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往京城去,路上的百姓越是过的富裕,李氏显然对新上任的皇帝充满了好感,当然,也有部分原因是,这位一上来,就直接升了自家儿子的官职。

贺文麒听着也觉得好笑,暗道朱成皓是走了狗屎运的,老皇帝在位最后几年,历朝之内是乱想四起,大灾小害不断,等他上了位,倒是一直风调雨顺的,这样一来,足以封住许多人的嘴,让老百姓对新帝充满了信心。

大船不能一直坐到京城,再过了七八日,贺文麒他们一行人也得下船,用马车装了东西再继续走。两船的东西,并不是一会儿就能装完的,贺文麒打算到了地方便休整两日,请了镖行送他们回去。

谁知道等船靠了岸,贺文麒一行人刚刚下去,还没等找到镖局呢,却见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郎带着人迎了上来,看见他便恭恭敬敬的叫道:“见过表哥。”

贺文麒微微一愣,仔仔细细的去看这少年,却见他眉眼之间,却有几分跟李氏相似。当年他离开京城的时候,李三郎也才七八岁大小,如今却是大变样了。

贺文麒与李家并不是十分亲近,经常去了也就是看看李太爷,但李三郎落地之后,李察氏跟李氏倒是走的近起来,常常有书信来往。贺文麒看了几眼,便认出这可不就是他的表弟吗。当下笑着说道:“是三郎啊,你怎么会在这里?”

李三郎名为李知礼,见他立刻认出了自己,心中倒是送了口气。他与这位表哥确实是生疏的很,他出生的时候,这位表哥便已经出门读书,通常出现在李家的时候,也都是跟在爷爷身边。而等他开始懂事,贺文麒又是外放,一走就是六年,两人之间陌生也是寻常。

李家原本说得好听,也就是个乡绅之家,李老爷子还谋了个职位,最后还因为他不成器的爹爹而没了,如今在京城,也不过是普通人家罢了。若不是自家娘亲的嫁妆丰厚,李家要维持现在的日子恐怕也不容易。

但这个表哥却不同,之前便是南中知府,正四品的官员,据说前两年,皇上曾经下旨让他出任户部侍郎,那可是正三品的官员,多少人辛苦了一辈子都坐不上的位置。只可惜这位表哥为了南中百信,又是多留了两年,一直拖到如今才进京,但听爷爷的意思,这次好歹也该能升一级才是。

李三郎在家的时候,常常听母亲感叹世事无常,说道这个姑姑出嫁之后吃了不少的苦头,等好不容易生了儿子,又死了丈夫,表哥却是个遗腹子,当年还被贺家欺凌。那时候谁知道姑姑的好日子却在后头,表哥是个出息的,自己读书出了山,如今回到京城,贺家一族里头,却只有这位表哥是位居高位的。

李三郎对这位表哥也敬佩的很,立下誓言要好好学习,将来也成为表哥这样的人,为家中母亲挣得诰命,光耀门楣让爷爷欢喜,当下露出倾慕的眼神,笑着说道:“月前接到姑姑来信,想着姑姑和表哥怕是就这几日到了,便来这边迎接,省的表哥千里迢迢而来,还得自己处理琐事。”

贺文麒见他穿着儒衫,分明是读书人的样子,但为人处世却带着一股机灵劲儿,比起有些迂腐的李老爷子,和浪荡懦弱的李家大舅,却是截然不同,心中也是好感顿生,笑着说道:“这般却是辛苦你了,母亲还在上头,原本打算找到落脚的地方,再来接他们。”

李三郎见他风度不凡却又平易近人,心中也是欢喜的很,更多了几分亲近,笑着说道:“入住的地方早就准备好了,请姑姑过去便是,等休整好了,咱们再上京也不迟。”

贺文麒点了点头,便让人去请李氏出来,李氏见到李三郎果然高兴的很,拉住他的手说起话来。

贺文麒见他们姑侄俩个说的没完没了了,倒是好笑的说道:“娘,有话到了客栈里头再说吧,难不成要表弟跟着我们一直在这儿站着,他在码头守了几日,怕也累得很了。”

