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胖妞逆袭手册/一品侯夫人/弟弟如狼上一章:第 21 章
  • 胖妞逆袭手册/一品侯夫人/弟弟如狼下一章:第 23 章

李兰见她没跟上,回过头看了她一眼,说:“在想什么。”

李小芸一愣,道:“师傅,为什么其他人绣图都只有针,没有笔。”

李兰赞赏的看了她一眼,说:“难为你一下子就抓住重点问我。我曾同你讲过,刺绣的种类有多种传承,包括你考试时候临时起意用头发来刺绣,其实也是一种偏门的绣法。大家管它叫做发绣,江南有专门从事此种传承的家族。不过古人云身体发肤取于母上,在大黎,发绣不可能普及,甚至有的地方明文禁止这种绣法的传播。而我们这一脉绣法的特点,便是针和笔的结合。可以简单理解为半绣半绘,画绣结合。”

“半绣半绘,画绣结合。”她的脑海里浮现出刚才李兰绣图时候洒脱的模样,她半跪在绣布上,一袭极地的长衣,墨黑色的头发上落下了顺着窗棂落入屋内的点点日光,好像书中才会有的仙子呀。有朝一日,自己会不会也可以如此洒脱的刺绣,完成一件精致的作品。

“是的。因此,这要求了我们的针法必须多变,不能按照常规绣谱穿插引线,同时还要注重颜色的层次,绣女务必对颜色敏感,懂得间色晕色,补色套色。”

李小芸听的认真,一点点记在心里。

“你知道么,我们这种传承最适合绣山水画图,京城皇上的金銮殿上还曾摆过咱家绣图呢。”

“这么厉害!”李小芸如痴如醉,她握紧拳头,发誓道:“师傅,我,我一定会努力学习,一点都不会偷懒。你莫嫌弃我笨便好。”

“傻孩子,笨鸟先飞,我倒是觉得你才是最大智若愚之辈。”

易如意在旁边听不下去了,郁闷的说:“好了好了,谁的肚子都开始叫唤了。你们倒是有闲情雅致的戳在这里交换心得。”

扑哧,李兰笑了,挽住易如意的手臂,说:“今个高兴。五年了,不曾再碰过山水绣图,好舒坦的感觉呀,若是都可以让我绣便好了。”

易如意无语的瞪了她一眼,道:“那秦嬷嬷什么来历你都不晓得,小心被人卖了。”

李兰无所谓的耸耸肩,道:“不是有你呢么。你会去查的,我晓得。”

易如意一怔,故作生气道:“总是拿捏我什么都会帮你,真是上辈子欠了你的啊。”

李兰笑呵呵的拉着她前往后院小厨房。李小芸跟在他们的身后心底生出一抹羡慕,她有些想念小伙伴李翠娘了,虽然说黄怡待她不错,却刚认识不到两年,总是比不上一直陪伴她成长的李翠娘。翠娘明年就要进京,希望她可以谋个好前程吧。

岁月转瞬即逝,李兰和李小芸用了两个多月就完成了深色底图。李兰感觉还不够过瘾,可是考虑到这幅画毕竟是要觐见给黄家老太君的,若是她的手法过重,怕是会有麻烦。

她想起前几日易如意派人查来的结果,秦嬷嬷祖籍吴郡,倒是和秀州不远,莫非同她娘家有什么渊源?否则她有些想不通,为什么秦嬷嬷会让李小芸来绣这份底图,再好的关系也不可能把这么重要的底图托付给不知名的绣娘子。

很明显,她就是让她来绣,并且却不用她来套色,是想保护她么。

李兰有些拿捏不定,便借着李小芸给黄家送图的机会一起前往黄家。

秦嬷嬷待她极其热情,看过图后更是连说了好几个好字。黄怡闷着难受,拉李小芸去后院玩耍,李兰便特意留下来同秦氏话起家常。

秦嬷嬷叫了茶水,抿了一口,道:“李师傅绣法超凡,在东宁郡有些埋没了你的才华。”

李兰浅笑,柔和道:“本是乡野村姑,雕虫小技而已,说不上什么才华。”

“我见你这底图虽然不过是深色图底,却层次分明,似乎着过水墨。”秦嬷嬷抬起头,故作随意的问道。她放下茶杯,手腕处把玩着一束佛珠。

李兰犹豫片刻,道:“确实着过水墨。”

