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二妞儿喊了声便急忙跑到他身边,“你怎么啦?”

颜宝柱推开她来扶自己的那只手,也不说话,就拄着拐杖双目无神地往门外走去。这其间,周氏想来扶他被他挥开,颜芷想来扶他也被他挥开。

“他爹!”周氏也顾不得什么冷战不冷战了,一门心思只担忧地唤他。

颜宝柱仍然不理,脚下却是越来越快。他出了远门,便径直拐上了通往上村口颜奶奶家的路。周氏连忙打头跟了上去,颜芷随后跟上,二妞儿跺了跺脚,也连忙跟住。当三妹儿带着狗蛋也跟随在后时,周氏往后瞥了瞥,开口阻拦道:“三妹儿,你带狗蛋回去看家。”

三妹儿咬着嘴唇,怯生生地看着她,欲言又止。

颜芷叹道:“娘,让他们也跟上一起吧,这毕竟…是关于咱们亲奶奶的事。”

周氏愣了愣,随即偏过头默默行走,却是不再言语,算是默认了颜芷的说法。

颜芷便向后招了招手,等三妹儿和狗蛋跟上来了,她就一手拉住一个。

一行人不说是浩浩荡荡,却也是十分显眼地往颜奶奶家走去,再加上颜宝柱的表情十分碜人,顿时就惊得四邻纷动。

也有人问起颜宝柱这究竟是要做什么,颜宝柱则一律闷声不语,沉默以对。这下好了,有眼色的都知道这回必有大热闹可看,也不用谁招呼,村人们便自发跟随,瞧热闹的瞧热闹,打酱油的打酱油。如此这般,雪球一滚,等到了颜奶奶家门口时,这么二三十号人往那门口一杵,倒是货真价实有了浩浩荡荡的气势了。

出人意料的是,颜奶奶家的红漆大院门就那么敞着,她则搬了把椅子横在门口坐着,颜二叔站在她身后,旁边是颜二婶,后边还站着大郎二郎。瞧那架势,竟像是早就得了消息,在这里专门摆开阵仗等着颜宝柱上门呢!

还别说,这气势挺能唬人的。

再加上跟着颜宝柱往颜奶奶家走的村人虽是不少,可原本早得了消息就呆在颜奶奶家院子旁边等着看热闹的人也是不少,这两边一对,倒是势均力敌,却也更显得颜宝柱是在特特地上门吵架来了。

张氏先声夺人:“怎么?老大你这是准备带人来拆你二弟的屋?”

颜宝柱拄着拐杖,脸色惨白地站在她正对面,却只是沉默地看着她。三十多岁的汉子,眼眶却是红的,就那么倔强不言地立在当地,一时间,倒显得张氏这句话有那么点色厉内荏的味道。

张氏“啪”地一声,就将手重重拍在椅子扶手上,怒声道:“好,你不说话是吧?你不说话,我可有话说!既然你送上门来了,我就要先问问你,看你是怎么教女儿的!二郎,你过来!”

二郎今年七岁,听到张氏的喊声,就一溜儿凑到她跟前,乖巧地喊奶奶。

张氏让二郎捋起袖子,就见他那左手臂上缠着一圈绑带,带子上渗了血,显见是受了伤的。张氏心疼地抚了抚,转头就对着颜宝柱冷声道:“看吧,这就是二妞儿刚才在这个院子里把二郎给揍的!颜宝柱,你可真是教了个好女儿啊!”

颜宝柱就偏头看向二妞儿。

二妞儿顿时怒了:“骗人!我就带倒了簸箕,根本没碰到人!”

“呵!带倒簸箕还有理了?”张氏便抹泪道,“各位乡亲们且帮忙看看,只看看我这不孝子还有什么是做不出来的!颜宝柱教唆女儿到她二叔家的院子里捣乱,这会儿又带人上门,这是诚心要揭了我可怜的宝儿家的瓦,让我这个做娘的没地方住啊!自打分家,这个老大从来不奉养我也就罢了,如今还要做出这种事情来…唉!我到底是做了什么孽,才养出这么个不孝子啊!”

她从来泼辣强硬,这乍然一软声哭诉,就算许多乡亲明知她的本性,这会儿看她这么一个老太太哭成这样,也不免恻隐。

有人便道:“颜宝柱,什么样的大事值当你这样?看你娘哭的,你就服个软吧!”

