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卿这般为秦绍夫喊冤,莫非是知道什么内情不成?”卫皇后用甲套轻轻敲击着椅子扶手,冰冷的镶着宝石的甲套和坚硬的木头撞击在一起,发出奇异的响声。整个大殿鸦雀无声,在这个女人的威压下,竟是连一个大喘气的人都没有。

她问话与旁人不一样,没有激动没有愤怒,就连呼吸都是冰冷的。而魏驹被这样的眼神看着,心中竟无端生出一种恐慌感。这样的感觉是面对陛下的时候都不曾有过的,他定了定心神,忙下跪道:“臣不敢,臣只是觉得此中应有隐情……”

正在这时,派去抄家的禁军回来了,先是给卫皇后呈上了一个木头盒子,盒子打开后,卫皇后手里多了一封书信。她拿起来也并没有看,而是先意味深长地看了魏驹一眼。没有得意没有警告也没有威胁,甚至一点情绪都没有,但魏驹愣是被这样的眼神看得浑身发毛,似乎自己有什么致命的把柄被握在了对方手中。

“这封信很有意思,既然魏卿给秦绍夫那乱臣贼子求情,便看看这封信。本宫怕你不信,这信上的火漆都未曾拆下。”说着挥手命人送过去。

魏驹哪能不认识这信呢?皇帝也好,秦绍夫也好,这些计策都是他们商议好才实行的,这信里写的不是别的,正是负责来往的秦绍夫与蛮夷的互通信件。事实上他不仅知道,甚至还知道里头写了些什么。

他把这轻薄的信拿在手里,却似有千斤重,冷汗慢慢沁湿了他的脊背,他突然开始不敢直视卫皇后,生怕从那双眼睛里看见预料之中的了然。

“怎么了魏大人,怎么不打开看看?”卫皇后声音轻柔,却咄咄逼人。

魏驹想给秦绍夫求情,可以呀,那她就非要他亲口承认秦绍夫是个通敌卖国并且谋害陛下的罪人,因为魏驹非常清楚,他可以想救秦绍夫,却绝不能不顾一切地来救。

不仅卫皇后,就连周围不了解情况的大臣也纷纷催促道:“魏大人,快快打开瞧瞧,里头究竟写了些什么?”

魏驹脸色有些发白,他慢慢撕开封口的火漆,轻轻吸了口气,只看了一眼便将信交给了别人。那位大臣接过来一目十行的看完顿时勃然大怒:“真是狼子野心!皇后娘娘!依微臣看,砍头真是便宜了那秦绍夫,似是这等叛国弑君之人,合该千刀万剐!”

究竟是什么让这位大人如此恼怒?等到这信传看完了,众人也就都明白了。原来秦绍夫早就与蛮夷相勾结,陛下将卫大帅派去边疆后没多久就发现了这件事,陛下素来宽厚,还想着给秦绍夫一个机会,谁想这秦绍夫竟恼羞成怒,胆大包天杀害陛下!当真是该死!该死!

“如今,不会有人对本宫的处置抱有异议了吧?”卫皇后嘴上这么问,眼睛却看着魏驹,对方在她的视线下不得不恭敬地跪下:“娘娘英明。”

卫皇后勾了下嘴角,这大概是她长久以来第一个还算真心的笑,因为她现在确实感到了快乐。

没有人能再让她伤心,也没有人可以束缚她,她是最自由的,也是最强大的。皇帝一死,这天下便要由她掌握,便是为了卫家的名声她要做个好太后,可皇儿那么小,权力不还是在她手里。

所以,她开心极了。

你看,她想要的其实可以这么简单就得到,过去何必与陛下那样纠缠呢,他又不会喜欢她,现在她不要他喜欢了,于是果然快乐了许多。

皇帝死是死了,可该做的礼节却一样不少,国葬足足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将皇帝葬入皇陵那一日,卫皇后屏退左右,只自己留在太庙里,问那个永远不会再醒过来的人:“陛下若是知道会是今天这样的结局,可否会后悔那样欺骗臣妾?”

