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又问:早安呢?

一般发完“纽约见”,似乎可以结束聊天了,然而她莫名其妙成为他的粤语翻译,一路与他聊到登机。她换上拖鞋,再继续跟他说:昨晚我把光明磊落看到一半了,不知道今天要飞长途,没有下载到iPad里。

周嘉树:要我跟你说剧情吗?

汤奕可:……不用,我经纪人已经跟我剧透了,我只剩下看过程的乐趣了。

周嘉树:我跟你说具体的,可以把台词告诉你。

她笑着回:要起飞了,等落地再说。

收到他发来的“一路平安”,汤奕可才将手机调成飞行模式,从红包里抽出剧本读起来。可是,她读了两遍,仍然不解其意,这个故事缺少了一部分解释,仿佛是一起事故,你不知道这两辆车从哪里开来,只看见他们相撞,警车与救护车将他们围住,你不知道伤者被送往哪里,故事就这样结束了。

汤奕可坐直身子,轻轻叫了声“童童”,见她转过来,便指着自己手里的剧本,小声问,“你看懂了吗?”童童诚实地回答,“没有。”

汤奕可靠回座椅中,呷一口橙汁,抖了下这两页剧本,竖在眼前,一边继续研究,一边嘀咕着,“谁写的这东西,没有一点文学常识。”

经过十五个小时的飞行,在华盛顿时间凌晨一点一刻,于肯尼迪机场落地,整个机场亮如白昼,游客如织。

汤奕可在飞机上睡了个好觉,精神十足地接替童童的工作,找到接送他们司机和保姆车,又帮着将行李搬进后备箱。

飞行时间太长,小梦还没有缓过劲儿来,脑子钝钝地说,“小可啊,下次你还是坐在车里,啥也别管,不然粉丝又要骂我光拿钱不干活了。”

童童拧起眉头,正要出声,即听见汤奕可笑着说,“是我太久没出现,他们闲得慌,也不是要骂你,就是逗逗你。”

唉,还是她家小可情商高。

驱车来到曼哈顿中城区,入住酒店,汤奕可单独住一间套房,她让童童他们都回房间休息,自己打开行李箱,将衣服挂进衣柜,洗漱用品摆进浴室,笔记本连上网络,做完这些,她感觉有点饿,叫了客房服务,送来一份点心。

她捧着盘子,坐在窗沿,捏起盘中的可颂吃上几口,拉开些窗帘,望一会儿天上的几颗寒星,放下盘子,拿起手机发微信:我到酒店了。

她知道周嘉树不会回,此刻他应该在飞机上,但不知道为何,心情愈发的好起来,可能是因为酒店的可颂酥软好吃。

天光大亮之后,童童去了一趟监制那儿,带回来的消息是导演还没有下飞机。如此,汤奕可干脆补个觉,等到她醒来的时候,居然已是傍晚五点多钟,微信里有一条未读消息,是周嘉树发来的:我落地了。

汤奕可马上问:住哪个酒店?

不到一分钟,他回一句:在你楼上。

她竟茫然地抬头,望向天花板。

十分钟后,汤奕可开门让童童进来房间,只听她兴奋地说着,“周嘉树来了!”

汤奕可打开衣柜,配合地应着,“是吗?你见到了?”

“中午过来的,他助理还来问我们要不要一起去吃午饭,我想你在睡觉,就我跟宇哥他们,也不好意思跟着去。”

汤奕可不走心地应声,正思考着她该穿什么衣服。

当天晚上,童童陪同她一起来到酒店的商务会议室,拜见顾顺林导演。顾导理着小平头,戴着一副圆框近视镜,中等身材,见是她推门进来,随即露出个笑脸来。

汤奕可向他打着招呼,“顾导。”

童童悄悄跟她说一声,就走到别处去坐下。

顾顺林请她坐在小圆桌对面的单人沙发里,拿起贴着中文商标的电热水壶,注入咖啡杯中,“喝点热水,来点枸杞?”

瞧着他变出的这一罐枸杞,汤奕可愣一下,说,“也行。”

然后,她环顾四周,尽量不叫自己的目光只落在周嘉树身上,却还是深深记住他穿着白色的防风夹克,里面是一件白色的T恤,一条运动裤,一双白白净净的球鞋,专注地,摆弄身前支着的大提琴,身旁有老师正教导着他。

她收回目光,问着,“编剧老师在吗?”

顾顺林说,“有事儿跟我说,我写的剧本。”

“果然……”

“怎么,写得不好啊?”

