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那几通电话有用,师霁握手的时候塞过去的一个红包也有用,中队长态度很好,再无胡悦印象中的官腔,开门见山,直接介绍情况,“凶手已经抓到了,审问还在进行,这个人,心理素质很好,他也知道,过去这么多年,这个案子和类似的几个案子还不一样,直接证据并不多——”

如果不是dna技术得到极大发展,连唯独的这一点证据都不会有,这个案子,刘宇的口供是非常重要的,能否击溃他的心防,就是案件本身的关键点。在本人松口以前,案件真相还在迷雾之中,师雩是否也是被刘宇所害,这种问题自然也不可能被解答。

嫌疑人肯定是不能见的,中队长也解释了理由,“案子是在a市审——我们的案子,肯定不能交出去。但是,师医生你也知道,现在都正规了,这是部里非常关切的案子——”

这也就是说,以前那些老手段肯定不能用,连擦边球都不能打,现在的审讯都是全程视频录像,要经得起反复考证研究的。“部里特意从s市请来专家,组建专案组,事实上这都是s市那边在带头搞,我们这边能做的也就是提供场所,全力配合。”

即使如此,能把审讯地固定在a市,也算是保住了警方的面子,这样的大案子,不论平时是多骄横的态度,在这种时刻肯定都配合无比。师霁点头沉吟,“能问问,现在嫌疑人状态怎么样吗?”

他是受害人家属,如此关切再正常不过,中队长犹豫片刻,还是透露道,“毕竟是s市那边请来的专家,有一手——听说都不是体制内的,是个非常有名的心理医生,组长用私人关系才请动她。来了以后,说也奇怪,每天就是和刘宇唠嗑,这个刘宇,刚被抓的时候,油盐不进,我们好几个老刑警都栽了,对警方和政府非常的仇恨,这唠了几天以后,你猜怎么着?话就变多了,听专家说,可能这几天就能开口说点案子上的事。”

胡悦听得入神,忍不住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却又是一惊,她看了师霁一眼,还好,他没留意,只是一径出神。中队长也理解,正要继续说,他电话响了,接起来说了几句,不禁喜动颜色,“真的?这专家这么神——这个刘宇,开口了?”

嫌疑人愿意开口,这对案件侦破来说无疑是极大的进展,中队长立刻要赶过去,满口许诺了有进展一定告知——不过,讯问嫌疑人也讲究技巧,不是想问就问,得讲究个水到渠成。师霁问胡悦要不要去哪里逛逛,胡悦当然答复不用,“天都黑了,改天吧。”

师霁没有坚持,两人回到家里,刘阿姨已做了一大桌子菜,她在a市住了多年,饮食上被当地人同化,菜量以大为美,一个酸菜白肉锅就几乎吃不完了,炖的还有芸豆排骨、土豆牛肉,也不知道仓促间都是哪里变出的大锅子。

吃多了就容易困,下了飞机到现在,几乎没有歇过,再是铁人也该累了,胡悦洗了澡,七八点钟倒头就睡,这比她平时睡得要早得多,半夜三点多自然醒来,看看时间,知道不好再睡着,索性起身去上厕所。

她这个客房,不像是师霁的主人房,里面什么都有,上厕所要横跨客厅,经过老院长房门前,胡悦一愣:护工是睡着了,但阅读灯开着,老院长半靠在床上,手里拿着一本杂志,似看非看,听到她的脚步声,他放下报纸,眯着眼吃力地张望了一会,招招手叫她过去。

“您醒了。”胡悦过去打了个招呼,她看了护工一眼:老爷子晚上吃了一碗粥,这就有排泄的需求——

“是你。”但,老院长叫她过来,好像并非为了这件事,他慢慢地、低沉而又微弱地说,“老周,没和我说——也都是缘分……”

“撒手之前,终于,见到你了……”

第178章孤独

“我不知道原来师霁和您说过我。”

“呵呵……”

刹那间,太多思绪流过,胡悦来不及仔细思忖,本能地选择了最得体也最合适的对答,她万万不敢小看这个衰弱的老人——今天下午,他和师霁的交流,胡悦看在眼里,老院长也许年纪大了,但思维仍清楚,而他可是师霁的祖父,即使是现在,在师霁面前,似乎也依然能不落下风。

师霁真的和他说过自己吗?她有些怀疑,他绝不是对亲人提及女友的性格,老院长的话,已经是极强烈的暗示,胡悦一瞬间几乎觉得自己非常的愚蠢:也许一开始,师霁就知道了她的身份,他对新助手的排斥可能是惯例如此,但之后反常的接纳与提携,是否并非是因为她的努力,而是因为他有别的考量?

