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氏看了,倒是觉得这韦氏是有一些手段的,秦玉双是他的儿子,总该能学到几分。当家主君不怕你有手段,就怕那种心思大却又没有本事的,这般想着,冯氏倒是安了心。

瞧韦氏这般,自己生不出女儿,但能愿意让别人生也不错,他之前还在担心秦玉双的肚子呢。

见完了一群儿子,冯氏倒是问道:“怎么不见玉双的妹妹?”

韦氏笑着说道:“那孩子在学堂读书呢,原本该让她来见见亲家,不过今日夫子定了小考,却是不能免了。”

秦玉邦是秦宝山唯一的女儿,偏偏自小喜文厌武,韦氏便找了门路让她进了京都学院,也是因为这样,秦宝山反倒是更加喜欢肖似自己的大儿子。

冯氏自然也不介意,就先把见面礼留下了,反正以后成了亲家,总是能见到的。

等离开将军府,吕氏见冯氏的脸色还不错,这才笑着说道:“父亲,今日瞧着,那秦家少爷虽然其貌不扬,但进退得宜,倒是有几分咱们家大少爷的风度。”

冯氏听了倒也笑道:“可不是,我看着真有几分珠儿的影子,比珠儿还要沉稳一些。”

冯氏似乎接受了这个女婿,也是松了口气,笑着说道:“咱家四小姐并不是个爱美色的,将来夫妻倒是也能相合。”

吕氏听了却不以为然,女儿家哪个不喜欢肤白貌美,小巧玲珑的男儿,秦玉双那副魁梧的模样,虽不是丑,恐怕也入不了自家小姨的眼。

已经出发了的孔尚瑾可不知道,自家老爹已经当机立断的上门提亲去了,事实上她压根没有时间去管自己的那位未婚夫,好吧,其实她也没见过那位秦家的少爷。

出征可不同于其他,上路之后,一群人都是快马加鞭,生怕误了正事儿。

孔尚瑾文人出生,还是个状元郎,看起来更是面如冠玉、目若朗星,若是峨冠博带,那就是个风度翩翩的女郎,走在京都街上肯定能掷果盈车。

这若是文人里头,自然是十分吃香的,但到了军队里头可不算秒事儿,光这幅模样就被人小觑了几分。

一个空降的指挥佥事原本就招人眼球,这会儿孔尚瑾天生神力的事儿还没宣扬出去,不少兵将都看她不顺眼,只是碍于行军紧张,没有时间来找茬罢了。

等走了一路,孔尚瑾与一群兵将吃穿同住,并无特殊,甚至再苦再累也不拖累行程,除了一开始不习惯的时候,后来甚至比一些老兵还要适应。

这么几日下来,不说将领们如何,一群大头兵先对孔尚瑾有了几分佩服,觉得这人不光是长得好,却是也有几分吃苦耐劳的本事儿。

面对文人的时候,孔尚瑾总有几分矜持,因为文人他就吃这一套,你要是上赶着讨好,人家还不屑呢。

但面对粗人的时候,你迂回的那套就不管用了,孔尚瑾便又成了一个没啥架子,跟谁都能搭上几句话的指挥佥事。

这一日十二皇女过来的时候,一看倒是乐了,孔尚瑾挽起袖子,正跟一个粗壮的娘子扳手腕呢。

看见十二皇女,一群士兵战战兢兢的想要行礼,赵旭摆了摆手,笑着说道:“无需多礼,继续。”

孔尚瑾笑了笑,直接拉了把对面有些不自在的人,继续他们未完的扳手腕比赛,很快在对方状态不佳的情况下赢了,她伸手拍了拍那人的肩头,笑着说道:“你这可是让了我,下次再比过。”

说完这话,孔尚瑾也不多留,跟着赵旭走开了,身份使然,赵旭往这边一站,谁还真的敢跟她没大没小的,皇权的权威性,在小兵眼中才是最大的。

走开了一段路,赵旭瞧了瞧她沾了不少尘土的衣摆,叹了口气说道:“瑾儿,你无需如此。”

孔尚瑾摸了摸鼻子,这次出行,其实赵旭比他们都危险,要是那些皇女一不做二不休,想要对她也动手,那她岂不是很危险。镇北将军压根不可能投诚,自家老娘能看住这家伙不做小动作就不错了,而孔尚瑾,便对下头的士兵下手,至少真的发生什么事的时候,不至于孤立无援。

