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六嫂眼神微微一动,笑着说道:“妹夫当然是个好的,不过贺家就这么几个人,怕是没这个心力挂着那些东西,若是先送回段家,让段家看着,以后等亦轩长大了再还给他,倒是更加便利一些。”

段六嫂这话当然是有私心的,段雨燕的嫁妆可是比他们六个嫂子加起来的都多,里头大部分东西都是十分值钱的,更别说平时公公婆婆连带着自家丈夫送过去的好东西,如今贺文麒既然松了口,他们带回去看管着,将来再给也说得过去。

更重要的是,这么一大笔的钱财,她们略微动些手脚,放着涨利息也能磨出不少来。

听到妻子的话,段六郎忽然觉得心头一片冰凉,原来他的妻子心中也是惦记着妹妹的嫁妆吗,明明他们段家什么都不缺,为什么还要这般做。

段六郎忽然有些明白,为什么段雨燕死前口口声声相信的是贺文麒,对段家人只要求他们照顾亦轩,却从未提过这些事儿,怕只怕,她对段家的这些嫂子,也是十分的不放心吧。

段六郎向来是个混不吝的,这会儿却忽然觉得自己眼中的世界颠倒起来,这个力度一点儿也不亚于,当年段雨燕发现最爱的爹爹外头其实有许多女人。他冷眼看着因为兴奋而脸颊微微泛红的妻子,忽然起身走了出去,无论如何,雨燕都是他最疼爱的妹妹,她的心愿,这些婆娘不愿意去做,他这个哥哥,却是不会忘记分毫。

第76章 登基

不管亲人们多么的伤心,段雨燕便这样永远的消失在了他们的生活中,原本那个总是带着笑容,即使遭受了病痛的辛苦,也依旧活得开心的姑娘,就这样永远的离开了他们,而他们唯一能剩下的,不过是几分缅怀。

撇开葬礼时候,出人意料的脆弱和哭泣之外,贺文麒又还是那个似乎刀枪不入的知府大人,段雨燕已经走了,他却还要继续生活着,南中的大大小小事务需要他处理,如今难民没有再多起来,但原本的那一群,也还要妥善安排。家里头李氏也病了一场,虽然有碧云看着,贺文麒也不能完全放心。

这样的情况下,贺文麒不得不自己带着贺亦轩,段夫人倒是能偶尔过来帮忙,但这一次她也是大病了一场,身体看着远不如前,精神头也没有以前好了,贺文麒怕小孩子正是爱闹的时候,吵着他们休息,索性就一直带在身边。

也幸好如今的南中,也就是贺文麒的一言堂,下面的官员中,除了张和义有些自己的小心思,其余几人都是完完全全的墙头草,见贺文麒跟段宏南关系亲密,哪里还会故意捣乱。白野舒就更别说了,对贺文麒的佩服和敬仰,成功的让这位大人成了贺文麒的死硬派,有时候甚至为了这位,敢于得罪段家的人,当然,这样的机会也是不多。

贺亦轩从小就比一般的孩子乖巧,即使正是爱闹的时候,每次贺文麒把他带到公堂后头,找个地方圈出来,找个衙役看着,让他自己玩玩具也能玩很久,大概是知道自家老爹在做正事儿,每次都不会发出大动静,很少有哭闹的时候。

但就是这样的乖巧,让贺文麒看着也觉得心疼,小孩子有足够的任性的权利,而自家孩子却是过分的乖巧了。

因为心疼,只要公堂上没事,贺文麒都是一边带着孩子一边看公文,每当这时候,贺亦轩似乎也很开心。

公堂后头放了不少的玩具,但贺亦轩最喜欢的,是一个外头传来的九连环,小孩子拿着比自己两只手还要大的九连环,叨叨咕咕的能玩很久。每次碰巧或者真的解开一个,就会高兴的拿着玩具跑到贺文麒的身边,举着手给他看。

小孩子的笑容带着天真的魅力,每每让贺文麒的疲倦都一扫而空,或者说,在段雨燕死后,正是这个孩子陪着自己走过了伤心的时候。贺文麒最喜欢摸一摸孩子的脑袋,夸奖着说道:“宝宝真厉害。”

