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念头她只心下一转就放开了。

翌日,张采萱拿着粮食到了地里,如今许多人都还在整地,还没开始下种,她不知道南越国是怎么种的,看到秦肃凛就在不远处,于是走过去,问道:“这怎么弄?”

秦肃凛手里端个盆,道:“洒进去就行。”

说话间,一把种子洒了出去。

张采萱无语,难怪许多人交完税之后不够吃了,这种种地法,感觉就不靠谱,收成又能好到哪里去?

更别说他们这边是荒地,到时候有没有收成都是问题。

但是她也不知道应该怎么改善土质,只能慢慢来了。

秦肃凛随口道:“我们这是荒地,今年应该收成不好,多过几年就好了。”

张采萱疑惑,“就不能肥地?”

秦肃凛轻咳一声,“我们没有那么多粪。我也只养了马,还是先紧着院子里的菜地。”

这个确没办法,张采萱倒是偶尔看到过有机肥之类的做法,不过她没认真看,只知道个大概,得慢慢试。就算是试,粪还是要的,如今她连这个都没有。

村里人一片忙乱,张采萱偶尔也去看,发现他们将地收拾的精细,地里一块石头都找不到,翻得极深,土块都打理得细细的。她和秦肃凛那个就真的是“荒地”了。里面的小石头遍地都是,土也是黄的,还很散。难怪没有人愿意买,光是捡干净那些石头就不是一点活。

于是,她干脆回去先捡石头,就这么捡了半个月,才算好看了些。

想到肥地,她干脆养了两头小猪,又买了二十只小鸡。

等村里人忙完,她这边已经养了几十只小鸡,每日将它们伺候好,剩下的时间就去挖地窖,根本没什么空闲。

春耕真正忙完,已经是二月底,两间屋子底下的地窖已经挖完,地窖的门开在屋子阴影处,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到。

春耕完了,村里人闲了下来,往年这个时候,好些壮年男子就该去都城边上的那些庄子里找活干了。

都城城郊的庄子,大部分都是有权有势的人买下的,平日里下人虽然够用,但是遇上春耕和秋收,是来不及的,这时候就需要请短工了。而欢喜镇各村的壮年男子就是这些短工。某种程度上说,村里人之所以愿意没日没夜的干活,也是为了这份活计。

张采萱不管这些,她如今得慢慢的备嫁妆了,绣花裁衣她只会一点点,还是原主学会的,当下的姑娘,嫁衣得自己绣,只有那大户人家的姑娘才有绣楼愿意帮忙,也就是说,不便宜。

一般人是舍不得那银子的,张采萱也不例外,她虽有些银子,却是打算用来买粮食的,嫁衣嘛,努力做到最好就行,她也不是非要嫁得轰轰烈烈。

就在村里人开始收拾行李的时候,突然就有人买下了另一边的荒地,足足四亩。而且放出话来,要请村里人帮忙砍杂草修整荒地,还要造房子。

消息一出,先是惊讶于有人会愿意到这偏僻的村里来住,有那买地造房的银子,欢喜镇上小点的院子都可以买下了。

有钱人的想法这些农家人搞不懂,也就不管了,都欣喜于这位新邻居的大方,村长可说了,一天十二文,还包一顿饭的。

张采萱听到消息时,有些惊讶,另一边的荒地离她这边不远,中间隔了一条上山的路和一块大石头,那石头足有她的五间房子那么大,其实还是挺远,而且,这边是看不到那边的。

她如今在备嫁,她的性子也不是那好奇的,平时就不怎么往村里去,如今也一样。只是虎妞娘经常过来找她说话,还有吴氏,得空就会过来闲聊几句。

听她们说,这位新邻居的房子全部用青砖不说,还要造十间房,围成一圈,就有点像都城中大户人家的那种一进小院了。而且,院墙都要有青砖。

虎妞娘手中拿着鞋底,感叹满脸“啧啧,不知道怎么想的?采萱,你说,我们这青山村是不是啥风水宝地啊,怎么这样富贵的人都想着搬到这里来?要不然,有那银子,都城不好住,住在欢喜镇上多好,你说是不是?”

