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肃凛道:“我想要买些东西送给你。”

张采萱为他的这份心意高兴,道:“不用,你的银子还得造房子呢。”

在她眼中,秦肃凛的银子应该是不多的,秦舒弦对他就跟打发要饭的一般,身为她的妹妹,对他应该有些了解才对。

秦肃凛沉默半晌,道:“好。”

见他兴致不高,张采萱道:“你带着我再看看街上的热闹就行了。”

秦肃凛应了,带着她转了半天才出城往欢喜镇而去。

到家时已经是下午,眼看着天色就要晚了,张家门前,张采萱下马车,秦肃凛看着她进院子,突然唤道:“采萱……”

张采萱笑吟吟回身,询问的神色。

秦肃凛也下了马车,走到她面前,道:“以后,我会对你好。”

张采萱觉得这话突兀,莫名其妙的感觉,不过,秦肃凛这样也算是……情话?

“好。”她欢喜应了。

秦肃凛又道:“做人丫鬟难免委屈,以后我不会让你受委屈。”

张采萱突然就明白了他的意思,这是将方才抱琴说的话放在心上了?

她抬眼认真看着他的眼睛,道:“我明白。”

那日之后,秦肃凛整日都在荒地那边,先是帮张采萱挖坑,然后就去收拾他自己的地了。他有说过,打算等新房子造好再成亲。

也就是说,张采萱以后不用去住秦肃凛租来的那个房子了。

张采萱这边的地基下好,很快房子就起来了,一日一个模样,眼看着就要盖顶了。她一点没耽误,房子得了,盖瓦的人得专门的匠人。于是先前盖房子得众人就去做院墙,她才不要像村里那样做篱笆墙,腿一抬就过去了,现在倒是还行,以后……肯定是不行的。再说她一个姑娘家,很有必要做好院墙以后再装个大门。

由于先前做出的土砖够多,她于房子后面和右边圈下了一大片地,院子极大。至于成亲以后,那左边院墙紧靠秦肃凛那边的地基,等以后一拆,其实就是一个院子。

人多力量大,这边盖瓦,那边院墙也在起,还有人去山上砍做门窗的木材,张采萱有银子,张全富给了她十两银是许多人都知道的事情。她于木材和上颇为大方,房上的梁用最好最大的木材,还用上了小青瓦。

不得不说,有银子使力,房子变化很快,于初冬时,她的房子和院子都好了。

除了不是青砖,比起村长家的那房子也丝毫不逊色。

张采萱利索的结了工钱,连买木材和瓦一起,足足付了张古诚八两银。当然,这是用土砖,大部分是众人的工钱,于材料上并没有花多少银子。若是用青砖,再花八两看够不够?

她站在新院子中,左右看看,颇为满意,院墙高高的,隔绝了外人窥视的目光,土砖呈暗黄色,鼻息间还满是新刷上的漆的味道,不过她闻着不觉得难受,倒觉得舒心,还有安心。

“恭喜。”

听到声音,张采萱回身,就看到秦肃凛站在大门口,一脸柔和的看着她。

作者有话要说:明天晚上见!,今天一样发30个小红包,先到先得~

谢谢大家的营养液。

还有谢谢大家的支持~鞠躬。

☆、第19章 第十九章 帮忙

此时正是夕阳西下,初冬的夕阳有些冷,却映衬得秦肃凛浑身都似镀上了一层暖和的光晕。

张采萱嘴角的笑容不自觉绽开,“同喜,你那边也很快了。”

秦肃凛并不反驳,他还想着赶紧造好娶她过门呢。抬步走了过来,探头往屋子里看了一眼,道:“工钱结过了?

张采萱含笑点头。

他顿了顿,“若是你有需要帮忙的地方,尽管直说。”

先问银子再说这话,潜意思大概就是银子不够可以跟他说。

张采萱的心情更好了些,他有这份心意就很难得了。想了想笑道:“我以前在周府,听说北边寒冷的地方百姓家中,会用土砖盘上一种名为炕的床,据说在外边添上柴火,烟也从外面走,屋子里就会温暖如春……”

她未尽之意明显,秦肃凛没听过这种东西,“你想要做?”

