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菜到是现在就得做上,张秀兰只记得要放糖,她是盐和糖都放了一些,最后又放了些辣椒沫进去,上辈子赵兴国就爱吃辣的,刘城的口也重,张秀兰觉得他能爱吃辣的。

最后才把买的一大块牛肉拿出来,她想做些牛肉酱,在租房子那里的酱缸张秀兰当初告诉菜店的人帮着照看一样,张秀兰现在是一个人不敢去那里,打算等什么时候刘城回来,让他带着拉回来。

刘家到是也有大酱缸,张秀兰把牛肉切碎,把买回来的花生炒熟,芝麻也炒熟放在一旁,锅里的油爆香放入切碎的牛肉,炒的发黑之后放入大酱,翻炒几下再放入花生和芝麻,倒入辣椒,放水炖,最后熬的粘稠就可以出锅。

家里的材料不齐全,张秀兰只能简单的做一下,在部队那里,到也能当道菜吃,起码抹着馒头吃,味道会不错。

张秀兰刚收拾完,要准备中午饭,就听到外面有人按门铃,以为是婆婆忘记带钥匙跑过去开门,结果看到外面站着的人微微一愣。L

ps:月底了,请大家多多投粉红票支持八八,感谢yasodhara、yh6764900的平安符。

176:误会(粉红票280加更)

赵兴国站在门外,看到开门的张秀兰显然是没有认识来,不过看着对方看到自己脸上的神情微微一愣,才细细的打量过去,只觉得面熟,却不记得在哪里见过。

张秀兰也从惊呀中回过神来,“过来了,是找刘城吗?他不在家,在部队。”

张秀兰知道赵兴国去进修的事情,上辈子赵兴国也是去进修,不过那个时候她还没有从农村过来,所以也没有赶上,是后来部队有家属楼,她随了军才过去的。

重活一世,又嫁了人,再次面对赵兴国时,张秀兰已经没有了别的感觉,只是一个村里出来的,不太熟悉罢了。

赵兴国听到她用熟悉的口吻和自己说话,又细细的打量过去,只听说刘城结婚了,他又没有赶回来,在电话里听刘城的口气他是认识的,赵兴华却想不起他怎么认识眼前的人。

张秀兰见赵兴国站在那里闷不做声,才反应过来怎么回事,“我是张秀兰。”

赵兴国认不出来,到也正常,不管是村里的还是出来打工后的张秀兰,在赵兴国的眼里都是个看不到脸,又一身破补丁衣服的农村姑娘,如今的张秀兰嫁人之后,脸也露了出来,清秀的模样虽然不说是美,却也让人眼前一亮,在说现在又换了一身的合体衣服,气质上与记忆里的那个模样跟本就对不上。

张秀兰报出名子后,赵兴国瞪大了眼睛,目光在张秀兰的身上也犀利起来,显然在知道刘城娶的人是谁后,很是震惊。除此之后还有一丝的厌恶。

该是厌恶才对。

张秀兰觉得她没有看错,就似在村里的时候,大家一起在村口等车的时候一样,赵兴国就离的远远的,显然不喜张秀兰。

如今再在赵兴国的脸上看到这样的神情,张秀兰一点也不意外,对她来说觉得这样正更常一些。赵家的人就是这样。踩低捧高。

“啊,是你啊。”不过等开口的时候,赵兴国的声音却淡淡的。没有带出一点别的情绪,“我知道刘城在部队里,正好从北京回来,带了些北京的特产过来看看刘阿姨和刘叔叔。”

“是这样啊。那快进来吧。”张秀兰退开身子,让出路来。

赵兴国犹豫了一下。才进了握。

看到若大的客厅和摆设,提着东西的手又紧了紧。

心里说不出来的愤怒来。

在北京进修的时候,才听老师无意间提起刘城,竟才知道刘城原来是*。而且听话里的意思他父亲的职位在军区里还不低,只是是哪个团的军区却不得而知,他生怕对方知道他对刘城这些都不知道。而觉得他与刘城关系不近,所以才没有多问。

他是感到生气。气刘城瞒着家世不告诉他,气刘城把他这样的穷人家出身的玩弄在手撑间,可他又没有硬气去跟刘城发脾气,让他怎么说?质问刘城为什么不告诉他这些?