听见父亲的夸奖,贺亦轩总是很开心的发出咯咯的笑声,又似乎知道在这里不能吵闹,很快会捂住小嘴,蹬蹬蹬的跑道旁边继续玩自己的玩具,直到贺文麒处理完公事,才有时间带着他到院子里头走一走。

贺文麒就这样一带就是一个月,等李氏完全好起来的时候,才想把孙子再带在身边,但贺亦轩像是认准了贺文麒似的,每天若是见不到父亲,就自己搬着最心爱的小玩具,往衙门的公堂走,知府的宅院跟衙门是前后相连的,这孩子走的多了,居然也就记住了。

李氏也爱他们父子俩相处的好,看了一次,见贺亦轩乖的很,并不会打扰贺文麒做事情,便没有再阻拦,只是每当饭点,肯定是要他们回去吃饭的。一大一小牵着手,走在院子里的温馨画面,直到很多年后,还被许多人所记的。

比起贺文麒在南中还算安稳平静的生活,朱成皓在京城却是过的惊心动魄。显然几个皇子的忍耐性都到了极点,太子已经被搞下去了,但皇帝依旧没有任何传位的意思,似乎就拿着几个儿子耍着玩,几个皇子都不是多好性子的人,哪里能够吞下这口气。

而这几年历朝也是风风雨雨,当初朱成皓花了多大的力气,血的代价,才将胡奴驱逐,如今便将还算平稳。谁知道边疆安定了,历朝之内却是大灾小祸不断,加上百年难得一遇的大雪,难民不知道死掉了多少,揭竿而起的,绝对不是一个地方,各地官府镇压都来不及,从而也进一步的推动了证据的混乱。

朝廷不断派出兵力镇压揭竿而起的难民,各地的难民却像是斩杀不尽似的,历朝真的到了覆灭的时候,朱成皓心中却明白不是。至少大部分地方,即使受灾,但百姓们绝对没有被逼到这样的程度,如今到处传来警讯,肯定是有人动了手脚。

这样的手脚,为的只可能是皇城的兵力,老皇帝到底是没有昏庸,不可能完全抽调边疆的防御兵,难民再厉害,他们的手中也没有武器,但那些胡奴若是再一次犯境,可不是闹着好玩的。

两相牵制,京城的兵力恐怕也会被带走一部分,这样一来,皇城的防守力量就会薄弱下来。

朱成皓看在眼中,却一点儿也阻止的意思都没有,皇城的兵力少了,对他而言自然只有好处。看着自己的两位哥哥千方百计的动作,朱成皓微微勾起嘴角,收网的那一日也不远了。

一切的动乱再一次爆发,居然跟当年太子作乱是同一日,也不知道是有人故意为之,还真的只是一个巧合。反正宣武门再一次燃起兵火,坐在龙椅上的皇帝目眦尽裂,一直以来隐藏的疾病突然爆发,半张脸都无法自控的抽搐起来。

曾经在这个椅子上,他已经被亲生的儿子,一手培养了几十年的太子逼宫了一回,而现在,再一次把他逼到绝境的,是他最宠爱的二十皇子,他宠爱了几十年的诚贵妃,他一直依仗着的永昌王府。

老皇帝禁不住涕泪纵横,二十皇子却说不出的意气风发,今日之后,他就是大历朝的主人,全天下唯一的主人,永远也不用看任何人的脸色,看着依旧高高在上,坐在皇位上的老人,朱成昀甚至觉得,这个人十分的可怜,他这辈子养了二十多个儿子,却没有一个盼着他多活几年的,或许之前小太子是盼着的,只可惜,他已经太老了,再也护不住太子。

一想到小太子的时候,朱成昀的脸色微微扭曲,原本还残存的几分父子情谊也都消失了,既然一直以来这么宠爱自己,为什么当初选做了太子的人选不是他,说到底,这个人最看重的,永远是皇位而已。

朱成昀似乎给自己找到了借口,眼神再一次冰冷起来,看着皇位上的人,笑着说道:“父皇,儿臣今日前来,所为何事想必父皇也明白的很,如今三皇兄与二十一弟自身难保,整个皇宫早就落到我的手中,父皇是个明白人,诏书,也该下了。”

老皇帝整个人都抖索起来,他是知道自己病情的,一直以来,太医都说过不能动怒,只可惜有这么几个逆子在,他就算是吃再多的仙丹,恐怕也坚持不了多久。这会儿一下子爆发出来,嘴角甚至也歪曲了:“你,你这个畜生!”