如今见赵旭这幅模样,孔尚瑾倒是不在意的笑道:“我又没啥委屈,比起跟一群人比赛嘴皮子,其实我更喜欢掰腕子。”

孔尚瑾说倒是实话,比起用脑子,其实她更喜欢爽快憨直一些的武人。

只是这话赵旭却不信,毕竟在她眼中,从小到大孔尚瑾都是一副温文的模样,稳重的不像个孩子,怎么看都不该是喜欢跟一身臭汗的那些粗鲁娘们一块儿掰腕子的那种人,赵旭只以为孔尚瑾并不想让自己担心,也就没有再提这话茬,只是说道:“你的心意,我都知道。”

孔尚瑾叹了口气,也就没有再矫情,她要多说的话,赵旭还真以为自己在安慰她呢,不过这会儿她压低声音说道:“这几日倒是有一个意外的发现,军中,对那位镇北将军,可不如皇上想的那般尊重。”

赵旭微微皱眉,孔尚瑾笑着说道:“虽然是一军统帅,威名已久,但对于下层的士兵来说,谁给他们吃饱饭才是最正当的事情,我隐隐听说,这位将军的手段可不太干净。”

不过是几天的功夫,那些士兵自然不可能跟孔尚瑾推心置腹的说到这些,但偶尔显露出分毫,就足够她推测出来。

赵旭倒是也不意外,二皇子想要夺嫡,光靠镇北将军是不成的,想要拉拢手底下的人,无非是财权两样,没有权,那就得靠财,镇北将军的钱又能从哪里来。

不过这样的情况有利有弊,赵旭心思一转,却只是说道:“这事儿你不要再管,万事小心,别让她知道你的动作。”

孔尚瑾笑着说道:“那是自然,放心吧,我不过是跟一群士兵玩玩,谁也不能说出个不字来。”

赵旭却又说道:“真想跟他们打成一团的话,显露出你的力气不是更好。”

方才她可以看清楚,孔尚瑾压根没用全力。

孔尚瑾却故意卖了个关子,摇头晃脑的说道:“不可说不可说,时机未到。”

赵旭被她这模样逗笑,一路以来的沉闷也散去了大半,伸手就要去揉她的头发,孔尚瑾飞快的闪过,瞪了她一眼才施施然的走开了。

第71章 人心

永宁候显然也知道女儿的小动作,不过在她看来,女儿能够放下身段,与一群士兵搞好关系,确实是比跟自己窝在一块儿,时时刻刻紧盯着镇北大将军有用多了。

想到皇帝给她的任务,永宁候也觉得一个头两个大。

正如孔尚瑾预料的那般,永宁候侯爷的名声,在底层士兵的心中或许有几分地位,但在那群将领的眼中,跟镇北大将军压根是不能相比的。

如今军中会给永宁候几分面子的,一半是皇帝陛下的人,另一半与永宁候有几分香火情分。

只靠着这些人,想要限制镇北大将军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事实上,在离开京城之后,镇北大将军在军中一言堂的地位也越来越明显,就是赵旭说话也不顶用,这位对着不受宠的皇子,一直都是一副你太年轻,不懂事儿的态度。

赵旭是个能忍的,对着镇北大将军似有似无的为难,她泰然处之,遇到任何事情,都先把一群将领都拉到一块儿商讨。至于商讨的过程,那就是赵旭询问,镇北大将军发表自己的意见,一群将领面面相觑。

赵旭可能一味忍让吗,那自然是不可能的事情,她看似处于弱势,每次商讨战事,都被镇北大将军压得喘不过气来。但事实上,被压得喘不过气来的,还有军中不少的将领。镇北大将军可不是多么有容人之路的人,而这些随军的将士,也不可能各个都是她的亲信,而这些人,显然现在也处于被打压之中。

若是以往,被顶头上司打压,这些人心有怨言也无处可申,但如今状况不同,明面上,十二皇女赵旭才是这次带兵领将的大首脑。这样的同命相连,一路下来,倒是将这些人的心慢慢推到了赵旭这一头。