李氏这才回过神来,笑着说道:“看我,一高兴什么都忘了,咱们先走吧,东西明天直接搬就行。”

李三郎是个稳妥的性子,早早的就准备好了马车,贺文麒便让方子玉带着三林守着这边,其余的人都去客栈休整,等明天东西上了车,他们两人才能好好休息。当然,这也是李三郎早已带了镖局的人过来,否则就留下两个人,即使方子玉身手非凡,贺文麒也放心不下。

等上了车,李氏便迫不及待的问起家里头的情况来,李三郎与李氏倒是更加熟悉一些,李察氏是个有心的,知道家里头婆婆和丈夫都靠不住,还不如讨好公公和大姑子来的稳当,以前李氏还在京城的时候,李察氏没少带着自家儿子上门。

李三郎仔仔细细的说了一遍,与六年前相比,李家最大的变化就是两个姐姐都嫁出门了。李元娘李二娘以前在家里头日子不好过,李太爷虽然能照顾一些,但毕竟是个粗心的男人,李孟氏要磋磨媳妇孙女儿,他也总不能日日护着。

等李察氏生了李三郎,底气足了,硬气了一些,两个女儿的日子才好过了一些。李三郎是儿子,还是李孟氏盼了许多年的,生下来的时候就想要抱在身边养着,只可惜被李太爷拒绝了,即使这般,李孟氏对李三郎倒是也还算不错,只是对两个孙女,却是非打则骂,等到嫁人的年纪,还想不带嫁妆就给扔出去。

幸好李太爷不能答应,李察氏手里头还有银钱,最后还是李太爷说了算,将两个孙女嫁给了相熟识的人家,虽然都是武人粗鲁,但知根知底,不会嫌弃他们家没个撑得住门面的人。

当时李氏远在南中,知道这件事的时候,两个外侄女都出嫁了,就是这般,她还是一人送了一副金首饰回来。

也是因此,李元娘和李二娘倒是对这个姑姑十分惦记,李三郎笑着说道:“大姐二姐都惦记着姑姑,说姑姑一回到京城就得给她们报信,姑姑还没见过姐姐家的小子吧,如今都满地跑了。大姐家一个比亦轩还要大一些,一个比他小一岁,二姐家的跟他同岁。到时候肯定能玩在一起。”

贺亦轩原本正捧着李三郎给的见面礼玩呢,听见这话睁大了眼睛,虽然在段家,他也有表兄弟姐妹,但是段家的孩子,大部分都比他年长一些,又因为段家的家长偏疼贺亦轩,对他有着似有似无的敌意,倒是并不太能玩在一起。

这会儿听见说有几个差不多年纪的孩子,贺亦轩顾不得玩具,坐在贺文麒的怀中问道:“爹爹,到时候亦轩能跟他们一起玩儿吗?”

贺文麒笑着捏了捏他的鼻尖,自然没有不答应的。

李氏为了贺亦轩的身份更加名正言顺一些,并没有对这边说出他的身世,李家只以为贺亦轩是南中土司的女儿生的。这样一来倒是也真的省了不少的麻烦,随着贺文麒官位越来越高,盯着他的人也是不少。

在当地休息了两日,贺文麒一行人在再次启程,这次后头却跟着浩浩荡荡的车队,为了安全还请了镖局,虽然距离京城已经很近,但以防万一这般也保险一些。

李三郎见到那车队也是吓了一跳,心中暗道都说南中是个苦地方,但自家表哥倒是带回来不少东西。

他却不知道,贺文麒也不愿意这样招人眼,只是段雨燕的嫁妆不能动,这一来东西就多了,即使他把值钱的都换成了银子,用马车装的时候,一下子还是得十几辆。从这里头倒是可以看出,当初段家嫁女儿,确实是花了不少的心思。