朱成昀却像是听见了什么好笑的话,指着皇帝说道:“父皇,儿臣不过是跟你学的,当年您不就是这样踏上皇位的吗,你放心,不过你放心,你到底是我的亲生父亲,只要你肯下诏书,到时候依旧还是太上皇。”

老皇帝整个人都衰老下来,看着眼前的朱成昀,又想是看到了那一日疯癫的太子,手脚抖动着说道:“若是朕不肯,莫非你还要杀君弑父不成?”

朱成昀眼神微微一愣,一步步走上皇位,低下头去看自己年老的父亲,笑着说道:“父皇既然知道,想必也明白,怎么做才是对你好的。”

老皇帝整个人都哆嗦起来,就像是一个真正的老人,但朱成昀却没有半点怜悯的意思,要知道就是这个看似无害的老人,害得他这近三十年的功夫,都过的窝窝囊囊。

朱成昀是个青壮年的男子,伸手就扯着老皇帝去了御书房,亲手给他铺好了诏书,只等着老皇帝下笔。

老皇帝哆嗦的手几乎握不住笔,但朱成昀却压根不关心这些,只让他别耍花样,看着一点点成型的诏书,兴奋的脸颊泛红,似乎自己期待了一辈子的事情,很快就要实现了。

只可惜,正要盖上玉玺的时候,御书房的大门却猛地被打开,原本守在外头的人尽被绞杀,冲入书房的,却是浑身是血,带着一批士兵的三皇子。

朱成昀脸色微微一变,原来他还是小看了这位三哥,原以为他手中并无兵权,派出那些人马就足够了,将大部分的人手都用来围剿朱成皓去了,如今却是阴沟里头翻船。

朱成旸虽然浑身是血,脸上却带着兴奋的笑容,看着上面的两人,眼神从诏书和玉玺上头扫过,哈哈大笑道:“看来二十弟已经帮朕准备好了,如此,那就多谢了。”

老皇帝即使猜到,这个儿子不可能是来救自己的,但听见这话难免还是觉得心伤,有些无力的瘫倒在了龙椅上。

朱成昀却冷笑一声,三皇子手上有人,恐怕也不多,否则的话他不可能毫无所觉:“那就要看看,三哥有没有这个本事了。来人…”

朱成旸却是胸有成竹,看着朱成昀脸红脖子粗的模样,忽然哈哈大笑起来,指着他说道:“朱成昀啊朱成昀,枉费你辛辛苦苦,却是为他人作嫁衣裳,谁让你一味的宠幸一个婢妾,却忘记了家里头的王妃,想必这会儿,我未来的皇后,已经将诚贵妃收拾干净了。”

朱成昀脸色大变,他怎么都没有料到,自己的亲王正妃,居然跟朱成旸搞在了一起,甚至不惜在这个时候捅刀子。而这一切的起源,只因为自己宠爱那个婢女,朱成昀心中懊悔不已,若是早知道如此,在王妃不悦的时候,他肯定不会保住那个女人,直接杀了了事。

朱成昀原本还有些不相信,指望着这一切只是朱成旸自编自导出来的,谁知道没一会儿功夫,中间一个穿着红色宫装的娇艳女子慢慢走了进来,看着他露出一个讽刺的笑容。而朱成旸露出胜利者的得意,一把搂住女人笑着说道:“我的皇后,这么快就收拾完了吗?”

