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臂弩不用说,弩这东西秦国将士一向用得很顺手,不管是草原人还是东方诸国都没人比得上秦国。

神臂弩在原有的弩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变,所谓的神臂就是指仿佛向神仙借了一只手,使用它的人可以用更小的力气把弩箭射得更远、穿透力也更强,一般甲衣根本挡不住!

两军交战时谁要是能在武器上拉开距离,那取得压倒性胜利的机会绝对会大很多,这一点谁都不能否认。

事实上马镫和马蹄铁这两个看似不起眼的小玩意才是重中之重。

首先它们很小,小到可以让所有马匹都装备得起;其次它们工艺简单,生产起来非常快,不需要费多少功夫就能弄出一批;最后,它们用处大得很,装备上马镫,骑兵能够更好地掌控马匹,减少受伤可能,装备上马蹄铁,可以有效减少对马蹄的损耗,延长战马和运输用马的使用寿命!

所以说,这两样小东西非常重要。

扶苏挑一百名精锐过来,就是想让他们试用一下有了马镫和马蹄铁之后的战马,再配合着练几个花里胡哨的阵式,到领嬴政过来后可以直观地看到这些东西的用处,免得只能干巴巴地用嘴巴介绍!

既然能被蒙恬选中,这一百名精锐自然都是精英中的精英,还是十分有进取心的那种。他们听扶苏逐一介绍完,马上爱不释手地开始穿上新甲衣,接着又去试用新弩,到最后才去骑同样装备上新事物的战马。

一到马背上,他们便察觉出不一样来,平时他们也是驯马好手,什么样的烈马到了他们手里都会服服帖帖,有了马镫之后感觉却完全不同,他们不仅可以更放松地使用武器进行攻击,还能更灵活、更轻松地转换方向!

别小看这点灵活,在战场上这有可能是决定性的优势!

那一百名将士都激动了,主动和扶苏讨论起展示花样来,比如他们这段时间他们每天分成两队来对抗,一边是普通战马、普通装备,另一边是人和马都用上新装备,每天轮流换着训练,到时在嬴政面前来个双方对战!

扶苏听了笑道:“倒不必那么麻烦,你们只管训练,我和蒙将军商量着再挑一百名骑兵出来,到时你们直接和他们对战,这样效果更加明显。”

这个提议可就太对众人胃口了,一想到昔日同袍可能会被自己打得落花流水,所有人心里都激动不已,恨不得立刻迎来嬴政的生辰。

不过激动归激动,训练和磨合还是得好好搞的,不必扶苏动员,他们已经积极地张罗起训练方案,表示自己一定不辜负扶苏给的机会。

扶苏见他们这般保证,便也不再干涉,由着他们自由把握。

很快地,嬴政的生辰到了。

第105章 建议

嬴政生辰这种大日子,已经不需要暗示,早朝时大伙就轮流献上贺表,上面写满了他们精心创作的歌颂文章。

都说上有所好,下必从之,这话果然不错,现在文武百官闲暇时聚会都得交流一下创作心得,提升提升自己的写作技巧,不知不觉间水平都大大提高,连武将们都具备了一定的鉴赏能力,还叫门客创造点军歌教士兵们唱,用来鼓舞士气。

这会儿他们写出来的贺表自然很有水平,每一篇都感情饱满,语言生动,读来还朗朗上口

嬴政听了一波歌功颂德,心情很不错。

下朝之后,扶苏溜达去求见嬴政,先是给嬴政祝了寿,而后才邀请嬴政移步去训练营瞧瞧他捣鼓出来的新玩意。

对于扶苏没有把东西直接呈上来这件事,嬴政是不大满意的。不过他一会还可以抓扶苏过来干活,耽误一点时间也没什么大不了,所以意思意思地教训了扶苏几句,才起身和扶苏一起出了宫。

父子俩没带几个人,只叫上了蒙恬一起同行。

到了训练营那边,扶苏领着嬴政到看台上坐下,那一百名抽调过来的精锐齐齐上前见礼。

嬴政一下子瞧见他们身上穿着的新式甲衣,这甲衣明显把肩、背、胸、腹、腿这些要害都有考虑到了,整体看起来轻便又威风,胸前的圆护在日光下更是熠熠发光,衬得那一个个高大的士兵英武非凡。

这甲衣好看是好看,防护作用看起来也很不错,但就是太费铁。

嬴政瞧着觉得可惜,虽说有了煤矿,他们的铁器产量已经大大提高,但还是没法让所有士兵都装备上这样的甲衣。好在以大秦如今的国力,凑几支披甲精锐还是可以的。

蒙恬此前也没见过扶苏捣鼓出来的新玩意,瞧见那一身身英姿勃发的甲衣,同样眼前一亮。他朝扶苏问道:“这甲衣不错,有没有名字?”