张采萱含笑摇头,她手中拿的是普通的蓝布,打算给自己缝一身衣衫,先试试手。

随口笑道:“兴许是那读书人想要回归田园亲近草木也不一定。”

虎妞娘不以为然,摇摇头,“住在城里多好,吃喝方便,跑到这边来,就算是有下人伺候,买肉也不方便不是。还冷清,一到雨天连个出门的人都没有,哪有都城繁华热闹。”

众人诸多猜测,却始终不见主人,不过有村长带着衙差来丈量过后,隔日就告知众人开工,带头开始砍杂草。村里人还是很信任村长的,由他带着,众人一点不担忧拿不到工钱,高高兴兴的上工去了。

虎妞娘也不如以前有空了,村长让她和村长媳妇一起帮忙做饭,每日只做中午一顿,付她八文钱一天。

这活计两个人做,其实只需要一个时辰就足够了,午后就没事了,虎妞娘又拿着针线来找张采萱,“采萱,你是不知道,那东家是真大方,一天十斤肉,炒到菜里看起来就好吃。”

张采萱也不知这新来的是什么人,中可没有提过,不过,看样子应该不是个刻薄的,要不然也不会开这么高的工钱还管饭了。

众人热火朝天的砍完杂草,紧接着开始造房子,一个月后,一座有别于青山村的房子就起来了。

与此同时,张采萱地里的肉眼可见的一片绿意,和他们肥地里的苗比不上。她却已经很满意,看来种子确实买得好,就是不知道以后如何。

而一直只存在于村长口中的东家也终于出现。

自称顾公子,是兄妹俩人,衣衫精致,眉眼骄矜,带着随从和丫鬟,一看就是富贵人家的公子姑娘。

他们来时,房子和院子早已打扫干净,半日之后,浩浩荡荡的牛车就拉着许多家具摆设过来,足足拉了十几车,看得村里人咋舌。

如果只是一般富裕,众人还会凑上去打个招呼联络感情,但是相差这么多,根本就没人凑上前去。

张采萱自然也看到了那非同一般的阵仗,两家离得不算近,她倒不会害怕,和往日一般,每日喂鸡喂猪之后,就备嫁妆。

不过,她却没想到,顾氏兄妹还会找上门来。

当她开门看到一个妙龄的美貌姑娘带着丫鬟站在门口时,满是诧异,“姑娘有事?”

姑娘满脸笑容,道:“我和哥哥以后打算在此长住,过来认认邻居。”

人家一脸笑容,张采萱也不会拒人千里,侧身让她进门,笑道:“姑娘进来坐坐。”

顾姑娘抬脚就进门,“不必多礼,唤我月琳就行。”

她进了院子,一眼就看到了一大一小两个狗窝,道:“你还养狗?”

张采萱随口道,“我独自一人住。”

见顾月琳并不意外,张采萱心下了然,看来这顾姑娘应该打听过她的情形。想想也对,一个姑娘家,肯定摸清了情况才会上门。

顾月琳在院子里转了转,坐了一会儿起身告辞,笑道:“你若是得空,可去找我说话。”

张采萱送她到门口,有些歉意道:“乡下地方粗陋,怕是委屈了顾姑娘。”

顾月琳嘴角微弯,“比起热闹的都城,我更喜欢这里。”

张采萱含笑看着主仆二人走远,心下疑惑,这姑娘已经快要及笄,现在搬到这边,以后婚事怎么办?

看她的样子就是大户人家娇养出的,村里的这些粗人可配不上她。

村里多了一家人,不过因为离村子有些远的缘故,和以前并没有什么不同,众人暗地里的猜测不少,这兄妹两人一看就富贵,搬到这边来住,这是多想不开。

张采萱不好奇这个,不过总有消息灵通的,比如虎妞娘。

“也是命苦,据说他们是家中的庶子庶女,顾氏传承了几百年的富商,顾老爷年轻时风流些,如他们这样的子女有七八个,只是顾老爷两个月前病入膏肓,临终前强撑着分了家产,顾公子拿了银子,入了青山村的户籍,据说他娘的祖上青山村人。”虎妞娘压低声音,一副说秘密的模样。

张采萱好奇,“大婶怎么知道的?”

虎妞娘得意的笑了笑,“村长媳妇和我关系多好,她知道了我也就知道了。”

张采萱笑开,虎妞娘知道了就等于她也知道了。果然是没有不透风的墙,尤其不能小看了村里这些拿着针线串门的大姑娘小媳妇。

张采萱本以为日子会一直平静下去直到她成亲,天气渐渐地暖和起来,脱下薄袄,换上了薄衫,已经是四月了,顾氏兄妹搬来的半个月后,村里突然来了一架大红色的马车,一看就很富贵,比起周夫人的那个还要张扬些。