问完她觉得自己实在可笑,既然已经决定舍弃又何必再提起,陛下会不会后悔她不知道,但她绝不会让自己后悔,否则这一切都成了虚无。她这一生追求的,不再是帝王的爱,而是坐拥天下的权。卫皇后笑了,没有往日的冰冷,暖意融化了寒冬。“陛下自然是不会后悔的,陛下这样的人,认准了就不会改变,那程醉醉就是再不好,入了陛下的眼,也比臣妾这个皇后来的讨人欢心。”

“陛下呀,下辈子咱们可别再遇见了,也免得争个你死我活。”

说完她转过身,就再也没有回头。那个让她爱了半生绝望了半生最后彻底放弃的帝王,永远地沉睡在她手中。

而他再爱程醉醉又有什么用?她才是他名正言顺的妻子,百年后有资格与他同葬的只有她。这个人活着的时候不属于她,可是死后,她不会再把他让给任何人。

卫皇后摸了摸自己的胸口,那里的痛楚已经逐渐消失,她收起嘴角的笑,又恢复了往日的冷若冰霜。

皇帝一死,后宫诸多嫔妃便都失去了主心骨,尤其是程醉醉。她日夜不安,辗转难眠,就怕卫皇后来找自己的麻烦。这种恐惧不安甚至压过了皇帝驾崩的痛。在这之前她有多得意,现在她就有多害怕。

可该来的终究会来,卫皇后将皇帝的所有妃子都召集了起来,她轻轻敲着甲套,这是她的习惯性动作,熟悉她的人一看就知道这表明皇后此刻的心情喜怒未定,无法琢磨,因此没有人知道下一秒面对的是生是死。

陛下薨了,如今掌握她们生杀大权的是卫皇后。

这位皇后已经不像从前那样好说话了,过去的温柔更是荡然无存,程醉醉努力缩小自己的身影不让卫皇后看见,卫皇后哪能看不到她的小动作呢,眼底嘲讽一闪而过,淡淡地道:“按照律例,从三品以下无子的嫔妃,要去皇陵殉葬。”

这话一出口,整个大殿顿时一片哭声。美人们再没了往日的端庄秀美争妍斗艳,现在她们能取悦的帝王已经不在了,美给谁看?还是命比较重要。

“然而本宫仔细想了下,觉得这殉葬的律例实在是不近人情,因此,本宫决定给你们两个选择,一是遣送回家,二,是削发为尼,去南山的尼姑庵里长伴青灯古佛。”

这么比起来,当然是前者比较划算了!哪怕身为皇帝的女人不能再嫁,也比剃了头当姑子强呀!

相比较其他人的放松,程醉醉却仍然紧张的要命,她跟其他人可不一样!

可让她吃惊的是,从头到尾卫皇后也没有找她的麻烦。就好像她在对方眼中根本不值一提,程醉醉头一次认识到,那是母仪天下的皇后,而自己,不过是个低阶的美人,连自己的名号都没有,是永远都没有资格做陛下的妻子的。

她整个人都茫然了,不知要往何处去。花枝扶着卫皇后,待到大殿里的妃子都退下才道:“娘娘为何放过程美人?”她对程美人简直恨之入骨,娘娘这么不快乐都是给程美人搅和的!

“她又不曾对本宫做什么,从始至终,她只是被陛下爱着罢了。”卫皇后淡漠以对,“本宫也没必要去寻她的麻烦。”

因为对不起她的从来都不是程醉醉,而是陛下。

而现在她讨回来了,所以谁都不欠着她,她也不欠着别人了。

花枝听不懂,卫皇后不再多说,而是吩咐她将小皇子抱来。

不,不应该说是小皇子,现在,是小皇帝了。

第661章 第七十二碗汤(八)

第七十二碗汤(八)

如今应该改口了,叫做为卫太后。这位太后和以往的太后都不大一样,是历史上最年轻的一位,也是最杀伐决断的一位。小皇帝还在襁褓中,于是她便开始打理朝政,一开始没有人瞧得起她,不过一介弱质女流,也许治理后宫有些手段,可这国家大事是男人的事,女人来凑什么热闹?

更何况卫大帅并不在京城,没有卫家做后盾,皇帝又新死,想要富贵险中求的人可不在少数。

龙椅上是小皇帝,小家伙连说话都不会更别提知道怎么当皇帝了,垂帘听政的卫皇后在江南水灾上下了与大臣们截然不同的命令之后,户部尚书不乐意了:“太后娘娘,请恕微臣直言,娘娘是闺阁女子,不懂朝政,微臣以为,娘娘实在是不该如此武断——”

他话没说完,珠帘后的女子声音便打断了他:“这么说,卿认为哀家的决策错了?”

