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采萱成亲已经三天, 这几日都没有人上门,杨璇儿平时也不经常过来,应该是有事情。

杨璇儿也不废话,含笑问道: “我今日来,是想要问问你们去不去镇上?”

“不去。”张采萱刚刚办过喜事, 家中的肉菜都还有, 而且备嫁妆时许多东西都多备了的, 暂时一两个月之内不去欢喜镇都可以。

杨璇儿有些失望,又有些不甘心, “你们能不能用马车送我去镇上……”

张采萱有些惊讶, 不明白她哪里来的底气让秦肃凛和她用马车送她?

对上张采萱的眼神, 她忙补充, “我付银子。”

秦肃凛在厨房,其实一直暗暗注意门口的动静, 此时站在门口,面色肃然, “抱歉, 这些日子忙成亲事宜,我家地里的长出了许多杂草,得留在家中干活。”

杨璇儿看到秦肃凛,待仔细看到他难看的脸色,面色微白了白,随意点点头就告辞了。

张采萱看着她远去的背影,没了上一次的悠然, 走得极快,她似乎有些畏惧。

回身看到厨房门口的秦肃凛,笑道:“你吓着她了。”

秦肃凛柔和下来,“她是娇养长大,身边有丫头伺候,不能让她觉得我们随叫随到,和她身边的丫头差不多,就算是是付银子,丫头也有月钱的。”

张采萱笑了笑,杨璇儿和她说话并没有高高在上盛气凌人的意思,这点她还是看得出来的,要不然早在上一次她要狗狗时张采萱就会断然拒绝,然后和她疏远。

秦肃凛已经走过来牵着她的手往厨房走,“你就是太温柔,对外人没必要这样,你只要对我温柔就行了。”

张采萱轻哼,语气带着隐隐的威胁,“有没有听说过李家村村长侄子成亲时候的事情?”

这件事算是趣谈,只有张采萱这样刚回来的人才不知,哪怕是秦肃凛,也偶然听说过的。

秦肃凛顿住脚步,惊讶的看着她,眼神在她纤细的手腕上扫过,惊异道:“你想要打我?”

“来,我不动,夫人随意。”

他当真不再动,手都抬到头的两边。

张采萱伸手摸了摸他坚硬的胸口,心下思量着一拳头上去,是他痛还是自己的手比较痛。

软软的小手在胸口探索,秦肃凛心里痒痒,伸手一把握住,颇有深意道:“我认输,一会儿晚上再打。”

张采萱先是一愣,才反应过来他的意思,顿时就脸红了。除了成亲那晚,这两日秦肃凛都没碰她,只搂着她睡。

秦肃凛欣赏半晌她绯红的颊,才拉着她进门,“先吃饭。”

这几日早上的粥都是秦肃凛熬的,和当初在张家吃的格外不同,比起当初周府熬给下人吃的还要粘稠,馒头也全部换成了细粮,在这青山村,少有人能这么舍得。

张采萱手中的馒头,温热软和,她捏了捏,笑道:“你这么吃,不怕将家底吃没了?”

秦肃凛低着头喝粥,随口道:“吃是吃不完的。”

张采萱动作微顿,看了他一眼后继续吃饭,心下想着,这话的意思是……他还有存银?还不少的样子?

张采萱如今还有二十两,成亲虽花了她不少银子,她却也没打算全部花完,无论在什么地方,没钱是万万不行的。

秦肃凛似乎看出来她的意思, “吃过饭后,回房去我有话跟你说。”

张采萱看到秦肃凛拿过床头上的一个两个娃娃依偎在一起的巴掌大的木雕。

那木雕很不起眼,一般新人的屋子中都会摆上一个,见秦肃凛动它,张采萱有些奇怪,就看到他从底部抠了下,整个木雕底都掉了下来。

来不及惊讶,张采萱就看到里面同时掉出来了一叠纸……一叠银票。

秦肃凛拿起,撑开后其实只有三四张,他递给张采萱,道:“这些都是我的银子。”

一张一百两,总共四张。

四百两对于周府那样的人家来说不算什么,但是对于青山村众人来说却是很大一笔银子,当然,对她来说,也是很多银子了。

秦肃凛带着些回忆神情,有些怅然,“这些是当初我爹给我带出来的。当时走得急,只带了这些。”

张采萱看着面前的银子,问道:“那秦姑娘呢?”

秦肃凛随口就道: “当时爹分了一半给我,剩下的给了她。”

见张采萱沉默,他又道: “我本来不止这么多,这些年给庆叔治腿花了不少。”

张采萱认真道:“应该的。”

秦肃凛面色放松了些,看着她的眼神更加柔软,“你收起来。”

张采萱讶然,“你自己收,我不合适……”

秦肃凛拦住她的动作,看着她的眼睛,“你是我媳妇,是我唯一的亲人,我相信你。”

张采萱想了想,道:“那还放在原来的地方。”

想想觉得不对,再往后这银票可没地方兑,道:“还是换成银子?”