扶苏说道:“叫明光甲,它胸前做了铁护,远远看去冷光逼人,能挡大部分刀枪剑戟。”

嬴政听了这个名字,觉得还行,听着挺顺耳。他仔细一看,果然甲如其名,十分亮眼。他摆摆手让士兵们免礼,又看他们取来一批新弩,齐齐在宽阔的校场上试射,只见他们动作整齐划一,齐刷刷地给嬴政演示神臂弩的好处。

没有对比,嬴政也看不出神臂弩有什么稀罕。但看到百名士兵动作很齐,拿着偌大的神臂弩也毫不吃力,嬴政觉得足以当得起一声好字。

嬴政拿过扶苏叫人呈上来的神臂弩摆弄了几下,才知道这新弩的妙处,手痒地让士兵们退到一边,自己亲自去试用一番。

在适应了神臂弩之后,嬴政发现自己也能随随便便百步穿杨,感觉非常不错!

嬴政难得赞许地看向扶苏。比起整天捣鼓什么吃的喝的,这东西用处才大。他说道:“这神臂弩能量产吗?”

扶苏说道:“可以,原来做弩的匠人稍微学一学,马上可以改做神臂弩。”

嬴政微微颔首。他对明光甲和神臂弩还算满意,但还是绷着脸问:“你叫我来就看这个?”不是嬴政不喜欢这两样东西,不过光这两样东西的话完全可以直接把成品送到宫中,根本不必他跑这一趟。

宫里还缺试穿明光甲的人不成?

扶苏说道:“当然不是。”他转头看向蒙恬,“恬叔,您把人带来了吗?”

蒙恬爽快应道:“带来了,是让他们上马对战?”扶苏早前让他再点一百人过来,还得挑骑兵并让他们带上用惯的战马,蒙恬虽不明所以,但还是精心选了一批人过来。

扶苏点头,叫那一百名士兵回去准备对战演练,自己又跟着嬴政回了看台上。

面前的校场十分开阔不说,外头还连着片宽阔的草场,两边的士兵没让嬴政等太久,三声鼓声一响起,阵阵马蹄声便由远而近,分别从草场两边进入他们视野之中。

嬴政抬眼看去,只见双方都手执武器骑在马上,但扶苏挑的人仍身披坚甲,气势上直接占了上风。

很快地,嬴政和蒙恬都发现他们不仅气势占上风,身下的马儿还特别听话,他们的动作太稳了,稳得像是跟胯下战马合为一体似的,根本不需要特意去控制马匹,可以直接抄起武器打过去!

压倒性的胜利!

蒙恬站了起来,失声叫道:“不可能!”他最清楚两边的实力,虽然头一批人他挑的都是最好的,但是第二批人也差不多哪里去,平时都一起训练的,实力能差多远?

嬴政比蒙恬要镇定一些,他耐心地等双方彻底分出胜负,才叫获胜一方把马牵过来给他瞧瞧。刚才他看得挺认真,发现扶苏这边的马身上多了些小玩意。

马牵过来一看,嬴政发现马身上的马鞍、辔头、缰绳都和平时有些不同,马鞍旁更是垂落两个小铁块。他也不嫌弃被人踩过,抄起那小铁块细细端详,一下子明白了它的用处:有了这东西在,骑兵可以更好地用双脚和战马打配合,等同于大部分时间都把手腾了出来,在战场上自然更能把握战机!

这东西虽然小,作用却大得很!

这次嬴政没问能不能量产,只要不是瞎子都看得出来,这东西比明光甲和神臂弩要好造得多,每匹战马都配一对都不费多少功夫。

扶苏见嬴政面露满意,上前捋了捋那匹战马的鬃毛,叫它抬起马蹄给嬴政看看藏在脚底的新东西。那战马欣然抬足,把自己马蹄底下的马蹄铁亮出来给嬴政和蒙恬看。

嬴政见那战马竟像是能听懂扶苏的话似的,心中颇有些惊讶。他的目光落到马蹄底下藏着的马蹄铁上,问道:“这也是你叫人弄上去的?”

扶苏点头。

他认真给嬴政解释了一下马蹄铁的用处,马天天在路上跑,马蹄底部很容易磨损腐蚀,那样的话好好的一匹马就等于废了。

马蹄铁打上去,等于多了一重铁马蹄,不仅可以延长马的工作年限,还可以让它们跑得更加稳当!

