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和明珠郡主都是有诰命的人,这次也一同进宫,听了这话,虽然害怕的浑身颤抖,却挡在冯氏面前不让:“德妃,你休要过分。”

顾德妃只是冷笑,几人朝着冯氏就抓去,忽然,一个护卫被飞踹开去,却见秦玉双竖目横眉,一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架势,直接挡在孔家的内眷身前。

孔家几个男儿顾不得吃惊,只是战战兢兢的被他护在身后。

与此同时,几个随同进宫的小厮也纷纷挡在他们身前,秦玉双淡淡说道:“父亲放心,妻主早有准备,光靠着这些人,还为难不了我们。”

顾德妃差点没一口气抽过去,孔尚瑾早有准备,莫非皇帝早就知道他们的动作,他有心要拿下孔家的内眷,但这会儿禁军都去攻打正德宫了,这边的侍卫却显然不是孔尚瑾精挑细选出来的那几人对手。

孔尚瑾带着人过来的时候,就瞧见自家夫郎十分威武的模样,将一群官员的内眷跟小鸡崽似得护在身后,不远处,正德宫虽然一片狼藉,显然还没有被攻破。

孔尚瑾大大松了口气,带过来的禁军很快就控制住大局,顾德妃一脸颓丧,却将二皇女牢牢的拉在怀中。

孔尚瑾能一箭杀了何统领,却不可能直接对付顾德妃和二皇女,只能先让人将他们圈禁起来,尤其是二皇女,不能让人伤了她一根毫毛。看了看自家腰背挺直,威武不凡的夫郎,孔尚瑾才走向正德宫。

宫内的皇后已经在崩溃的边缘,忽然听见外头熟悉的声音,在赵旭还不是皇帝的时候,孔尚瑾经常过府玩耍,所以皇后对孔尚瑾也十分熟悉,听见她的声音,立刻惊喜的叫道:“是孔大人,孔大人赶回来了,开打开宫门。”

“微臣参见皇后娘娘。”孔尚瑾并不是一个人进来,身后跟着一长串的人,其中老骨头曹亦德大人也在此列,行礼之后,便迫不及待的问道,“请问皇后娘娘,陛下此刻身在何处?”

皇后好不容易忍住眼泪,听了这话又忍不住落下泪来。

众人一看,心中咯噔一声,还以为皇帝真的已经死了呢,有些人甚至开始后悔,方才对二皇女一脉太过于粗暴了。

皇后给了他们绝望之后,才跟着说道:“皇上在里头,只是还未苏醒,太医说,最早也得明日午时。”

一听这话,在场的人都松了口气,暗道皇后说话怎么这般大喘气,这可真是要吓死人了。

太医说话向来保守,她既然说了明日午时肯定能醒,那在此之前,皇帝必定就会醒来,孔尚瑾这会儿也松了口气,继续说道:“皇后娘娘,如今七皇女和十皇女的叛军还在城外,还请娘娘下令阻击。”

虽然早已经这般做了,到底不名正言顺,皇后一听这话自然答应,似乎有这些个大人在,他的底气也回来了,当务之急,只要皇上能安然醒来,一切都不成问题。

孔尚瑾带上命令,甚至来不及跟家人多说一句话,又马不停蹄的赶往城外,这一次,绝不能将七皇女和十皇女放走。

第112章 有孕

在赵旭的重压之下,七皇女和十皇女发展势力其实非常苦难,正因为赵旭的地位越来越稳当,之前无女的时候,他们还可以忍耐几分,如今只能铤而走险,否则一日日过去,即使他们手中还有那些人的把柄,恐怕也是无能为力。

即使这般,他们急匆匆纠合起来的队伍,也是不堪一击。原本钱峰一个人就足以将他们拿下,只是钱峰心中没底,拿不准皇帝到底有没有事儿,若是皇帝真的已死,那她把这两位皇女赶尽杀绝的话,谁知道是立功还是获罪,就因为如此,双方才陷入了看似胶着的状态之中。

等孔尚瑾从宫内出来,将赵旭安然无恙,顾德妃已经被抓的消息一说,钱峰立刻像是打了兴奋剂一般,这可真是摆到她面前的功劳啊,要是再不拿那是对不起自己。

没等孔尚瑾出手,敌军先听到皇帝无恙,自己从勤师的军队,变成了叛军的而大大打击,后看着钱峰虎视眈眈,忽然不少人直接落荒而逃。

七皇女很快被俘,倒是十皇女倒是有几分骨气,在得知赵旭安然无恙,自己兵败的时候,直接刎颈自尽了。其实在孔尚瑾看来,十皇女跟着七皇女一起反叛,实在是不理智的行为,虽然因为当年的事情,她在京中有几分不如意,但她的手臂是八皇女亲手砍断的,先帝看在她餐费的份上,对她并没有过多的苛责。