他们之间,秘密太多,以至于胡悦并没有对这个假设感到愤怒,只觉狼狈——老院长似乎是将这一切尽收眼底,他宽容地笑了。“他还不知道……是,老周和我说的,你是个,好孩子。”

他的手已经很老了,又干又瘦,皮肤发皱,抬起手的动作都颤抖,更显得孱弱,但老爷子仍努力地举起手,拍了拍胡悦的手背。“我知道,你家里,不容易……”

他说话很费劲,声音很轻,在护工的呼噜声里,胡悦不得不凑得很近才能听清,“但是,老周都和我说了,你是个好孩子。”

聪明人说话不用点透,胡悦垂下眼睛,手掌揪紧了床单,“老院长,我……”

她吸了一口气,“我转专业的事……还有考研的面试——”

老院长又按了一下她的手背,“你要多谢谢,老周。”

诧异吗?也许有,但更多的还是释然,这下全能说得通了,s市的医疗圈子就这么大,医学院和医院之间的关系当然也是千丝万缕,尤其周院又是整形出身……不是每个本科生都可以成功地申请转专业,被选拔进双学位通道,能够以这不是很正的出身,以及不是最出色的笔试成绩通过面试——当然,更不是每个硕士毕业生,都能成功地进入十六院。

“当时,导师说的院内的关系……”

老院长微微一笑,他的精神好了些,说话也比之前流利,“一事,不烦二主,不过,老周和我说过,你老师对你很满意,你是个好学生,好孩子。”

他的手指收紧了,攥住了胡悦的手,有些欣慰地说道,“命不太好,可你,真的很好。”

胡悦还有很多疑问,她在校时被评上的助学金,她青黄不接时导师给联系的那些活儿——她实习时进的三甲医院……她能走到今天这一步,靠的当然是永远不屑的努力,但,很多时候,当努力并不能完全决定结果的时候——当她需要一点运气的时候——

胡悦没觉得自己是天命之女,什么事都如有神助,但很多巧合确实让她以为,足够心诚,是可以换来一些虚无缥缈却又实实在在的运势。现在她恍然大悟却又觉得这才更合情合理——哪有什么运势,到最后,其实都是安排。

那,理由呢?

她抬眸注视着老院长,未带感激也不存愤怒,眼神清澈如水,静静地等待着后文——既然说破了,那么,老院长一定会给个解释,他不会把这些事留给她和师霁去解决的。

“蕙质,兰心。”老院长看着她,越看越欣赏,他低声说,“师霁命很苦——却也,很幸运,他,遇到了你。”

他喘了一口气,忽然间,好像被拔了塞子,精力又从身子里打着圈儿地流了出去,“你真的很好,真的,好孩子。”

“以后,师霁,就交给你了——他也是,好孩子。”

他的呼吸又急促了起来,呼吸带上嘶鸣,胡悦连忙去取氧气管,“老爷子,给您吸点氧?”

“不、不用。”老人的身体情况确实是这样,时好时坏就是这么突然,老院长执拗地握着她的手,“他真的很苦,也真的很好。”

“你对他,好些。”他望着胡悦,切切地说,岁月在他面上刻下了无边的愁苦,这句话像是把所有多舛的命运全都凝在了音节里。“他真的很好,比我们都好,他命很苦,小胡,你对他好些。”

胡悦还能怎么追问,她已经不是那个初出茅庐的新医生了,可血终究没有全冷,当这样一个孤苦的老人,一个在她命运的转折点多次暗中伸出援手,把她成全到了这一步的老人,握着她的手,这样将最后一丝心愿寄托的时候,她还能怎么说?就是这个下午,她刚在这个房间规劝过师霁,该放下的时候,别给自己留遗憾。

真相,到如今已没有多少遮掩了,师家人也许存在私心,但她又何必逼着这样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在年轻人面前剖析自己的软弱与自私,老院长对她的帮助做得如此隐秘,已证明师家人未说实话,这也许阻碍了案件的侦破……但,刘宇终究还是落网了,不是吗?这些纠结,也许,也该放下了。

“……好。”她轻声说,望着老院长郑重地说,并不羞涩,更不矜持,“我知道,他很苦。”

想到师霁平日里种种表现,她禁不住一笑,“心里苦,所以,他对人有些独……但是,他真的很好,他对我很好……他很好。”

言辞在此时,是拙劣的,是愚钝的,是无力的,这些话让另一个人来听甚至会嗤之以鼻,深觉荒谬,甚至也许还因此调低对胡悦的评价,师霁哪里好?师霁讽刺她为难她甚至是轻蔑地对待她,说她丑说她笨当着别人让她没面子,师霁对她哪里好?师霁怎么能算个好人?