昀王妃出生大家,当初也给朱成昀带来了极大的臂助,这样的女子,原本不该是善妒的,只可惜昀王妃却是例外,尤其是在看见自己的丈夫,百般宠爱一个出生底下,不管样貌还是身份都远远不如自己,一脸楚楚可怜的婢女之后。而导致昀王妃爆发的,却是偶尔听见,诚贵妃与昀亲王密商,等他登基之后,后位却要留给永昌王府的千金。

看着如今这般狼狈的朱成昀,昀王妃有一种说不出来的痛快,哈哈大笑道:“你们母子真以为,我是那么好利用的吗,哼,不如你去看看,如今你的母妃,还有那个贱人,都是什么模样。”

朱成昀脸色扭曲的咆哮起来:“你做了什么,你以为跟了朱成旸,真的会成为皇后,别做梦了,你这辈子就算是死了,也是我的王妃,他怎么可能为了你拿出皇后的位置。”

昀王妃忽然笑了起来,点头说道:“确实是,这个道理,本宫怎么可能不明白,所以欺骗本宫的人,都得死。”

朱成旸脸色微微一变,正要后退却已经来不及,昀王妃手中的匕首深深的扎进了他的胸口,女人脸上讽刺的笑容丝毫不变,即使被朱成旸的亲兵立刻斩杀,依旧带着灿烂的笑容。

朱成昀显然预料不及,但随即露出疯狂的笑容来:“哈哈哈,死了,他死了,如今看谁还敢伤我,本殿才是下一任的皇帝,朕才是皇帝。”

朱成旸的亲兵对视一眼,确定朱成旸被切中了命脉当场断气之后,立刻从殿内撤了出去,如今朱成昀死了,即使他们立刻投靠,想必未来的新君也不会饶了他们。

朱成昀脸色扭曲的笑着,忽然发出嘶吼的声音,却见他的双手从指甲开始腐烂起来,而一旁的老皇帝露出阴狠的笑容。

穿着玄色军装的男子慢慢走近,看见大殿之内的惨剧,似乎也毫无所觉,点头拱手说道:“儿子救驾来迟,还请父皇恕罪。”

老皇帝的眼神一厉,想到眼前是如今唯一的儿子,他以后恐怕也生不出儿子来,勉强忍住怒骂的脾气,斜着嘴角说道:“你知道就好,还不给朕处理干净。”

朱成皓微微勾起嘴角,忽然跪倒下来,抬头看着老皇帝的眼中,哪里还有寻常的孺慕之情,澎湃的野心和汹涌的杀意,让老皇帝也看着心惊,原来,他一直把这只凶猛的野狼,当做了家养的忠犬。

下一刻,朱成皓的声音从殿内慢慢传了出去:“昀亲王欺君犯上,弑父夺位,旸亲王、昀王妃以身护主,残忍被杀,皇上已经驾崩,将昀亲王打入天牢,一切等父皇丧礼之后,再议。”

老皇帝眼中一片震惊,而下一刻,窒息的感觉让他拼命的睁大了眼睛,朱成皓笑着看了看桌上的玉玺,靠在老皇帝的耳边说道:“父皇真是狠心,疼了这么多年的儿子,说要他的命,就要他的命。”

老皇帝拼命挣扎着,发出难听的声音:“你,为什么!”如今他只剩下一个儿子,传位是早晚的事情,何必还急着要他的性命,难道名正言顺的不是更好吗。

朱成皓却忽然笑了起来,他这样的人,怎么会允许有个人一直在头上指手画脚:“父皇,多谢你将文麒派去南中,毕竟,我也不想让他看到,欺君弑父的场面。”

第77章 任命

南中一向消息落后,贺文麒在京中又是没有多少势力的,通常都是靠着朱成皓送消息过来,所以在接到前任文景帝驾崩,昀亲王叛乱被囚,三皇子昀王妃护驾被杀的消息,又是一个月之后,算算时间,恐怕这时候以前的皓亲王,也该已经登基为帝了。

无论真相如何,朱成皓以掩耳不及惊雷霆之势,飞快的接掌了历朝天下,这时候三皇子,二十一皇子两派的人马才发现,原来朝中不少大臣,早早的倒像了这位一贯低调的二十一皇子,更别说军中那些将军,除了安国将军之外,居然没有一人对朱成皓的登基发表异议,安国将军倒是有意见,但以他一人之力无力回天,更别说他的兵力都被难民牵制在京城之外。