“术业有专攻,顾导写出来的东西,更有艺术感。”

顾顺林笑了笑,“我给你的剧本只是一个框架,给你规定的一条动线,你就按着这条动线走,其他的就不要管了,听得懂我的意思吗?”

她可以听懂,就是不明白原因,“那我演的这个人物是什么职业?什么性格?”

他沉吟一阵,说,“你不是人。”

即使知道他不太可能突然骂人,汤奕可还是懵了一下。

顾顺林转头望向一处,找到周嘉树,指着他,对她说,“你是他的第二人格。”

在恍然之中,汤奕可感受到了冲击,这种冲击是有人轻轻扯下天鹅绒布,让她得见底下完整的画作,所带来的片刻失语——他爱上自己的第二人格,她是那么神秘,那么吸引着他,如果他永远不知道她的来历,一生都将沉浸在朦胧的爱意中,而这至始至终是一个美丽的悲剧。

汤奕可回过神说,“好浪漫。”

“其实我不想告诉你的,怕你知道以后,演出来太失控,会有失真感。”

“是我太笨了。”

“那不能这么说,我想得太理想化,还是得给你说明白,不然怎么演,对吧。”他又指着周嘉树,小声交代,“但是你不能告诉他。”

☆、第 25 章

只两个钟头工夫,剧本已讨论完毕,那两页纸张变得皱巴巴,上面满是涂涂改改的笔记,离开会议室之前,顾顺林拍拍她的肩头,用宽慰的语气说,明天早上开机,不要有压力。

回到房间时,汤奕可的小套间一下子热闹起来,监制老师带着场记来安排拍摄时间,还有美术老师来商量服装造型,套间门都不能关上,方便进出,不过,她早已将卧房的门关上。娱乐圈里有两类人,一类分分钟都希望得到关注,完全不介意曝光私生活,不是他们的抗压能力比普通人强,只是天性如此;另一类人很注重得到空间,长期以来的小心谨慎,防止隐私被窥探,使他们备受折磨,一旦有人未经允许,突然曝光他们最不设防的时刻,就会触发他们的应激反应,让人情绪失控,甚至暴跳如雷。汤奕可认为自己处在第二类人的早期症状,只要放进她的物品,成为容得她酣睡的房间,就是她的私人领地,除非是她信任的、受到她的邀请,或者是获得她允许的人,才可以进入,否则,哪怕陌生人只是站在门外,投进一个打量的目光,都能使她感到不安。

然而,关上卧房门的那一刻,她想到了周嘉树,犹如一个BUG的存在,那天他走进她的卧室,坐在她的床边,目睹她最毫无防备、最脆弱的一面之前,他们仅仅见过几次面,但是他给她留下的印象太好了,就像一阵春雨,带着公交车车笛声,碾过薄薄的水洼,凉爽而舒适。

宇哥走进套间,手里提着一袋超市买回来的水果和零食,吸引了窝在沙发上玩手机的汤奕可的注意,他也将这一大袋的东西放在她眼前。她从沙发上下来,扒开塑料袋,找出一盒桑葚、一盒蓝莓,捧进浴室里清洗。她把两盒莓果混在一起,它们颜色相近,形态不同,装在沾满水珠的塑料盒子里,煞是漂亮。她捏起一颗塞进嘴里,嗯,还行。

众人离开她的房间时,汤奕可抱着一盒洗净的莓果,也跟着走出来,反手关上房门。童童问她这是要上哪儿去。

“我找周嘉树,跟他交流一下。”汤奕可大大方方回答,听到的人都觉得是理所当然,两位主演之间是需要沟通的。

汤奕可再次推开会议室的门,里头只剩下两个人,其实这个地方不像是会议室,反而像极了商场的VIP室,那个皮沙发,那个小圆桌上的花瓶和香薰蜡烛。

阿全从递来自己眼下的一盒莓果里,捡了两颗蓝莓出来吃,起身说着,“正好,我回去拿个充电器。”

汤奕可在阿全让出的座位坐下,一转头,对上周嘉树的目光,他属于眼睛会笑的人,若是心里有了笑意,脸上藏都藏不住。

她也不由自主地笑,但是问着,“笑什么?”

周嘉树说,“没什么,不知道,就想笑。”

汤奕可将莓果递给他,“吃水果吗?”他把琴弓交给抱住大提琴的手,然后低下头,凑近她捧着的塑料盒闻了闻,说了句“有点酸”,却又捡了颗桑葚扔进嘴里,面部有些不受控制地拧了一下。她怀疑地,也捡一颗放进嘴里,果真被酸到了,“你的鼻子很值钱。”他笑起来说,“你是不是想说‘狗鼻子’?”她马上否认,“那可没有!”