秦肃凛惊讶,“银票好收着,随意一塞外人就找不到了。”

张采萱当然不好说以后银票兑不到银子,只含糊道:“我喜欢银子。”

秦肃凛秒懂,立刻道:“有空我们就去兑。”

张采萱笑开。想起方才秦肃凛说吃不完的话,四百两若是只喝粥和吃馒头,确实吃不完。

“那边还有些碎银,平时的花用就从那里拿。”秦肃凛一指床头上的匣子。

张采萱含笑点头,随口问道:“当初你为何不买房子和地?”

秦肃凛有些伤感,“庆叔不让,他让我去外头闯荡,将秦家的荣光找回。”

张采萱皱眉,不过想到庆叔是秦家的属下,就释然了。

秦肃凛低哑道:“不过我觉得我爹给我和舒弦这些银票,就是想要我们好好活下去,不是找什么荣光,要不然他就不止给这么些了。”

也对。

看着面前的人有些伤感,张采萱伸手握住了他的放在桌上紧握的手,却因为手小只能包住一小半,秦肃凛注意到她的动作,心里瞬间好转,笑道:“我爹嘱咐我好好活下去,我总不会辜负了他的。如今还有了你,以后还有我们的孩子……”

他的眼神越来越软,满是憧憬。

张采萱听到孩子,伸手摸摸肚子,往后的日子,可不适合养孩子。不过看到秦肃凛憧憬的眼神,有他在,她也会提前准备,日子应该不会难过。

银票重新收好,两人出门去了后院喂猪喂鸡,看着两家之间的位置,秦肃凛道:“我想先把这个院墙做了。”

外面一看还是两家人,他觉得不舒服,总觉得他们要分家一样。

张采萱没有异议,两人开始搬砖,两家房子并排着,院子门却是对着开的,如今倒省事,将两家的院墙一连,再在中间留出大门的位置,进门后就是左右两家院门,就像是一个院子里的两个小院子。连接屋后面的院墙时,秦肃凛也留了门,后面就是两人买下的相连的地,以后去后面的地里干活也方便。

说真的,虽然是荒地,张采萱却是很喜欢这块地的,离家近啊。

村里那些人的地虽是肥地和田,却都有点远,本身村子就大,走出村都要一刻钟,再到地里就更远了。

于是,两家中间就多出了个巷子,张采萱抬头看了看,道: “不如将这盖上,用来堆柴火杂物,免得冬日里柴火被淋湿。”

算是多出来一个仓房,以后什么乱七八糟的都可以往这边放了。

家中已经没有多少瓦,这个得从长计议,两家离得近,秦肃凛干了两天,他原本是不会做砖工的,不过他自己的房子造了一个多月,就是那时候跟村里人学的,如今造房子不行,做个院墙还是可以的。

秦肃凛说地里有杂草的话不是乱说的,两人最近忙着成亲的事,地里就放松了。别人家的地里伺候得好,有几根杂草都是新长出的,根本没法比。

拔出杂草的一小片地里,荞麦稀稀落落的,植株还细,一不小心就会碰断,张采萱边拔,叹气道:“这今年可能真没有收成了。”

秦肃凛认真干活,“荒地就是这样,一年下来的收成除开洒下的种子,根本存不下什么粮食。”

张采萱沉默,当下的人种地,洒下的种子不是小数目,尤其是荞麦和大麦,须得地上洒得密密麻麻的。

而村里人每年收成之后,先挑出最好的留做来年的种子,剩下的拿去交税,当下的税几乎占了收成的三成,然后才是自己吃的。

如张全富一家,虽然有水田,却根本吃不上米饭,收成再好,也是卖了米买粗粮回来吃。要不然可能得饿肚子,就算是够吃,也要卖了留下银子,李氏存下的银子大多就是这么来的。

作者有话要说:晚上八点左右。

☆、第31章 第三十一章

所以, 农户之家存的银子,说是从嘴里省下来的一点不为过。

张全富愿意拿出卖掉她之后这几年存下的全部银子出来买地,甚至还写了欠条,也是她没想到的。

就算是他们执意找门婚事将她嫁了,嫁妆备的丰厚些, 外人还会觉得他们一家人厚道。人在绝境之中, 总会比平时更自私的。自己的性命和别人的命比起来, 当然是自己比较重要。

张采萱沉默下来,秦肃凛看了她几眼, 见她若有所思, 问道:“你在想什么?”

