪过。

这样明了一切的眼神,让唐明启这个在朝堂上混了很多年的人都不禁微微的一愣,只得放下心中的那些小九九道:“因为他…他喜欢上了一个姑娘,非要娶那个姑娘为妻。”

说着羞愧的低下了头。

沈蕴卿见他说了实话,微微的一笑:“唐大人这是好事,你不要有什么愧疚之意。”

唐明启听到沈蕴卿这样讲,又一下子抬起了头,因为在这个时候,虽然婚姻不是说一定要怎么样,但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一定要有的。

只是听到沈蕴卿的话,他多少有点不明白。

沈蕴卿嘴角含着笑,如一丝若有若无的游丝,在空气中轻轻的飘荡:“这说明,唐公子是个重义气的人,也是一个性情之人。只是这性情中人,行为举止皆都发乎与一心,是为赤子之心。但是此刻唐丞相,身体有恙,而朝中对于丞相占着位置而不能行丞相的职责,已经是呼声越来越高,父皇是有心压着,否者这会恐怕,丞相早已交由了他人。我想,父皇与丞相既是商量事情,就是隐秘的。再说唐大人既然知道自己的儿子有喜欢的姑娘,也知道他的性子,怎么会让他知道这件事情呢?知道也就罢了,看唐公子这闯宫的行为倒是没有了任何的顾忌,只是不知道唐家这样的礼仪之家,真的就教出了唐公子这样的人吗?”

沈蕴卿说着端起了手边的茶水轻轻的喝了一口,给唐明启思考的一点空间与时间。

唐明启听到沈蕴卿的话带着一种慢悠悠的情绪,渐渐的灌入了脑海中,却在惊醒之后,顿时出了一身的冷汗。

是啊,他儿子的性子,他是知道的,就是知道了这件事情,也不可能就这样明目张胆的闯进宫中来,除非是有人要挑唆了他啊。

再想想沈蕴卿的话,只觉得一股冷汗已经将贴身的衣物打湿,如果这事真的闹到了皇上跟前,皇上不仅不会把沈蕴卿嫁给唐澳淇,甚至对自己的父亲都会产生意见。

如果这个时候,朝堂上再有什么动静,是不是就是说父亲的丞相之位就此打住了。

然后,接下来还有什么在等着唐家呢?

唐明启越想越觉得可怕,他一下子从座位上站起来,猛地跪倒在沈蕴卿的面前,磕头道:“谢谢公主的救命之恩啊,不对,是救了一大家人的命啊。谢谢公主啊。”

“唐大人这是做什么,我不过是觉得事情蹊跷,顺着思路说了几句,快点起来吧。”沈蕴卿示意宫女上来将他搀扶到座位上。

“不过,不管唐公子怎么闹,这会儿我想根源就在于丞相的病情,问句不该问的话,丞相的病是因为了什么?”沈蕴卿轻轻的问道。

唐明启见问到父亲的病情,幽幽的叹了一口气:“也不知道是怎么了,自从今年春里就老是咳嗽不止,现在更是越发的厉害,皇上也派太医去瞧过,只是不见好转,恐怕…恐怕这个年都难过了啊。”

说着眼眶微红,伤心的擦了擦眼泪。

“真是可惜了。”沈蕴卿也跟着悲伤的遥遥头:“现在朝堂的局势,只有宰相能够好起来,一切都会不攻自破,如果有半点损失可就要有灭顶之灾了。”

第179章 公主的用意

唐明启是睿智的人,从今天看沈蕴卿处理事情的智慧,和刚才说出的话来,一看就不是一个闺阁女子的见识。曾经他多次的听人提起,皇帝对沈蕴卿的宠爱,甚至给她出宫的权力还配了什么士兵。

当时他想不过是稍稍活泼的女孩子,皇帝喜欢也就宠着了,以至于后来父亲说起这门婚事和沈蕴卿这个人,也是出于当时在战场上的表现和对三皇子的态度,觉得可以成为一条线上的人罢了。

顶多就是个有点心眼的小女孩,仗着自己身边的高手,在战场上懂得借力打力,凭着三皇子的力量,给自己挣了个好一点的名声而已。

只是没有想到,今天一见,并不是他想象的那样简单,这个沈蕴卿果然有过人之处,甚至是有些男人都不能及的地方。

心中不免产生了佩服之色,说话也就越发的恭敬起来。

“公主说的对啊,只是现在父亲的病一时半会的好不了,而小儿这样一闹,恐怕皇上已经知道了一些。”唐明启忧心忡忡。

沈蕴卿的手轻轻的放在椅子背上,微微的弯曲着,脸上显出一种笃定的神色:“唐大人要是放心,就让唐公子在宫中的牢狱中呆上几日,一是杀杀他的性子,让他知道什么是天高地厚,知道这次是不是受了什么人的指使,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二呢,我想,我会有办法给父皇一个交代,并不会牵连到唐府,或者让唐公子有所受伤。”