但是,这些话,并不需要别人懂,只要懂的人懂就行了,只要老院长明白——而他也的确明白,只要他们在相视的笑中能想起同样的笑容,同样的师霁,那就已足够,他们都知道他走过的荆棘路,尝过他流的血,师霁是个充满了谜团的男人,有些事胡悦一无所知,老院长却知之甚详,第一次见面,他们本不该有这样的默契,可某一角度他们又同时明了了他的本质,他的孤独、脆弱与勇敢,在这一刻,形成了无言的默契。

老院长的眉头舒展开了,他望着胡悦复杂而又欣慰的一笑,他们中间,隔了太多,就是这一刻的情绪也不单纯,但他流露出的松懈与解脱,那纯然的喜悦,让人不禁也受到感染。

胡悦也在这样的笑里微微地笑起来,她想着,有机会一定要对师霁说起老院长的笑,将来的某一天,当一切都过去的时候,她要对他说说祖父对他的关心,这世上除了她也并不是没有人爱他——

她慎重地说,“我一定待他好。”

老院长使劲地攥了一下她的手,他也许用尽全力,但她感受到的仅是轻微的抓握。

“好。”他说,嘴唇翕动着,声音微弱了些,说了这么多话,他许是极疲倦了,但却听得出情绪的改变,话里又多了一丝活气,一点盼头——一些对未来的期待,“那个人……刘……”

“刘宇。”

“对,刘、刘宇……他已经,被抓了。师……”

“师雩。”

“对,他的事情,你妈妈,的事情,都、都会有个结果……”老院长说,“我要,撑着等,我想……等到最后……什么都……”

他喘了几口气,“都告诉你……”

“您一定能,刘宇已经开始交代了——”胡悦刚说完,又觉不妥,老人想要盼个什么,有了什么念想,又有了求生意志的话,身体也许就会因此转好,但如果认定了这个念想很快就能实现,这展眼就能盼来的话,鼓舞效果可就没那么好了。“不过,案件也需要时间,您要好好养身体,长命百岁,慢慢的等。”

刘宇已经开始交代的事,师霁肯定没和老人说,他诧异地动了动眉毛上的肌肉,已挑不起眉了,就连笑容都显得乏力,胡悦知道老人精力有限,此时恐怕已经乏得不行,她站起来要把床摇下去,果然老院长也没反对,他的眼皮都快搭在一块了,只是含糊地、断续地说,“对……还得……等……活……久……”

胡悦摇摇头,也没把床完全摇平——就怕痰涌堵着气管,稍微还带点角度,她就停了手,为老院长半掖好薄被,她回屋喝了口水,倒是彻底走了困,辗转反侧了半夜,天都快亮了,这才拧过身子,捂着额头望着屋顶自嘲地一笑:姜还是老的辣,老院长虽然和她半透了底,但还是有所保留。刘宇未曾完全交代,这案子就一天不算是告破,那么师雩某种角度来说就仍有嫌疑,这时候若是告诉她师雩未死,那万一刘宇抗拒从严,真的回家过年了,师雩可不就尴尬了?

以现在的案情进展来说,其实师雩的确已不再是嫌疑人,老爷子的担心,有些没必要了,但胡悦也能理解他的想法,人老了,什么动荡没经历过,对世情的顾虑肯定也比年轻人更多,也更不愿相信公权力。她并不责怪老院长,反而有种说不出的感觉:真相近在咫尺,她放下了师家的隐瞒,也不必再背负沉重的秘密,师霁可能真的不知道,一切都是老院长和周院这对师徒的安排,他们领会到了她的志向,默默地成全了她的夙愿……会做到这一点,那么,师雩是杀人凶手的可能,终究被完全抹杀,不论当年他失踪的真相为何,她也终于可以毫无顾虑地,放下这个执念了。