直接越过村子去了顾家,村里人和顾氏兄妹不熟,就这么眼睁睁看着,哪怕好奇,也不敢凑近去看。

马车来时,时辰还早,张采萱正在地里看麦子的长势呢。远远看挺好,但是凑近了看就会发现苗有大有小,并不均匀,而且稀疏,看来荒地果然不如肥地,到时候收成应该好不到哪里去。

看到有大红色的马车来,张采萱一时间还以为是周夫人又来了。不过稍微一想就知道,上一次若不是因为秦舒弦心血来潮跑来,周夫人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到这偏僻的青山村来。

看到马车去了顾家,张采萱拎着手中打算喂鸡的杂草回家,几个月过去,小鸡已经脱去了绒毛,有半斤左右那么大了。

她正喂鸡时,似乎听到了隔壁争执声,待得仔细听时又没了。

外头却有人唤她,“采萱,你在吗?”

是吴氏的声音,张采萱过去开门,看到她扶着肚子站在门口,“采萱,爹娘找你过去有事。”

张采萱拍拍手,起身关了大门,随着她去张家。

眼看着到了门口,吴氏压低声音,“前两日顾家结了工钱。”

张采萱瞬间了然,这应该是还她银子了。

说起来张全富这点还是值得夸赞的,说了有银子就还,丝毫没有赖账的意思,真的是有银子立刻就找她。她搬出张家时执意付了一两银子饭钱,不久之后张全富就找了她来还给她了,所以,如今张家还欠她六两银。

至于为何不是送上门去而是找她过来……

进门之后,李氏和张全富两人都在,她也发现了,每次只要是关乎银子的事情,就两个人都在。

李氏噌怪,“采萱,你怎么不经常回来看看?”

张采萱笑了笑,“最近忙。”

至于忙什么,却是没说。

李氏也不知是信了还是没信,笑着倒了一碗茶给她。

张全富则拿出一个纸包,打开来里面就是一两银,推到她面前,“采萱,这是一两银,你先收着。”

走出房门,吴氏扶着肚子笑着上前,“我送你回去。”

张采萱看到她的肚子,忙道:“不用……”

吴氏却已经笑吟吟率先去开门了。

两人走出家门一会儿,吴氏低声问道:“采萱,是不是还你银子?”

张采萱点点头。

吴氏的眼神里闪过喜色,脚下都轻快了几分。

作者有话要说:来了,明天晚上12点见!发50个小红包。

谢谢大家的营养液。

☆、第27章 第二十七章 嫁妆

看到她神情, 张采萱明白她出来送她是假,问话才是目的,道: “不要送我,三嫂回去,你挺着肚子一个人回来也让人担心。”

吴氏目的达到, 也不强求, 含笑道:“我在这里目送你回家。”

张采萱无所谓, 捏着银子往村西去,路上遇上的妇人都会和她打招呼。将要转上她家的小路时, 听到顾家院子里似乎有争执声传出。

余光看到顾家门口停着那架大红色马车, 近看就会发现, 这马车和周夫人的格外不同, 上面缀了珍珠,车蓬都是镀银的, 一看就很张扬,而周夫人的马车颜色黯淡些, 是那种低调的华贵。

此时马车上坐着车夫, 正无聊的将手中鞭子随意甩着,张采萱没看他,她的注意力落到了马车旁的主仆身上。

女子一身素白,眉眼清秀,身形消瘦,有些虚弱的模样,边上的小丫头扶着她, 正认真听着院子里的争执声。

张采萱看了一眼之后,转身就走。想想就知道顾家的事情不简单。

刚刚转身,就听到有女子唤,“姑娘……”

声音柔美动听。

与此同时张采萱还听到了后面急促追上来的脚步声。

“姑娘,能否向你请教几个问题?”

张采萱回身,就看到了方才那素白衣衫的姑娘已经走到近前。

她心下有些奇怪,道:“你说。”

“这边还有地吗?”女子一脸殷切,“我意思是说,这边还能造房子吗?”