赵旭固然不喜欢这位十姐,但对于一位已经残废的姐姐,她也乐得荣养着显示自己的仁慈。但起兵谋反,若是成功了,她拿不到最大的果实,如是失败了,便是家破人亡。或许在有些人的心中,宁愿轰轰烈烈的死去,也不乐意安安稳稳的活下去吧。

比起壮烈了一把的十皇女,七皇女却是个扎扎实实的软蛋,当年她事事都站在二皇女身后出谋划策,如今看似孤注一掷,在失败之后却舍不得就这么死了。当年的宫变或许也有这位皇女的手段,这个人玩弄阴谋诡计是把好手,只可惜生不逢时。

孔尚瑾看着大喊饶命的七皇女,心中也觉得十分腻歪,她闹出那么惊险的事情,甚至差点断送了赵旭的性命,死到临头却跟个怂货一般。这就跟一直努力打boss,到了boss面前,发现这家伙只是虚张声势,根本上身娇体弱易推倒一样的道理。

孔尚瑾并没有直接处死七皇女,即使这次之后,以她对赵旭的了解,这位皇女肯定活不下去了,但这个人却不能死在她的手中。

钱峰倒是十分乐意押送这位皇女进京,若是能在皇帝面前露脸,谁知道皇帝会不会就对她刮目相看了。

收拾完残局,孔尚瑾马不停蹄的进宫,不看着赵旭醒来,她实在是放心不下,这会儿大部分的官员已经被送出宫,内眷们也都回去了,只剩下曹亦德等几位大人在主持大局,在看见孔尚瑾安然回来的时候,曹亦德总算是松了口气:“七皇女和十皇女已经伏诛了吗?”

孔尚瑾也不隐瞒:“十皇女自尽而亡,七皇女已经押往大理寺,等候审问。”

曹亦德点了点头,精神头一松人便倒了下来,她到底是年纪大了,能坚持到现在,都是一腔硬气撑着,如今一切都是尘埃落定,自然就坚持不住了。

场面顿时乱成了一片,幸好太医就在旁边,过来检查了一番,确定这位老大人并无大碍,众人才放心下来,暂时先把她交给曹淑妃照顾。

宫殿里头,皇后和几位有名有分的后妃都在,连大皇女也在旁边待着,显然庄嫔已经吓坏了,不肯让她回去休息。

太医说的话果然保守,到了这一日的傍晚十分,皇帝便慢慢苏醒过来,第一眼看见一脸憔悴的皇后,再看不远处的孔尚瑾和她身边的几位大人,便知道肯定发生过一番惊天动地的变化。

皇帝醒来,在场的人才终于放下了心头的大石头,赵旭安慰了一番皇后,才说道:“让孔爱卿和几位大人都进来说话。”

皇后擦了擦眼泪,连忙出去传话,等几人走到跟前,赵旭才问道:“这几日幸苦你们了,说一说,到底发生了何事。”

孔尚瑾将前前后后发生的事情说了一遍,自己擅自动用了兵符的事情也没有隐瞒,赵旭一直合着眼睛,静静的听完了这些话,才说道:“这次多亏你了,原本朕便许你便宜行事,若不是郑州军及时赶来,让那些叛军攻进京城的话,恐怕朕也是凶多吉少。”

孔尚瑾连忙说道:“圣上吉人自有天相,太医说过,您只要好生调理一番,便能恢复如初。”

固然如此,身体的伤害容易治好,那心理呢,对赵旭而言,顾德妃顾家联合自己的姐妹,动用先皇后留下的人对她动手,才是最伤人的事情。

赵旭刚刚醒来,了解了一番事情便有些支撑不住,众位大臣都纷纷劝她先休息,孔尚瑾这才带人离开皇宫,这一次的事情看似解决的迅速,但处处都透着惊险,其中最为惊险的,就是赵旭的性命,若是她不那么小心谨慎,提前服用了丹药,恐怕早就被顾家得手了。