等镇北大将军发现不对劲的时候,赵旭已经跟那些她看不上的粗人下等将领称姐道妹了。镇北大将军也不是蠢人,自然意识到赵旭的心思,但在她看来,只要军中大权还在自己手中,十二皇女这些手段都是白费。

在这位大将军的冷眼之中,赵旭步步为营,等到达边城的时候,下头一大半的将领都觉得,十二皇女礼贤下士,是个有眼光的伯乐。一边是任人唯亲的镇北大将军,一路跟着她拼搏了多年的下层将领,也不见得能够升上一级,另一头是手中无人的十二皇女,虽说跟着她有几分冒险,但从龙之功这几个大字,粗人也识的。

从将领到士兵,心态慢慢的转变,孔尚瑾在其中也有无法掩盖的功劳。她不好明目张胆的拉拢那些将领,但跟士兵们的关系好啊,话里话外总能让人“试探”出几分京中情况。比如太女死后,什么二皇女三皇女都被皇帝厌弃,十二皇女别看不起眼,但人家可是实打实的嫡女。

明朝重嫡轻庶,十二皇女嫡出的名头,就足以让许多人跟随,更何况这个皇女如今看起来还是个有容人之量,德行出众,心思聪慧的。

跟孔尚瑾交好的都是最下成的士兵,但谁也不能妨碍,这些人里头,其实也有些将领们的亲信探子不是。

镇北大将军越是打压非己势力,这些人越是朝着十二皇女靠拢,对此,孔尚瑾和永宁候也是乐见其成。永宁候总是一副老神在在的模样,但若是有人上门来探听消息,她也绝对倾向这位皇女殿下的。

这一日孔尚瑾早早的起来,去火头兵那边溜达了一圈,手里头就多了几个大馒头,别看这馒头白白胖胖的,压根不是京城贵族们会吃的东西,但在军中,这可不是人人都吃得到的。当然,以孔尚瑾的身份,其实她压根用不着走后门,如今这般,不过是拉进彼此之间距离罢了。

孔尚瑾一边咬着大馒头,一边眯着眼睛看着士兵们动作迅速的收拾行李,队伍马上就要再次启程,如果不是昨日大雨耽误行程,他们也不会在此地驻扎了一整个晚上。

正走着,却见那头营帐里头传出吵嚷的声音,孔尚瑾眼神一动,笑着走了过去。

“我说谁嗓门这般大,原来是刘娘子啊。”孔尚瑾笑嘻嘻的说都,她口中的刘娘子就是当初跟她掰腕子的人,是个一等一的粗娘们,原本很是自豪自己力气大,自从败给了孔尚瑾,便对她颇为赞扬。

刘娘子看见来人微微一顿,原本因为争吵而涨红的脸颊变了一变,挤出一丝笑容说道:“是孔四你啊,怎么大清早的往这边来了。”

孔尚瑾跟这群人混熟了就被孔四孔四的叫,也是,孔尚瑾这个名字太文人了,他们叫着不太习惯。

听了这话,孔尚瑾不在意的举了举馒头,笑着说道:“还是这头的大馒头好吃,便过来蹭一顿。”

刘娘子听了这话倒是笑了,点头说道:“那几个小娘们的手艺倒是不错,不过哪里比得上大人们的营帐那头。”

孔尚瑾笑而不语,只是问道:“这是怎么了,一大早就看见姐姐争得脸红耳赤的。”

刘娘子张嘴就要说话,旁边站着的女子扯了扯她的衣袖,刘娘子却一把甩开,带着几分不忿说道:“还不是那些个小人,昨日大雨,陈姐姐风湿病犯了,走路都难,好歹她也是个百旗,怎么就不能上马了。”

孔尚瑾一听便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儿,那一直坐着不起的女子怕就是这位陈姐姐,孔尚瑾也见过几次,只知道是个为人义气的女子,与一群部下的关系十分好。按理来说,百旗也是个小兵头了,不过大明的军队骑兵原本就少,供给给将领们代步的就更为珍贵,这样的百旗自然是轮不上的。