“微臣不敢。”嘴上说着不敢,面上却满是鄙夷不屑的神色,他的不敬表现的太明显了,说白了其实也是一种试探。倘若卫太后今日让了步,那就证明她也好,小皇帝也好,都能够非常轻易的被掌控。倘若她不让步……户部尚书毫不客气地露出冷笑,一个弱女子,她凭什么不让步?陛下一死,谁能护着她?!

“不敢啊。”卫太后轻轻笑了一下,“哀家可真看不出来你有哪里不敢的。”

这位太后可是从来不笑的,今日却突地发出一声笑来,不知怎地,忒地让人从心底发寒。就在户部尚书以为对方会让步的时候,却听到太后说:“这位大人对哀家不敬,哀家瞧着十分不喜欢,如此便是不忠,陛下刚驾崩,便来逼迫哀家这孤儿寡母,是为不义,父母将其生养长大,却罔顾四维,是为不孝。似卿这等不忠不孝不义之人,不如这颗人头便别要了吧。”

话音刚落,便不知从哪里出现两个身形如同鬼魅般的黑衣侍卫,如老鹰捉小鸡般捉住了户部尚书,几乎是眨眼间便消失了,片刻后拎着血淋淋的人头进来,鲜血滴滴拉拉洒了一地,因为死得太快,面上的表情还是震惊,眼睛都没来得及闭上。

这副场景叫人心惊胆战,帘子后面那位太后却声音冷淡:“好了,现在众卿觉得,哀家的决策如何?”

她不喜欢跟这些人废话,她说什么,他们直接照着做就好,其他的根本不重要。卫太后在帘子后面把玩着自己手上的甲套,她的眼睛微微地垂着,没有因为立了威而高兴,也没有因为刚刚杀了人心情不好。

她只是……什么感觉都没有了,仅此而已。

堂堂三品大员就这样干脆利落地被砍了,如同在菜市场切菜剁瓜,足以见这位太后如何的冷酷残暴。再说了……刚才那两个黑衣侍卫……即便心里还有妄想,也没有人敢轻举妄动了。人就是这样的,温言软语不管用,只需要用权力却碾压他们。他们知道怕了,自然就会听话了。

不知道是谁先带的头:“娘娘英明!”

“娘娘英明!”

“娘娘英明!”

就这样,大殿内响起了此起彼伏的娘娘英明,大臣们跪在地上连头也不敢抬。而帘幕后面的卫太后没有高兴也没有得意,甚至连敷衍都懒。“既然如此,那便退朝吧,哀家希望一切都按照哀家的意思去做,众卿都是聪明人,有些事情不需要哀家多说也能明白。”

她这个弱女子,有的时候,也是很棘手的。陛下已死,这世上唯一一个能让她心甘情愿吃苦的人已经没了,她还有什么好在乎的呢。

此事一出,再也无人敢对卫太后无礼,即便小皇帝连话都不会说,即便卫太后只是个女人。

而事实证明卫太后的决策并没有错误,甚至比他们这些所谓的“股肱之臣”更加有先见之明。不仅解决了水灾问题,连带着还考虑到了事后有可能发生的种种状况,再加上她对待异党极其残酷的处理方式——是的,除了户部尚书外,多的是利欲熏心的人想要来分一杯羹。

但这些有异心的人——所有的,全部都死了。

卫太后不喜欢别人质疑她,更不喜欢旁人对她无礼,所以她的处置办法也很简单,直接拖出去。

直到再也没有人敢在她面前露出那种“啊不过是个女人而已”的眼神。

他们就是再傻也该知道了,哪怕卫大帅不在京城,卫太后也仍然有强力的后盾。她手里有一只佛挡杀佛鬼当杀鬼的军队,这使得她的决策一下来,便会被立刻实行。她不需要用温柔的语言和蔼的态度与大臣们相处,那样的话他们不会信服,她只要他们畏惧她,知道她是永远不可以被忤逆的。