连续几个日夜,孔尚瑾都没有好好休息,走出宫门的时候,她也觉得有些头重脚轻,忍不住揉了揉额头,带着人往永宁侯府走去。

顾家的人手不足,将大臣和她们的内眷召到宫中打算一网打尽,故而宫门之外,有些老百姓恐怕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就是侯府这边,也并没有受到什么打击。

孔尚瑾刚到侯府,却有人过来禀告,说秦玉双一回府就晕倒了,孔尚瑾心中一惊,还以为顾德妃耍了什么手段,秦玉双那时候受伤了,只是自己没有发现。

她三步并成两步回到房中,却见冯氏端坐在那边,却是满脸的喜色,看见她进来,迎头就是一句话:“瑾儿,你要当娘了。”

孔尚瑾的子嗣问题,一直都是冯氏的心病,秦玉双进门之后四年愣是没有动静,偏偏就是太医也找不出两人的问题来,冯氏就算是宽容的性子,渐渐的也是有些怨念。秦玉双的父亲就子嗣艰难,谁知道他会不会像了自己的爹呢,为此,冯氏好些天都不能安寝。

今日秦玉双刚刚回到府中忽然晕倒,冯氏也是急的不行,虽然有子嗣这个问题摆在那边,但对于秦玉双,冯氏还是十分满意的,尤其是今日,秦玉双可是救了他们一家老小。他忙不迭的让人去请太医,只是太医院的人都在赵旭那边呢,哪里能安插过来,最后只好去城里头医馆请了大夫。

等大夫上门,左看看右看看,把脉足足把了一刻钟,弄得冯氏恨不得亲自冲过去自己看,最后这位老大夫摇头晃脑袋的表示,你家女婿有喜了,虽然日子还浅,但这滑脉已然形成,不过看来今日受了惊,脉象有些不稳当,得好好养养才是。

于是便有了孔尚瑾回来看到的喜气洋洋的场面,乍然听见自己要当娘了,孔尚瑾也是惊讶不已,随之而来的是狂喜,在确定秦玉双无恙,只是需要修养一段时间之后,再也顾不得其他走了进去。

冯氏从方才得知消息到现在,嘴巴就一直没有合拢过,见孔尚瑾的模样也只是笑,一边还跟吕氏说道:“都是快当娘的人了,还这么咋咋呼呼的,哎,玉双怀了孩子,这可得好好补补才是。”

吕氏连忙说道:“可不是,今日可多亏了四妹夫。”

孔尚瑾走进内间,就瞧见秦玉双已经醒来,这会儿有些痴痴呆呆的捂着自己的小腹,脸上带着几分不敢置信。

看见孔尚瑾进来,他才恍然说道:“妻主,我们有孩子了。”

孔尚瑾见他这般自然心疼不已,伸手握住他的手,点头说道:“是啊,这是我们的孩子,你不知道我方才听到你晕倒的消息时有多么担心,玉双,以后不要拿自己冒险,我给你的那些人,难道是放着看的。”

秦玉双脸颊微微一红,想到自己白日里头还动了武,这时候也是后怕不已,这孩子是他千盼万求而来的,若是因为自己的疏忽而出了什么事情,他怕是一辈子都不会原谅自己:“我知道,以后再不会了。”

孔尚瑾也不是要说他,见他这般说便将这事儿放过,带着几分好奇靠在他肚子上,秦玉双一看,顿时好笑的说道:“这才一个月呢,哪里有什么动静,大夫说了,至少也得四五个月才能听得到。”

孔尚瑾也不觉得害臊,心中对男儿从哪里生孩子有几分好奇,但她怕自己真的问出口的话,秦玉双恐怕会羞愤欲死,只得先把这个念头压下去,握着他的手说道:“你且放心修养,永安伯府那边我已经派人过去看了,并无大碍,等明日我请了岳父大人过来,陪你说说话。”

秦玉双摇了摇头,笑着说道:“这几日恐怕你不得闲,又不是大事,哪里需要你去请了爹爹过来。”

孔尚瑾却笑道:“你跟孩子还不是大事,我怕你心中担心,有岳父陪你说说话总是好的。”

公公和爹爹的不同,孔尚瑾可是深有体会,冯氏固然也疼爱秦玉双,但有些话总是不好说的,秦玉双这是第一次怀孕,若是有韦氏在身边也能放心的下。

听了这话,秦玉双又说道:“瞧你说的,不知道的,还以为我多么轻狂呢。”

孔尚瑾哈哈笑道:“放心吧,父亲必定也是同意的,若是我不得闲,便让来顺过去一趟便是。”