就像是一块亿万年的坚冰开始溶解,她的心,早已和这念头长在了一起,胡悦心头五味杂陈,却也感到极度的解脱,她想哭、想笑又疲倦到了极点,举起手挡着额头,迷迷糊糊仿佛要沉浸进梦乡里,淡白色的梦境里,噪音都是淡白色的,嘀——嘀——嘀——

嘀嘀嘀嘀嘀——

她翻身坐起的时候,思维都没跟上,过了十几秒才费力地从泥沼里把思维拔出来:这是——这是心电监测仪的告警声。

胡悦赶忙披衣下床,一出门正好遇到过来叫人的护工,师霁住的是主人房,离得远又关了门,还没听见,护工赶快去敲门,刘阿姨迷迷糊糊地也先摸起来了,“老爷子这是——”

“嘀————嘀————嘀————”

晨间,屋内屋外都安静,并不高亢的嘀嘀声也显得这么响亮,在报警声后,心跳声又骤然缓了下来,很快的越来越慢,当四个人或先或后涌入卧室时,心跳已减弱至4秒一跳,胡悦和师霁本能地交换了一个眼色:心跳先快后慢,这是濒死前最明显的征兆,结合之前的表现,老院长这是机体老化衰弱,自然死亡,已没有什么抢救的必要了。

现在,老人也许依然残留少许意识和知觉,听到脚步声,老院长双目微闭,手指无力地颤动了一下,师霁走到他床边,握着他的手大声说,“爷爷,我在这!”

太复杂的话,老人现在已不可能听明白,也许他甚至听不清说了什么,只能听到亲人的声音——他极轻微地点了点头,手指勾了一下——

嘀………………嘀……………………嘀……………………

心跳声越来越慢,终于完全停止,胡悦注视着老院长松弛而安详的面容,轻轻叹了口气。

已不觉意外,只余感慨:果然,世上哪有那么多生命的奇迹,科学的力量,正如同现实一般残酷,昨日的清醒,并非源自求生意志,而是回光返照,老院长的生命,已走到了尽头。

她走到师霁身边,踌躇了一下——师霁倒是没有过多的情绪流露,寿终正寝,大家都有心理准备,能这样走,其实已是福气,老人走在这个年纪,师霁自己是这个年纪,这样的情况,已不太会哭天抢地了。

“现在,我是真的只有自己一个了。”

他只是这样轻轻地对她讲,眼神依然胶在老院长身上。“我们家的人终于都没有了。”“不是。”胡悦说,她没有假装自己很感伤,只是稳定而冷静地说,“没有。”

你不是只有自己一个,你没有孤身一人——你还有我。

师霁抬头看着她,面无表情,又忽然笑了一下。

这是胡悦见过最悲哀的笑。

“你说得对。”他一手仍握着老院长,只是直起腰,用另一只手揽她入怀,只身联结了生与死。

他侧过头把脸埋进她头顶,在她发间,在生死之间轻声说,“还不是……还没有。”

第179章身后事

“节哀。”

“节哀顺变。”

“以后……唉,你可要好好的。”

胡悦站在人群角落,衣服忽然被人拉了一下,她回头看了一眼,侧身一让,“真真姐。”

骆总和她一样,黑毛衣黑裤子,黑色羽绒服拿在手里,只戴了一串简单的珍珠项链,未施脂粉,仍不失典雅,她给胡悦使了个眼色,胡悦知道她在问什么,低声说,“还好,他有准备的。”

“太简单了点。”骆总这才有关心其余事情的雅兴,环顾室内,眉头微蹙,显然对场面不算太满意。

“人手太少了。”胡悦低声解释,“再说,时间也紧,这您也是知道的。”

她和师霁这样过来搁置了多少公事,骆总怎么不知道?她摇摇头,心事重重地叹了口气,把羽绒服给她拿着,自己排到了队伍末端:老院长的丧事,简单庄重,没有过多的环节、喧天的哀乐,在殡仪馆外设的追思厅里举行告别式,来的多是老同事,又或者是他们的后人。虽然退休这么多年,但毕竟曾经是医院院长,人脉关系也都还在,来的人并不少,上过香和家属握手致哀,简单的悼念以后,关系浅些的也就各自散去。在见惯了大场面的骆总看来,也许确实是有些寒酸了。

若她能站在师霁身边,这葬礼也许会比现在风光百倍,但是老院长弥留之际,师霁带的是胡悦回乡探望,这意味着什么,骆总心里也清楚。——但终究,这些事不适合在这样的场合想起,骆总和师霁致哀的时候,两人多说了几句话,她还是走回到胡悦这里,“什么时候火化,看好时辰了吗?”