刘娘子会这般愤怒,却是因为原本陈百旗犯了风湿病,是可以在运量的马车上稍微歇一歇的,又不耽误事儿,谁也不会说什么。

偏偏这一日却被镇北将军手下第一姓赵的将领发现了,这个姓赵的便拿着军规说话,死活不准他们行方便。

其实这也难怪,镇北大将军一直想找着机会立威呢,他们这也是碰到了枪口上。

孔尚瑾眼神一转,笑着说道:“这又是什么大事儿,不如这样,陈姐姐若是不介意,今日便用我的马吧。”

那陈娘子连忙说道:“这可怎么使得,佥事固然体恤咱们,但…”

孔尚瑾却不等她反驳,笑着说道:“这又有什么使不得的,之前我就想跟着刘姐姐她们行军,也好锻炼锻炼,不然等到上战场,误了明朝的威风可不好。那马匹放着也是放着,姐姐用着,也算派上了用场。”

陈娘子还是觉得不妥,刘娘子已经替她答应下来:“就是,陈姐姐用着就是,孔四是个好的,她这肯定不是客气话。”

陈娘子无语的看了眼自家没心眼的姐妹,一时之间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孔尚瑾只当没有看见她的犹豫,这事儿就这么定了下来,她转身就去把自己的马牵了过来,还带着几分遗憾说道:“原本让姐姐行一个方便,不过是十二皇女一句话的事情,但想必姐姐也知道,十二皇女固然有心,却挡不住有人阻拦。姐姐便先用着吧,等腿好全了再说。”

陈娘子心中也是感激,旁边的刘娘子更是恨恨说道:“那老娘们真是不知所谓,说到底,咱们都是大明朝的兵,就应该听皇女殿下的话。”

陈娘子就要出口阻拦,孔尚瑾已经开口说道:“姐姐噤声,这话可不能让旁人听了去。”

刘娘子眼神一动,到底没有再说什么,只是这个念头却深埋心底。与她相同的人自然不少。镇北大将军其实也并不是那么罪大恶极,但她高高在上惯了,一开始自然没有意识到下头的变化,等她终于认识到的时候,这一切也已经太晚了。

孔尚瑾不遗余力的动作,多多少少给十二皇女带来了一些人脉,这时候这些人脉尚且不显,等哪一日却能发挥出预想不到的作用,最后给整一个时局带来惊天动地的变化。

赵旭将这一切都看在眼中,每每看见孔尚瑾混在一群粗人之中,与她们称姐道妹的,甚至每日如步兵一般步行,一开始的时候走的脚底都是血泡。

赵旭心疼不已,心中更恨自己力量不够,否则的话,她当做亲妹妹一般娇养着的人,哪里用的着吃这样的苦头。

赵旭没有劝阻,因为她知道,孔尚瑾肯定是不会答应的,只是每晚找到这个倔强的女孩,给她涂上厚厚的一层药膏。

等军队终于到达前线的时候,孔尚瑾的皮肤都晒黑了不少,连带着双脚上都是茧子,再也不怕走路磨脚了。

不说赵旭,就是一心想要磨练自家女儿的永宁候也是心疼不已,但不同于赵旭,永宁候脸上不露分毫,甚至是严厉的要求孔尚瑾,既然跟了出来,就得付出更大的努力,不能白白走这一趟。

军队到达前线的时候,威武将军秦宝山手底下的亲信出面迎接,脸上满是疲惫和担忧,可见边疆的战事不妙,秦宝山的身体恐怕也是强弩之末。

赵旭等人的猜测是正确的,秦宝山原本身体看着不错,但其实她常年征战,身上大伤小伤无数。

武将其实都有这样的感觉,身体好的时候吃嘛嘛香,一旦露出虚弱的一面来,年轻时候积累下来的伤痛便一块儿找上门来。

秦宝山也是个倒霉的,被自己人暗算了一回,又因为边疆地带缺医少药,耽误了治疗,等皇帝派来的太医千里迢迢的赶到时,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秦宝山能活到现在,已经是太医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的结果,再加上秦宝山自己求生欲十分强盛,才能一直撑到大军赶到。