可是他自己跟本就没有问过,还误以为刘城与他一样,所以不好意思开口说起家里的事情,结果现在看来,是他看走眼了。

在刘城这样的*的眼里,那是低调,甚至不靠家里,在所有人眼里那是优秀。

明明知道是这样,赵兴国想起这些来,就是忍不住愤怒。

可是等下车之后,他又忍不住想看看刘家到底什么样,抱着侥幸的心里到大院这里打听,竟没有料到刘家真的住在大院里,站岗的小战士看他穿着军装,又看了他的军官证才放他进来,又告诉他刘家是哪一座房子。

走到刘家的门口,赵兴国犹豫了很久才按响门铃,万没有料到更让他震惊的是开门的人,竟然是张秀兰。

坐到沙发上,赵兴国把手里的礼盒递过去,“听说北京烤鸭不错,我就带了一只回来,你们偿偿鲜。”

张秀兰倒了杯水放到茶几上,才接过来,“你太客气了,婆婆到外面去溜达,也快回来了,公公到是不知道今天能不能回来,你先坐着,晚上就在这吃吧,我正好要做饭。”

赵兴国忙叫住她,“不用,我坐坐就走。正好我也有话要问问你。”

张秀兰原本都转身往厨房走了,听到他的话,回过头看他,见他点点头,这才走到他对面的沙发上坐下,“有什么事吗?”

赵兴国深吸一口气,“你和刘城是什么时候处的对象?”

他知道他没有理由问这个,可是想到弟弟和家里人对张秀兰的评价,赵兴国觉得他有必要点点张秀兰。

虽然才知道两人结婚,可是他觉得两人能认识是通过他,如果日后俩人婚姻上出现了问题,那和他也脱不了关系。

张秀兰想到先前赵兴国的嘴脸,还有大娘的话,眼下再听到赵兴国这样问,隐隐猜到了赵兴国是怎么想的,面色也淡了下来,“你问这个有什么事吗?”

不给面子的,张秀兰想直接问关他什么事。

可到底是到刘家来看公公婆婆的,张秀兰才给他留了分情面。

赵兴国看出张秀兰恼了,却毫不退让道,“有些话不说,大家心里都清楚。你能和刘城认识,我也算是变向的引了你们认识,这个我说的没有错吧?”

赵兴国直盯着张秀兰,张秀兰也不吝啬的点点头,赵兴国就继续道,“你和刘城是怎么后来走到一起,我是个外人,不会多问一句,只是有一点,到底说你们认识是通过我,既然你嫁给了刘城,以前你怎么样不重要,我希望你以后会好好的过日子。”

“我若是不好好过呢?”张秀兰淡笑的反问。

眼里却是一片冰冷,或许赵兴国是好心,毕竟以前赵兴国对她的印象就不好,可是张秀兰实在喜欢不起来赵家人这副高高在上教训人的样子。

一个踩低捧高、爱慕虚荣的男人,有什么资格在这里教训她?

还不是怕她做的不好了,怕刘家到时迁怒到他的身上?

张秀兰太了解赵兴国,这个男人向来把利益放在眼前,不关乎他利益的事情,哪怕是个要饭的,他都不会去得罪一下,现在她嫁进刘家,换成一般的人自然是拉关系,可偏偏赵兴国却是这样警告的口吻,可见他把自己那见不得人的性子藏的有多深。

对面的赵兴国听了张秀兰的话,却是冷冷一笑,“你也不用跟我志这个气,我知道现在你嫁到刘家,村里人和你家里人都捧着你,自然都是挑好听的话说,没有人做这恶人。不过忠言逆耳,我劝你还是往心里进进的好。刘城人不错,他家既然能接受你,这也是你的运气,这样的婚姻你再不好好珍惜,将来后悔的只是你自己。”