李三郎自然不会多说什么,只跟着李氏说着京城发生的趣事儿,其中一件却是跟贺家有关。原来贺家没落多年,一直靠着忠勇伯那边撑着脸子,到了新帝这会儿,忠勇伯已经只剩下男爵的分位。

男爵这东西,放到京城真是一点儿也不稀罕,没落的可以。但偏偏贺家就是连男爵的位置也保不住,家里头妻妾不宁,宠妻灭妾被男爵夫人闹到了公堂上,皇上大怒之下,直接革除了贺家的爵位,如今成了庶人,虽然说没有罚没家财,但对于忠勇伯府的大大小小来说,实在是再严重不过的打击了。

李氏唏嘘不已,说实在的,她是不希望忠勇伯没落的,毕竟有个名头在,在朝堂之上,自家儿子也不至于孤立无援。只是事已至此,她也是无话可说。

贺文麒眼神微微一闪,这件事他倒是早已得知,心中却想着,会不会是新帝为了自己出气而为,以前的时候,朱成皓就曾经透露过,对贺家不顾亲情十分不满。

不过这样的念头不过是一扫而过,毕竟新帝上位之后,又收拾了不少的皇亲贵族,朱成皓是个眼睛里头容不得沙子的,贺家那位这般肆无忌惮,早晚都会犯到这位的手上。

贺文麒自然不知,这一次他还真猜对了,朱成皓确实是个小心眼的,当年忠勇伯冷遇孤儿寡母的,他还一直惦记着呢,正好遇到这样的糟心事,自然懒得帮他们收拾烂摊子。

等远远的能看见京城城楼的时候,贺文麒心中也是感慨万千,想当年他离开的时候,是做了最坏的打算,谁知道今非昔比,还能这般风风光光的回来。

原以为进城门的时候会有些麻烦,毕竟他带了不少值钱的东西,却没料到他们还未走进,却见一个蓝领太监走上前来,额首说道:“参见贺大人,皇上有圣旨在此,还请大人下马接旨。”

来人却是贺文麒颇为熟悉的小陆子陆公公,这位带着笑容看着马上的人,一点儿没有平时倨傲的模样。

迎接圣旨按理说是要摆出香案的,但如今这情况,贺文麒只好带着众人下马接旨,暗道不知道朱成皓要出什么幺蛾子。

等听完圣旨拱手接过,贺文麒倒是感叹了一声,原来他还想着,朱成皓八成是要给自己赏赐一座宅子了,没想到这宅子来的这么快,如今人还没进京,东西先下来了,这般的恩宠,对自己来说,怕也是烈火烹油。

贺文麒自然不可能抗旨,等他接了圣旨,陆公公才笑着说道:“恭喜贺大人了,这栋宅子是皇上亲自选的,如今已经打理好,贺大人看着满意便能入住。”

贺文麒哪里能不满意,陆公公便又说道:“奴才便先回宫复旨了,贺大人早些进城吧。”

有了这么一回事儿,守城的官兵哪里敢再阻拦,贺文麒带着车队进了城,还是决定先回去贺家的院子,毕竟那边全部收拾好了,皇帝赐下来的宅院,等过两天去看看,收拾妥当在入住也不迟。

第83章 礼物

等陆公公离开,跪在后头的李知礼连忙扶了李氏起来,心中更是震惊万分,一直知道这位表哥的仕途不错,但没想到,这位还没进京城呢,皇上赏赐的圣旨就下来了,这样的厚赏,当今这位上位之后,可是从未有过。

倒是李氏并不知道其中的特别,只听见皇帝老子赏赐了自家儿子一栋宅子,心中顿时高兴的很,这样一来,以后他们家岂不是能改换门第了,看看贺家那些人有着后悔的。原本她还担心着,自家人越来越多,那个小院子恐怕是住不下,在京城里头买大房子可不是容易的事情,如今倒是不用愁着买房的问题了。