但即使这般,她的一群亲信其实也明白,秦宝山,威武大将军,这次怕是撑不过去这个鬼门关了。

一代猛将,如今却虚弱无比的躺在床上,秦宝山的模样与秦玉双有五六分相似,就是因为这般,她才倍加宠爱这个嫡长子,甚至比起女儿更甚。

秦玉双小的时候,曾跟着母亲在边疆居住了数十年,后来因为皇帝的旨意,韦氏才会带着一家老小上京。

可以说,秦玉双其实是秦宝山一手带大的,原本秦宝山压根不觉得自家儿子长得丑,凭她简在帝心的地位,不管儿子如何,都能找到一个门当户对的好人家。有她在,谁敢对他儿子不好,她就去砍了对方满门。

因为这样的想法,这些年来,韦氏为了儿子的事情操碎了心,秦宝山却是老神在在。谁知道人算不如天算,她一朝病重,很可能就撑不过这道鬼门关,将来,谁还能成为儿子的依靠。想到家里头还是黄口小儿的小女儿,秦宝山第一次觉得绝望,她似乎能够看到,自己去世之后,他们孤儿寡父的备受欺凌。

皇帝赐婚旨意到达的时候,秦宝山差点没大笑三声。原来她曾也有意永宁候府,不说别的,永宁候府门风清正,从来都是嫡长女先出世,再允许有其他的庶出子女。光这一点,就是对正君的最大保障。如今儿子又是赐婚,将来便不可能被休弃。

秦宝山心头大落,倒是更撑住一股精神头,她还不能死,至少不能现在死,至少得撑到自己那媳妇赶到边疆。她自然也知道皇上的意思,既然如此,她就得发挥自己最后的一点作用,将手底下的力量交道这媳妇的手中,希望将来无论是皇上还是这媳妇,看在这一日的份上,能够善待她的儿子,照顾她的家人。

听到大军终于到达边疆,秦宝山忽然撑起身体,脸上冒出红光来,看得周围的一群亲信大喊不妙,这些天来,将军已经拉着他们说了许多的话,他们自然也知道,将来得帮着那位孔四小姐。

秦宝山可不知道属下的担心,一把抓住身边人的手,大声喊道:“去,我要见孔家四娘,去把他们都带进来。”

属下张了张嘴,最后咽下担心,应声出去了。

第72章 杀场

秦宝山其人,原本不过是山村猎户出生,从小父母双亡,吃着百家饭长大,等到了参军的年纪,为了博一口饭吃才进了军营。

也是她运气好,正巧遇到了那时候意气风发的当今,被一手提拔上去,一步步从一个一无所有的猎户,成了建功立业的大将军。

说秦宝山运气好,是她遇到了识人的皇帝,成为了当今的亲信,说她运气不好,也是这些年来,边疆虽然有些小动乱,却一直并无大战争,她爬了几十年,也就是个大将军罢了,要知道将军的职位,可不是世袭的。

秦宝山一直都是聪明人,她深刻的明白,自己能够青云直上,就因为她是皇帝的亲信,不听命于任何其他人的亲信。但正因为这样,她不可能投向任何的皇女,甚至不能跟勋贵世家联姻,免得招惹了皇帝的疑心,反倒是葬送了自己的前程。

若一直这样下去的话,秦宝山或许能熬到女儿长大,一群儿子出嫁,到那时候,即使他家根基薄弱,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撼动的了。

只可惜,秦宝山缺少了这一份运气,一场突如其来的战争,她虽然挡住了匈奴的战火,却没有挡住她们的阴谋诡计。

听见皇帝赐婚的旨意时,秦宝山是欣喜的,永宁候能够虽然不受皇上重用,但能从开朝屹立不倒,可不是谁都能做到的。

皇帝赐下的婚事,侯府即使心中不愿,面子上也得给秦家风光,若是自己有一个万一,将军府也不会孤苦无依。

这般或许会委屈了大儿子,但也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秦宝山挣扎着坚持到现在,自然不可能是因为什么忠君报国,临死之前,她想的最多的还是尚且年幼的一群孩子,还有自从嫁给了她就吃尽苦头的夫郎。

这头听了那同知的话,几个人对视一眼,赵旭也顾不得休息,带着人就往后头走。镇北大将军眼中闪过一丝喜色,若是威武大将军秦宝山或者,她手底下的兵自己自然只能看着,若是她死了,那兵权可不得落到旁人的手中。