“唯物主义者,不讲究什么时辰,应该一会就火化。”胡悦说,后续安葬、立碑、祭拜,也就都一起做了,听骆总语气,如果是南边的话,可能还要分许多次来完成。“您什么时候走——师老师可能还要再呆几天,有些继承上的手续要办。”

“后天。”骆总抽了一下鼻子,“有什么事,明天我也来帮忙。”

关系远一些的,致哀后都走了,年纪过大的也支持不下去之后的捧盒、安葬等程序,灵堂内剩下的人并不多,胡悦说,“应该就是一些整理遗物的事情……我也不清楚,老院长剩下的东西不多,我就是帮着跑跑程序上的事情。”

这时候,这样的撇清好像也没用了,胡悦说到一半就不再往下讲,骆总也微微笑了一下,有一点点讽刺在里面,但不是很浓,胡悦换了个话题,“不再多留几天吗?我们可能也就再多呆一两天就回去了。”

这挽留不该是真心实意的,毕竟,她和师霁的关系,差不多算是定了,这时候,她自然应该希望骆总和师霁越疏远越好,但胡悦确实又是真诚地发出邀请,没有明确的动机——也许,只是希望此时,师霁身边能多一个关心他的人。

她的诚意,骆总也能感觉得到,她微微一怔,随即摇头无奈地一叹,“没时间啊,事情太多了——这次过来都是带着事情过来的,好几份文件,需要师霁签字。那个袁先生,就在酒店等着呢,签好字,他马上要回美国了。”

胡悦楞了一下,“袁先生——他也跟过来了?”

“没办法,他回去的机票都定好了——这倒也没什么,但已经约了很多人见面,这个事情一做起来,就像是齿轮一样,这里错了签不了合同,后续安排劝得跟着拖。”看起来,袁苏明和J'S的合作,终于是谈好了,骆总摇摇头,“就差这个合同了,只能跟我一起过来。”

合同都签到灵堂上了,这看似荒唐,但对商界精英来说又再自然不过。胡悦说,“那他……”

“他也想来上个香的。”骆总知道她问的什么,悄声说,“但daniel的性格,你了解。”

袁苏明想来上香,无非是商人人情练达的表现,但师霁未必愿意自己的私事被合作伙伴参与,包括骆总,也是由胡悦告知才能飞来参加葬礼——这个签字,说是时间紧,但师霁之前就请了一周假,当时倒不见骆总提起这事。

这里面种种情由计较,现在也无需分得太细,外人差不多都散了,殡仪馆的人来推棺材,两个女人也就不说话了,跟在师霁身后,和仅余的亲朋好友一起,送老院长走完了人生最后一程。在茫茫细雪中,陪着师霁一起,望着那墓碑上空出的一行,被刻上了详细的生卒年月,连原本日益模糊的另一行文字,一起也被重新镂过烫金,又立在了坟前。

师家在a市毕竟是曾体面过的,就是坟墓都比别家要气派一点,在这一片独占了一排,老院长夫妻合葬墓两侧,是师霁、师雩二人父母的墓穴,再往两侧,还有两个空坟,其中一个连照片名字都有了,只没有卒年,一个年轻人冲着镜头肆意地笑着,是师雩——还有一个,墓碑上镌了一个师字,照片还没上去,这应该是师霁给自己留的地方了。

新坟入葬,旧坟顺势也请人修缮一番,几个亲友在几个墓碑前都拜过了,又不免握着师霁说些唏嘘的话,终究是隆冬腊月,外面也不便久待,大家草草祭拜一番,便各自走去停车场,刘阿姨叫师霁去殡仪馆拿东西付钱开票,骆总不愿再进殡仪馆,胡悦就在外面陪她,两个人都冻得说不出话,骆总掏出手机看了一眼,摇摇头,“没电了,天气太冷,掉电真快。”

他们今天是租了车的,胡悦带她慢慢走向停车场,两人走了一会儿,她不禁回头看看公墓,骆总也跟着看了一眼,“daniel情绪倒一直很冷静。”

确实,除了老院长刚过世那片刻光景,师霁一直非常冷静自持,不说漠然,但情绪极为内敛,看不出太多悲痛,这样的人,不是对长辈毫无感情,那就是情绪其实都窝在心底,反而容易窝出问题,骆总是有一点担心,胡悦说,“他这是操办好多回了,习惯了吧。”