张采萱回神, 摇头, “没什么。”

往后,卖侄女算什么, 卖女儿甚至是儿子都是常事。

秦肃凛看着她额头上的汗珠,担忧道:“你是不是累?回去歇会儿。”

张采萱直起身子, 伸了个懒腰, 重新蹲下,“我不累。”

种地呢,怎么能累就回去?累着累着就习惯了。

两人拔草时不时闲聊几句,到了做午饭的时辰,张采萱起身,“我回去做饭。”

秦肃凛看着她走远,直到进了后院看不到了, 才重新低下头继续拔草。

张采萱先去洗漱,然后就进了厨房,先揉了面蒸好馒头,拿出两个鸡蛋煮了汤,又炒了肉和一盘青菜,色泽诱人。张采萱有些遗憾的是,她从未看到过辣椒,平时农家炒菜就只是放盐。

就算是周府,厨房中调味的东西也不多,若是提鲜,就用各种高汤。

张采萱炒好了菜端到堂屋,馒头也蒸好了,秦肃凛已经回来,正在院子里洗漱。

张采萱含笑递了个馒头给他,秦肃凛接过,手中馒头温软,比他蒸得还要软和,忍不住道:“采萱,其实我以前最喜欢你蒸的馒头,还有炒的菜,总觉得比我自己做的好吃,只是那时候我们只是未婚夫妻,不好走得太近……”

张采萱笑了笑,夹一块肉给他,期待道:“尝尝。”

肉片切得薄,入口细嫩,秦肃凛眼睛一亮,“采萱,你手艺真好,比村长媳妇好。”

村长媳炒菜是村里公认的好吃,张采萱可不敢比她好,笑道:“她炒大锅菜,我不会的。”

秦肃凛也不再说,他可不想让外人知道张采萱的手艺,凡是红白事,村长媳妇和虎妞娘都累得够呛。

吃完饭,秦肃凛帮着刷碗,边道:“再拔几日草,我们就将瓦盖上,然后去山上砍些柴火回来,入冬要用的。”

张采萱赞同的点点头,补充道:“得砍些大树回来晒干,光是杂草,烧起来麻烦。”

她和秦肃凛烧的柴都是当初砍荒地留下来的,虽然有大些的杂草,但是真的晒干用来烧火,就觉得经不起烧,塞一把进去,这边炒着菜还得惦记着灶中的火。

“对了,那灶旁可以添一个小灶吗,里面装个瓷坛子,这边烧火那里面的水就热了,冬日的时候洗漱方便。”张采萱边说,就比划了一通,秦肃凛秒懂,迟疑道:“可以吗?坛子会不会被烧坏?”

张采萱也不知道会不会,她只是偶尔听说过,想了想道:“隔灶远一点,应该没事,试试呗。”

最后几个字,有点撒娇的意思,秦肃凛顿时起身,“走,拿砖。”

张采萱惊讶,伸手抓住他,道:“坛子没买,等等,再说,地里的杂草先收拾了,要不然可真的没有收成了。”

秦肃凛本就是和她玩笑,闻言笑道:“对,夫人说得都对,先去拔草,明年填饱肚子。”

要真是靠着那荒地的收成填饱两人的肚子,可能真的得费心了。

两人笑闹着往后门去。

几天后,杂草拔完,他们去欢喜镇上买了瓦,又请了两个村里的人,几天就盖好了中间的小巷子,而张采萱要的热水小灶,秦肃凛试了三次才算是成功。

一开始觉得坛子会被烧坏,离得远了些,后来发现水只是温温的,现在还行,冬日肯定不行了,然后拆了重来,一点点往灶旁靠,三次过后,里面的水热得快,甚至会沸腾起来,坛子也没坏,算是成功了。

如今还不到秋日,地里也收拾得差不多,两人歇了一天,张采萱道:“我们去砍柴,地方都有了,总得弄点东西堆。”

秦肃凛年轻,根本不累,愿意在家歇着,一是怕张采萱觉得累,二嘛,他喜欢这样和她在家中一起做饭闲聊的温馨日子。

不过,砍柴也是正事,他们两人好在有那荒地上的杂草,要不然早就该去林子里砍柴了。杂草虽然还有许多,却是没有柴火那么耐烧的。

如今已是六月初,天气渐渐地炎热起来。一大早,秦肃凛就穿上了旧衣,看着一旁的张采萱身上同样的旧衣衫,道:“你别去,我去就行了,林子里有荆棘,路不好走,你也砍不动不是?”