“哦?若说着过水墨最为出众的绣法要论秀州出身的顾绣呢,李师傅应该听说过吧。”

李兰一愣,嗯了一声,说:“民女浅薄,但是也对其曾耳闻。”

“可惜了顾氏嫡系当年竟是扯进先帝时的文书案子……”

李兰咬住下唇,没有言语。

秦嬷嬷微微叹了口气,道:“说起来,我们家也是从那时候开始落魄的。我祖籍吴郡,离秀州很近,我母亲便是顾家绣娘子。后来文书案牵连甚广,我们家也受了连累,为了保全子嗣便将几个孩子发卖了。我被卖到娘亲手帕交家里,后来陪着她的女儿嫁入黄家。”

李兰听的目瞪口呆,不由得抬起头同秦氏直视。

她的娘亲便姓顾,所以她对于自己娘亲家的绣法传承,心里有一些猜想。但是她知晓的并不多,她的娘亲也不太提及,每次想起往事都是一副郁郁寡欢,无疾而终的模样。祖传的绣谱也随着娘亲一家人的颠簸流离遗失不少,如今她手中的绣谱据说不过是残本罢了。

这些年来,她头一次听人提及曾经风靡大黎贵族圈的顾绣,竟是觉得岁月蹉跎,感伤起来。她继承的应该就是顾绣吧……

秦氏扬起唇角,笑看着她,说:“真是有缘分。这世上对顾绣绣法熟悉的人已经不多,我却是极其清楚的,当年我娘可是顾家外姓里最厉害的凤娘子。”

李兰抿着唇角,深吸口气,眼角发红,她永远也无法理解娘亲眼底的不甘心,那对于绣法所谓传承的不甘心。她深深地记得,一年冬月,天寒地冻,她不过三四岁的年纪却被母亲逼着拿针。冷风将茅草屋吹的有些透风,她的手早已冰凉,却始终因为没有完成娘亲交下来的任务,而不停串着线。直至娘亲去世,她的目光里都透着浓浓的哀愁。

娘亲也曾提起如今的秀州顾氏,但是眼底始终充满不屑。长大后,李兰也曾去打听,据说如今秀州的顾绣,根本没有继承顾绣的精髓,他们本是顾氏旁支,手里一本祖传的绣谱都没有。

秦氏见李兰擦拭眼角,自个也动容的摇了摇头,说:“文书案说白了就是文字狱,可惜顾老太君识人不清,才会殃及全家。”

李兰想了片刻,突然跪地,道:“秦嬷嬷,请告知我事情的真相。冤有头债有主,我所知顾绣如今虽然不如当年风光,却依然活跃在江南,那么我娘亲一脉到底毁在谁的手上,难道是内斗么。”

秦氏犹豫片刻,说:“这话可长,还是要从顾家表亲,夏樊之考上探花郎说起。”

作者有话要说:书里顾绣风格基本和百度一致。不过本文架空,所以忌考据。谢谢。

下章开始加快剧情,黄怡回京。

☆、vip19

窗外,柳树好像是女子柔软腰身的枝条伴随着夏风轻轻舞动,一切显得是那么安静。安静的听不到一点声音,李兰跪着,莫名泪流满面。

秦氏似乎在回想什么,忽的也哭了起来,说:“你快起来吧。顾家出事的时候我刚刚年满十七,无奈家人因此入狱,后被男方悔婚。我一气之下倒觉得不嫁也挺好,后来投靠到了娘亲闺蜜家中,好在这位伯母刚生了个女孩,我便帮她带姐儿,后作作为陪房嬷嬷陪姐儿出嫁,又替姐儿带阿怡。”

李兰点了点头,沉默不语,安静聆听。

“我记得当时秀州贡院第一名是夏樊之,他是顾老太君丈夫大哥的儿子。因为顾家刺绣技法是传女不传男,继承绣谱的那一户女孩需要选个入赘女婿。这夏樊之便是顾老太君的丈夫亲侄儿。在我们那头,但凡能吃上一口饭的人家也不会把孩子入赘给别人做上门女婿,可见夏家是极其贫困的。贫困到夏先生自从入赘顾家以后,他兄弟的孩子们都上顾家祠堂,靠顾家救济。”