嬴政当了这么多年秦王,自然比谁都清楚每年要损耗多少马匹,哪怕秦人擅长养马,每年损失那么多马还是很叫人心疼的,若是费小小的几块铁就可以让马多跑几年,那绝对是稳赚不赔的好事!

嬴政没有质疑马蹄铁是不是真的有用。

不用说,这些新玩意肯定又是扶苏从“梦里”学来的,而且扶苏也把原理讲得清清楚楚,但凡对马匹有点了解的人都能理解它的用处。

嬴政上前摸了摸那匹战马的马鬃,开怀笑道:“这东西不错,相信这马儿一定也不想那么早离开战场。”他让扶苏准备准备,回头在先给战马们把马蹄铁装上,等将来天下大定再把它们推行到普通马里头,喂大一匹马不容易,能不浪费还是别浪费为好。

扶苏见嬴政高兴,心情也好了起来,一口应下嬴政的话。

一来一回加上看对战演练费了不少时间,嬴政回宫时把扶苏也拎了回去当苦力,父子俩一起把每天数量都很多的奏本给解决了。

自从扶苏试着帮忙分过几次折子,嬴政发现这儿子还挺好用,扶苏分好类之后他可以在批复完几份重要折子时看几本不那么重要的折子放松放松,勉强也算是做到了扶苏挂在嘴边的“劳逸结合”(虽然扶苏认为这不算)。

现在嬴政偶尔忙不过来或者想轻松一下,便会把扶苏抓来干活,美其名曰让扶苏锻炼锻炼。

以前扶苏觉得自己算挺勤勉的,自从肩负起给各方奏本分类的重责之后他发现他父皇才是真正勤快的人。

很明显,拿下三晋之地后需要他父皇处理的政务越来越多了,各地奏本每天雪花似地送上来,军事、治安、财政、文教、天灾等方方面面的问题都得他父皇裁决,难怪近两年连弟弟妹妹都不怎么给他添了!

扶苏觉得有些事可以分给别人去做,比如这些折子里头有些单纯是向嬴政问个好给嬴政拍个马屁,可以先让人筛选掉,想听听内容的话叫人念着听听得了。

扶苏跟着嬴政忙了一会,把自己的想法给嬴政讲了。

丞相领那么多俸禄,不能白领啊,得让他们多干点活才对得起他们的俸禄,比如这些奏本就该由丞相先分好并拟个处理意见上来,嬴政只需要批复一下同不同意就成了,这样能省好多事。

要是觉得这样给丞相的权力太大,可以考虑分权,兵权肯定不归丞相管,财权也可以分出来,再把御史单独拎出来负责监督。

这样丞相没兵没钱还有人盯着,一般来说就搞不了事、只能勤勤恳恳干活了!

当然了,丞相一个人干那么多活也太累了,所以还得给丞相添三两个副相当助手,算是以后的丞相候选人,平时处理政务有商有量,不会觉得寂寞!

说完这些,扶苏又重点补充了一下御史这一块,表示御史应该有足够大的监督权,不管说对说错绝不因言获罪,朝廷会另外派人按照他们的弹劾去核查事实。总之,多多鼓励他们积极发言积极弹劾,要是发现问题足够及时,抄罪臣的家都能分他们一份!

嬴政耐心地听扶苏讲自己的想法,本来他觉得自己身强力壮,当然是什么事都自己做主最好。

等扶苏把话都讲完了,嬴政看向扶苏的眼神渐渐变得有点复杂。

搞这样一套朝廷班子不是不好,相反,财权、兵权和行政权分开对君王来说绝对是好事,不管哪一方都不能一家独大,他可以更轻松地掌控他们。

只是这样一来,丞相的日子就有点难过了。

想想看,财权被分走了,旁边有御史天天盯着找他茬,底下还要设置两三个虎视眈眈等着接他班的人,这丞相做起来还有什么滋味?

不过,日子难过的是丞相,又不是嬴政,嬴政一点都不心疼,反而还跃跃欲试。

就是扶苏这小子瞧着纯良无害,一副“我这是在为未来丞相着想”的贴心模样,也不知他到底知不知道自己是在给未来的丞相挖坑!

至于那个御史机制,更是会培养出一批爱咬人的疯狗。反正咬错人没事,咬对人能有笔额外收入,那肯定没问题也要找问题啊!