话说的间接而明了,唐明启知道这个公主是在这样的时候选择与自己站在了一起,就在刚才还叹息自己的儿子没有慧眼,看不到眼前的这颗宝珠,这会儿见沈蕴卿如此的帮助自己,心中顿时一喜:“全凭公主做主就是了,小儿今天冲撞了公主,公主就是打骂他都没有什么问题的。”

沈蕴卿淡淡的笑道:“打骂就不用了,到时候有了伤,唐丞相与大人都要心疼,嘴上不说,心里该骂我了。”

“不敢不敢。”唐明启见儿子的事情有了沈蕴卿兜着,心里放松了一半。

沈蕴卿见他这个样子,知道时机成熟,便点头道:“现在唐公子的事情倒是不足为虑,只是唐丞相…”

提起自己的父亲,唐明启就更加的犯愁,皱着眉头道:“看了多少的大夫,只能听天由命了。”

沈蕴卿摆手道:“唐大人不要作此想法,如果唐大人不嫌弃,我到想推荐一个人去给丞相看看。”

“真的吗?那太好了,不知道是哪位神医?”

“就是给我母后看病的张太医,他虽然性子古怪些,但是医术还是好的很。”沈蕴卿想了想接着道。

唐明启听说是他,先是脸上一喜,接着又有点不安:“张太医是皇后娘娘的贴身太医,这个给我父亲看病,是不是逾越了呢?”

“没事,这件事情我会对母后说明白的。”沈蕴卿点头。

“那就好,那就好。”唐明启亦是松了一口气。

沈蕴卿笑了笑,这个唐风礼有个怪癖,就是自从他病了之后,只找熟识的人给他看病,多少人给他举荐了很多的大夫,他都一概的不用,似乎是疑心过重的原因,恐怕别人要害了他一般。

这也是沈蕴卿本来早就想举荐张太医,而一直都没有去说的原因,没有想到正好赶上这一出,倒是省得自己在算计了。

不过,沈蕴卿转念一想,也是有点奇怪,唐风礼在朝堂上的作风,不像是疑心甚重的人,只是这样的举动是不是还暗含着其他的原因。

但是看到唐明启这样痛快的答应下来,等到张太医去看过后,就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了。

见天色已经晚了太多,唐明启便告辞出来,沈蕴卿也不拦着,让人送到了宫门口就转身回来。

红醉跟在她的身后道:“公主,唐大人是送走了,可是皇上要是问起来今天的事情可怎么办啊?”

沈蕴卿边走边悠闲的道:“来,附耳过来,本公主安排你件事情。”说着就见主仆两个停下了脚步,在红醉的耳边悄悄的说了几句。

红醉诧异的看着沈蕴卿,又不得不点点头道:“准备这些做什么?”

“好了,去吧,让你准备就是有用的。对了,你去准备东西,喊紫影与青岫和我上凤梧宫,这会儿我想父皇还是在那里没走吧。”

红醉只得点头,让人喊了青岫与紫影出来,陪着沈蕴卿去了皇后那里,自己却通过后门,自去准备东西去了。

沈蕴卿坐着轿撵一路来到凤梧宫中,见皇上的依仗还没有走,先是一笑,果然来的是时候,有母后在有些事情就好办的很了。

这样想着,心情很好的一路进到了内殿,见皇后与皇上正吃完了晚饭,对坐着说话,先是上前行礼道:“见过父皇,见过母后。”

嘉和帝见是沈蕴卿来了,含着笑道:“怎么这会儿才来,饭菜都被我们给吃掉了,你就只能喝汤了。”

说的大家跟着笑起来。

沈蕴卿挨着皇后坐下:“母后,你看父皇,就会欺负女儿。这大冷天的过来给您二老请安,先不说吃没吃饭,张口就只让女儿喝汤,女儿可不干了。”

“哈哈。”嘉和帝见她小女儿模样的偎依在皇后的身边笑道:“谁让你这么忙,这会才来呢。”

沈蕴卿见嘉和帝这样说,就顺着话头说了下来:“还不是因为父皇惹的,才害得女儿这样晚才来请安呢。”

“哦?”嘉和帝轻轻的一挑眉毛微微有些发愣:“怎么好好的怪怨上父皇了呢?”