张采萱认真点头,“我很怕冷,体质虚寒,所以想要试试。”

秦肃凛看了看院子里剩下的一堆土砖,道:“我来帮你。”

“好。”张采萱并不拒绝。

秦肃凛为她的不见外心情更好,离开时脚步轻快。

翌日一大早,张采萱到的时候,秦肃凛已经将土砖搬进了屋子,已经开始做了,只见他将砖做成了竖着的一排排,看到她进门,停下动作,道:“我回去仔细想过了,想要屋子里温暖,肯定不能做成实心的,烟得从下面流过屋子才会热。”

张采萱眼睛一亮,秦肃凛说得很有道理,干脆上前帮忙。

她造房子秦肃凛帮了不少忙,尤其定亲之后,就更明目张胆了,村里人也见怪不怪,人家本就是未婚夫妻,帮着干活正常。再说,这造好的房子以后就是他们两个人的家,秦肃凛帮忙本就是应该的。

两个人两天就将雏形弄了出来,张采萱看着粗糙的炕床,模样倒是很相似,只是不知道效果如何。

累了一日,秦肃凛兴致颇高,“过几日试试再说。”

他那边如今正在盖房子,工钱和张采萱这边一样,也是不管饭。所以秦肃凛没那么忙。

两人一起回了村,秦肃凛亲自送她回了张家,看着她进院子才回去。最近张家的气氛不错,男人们整日都在荒地那边帮忙造房子,家中的地就留给了李氏和小李氏她们,吴氏虽只在家中收拾家务,却也很忙,那么多孩子还有鸡,她又有了身孕……总之一句话,每个人都很累,根本打不起精神来多说话。

张采萱对这种气氛很满意 ,大家就这么淡淡的,挺好。

不过今日有些不同,她一进门就遇上了满面笑意的吴氏,看到她回来,笑着道:“采萱回来了?饭马上就得。”

如今张家有一点改变就是,张采萱纠正了他们的称呼,只说好多年没有人唤宝儿,不习惯,现在都改唤她名字了。

她总觉得,唤宝儿有点讽刺。原主是张全贵的宝儿,可不是张全富一家的,既然真正将她当做宝的人已经不在,还是唤名字好些。

张采萱随口道:“三嫂辛苦。”

吴氏似乎真的很高兴,笑吟吟进了厨房,很快飘出来一阵香味。

张采萱有些莫名,要知道前些日子可不是这样,吴氏会东拉西扯的暗示自己辛苦,想要让李氏她们帮忙做饭来着。

直到坐上了饭桌,看到菜里隐约可见的肥肉她瞬间了然。昨日她和村长他们结了工钱,应该是今日发了工钱,张家六个成年男丁从头到尾一直在荒地帮忙,今日应该收了不少银子。

饭后,张采萱和以往一般帮着收拾了碗筷,准备回房时听到张全富唤住她。

“采萱,你等等,我有话和你说。”

张采萱回身坐下,张全富都是有事才会找她,今日嘛……很可能是还银子给她。

果然,就见张全富从怀里掏出来一小块银子放到她面前,“这些先还你,等秦公子那边的工钱到了,也一并还你。”

六个人干了二十天,算起来也有一两多,不过因为他们不是都帮张采萱,有时候会被调过去帮秦肃凛,桌子上的刚好一两银,应该是他们一家全部的工钱了。

张采萱心情有些复杂,这么看来,张全富一家也不是坏透底的人,只是自私而已。其实她倒希望他们再自私一些,那样她就好干脆的将他们一家疏远开去。

见她沉默,张进福道:“采萱,你就收下,我们欠着债,也不安心的。”

出了屋子,就对上了厨房里收拾碗筷还不时往这边看的吴氏的眼神。

吴氏有些尴尬的笑笑,“采萱,你吃饱了吗?”

张采萱含笑点头,拿着银子回了房。不久之后,门被敲响,她过去开门,看到是吴氏,有些惊讶,“三嫂。”

吴氏进了屋,左右打量屋子,张采萱住在这里,并没有大动屋中的摆设,还是原来的陈旧模样。

“采萱啊,你房子造好了,打算什么时候搬进去住啊?”

似乎只是随口一说。

张采萱直接问,“是大伯母要你来问吗?”