朱成皓的登基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老皇帝膝下,如今除了那些公主之外,只剩下他一个成年的皇子,后妃里头倒是有两个怀了孕的,但肚子里是男是女都无从得知,谁也不可能将历朝放到他们的手中。这样的强势前景下,即使是另外两派的人马,也没有底气跟这位对着干,需要他们支持的皇子都死了,他们何必还硬撑着不是。

登基为帝之后,朱成皓第一件事就是大力清剿难民,同时开仓赈灾,力求在短时间之内将这次历朝国内的动乱安抚下去。这位新帝的手段却是比老皇帝强硬许多,大刀阔斧的动作下,很快难民的消息就沉了下去。

等处置了难民的事情,朱成皓才开始为老皇帝发丧,至于死在牢狱之中的朱成昀和被自家媳妇折腾死的诚贵妃,却只是草草安葬,连个皇室的体面都没有落下。

倒是三皇子和昀王妃沾了光,跟着皇帝风光大葬了一把。

一开始文臣们还要出来唧唧歪歪,对着老皇帝的身后事指指点点,尤其是昀王妃,她毕竟是叛王昀亲王的结发妻子,即使据说有将揭发和护驾之功,但这般的风光大葬,甚至是入了皇陵,显然也是有些不妥当。

只可惜文臣们很快发现,如今的新帝远不是曾经的老皇帝那般好说话的人,老皇帝对文臣分外容忍,虽然说杀起来的时候也没有心慈手软,但大部分的时候,都是照顾文人的感受,大概是也想留下一个青史清名。

但朱成皓却丝毫不管这些,不管是言官还是其他的文臣,唧唧歪歪的他烦了,直接挥手让人拖出去斩了。他在历朝军中带了多少年,立下了不少的战功,手底下的将军,将士都心服口服的很,对军队的掌控力,足以让他拿出比老皇帝硬派很快的手段来,而青史上的记载,朱成皓显然完全不放在心上。

不得不说,朱家的皇帝,都有杀人的传统,不管是血脉亲人还是文臣武官,碍着他们的时候总是死的很快。比起前朝历代,恐怕历朝是朝廷之中,官员更新换代最快的时候了。在文景帝这一任,更是好几次进行了彻彻底底的大清洗,如今朝廷之上,能说上一句三代元老的一个都没有。

要说一开始,那些被发配出去,或者被逼无奈告老还乡的老人们,还指望着新帝将他们召回,再次入朝为官,但在发现新帝的性子,比起老皇帝更加难以掌控,更加无法听进人言,对文官十分轻视,一味的偏向武官之后,这些人的心思也是拔凉拔凉的。

朱成皓哪里在乎这些人的想法,在清扫了一遍朝廷,消灭了那些不同的声音之后,他才满意了一些。曾经他也站在大殿之中,听着那些文人夸夸其谈,其实一点儿实质性的作用都没有,都是这些只会叽歪的文人,却将他的贺文麒排挤出了京城。不得不说,以朱成皓的性格,确实是看不起文人的,觉得这些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但贺文麒,绝对是个例外。

在将朝廷收拾了一遍,觉得还算满意之后,朱成皓才对南中下了调遣的命令,曾经他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贺文麒,为了自己而冒险去了南中,也幸好文麒能适应了南中的生活,甚至还做出了一些成绩来,如今,自己能给予他保护了,自然是要让他得到最好的东西。

朱成皓微微皱着眉头,看着面前尚未写完的圣旨,对于要给贺文麒个什么职位,倒是有些拿不准。这么多年的好友关系,他好歹还是比较了解贺文麒为人的,虽然自己想要给他最好的,最能干实事的位置,但若是一下子提拔的太高了,恐怕文麒心中反倒是有了疙瘩。

如今的大太监小陆子跟着朱成皓许多年,对于自家主子还是了解的,更加明白贺文麒在这位心里头的地位,当下上前一步,恭恭敬敬的说道:“皇上,南中那边传来的消息,说贺大人的夫人,因病去世了。”

朱成皓听见这个消息微微一愣,随即皱起了眉头:“什么时候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