这就够了。

如果陛下真的能够看透人心,那么怎么看不出来卫家根本没有想要谋反的意思呢?他想要回权力,哪怕是跟父亲说一声——但他不肯。他非但不肯,还要来算计卫家。自己在勾心斗角的环境中生活久了,便以为所有人都跟他一样。现在她满足了他的愿望,让他死在卫家人手里,想必也不算叫他失望。

想到这里,卫太后轻轻笑起来。

时间如白驹过隙,眨眼便已过去,如今小皇帝已经弱冠,马上到选妃的年纪了,可岁月却没在卫太后身上留下任何痕迹,她仍旧一如当年美丽。她不是喜欢揽权之人,小皇帝是她的亲生骨肉,她很努力的把他抚养成人,教导他自己能教的一切,然后把所有都交给他。

这个国家应该迎来新的世界。

只是这孩子哪里都好,就是黏人,八岁那年第一次自己上朝的时候,大臣们见日天日地的卫太后不在,只剩下个软绵绵又长得可爱的小皇帝,被欺压多年的愤怒突然冒了起来。这么多年过去他们也摸清楚了太后的性子,只要不危及到国家社稷,只要不有失身分,只要时刻谨记君臣之礼为国办事,那就是偶尔没规矩一下也无妨。

就让他们看看被太后娘娘亲自教导这些年的小皇帝到底有什么长进吧!

结果小皇帝心底发怯,竟然被吓哭了!

想想也是,就算是皇帝,也还是个小孩子,大臣们心虚地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尴尬地咳嗽了两声,开始互相甩锅。

“喂你刚才为什么语气那么差啊那可是陛下啊我告诉你!”

“你还有脸说我刚才瞪小陛下的难道不是你?”

“你们俩谁都别说谁我看你们根本就是故意的!”

巴拉巴拉吵起来,好在花枝不放心跟过来看看,见此情况赶紧跑回来禀报卫太后。卫太后正在品茶,闻言道:“不必担心。”

花枝怎么能不担心,她看着小皇帝长大的,一点苦都舍不得他吃。卫太后却说:“你且看着。”那小子只是看起来好欺负,实际上心眼比谁都多。

与其当个早熟的小皇帝受尽大臣们剥削要求,倒不如当个小无赖,至少不会气到自己。

果然,小皇帝在龙椅上哭够了,突然来了脾气,两只小脚一踢:“来人!把他们给我——给朕!拉出去打板子!每人十下!”

争吵中的大臣们惊呆了。

小皇帝身边的侍卫都是卫太后亲自挑选的,个个武艺高强忠心耿耿,小皇帝就是叫他们去死他们都不会皱一下眉头,但是这大庭广众之下扒了臣子们的裤子打板子,自古以来有这样的事儿没有?

在今天之前,没有,但从今天开始,有了。

每人十板子,疼是真疼,但不致命,挨完打的大臣们跪在地上口称万岁,心里有苦无处说,小皇帝现在不哭了,坐在龙椅上笑嘻嘻的,可他们分明从那小仙童一样的笑容里看到了邪恶。

从这以后,文武百官开始过上了水深火热的生活。原以为冷若冰霜的卫太后最难缠,可现在小皇帝专政了才知道,比起冷若冰霜更可怕的是喜怒无常!

他们被小皇帝折腾的去求过卫太后,结果卫太后轻飘飘一句哀家现在不管事,就全回绝了!久而久之大臣们开始逐渐摸清楚,哦……小皇帝看起来乖巧可爱,其实跟太后根本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他们还去伸冤呢,可能这些都是太后教的就说不定!

就这样,在小皇帝的淫威下,大臣们度过了艰难的这些年,终于,现在陛下要选妃了,这一次可千万不能再让他胡来!哪怕是打板子,他们也要把这件事扶上正轨!

小皇帝还不知道自己已经被大臣们盯上了,每日仍旧上完朝批完折子去卫太后那里看书,结果这一日刚到门口就听见里头传来花枝活灵活现讲述的声音,讲的还是今天上朝时他罚仗势欺人的兵部侍郎之子学狗叫的事!