李兰嗯了一声,见秦氏停顿下来,问道:“如此说来,这夏樊之怕是在顾家过的并不如意吧。”

“那是当然了。寄人篱下的日子怎能好过?况且,这夏樊之还和顾家三姑娘扯出一段感情。这位三姑娘却是顾老太君看重的继承人之一。”

“不会被棒打鸳鸯了吧。”李兰轻声说。

“若是棒打鸳鸯倒也省事儿,夏樊之做文章极好,颇得当地文豪赏识,再加上顾家有钱,供他拜会名师,出门打点结交权贵。夏家长辈认为夏樊之早晚会有出息,听说孩子居然喜欢上顾家女孩,没等顾家放话便主动强加阻拦,草草给夏樊之定下亲事儿。夏樊之为此痛苦不堪,却无可奈何。三姑娘待她议亲后,彻底死心,专门研究技法,倒也真成了最被看好的继承人,后招了一门入赘女婿。这女婿虽然没本事儿却心地善良,成亲后两个人过的不错。可惜当时夏樊之并不知情,上京中了探花郎后心里还念着顾家三娘子,便婉拒了众多好亲事儿一心回家寻三娘子,无奈看到心爱之人嫁给别人,备受打击,从此性格巨变,心底对顾氏生出恨意。”

李兰眉头皱了一下,道:“他只想着三娘子嫁给别人,怎么不想夏家长辈为他议亲了呢。再说,若是没有顾老太君的倾情资助,他又如何能够上学,并且考下官身。”

秦嬷嬷停不住的叹气,说:“可不是么。但是人啊,都是自私的,他只看得到自己失去什么,却不曾想过他活的过多少。”

“然后呢,不是说当年的顾家嫡系是因为一副绣图扯进了文字狱吗?莫非背后另有隐情?”

“哎,所谓文人,大多数是靠嘴巴给贵人们吵架。具体的我也不是特别了解,只是听说这件文书案子起源于先帝的两个儿子的茶花会。有流言道,先帝当年登基并不是很光明磊落,他非嫡非长却当了皇上,两位兄长被圈禁在黄家陵园静养,备受一些史官诟病。三皇子想陷害皇帝看重,并且亲自教养的大皇子,便抓了大皇子府上文人把柄,说他写的一首诗集暗讽先帝登基一事儿。这可在朝堂炸开了锅,先帝大怒,废了大皇子的皇子身份,圈禁起来。”

“对于这些皇家子嗣来说,幽闭在一个狭小的角落过一辈子,还不如死吧。”

“是的,所以大皇子不服。他把矛头直指三皇子,在加上其他几位各怀心思的皇子煽风点火,一致主张彻查,才将文书案演变成文字狱。后来三皇子也阴沟翻船,其中有一首含沙射影的诗词竟是在顾家绣图上,所以顾家被打上三皇子结党营私余孽标签,百年基业毁于一旦。

李兰无语的叹了口气,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顾家宗族为了保住顾氏传承,将嫡系共一百三十二人在顾家除名,全部锒铛入狱。可是据我娘亲讲,这幅绣图根本不是出于顾家嫡系,全是那夏樊之和顾家旁支私下所为。而后来事实证明,顾家根本不是三皇子党,夏樊之更是成了七皇子,如今圣上府上看重先生的学生。”

“如此说来这夏樊之当下过的不错吧。”

“是不错,殿前大学士呢。他同镇国公府李家走的近,是五皇子的老师。”

李兰双手交叉,不停的揉按,一百多条人命,本来是血海深仇,如今看来,她却连对方的衣角都够不到。谈起仇恨都觉得可笑。

“顾绣传承大多数靠口口相述,所以旁支并不晓得其精髓……近年来,秀州顾绣早已衰落。”

“哎……谢谢您,秦嬷嬷。其实关于我外祖母的事情,我心里也曾猜想过。”

秦嬷嬷怜惜的看着她,道:“我与顾绣渊源颇深,那本小样图儿是我娘亲留给我的。我送给小芸不过是想看你是否认得出。”

李兰一怔,笑道:“着实吓了一跳。这花样针的层次和穿插极其与众不同,当时还怕是……”