秦玉双听了这话只好答应了,等到第二日,孔尚瑾果然分身乏术,最后还是来顺过去送了消息。

得了消息,韦氏迫不及待的带着东西就过来了,冯氏果然不在意,还让他好好宽慰秦玉双,别多想。

韦氏心思微微一转,便知道冯氏的意思了,这是暗示,这胎即使是个儿子也是无碍的,他听了这话,也是安心了许多,毕竟谁也不能保证,秦玉双能够一举得女不是,但只要能生,他们夫妻俩又是那么恩爱,还愁生不出女儿来。

在秦玉双面前,韦氏也忍不住感叹道:“都说你公公是个慈善的,如今看来果然如此,我儿有福,能嫁进永宁侯府。”

秦玉双微微一笑,说道:“公公向来都是和善人。”

韦氏拍了拍他的手,笑着说道:“如今好了,我总算能够安心了,之前虽说瑾儿对你一直用心,但这子嗣问题,真不是她乐意就能够成了的。”

想到孔尚瑾的为人,韦氏越想越觉得开心,他是内阁男儿,也知道如今这位是平步青云,这般下来,还能够对儿子一心一意,真真是难得。

看了眼儿子的肚子,韦氏忍不住问了一句:“如今你怀了胎,那瑾儿的房里头要不要放人?”

当年孔尚瑾身边的红梅红玉,早就被打发嫁出去了,她后来嫌麻烦,在后院的时候都是跟秦玉双一块儿,并没有再填贴身的小厮,在外头也就是来顺来喜几个跟着。

秦玉双一听这话,脸颊更红了,低声说道:“妻主说了,她不需要。”

韦氏对孔尚瑾倒是有几分了解,倒是没怀疑她摆样子,忍不住看了一眼儿子说道:“她倒是知道心疼你。”

儿子嫁入高门,当年他是十分担心的,如今看来,即使是低嫁,恐怕也没有现在的日子舒坦,唯一的孩子问题解决,韦氏觉得,自家儿子这辈子,即使容貌上输了一筹,但嫁人方面,肯定超越了许多人。

韦氏没有说的话,都是嫁入高门,当年韦月仙想着法子找高门大户,甚至一度想要进宫,后来失败了,看着永安伯府和永宁侯府的面子,又有韦家的家财万贯在,终于还是给他找到个还算不错的,说起来也是皇亲国戚,竟是先帝那位九皇子的嫡次女。

要说这位九皇子,在先帝时期十分受宠,他的父亲是曾经宠冠后宫的惠妃,只可惜惠妃前后生了三个女儿都是早夭,最后活下来的只有这么一个儿子,还是个病病歪歪的,即使有皇帝的宠爱,嫁的人家也是一般,当然,有他那么多的嫁妆在,又有先帝的宠爱,那时候九皇子也是风光一时。

等当今上位,与这位皇兄十分生疏,九皇子的风光便已经不在,也不知道韦太太用什么打动了九皇子,居然将韦月仙嫁了过去,那位嫡次女他也是打听过,听说文采也较为出众,并无多少恶性,驸马不能参政,但驸马的女儿却是可以的,九皇子虽然如今不受宠,但有这层关系在,恐怕前朝也比别人顺畅。

原本倒是好姻缘,但韦月仙进门之后才知道,这位九皇子的次女房中早就有人,还是个备受宠爱,从小一起长大的美人,但九皇子的身份摆在那儿,永安伯就算是想要给他撑腰也不能,永宁侯府更加不方便出面,年前再见的时候,他都不能相信,那个面如死灰的男子,居然是自己那容貌出众的外甥。

这人啊,就得信命!韦氏叹了口气,并不把这些事告诉秦玉双让他心烦,看着儿子微微护着小腹的动作,也是暖心一笑,外甥那边,该帮忙的他早就帮了,他自己选的路,连姐姐都无可奈何,自己又能做得了什么。

第113章 分家

自从秦玉双有了身孕,孔尚瑾只觉得自己头不疼了腰不酸了连脑袋都清醒了,每天上朝下朝都带着极大的动力,办公的速度飞快的上升,只为了早点回家看一眼还在肚子里头的孩子,就是冯氏也笑话她,说没有见过这么疼孩子的女人。

孔尚瑾可不管其他人怎么想,在她看来,这可是自己等了两辈子才等到的孩子,虽然不是从自己肚子里头爬出来的,但这份血脉亲情却是真真切切的,一想到自己的孩子从那么小小的一个,慢慢的长大,耐心等待十个月之后就会与她见面,她便心喜不已,就是赵旭也不得不笑她,现在一到该回家的点儿,看起来心思都早已经飞了。