颜宝柱终于出声,他沉沉地问:“我不想别的,只问一句,我娘到底是谁?”

“你娘是谁?你居然问我你娘是谁?”张氏哭得更厉害了,“我造孽啊!我怎么养了这么个不孝子?居然指着我问谁是自己的娘!”

颜宝柱不为所动,只是又问一句:“我娘到底是谁?”

眼看张氏眼珠子转动,就要继续狡辩,二妞儿急了:“你别想赖了!我都听到了!你明明说了我爹跟二叔不是一个肚子里出来的!”

颜芷看她开了口,也觉得就照颜宝柱这不善言辞的闷瓜样儿,要想问出个一二三四五来,还真不知道得折腾多久,她便接道:“奶奶,我爹和二叔明明是不同母的,照您这样说,难道二叔其实不是您生的?或者,二叔不是我爷爷的儿子?”

这一顶大帽子扣下来,张氏霍地就从椅子上起身,转头怒瞪颜芷,张嘴便骂道:“没教养的丫头!我跟你爹说话,你插的什么嘴?哼!颜宝柱不是我生的又怎么样?不是我生的,他就是庶子!他一个庶子,甭管是从哪个贱人肚子里蹦出来的,他能当面叫娘的,还是只有我!我是什么?我是大妇!是正室!他敢不认我这个娘?嗯?”

说着话,她一步步往颜芷跟前走,每走一步眼神就阴厉一分。

将到近前时,她又冷笑道:“不过,像你这样,定好了要给人做妾的小孽种,是不能懂的!”

此言一出,周围的议论声轰就炸开。

颜宝柱双眼通红,顿时冒火一般看向张氏。

==========我是文后分割线===========

PS:元旦节要到了,祝大家新年快乐哟^_^

第二十八章:漫漫长道终起始

更新时间2013-1-1 23:44:34 字数:2469

张氏口口声声只说颜芷是定好了要给人做妾,颜芷说不生气是假的,但更多的,在她心底生起的却是激动和喜悦。

从张氏说出这一句话起,颜芷心里就有一个声音在不停回响:“机会来了!机会终于来了!”

不等颜宝柱发话,她便快速上前一步,拧眉看向张氏:“奶奶,您刚才的话,再说一遍好么?”她语气并不激烈,但在此时此刻,她说出这样一句话,在张氏看来,就已经是挑衅。

张氏便冷笑道:“怎么?做得出还怕我说?我就说怎么了?颜宝柱这个不孝子,教出一个不知羞耻的孽女,上赶着要给人做妾,这还没名没分呢,就开始跟男人牵扯不清,以后嘛…哼哼!”她虽是说一半留一半,可话语中的未竟之意,却谁都知道。围观的人群中顿时射来各种意味不明的目光,有的投向张氏,有的投向颜芷,还有些投向颜宝柱和周氏等人。

颜宝柱和周氏都觉得脸上火辣辣的,二妞儿更是气得眼睛通红,张口便要回驳。

“让奶奶误会,是我都不是。”颜芷的声音适时响起,她看了眼二妞儿,示意她不必言语,然后又向着四周的围观人群团团蹲身,方缓缓道,“近日里流言很多,给乡亲们造成了困扰,我这里先给各位陪个罪。我此前不解释,不是因为我无话可说,只是因为不论在什么时候,语言都没有行动来得有力。今日在这里,正好乡亲们齐聚一团,便请各位替我做个见证。我颜大花儿在此对天盟誓,情愿出家为冠,此生常伴青灯,也绝不与人为妾!如违此誓,叫我天打雷劈,魂飞魄散!”