一群人心思莫测,但却步伐一致的朝着里头走去,很快便走进一个充满了浓郁药味的房间,秦宝山一众属下都站在床前,这会儿看见来人纷纷低头行礼。

赵旭一把拉住为首的人,开口说道:“众位将士无需客气。”

秦宝山原本也做了要下床来行礼的动作,被赵旭按住之后也没有多礼,点了点头说道:“微臣重伤在身,还请皇女殿下恕罪。”

即使秦宝山不是孔尚瑾未来的丈母娘,赵旭这会儿也该体恤下士才是,自然十分宽容:“将军为了大明江山,才遭贼人暗算,是赵旭该感谢将军才是,哪里谈得上恕罪两字。”

说完这话,赵旭起身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朗声说道:“将军大义,请受赵旭一拜。”

甭管赵旭所图为何,这样的行径自然受到了一群武将的喜欢,其中有几个甚至眼眶微微泛红,士为知己者死,这可不是一句白话。

秦宝山眼神微微一动,心中也放下了一半,十二皇女这般的举动,至少证明皇帝没有因为太女的死而迁怒自己。要知道接到太女死讯的时候,秦宝山差点没直接给气死,虽然不是她动的手,但人在她的地盘上出了事儿,一国储君直接给送了命,皇帝能饶了她。

赵旭若是知道秦宝山的心思,或许会呵呵两下,太女的死,皇帝怎么可能不迁怒于人,不过皇帝心中也知道,自己的一群女儿没少动手,而秦宝山已经重伤在床,说不准什么时候就去了,这时候要是下令呵斥的话,保不齐就会影响军心,这才只能压下了怒气。当然,若是战事结束,秦宝山还活着,一切清算的时候,这位能不能推脱开去还是两码事儿。

镇北大将军见赵旭轻轻松松的两句话,倒是将在场将士的心夺走了大半,心中大为恼怒,忍不住开口说道:“十二皇女,这样的场面话何时说不成,当务之急,还是与秦将军交接兵权,想出应敌之策,将匈奴人赶出明朝疆土才是正事儿吧。”

这话并无不对,但当着一个重伤的秦宝山说实在是有些不合适,当下一个武将冷笑一声,朗声喝道:“镇北大将军这话是什么意思,将军的虎符尚在,皇上没有明旨,何来交接兵权一说。”

镇北大将军与威武大将军不合那是众所周知的事情,秦宝山能够飞快的提拔起来,很多时候就是踩着镇北大将军的脑袋,不过那时候皇帝要提拔她,谁也无话可说。

都说趁你病要你命,镇北大将军怎么可能放过这样的好机会,当下冷笑着说道:“这里哪有你说话的份儿,看来秦将军御下的本事一般,有些话,想清楚了再说。”

眼看着就要吵起来,秦宝山忽然惊天动地的咳嗽起来,身边的太医连忙上前,给她连扎了几针才止住她的病情,一边低头禀告道:“启禀十二皇女,几位将军,秦将军伤势严重,微臣已经尽力了。”

十二皇女脸色难看,若是秦宝山死了,她们在这边恐怕更加艰难。没等她开口问秦宝山究竟还能坚持多久,却听见床上传来一个中气不足的声音。

秦宝山捂着胸口,朝着进来的人看来:“哪个是我未来媳妇?”

孔尚瑾连忙上前一步,她的职位不算高,方才进来的时候也被排挤到了后头,这会儿忽然站出来,倒是让人耳目一新。

行军一路,孔尚瑾肤色变得深了一些,身上多了几分阳刚之气,不过看在秦宝山的眼中倒是更加担心了。

自己的媳妇长得太好了,即使一向觉得儿子长得并不丑的秦宝山,这会儿也不得不承认,比起这个媳妇来,儿子的容貌实在是不起眼了一些。

不过秦宝山努力的看了看,见她背脊挺直双目清正,心中略微放心了一些:“好孩子,过来让我看看你。”

孔尚瑾正要上前,镇北大将军却冷哼着说道:“秦将军,莫非你身体受了伤,脑子也不灵清了不成,这都是什么时候了,难道还要儿女情长。”

赵旭却淡淡说道:“将军嫡长子与孔尚瑾的婚事,是陛下赐婚,莫非将军对此不满?”