“我陪着你呀,给你做伴。”张采萱兴致勃勃,一边去院子里拿了一把昨天就磨好的刀。

她可早就想要进林子去看看了,本身她喜欢看,可有好多女主都从林子里挖到人参什么的,随便一卖就是一大笔银子。

秦肃凛本来有些担忧的神情听到这话,瞬间放松,嘴角隐隐勾起,很快收敛,“那你可跟紧我。”

张采萱兴冲冲,随意摆摆手道:“放心。”

两人越过张采萱房子那边的院墙,那条小路就是进山的路了。青山村四面环山,又以西边山头上的树木最为浓密,想要进西山,就得从张采萱和顾家中间的小路走。

一路上缓缓上坡,张采萱一开始还行,周围的树木不大,还有灌木丛。渐渐地觉得腿有点酸,呼吸有些急,周围的树木也越来越大。

秦肃凛放慢了脚步,指着不远处的一个大石头道:“像不像牛?村里叫这里卧牛坡,说的就是那石头了。”

他面不红气不喘,张采萱深深呼吸几下,才算缓了过来,一路上都是这样,秦肃凛时不时指着路旁或者对面山头说几句,张采萱停下来辨认一番,然后继续走。

张采萱看了看周围茂密的树林,还有听到大大小小的虫鸣声,方才她还看到了野鸡从路旁的草丛中飞出,可见这边来的人不会太多,道:“我们别走太远,要不然砍了树也拖不回去。”

秦肃凛点点头,“就在这附近就行了。”

两人不再走那条已经开出来的小道,进了林子,秦肃凛的刀敲敲附近的几棵树,问道:“砍这棵?”

张采萱:“……”她就更不知道了。

秦肃凛笑了笑,解释道: “这种好烧,就算是湿的,也不会太难着火。”

那棵树如碗口那般大,也不算小了。若是烧火,当然是要环抱的大树最好,但是砍了也拖不回去。

秦肃凛开始砍树,天气炎热,渐渐地他额头上就冒出了汗珠,张采萱站在一旁都热一身汗,抬起手帮他擦,道:“你歇会儿,我试试。”

那砍树的刀和她手中那把不同,拿在手上沉甸甸的,她深呼吸一口气,手上用力砍了下去,却只没入了刀锋。她并不气馁,继续砍,旁边的秦肃凛却舍不得了,上前不由分说接过刀,“我来,你在周围转转,天气热,小心中了暑热。”

张采萱叹气,如果不是嫁人,砍柴她肯定要砍的,要不然烧什么?但是嫁给秦肃凛之后,这些脏活累活都有人干了,她觉得自己有点废。

不过也没执意上前,她力气不如秦肃凛是事实,凑上去纯粹就是添乱。

周边的树木大,地上的草不多,多数都是厚厚的落叶,踩上去软软的,其实挺好走的。

转过几棵大树,张采萱听到上边似乎有人,行走间带起树叶的沙沙声。

这人迹罕至的林子里突然有这样的声音,如果她胆子小些,怕是当场掉头就跑。

突然有人一声惊呼,是个女人的声音,然后张采萱就看到上边滑下来一个人。

果然是人。

然而她没注意到人,看到的是滚到她面前的篮子,很普通的篮子里空落落的,边上……有支人参。

“……”原来真的有人参啊!

以前她只看到过图片,两辈子第一回看到真正的人参,却是在这样的情形下。

转眼去看那边弯腰抱着脚踝的女子,还是个熟人。

杨璇儿。

哪怕她换上一身布衣,张采萱还是一眼就认出来了。

张采萱的心里颇觉得奇异。

若说是村里的姑娘上山,她一点都不会觉得稀奇,比如虎妞她们。但是杨璇儿……这姑娘可是娇养长大的,那手指嫩白得青葱似的,可不像是干过活的人。

张采萱忙上前两步,“杨姑娘,你没事?”

听到声音,杨璇儿身子僵硬了下,抬起头时笑容有些不自在,大概是痛的,“采萱?”

她抿抿唇,又问道: “你怎么在这里?”

张采萱上前蹲下,“我来砍柴,你独自一人?”

杨璇儿点点头,扶着一旁的树站起身,眉心都皱了起来,“我方才一不小心,踩空了,有些扭到脚了。”

张采萱伸手扶住她,“你怎么上山来了?”

杨璇儿露出苦笑,“我在顾府多年,如今离开了,才发现傍身的银子不多,我别的也不会干,只以前偶然之下认识一些药材,最近天气好,我就想要上山看看。”

这个解释有点牵强,张采萱有些不相信,杨璇儿这样的闺秀,一手绣工养活自己不成问题。就算是想要上山找药材,凭她最近在村里的人缘,找个村里的姑娘陪着一起应该不难,再不济她还能让她那个小丫头陪着。

作者有话要说:一会儿12点见!准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