想到这些意见传出去得多遭人恨,嬴政不由板起脸教训道:“朝廷大事,哪轮得到你来指手画脚?”

扶苏闭了嘴,继续勤勤恳恳给嬴政当苦力。

作者有话要说:

扶小苏:我有一个小建议!

嬴政:小孩子家家的不许瞎掺和!(拿小本本记下来

第106章 天下

扶苏提议完,没再多管。

现在他还是摸不准他父皇的脾气,有些事你越要他去做,他反而非不做,就看你急;有些事你随口提一句,回头他反而会安排人去看完。总之,意见你可以提,采不采纳看他心情,所以事情提完就成了,没必要再追着游说,否则很可能会适得其反。

两个人忙完,自然又一同进了晚膳,扶苏要出宫时,远远瞧见后宫中有儿女的妃嫔带着孩子结伴而来,似是要去给嬴政祝寿。

扶苏脚步顿了顿,考虑片刻后终归没停下去和她们打招呼,他虽不太常了解后宫诸事,却也知道很多妃嫔可能不太喜欢他。

算起来他与这些妃嫔没多大关系,与弟弟妹妹们之间也不过有一半来自父皇的血脉维系着而已,她们恐怕不会喜欢儿女与他太亲近。

扶苏在心里叹息一声,牵了自己的马出宫去。马儿出了宫门往前走了一段路,扶苏注意到道旁有个熟悉的小身影立在那儿,竟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跑出来的小裳华。

扶苏勒马下地,走过去关切地问:“怎么在这里?”他的目光落在小裳华那两个避到一旁的兄长身上,比起李由,小裳华这两个兄长是不太靠谱的,这么冷的天居然带着小裳华跑路边玩。

“我会做熏香了!”小裳华脸上满是高兴,两眼亮得和星子一样熠熠发着光。她从背后变出自己一直拿在手里的熏香,献宝一样送到扶苏面前,“我跟你说哦,今年的梅花开得特别好,我采了好多来做熏香,你回去后看看喜不喜欢。如果觉得哪里不好,你一定要和我说啊!”

扶苏一顿,心中柔软一片,抬手接过小裳华递来的熏香,说道:“平时想做就玩玩,不要累着了。”

“我晓得的啦。”小裳华拍着胸脯保证不会累到自己。做自己喜欢的事,怎么会觉得累呢!一想到做完可以送给扶苏,她脑袋里每天都会冒出各种新想法,有的做成了,有的没做成,不过她从不气馁,失败了也还是会精神抖擞地试试别的!

扶苏牵着马送小裳华回李家,才径自回了府。

走入前庭,陈平正立在大树下往上望。

扶苏好奇地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只见一只圆滚滚的竹熊独自坐在树梢上,背影看起来十分沧桑,瞧着似乎是平日里最活泼好动的跳跳。

“怎么了?”扶苏走上前问陈平。

陈平有些哭笑不得地说道:“今天中午开始,它就自己坐在上头了,怎么哄都不下来。”他又给扶苏讲了讲前情提要,说最近竹熊们两两凑一起玩,可他们圈养的是五只竹熊,所以跳跳回过神来时,发现别人都成双成对了,只有它自己是落单的!

太惨了,惨到它爬到树上,一只熊孤零零地啃竹子,啃完也不想下来,它想静静。

扶苏乐了。

算算竹熊们的年龄,好像已经有三四岁了,按照它们的寿命来计算,它们现在算是正式踏入青春期,开始对两性之间那点事产生一点点兴趣,只是没想到落单的居然是平时最活泼好动的跳跳。

不过想想也是,平时一起玩就算了,找对象还是不能找整天上房揭瓦的,万一它不小心摔自己个半身不遂怎么办!

扶苏乐了一会,又觉得自己幸灾乐祸不太对,不由上前哄跳跳下来。

跳跳听到扶苏的声音,耳朵动了动,立刻顾不得自己受伤的心了,屁股一拱一拱地抱着树身往下爬,落地时最后欢快地摔进扶苏怀里。

扶苏被老大一只竹熊砸中,身形免不了又晃了晃,但还是稳稳地把它接住了,含笑问它要不要回蜀中相个亲,把相中的给带回来安家。

跳跳想了想,觉得不想,回蜀中那么远,得走好久的,而且对象有什么好,天天要哄着,没意思,它其实也没那么想要对象,更不想要什么崽崽,就是愤怒自己被小伙伴撇下了而已。扶苏一哄,它就开心啦,原地打了两个滚,表示自己好得很,一只熊也过得很开心,根本不需要相亲,它才不要从扶苏身边离开!