镇北大将军冷笑一声,到底没有再阻拦。

孔尚瑾上前几步,却被床上的人一把抓住,秦宝山力气之大,似乎要把她的手臂捏断。孔尚瑾神色不动,迎上床上人的眼神。

秦宝山的眼神是锐利的,带着一个母亲临死之前对儿子的不放心,渐渐的,似乎孔尚瑾的平静影响到她,秦宝山的力道放松了一些,忽然露出笑容来:“好,好,好,以后我那双儿,就托付给你了。”

孔尚瑾连忙说道:“母亲放心,以后媳妇一定会善待玉双,不让他受任何委屈。”

秦宝山眼中闪过一丝亮光,似乎真的放心下来,这才伸手让几个属下过来,开口说道:“永宁候和瑾儿是皇上特派的特使,以后我若是去了,你等要全力辅助,将匈奴赶出明朝疆土。”

“将军。”一众属官双目含泪,秦宝山却坚持说道,“你们发誓,以后要像辅佐我一般,辅佐她们。”

几位下属早就知道将军的心思,这会儿齐齐跪倒在床边,磕头应是。

看见这样的场景,赵旭永宁候和孔尚瑾都松了口气,不管秦宝山此举为何,都是帮了他们大忙。

旁边的镇北大将军却是气急,恨不得将那秦宝山一脚踹死,都临死的人了,还要给他找事儿,有这临终托付在,这群人恐怕一时半会儿不好收拾。

秦宝山重伤至今已有一月,该吩咐的早就已经吩咐了,这会儿说完这话,一直撑着的精神头似乎损耗殆尽,很快就昏昏沉沉起来。太医再次过来查看,却只能摇了摇头,表示大将军怕是熬不过当晚。

孔尚瑾也忍不住有些伤感,虽然她其实是第一次见到这位大将军,但却听说过不少秦宝山的事迹,这样的人物,没有死在战场上,却死在了阴谋之中,或许还要背上战事不利的罪名,实在是一件可悲的事情。

只可惜的是,包括孔尚瑾在内的所有人都没有时间为大将军伤心难过,甚至秦宝山的葬礼也只能押后,因为匈奴再一次犯边,而这一次更是来势汹汹。

镇北大将军暂时掌握了主动权,将迎战的事儿大包大揽了过去,赵旭与她的矛盾越来越大,但一时之间却奈何不了她。

这一日赵旭将永宁候孔尚瑾和一群秦宝山的旧部唤道营帐之中,看着桌上的战略图,皱眉问道:“你们说实话,如今战况到底如何。”

一群将领面面相觑,最后一个黑面娘子出列,拱手说道:“不瞒皇女殿下,战事恐怕对我明朝不利。”

赵旭揉了揉眉头,看着那沾染了不少血迹的地图,忽然问道:“镇北大将军已经出发,准备在前门关阻击敌军,你们怎么看?”

这话一出,下头的人便脸色难看起来,那黑面娘子连忙说道:“此事万万不可,前门关虽然易守难攻,但因为战事失利,已经落到匈奴人手中,镇北大将军准备从此地入手,怕是…”

确实,前门关是个要塞,但问题是这要塞在太女阵亡的时候,被匈奴一举拿下了,如今成了人家的地盘,镇北大将军想要从这里下手,实在是一件难事儿。

十二皇女也头疼的厉害,这个道理她自然也知道,但镇北大将军自视甚高,她手中又有兵权在,对她的话并不听信。

因为赵旭和永宁候的大力反对,镇北大将军最后只带着自己的亲信部队,将近五万人出发了,但问题是这五万人可都是精锐部队,剩下的虽不是老弱病残,与他们相比也是差得远了,赵旭气得差点没有一口血呕出来,真心想说皇帝这一手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吗,何必硬要扔一个镇北大将军过来。

其实皇帝也真是好心,从赵旭到永宁候,都没有真正的战场经验,皇帝也是怕他们压不住,再说了镇北大将军虽然是二皇女的亲姑姑,但人家确实有几分军事才能,手底下也有一群死忠。

十二皇女将情况一说,一群将领显然也意会过来,感情这群皇女们的夺嫡之战,已经影响到边疆的战事了。想到枉死的太女和秦将军,一群将领脸上不免露出忿恨来,这些皇女简直不把别人的命当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