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猴一个劲的摇头,不认识,不过挺好看的。

杨九拧眉,“你能照着画出来不?”

毛猴点头。

二人上了岸,毛猴按照杨九肩头的用树枝歪歪扭扭的画了下来。

杨九看了看,虽然是歪歪扭扭的,但清晰。不是什么画,就一个“杨”字。繁体木易“杨”。只是一个姓氏而已。

“这是我的姓,念‘杨’。”杨九幽幽的说道。

毛猴的眼珠子亮了亮,“九哥,你知道我的名字怎么写不!”

杨九撒了个小谎,“不知道,等我去念了书,就知道了!以后我教你。”

毛猴一个劲的傻笑。

杨九洗完,穿好衣服先回家里。叮嘱少年们记得今天去城里卖奶茶和炸薯条。

自从这玩意问世,有不少店家有样学样的做起了炸薯条,至于奶茶么,目前还没有人想到是奶和茶混合在一起配的。

反正世面上已经有不少店子把炸薯条学了去,做起了这样的生意,好在杨九他们从一开始就卖得不高,薄利多销,老客人也有了。这唯一的财源没有被挤掉。这点钱够大伙儿日常开销。

薯条的生意已经步入正轨,也不用杨九每天去守着。

背着赵村长送的书袋,杨九按时去李先生那里报到。

这个点不算早也不算晚,教室里已经有几个小孩子坐好了。杨九属于旁听生,没有课桌和书本。

杨九也就席地而坐。不一会儿,学生们都到齐。

李先生教的孩子年龄都不大,最小的六岁,最大的十三岁,加上杨九,一共也就十七个人。

属于启蒙到小学毕业这么个阶段。

趁着李先生还没来,杨九便跟教室里的孩子们聊了会儿天儿。便知道每次开学,李先生都会从三字经开始教,要是学得好的话,第二年李先生就会把学生推荐到县学里去。那就是飞上枝头变凤凰了。

是以,像杨九这样的新生,根本就不用担心跟不上。

杨九心里默默的点头,这个推荐制度挺好的。不然每年都是一样的课程,就没有继续深造的机会了。

杨九心里踏实下来。

不一会儿,李先生过来,手中拿着一卷书,还有一把戒尺。

后面还跟着两人拿了一口锅。

不一会儿,讲台后面光洁的墙上,就被黑色的锅灰涂了整整一墙。

那二人事情办完后退去,李先生手里不知何时捏了一块石灰,刷刷的便写上几个大字“人之初,性本善”

杨九心里略微有些惊骇,竟然连黑板这玩意都有了。

过了一个年,李先生自然会考校这些孩子的功课。

杨九不在此列,他只是一个旁听生。李先生也不会管杨九会不会这些字。

然后便是李先生让学生们练字。

杨九大囧,他没准备笔墨。

不过也好,今天来这里,总算是见识了古代的课堂到底是怎样的。

趁着下课的时候,杨九捡了跟木棍在地上练了会儿字,反正教室里的地面打得实实的土,在上面撒点细灰,用树枝是一样的写字。

“人之初,性本善!”杨九有样学样的写下今天李先生教的字。

他点点头,还不错,就是有点手生,多练一段时间还是能拿出来见人的。

“杨九,你好厉害,才第一天上学就能把先生写的字,写出来。”杨九旁边的小胖墩羡慕的叫出声音来。

杨九挠了挠头。

小胖子的声音吸引了附近的学生,一群小孩子围了过来。

“真的哎,还比张卓写得好!”一个小孩子惊叹的说道。

“呵呵,他怎么可能写得比我好!”在座椅上没动的张卓听到这话瞬间炸毛,鄙夷的说道:“他穿得这么差,肯定家里没钱,你们没见先生都没给他桌椅和毛笔么,估计连毛笔都没用过吧。就是在地上写而已。我在地上写,肯定也比他写得好。”

“不一定哦,张卓,不信你过来看!”小胖墩很热心的帮杨九推销。

杨九苦笑。

按照正常的事态发展趋势,张卓小朋友肯定会过来,看了之后肯定会掐。

然后,张卓小朋友当然就真的过来了,小脸铁青,脸上写满了不服。

“你有本事写两个毛笔字试试!”张卓愤愤,他家里有些闲钱,六岁就开始读书写字,在李先生这里整整学了四年,哪一年不是被李先生夸奖学得最好的,要不是年纪太小,李先生就推荐他去县学了。

这个刚来的,怎么可能写得有他好。

杨九摊手,“我没毛笔和纸。”

“用我的!”张卓把比和纸递给杨九。

杨九心里痒痒的,现在家里挣的那笔钱也就够八个人的生活费,他是很看重身体的,大家本来就正好是长身体的时候,营养一定得跟上,卖炸薯条和奶茶的钱,也就够买肉补身体,毛笔墨水和纸这些……

这么个送上门的用笔墨的机会,肯定不能错过。

杨九拿起毛笔,很是手生。作为一个现代人,可没学过毛笔。

他在白净的宣纸上写下“人”字!

又缓缓的写下“之”字。之后便是“初”。

很认真的写下这三个字,杨九换了一口气。歪歪扭扭的,果然不好看。

“喏,张卓,你看,杨九才第一次用毛笔写字,比你第一次用毛笔字写得好看多了。比我都写得好。”小胖墩不遗余力的帮杨九拉仇恨值。

张卓一张小脸气得通红,脸快丢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