蓝莓是不酸的,她一颗颗挑出来吃,看了会儿iPad里的大提琴教学视频,问着他,“你准备练到几点?”

“因为这几天音乐厅有演出,他们只租到明天一天来拍摄,所以我想今晚多练几遍。”

汤奕可点点头,愧疚地说,“辛苦你了。”如果不是她,他不会接下这个角色,用不着逼自己做不擅长的事情,至于原因,暂且不追究吧。

周嘉树抬起胳膊活动两下,不好意思地说,“可能是你在这里,我突然紧张了。”

汤奕可以为他需要一个自处的空间,当即起身要走,“那我不打扰你了。”

“我不是这个意思——”他来不及将琴弓换手,带着琴弓握住她的手腕,那绷得紧紧的马尾,差一点打到她。他是真的紧张了,不然以他的修养,岂会不说一声抱歉。

汤奕可退了半步,顺势又坐下来。

周嘉树搬开大提琴,小心地放置一旁,暂停了视频,“我们聊会儿天吧?刚好我也有点累了。”

“你是中午到的?”

得他应一声,她接着说,“我凌晨来的时候,酒店大门前的灯都亮着,尤其是旁边窗户里,跟金色的雪花一样,特别漂亮,就像Woody Allen电影里的一个镜头。”

“等会儿我出去瞧一眼。”他似乎很感兴趣。

“记得拍张照,当时童童他们都很困,我想快点办完入住,没有停下来拍照。”

周嘉树点头,伸出手挑了颗蓝莓回来,忽然问她,“你和顾导聊了什么?能不能告诉我?因为我不太明白,我和你只是见过几次面,你是怎么突然出现在我家里,怎么知道我的钥匙在地毯底下,中间是不是漏掉一段,我对你消除怀疑的过程,因为是文艺片,就省略了,还是因为时长不够?”

汤奕可只得说,“这是一个很简单的故事,你不要想得太复杂……”她不忍心见他不知所从,然而又不能将实情和盘托出,为了安抚她自己的不忍心,才说着,“大概就是自恋的最高境界吧。”

“嗯?”他眼睛睁大些,又稍稍拧起眉头,想了几秒钟,豁然舒展开,“难道你是我幻想出来的?”

汤奕可愣住了。

周嘉树笑了一下,然后又说,“我该不会是人格分裂吧?”

这下她目瞪口呆。

他爽朗地笑出声来,“我懂了!”他的牙齿又白又整齐,笑容饱含志得意满,又不令人生厌,反而冒出想夸他几句的念头。

“你……能装作不知道这件事吗?”

“我尽力吧。”

汤奕可既懊悔,又发自真心地说,“你好聪明。”

他倒是谦虚起来,“没有,是你的提示很到位。”

汤奕可哭笑不得,“我没有想要提示你。”她越想越羞愧,“我现在有一种……整段垮掉的感觉。”

周嘉树认真而急切地说,“我不会出卖你的。”

“我不是担心这个……”她是担心,他知道真相之后,演不好这个角色了,假装不知情与真不知情之间,总有些许微妙的不同,但她不想说出来,打击他的自信心。

这时,周嘉树展示着他的读心术说,“我能演好,不用担心。”他再次搬来大提琴,拿起长长的琴弓。

汤奕可起身说,“我不吵你了,我走了。”

他口中发出一个单音,“啊……”他欲言又止一阵,然后说着,“好吧,你走吧。”

他的“好吧”,配合着无奈的语气,发酵成一种很奇妙的温柔,宛如枕头里的一团棉花,干净柔软,让人生出些倦意,想要抱着它好好睡一觉。

于是,汤奕可轻轻拍拍他的头,其实只拍着他的头发,“加油。”

周嘉树难得愣一下,立刻说着,“要不是我抱着琴,你完蛋了。”

她笑起来,“你能拿我怎么样?”

他也微笑,“快回去休息吧。”

因为是微电影,不必隆重的举行开机仪式,说是上午十点开机,就是真的打板开拍,所以汤奕可要提早四个小时起床化妆。一早来到她房间里的化妆师,不是以往一直跟妆的谭老师,而是他的徒弟小黄。小黄是一个小姑娘,年纪和她差不多大,跟了谭老师两年,最拿手的是底妆,不管上多少层,都可以呈现出非常轻薄的效果来。

汤奕可好奇问,“谭老师呢?”