这孩子还没出生,全京城的人都已经知道,这位孔大人是个疼孩子的,不过一想到她成亲四年才等来这个孩子,众人倒是觉得也不难理解。甚至许多个夫郎心里头还酸溜溜的,觉得人家的妻主怎么就这么温柔这么体贴,自家这个倒是好,自己个儿怀孕的时候,别说整日想着回家了,别出去花天酒地就不错了。

十个月的时间,孔尚瑾一直处于一种高度兴奋的状态,有时候就是秦玉双看着都觉得好笑,哪有女人每日回来,都要跟尚在肚子里头的孩子说话的,休沐的时候更好,整日对着他的肚子读书,有时候还得让人过来弹琴,说什么胎教,他真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不过孔尚瑾自己开心,秦玉双也不会拦着。

就这样,十个月的时光一闪而逝,他们的长女哇哇落地的时候,孔尚瑾甚至有一种喜极而泣的感觉,没有过孩子的人一定不能体会这样的感动,这一刻她甚至觉得,自己重生到现在,最大的收获就是这一个孩子。

孔尚瑾绞尽脑汁,这孩子跟孔青珏他们是同辈,只是好的字早就被一群侄女取走了,这会儿她倒是发现侄女太多的坏处了,翻了好久的字典,终于还是找到了一个美好的文字。璇,美玉也。孔青璇,这就是她未来孩子的名字。

都以为以孔尚瑾疼孩子的架势,对女儿肯定宠溺到了骨子里头,甚至老永宁候都想着,要是女儿太疼爱孙女的话,自己还得好好说说她,女孩子可不能娇宠,以后称不得天地,掌不住门厅。

谁知道孔青璇哇哇落地之后,孔尚瑾的态度倒是让众人十分诧异,虽然也是疼爱,倒腾来的玩具堆满了一个屋子,但该严厉的时候一分不少。

有看过让几个月大的孩子自己吃饭,即使弄得到处都是,也不许奶爹帮忙的吗,有看过才踉踉跄跄开始走路的孩子,跌倒之后也不准人去扶起来,让他自己爬起来的吗…

种种事例,不知道的还以为孔尚瑾是个后娘呢。就是冯氏也看得心疼的很,粉团子似的小孙女,跌倒在地,手掌都擦破了,她娘还在前头自顾自走着,后头对她招招手,让她自己跟上去呢。

好多次,冯氏都搂着孙女指责自家女儿:“你小时候难道爹是这么对你的,咱们玹儿还这么小,你怎么就忍心,你看看,这膝盖都青了。”

孔尚瑾对此十分无奈,视线投向自家老娘,结果永宁候显然也觉得她过火了一些,教训孩子,那也得等到孩子懂事之后啊。

孔尚瑾被众人谴责,只好看向自家女儿,孔青璇倒是乖觉,迎着自家老娘的眼神,连忙安慰自家爷爷:“爷爷,你放心,璇儿一点儿也不疼。”

冯氏一听更加心疼了,这会儿孙子是亲孙子,女儿已经不是亲女儿了,对此孔尚瑾表示无可奈何,但对待孩子的方式,照旧没有改变的意思。

也是怪了,明明冯氏和永宁候,简直是要把孔青璇疼到骨子里头,但这孩子偏偏就喜欢跟在孔尚瑾后头,若是她在家里头,就是秦玉双也得往后靠,对于母亲,小小的孔青璇仰慕敬重,外带着一种对英雄似的崇拜。

看着只到自己膝盖,一口一口娘亲的孩子,孔尚瑾其实也宠爱非常,但这个世界的女儿确实不应该一直娇养着,她没有把握可以护着孩子一辈子,等将来她老了,走了,孩子若是软弱无能的话,又能依靠得了谁呢。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孔尚瑾并没有奢求孩子能变得多么出色,多么成功,但在这个皇权至上的社会,她还是要为之计划,让她将来的人生能够轻松自由一些,而这些自由,就要用地位来换取。

看着粉团子一般的女儿,孔尚瑾自然也是希望,她能够平安和乐一生,但未来的事情,她自己尚且都控制不住,唯一能做的,便是让女儿学的多一些,变得强大一些,即使将来遇到了无法抗拒的灾难,也不会被打倒。