她并指发誓,神情凛冽,目光坚定,越说到后来,她就越是言语铿锵,字字有力。待她誓言完结,四下里便只剩一片寂静无声。

这是天狱皇朝,可不是二十一世纪的地球,不是那个誓言可以被当做放屁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人们心中依旧存在信仰,天道高悬头顶,神明长存人心,敢于违背誓言的人不说是没有,但终归是极少的。尤其是在这个古老而封闭的双口村,所有敢于对天发出的誓言,几乎都是被人们相信的。

而颜芷今日不止是对天发誓了,她的誓言内容还堪称惨烈,惨烈到众人听罢,竟是齐齐地无一个能及时给出反应。

天打雷劈魂飞魄散这个惩罚且不说,光只是出家为冠这个做法,对一个年方十二,尚未长成的小小少女而言,就已经相当于是在自毁一生了。

颜芷也不管众人反应,她盟誓过后,便后退几步走到正对着颜宝柱和周氏的位置屈膝跪下。

她直面二人,磕下一个头,沉声道:“爹,娘,女儿不孝,以后做了出家人,不能再常伴爹娘身边…”

“大花儿!”周氏哽咽着打断了她的话,“你这孩子…怎么这样…”短短几个字过后,她又捂住了嘴,却是难过得说不出话来了。

颜宝柱虽未言语,可他拄着拐杖的那只手上却已是青筋暴起,指骨突出得直似是要折断了一般。

人群中终于有了动静,各种叹息声一声接一声的响起,却无一人能够说出话来。便是嚣张跋扈的张氏,在此时此刻,也不由得侧了侧头,撇着嘴不敢再说什么。

良久之后,一个村老站出来,对着众人摆手道:“罢了罢了,都散了吧,这世道…唉,好好一个姑娘就给逼成了这样,大家还是消停会儿吧!”

他又看向颜宝柱,说道:“宝柱啊,你娘这里,不管怎么说她也是你的嫡母,你心里苦,我们是知道的。可有些事情该担待的,你还是得担待。至于你的生身之母…当年她是从虞州逃难过来的,你爹救了她。她本来就是个寡妇,跟着你爹也没过明路,生了你后你爹本该给她个名分,可惜她命薄,月子还没坐完就早早去了。你终归是你娘养大的,生恩不及养恩大啊,莫探究了,莫探究了,去吧!去吧!”

颜宝柱颤了颤嘴唇,拄着拐杖走到颜芷身边,一手将她从地上拉起,自己却向着张氏扑通一声跪了下来。

他一跪之后便将上身深深伏倒在地,紧接着,他的声音就瓮瓮地传了出来:“娘,不管怎么样,您还是我的嫡母,生恩不及养恩大,您养大了我,我…孝顺你是应该的。可是…您不该这样说大花儿。这么多年来,家也分了,该给您的我也没少给您。我、我没有愧对您!”说着话,他就咚地在地上磕了个头。

他这头磕的可比颜芷的实诚多了,颜芷只是磕红了额头,颜宝柱这一磕,竟是直接就磕出了血来。

可他却浑然不觉,只继续道:“这一个头,是赔罪…我以后不能再奉养您了。”

接着,他又重重磕下,“这一个头,是还恩,您将我养大,我应当敬您。”

顿了顿,任由额头上鲜血长流,颜宝柱又磕下第三个头,道:“这一个头,是道别,从今往后,只愿再不相见!”

说完话他也不管别人怎么反应,只用手撑着拐杖爬起来,然后又拉住颜芷的手,道:“大花儿,跟爹回去吧!流言毁不了你,双口村呆不下去,我们就去别的地儿。我的女儿不给人做妾,也不用出家,爹带你走。”他厚实的大手握紧了颜芷的小手,那掌心粗粝又温暖,颜芷被他握得心口微微一颤,终是没有挣扎,反而又将手团得更紧了些,往他掌心塞去。

流言事件终究以出人意料的结局做了收尾,颜老大一家人终将搬离双口村,此决议再无可驳。

颜芷说不清心里到底是什么滋味,总之最初预料的轻松和欣喜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强烈,而某些难以明述的,沉甸甸的东西,却在不知不觉间沉入了她的心底。

她想,这个东西,应该就叫做——责任。

一个人,仅仅从武力上变强还不够,真正的强大,应该是连着心灵一起的。而心灵强大的第一步,就是学会明了责任,懂得承担责任。

颜宝柱就是一个心灵上的强者,虽然很多时候他都显得木讷又窝囊,虽然在原著中,他也同样只是个背景板式的小人物,可尽管如此,他生命中的那些闪光点依然不可掩盖,当这些闪光点被亮起来时,也依旧可以震撼人心。颜芷不由得再次清晰地认识到,这不是小说,这是真实的生活。她身边这些人,也不是NPC,而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生灵。