赵兴国的目光在张秀兰的身上从上到下扫了一眼,“看看你现在的打扮和住的地方,这就是许多女人比不上的,就是你表姐张志红也比不上。以前你的心思怎么样我也管不着,可是你现在嫁给了刘城,刘城是我的好兄弟,兴华是我的亲弟弟,哪个我都不希望你去伤害他们。”

不说这个还好,一听起赵兴华,张秀兰的火腾的一下就烧了起来,“我去伤害他们?你还是回去问问你的好弟弟,他都干了些什么?我告诉他,再有下次,我就直接送他进局子里面,别怪我心狠,也让他日后离着我远点。”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他做了什么?”赵兴国就是因为知道张秀兰和弟弟处过对像,现在看到她嫁给刘城才忍不住担心。

结果现在听到这样的话,明显是出了什么事。

张秀兰怒极反笑,“做了什么你还是回去问他吧,省着认为我在这里挑拨你们兄弟之间的感情。”

语罢,张秀兰站起身来,“我还要做饭,就不多说了,看时间我婆婆也该回来了,你要是真有什么要交代跟我婆婆说更好,这样你也能放心。”

在赵兴国的眼里,已经给她定了位,不管她应不应下,都换不来赵兴国的相信,张秀兰觉得没有必要志这个气,还是过自己的日子好。

这辈子赵兴国娶了王丽,王丽那精明的一个女人,她也想看看赵兴国要用什么理由摆脱王丽而去娶郭红兵。

赵兴国看着张秀兰甩身进了厨房,把他一个人仍在这里,气的赵兴国胸口要裂开一般,偏又没有发出来的理由。

不过没有给他过多单独生气的机会,刘母从外面走了进来,看到家里坐着个人,还挺惊呀的,“是刘城战友吧?”

刘母知道儿子有几个相好的,在结婚那天也见了几个,独一个没有见到听说去北京进修了,一般情况下,不会有部队的人到家里来,而且看着年岁也不是丈夫的同志,就猜到了儿子身上。

赵兴国马上站起来敬了个军礼,“阿姨好,我是赵兴国,刘城的战友。刚从北京进修回来。”

“噢,是赵兴国吧?听刘城说起过你,快坐吧,到了这里就当成是自己家。”刘母笑意的点点头,换了鞋才坐到赵兴国的对面。

赵兴国这才敢坐下来。L

ps:现在开始五一粉红票一票变两票的活动了,大家多多支持啊。

177:遇上(粉红票300加更)

赵兴国一脸的严肃,面对刘母坐着的时候,就像被领导审查一样,张秀兰从厨房里撇头看了一眼,唇角边升起一抹嘲弄的笑,风水沦流转,想不到也有一天她张秀兰看着赵兴国这样谄媚的一面。

记得上一世,因为她是农村的,又没有初中毕业,哪怕是随了军,赵兴国也没有给过她好脸色,处处拿着她和别人比,张秀兰每一次被赵兴国指出不好的地方,下次都会改证过来,可是直到最后,张秀兰才明白,不是她改就能改变赵兴国的态度,哪怕她说地球是圆的,赵兴国也会说不对。

明明已经撞到他下郭红兵有暧昧,可是赵兴国只会骂她心思不正,去玷污她的人格,可最后又怎么样?

还不是和她离了婚娶了郭红兵?他的人格呢?

张秀兰可记得当赵兴国要和郭红兵结婚的时候,她找到赵兴国问他那句话时,赵兴国是怎么回答的?

人格是富人有拥有的,你一个农村的又与小叔子搞在一起的女人,配有什么人格?