这些话孔尚瑾也告诉过秦玉双,所以尽管心疼女儿,在妻主教导女儿的时候,秦玉双也并不多嘴插话。韦氏有时候跟他抱怨,说之前看孔尚瑾是个好的,谁知道对自己女儿这般狠心,秦玉双还能帮忙解释解释。

韦氏如今是真的放心了,虽然儿媳对外孙女十分严格,但他也知道这样是为了外孙女好,心疼归心疼,也就暗地里嘀咕两句。有一次还拉着秦玉双的手说道:“如今你可算是苦尽甘来,有了璇儿,以后瑾儿就算是有了外心,也不怕她。”

秦玉双十分无奈,笑着说道:“爹,你还不相信妻主吗?”

韦氏自己也笑了起来,拍着他的手说道:“也是,瑾儿对你,那是再真心没有了,还有一个,你自己也看着点,等璇儿再大一些,便抓紧时间,再生一个。”

秦玉双被他说的满脸通红,支支吾吾的不敢说话,原来他肚子里头,如今又有了另外一个,只是时候尚早,就是孔尚瑾都还不知道呢。

孔青璇三岁这一年,秦玉双又给她添了一个妹妹,同样的,孔尚瑾对这个次女也严格的很,对于这一点,就是永宁候也不理解了,长女严格还可以,那是要撑起门厅的,但是次女不是应该宠着吗!

任由他们这么说,孔尚瑾照旧是我行我素,许多贵族世家,对嫡长女之外的女儿放松,其实是怕次女太过于优秀,甚至超越长女,以至于家庭不和睦。

但在孔尚瑾看来,那都是放屁,只有没有本事的人,才会苦苦盯着家里头那点东西,若是各自都有出息,利益冲突其实才会缓和,所以,对于两个女儿,她是一视同仁,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同甘共苦的缘故,两个女儿的感情,可比她与几位姐姐好多了。

孔尚瑾的日子过得合心合意,唯一让她忧心的是,老永宁候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自从那次得了伤寒,老永宁候的身体便一直不太好,即使有精贵的药材一直养着,到底也是大不如前了。后来宫变那次,虽说没有受伤,但大起大落之下,又是生了一场重病,养好之后,动不动便要生病。

在孔青璇五岁那一年,老永宁候再一次病倒了,这次的病情来势汹汹,连太医都连连摇头,即使伤心难过,但侯府的人心中都有了准备,永宁候更是将孔家所有的子嗣都一一召回,连在外地上任的女儿都不在例外。

孔尚瑾索性也跟皇帝告了假,在家亲自伺候母亲汤药,不得不说,孔家几个女儿,包括不着调的二娘子在内,至少都是孝顺的,如今看着母亲年老体衰的模样,一个个心头都难受的很,连一贯喜欢红袖添香的二娘子,这几日都连连发作身边的小厮,嫌他们表现的不够伤心,为此,老永宁候倒是欣慰了几分。

其实这几个养尊处优的娘子,哪里会照顾人,说是亲力亲为,最多不过是能喂药端盆罢了,倒是孔尚瑾上辈子出生平凡,还照顾过病重的老母亲,这会儿做起来倒是得心应手。

这一日老永宁候的精神头似乎特别好,一口气吃了两万燕窝粥,孔尚瑾的心底却微微发沉,她犹能记起,上辈子母亲去世那一日,也是这般忽然来了力气,拉着她的手说了许多的话,然后,便是再也没能醒来。

大概是注意到孔尚瑾眼中难以掩饰的伤心,老永宁候伸手握住她的手,这一段时间,她老的十分快,原本保养得好的皮肤已经起了皱皮,看起来就像是年近古稀的老人了,其实,她也确实是个老人了:“瑾儿,别难过,人都有一死,娘临死之前,能看到你们一个个都成家立业,我也放心了。”

孔尚瑾忍了一忍,终于还是忍不住落了泪,却飞快的擦了去,笑着说道:“娘,我派人去叫大姐她们了,她们马上就过来了。”

老永宁候点了点头,拉着她说道:“娘这一辈子,最放心的就是你,从小你就聪明,长大了也从未让我失望,以后,你大姐,珏儿侄女若是有什么难处,你记得搭把手。”

孔尚瑾连忙说道:“娘,那是自然的,大姐是我亲姐姐,珏儿是我亲侄女,您对我还放心不下吗?”