可以奔向新的生活,颜芷固然感到快乐,但在这同时,她也具备了更多的动力。

改变命运,这还只是第一步。

漫漫长路,今方起始。

===========我是提示本卷结束的分割线=============

PS1:第一卷写到这里就要给个结束啦!下卷预告:敬请收看第二卷“天下无双的那个人”。

PS2:担心慢热的童鞋们注意啦,预热终于告一段落,绚丽神奇的东方玄幻世界将会真正拉开大幕,我们的大花儿也会踏上她的强者之路,剧情精彩,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哦——当然,收藏和票票什么的,是一定必须要留下来的,你们懂的,嗯哼~O(∩_∩)O~

第二十九章:文成武就谁知道

更新时间2013-1-3 16:45:00 字数:2936

经过一个多月的长途跋涉,颜芷一家人终于到达了他们原定的目的地。

这里是虞州府,汝郡,郡城三江。

一大早城门还没开,外头就已经有不少人候在门边上排起了长队。排队的大多是乡村人家,这其中又以挑着菜筐子和柴禾的居多,想必是附近的居民,准备进城赶早市的。

像颜家人这样,举家迁移过来的,则是极少了。

现在是难得的太平年月,不似几十年前,大陆上天灾人祸频频发作,民众过的苦不聊生,那时候则是流民遍地,不少人背井离乡,举家逃灾。当年颜宝柱的亲娘就是在一场水灾之后从虞州逃到青州的,现在颜宝柱决定带着家人搬迁,首选的定居之地就是虞州汝郡。

他倒不是非要查清亡母的具体来历不可,毕竟是三十多年前就已经故去的人,本来就来历不清,换上那些有权有势的人都未必能查出个一二三四五来,更何况是像他们这样的升斗小民。

颜宝柱的心思,大抵也不过是既然要搬家,不如就搬到离母亲出生之地近些的地方来。虽是三十多岁的大男人了,可他的心中其实也隐藏着一份孺慕之情。他从前只知羡慕张氏对待二弟要比自己好上千百倍,待真相明了之后,痛心恍然之余却也不免会想:如果我的亲娘还在,她会不会也对我很好?是了,自己的孩子自己疼,我以后也要对大花儿他们几个更好。

因着这份不为人知的想法,他虽是经历了一番跋涉,身子骨又累瘦了几斤,可整个精气神反倒是比从前好上许多。

远望着三江城那巍峨的城墙,颜家人都是既兴奋又忐忑。一边排着队,周氏惴惴道:“他爹,早听说大城里什么都贵,也不知道要多少银钱才能安个家?”

二妞儿则挥着小拳头道:“娘,都走出来了还有什么好怕的?我们都有一把子力气,饿不死的!三江城是大地方,城里的书院肯定要比望山书院好上不知道多少倍,等我进了书院,家里就再不怕受穷了!”关于望山书院怎么怎么样这个事儿,二妞儿却是念叨了一路。她少年心性,既对外面的大世界充满了向往,又舍不得能够直接进到书院读书的机会。

颜芷便道:“等咱们进城安顿好,就去打探城里的书院要怎么进吧。”

二妞儿重重点头。

果然,等他们交了路引进了城,又找到一家便宜的客栈暂时安顿好后,二妞儿就迫不及待地拉起颜芷,催她跟自己去城里转悠,寻找进入书院的途径。这一路上见识了外面世界的繁华,小姑娘的心早就被养大,她以从所未有的急切姿态面对这个新鲜的世界,直是恨不得自己片刻间脱胎换骨,也好与这繁华世界相匹配。

颜芷本想说自己所说的安顿好是指找到可以暂时定居的住处和赖以为生的工作——这才叫安顿好,可二妞儿竟是片刻也等不得了。

颜宝柱就叫颜芷和二妞儿一起去,他则跟周氏同去寻找能够租住的小院子,剩下三妹儿跟狗蛋一起留在客栈的房里。周氏承诺回来的时候给他们带糖块吃,俩小孩就很乖巧地被哄住了。

三江城很大,在天狱皇朝的标准里,算得上是一个十万人口级的大型城市。三江城是著名的三江汇聚之地,白江、青江、汝江这三条承载了无数人类生息的大江在此地交汇,又各自奔流东去,由此形成了三江城独特的气候和繁华。然而成也三江,败也三江,三江汇流固然给这座城市带来了繁荣发展,可每隔十来年就有一次的大河决堤也使得这座城市饱经灾难。由此,其发展自然也受到限制,无法真正成为大陆一流的超大型城市。