扶苏见跳跳恢复了往常的欢脱,也就不再担心,笑着领着它进内院。

天色暗了,书房已经点了灯,明显是张良在里头看书。

扶苏抬手揉了揉凑到自己面前的几只竹熊脑袋,心情宁定之余又透着几分快活。重活一次,他虽不能说事事都做到尽善尽美,但却拥有了许多前世没有好好把握的东西,哪怕是为了留住这些东西,他也绝不会让再让前世的事发生。

扶苏入内把带回来的熏香放好,与张良、陈平一起看起书来。

他们虽都是聪慧之人,却也不敢小瞧天下聪明人,每日总会聚在一起读读书看看邸报,不时讨论一下自己的看法。

扶苏白天去上衙,张良和陈平还会出门拜访咸阳城内外的博士学者,向他们讨教读书读报遇到的疑问。

他们问明白了,扶苏回来后自然也能从他们口里听到答案,三人每天畅所欲言,什么都敢说,什么都敢想,如果说天下是块田,那这田都在他们口里被翻来覆去犁了好几回了。

偶尔李由和王离也会被他们拉进来一起讨论,只是李由和王离对打仗比较感兴趣,对于治理天下不太感兴趣。

每到李由他们加入时,扶苏会单独给他们开些开疆拓土的话题,比如讨论一下拿下东方诸国是不是就算是一统天下了,南边那一片好像可以再考虑考虑,北边那一片好像也不错,西边难道不能更进一步?听人说,更西边有个很大的湖,里面的水是咸的,明显是个盐湖啊!

盐湖的用处可不小,都说“夏天晒盐,冬天捞碱”,围住一个盐湖,天气好时可以晒出数不清的盐,到冬天还能产出碱来。

现在咸阳周围那个盐湖就已经可以供应整个咸阳的用盐,到冬天晒不了盐,但碱的用处也不少,比如可以用来做胰子,目前少府衙门那边已经研发得差不多了,相信原本只能供应部分贵族使用的胰子很快就能走进千家万户,成为人人都用得起的日用品。

所以,要是探子深入西部打探回来的消息是真的,那西部也很有打下来的价值啊!

提到这样的话题,李由和王离就来劲了,连一向话少的李由都会多发表几句自己的意见。

现在他们还年轻,还没经历战场的考验,不能独当一面,所以打东方诸国的事可能没他们份了,但扶苏划拉出来的这些地方这些他们以后可以一战!

几个人经常一聊就聊到夜深,还是嬴政有先见之明,早早给扶苏拨了两个“熄灯禁卫”,每天到点就来结束他们的夜谈。

饶是这样,他们几人脑子里还是多了一张巨大的版图,要么琢磨着怎么打下来,要么琢磨着怎么治理,总之,全都已经打心里觉得这些地都是自己的。

这天晚上扶苏就喊李由和王离一起来讨论打百越的事。

许是因为植被丰富的缘故,有毒的东西很好找,南边人非常喜欢用毒箭,打百越需要格外注意提防这一块。

好在他们武器落后,毒箭的穿透力不算太强,防御起来还是很简单的。扶苏给李由他们讲了一种全新的甲衣:纸甲。

南边山林茂密、天气潮湿,铁甲容易受潮生锈,淘汰率很高不说,行动还不方便,所以可以改用更加灵便的纸甲。

李由面露疑惑:“纸那么薄,能挡住什么?”

扶苏说道:“就像一根竹筷你能轻松掰成两半,十根竹筷让你一次性折断就有点难了。纸也一样,只要用足够多层的纸,一般箭矢和武器就很难穿透,再在外层用上比较厚实的布,防护效果总比普通布甲要强得多。”他在纸上给李由他们勾画出纸甲的图样,瞧着还挺像模像样。

事实上只要制作过程中不偷工减料,做得足够厚实,对普通兵器的防护作用比之铁甲差不了多少。而且它的许多优点是铁甲比不了的,比如造价低廉,别的不说,现在每年朝廷都有不少废弃公文纸,这些全都可以回收来做纸甲;再比如上身轻便,行动方便,哪怕是走山路也不会让士兵们过多地消耗体力。

有这两个优点在,纸甲就是一种很好的甲衣。

李由和王离看了图纸,很有些跃跃欲试,想弄个成品来看看。

王离说道:“既然能防住一般的箭矢和武器,那现在也能在军中推行。”

王离祖父王翦和父亲王贲都冲在攻打东方诸国的最前线,他当然想让士兵死伤小些。

不过王离知道这事他们说了不算,要知道秦国调兵动不动十万二十万,给普通士兵全配上甲衣是不可能的,哪怕是造价相对比较低廉的纸甲也一样!