张采萱有些茫然,不明白这些人怎么一个个都想要跑到偏僻的青山村来住。

随口道:“我不知道,你找村长问问。”

她漫不经心,那姑娘认真道了谢。

张采萱回家之后,午后去地里拔了下杂草,她因为是荒地,杂草都比别家地里的多。

她最近有意无意避着阳光,可不想成亲的时候晒成了炭。

想到成亲,秦肃凛约了明日她一起去都城买东西,主要是备些布料和瓷器,算是嫁妆。说起来,他在家中摆设上,也愿意征求她的意见,也愿意下厨房,张采萱觉得很幸运,能够在南越国遇上这样一个人。

要知道,她在张家住了那么久,一次都没有看到张全富和几个儿子进过厨房,就连热水,也是要李氏他们打出来的。

翌日一大早,秦肃凛来敲门时,马车已经备好,张采萱一身翠绿色衣衫,凭添几分清爽之意,头上簪了那支葫芦玉簪。

秦肃凛看到她,肌肤莹白如玉,颊上微带粉色,喉咙动了动,本以为一个月后成亲已经很快,这会儿却觉得还有许久。

他顿了顿,道: “采萱,走。”

声音有些低,似乎还有点哑,张采萱奇怪的看了他一眼,见他面色如常,也放下心来。

当然,秦肃凛那铜色的肌肤,也看不出有什么不对来。

现在村里的人不算忙,现在这个时候,招短工的地方已经不差人了,不过因为有顾家造房子,比起以前出去打短工的工钱还要多些,倒是耐下心来去地里拔杂草了。

不过那是没门路的,但凡有点办法的人,都去了外头,谁又会嫌弃银子多呢。

马车穿过村子,直接去了镇上,一路不停的往都城的方向去。

进城时时辰还早,秦肃凛带着她去了古源街,就是上一次张采萱遇上抱琴的那个酒楼那条街。

古源街上来往的人大多都是普通百姓,也有稍微富贵些的人家,当然,如上一次抱琴主子那种豪贵的,也偶有看到。

这条街上的东西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比较友好,布料之类的比欢喜镇的要便宜些,张采萱直奔布庄,秦肃凛护着她进门。

张采萱不买那贵的丝绸,只买细棉布,甚至还买了两匹粗布,足足买了五六匹,若是只他们两人穿,怕是几年之类都不需要买布了,省点的话,十几年都够穿了。

村里的姑娘成亲,有那娘家大方的,是要做出好几套衣衫的,省着点穿,好几年都不用添置新衣了。

张采萱这个就有点太夸张了。

伙计并没有因为她不买绸缎而不高兴,见她买那么多细布,态度更加殷勤。

秦肃凛一路沉默跟着,眼看着张采萱选了两匹深蓝色和天青色一看就是男子用的布料时,嘴角勾了勾。

眼看着张采萱让伙计算账,秦肃凛上前,低声道:“不买些绸缎么?”

张采萱一口回绝,“不买。”

绸缎拿回去干活都不好穿,除了好看一点用都没有。

秦肃凛想了想,对着伙计道:“将那匹粉色的拿过来。”

伙计看他一眼,笑着回身拿了过来,他伸手摸了摸,只觉得入手一片顺滑冰凉。

张采萱笑道:“不必买这个。”

秦肃凛对着伙计道:“一起算。”

两人同时出声,伙计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秦肃凛认真道:“放到一起。”

张采萱也不纠结,转眼看向一旁的皮毛,各种各样都有,甚至还有一匹雪白的狐皮做的披风。

伙计见她看向那边,笑道:“姑娘,这些是去年的,东家说了,这些皮毛都会便宜些,您若是喜欢,如今正是最划算的时候了。要是下半年来,可不是这个价钱。”

张采萱笑了笑,“不用了,就这些。”

伙计满脸笑容,“总五千三百二十文,您买这么多,付五两就得。”

张采萱正准备掏银子,一只铜色的大手已经递了个五两的银锭给他。

她强调道:“这是我的嫁妆。”

秦肃凛一笑,“反正都是我们两个人穿,再说,你是我夫人,给你买些布料不是应该的?”

张采萱:“……”知道什么叫嫁妆么?

布料拿上马车,堆在一起看起来颇为壮观,张采萱见秦肃凛面不改色,笑问:“你不觉得我乱花银子吗?”

秦肃凛眼神温柔,“你高兴就好。”

张采萱哑然,不过心情却更加飞扬起来。

接下来就是买瓷器,她对于精美绝伦的花式没有要求,只要合用就行,买了些碗筷和花瓶。

张采萱执意自己付银子,秦肃凛也没强求。又去买了些木盆等用具,都是刷上了大红色漆的,看起来喜庆。这一下马车塞了大半,张采萱心情舒畅,果然每个女人骨子里对于花钱都是高兴的。

秦肃凛看到马车里一片大红,也很高兴,见她唇边的笑容始终未落,低声道: “采萱,我们先去吃饭。”

他不说,张采萱还没发现时辰已经不早,看了看天色,“吃过饭就回。”

两人随便进了一家不大的酒楼,周围热闹,就着这份热闹,两人坐着等伙计上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