第662章 第七十二碗汤(九)

第七十二碗汤(九)

说真的,自己上朝的时候怎么胡闹都没关系,反正他是皇帝。可一旦这事儿被母后知道了,厚脸皮的小皇帝也难免脸上烧得慌。他悄悄往后退了一步准备开溜,谁知母后身边的太监总管瞧见他了,先是咧嘴一笑,随后用尖锐到声音大叫道:“陛下驾到——”

驾到就驾到,你叫那么大声做什么,能有什么用?小皇帝在心底腹诽着,面上却是一派淡定,还对总管点了下头。绕过屏风就看见卫太后坐在桌前,面无表情地看着他。

小皇帝早习惯了这种表情,他比谁都清楚,外表不能证明一个人的好坏。看着冷漠的母后实际上比谁都温柔,可有些看似温柔的人,却比谁都狠心。

他还保留着小时候的习惯,只是身上穿着龙袍,不能像小时候那样一屁股坐地上耍赖了。而且在场的内侍不少,小皇帝还是要脸的,又起是在太后面前。

“母后我回来了!”他坐到卫太后身边,拿了她面前盘子里的一块点心,眯起眼睛盯着花枝:“花枝姑姑是不是又说我坏话了?”

花枝看着他长大的,一点都不怕他,笑眯眯地说:“奴婢跟娘娘说陛下您长大了,到了选妃的年纪了呢!”

小皇帝一听,立马脑子里想什么都给忘了,嘴角一抽:“那些老顽固不会来找母后了吧?”

“一日照三餐的来,他们不烦,哀家都烦了。”卫太后确实被烦的够呛,大臣们不敢惹小皇帝怕挨打,到她这里就没那么多忌讳了,毕竟她是心狠,却也只对有异心之人。这些大臣个个忠心耿耿,卫太后也不能像小皇帝那样叫人把他们拉出去打板子。

都是国之栋梁呢,成何体统。

小皇帝拍桌而起:“朕这就是去扁他们!”

“皇帝。”

小皇帝立马站住不敢动,眼巴巴的:“母后。”

“他们说的也没错,你的确是到选妃的年纪了。”

小皇帝真不想选妃,他觉得自己还是个孩子呢,要是选了妃子,用大臣们的话来说那可就真的是长大了,那他以后不就不能再这样任性耍无赖?那怎么行!“母后,我听说父皇当年二十岁才娶了你啊。”

他很少提起先帝,卫太后也从不主动跟他说,如今听到小皇帝提起先帝,她的眸子才生动起来。多少年了,不曾再想起那人了。半晌,卫太后才道:“先帝如何能与你比,那会儿他刚登基不久,根基不稳,又没有外家支持,可谓是如履薄冰,你可比他幸福多了。但即便那样,他早年也有几个侧妃,哀家不过是占了他正妻的名头而已。”

小皇帝奇怪地盯着卫太后看,总觉得她语气中有些自己不懂的东西。“母后,你想让我选妃吗?”

“你是皇帝,哀家又不是。”而且她对抱不抱孙子也没什么渴求,怎么样都可以,只要小皇帝开心,做什么都行。“只是这事你又能拖多久呢,早晚都是要选的。”

小皇帝挠挠头:“我也不是不知道,就是他们老逼着我,我就越不想这么干。”

可能他遗传的是母后骨子里冷血的那一面,对所谓的爱情一点期盼都没有。宫里娇俏美丽的宫女一抓一大把,他可一个也不喜欢,男女之事他早就明白了,只是没有那方面的需求。对小皇帝而言,国家大事才是最重要的。

他和他的父皇一样,都是天生的帝王,只是比起他的父皇,小皇帝更加正直宽容有原则。

唔,虽然有些时候胡闹了些。

卫太后这才微微笑了一下,她是从来不笑的,偶尔的笑也都是对着小皇帝。如同小时候,她用手捏了捏小皇帝的脸:“身在其位,当做其事,你要时刻谨记,你是皇帝。”任性骄纵甚至喜怒无常都是可以的,但永远都要明白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

是江山,是天下,是百姓。

而不是爱情,也不是自我。

既然享受了这样的荣光,这样的万民敬仰,便要回报,不该独大。

小皇帝非常听卫太后的话,他回去又琢磨了一夜,第二天就宣布要选妃,大臣们感动的老泪纵横,纷纷跪下大呼陛下圣明,搞得小皇帝莫名其妙,反思自己难道是平时太不着调了因此难得采纳一次老顽固们的建议就让他们这个鬼样子?

选妃之事有礼部操办,卫太后是不参与的,早在将朝政交给小皇帝的时候她就不再过问世事了。从前还有很多人觉得她牝鸡司晨怀有异心,可谁知道她对权力其实看得也不是太重呢?