这句话就像一把刀狠狠的插在张秀兰的心上,每当想起来的时候,都让她劳劳记住自己犯过的错,哪怕后来与石民在一起,石民待她再不好,家里又都靠她一个人,有别的男人示好让她离开,张秀兰都没有动摇过。

因为她永远记得被赵兴国那句勾引小叔子的话带给她的羞辱,哪怕明知道石民不好,她也不想后半生再被人看不起。

重活一世,她终于不在走那条路,她和赵兴国也不会再有交集。虽然现在是靠着刘城才压了赵兴国一层,不过早晚有一天,她会靠着自己的能力,让所有人都不会看看不起她。

张秀兰坚定了心里的想法,手也不闲着,她晚上包了芹菜肉的饺子,芹菜只在热水里滚了一下就捞了出来。她不喜欢炒的太老的芹菜。只觉得那样口感不脆,也失了芹菜的味道,肉放的不多。婆婆年岁大,吃多的肉对身体也不好,张秀兰自己也想减肥,正好一举两得。

没有拌馅子的时候。她就先把面和好了,在一旁醒着。等把馅子拌好的时候,面也醒好了,用起来劲道,擀出来的皮也光滑。

其实张秀兰最喜欢做饺子。一是省事,二是简单。

特别是人多的时候,不用细去想做什么菜做几个菜。包饺子却是最简单,也不会让人挑出来什么毛病来。在别人眼里觉得麻烦的包饺子,对张秀兰来说却是最简单的。

把一块面的剂子都揪出来团好,放在一旁待用,每次都擀十个饺皮,包完之后再擀,这样一个人包起来也觉得快了很多。

家里又突然多了赵兴国,张秀兰知道婆婆定不会让人走,原本打算多包些放在冰霜里面,留着以后早上的时候煮着吃,现在看来只能得了空再包。

两大帘子的饺子,有二百多个,张秀兰用不到一个小时就包完了,把水放在闷罐里放到灶台上,张秀兰才洗了洗手出了厨房。

刘母一进来就听到厨房里有动静,知道儿媳妇在做饭,见人出来就正常的寻问了一句,“兴国也在家里吃,都带出来了吧?”

张秀兰笑道,“今天正好包饺子,也多包了些。”

这样的话,换成哪个婆婆听了都高兴,也挑不出毛病来,不会擅自留人吃饭,特别是没有问过长辈的情况下。

刘母又是知道张秀兰和赵兴国是一个村里的,张秀兰觉得这样的事情还是避讳一下的好,不管婆婆会不会多想,可是她却要谨慎些。

赵兴国听了暗下却是一嘲,不屑张秀兰的虚伪。

刘母却是很高兴,“那正好,不然还要多做一些来。”

儿媳妇向来不做主,万事都等着吩咐,换成哪个当婆婆的都高兴,刘母虽然不像别的婆婆那样挑事,可见儿媳妇能知道家里让长辈做主很高兴。

特别是今天听到李莲苹一直说儿媳妇做什么事都不问问他们当老人的,做的东西也都是自己爱吃的,满肚子的唠叨,在看看自己的儿媳妇,刘母越发的满意。

这李莲萍正是郭震宇的母亲。

除了这些,重要的是自己的儿媳妇虽然是农村的,可是是个未嫁的姑娘,而郭家的儿媳妇却是个二婚的,与前面的还留下一个孩子。

所以不管从哪里看,刘母对自己这个儿媳妇都满意,语气上也就越发的和蔼,“那么多的饺子一个人包多累,以后这事等我回来和你一起包,再不地就给我大姐打电话,让她从医院回来。”

被婆婆疼,张秀兰哪里会不高兴,也难得欢快的应下,娇笑道,“我记下了。”

家里还有外人,赵母这才又把话转回到赵兴国的身上,“你们也是一个村里的,正好明天兴国又回部队,你要是有啥话也让他带给刘城。”

“也没什么话,也就二天三天的就去部队了,我说的也不过是夜大的事,到不用给他说了。”

刘母也觉得是这个理,自己的那个儿子是最烦这些事去烦他,这才收了话和赵兴国说起来,“去北京不是进修学习吗?这才几个月怎么就回来了?”

