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年轻人,两日过后,胡彻自觉就拿着柴刀上山了,胡水一瘸一拐的,也不敢闲着,帮着他们摘菜来着。

胡水帮着摘,他是最直观感受到青菜成长的速度的,真的是天天拔高一截,忍不住道:“东家,你们这菜种得真好。”

菜主要是张采萱种的,秦肃凛只是听她的话帮忙,比如烧火开窗,闻言后只当他是称赞张采萱了,“嗯。”

能得一个字,胡水就觉得很诧异了,秦肃凛沉默寡言,尤其对着他们俩,大概是还在记恨他们把小白打伤了。

天地良心,那个时候不还手,被咬死都是可能的。

胡水又道:“东家,你放心,等我好了,一定上山去砍柴。”

秦肃凛扫他一眼,道:“别叫我东家,我可雇不起人。”

胡水:“……”

张采萱和秦肃凛照旧每日都去镇上卖菜,如今种得越发熟练,菜长得很快。元圆那边是给银子,别的地方他们都要粮食,家中的粮食越来越多了。

又过几日,胡水的腿还有点瘸,就自觉和胡彻一起上山了。实在是早上秦肃凛两人锁了对面的院子门离开后,两狗就在关好的大门处或蹲或坐,看着他这个“仇敌。”

他还不如上山去呢。

胡彻一开始真的只跑两趟,砍回来的树也不大,只手腕大小,对上张采萱和秦肃凛疑惑的眼神时,他表示自己没力气搬不动。

张采萱和秦肃凛都没说他,只是隔日取粮食时 ,只给了往常的一半。

本身粮食就只将将够他们两个人吃,如今减少一半,只够吃一顿了。

胡彻看到粮食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当日的树就大了一半不止。

于是,粮食恢复了往日的分量。

张采萱有点好奇,杨璇儿早早的种出菜又不拿钱卖掉,难道真的只是研究出来自己吃?

这些念头只从她脑中闪过就算了,她还是很忙的。如今家中虽然多了两个人,但他们如今都只砍柴。

胡彻和胡水似乎在试探她,自从收拾过胡彻那次过后,他就老实了,再不敢偷懒砍小的,一般都碗口大。隔几日后甚至砍回来了一棵更大的,那种就算是秦肃凛,也要费劲才能拖回来。翌日的粮食张采萱就给了一把白面。

白面现在可是精贵的东西,得到了甜头的两个人,越发勤快,每日去西山上两趟,回来时辰还早,自觉帮着劈柴。

劈柴过后,粮食就稳定多了一把白面。两人越发勤快,吃过了加了白面的馒头,那割喉咙的粗粮馒头再不想试了。

几人试探着相处,张采萱和秦肃凛敢留下他们,自然就是有办法的。如今看来还好 ,她其实不缺粮,但也不是紧着他们吃的。

秦肃凛早就打听过了,两人仔细说起来都没干过什么穷凶极恶的坏事,只是平时在村里偷鸡摸狗养活自己。这一次纯粹是偶然,实在是有人说秦肃凛家天天卖菜,家中肯定富裕,他们才动了心思想要干一票大的,没想到就遇上了小白。

转眼到了五月,还记得去年两人成亲就是去年的现在,那时候天气很好 ,哪怕是荒地里的苗都长势喜人,今年的……今年的还全部都是荒草。

这日,胡彻过来拿粮食,一般都是他,胡水如非必要,死活不来,他根本不敢踏入这边的院子,实在是怕了小白。

张采萱现在两日给一次粮食,胡彻看到里面有一小包白面,面上笑容更大,兴奋的接过,临走前有些迟疑的道:“夫人,我这几日去西山,经常看到那边的杨姑娘。看她样子不像是砍柴,拎着个篮子也不采东西,实在是奇怪。”

张采萱沉思,问道:“她去了哪里?”

胡彻见她有兴致,忙道:“卧牛坡那边的竹林。”

张采萱笑着道:“不用管她,她大概只是去山上逛逛。”

胡彻走了,张采萱脸上却慎重起来,昨夜她还和秦肃凛说,这几日天气回暖了些,想要去卧牛坡的竹林看看有没有竹笋。

不知怎的,她莫名就想到了去年在山上偶遇杨璇儿的事情。

她当时说是采药,去年的山上什么都有,药材自然也多,当时那篮子可是全部打翻,里面空空如也,只有一根滚出来的人参。

她就只采一根人参?