贺文麒照旧是带着一家人回到老房子,这栋房子是贺家的祖父祖母那一辈挣下来的产业,当初贺文麒的祖父,说起来跟如今族长,还有以前的忠勇伯那两脉还是同一个爷爷,只是他祖父是庶出,还是不受宠的那种,分家的时候便只拿到可以嚼用的,娶进来的媳妇也没什么嫁妆。

贺文麒的祖父是个会赚钱的,只可惜去的早,到了贺文麒父亲这一辈,原本还花了钱谋了一个职位,只可惜祖父祖母接二连三的去了,连带着他的父亲也要守孝,这一守直到去世,也没有再去谋职。

比起那个御赐的大宅院,贺文麒对这个小院子更有感情一些,虽然只是两进的院子,但他的童年时期,记忆几乎都在这里。当初这么疼爱女儿的李氏,豁出去让他女扮男装,就是为了保住这个院子,让他们母女俩有一个安身立命之地。

当初贺家离京,只留下林大爷夫妻俩看着老宅子,贺家那边倒是有心动过心思,当然这一次没等他们行动,立刻被族长给制止了,要知道贺文麒好歹是正四品的知府,虽说去了南中,但谁知道他会不会再回来,若是有那一天的话,贺家做了那样的事情,那可真是结了仇家。

虽然在贺文麒小的时候,贺家与这一脉便有了纠葛,但那时候的时候,小孩子毕竟记不得,李氏也不是个多嘴的,他们还能糊弄过去。如今为了一座才几千两的两进院子,得罪一个少年成才的后生,却是实在划不来的行为。等知道贺文麒被召回,族长忍不住感叹自己的先见之明,若是真听了那两个傻子的话,如今贺文麒第一个饶不了的,就是本家。

林大爷林大娘虽然年纪大了,但身体还算硬朗,主人家离开了六年多,他们却还是勤勤恳恳的看着贺家,一直住在下人房里头,从未有过愈矩的事情。就是主卧那边,也三天两头的要进去除除尘,晒晒太阳,就是立刻住人也是可以的。

等接到贺家要回京的消息,林大爷夫妻俩更是高兴,将里里外外重新收拾了一遍。李察氏是个会做人的,用自己的嫁妆银子,将院子也倒腾了一遍,看着新了许多,就是床上的被子毯子什么的,也是一样不缺。

即使贺家知道,李察氏这般的动作,大部分也是为了贺文麒能够看顾自家儿子一些,但这份好他们也是惦记着的。说是亲戚,就是这般才能维持下去,像是贺家的,想要好处的时候找上门来,没好处的时候恨不得咬他们一口,贺文麒能心甘情愿的为贺家贡献一切才怪了。

等到贺家门口,远远的便看见一个妇人扶着老人站在门口,贺文麒心中一惊,连忙下马说道:“外公,你怎么在这儿守着。”

扶着李太爷的自然是李察氏,听见这话便笑着说道:“昨天接了知礼的信儿,爹就在家待不住了,偏要来这边守着,我就说,老爷子最疼的还是外孙子。”

贺文麒看着李太爷虽然越发苍老了,但看着精神头还不错,笑着上前扶住他,正要说话,却听见后头李氏一声爹,扑过来就抱着老人哭起来。

李太爷虽然是个男人,但遇着多年不见的女儿和外孙,忍不住也红了眼睛,搂着李氏说道:“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贺文麒看着抱头痛哭的两人有些无奈,低头招手让贺亦轩过来,贺亦轩从未见过外祖一家,看着李氏哭得上气不接下气的样子,露出几分疑惑的模样,贺文麒摸了摸他的脑袋,这才说道:“外公,这是我儿子亦轩,如今三岁了。”

李太爷也早知道有这个大孙子的存在,虽然他两个孙女如今膝下也有儿子了,但他从小偏疼贺文麒一些,如今看着贺亦轩也觉得可爱的紧,连忙伸手说道:“亦轩是吧,来来,让太公抱抱。”

旁边李察氏已经劝了李氏收了眼泪,李氏有些不好意思的抹了抹眼角,看见贺亦轩真的要让老太爷抱着,连忙说道:“爹,你别惯着孩子,他可沉着呢。”