李氏如今还当着家,若是她问,张采萱肯定会尽快搬走。

吴氏忙摆手,“不是,是我自己要问的。”

见她有些慌乱,张采萱有些明白,只怕她真是背着吴氏来问这话的。

吴氏怕她误会,忙道: “娘没有提起过想要你搬走。我来找你,只是想要问问,你房子造好了,是不是要添些桌椅摆设?我娘家表弟在镇上的家具铺子里做学徒,你若是去,会便宜些。”

桌椅是最基本的,张采萱肯定是要添置的,她不想图什么好看,只要实用就行。

当然,她也不会把话说绝了,只道:“我去看看再说。”

吴氏满意了,艳羡道:“你年纪轻轻就住上了新房子,我们操劳了这么多年,还没能住上呢。”

有些酸溜溜的。

不只是她,村子里大部分人都没住上新房呢,青山村已经好多年没有正经造过房子了。皆因张采萱和抱琴她们被卖掉的那两年,天灾不断,地里几乎没有出产。日子实在艰难,好多人家到现在都没能缓过来,张家能存下银子,纯粹是因为家中男丁多,几亩地照看得精细,李氏当家也功不可没。

不过如今都没了,全部给了张采萱。

想到这里,张采萱看着吴氏眼中的艳羡,想要问问为何吴氏她们不见生气,倒越发有奔头一般。

见吴氏虽然酸,心情却不错,张采萱试探着问道:“三嫂,你们家为了买我爹的地花了不少银子,你爹娘那边会不会……”

提起这个,吴氏脸上的笑容收敛,道:“我爹娘确实不高兴,是我不孝,已经成亲了还要他们为我操心,不过,以后他们也会放心一些了。”

张家把银子都花完了,吴氏爹娘还更放心些?

张采萱有点茫然,不明白这话从何说起。

吴氏似乎看出来她的不解,笑道:“爹娘说了,等还完了你的银子,我们就分家,爹娘跟着大哥,我们每年送上粮食就行。日子若是过不下去,我爹娘他们也能帮衬一些。”

张采萱讶然,村子里的人很信奉人多力量大。还有“父母在,不分家”的说法。张全富愿意早早的将儿子分出去,确实很少见。

看来,吴氏她们几人很期待分家以后得日子了。

也是,当下不分家,有婆婆在,可没有让儿子儿媳捏银子的道理,所有的进项都要上交,只等着以后老人去世之后才拿出来分家。这中间就太不安全了,比如许多人担忧的老人偏心,还有一家子人有谁生病之类。反正其中种种糟心,张采萱这个只略知一二的人都觉得太麻烦,这辛苦半辈子,银子能不能顺利落进自己的腰包还不知道呢。

还有,吴氏娘家想要接济,若是不分家,粮食拿过来,接济的就是一大家子,落到吴氏和孩子嘴里的又能有几口?还有,吴氏回娘家拿东西,都得过李氏的手,想要补贴娘家也不方便。

但是分了家就不一样了。

吴氏说到这里,似乎有些尴尬,道:“采萱,你是个姑娘家,秦公子没有父母兄弟,你大概是不会明白我们的心情的。”

末了,补充一句,“我当你是妹妹,这些话你可不能告诉娘。”

张采萱应了,也答应了带她一起去她那亲戚帮忙的铺子,才送走了她。以前她没深想这些,现在知道了,果然,秦肃凛对她来说,是很不错的人选了。

秦肃凛做出的炕应该、可能、大概算是成功了。

两个人对着发烫的炕面,相顾无言。

秦肃凛总结,“这样不行,上面不能用这种砖来盖,热得太快,大概凉得也快。。”

说话间就去外面退了柴火,想要拆掉,张采萱忙拦住,“换一个屋,重新来过,这个就留着。”

秦肃凛满是不解,张采萱道:“以后,若是遇上天气不好,用这个烤干粮食应该可以。”

于是,他们又换了一个屋,好在张采萱五间房子,土砖也足,可以多试几回。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一样发小红包,30个先到先得~

谢谢“游手好闲妞”的地雷

谢谢大家的营养液,明天晚上继续。

☆、第20章 第二十章 称呼

秦肃凛觉得,问题出在做炕面的土砖上,张采萱也不知道材料,只隐约知道底下的砖是顺着摆的。

目前看来,底下是对了。就只剩下炕面不太对,秦肃凛为了这个,去原先做土砖的坑中,用各种草各种比例做出来好几种土砖,打算每样都试试。

事实上,张采萱看到这样的炕已经很满意,虽然太烫不能睡觉,但是睡在这样的屋子里,最起码不会被冻死了。不过,看到秦肃凛费尽心思只为了研制出合适的土砖,这份情意她还是领了的。

看着坑中挥汗如雨的秦肃凛,张采萱心里一片暖意,想起什么,问道:“秦公子,明日我打算去镇上看看桌椅,合适的话可能会买,你要不要一起去看看?”