“这次是进修,考上军校的事要到九月份才开始上学,现在进修完了,就先回部队,把以前的事情交接一下,在回学校。”赵兴国虽然省不得现在的职位,可也知道他要是放弃了上学校,也只能爬到了这里。

刘母点点头,“这样很好,现在国家正是需要人才的是时候,特别是部队也需要高文化的人才,你能想到这说明你的思想在进步,这才能有大发展。”

被夸赞,赵兴国难得羞涩的点点头没有开口。

张秀兰要去厨房里看水,也没有多呆,到是刚到厨房,就听到有人按门铃,客厅里刘母笑着站起来,“一定是我家的你大姐又忘记带钥匙了。”

走过去开门。

可门一开,看到是郭家的儿媳妇郑怡,手里还端着一大碗的炖小鸡,刘母才惊呼道,“哎呦,你妈还真让你送来了?说你家晚上炖小鸡,我就玩笑道说也好几天没有吃了,她就真送来了,不过是句玩笑话,这可多不好意思。”

郑怡笑道,“刘姨,你和我妈是什么关系,做了好吃的原就该给我送来一份,你再这样客套可就不对了。”

一句话,就把两家的关系拉进了。

“快进来吧。”刘母招呼人进来,“正好今天家里包饺子,你在这里等一会儿,给我装一碗饺子回去。”

又接过郑怡手里的碗。

郑怡笑着换拖鞋,“敢情好,那我可就等拿饺子了。”

人就直接进了客厅。

赵兴国一直背对着门口坐着,郑怡只看到客厅里坐着个军人,也没有多想,刘母去厨房里送碗,郑怡则走到沙发处坐下,待一坐下才看清客厅里坐着的人,脸色都变了。

赵兴国也好不到哪里去,打一听到郑怡的声音,他的身子就紧绷起来,郑怡对赵兴国来说,无疑是他这辈子最大的羞辱,看不起他离婚也就算了,偏又嫁给军人,还是赵兴国的上级。

所以打郑怡嫁了之后,赵兴国就一直躲着不见郑怡,为了不见郑怡,赵兴国疼爱孩子,也很少去郑家,就是不想撞到郑怡。

没有想到今日会在刘家遇到郑怡,而且此时人就坐在眼前。

郑怡的脸色也不好看,她一直回避着她是离过婚的女人,如今赵兴国坐在这里,可不就是在提着着她自己,她是嫁过人的。

两人突然间碰了面,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说什么,都沉默不语。

厨房里,张秀兰看到郑怡来了,差一点就拍手叫好,她到想看看郑怡和赵兴国要怎么办。

看着婆婆一脸笑意的端着碗进来,张秀兰猜着婆婆可能不知道郑怡与赵兴国的关系,不然也不会留下两人尴尬的坐在客厅里。

思及至此,张秀兰就有了主意,“妈,水烧开了,这饺子你煮吧,我总是煮不好,一煮就坏。”

难得儿媳妇有不行的地方,刘母被支使着干活也没有生气,特别是做饭的上面也有她露脸的时候,笑道,“你还是太小,这煮饺子可和包饺子不同,没有那么简单,你快出去吧,正好郑怡来了,你也陪着说说话。”

餐桌上,张秀兰把碗筷也摆好了,酱油和醋还有蒜泥都做了出来,也没有再干的活。

张秀兰原本就想出去看热闹,脆声的应下,就出了厨房。

到了客厅,还一副不知道的样子给两个人介绍,“嫂子,这你还不认识吧?是刘城的战友,说起还还是你家大哥的下级呢。”

张秀兰过来的时候,郑怡就很紧张。

她知道张秀兰和赵兴国是一个村的,此时听张秀兰的话却似跟本不知道她与赵兴国的关系,如此一来,郑怡也松了口气,强挤出抹笑对着赵兴国点点头,算是打招呼。

张秀兰介绍的时候,刘城也在打量着张秀兰,见她面上并没有别的表情,跟本不像是装出来的,心里才相信张秀兰是真的不知道他和郑怡的关系。

刚刚才训完张秀兰,若是让张秀兰知道眼前的人是他的前妻,还不知道张秀兰会怎么嘲笑他。L

178:难堪

赵兴国和郑怡都不希望难堪的一面被外人知道,两人的心里想法一样,自然也不会在张秀兰和刘家人的面前挑破。

郑怡也不是傻的,看得出来刘母并不知道她是赵兴国前妻的事,郑怡索性就装糊涂,也不去挑破这件事情。

心里都有了各自的想法,张秀兰坐下的时候,郑怡和赵兴国还一副不认识对方的样子。

他们俩人这样,张秀兰当然高兴,这正合着她的心思,先和赵兴国说起话来,“听说你还有个女儿,以前在村里的时候,也没有见你带回去过,现在我嫁过来了,有机会也带孩子过来玩吧,孩子叫什么名子?你家里也迁回城里来了,现在跟你爸妈在一起吗?结婚的那天,你爸和弟弟都过来喝酒了,我去敬酒的时候,你爸却早走了,也没有机会打招呼。”