是啊,也就是在这里,师霁那些经历,才仿佛化为了现实,沉甸甸地压在身上心头,叫人除了一口长气以外,说不出什么别的——骆总就叹了口长气,她摇摇头,又回头看了一眼,脚步忽然顿了下,胡悦跟着看回去,倒没看出什么——雪渐渐下大了,公墓里影影幢幢还有些下葬的家属在走动,都是一个个含糊的人影。

她疑问地看了骆总一眼,骆总摇摇头,倒是什么都没说,她有点心事的样子,沉吟了一会才开了话头。“和袁先生那边的合作,现在是定下来了,新公司也在注册,这个事情,很多大客户都有兴趣,本来是想过段时间和你商量的——刚开始这一年半载,业务也要摸索着做,袁先生那边,是想让你居中做几次陪同,把程序定下来,以后再叫小孩子去做,这样稳妥一点,有专业的眼光看着,也能判断我们对接医院的质量。而且,他也比较信任你。”

这对任何人来说当然都是个很不错的机会——袁苏明亲自和胡悦解释过这个模式,可以说,确实是钱多事少,只是离家远了一点而已,不过频率也不会太高,可能一个月出去一次,陪着客人去医院走走,自己就当是去旅游了,来回都是商务舱,不算太辛苦,提成又可观。更重要的是,这对将来的职业发展也大有好处,胡悦一听就知道,骆总这是又要施展阳谋了——好处都是真的,她需要钱也是真的,接了这个案子以后,她在国内的空闲时间会大幅度减少依然是真的。

宋太太那头,骆总出了一招,似乎暂时还没见效,师霁带她回一趟a市,就逼出了她的第二招,自然,这也是姜太公钓鱼,胡悦完全可以拒绝,骆总这时候说出来,大概也是在试探他们的关系到了哪一步:如果真的师太太有望,她也就不用为了钱财东奔西走了。

只是,招数是想好了,但出招的人心情好像又有了变化,老院长的死,让很多事都有了改变,胡悦还在思考,尚未表态,骆总自己又把圈子转过来,“当时是这样想,但现在,出了这个事情,你在十六院那边肯定也有很多积压的病人,我找了另一个人同袁先生去探路,你要是有兴趣,之后我再给你安排吧——也还要问问daniel的意见的。”

她的事,要问师霁的意见,这不像是出于公事上的考虑,倒像是骆总已经承认了她和师霁的关系,胡悦不免诧异,她望了骆总一眼,骆总摇摇头:没问出口,但潜台词两个人都了然。

“别问,”她自己讲,“我也说不清,就是……”

她往殡仪馆方向看去,胡悦也跟着一道看过去——师霁已从屋子里出来,手里还捧着遗像,边走边和刘阿姨说些什么,他看上去依旧是往常的模样,英俊而沉静,就是胡悦也看不出什么多余的东西,师霁的面具,实在是戴得太好了,除非他自己愿意,别人总看不出什么。

就连骆总,也只是微皱双眉,欲言又止了好几次,才轻叹着说,“你最近多陪陪他吧,他需要人陪。”

这是什么意思?她现在对师霁是什么心情?把胡悦又当成了什么?骆总的话,要挑毛病是极简单的,不挑毛病反而难,但人生总有些时候,你也会觉得,不必事事都掰扯得太清楚,这样糊里糊涂的也不失为一件好事,此时此刻,她们至少都共享着同一份感情,那就是对师霁的关切,别的事,可以之后再说。

安葬以后,老院长的身后事其实也就差不多了,无非就是些遗物、遗产,按部就班地办着也就是了,这只能是师霁为主,别人从旁帮忙而已。胡悦还想袁苏明会不会联系她,拉她出去坐坐,但袁先生确实是细心的,大概料到她和师霁关系有了变化,这几天也忙,微信说了几句,讲了下自己也到了a市,问了个好,礼节性地讲了几句丧事安排,也就算是礼数到了,上门的事,倒是没有说起。

假是请了一周来的,老院长去得急,火化完了都还有三四天的功夫。他这套房子,师霁打算卖掉,那就要先办继承,再签中介,a市办事,什么都要关系,要是没有关系,继承都要办一两个月,这些事师霁必须自己出面打招呼,胡悦在家帮刘阿姨收拾房子,老院长去了,她刚好回家给女儿带外孙女,师霁在金钱上好像是有表示的,家里一些电器,刘阿姨用惯了,有带走的意思——她来请示胡悦,胡悦帮师霁做主,都给她。