老永宁候笑了笑,她这辈子,最骄傲的便是生了这个好女儿,她也知道,孔尚瑾对家人十分照顾,自己死后,若是侯府有事,她定然也不会袖手旁观,她很放心。

老永宁候慈爱的看着女儿,笑着说道:“娘都知道,娘很放心,只可惜,娘看不到璇儿玌儿她们长大了,为娘临死前,会为你们分家,到时候,怕是要委屈你一些。”

孔尚瑾微微一愣,随即说道:“孩儿明白的,请娘放心,女儿不会因为这些跟大姐她们起了隔阂。”

老永宁候欣慰的点了点头,小女儿手中有多少东西,她隐隐约约知道一些,而小女儿敛财的能力非同一般,又是皇帝的心腹,下半辈子不用愁,而剩下几个女儿,大女儿要承袭爵位倒也罢了,二女儿不事生产,三女儿没了侯府,恐怕也不成气候,她临死之前,难免要照顾一些,如今见小女儿真的不在意,这才放了心。

一会儿功夫,永宁候带着二娘子三娘子到了,甚至吕氏等人也一个不少,一群孙女孙子都守在外头,连已经嫁出门的儿子也一个个赶来,这些人不一定都是孝顺的,但脸上悲伤的神情一个胜过一个,谁都知道,这时候不能让人抓住把柄。

老永宁候只把大娘子二娘子三娘子以及他们的嫡夫郎叫进去,小辈里头,只有孔青珏带着钱氏跟了进去。看着床前一个个女儿,她露出一个笑容:“你们都是好孩子,杰儿已经承爵,按照规矩,祖宗传下来的东西,都要归她。剩下的东西,杰儿拿四成,礼儿和顺儿各拿两成,瑾儿拿一成,珏儿是嫡长女,便拿一成,你们可有异议?”

听了这话,几个女儿都是微微一愣,毕竟往日看来,老永宁候最疼爱的女儿,必定是孔尚瑾无疑,怎么会在分家的时候这般亏待她。孔尚杰首先说道:“四妹是不是太少了一些,还是从我这边分一成过去吧。”

冯氏也是坐在旁边,听见这话却没有异样,显然夫妻两个早就已经商量过了。

老永宁候却摇头说道:“这些你四妹也是同意的,你放心。”

又看了看女儿们,老永宁候才又说道:“你们若是没有异议,便让人写了文书,将东西分清楚,省得我死之后,因此起了龃龉。”

几个女儿连忙称不敢,分家的事情就这么定了,其实说起来,也就是孔尚顺多了一些,孔尚瑾少了一些,孔尚瑾都没有意见,他们自然也不会多说什么。

老永宁候分完了侯府的东西,才又说道:“你们父亲的嫁妆,那是他的私房,他想要给谁就给谁,你们不得多言,若是敢因为那点东西为难了他,黄泉底下,我也不能饶了你们。”

谁都知道冯氏的嫁妆丰厚,这么多年积攒下来,恐怕跟侯府的资产都有的一比,老永宁候留下这话,也是怕她们将来动了心思。当然,这话有一半也是在敲打几个女婿,尤其是三房那个,以冯氏的性子,到时候恐怕私房没有三房那一份。

听了这话,几个女儿连忙称不敢,就是三房马氏,张了张嘴,想到分家的时候他们已经占了便宜,冯氏的东西,恐怕原本就没打算给他们,也只好咽下了那份心思。

老永宁候说完这话,精神头似乎一下子去了,再一次昏昏沉沉起来,临死之前,只是低声说道:“你们,都是亲姐妹,要协心同力。”

第114章 分府

老永宁候活着的时候享尽荣华,死后也是风光大葬,孝子孝孙挤满了灵堂,就是皇帝也派了已经小大人似的大皇子过来祭奠,这样的荣华,不知道多少人暗地里称道,只是对于孔家的人而言,这样的分光也比不上自己的母亲活着,即使最不着调的二娘子,也是真真切切伤心难过的。

母亲过世,永宁候府上上下下都要回家守孝,孔尚瑾虽然身居高位,但也没有半点犹豫,这般一来,倒是有不少文人对她的印象更好了,觉得她虽然靠着皇帝的信任爬得快,却是个知道礼义廉耻的读书人。

赵旭倒是起过夺情的心思,但一来也知道,这又不是战乱年间,平白夺情的话,会影响了孔尚瑾的名声,二来也是孔尚瑾自己不愿意,早早的上了书,私底下跟她说过话,赵旭就算是舍不得也只能算了,心底却觉得,自己这位师妹是个重情重义的,否则的话这样的高位,哪一个臣子不眷恋权势。