张秀兰说的很随意,一点也让人怀疑不起来,她是在给两个人找难堪,在赵兴国看来,有了先前的事情,现在张秀兰这样客套的和他说这些话,也不过是在郑怡的面前装贤惠。

而在郑怡看来,张秀兰则是因为与赵兴国是一个村的,才会关心的问出这些话来。

两个人都没有多想,可张秀兰问的这话又让两个人一阵的心虚、尴尬。

张秀兰却心情很好,望着赵兴国,见他不开口又笑着转了话题,“对了,你这次回来先回家里看过了吗?我结婚那天王丽还当我娘家来来送亲了,我看着她现在可像城里人了,在村里的时候,我们俩个就要好,她从小就聪明。会为人处事又会说话,村里的人都喜欢她,你们两个在一起挺合适的。”

郑怡打算把郭红兵嫁给赵兴国,张秀兰偏不让郑怡得意,自然是要说王丽的好,到时让他们挑王丽的错都挑不出来。

也算是先打预防针了。

看郑怡的脸色一变,冷冷的扫了赵兴国一眼。张秀兰可不管她是现在就有这个打算。还是听到别人夸赵兴国现在的妻子好而不高兴,张秀兰只要达到自己的目地就行了。

赵兴国还是不开口,他是不知道要怎么开口。对于那个后娶的妻子,结婚第二天就走了,家里迁过来他因为去进修也一直没有回来,跟本就没有再见过面。

先前孩子的事。他是难堪的不知道身上我还能说,而此时问起妻子的事情。他是不知道身上我还能回答。

张秀兰见他又不吱声,疑惑的看过去。

郑怡此时到是高兴了,“是吗?你们是一个村里住着的,和他妻子又从小认识。等到时随了军,你们又在一起,到时也有照顾了。”

这话说的是一脸的羡慕。张秀兰却知道郑怡是在嘲讽赵兴国娶了个农村的媳妇。

张秀兰一个了解内情的人都听得出来,更不要说事关自己的赵兴国。当场脸色就难看起来。

冷眼往郑怡的身上一看,才淡淡对着张秀兰开口,“过日子找个能干会过的才好,我本就不是什么有钱人家出来的,需要的也是正八经过日子的人。你与她是从小一起认识的,以后在一起了,你们俩个也能互相照顾一下,嫁给我们军人,就注定了要受一般女人忍受不了的苦,要耐得住寂寞,这样婚姻才能持续下去,也要守得住自己的心,不然最后难堪的只是自己。”

赵兴国此时的说教,哪里是在说给张秀兰听,到是在说一旁的郑怡,论起来郑怡也算是不守妇道。

在他们俩个人的眼里,张秀兰是个外人不懂得这些,可哪里知道张秀兰是知道的一清二楚。

郑怡与赵兴办离婚不到半年就嫁给了郭震宇,军婚结起来要交恋爱报告还要交结婚申请,两人半年就结婚了,说郑怡离婚之前与郭震宇没有猫腻都是假的。

不过因为郑怡嫁的又是部队里的,而且还是郭震宇,这事才被压了下来,事情大家心里却都有数,也难怪郭家长辈看不上郑怡,因为她也把郭震宇的名声搞破了。

眼下赵兴国这样直白的说出郑怡不守妇道来,和直接扇郑怡一个大嘴巴没有什么区别。

郑怡的眼睛都红了,要不是碍于张秀兰在一旁,又是在刘家,她定会扑过去抓赵兴国的脸。

赵兴国看着郑怡忍无可忍的样子,心里痛快了,两人结婚的时候,到后来郑怡越来越看不起这个家的时候,可没少露出泼妇的一面,赵兴国的身上自然没少被她抓坏,现在看着郑怡装这副端庄的样子,赵兴国只觉得恶心。