“按说这些都是要跟着人一起火化的,但是事情办得急,也就没顾上这一茬。”刘阿姨虽然也不舍老院长,但毕竟算是寿终正寝,师霁估计也结了一笔丰厚的费用,和胡悦在一起,她就没必要做得那样悲痛,一边收拾一边和胡悦叨咕,“要以前,都可以捐出去,现在听说日子好过了,旧衣服也不好捐。要是以前,老院长快90岁,也是喜丧,他的衣服很多人家会来讨要,现在……”

她自失地一笑,找了个借口,“现在也没这个习俗了。”

习俗可能还有,但老院长一生坎坷,也许事业上有建树,但家里这个情况,实在说不上是有福气,胡悦帮着把衣服理出来,打包放到纸箱子里,“回头问问师霁怎么处理吧。”她猜,他多数是不会拿到s市去收藏的。

房子要卖,私人物品都要收走,纸箱子是早准备好的,刘阿姨的东西已有一部分先寄回去了,现在收拾的是老院长的东西,衣服收拾完了,是他的药,还有些藏书,老人搬到这里没有几年,身体衰弱很少下床,私人物品居然没有多少,刘阿姨讲,“唯独一点首饰,那天也给你了,箱子里就这点值钱的东西,还有一个房产证。”

“像是照片啊、眼镜啊、手机充电器什么的——”

“老爷子用的一个老人机,充电器在那——也没什么用了。照片是没有的,看了伤心,我来的时候就烧得差不多了。”

“一张都不剩了?”

“不剩了,本来还剩着几张的,时常也拿出来看看,那时候还能下床走走,后来下不了床,脑子也时而清醒,时而糊涂,有一次好的时候,把剩下的都拿来烧了,一张不剩。”刘阿姨絮絮叨叨的,“我也劝,就是……”

胡悦一边听她说,一边往箱子里码书,老爷子的藏书,也都是以医学期刊、专著为主,只是年份已深,失去参考价值,她猜师霁也不会留。刘阿姨正说着,她一边就从书里抖落出一张旧照片,刘阿姨倒有点尴尬了。

“咦?怎么这里还藏着一张?”她拿过来看了一眼,“可能是当时漏了的吧,唉,那时候……人都还齐全。”

正好门响,她把相片赶忙塞给胡悦,“你先收起来吧,别让师霁看到,他也不爱看这些,我记得有一年他回来探望老院长,正好看到老院长在看照片,脸色一下就变了……”

声音渐渐地近了,刘阿姨低声说了一句,“以后你再慢慢给他,好歹做个纪念——回来了啊!”

“事情都办妥了?”胡悦也伸个头问。

“嗯。”师霁说,交代道,“刘阿姨,别费事做饭了,还要买菜——我们出去走走,晚上就不回来吃了,您想吃什么,我们给您带回来。”

冰箱里也有剩菜,刘阿姨说自己吃这个就可以了,胡悦上了车才问,“去哪里?”

“去一下公安局。”师霁随意地说,“他们让我去帮忙指认嫌疑人,应该不用多久,你等我一下就行了。”

指认嫌疑人!

胡悦的心一下就提到嗓子眼里,她哑了一会,才想到该回答什么,“噢,那是还要去哪里?”

“去学校签个字。”师霁说,“顺便走一走——那是我长大的地方,也带你去看一看。”

他难得有这个雅兴,胡悦是该调侃一下的,可,现在她哪有这个心思?一路上心跳如鼓,也不知道是怎么维持的镇定。

等到了局子里,是头次见面的副队长出来接待——大家一通胡乱应酬,胡悦觑了个空子,悄不做声跟在师霁身后,也混进了观察室……

第180章暗中观察

“刘老师,这就是我和你提过的师医生——你们也是同行啊,说起来,又都在s市执业……”

“初次见面,幸会。”

“刘老师你好。”

也许是人多口杂,也许是副队长有意高抬一手,胡悦居然没被赶出去,得以在人头攒动的监控室里找了个角落——角度限制,她看不到单面玻璃另一侧的景象,想上去也不是时机,正好先看看这个很有本事的刘医生——动用了上峰的面子,才从s市请过来,又确实是药到病除,一下就打开了刘宇的话匣子。她本以为会是个德高望重的中年学者,但没想到刘医生居然很年轻,而且长相秀丽,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个小美女——居然是名女医生。