“跟彩彤姐去时装周了。”

“他跟彩彤姐合作了?”

“嗯呐。”小黄答应着,又问她,“今天我们是要什么风格?”

汤奕可怔怔地,从手机上抬起目光,望住她说,“三年了,终于有人问我这个问题了。”

“你不要这样,搞得我好慌,一般谭老师是怎么问的?我想不起来了。”

汤奕可笑了笑,不开玩笑说,“昨晚你没有来开会?”

小黄尴尬地说,“我是凌晨才到酒店的。”

这怎么办,昨天晚上美术老师说了什么?当时汤奕可也没有留心,她已经习惯了分工合作,类似妆容这样的事情,都由负责的人来记录。她努力回忆着说,“底妆按以前那样就行,然后不要腮红,不要高光,口红要显气色的红色,行吗?”

小黄点头如捣蒜,“行行行!”

妆上一半,童童抱着一套服装进来,那是一件棕灰色的呢外套、烟灰色的衬衫,一条修身的牛仔裤,一双短皮靴。她将衣服挂起来,从手袋里拿出首饰盒,打开检查一遍里面的项链,不禁吐槽一句,“你到底演的是什么角色,为什么从头到尾只有这一套造型?”

汤奕可守口如瓶,怕自己再多说一句,童童也要猜出来了。

☆、第 26 章

小黄结束了她第一阶段的工作,收拾着洗脸台上的化妆品,准备带往片场,随时为汤奕可补妆。第一次跟妆,她有些紧张,拿起一瓶定妆喷雾,正要塞进化妆箱,又想着她是否已给小可用上了?她的脑袋从浴室探出来,想要打量一眼小可的脸,以免自己漏掉什么。

汤奕可正穿上棕灰色的呢外套,从衣领里撩出烫着自然的弧度的黑色长发,一手伸进外套内侧、肩头上,抚平似雪纺,又似真丝质感的衬衫,有两粒扣子没有系上,露出她线条漂亮的锁骨,以及细细的金色项链。她低头抚摸着外套,脸上没有表情,像一个陌生而神秘的女人,小黄看得愣了下,转回浴室里将喷雾放进化妆箱,莫名有一种想到现场看看话剧的冲动,演员真是具有感染力的生物。

童童将窗帘拉到底,让阳光最大程度的照进来,也照在酒店服务生推进来的早餐车上。汤奕可坐下来,给烤得焦黄的吐司抹上黄油,往牛奶里扔进两颗方糖,用咖啡勺搅动,然后一口美式咖啡,一口甜牛奶,再配一口吐司。

音乐厅距离酒店只有四、五百米,刚从酒店出发,补一个口红的时间就到了。车子停靠马路边上,汤奕可走下车,前来相迎的,是纽约的春天,料峭的风。

虽然只租用一天,仍是感觉出制片组经费充裕,可以知道这个音乐厅有多么的金碧辉煌。

同样的,在灯光照亮的舞台上有那么多的人,古典乐演奏团队、掌握摄影机的摄影师、各司其职的工作人员,仍是叫人一眼望见,端坐在舞台正中间的周嘉树,可以知道为何顾顺林导演属意他来演绎这个角色。

他穿着一身熨烫得有棱有角的黑色正装,衬出肩膀的平直,洁白的衬衫领子底下,束着一条黑色领带,从脖子到脚踝的所有线条都格外工整。无论是谁,只要拿出虔诚的态度来对待西装,也能达到这样的效果,但仅仅是西装而已,再来瞧穿西装的人,他面如傅粉,安静、专心地调整姿势,仿佛这一整套衣服,找到了它最完美的表达方式,服服帖帖地呆在他身上。

汤奕可走来观众席的第一排,隔着与舞台寥寥几米之距,打量着他。说来也奇怪,周嘉树五官中最出色的是眼睛,此刻打动她的,偏偏是他垂下目光,落下睫毛,不见眼眸的模样。

不过,场记打板之后,他抬起眼帘的刹那,又使她心中波荡。

这一组镜头不是现场收音,他只需做到姿势标准,其他都不用考虑,而他身后的乐团是认真地演奏着,更突显出他的不成章法,但他的神情又是那么投入。忽然间,从他的琴弓之下,传出一个刺耳的音符,汤奕可一下子笑出来。

今天第一个笑场,竟是献给周嘉树的演奏。她怕被导演捕捉到,马上退到旁边的阴影里,离得远一些。

汤奕可的镜头是坐在观众席,听完他的演奏,走上舞台,为他送上一束鲜花,再与他完成一个拥抱——前面的部分倒是很容易,镜头对准她的时候,真正的大提琴演奏家已经坐在舞台上,开始为他们演奏,她颇为动容。