她只是……想夺走那人最重要的东西,仅此而已。

陛下,你输了,你可看见了?

礼部办事非常有效率,卫太后看了下名册觉得没什么问题,皇后跟四妃都是小皇帝自己选的,应该是他喜欢的类型吧?怎么说都是有可能共度一生的人,还是要看得顺眼才成。

但卫太后可能想不到,小皇帝根本就不是按照他自己喜欢的类型挑的,他觉得一张张画像能看出个什么劲儿来?干脆挂在梁上,双手抓住飞镖嗖嗖嗖的射,飞镖上写着位份,砸到谁就是谁。

好在这些出身高贵的小姐们不知道自己的位份是怎么来的,否则非哭死不可,觉得自己是被侮辱了。

第一天去给太后请安的时候,众嫔妃内心一片忐忑,谁不知道这位铁血太后的名声,据说年轻时便是极其厉害的人物,陛下的龙椅之所以能坐的这么稳,边境蛮夷之所以不敢来犯,百姓之所以能够安居乐业,都归功于这位卫太后。

可是卫太后多年不再出现,她们又养在深闺,所以从未有幸见过。因此一个个心里都在发慌,太后娘娘会是什么样子呢?会不会太凶?她们要是表现的不好,会不会被砍头?听说当年的太后娘娘可是眼睛都不眨就砍了一连串的人头啊。

卫太后不知道这些小姑娘们脑子里在想什么,要是知道,她肯定会露出——算了,她肯定是没有表情的。

皇帝死后,她就再也没有什么表情了。她爱的人已经死了,就好像带走了她的灵魂,如今活着的不是卫清欢,是卫太后。

出乎嫔妃们意料的,太后娘娘看起来非常年轻,论美貌甚至更胜她们一筹,只是那冷若冰霜的感觉令人心悸,却也没有传说中的杀人如麻。

卫太后对着这群“儿媳妇”没有什么想法,只说了几句让她们日后好好侍奉小皇帝,便让她们退下,日后也不用来请安,包括皇后。

可这位皇后却坚持日日都来,第一天被花枝拒绝的时候还眼里带着泪,颤巍巍地问花枝:“是臣妾哪里做的不好,母后才不想见臣妾么?”

卫太后却不是会被眼泪打动之人,她不想做的事,就连先帝都不能勉强,何况是一个爱哭鼻子的皇后?

有时候她隐隐想起从前,便觉得,自己也曾经做过皇后,可从来不这样爱哭,因为哭是没有用的,不爱你的人不会因为你的眼泪怜惜你,你即使如愿嫁给心爱之人,最后也得不到什么好结局。

皇后吃了很多回闭门羹,总算是不来了,可这样的日子没过几个月,她就哭啼啼的朝太后这里来,还扬言若是太后不见自己便一头撞死!

花枝没办法,回来禀明卫太后,原以为娘娘铁石心肠不会理会,可她却让皇后进来。

皇后一进来就哭,“母后!母后!”

看得出来是在家中被娇养的姑娘,于是一点点不如意都会难受的吃不下睡不着。卫太后垂下眼:“堂堂一国之母,在外头大声喧哗,成何体统。”

皇后瞪大了泪眼:“母后怎能如此说话,难道母后体会不到臣妾心中的苦楚么?”

你能有什么苦楚?卫太后淡淡地看了她一眼,她是知道的,小皇帝对这位皇后礼遇有加,绝对挑不出错处来,皇后出身书香名门,不会争权,家族自然也屹立不倒,这后宫妃子个个安分守己,她哭成这活不下去的模样是为了什么?

见卫太后不接自己的话茬,皇后吸了吸鼻子:“母后,臣妾当真是心中难过,想来想去,这宫中除了母后,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实在是叫人痛心。”

花枝觉得自己不能坐视不管,否则聊不下去了,便接道:“皇后娘娘到底是为何哭泣?”

她在心底想了很多种可能性,比如说有人陷害,有人想要陷害,有人准备陷害,可谁知道这位皇后娘娘哭了半天鼻子挤出来的第一句话却是:“陛下他昨晚去了德妃那里!”