“放心吧。夏樊之这人也有些奇怪,他并未对顾家人继续报复。我听我家夫人说过,他似乎还想过为当年文书案中一些无关联的世家翻案,但是碍于涉及先帝名声,皇帝又自称孝子,此事作罢。”

“呵呵……”李兰冷笑道:“一百多条人命都没了,他如今做做样子又能如何。”

“不过你还是要小心一些,现在顾家的当家人是曾经的旁支。他们若是知晓嫡系有人活着,怕是定会抓你这个活典故回去,还美其名曰,传承顾绣。”

李兰抬起头直言道:“我晓得的。”

“若是有机会来京城,随时寻我,我能做到的一定帮你。”秦嬷嬷淡定的说道:“你若是愿意,叫我一声伯母也好。我想我娘亲应该是看着你娘亲长大的……”

李兰一怔,微微扬起唇角,柔声道:“嗯,秦伯母。”

“我听说你还有个孩子?”

“是啊,目前寄养在李家。”李兰道。

秦氏眯着眼睛想了片刻,说:“李家还比较靠谱。不如就先养在李家吧。李家其实有些古怪,但是我想交好总没有坏处。”

李兰破涕而笑,多年来堵在心底的事情总算想明白了。

她曾以为,他们家真是罪犯……原来是被人陷害。

她从没有想此时此刻这般轻松,背脊挺的笔直,她不会让抑郁而终的娘失望,她还有个好徒弟,李小芸呢。顾绣,早晚有一日会再次名扬天下!

在后院同黄怡聊天的李小芸眼角莫名跳了两下,暗道,谁叨唠我呢。

黄怡穿着一身浅黄色绸缎长裙,她把两个大包裹亲手交给李小芸,说:“别嫌弃这些衣裳,基本都没穿过。大小我特意让人改过,你可以穿的。料子有宫里赏下来的,还有京城布纺限量的物件儿,可比东宁郡本地的强太多啦。你要爱惜哦,这样穿上新衣服的时候还可以记得我。”

李小芸不好意思的腼腆一笑,道:“我不会忘记你的,真的。”

“哼,谁晓得呢。”黄怡嘟着嘴巴的模样极其可爱,说:“我身子骨一直不好,没什么朋友,这两年有你陪伴真好。你妹妹明年就进京了,你会来京城吗?我听说你们村的二狗子还有李先生都要进京,你也一定会来的,对吧。到时候我带你逛闹事儿,吃最有名的小吃,喝最好喝的冰水。”

李小芸腼腆的看着她,望着黄怡兴奋的目光,忽的生出不舍之情。

良久,她郑重道:“阿怡,保重啊。”

黄怡一愣,瞬间红了眼眶。她的箱笼三四辆车都装不下,当初来漠北以为这辈子就撂这了,神医就真能治好她的病吗?所以喜欢的东西都带来了,还琢磨着日后化成一杯黄土,把所有东西都带到阴间。可是,她身体居然好了,还生龙活虎活蹦乱跳,强壮的让自己都无语……

“小芸,你真讨厌。”黄怡哇的一声忍不住哭了,吓得李小芸手足无措。

她还是第一次见黄怡失态呢,这该如何是好。她不想招她,只是真心希望她保重而已。

“小芸,你一定要来京城好不好。东宁郡对绣女根本不看重,可是京城就不一样啦,每年都会有绣女相关的选拔活动,你那么聪慧,又努力认真,定是可以让别人惊艳的。”

李小芸愣住,说:“绣女还有选拔吗?”

“笨小芸!”黄怡拍了她肩膀一下,失笑道:“当然有啦。京城什么都有。你姐姐李小花参加的是秀女中的宫女选拔。进宫服侍人的。而绣女选拔就是比谁是最好的绣娘子。一般大一点的绣纺都会派绣娘子去京城刷名气,然后绣娘子再回到绣纺身价就高了许多,绣纺也跟着沾光么。”

李小芸顿时觉得悍然。她真是外行到家了。不过,黄怡的话哪里似乎不对,她猛的回过神,道:“不只是服侍人吧。我听小花姐姐说,她进宫可是会嫁给皇子的呢。”

噗……

黄怡忍不住笑了起来,说道:“你听谁忽悠呢。京城选秀女主要分两类,一类是面对四品官员女儿的选拔,叫做秀女,是充盈后宫,有可能像你说的,会指婚给皇子。另外一类也统称秀女,实则我们叫她宫女。是面对各个地区府衙来选拔的,对父亲官职无要求,但是每个郡守不能交不上人来。所以郡守父母官习惯找一些九岁,十岁的小姑娘聚集在一起,训练几年,十二三岁正好送入宫里办差。二十岁后可以出宫回家,也有受恩典早出宫,甚至不出宫的……”

李小芸彻底呆住,如此说来,小花姐姐是去当宫女的,问题是娘亲他们知晓么。

别是被金县长避重就轻了?