果然女人是虚伪的。

也正是郑怡嫌弃他出身低家里又穷,这才奋发的想考上军校往上爬,不然以赵兴国的想法,一直想转业,到地方上安排到政府部门去上班。

张秀兰几句话就挑的两个人视对方为仇人,心里自是高兴,只是没有给她太多的时间,那边厨房里刘母已经喊着饺子出锅了。

张秀兰也不好坐下去,忙起身去厨帮忙。

厨房里的饺子已经摆在了桌上,刘母正在往郑怡拿来的碗里装饺子,抬头看到儿媳妇进来,笑道,“快趁热吃,我把这给端出去咱们就吃饭。”

“我还是等妈一起吧。”张秀兰好意思先坐下吃。

刘母知道儿媳妇不会吃,再没多说,张秀兰则拿了筷子帮着一起夹饺子,客厅里,张秀兰离开之后,气氛就更不好了。

郑怡靠时沙发里,冷眼看着赵兴国,“刚刚我没有听错吧?你是在说我没有守妇道?赵兴国,既然都离婚了,大家就好聚好散,不要成仇人,起码咱们俩之间还有个孩子。”

赵兴国往厨房那里看了一眼,见没有人出来,才压低声音道,“事情曲折,大家心里都清楚是怎么回事,好的坏不了,坏的也好不了。今儿正好遇到,也省着我再找机会和你说,明天我就去你妈家把芳芳接回来,芳芳姓赵不姓郑,如今我妈爸回来了,也不用再放在你家照顾。”

郑怡一听要把孩子抱走,急了,却又不敢大声说出来,生怕惊动了厨房里的人,“赵兴国,当初你爸妈不在城里的时候,把孩子放我爸妈那里,现在你爸妈一来,你就把孩子抱走,你这是过河折桥。”

赵兴国冷冷的看着她,“你该记得当初是你一直说舍不得芳芳到农村受苦,求着我把孩子放在你爸妈家,现在说过河猜桥?我看到不如说得寸近尺的好。”

郑怡被堵的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用眼睛瞪着赵兴国,如果眼神能杀死人的话,赵兴国已被杀死几百次。

愤怒的同时,郑怡心里也涌出一股股的失落来,虽然后来离婚了,可有机会碰到,赵兴国也不会用这种态度对她,到是传现赵兴国再次结婚之后,两人再也没有碰过面,那时候听说赵兴国结婚她还没有什么感觉,可这次碰面,见到赵兴国这种态度,郑怡心里说不出来的难受。

有个声音一直在脑子里徘徊,赵兴国是有了别的女人,才会这样对她,一切是因为他有了别的女人。

厨房里,刘母端着碗走出来,赵兴国脸上的怒气已退了下去,像之前那样端正的坐着,郑怡听到身后有脚步声,也敛起脸上的失落,等回过身的时候,脸上已经挂了笑。

“还没吃,这样一看就知道好吃。”郑怡道了谢接过碗来。

刘母笑道,“我也不和你客气,家里今天有人,就不送你出去了。”

“刘姨快招待客人吧,也就几步远,你送我就到我家去了。”郑怡打趣道,又道了别,才往外面走。

刘母则叫了赵兴国过来吃饭,几个人刚动筷子,刘雨也回来了,洗了手进厨房看到还有人在,刘雨多看了一眼,就坐在了张秀兰的身边。

“这是刘城的战友,和秀兰也是一个村的。”刘母给女儿介绍。

刘雨就知道是谁了,那个差点与张秀兰结婚的人,客套的抬起头对赵兴国点点头,赵兴国也点点头没有多说,心思却从刚刚与郑怡吵过之后,就魂不守舍。

他不是没有看到郑怡脸上的失落和伤心,明明该恨这个女人,可不知道为什么一看到她那样的表情,他自己的心也忍不住难受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