与这种独特环境相对应的则是,三江城的街道规划四平八稳,大开大合,颜芷和二妞儿顺着客栈所在的街道走出去,只需记住一个方向,就没有迷路之虞。

二妞儿是个心有成算的孩子,在奔波前来的一路上,她早就寻着各种机会打听好了,知道三江城有一个书院街,书院街上坐落了十数家书院,书院传文授武,其等级良莠且不说,光只是“书院街”这三个字,就足够让人目眩神迷了。三江城书院之多,竟可聚集成街,可见此地文化之繁盛了。

姐妹两个间或寻人问路,终于在转过几条大道之后,寻到了书院街的所在。

迎面而来的,就是一道高高伫立的大牌坊。这石门牌坊高达三丈,通体光洁如玉,两边门柱上雕龙盘云,叫人乍一看过去,就仿佛眼前是有两条巨龙盘旋云上,正欲冲天而去!一股傲然睥睨的气势从中破出,憾人神魄!

颜芷只觉得自己的身体好似是被什么无形的东西给击中了,她控制不住地连连后退几步,心惊之下,下意识地就仰头去看那牌坊顶端的字迹——文成武就!四个大字笔笔铮然,字划铿锵,全然不似石匠雕凿而出,反倒像是被什么人直接刻在这牌坊顶端,一笔挥就的一般。

“好手笔…”她喃喃着,整个心神几乎全被那四字牵引,只觉得自己身体里的气血都仿佛受此四字激励,急欲沸腾起来。

颜芷不知道,她现在紧盯着牌坊刻字的神情就好似是入了魔怔,气血沸腾并非是她的错觉,却是她此刻实实在在的状态!

“大姐!”二妞儿去拉颜芷的手,却又在碰触到她的那一瞬间仿佛被什么给烧着了般将手弹开,随即惊骇道,“大姐你怎么了?”

颜芷如梦初醒,回过神茫然看向二妞儿:“怎么?”

二妞儿尚未答话,倒是旁边行道上传来路人的几声叹息:“又是一个妄图参悟剑秘,却反被反噬击伤的人哪!”

还有人轻嗤道:“不知天高地厚的小丫头,打熬筋骨还没入门呢,就想来书院街!”

颜芷还没对这些话生起反应,二妞儿倒是脸上火辣辣的,她吐了吐舌头,连忙拉着颜芷退到一边,就有些忐忑地问:“大姐,这里…是不是不是我们该来的地方?”

站在这牌坊边,就已经可见书院街一角的景观。

书院街主街宽阔,直达八米,据说虽不是三江城最长的街道,却也是排的上号的。街道两边种满了高大笔直的文武树,这种树是沧浪异种,其外形类似柏树,其树叶却分金银二色,冬春季节银装素裹,夏秋季节金霞满天,令人一眼望去备受震撼。此刻正值初冬,这些文武树便尽是素银一片,风吹过去,银叶翩翩起舞,却是说不出的灵动雍雅。

再加上来往在书院街的大多是衣着光鲜,气质昂然的年轻人,纵使其中有穿着朴素的,那气度也非常人能及,纵是二妞儿这样虎大胆儿的姑娘,在这样的情景下也不由得起了些退缩之心。这个时候,她还不知道,这种情绪其实就叫做:自惭形秽。

颜芷牵起她的手道:“天下没有什么该与不该,只有能与不能。今天你要是不敢进去,那以后终其一身,你都别想进去了。”说着话,她便迈开步子往前走去。在越过那座雕龙牌坊的一瞬间,她的心中也有一个声音在始终鼓励自己:“不能退缩,不能退缩,今天退一小步,明天就会退一大步。一退再退,还谈什么掌控命运?”