旁边的皇后听到也是有点纳闷,抚摸着沈蕴卿的后背,望着她,

沈蕴卿见两个人都望着自己,会心的一笑:“可不是父皇吗?惹的人家都寻上门来找女儿呢。”

接着把唐淇澳找她的事情简简单单的说了一遍,听的嘉和帝的眉头皱的越发的紧起来,最后忍不住道:“这个唐淇澳太不知道好歹了,这会儿人关在哪里?”

沈蕴卿笑道:“这会儿父皇恼了,那会儿把女儿说给人家的时候,怎么就不…”后面的话没有说,直直的拿眼睛看了嘉和皇后一眼。

皇后会意,在旁边劝道:“皇上,这事也不好太过于干涉了,毕竟没有闹到您的面前,您要真的过问起来,里面还碍着好几个人的面子。”

本来嘉和皇帝正在犯难,是怎么样的处罚这个唐淇澳,毕竟有唐风礼在这里面夹着,还有自己当时的不算承诺的首肯,但是听到女儿这样说又忍不住的动气:“朕自然明白,但是他也太不懂事了,先不说拒绝皇家的婚事,就是这事八字还没有一撇,他就这个样子,幸亏是碰到了昭阳,要是换做其他的公主,早就闹起来了。”

“父皇,您也不生气,不过是个不懂事的孩子闹事罢了。”沈蕴卿接着开口劝道。

“不懂事?都要快二十的人了,你倒是会替他开脱。”说完,嘉和帝似乎想到了什么,那眼睛瞟了沈蕴卿一眼。

见她脸色微微的有些泛红,不禁笑了出来:“不会,我们的昭阳,喜欢上那个胡闹的小子了吧。”

一句话让沈蕴卿陡然的心惊,慌忙的解释道:“父皇,别误会,我才看不上他呢。”

谁知不解释还好,越解释,嘉和帝的目光就越发的玩味起来,笑道:“好好,父皇知道,,没有看上,没有看上。”

沈蕴卿有些懊恼,但是事情总是要办理的,总不能就扔下不管了,还是皇后见沈蕴卿着实的尴尬,解围道:“皇上,您看您,弄得她都浑身不自在了。”

“哦,是。”嘉和帝这才回味过来,笑吟吟的望着自己的女儿。

沈蕴卿很是无奈,她哪里表现的就非要看上那个唐淇澳了啊,那个楞头小子她打死都不会要的。但是她还是微微的想了一下道:“父皇,不如这样,既然刚才母后也说了里面碍着好几个人的面子,不如父皇就装不知道,让我来处理好了。”

嘉和帝喝了一口桌子上的茶水。

沈蕴卿见嘉和帝的犹豫不决,肯定是怕她出手太重,万一伤了唐淇澳,倒是不好和唐风礼交代。

便接着道:“父皇放心,这里面的利害关系我还知道一些,不会对他怎么样的,只是不想让他在这样的嚣张,这会就是有点惩罚,也是为了以后他不能再这样不知道天高地厚。”

听到沈蕴卿这样子讲,嘉和帝才略略的放下心来,知道沈蕴卿一向有些分寸,也就点头应允道:“那就这样也好,回头,要是有人来找朕,朕可是什么都不晓得的了,全凭你去处理好了。”

“谢谢父皇。”沈蕴卿听到他答应了自己,扬起了一张笑脸,越发的开心。

几个人说说笑笑了半天,沈蕴卿才从凤梧宫中出来,回到了昭阳宫中。

坐定后,看到红醉已经回来,才笑到:“都准备妥当了吗?”

红醉点头。

“那就好。”

第180章 倒霉的唐公子

宫中牢房中,唐淇澳被管在单独的一个牢房中,其实这些牢房是不太使用的,此刻也就管着唐淇澳一个人。

两个牢头正无事的坐在那里喝着小酒吃着小菜,闲聊着打发着漫漫长夜。

只见其中的一个牢头捡了桌上的一粒花生米丢到了嘴中,咀嚼了两下,咽下去后,才可开口道:“唉,我刚才出去可是听说,今天皇上发了很大的怒火呢。”