李太爷走路都有些不稳当了,哪里真的敢让他抱着孩子,不过贺亦轩还是收到了一个鼓鼓囊囊的见面礼,小孩笑眯眯的将荷包让李氏收着,让李察氏感慨这孩子贴心。

李察氏瞧着贺家一个个都有些疲倦的样子,连忙说道:“哎,瞧我,咱们快些进去歇歇脚吧,有说不完的话,也没有在门口叙旧的。”

这会儿功夫,贺家闹出来的动静,让周围的邻居都探出脑袋来,他们大约也知道贺文麒如今高升了,并不太敢上前来搭腔。

李氏也忍不住笑起来,觉得方才的自己有些傻缺,连忙扶着老太爷进去。贺文麒一把抱起贺亦轩往里头走,倒是贺家带来的行李并不多,重头戏的那部分,直接让人送到皇帝新赏赐的宅子去了,若是都带来贺家,怕是连放都放不下。

谁知道一行人刚刚走进院子,便听见一个热情的声音叫道:“哎呦呦,是咱家闺女外孙回来啦,这些年可把外婆想死了,梅儿,文麒,快让外婆看看,是不是瘦了黑了,在外头吃了不少苦吧。”

贺文麒微微一愣,一时间没想到眼前热情万分的女人是谁,还是李氏脸色有些扭曲的憋出一句话来:“娘。”

贺文麒这才想到,这个满脸褶子,十分热情的女人,可不就是每次他跟李氏上门,都会阴阳怪气的继外婆吗!

不错,来人正是李孟氏,要说李孟氏也是个奇人,当年她不待见继女,就想着办法苛刻,弄得大家都知道李氏跟她不对付,如今见贺家发达了,想着贺家扒拉自家,倒是将以往的事情都忘记了,那热情的劲头,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继母继女之间相处的多么好呢。

李察氏眉头微微一皱,对自家婆婆的样子也有些看不惯,但说实在的,贺文麒是个文官,最看重名声,李孟氏虽然是李氏的继母,但按辈分算起来,也是她的长辈,如今李孟氏舍了面皮子上赶着讨好,李氏就算是为了儿子的名声,也不可能将人扫地出门,只好勉强笑了笑说道:“原来是娘啊,这些年没见,我都快要不认得了,大伙儿也累了,快些进屋子坐着说话吧,碧云,你去厨房看看,红叶小玉,你们去规整规整。”

李氏好歹是当了六年的当家主母,知府的后宅,要处理的事情也是不少,段雨燕的身体不好,大部分的事情,都得李氏自己管着。所以这会儿气势一拿出来,倒是让李孟氏也是心中吃惊,一时之间忘记讨好了。

等众人都落了座,自然还得是李太爷和李孟氏坐在上头,贺文麒虽然官职高,但辈分低,也不在意的坐在了下首。倒是李察氏有些过意不去,刚开始不肯做,说去帮碧云收拾东西,怕她常年不回来忘记了,等李氏发话才在李孟氏身边坐下来。

李氏是知道李孟氏那尿性的,但碍于李太爷的面子,他们也不可能真的闹翻了,说句实话,李孟氏虽然是个难缠的泼辣性子,但从来不弄那些弯弯道道的,又有李太爷镇着,倒是真没有出过大事儿。

在这样的大面子上,李氏自然不会错了。这会儿已经让人将带来的礼物拿了过来,送给李太爷的是一尊玉观音,不管是挂着还是带着都是非常不错的,光看那色泽,即使是在京城,也是非常少见的。

李氏还记得她年纪小的时候,李太爷也有这么一个挂件,只是后来家里头生计困难,那东西就不知去向了,怕是被他爹卖了。

李太爷看见那玉观音,果然高兴的不知怎么好,连说太贵重了不能收下,倒是贺文麒笑着说道:“这些年外孙在外,不能孝顺外公,如今好不容易献上一点心意,外公若是还不收下的话,岂不是让外孙无地自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