姐妹两个并着手踏进了书院街,一路往前走去,虽是被无数的异样眼光来回打量,却是没有谁再提起一星半点要退缩的意思了。

书院街果然很长,颜芷跟二妞儿走了大约三刻钟都还没有走到尽头。这一路上,她们看过了不少书院的大门,也看过了数不清的各类与修行相关的店铺,还看过了不知道多少个意气风发的年轻骄子,却偏偏没有看到半个关于怎么进入这些书院的提示。眼看着时近中午,该回客栈会合了,二妞儿不由得有些着急:“大姐,好像都没有看到哪家书院招新。”

寻常的书院招新本来也不在这时候,颜芷回忆起原著所述,觉得三江城的书院招新应当也不例外。

“望山书院也是每年二月开始招新的。”颜芷笑了笑,安抚二妞儿,“今天就当走个熟路吧,我们现在最应该做的,其实不是来看书院,而是要先把住处安顿好,再各自找一份活计。”

二妞儿终于承认自己是太过心急,也有些讪讪:“大姐,是我不好。”

“这没什么,其实我也很想来看看。”颜芷道:“不看看又怎么知道今后努力的目标在哪里呢?爹既然叫我跟你一起过来,肯定也是这个意思。”

二妞儿揪着手指,抿唇点头。

第三十章:美好生活都知道

更新时间2013-1-3 23:59:04 字数:2157

十二月,寒风朔朔。

这一日是难得的晴天,空气虽然依旧干冷,却架不住天色明朗,在阴雨中沉寂了好几日的三江城都仿佛借着这股明朗颜色,重又鲜活起来。

清晨,元和药铺的大门吱呀一声被人打开,一个小厮模样的矮胖少年打着哈欠归置着门板,转脸看到顶着寒风走过来的纤瘦少女,脸色就是一喜:“大花儿你来啦!快!快!帮我来放门板,这东西可真是死沉!”

颜芷轻轻拂开颊边一些被风吹散的碎发,也露出一个笑容:“今天好天气,库里的药材要搬出来晒吧?”一边说着,她就着手就帮少年堆放好门板,看那轻松麻利的模样,相对比起矮胖少年吃力的样子,倒显得她这个半大不小的女孩子跟个大力士一般了。

矮胖少年看她动作,却是十分羡慕:“大花儿,炼体二层了吧?力气真足啊!”

“托福,昨天晚上刚刚突破的,也就是长了几斤力气。”颜芷微微笑着进入药铺内,开始了这一天的忙碌。

距离颜家人刚到三江城的那一日,如今又是一月过去了。

头一天颜家人并没有找到合适的房子,到第二天他们就分了两队,颜宝柱带着二妞儿做一队,周氏带着颜芷做一队,两边分头去找,这般找了三日,才终于在白江坊一带找到一个还算合适的小院子。

小院不大,只有一进一间正房,两间厢房,没有灶屋,厨房还要与隔壁一家人共用。说到底,这其实并不是一个单独的小院,却是一个大院子被主人家砌了墙隔开做几个部分,以此方便出租使用。饶是如此,这样的一个地段不算好,使用面积逼仄的小院子却依旧需要一千六百文钱一个月的租金。

一千六百文,在乡下都足够他们一家人嚼用上两个月了,到了三江城却不过是刚刚够租个最狭小的小院子。周氏为此直呼心疼,租好小院的隔天就开始到处打探着能赚钱的活计。

可大城里看着光鲜,赚钱的路子却不是那么好找,周氏既无精湛的女红手艺,也没得一把子力气,就是想去做个浆洗妇,人家也嫌她是个外地人不乐意要她。同样,颜宝柱看着壮实,实则病怏怏一片,稍累点都得出人命,他的活计比周氏还难找。后来颜芷提议,既有当初卖玉镯的银子在手上,又何必死守着给旁人做工赚钱的老念头,何不自己寻个小营生来做?否则光靠做工得来的银钱,房租都未必填的上,更别说是满足其它生活所需了。

周氏深以为然,颜宝柱也表示赞同,于是一家人又开始为究竟做个什么营生为好而发愁。

最后是找到了白江坊早市里头一家要出兑的小杂货铺子,颜宝柱拍板兑下——包括还剩三年的租约和那一铺子的陈货,以及那间不到二十平的小门面,和那块“老江杂货”的招牌。

颜宝柱将那个“老江杂货”更名为“小杂货”,一家人便开始了为这间“小杂货”而忙碌的日子。

直到颜芷在元和药铺找了一份学徒工,颜家人的生活模式才又有了新的改变。颜宝柱等人倒是为颜芷能在药铺找到学徒工而表示出了十二分的高兴,盖因当今世道虽然看似太平,并无内忧,那外患却是有的。零丁洋边海妖猖獗,年年登岸肆虐,各大山脉中猛兽成群,时有伤人之事,再加上九州藩王割据,虽然各自维持着微妙平衡,并无战事发生,然藩王们屯养私兵却已是常态。