“怎么了?”另一个牢头用筷子夹了一块菜,看了自己的伙伴一眼。

“还能有啥啊,不过是因为,那个人呗。”说着用下巴指了指在牢房中的唐淇澳。

“怎么说的?”这边的人更是好奇,开口问道。

另一个接着道:“听说,三公主,将他与唐大人关起来后,哪里都没有去,回头就去找皇帝告状去了。你想啊三公主是什么样子的人,轻易都不发火的人,这会动了大怒,说什么不是对她不尊敬,是对皇上不敬。这一对皇上不敬,那罪名可就越发的大了。气冲冲的闹到皇上那里不说,你再想,皇上说什么要与三公主说媒,毕竟是没有公开的事情,这一闹,不说没法收场,以后就是三公主想嫁其他人,也很是难堪啊,不用说公主,换成谁家的女儿都生气。”

“是啊,他也太不懂事了,就是想要拒婚,也要找个合适的理由或者其他的途径,只管一味的胡闹,小孩子心性,怎么能解决问题呢。”说完抿了杯中的酒一口,接着道:“快说,后面的呢?”

“皇上见唐家这样的不给自己脸面,甚至打了公主的颜面,如何忍的,管你是什么前朝大臣,什么功勋阶级,立马提审了唐大人。我那回来的时候,听说皇上要剥夺了唐大人的官呢。”

“不过也没有闹得人尽皆知罢了,我想没有那么严重。”这一个摇摇头。

那一个轻轻的嗤了一声:“你是榆木脑袋啊,就是不从这件事情上发落,那朝廷一天上百件的事情,随便一个件事情,就让唐大人吃不了兜着走了。我看啊,这次唐家,悬得很呢。”

“也对啊,不过唐家不是还有唐宰相吗?我听说皇上对唐家很是看重,上次还亲自去看过唐宰相的病情呢。”

“唉,皇家给你礼遇,你要接着好好的保护,这会摔了个稀巴烂,谁还给你脸啊,让你摔着玩呢。”另一个继续鄙夷了一下。

那一个则继续辩驳道:“也不一定,必定丞相是丞相,还是老臣,皇上会留面子的。”

“绝对不可能,这次皇上的火气大着呢,说不定趁此时机要好好的整顿一下呢。你要不信,咱两堵上一把,唐家要是这次没事,我输你一两银子。”

“好啊,赌就赌,那我就赌唐家不会有事,一旦有事,我输你也是一两银子。”

“嗯嗯,说好的啊。”说着两个人又谈起了其他的话题。

那唐淇澳本来被关进来就有些心惊胆战,这会在牢房中并没有什么安稳的所在,不过是凭着心中的一口气,才堪堪的没有倒下。

这会听到外面的牢头,虽然声音很低但是那一句句的话,将外面的事情讲的清清楚楚,特别是听到自己的父亲被皇帝教到了面前,心中更是紧紧的悬着,生怕自己的父亲有什么闪失,那么自己真的成了千古罪人了。

后来听到那些牢头不议论此事,知道他们也不知道此刻父亲是怎么样了,忍不住对着外面喊道:“唉,你们,来,过来。”

那两个牢头正喝的高兴,哪里有功夫管他,甚至连看都不看他一眼,继续自己找乐子。

这里唐淇澳喊了半天,也没有人理他,气的他开始使劲的锤那牢门,谁知那边的牢头只是鄙夷的望了他一眼,继续猜拳。

唐淇澳在这里一通的乱砸,也没有结果,只是气的浑身哆嗦,毕竟他从小在金玉之中长大,都是前后簇拥着很多的奴仆,哪里见过这样不摆他的事情。

但是生气归生气,见那两个人真的不动,突然想起了什么,从自己的腰间摘下了一块玉牌,摸索了半天,想了想又忍不住的挂回到自己的身上,然后去趟了下来。

可是,没有躺多久,终还是抵挡不住自己的牵挂之心,负气起来,又开始冲那两个牢头大喊大叫。

谁知那两个牢头如聋了一样,还是不理会他的各种抗议,直到将近黎明时分,唐淇澳,抵挡不住昏睡过去。

昏昏迷迷中又不甘心的睁开了双眼,透过小小的窗户发现外面已经大亮,见那两个牢头又换做了另一班的人,只是一低头间,却见身上的块玉牌早已经不见了。

翻遍了整个牢房中都没有看见,只得再次的吆喝换班的牢头,谁知那两个人倒是过来和他说了两句话,可一听他提起玉牌的事,立马横眉冷对道:“你要想好了,我们可是换班过来的,没有见你的什么玉牌,再说了,你这人好奇怪啊,连命都快没有了,还惦记身上的玉牌子。”

唐淇澳一听,只觉得头晕脑胀,赶紧的问道:“你们可知道我父亲怎么样了啊?”

那牢头听到他这样问,上下打量他一眼,彼此又对视了一下,嘴角含着一抹意味深长的笑,眼睛却落在他的头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