黄怡见她如此看重此事儿,追加解释道:“当然,后宫那么大,也有过宫女同皇上生出私情的,若是被宠幸便会给名分。只是名分不高,比如正身秀女若被宠幸,出身最低是贵人名分,那么宫女便要从小美人,小答应之类做起。在京城,像是我们这种人家,都不舍得把孩子送进宫的,连正身秀女都不乐意当,更别说宫女了。”

李小芸被黄怡弹珠子似的言语轰的头脑发麻,哪里晓得选个秀女还有那么多讲究。他们只知道秀女是要进宫伺候贵人们的,那么小花那么漂亮,肯定会被看重喜欢的吧……

☆、vip20

李小芸听黄怡讲解完秀女和宫女选拔的事情以后,总觉得心里不舒坦起来。他们这种出身的人注定是进宫伺候人的宫女呀,即便日后受贵人青睐,那也是妾,根本没有爹娘认为的那种风光。

妾是个什么东西,李小芸并不清楚,他们李家村大多数人是一夫一妻,农活都忙不完谁有钱去养个不干活的女人。倒是有过哪家男人爬过哪个寡妇的床,但是这种行为是受人唾弃的。至少村里的女人们会看不起这种寡妇,所以她一想到和其他人共同伺候一个男人,实在是恶心至极。

李兰心情也有些沉重,夏樊之,她记住了。

回去的路上两个人都变得沉默,各自心事重重的回到了屋子里。

李小芸躺在床上,望着头顶好看的祥云花纹,犹豫着是否借着休假回去看看爹娘呢。不管父母如何选择,她至少要把自个知道的事情告诉他们吧。

易如意听说李小芸准备回家看望父母,准备了两大车礼物让她带回去充门面,还派了家里两个丫鬟外加一名车夫送她回去。眼看着中秋快到了,李小芸出来多半年,回去也算是合情合理。

李小芸感动的不得了,言语都无法表达她的感激。于是暗自在心里告诉自己日后若是有所成,定要好好回报如意绣坊的易姑娘,还有师傅李兰。

李兰也决定带着孩子回趟祖父家,碍于母亲是不受待见的儿媳妇的缘故,他同祖父及宗族关系淡淡的,可是他毕竟出身李家,所以也准备了礼物带孩子回去见祖父。

两个人顺路一起走,来到李家村门口的时候,围上来一群孩子们。他们共有三辆马车,易如意又活的精致,马车帘子上都恨不得镶玉带银,所以惹来人群围观。李兰身为人母对付小孩子有一套,她从包裹里挑出好多糖果,往远处一扔,立刻把围观的孩子们分散了。

李小芸腼腆一笑,说:“师傅,我还是第一次回家看到这么多人迎接。”她不太习惯引人注目,曾经,都是站在角落里看别人被围观吧。

李兰摸了摸她的头,道:“以后这种场合多的是呢。今个是中秋正日子,你是否要在家里留宿一晚?还是直接回去呢。”

李小芸想了下,说:“看爹娘的意思吧,我想,应该会留宿吧。”

“恩,骨肉亲情难舍,若感到心伤,便少说话接触就是。远着点,有时候反倒是觉得想。”

李小芸一怔,仔细想起来还真是那么回事儿。小花姐姐经常不在家,爹娘反而念叨着她。那么她这么久不回家了,爹娘会想她么。她的心底隐隐有几分期待。

李小芸先下的车,一名丫鬟跟着她。

车夫帮忙将所有的物件都放在院子里,家里居然一个人都没有。

李小芸有些诧异,今日是中秋,家里怎会没人呢?她把给娘亲和兄长绣的荷包放在袋子里,又把易姑娘送的糕点和礼物分成几份,放在大堂的桌子上。

眼看着晌午静悄悄的过去了,李小芸终于坐不住。她听到邻居李婶婶家传来一阵笑声,急忙跑出来,隔着栅栏道:“李婶子,我爹他们是下地了吗?家里怎么没人啊。”

李家婶子瞬间呆住,良久才反应过来,说:“这不是小芸么。天啊,你才走了半年,竟是变个了模样呢。”

李小芸一怔,摸了摸脸颊,真的有变化吗?