说完又觉得有点不对劲,这话怎么听都好像是邀请秦肃凛一起置办家中摆设般,太亲密了。又道:“我看你那边的房子也很快就要好了,到时候应该也要买家具……”

“好。”秦肃凛一口应下。

张采萱微愣过后,对上他热烈的目光,脸颊微热,“那明日我来唤你一起。”

秦肃凛笑了笑,“我有马车,还是我来找你。”

张采萱没拒绝。

吴氏在知道张采萱翌日会去欢喜镇后,有些高兴,晚饭时当着一家人的面就跟李氏说,“娘,采萱明日去镇上采买桌椅摆设,我表弟在铺子里做学徒,若是由我带去,说不准会便宜些。”

李氏讶然,看向张采萱,“采萱,这么急?”

张采萱不反驳,“嗯,银子还剩下一些,还是早些将桌椅买回来。”

张全富看了她一眼,欲言又止。

李氏看到他的面色,试探着对她道:“采萱,其实你若是还有银子,买个几分肥地也好,你一个姑娘家,到时候也好打理。买这些乱七八糟的……我的意思是说,以后你是要和秦公子成亲的,桌椅这些是要当做嫁妆准备的,你现在就买,到时候不合适。”

张采萱又一次听到李氏他们说起肥地,如今青山村的地和水田都是有主的,就算是有人要转手,也轮不到她。她虽然回来没多久,但是村里人帮她盖房子,家中送饭去的人都会闲聊几句,她偶尔听到那些人会说几句。想要买肥地,得有耐心等。要是想要合适的地方,就不知道要等多久了。

张采萱直言,“大伯母,合适的地哪里就容易遇上?我手中的银子本就不多,置办些东西挺好,若是没置办,到时候还是一样花完了。”

李氏不再说了。

吴氏不甘心,“娘?”

李氏瞪她一眼,“去,顺便帮我买些针线回来,要青色的。”

吴氏欢喜应了,与此同时,张采萱察觉到对面的何氏嘴角有些讥讽,眼神不屑的扫了一眼吴氏。

翌日一大早,秦肃凛的马车停在张家门口,初冬的早晨,周围一片雾气,呼出的气都是白色的,张采萱一身粉色衣衫,头上只简单的用同色的带子扎了,多了几分娇俏。

看到秦肃凛,她脚下快了些,嘴角笑容柔和,“秦公子。”

秦肃凛眼神里只剩下了那抹柔和的笑意,如初春的暖阳般破开了周围的寒意,眼神忍不住就更柔几分,“采萱,我能不能请求你一件事?”

张采萱已经走到马车前,有些疑惑,不过秦肃凛帮她许多,若是要求合理她也不觉得为难的话,还是很愿意帮忙的。

站在马车前,张采萱微微笑道:“你先说说看。”

“不要唤我秦公子。”秦肃凛认真道,“我们已经是未婚夫妻,你唤这个,我感觉我们之间……不够亲近。”

张采萱脸一红,想了想道:“秦大哥?”

秦肃凛笑看着她,不说话。

张采萱对上他柔和的眼神,“肃凛。”

软软的声音入耳,秦肃凛心情瞬间就飞扬起来,嘴角笑容加大,“我们走。”

却在此时,吴氏一身蓝色的细布衣衫,手里拎着个篮子,含笑出来,顺便关上了院门。

秦肃凛的眼神吴氏那衣衫上一扫,疑惑的看向张采萱。

村里的妇人,一般身上的衣衫都是陈旧的,就算是打上几个补丁都不稀奇,吴氏这样一身,显然就是打算出门。

张采萱看到他的眼神,忙道:“三嫂说,她表弟在镇上铺子里做学徒,会给我算便宜一些。”

秦肃凛没多说,道:“上来。”

马车很快往欢喜镇上去,吴氏一路上兴致勃勃,一直掀开帘子往外看。

“采萱,我上一次去镇上,还是过年的时候。若不是你,我可能要今年过年时候才能去了,还有马车坐。”

她倒是坦白,张采萱昨晚看到何氏的眼神不对,就猜到她们平日里去镇上的时候不多。

却也没想到这么难。

有马车在,一路上虽然颠簸些,却很快就到了镇上了。

欢喜镇上虽然不如都城热闹,但周围几个村子都大,今日又是集市,实在热闹得紧。

马车停在镇口,那里有个瘸腿的老人,秦肃凛熟门熟路,跟他打了招呼,就带着张采萱往热闹得街市走去,还一边给她解释,“那是李叔,腿脚不好,平时就是在那里帮着人看看马车牛车糊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