胡悦刚开始很诧异,想了想也释然:心理学在国内是一门非常年轻的学科,越是年轻的医生也许才越能靠近业界前沿理论。学无先后,达者为师,虽然都是医生,但在心理咨询这一块,老经验是不管用的。

这位刘医生也很吸睛,她的穿着低调典雅,胡悦现在还看不出牌子,只是和有钱人接触多了,也有种本能,能感觉到刘医生的衣着应当不便宜——当然了,心理名医的经济条件一定不差,胡悦注意的并不是她的经济条件,也不是她的长相,更多的,还是那种难以言说的气质和谈吐……刘医生声音低柔、态度谦和,但她第一眼就有一种感觉……说不好是什么,也许是一种气场,就像是猛兽之间凭着气味互相的识别。胡悦能感觉到,这个刘专家,是真的有点东西。

副队长和师霁的交流,事前应该是做过交代,刘医生做了简短的自我介绍——s市的执业心理医师,也是警方的顾问专家,这一次是受s市警方的邀请,参与到专案组里——便直接进入正题,她指着单面镜,引导师霁上前,“师先生,我知道这有点困难,但是,你是整形医生,在这方面也许有特殊天赋——你看看这几个人里,有没有你的熟面孔?”

她的意思很容易明白——师霁离开a市已十年,就算是好朋友,十年不见也不是一眼就能认出来的,如果是数面之缘,正常人在十年时间以后,不可能辨认得出,但,如果这个人有特殊的天赋,或者从事相关的职业,那就不好说了。这几个人里,可能有凶手刘宇,如果当时他的生活轨迹和师雩曾发生交际,那么,和他关系密切,时常同进同出的师霁,就有可能把他辨认出来。

胡悦的心跳悄然加快,她上前几步,一边观察师霁,一边看着单面镜——单面镜背后的几个人让她的瞳孔稍稍放大,但很快又明白过来:证人指认这也是一门学问,为了保证可靠性,警方也会设置不少迷惑的选项,她看到的这五个人里,并没有刘宇。想必这第一轮就只是单纯的测试而已。

师霁的眼神在五个人的面孔上逐一扫过,胡悦注意到,刘医生也饶有兴致地观察着他,这可能是她的职业习惯,总是不禁观察她遇到的每个人,胡悦自己也收到了来自她的视线,只是一眼,好像就把她的身份乃至现在的情绪状态都看穿,甚至包括了混进审讯室的一点点羞窘,都没有逃过她的眼睛——不过,刘医生并没有让人把她请出去。

师霁的表情……也没什么太多的东西,他的眼神在左数第二个人身上停留了一会,有那么一丝疑惑,但又不敢肯定,“这……好像是不是以前在我们医院门口开了个小吃店的老板?他和这起凶案有关系?”

这里说的我们医院,当然不是十六院,而是师霁兄弟从小在家属院里长大的a市医学院附属医院。

“什么?”刘医生倒是诧异,“没有,局里相似年纪的人不够,随便找了个些人来填场子的——原来他从前是在医院那边开的吗?现在,他在这个路口开店了。”

“正常,医院搬到郊区,那里也就没客源了。”师霁随口说了一句,继续仔细地看着剩下的人,他流露思索之色,显然在努力唤醒回忆,过了一会才摇头,“除了这个以外……好像别人之前都没见过面。”

刘医生点了点头,拿起对讲机说了点什么,另一侧的警察旋即组织这批人走出审讯室,带进了另外六七名中年男子,都是三四十岁年纪,肤色高矮、神态都各自不同,有人沮丧、有人嬉笑,有人不动声色、极为沉着,还有人浑浑噩噩心不在焉,好像就是来走个过场,一会儿就回到该回的地方去了。

这一次,无需引导,师霁便开始一个接一个的仔细辨认,胡悦双手紧紧握拳,指甲几乎完全陷进手心里,她挤在人群后方,这样可以把自己掩藏得更好一些,看看师霁,看看刘医生,又看看单面镜——其实,本该利用这难得的机会,仔细审视刘宇的,他真的是天生的凶手,这都已经开了口,对社会稍有些常识的话,也知道,不可能有死刑以外的判决,但面对那渐近的末日,他却还是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袖着双手,耷拉着眉毛站在那里,表情淡淡的,仿佛自己的人命都不能让他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