反正她自个是看不出一点变化,或许因为日日照镜子的原因吧。

李家婶子的两个小儿子也看傻了。

尤其是经常跟着二狗子欺负李小芸的李三,此时更是目瞪口呆。

李家婶子急忙笑着走过来,说:“瞧瞧这身打扮,越来越像是个城里人了。你先来我家坐会吧,你爹娘他们怕是要午后才会回来了。”

“啊……”李小芸愣住,道:“不是中秋么,怎么却没在家里。”

李家婶子拉住她的手往自个家里迎,说:“你们家小花出息了,昨个派人来接了你爹娘去城里过中秋。怎么,她没和你讲过么,你们都在城里,难道竟是没曾联系。”

李小芸脸上一热,自从上次她拒绝了成为李家丫鬟,李小花凛然是同她断绝关系的模样。甚至把她曾经寄送过去的手工活都全部打包送到了绣坊。

李家婶子眼底隐隐有几分怜悯,说:“你要是不嫌弃婶子家里破旧,就在我们这午饭吧。”

李三偷偷瞄了一眼李小芸,虽然她依旧很胖很丰腴,却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淡然气质,反正是和农村丫头不一样了,令人忍不住多看几眼。

李小芸摇了摇头,说:“不了。我……我还给家里带了东西,我去收拾收拾。”她急忙转身就往家里跑,生怕一时控制不住当着李家婶子泪奔。

李家婶子哪里能看不出李小芸的失落,可是毕竟不是她闺女啊。说起来她也觉得李村长做的有些过分,小芸这么好的孩子,如今又有手艺,就算长的不好也能嫁出去呀。干嘛偏偏议亲给傻子呢,凭白糟践了个好姑娘。

李家婶子眉头紧皱,见李三目光还盯着李小芸背影呢,忍不住敲了下他的后脑,道:“还看什么呢,谁让你以前老欺负人家,小芸都不来咱家吃饭了。”

李三委屈的摸了摸头,哦了一声。好在二狗子说了以后让他跟着他出去闯荡,瞧瞧李小芸这胖妞都可以变得这么体面,他也一定会体面起来的。

李小芸沉默不语的开始收拾屋子,额头不停的冒汗,似乎如此才可以让心情安静下来。她用力的擦拭了两边桌子,自个给自个烧火炖了鸡肉,下了碗面。她坐在桌子前把面吃的干净,目光清冷的环视一周,决定立刻回城。

既然他们都不念着她,她又何苦笑脸相迎。

李小芸将包裹收拾好,刚推开大门,正巧和李小花走了个正脸。两个人同时愣住。

李小花扬起下巴,道:“怎么,你还知道回来呀。”

李小芸垂下眼眸,说:“你莫不是故意昨日把爹娘接走。我回来前曾给你去过信的。”

李小花撇开头,道:“你的信我根本没有看。自从你率先不顾及姐妹情分后,我便当没你这个妹妹了。”

李小芸听到此处,心脏处泛着揪心的疼痛,冷声说:“在你眼里,是不是只要是不顺你心便是不顾及姐妹情谊。为了你能进京,爹娘已经把我议亲给傻子,这还不算顾及姐妹情谊么。你还想把我卖给人家做奴才,别人家姐姐都是疼惜妹妹,李小花,你倒是好,专业卖妹一百年?”

“小花,你在和谁吵呢。”夏春妮挺着大肚子走了进来,她快生了,身体越发笨重。

“小芸,你怎么回来了。”

“我……”李小芸的气势在听到娘亲的问话后被堵了回去。这是她的家,她怎么就不能回来了,为什么别人家父母都爱惜么女,她的爹娘却独独舍弃么女。

“人家舍得回来了,怎么娘亲还不高兴如何。咱们家小芸去城里待了半年多可真长本事,回来就同我吵架呢。也不想想当初谁求的爹娘让她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