孔尚瑾可不知道自己毫不犹豫的回家守孝,还刷了不少人的好感,永宁候风光大葬之后,永宁候府就彻底的沉寂下来,说实话,古代人守孝的规矩是十分不合理的,不能出门宴客倒也罢了,连夫妻敦伦都不准,整一个在家都几乎无事可做。内眷们还好一些,他们原本就是过这样的日子,只是除了一些应酬罢了,对于孔尚瑾这样忙习惯的人而言,实在是有些无聊。

日子无聊,孔尚瑾便把心思放到了两个女儿身上,可怜孔青璇才五岁,孔青玌才两岁,就被逼着赶着读书认字,外加练武健身,行程比得上孔尚瑾自己个儿小时候,弄得冯氏和秦玉双都心疼不已。

其实孔尚瑾看似严厉,实际上也是有分寸的,拔苗助长的道理她比谁都清楚,只是这时候的贵族子弟,小时候都过于教养,许多孩子三四岁还在吃奶呢,走几步路都要下人搀着扶着,甚至直接抱着,孔尚瑾绝不愿意自己的女儿被这般娇惯着长大。

冯氏拿孔尚瑾没有办法,秦玉双向来都是听妻主的,这般一来,两个孩子便无处求救,也是这两个孩子都仰慕母亲的很,否则的话这般几年下来,恐怕会变得见到母亲就忙不迭的逃走,红楼梦的贾宝玉了。

寓教于乐的道理孔尚瑾十分明白,趁着这段时间闲赋在家,索性捣鼓出不少教女的好东西来,弄得孔青璇孔青玌两个每次看见母亲都双眼发亮,就是秦玉双看着也难免吃味,自己整日里担心他们吃穿,还不如孔尚瑾一个小玩具来的讨人喜欢。

不同辈分的孔家子女,守孝的时间也是不同的,孔尚瑾她们几个姐妹是最久的,但孔青珏孔青琮他们却可以提前入仕,这倒是也避免了孔家朝中无人的尴尬境地。

孔尚瑾原本做着户部尚书的职位,但这个职位不可能连续三年无人,就一直等着她,在她离开之前,便向赵旭举荐了人。

孔尚瑾走后,赵旭难免觉得身边少了一个能说话的人,这人在的时候,她还不觉得十分重要,只是人一走,处处都觉得不顺心,先是那被举荐上来的人,忠心是忠心,听话也够听话,但也就是太忠心太听话了,几乎没有自己的主张,指望她跟孔尚瑾一般开拓疆土,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以前孔尚瑾还在的时候,皇帝有些心里话总可以对她说说,从来不用担心她会泄露出去,现在倒是好,有些不适合对皇后说的话,便只能自己咽回肚子了,几年下来,赵旭的脾气也变差了一些,可见一个垃圾篓是多么的重要。

一直服侍赵旭的宫人都暗暗期盼着孔大人能够早日归来,以前皇上生气的时候,总喜欢召见孔大人,等这位大人一来,没多少时间,总能让皇帝消消气,他们这些身边伺候的人,日子也能过的好一些,如今倒好,除了皇后还能劝解几句,皇上谁的话都听不进去。

于是对于这些宫人而言,孔尚瑾守孝的日子,他们比本人还计算的清楚,距离她孝期结束还有一个多月呢,宁公公便有些忍耐不住,在皇帝耳边提到:“说起来,孔大人的孝期也快要到了,这许久不见,奴婢也有些想念孔大人呢。”

赵旭与孔尚瑾的赶紧不错,但她毕竟是皇帝,这样的事情自然记得不是那么清楚,一听这话倒是有些高兴,笑着说道:“可不是,算算时间是快要到了。”

宁竹见她心情不错,连忙说道:“算起来,应该还有小一月的时间。”

赵旭点了点头,又问道:“听说那家伙在府里头倒是快活的很。”

宁竹笑着说道:“可不是,年前的时候,奴婢亲自去送陛下的赏赐,眼看着孔大人气色不错,听下人说,整日里忙着教导两位小姐,弄得府里头的老夫人对她怨念颇深。”

赵旭也听说过一些这事儿,对于孔尚瑾细心教导两个女儿的事情一笑置之,又说道:“她啊,最是偷懒,若是朕没想起来,她怕是不想回来了,也罢,再让她快活一些时候。哎,如不是先帝时期,取缔了丞相一职,瑾儿该是朕的明相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