扶苏也是想到百越那边的情况才想起纸甲来的,倒没想过现在就给士兵配上,北方气候远比南方干燥,铁甲一般不常生锈,纸甲的损耗率是比铁甲高的,对比下来性价比不算特别高。

扶苏说道:“你说得有理,回头我叫几个人做一批出来瞧瞧,只是具体要如何配给还是得看父王的想法。”

几个人对着自己画出来的简略舆图讨论了一番,看时间不早了才各自散去。

当王翦带着征调上来的兵卒和第一批钉上马蹄铁、配上马鞍的战马抵达邯郸郡时,天气已经转暖了,父子俩一商量,决定直接向燕国发兵,打燕国个措手不及!

当然,喊话还是要喊的,要不别人岂不是说他们无故和盟国翻脸?

王翦和燕王喊话说你们燕国先窝藏赵国的公子嘉,又窝藏逃将樊於期,明显是居心叵测,我们拿你当朋友,你却这样对我们,真是太伤我们心了!你们一而再再而三地做这种事,这次可不是送上樊於期就可以解决的了,我们直接开打吧!

燕太子丹得知两国正式开战的消息,正和陶乐他们看完春季鞠球联赛的最后一场。

秦国年年征兵、年年调兵,他虽知道今年嬴政又把王翦派出去了,却没猜出嬴政会直接和燕国开战。燕太子丹听了底下人送来的急报,身形晃了晃,一下子承受不了这个噩耗,竟直直地昏了过去。

陶乐也惊呆了,燕国的太子还在咸阳当质子,嬴政说打就打,这是彻底不要脸了啊!看来即使没有任何理由,东方诸国也无一能幸免,秦国的目标本来就不仅仅是某个国家,而是整个天下!

陶乐唉声叹气地扛住了燕太子丹,费力地和其他人一起把昏厥的燕太子丹搬回住处。

这次秦国突如其来地对燕国动手,还是引来了齐楚两国的关注,齐国派人去探听了一下消息,齐王听完觉得燕国挺活该的,好端端的,你窝藏秦国的逃犯做什么?他就不一样,他和嬴政一向哥俩好,谁要敢逃来齐国,他第一个把人绑起来送回秦国去!

齐王乐呵呵地看完秦燕两国交战的奏报,压根没放在心上,继续抱着美人快活去了。

楚国那边却是意识到这个势头不是很好。

楚将项燕在朝中力陈其中利害,自请去攻打秦国,好歹分散一下秦国的兵力,拖延住秦国打下燕国、齐国的脚步,免得秦国接下来彻底没了别的敌人,全力和楚国开战!否则到那时秦国乘胜用兵,势不可挡,楚国就危险了!

项燕一番慷慨陈词,把楚王给说动了,楚国上下顿时进入了紧张的备战状态。

作者有话要说:齐王:我和嬴政哥俩好!

燕太子丹沧桑地点起一根烟。

*

注:纸甲,前面一个小可爱提到的!部分观点参考网络百科!

第107章 取燕

楚国要起兵,消息第一时间传到咸阳。

嬴政对楚国感情挺复杂,主要是朝中还有不少楚系官员,哪怕他慢慢把人踢到一边,有些事还是得考虑他们的意见,这次要打,那就是彻底撕破脸了。

嬴政的野心一向摆得明明白白,他就是要一统天下,翻脸他当然不怕,只是有的人怕是不可能再安心为秦国做事,朝中要搞不少人事调整,还得派人去应对楚国的进攻,免得被打得措手不及。

嬴政召集几个心腹要臣商讨了一阵,决定在这段时间逐渐把楚系官员踢出核心圈子。

由于马上要双向开战,秦国上下顿时忙碌起来,扶苏也得把控着粮草运输和装备供给,每天都跟着文武百官勤勤恳恳搞后勤之余还得安排春耕事宜,一个月下来基本没几天是清闲的。

燕国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举国上下都很慌张。

更令燕王绝望的是,他命人清点粮草的时候才发现许多个粮仓居然是空的!

仓储的粮食有的是被人偷偷倒卖给商人了,有的是被人拿去酿酒了。

这些人要么是想着“大家都拿我不拿感觉亏了”,要么是想着“酿了酒赚了钱,回头要买多少粮食没有?粮食放着也是放着,回头再补上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