底层的民众们当然不会去思考这是不是天下要乱的征兆,可术士和武者的地位因此被大幅度提高,这却是不争的事实。

与此同时,伴随着术士和武者地位的提高,同样水涨船高的还有一类人,那就是药师。

所谓穷文富武这句话的正确性,也便同时在此体现了出来——文人要读书固然离不了钱财,可武人煅体的花费却更显恐怖。毕竟常人气血有限,要想从外而内,通过肉体的打熬而滋生元气,那需要的能量可不是光靠日积月累挖掘自身潜力就行的。在这个时候,药食就成了增强气血、辅助修行的最佳手段了。

有些大家族培养门人弟子,那可是从一日三餐肉食到各类培元养气药物,从不间断的。

他们甚至自行培育药田,家族配备专门的药师,时刻关注门人煅体进程——若是不能做到这个最基本的配置,那是连世家的门槛都不配称入的。

由此也可以想见,一般的药铺在平民武者眼中该显得有多重要。

颜芷能进元和药铺,一来是她本就有心,二来则是因她实力所至。这里所说的实力,可不是指她那三脚猫的煅体功夫,而是指她辨识药性的实力。

托那位原著作者的福,沧浪大陆上除了那些灵物珍物,以及个别异物奇物范畴内的东西,其余普通物种都是源自地球,甚至其药物体系与古中医一脉相承,颜芷这个原医科生才能继续在自己的专业上保持一定的发言权。她早就有心利用自己辨药的能力,奈何受到颜大花儿的身份限制,平常还得装文盲,辨药这种中高级技能,要显露就更不敢了。

所幸进了三江城以后,颜家人忙着杂货铺的事,她这边独自一人在药铺里找到了学徒工,回去以后再慢慢显出自己的辨药技能,就可以借口说这一切都是自药铺学来。反正只要药铺的人不穷极无聊跑来专门跟颜家人对质,她就不大可能会穿帮。等以后时间日久,她再多换几家药铺,那时候还有谁能弄得清楚她的知识究竟从何而来?

为此,颜芷在元和药铺干活可谓是卖力之极。有个好口碑,以后才好换东家嘛,她就连跳槽的借口都老早就想好了:比如说,待明年她找到一个可以接收她的书院,可不就是应当要在书院附近找个药铺干活才好?就近原则,谁都能理解的。

怀抱着美好的希望,颜芷将各类容易返潮的库存药材逐一清出,然后翻出去晾晒。

翻到三七的时候,她的手忽然就是一顿。

第三十一章:天下无双有没有

更新时间2013-1-5 0:01:01 字数:2271

颜芷拈起一块三七根,放到鼻端轻轻嗅了嗅。

不错,有三七所特有的那种略刺鼻的甘苦之味,但不知道为什么,她就是觉得这些三七有点不对。

颜芷回忆起三七的资料:三七味甘,微苦,性温,《本草纲目拾遗》中就有记载说:“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称人参三七,为中药中之最珍贵者。”

即便是在人工药材遍地开花的二十一世纪,三七也属珍贵类药材,年年价格看涨,行情极好。

这换到类古代背景的沧浪大陆,三七的珍贵性却还要被放大一圈。抛开那些沧浪大陆上所特有的异种珍品不说,三七“补血第一”的名号虽然稍微夸张了点,但若是换成“活血一流”,那还是当之无愧的。而常人锤炼身体,往往容易在身体的细微处留下暗伤,暗伤若是积累到一定程度,不仅会影响进阶,甚至还有可能影响寿命,因此许多煅体修炼者的常用药补配方中,三七往往稳坐主药之位,轻易不受动摇。

元和药铺的三七进出量就是极大,这一批三七还是前两日才到货的,当时是少东家亲自带人验的货——如果这一批三七是假的…颜芷想到这个可能性,不由得微微皱了皱眉。

她来到元和药铺也有小半月了,这期间一共见过这位少东家两次。对他留下的唯一印象就是:纨绔子弟,酒色之徒。

此外,颜芷还在学徒和伙计们之间听到了不少有关于元和药铺少东家的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