这句话一出来,花枝差点没端稳准备给卫太后换茶的茶壶,她嘴角抽搐了下,还以为是自己听错了,“皇后娘娘如此伤心,就是因为陛下昨晚没有在凤仪宫留宿?”

“陛下从前不是这样的,陛下一直是陪着我的!”皇后睁大了眼睛说,连受伤都如此天真。

第663章 第七十二碗汤(十)

第七十二碗汤(十)

卫太后是很了解小皇帝的,这小子是她一手带大,他越长越大,和先帝简直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但性格却是天差地别。他的皇位坐的安稳,因此他不需要一个出身多么高贵的皇后,只要娴雅端庄能够管理后宫就可以,但很明显眼前的皇后不是那块料。卫太后老了,虽然她看起来仍然年轻美丽,她已经没有心情再去调教一个新皇后了。

小皇帝固然喜怒无常,但却是说一不二之人,更何况他那难搞的一面也只有面对大臣们才会表现出来。卫太后不觉得自己的儿子是那种会对这样的皇后倾心之人:“皇帝给了你承诺,不再去其它妃子那了?”

皇后一窒,讷讷道:“……没、没有。”

“那便是了,他身为皇帝,想要宠幸谁,哀家这个做母后的也管不着,你身为一国之母,皇帝在你凤仪宫歇了几个月,也不曾见你要皇帝雨露均沾。”

皇后听了这话顿觉委屈,“臣妾原以为母后是唯一能理解臣妾的人,先帝与母后的爱情故事谁人不知,缘何到了臣妾这里,便要臣妾与他人分享陛下了!”

她觉得很讽刺,卫太后还是皇后的时候那可是椒房独宠,怎么到了她的儿子,她便说什么雨露均沾了?!

可她说这话只是一时冲动,然后便后悔了,整个大殿瞬间变得冰冷起来,身体似乎置身冰窖,皇后颤抖着去看卫太后,对方正用一双寒冷又明亮的眼睛看着她。她被吓得竟匍匐在地,脑子浆糊一片,只结结巴巴地说:“臣妾、臣妾——”

“这样的话,哀家不想听第二次。”卫太后缓慢地说,“若是再让哀家从你口中听到先帝二字,这皇后你也不必做了,从哪儿来,便回哪儿去吧。”

皇后露出不可置信的表情,原以为这样说会让太后站在自己这边,可结果好像适得其反?这是为什么?难道太后不应该想起过去与先帝相爱的点点滴滴,然后支持自己和陛下吗?

但她已经不敢多言了,卫太后冰冷的目光让她没有哪一刻比现在更清晰的意识到,眼前这位,便是那叱咤风云的铁血太后。

待到皇后离去,花枝才拧着眉头说:“陛下这次的眼光可不怎么好。”善妒狭隘心机浅薄,愚蠢到天真。

没有比亲娘更了解自己儿子的了,卫太后用甲套敲击着杯沿:“那小子想必是用什么幼稚到方式选了这么个皇后。”

等到小皇帝来了一问,还真是,哪怕是卫太后都没想到臭小子竟然这样胡闹,不把选妃当回事,她跟小皇帝说了,小皇帝不耐烦地说:“皇后也真是到,我跟她说了多少次不许来烦母后,她还来。”

似乎他并没有把皇后放在心上。

这就是帝王。

卫太后道:“若是她这样到想法持续下去,会很麻烦,哀家看她根本没那能力打理后宫。”

“这不是有您嘛。”小皇帝笑嘻嘻地蹭过来,“就得劳烦母后再次出山了。”

卫太后毫不留情地打破了他的奢望:“哀家老了,没心情再去扶持你。”

唉,受伤。

小皇帝这才开始发愁,早知道选了这么个皇后,他当初怎么也不会用射飞镖的方法啊。“母后,你当年是怎么让父皇只喜欢你一人的?”问完就看见平日里冷静沉稳的花枝姑姑对他摇头摆手,小皇帝更好奇了,他跟卫太后之间一直相处的很轻松,但奇怪的是卫太后从来不跟他提先帝。“父皇是什么样的人啊?”他总是听些老臣说先帝如何如何年少有为聪明多智,真可惜从来没见过。