演奏会即将落幕,他扶住大提琴起身,接受着台下的掌声,她走上舞台,将一束鲜花送入他的怀中,然后抱住他。第一次这么接近他的身体,她忍不住闭上眼睛,让肢体的感受更明显,闻到了他身上的香气,却掺杂着花香,想用指腹记住他西装布料的纹路,但是没有时间了,她要离开了。

她的目光望住他,退后了两步,才转身走进后台。

他回过神来,将这一束鲜花与大提琴一起放倒在舞台上,追进后台。他拉住一个有着欧洲人相貌的男人,问着,“有没有见到一个亚裔女孩儿,黑色头发,穿着棕色的外套……”

这个男人摇了摇头,耸肩说,“可能她已经离开了?”

他来不及道声“谢谢”,只顾着寻往后台,几乎开进了每个房间,但是找不到她的任何踪迹,他回到走道中间,仍是穿着一身整齐的西装,却颓唐地倚住墙壁。这是电影后期的一个镜头。

拍戏就是这样,各个方面相互配合,尽量将同一个场景的镜头集中拍摄,节省资源,一般情况下不会顺着剧情拍摄,只要场记不出错,导演不出错,演员不出错,剪辑师不出错,一切都不会出错。

周嘉树换了一身服装出来,那件藏青色的外套不知道是什么面料,松松垮垮的,里面是竖纹的衬衫,也像是被人拧过一样,都不熨烫就穿在身上,反而有着一种随性、慵懒的感觉。他将一张折叠椅子搬上空无一人的舞台,打开安置,又将大提琴带上来,他才坐下。这是电影的第一个镜头。

这一次,汤奕可是从后台望向舞台,但是被前来跟她攀谈的人唤回视线,他正是刚刚被周嘉树拉住询问的外国男人,他的中文很是流利,竟然还有点河南口音,他说,她所有的电影,他都看过,是她的影迷。聊不上几句,副导演过来,通知她赶赴下一个场景,先拍几个镜头。

周嘉树背上大提琴,正准备离开的时候,遇上扮演他老师的老人,他率性说着,他找不到灵感,不想再练了。然后他走出音乐厅,走过曼哈顿的街道,走进地铁站台,他卸下大提琴,坐在椅子上,背靠着似乎不太干净的墙壁,等着列车开来。

紧接着,他发现这一张长椅的另一端,坐着一个女孩,她正读着一本书,他调整脖子的角度,看到了书名叫《被遗忘的士兵》。

不知过多久,她忽然抬起头,他仓促地收回目光,随即从地铁轨道上传来一阵震动,原来是列车驶来,他竟毫无察觉。他连忙带上大提琴,跟着她走进列车的车厢。她找了个空座坐下,继续阅读她的书,他悄悄坐在她的旁边,即使到了他要下车的地方,仍是沉默地坐着。一直到,她在书页上折了个角,合上书本,下了车。列车行进,她的身影再也追寻不到,他转过头来,摸了下他的大提琴。

童童和统筹、保镖大哥他们从前面的车门下来,走向胳膊底下夹着一本书的汤奕可,再一起搭地铁折返回最开始的站台。

汤奕可感觉这样跑来跑去的,又累又有趣,笑着说,“不能搭个车厢的棚景吗?”统筹实诚地说,“做特效烧钱啊。”

在路上,统筹接了个电话,然后对他们说,“导演说上个镜头效果很好,他改了剧本,不要折返跑,太浪费精力了。”但还是得坐到最开始的站台与摄制组汇合。

傍晚的风,比白天要大一些,吹得许多商店前的遮阳棚泛起波澜。

汤奕可走出地铁站,朝马路对面确认了好几眼,是有一间咖啡店,就说着,“我想喝果汁。”童童顺着她的目光望去,“你先上车,我去买。”

因为只认得保姆车的车型,汤奕可想当然地开门上车,意外撞见周嘉树在车后座里,正要脱下他的衬衫。

“哦!对不起!”她条件反射地退到车子外面。

周嘉树脱口而出,“吓我一跳。”他又立刻探出身子,接着说,“你先上来!”

☆、第 27 章

摩登的大楼与有些年头的建筑之间,金色的晚霞闪耀着,游人络绎不绝,其中有不少亚裔面孔,因为摄制组的工作人员,几乎都携带着拍摄工具,特别显眼,引得游人好奇地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