小皇帝问跟皇后问是不一样的,卫太后的眼睛微微闪动,她看着面前儿子的脸,不由自主地摸了上去。

一模一样,真是一模一样。

但眼睛不一样,除了外表,他们一点都不像。卫太后不知道自己该庆幸还是该惋惜,这么多年来她没有任何能去缅怀先帝的事物,唯独这个儿子,每每看见他的脸,她便似是看到了先帝。

小皇帝弱冠后太后就不曾这样与他亲密了,他先是愣了下,倒也没拒绝,母后的手冰凉冰凉,但却十分温柔。他隐约感到她并不是在看他,而是在透过他去看另外一个人。

另外一个人……会是谁呢?应该就是父皇了吧,老臣们都说他跟父皇长得一模一样。“母后。”小皇帝握住卫太后的手,这个女人一直都是强大无往不胜的,从很小很小的时候就保护着他教导着他,但这是第一次,小皇帝看到了卫太后眼里的悲伤。“你别难过,儿子不问了。”

可卫太后没有拿开手,于是小皇帝也没敢动,就让她凝视着自己。过了许久许久,小皇帝觉得自己都要僵硬了,才听到卫太后轻的几乎听不见的声音:“他同你不一样。”

小皇帝说:“父皇比我好吗?”

卫太后的眼中浮起笑意,她亲手谋划杀死了心爱之人,代价便是余生都要在对他的爱中度日,只是她将自己的心冰封起来,不再去想。那是伤疤,不能提起,否则便是钻心的疼。“你不懂,也希望你永远不要懂。”

就这样没心没肺,最好了,做个好皇帝,不去爱谁,也不渴求被谁爱,这种痛,没有尝过的人不会明白。她走出梦里那个既定的命运,得到了天下,解救了卫家,但她仍然身在爱情的漩涡里无法逃脱。先帝是死了,可他死的时候,就已经将她一同带走了。

那个温柔的、天真的、快乐的、愿意为了所爱之人奉献的卫清欢,早已随着先帝埋入坟墓,和现在的卫太后不是同一人。

小皇帝茫茫然点点头,他聪明绝顶,一眼便看出来母后父皇之间,恐怕并不是民间传言的那样美好简单。不过都无所谓了,他的母后赢了,这就够了,有些秘密就应该沉睡在过去,不应该被揭穿。

卫太后从这日起就病了,是心病,她的儿子已经长大成人,她的家族根深蒂固屹立不倒,一切支撑她的都不再需要她才能维持,因此她卸下了多年的重担。随着病情的逐渐好转,花枝甚至感觉到过去温柔的卫太后回来了。虽然她仍然是冷淡的,可她的眼神却很温暖。

温暖的让人想要落泪。

皇后渴求着小皇帝的独宠,可惜小皇帝天生无心情爱,她的一片真心可算是付诸东流。于是她开始整日悲春伤秋无心打理后宫,每当小皇帝临幸后宫却没到她这里来,她便在凤仪宫哀哀切切哭到天明。

直到小皇帝觉得这样下去不行,他总不能真的叫母后来给自己打理后宫吧?有皇后还需要太后打理,这像什么样子?

所以他想都没想就要废后。这小子平日我行我素惯了,做的任何决策都不许别人置喙,再加上理由充分,还真没人敢说什么。等到卫太后病愈,就发现皇后换人了!

她:“……”

小皇帝还振振有词:“母后放心,儿子这次不是射飞镖选的!”

卫太后怀疑地看他一眼,他有些心虚,“咳,这次儿子保证,皇后绝对不会跟之前的那个一样!”想到废皇后被遣送出宫时那呼天抢地的泪包模样,小皇帝顿时一阵蛋疼。这回他是让老奸巨猾——不对,是老有经验娶过十个正妻的大舅舅帮忙挑的皇后,绝对是贤良淑德懂得进退。

“……你开心就好。”哀家不想说什么。

小皇帝嘿嘿一笑。

他真的是个非常优秀的皇帝,只是他也绝对的无情。他对卫太后有多么孝顺多么言听计从,对后宫的嫔妃们便有多么遥远。他温柔体贴,也会逗人开心,可是他的心从来不在任何人身上停留。除了江山社稷黎民百姓,没有什么能在小皇帝心中占据更重的分量。

他是皇帝,他比谁都清楚这一点。他坐在这个位子上,便要为天下百姓带去福祉。他有很多美丽的妃子,她们每个都很动人很美好,但他每一个都不爱。

他没有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