总觉得有点怪。

想了想,本来她打算明天才去卧牛坡的,因为她今天要把后面的竹笋采回来腌上。

不如……今天就去。

秦肃凛对她要做的事情始终支持,这一次他们不止拿了篮子,还带了麻袋,打算带些腐土回来。

张采萱也发现了,加了腐土的地种菜要长得快些,翠绿翠绿的不显老。

此时已经不早,两人不紧不慢往西山上爬,如今天气确实回暖了,虽然还冷,但已经没了以前那种时时刻刻都觉得冷的感觉。山顶上也没了白雪,张采萱一路走,一路格外注意林子里的腐土,她打算每种都挖点回去试试,看看哪种比较好。

眼看着就要到卧牛坡,她再次拉着秦肃凛进了林子挖土。正挖得认真,余光却看到了一角银白色隐绣云纹的衣摆,转头仔细看去时,才看到不远处的大树旁靠坐着一个年轻男子。

再仔细看,发现他面色苍白如纸,唇色都不自然的苍白,眼睛紧闭,似乎死了一般。但浑身打扮一看就不是一般人,最起码是个富家公子 。

张采萱:“……”不知怎的,她想到了胡彻说的,杨姑娘最近在卧牛坡闲逛,不像是采东西的样子。

作者有话要说:下午2点

☆、第60章 第六十章

张采萱是知道一些杨璇儿的不对劲的, 她知道点别人不知道的未发生的事情。

她很怀疑,杨璇儿在附近转悠, 就是为了他。

在这偏僻的青山村西山上有个富家公子,这谁也不知道。而且她天天转悠,就证明人不是她救的, 要不然她不可能不知道时间地点。

既然不是她, 那她就是有意抢别人的救命之恩了。这公子一看就很有钱, 不求别的,光是感谢的银子就不是一点点。

如果没有杨璇儿的反常, 张采萱可能会觉得这人危险,谁知道他是个知恩图报好人还是恩将仇报的坏人?

不过有杨璇儿刻意要救他来看, 这人应该是个知道感恩的。

秦肃凛在另外一边挖腐土,见她不动弹, 问道:“采萱, 你看什么?”

张采萱心下想通了这些,伸手一指不远处的那人,道:“有个人晕在那边了。”

本来没走近看,她不知道人是生是死, 不过杨璇儿费心要救的人, 怎么都不会是个死人?

秦肃凛一惊, 走到她的位置往那一看,沉吟半晌道:“我们看看去。”

两人走近,那人睫毛颤颤,居然睁开了眼睛。

张采萱上下打量他, 也不说话。

沙哑的男子声音响起,“你们是谁?”

秦肃凛挡住张采萱,皱眉道:“我们是山下的农户,看到你坐在这里,你没事?”

那人上下打量秦肃凛,道:“你们能把我带下山吗?”

末了,又补充道:“我付银子。”

秦肃凛没有立刻答应,问道:“你被人追杀?”

那人的眼神一瞬间凌厉起来,却没答话。

秦肃凛丝毫不惧,淡然道:“如果我们救了你,你倒平安无事离开了,我们却只是普通农家,万一你仇家找上门来怎么办?”

那人半晌才道:“不会。我保证不会,回去我就收拾了他。”说到最后,语气里带上了杀意。

秦肃凛看了他眼睛半晌,道:“好。现在我们来谈谈酬劳。”

那人苍白的嘴角嘴角勾起一抹笑,“我以为农家都是朴实的,你会婉拒我的谢礼。”

秦肃凛淡然,“施恩不望报么?不存在的。真朴实会害死人的。”

那人点头,赞同秦肃凛的话,“五百两。”

“一千两,我要银子,不要银票。”秦肃凛语气笃定,见他愕然,道:“公子怕是不知道,银子早已不值钱,现在外头随便请个人翻地砍柴都要半两银子一天了。我们还得承担你救你的风险。”

他们送一天青菜就是二十两,银子早已不如原先那么贵重了。

秦肃凛这样讨价还价,他还更放心些,不就是要银子。于是毫不犹豫,“好。你们把我带下山,等我恢复了就离开,大概一天时间。”

秦肃凛点点头,上前两步,“你能起身么?”

那人苦笑,摇摇头。

秦肃凛无奈,“好,我扛你下去。”

腐土麻袋什么的全部放到一旁,今天是带不走了,秦肃凛上前弯腰,打算背他下山。

当把那人背到背上,张采萱才看到他背上斜斜划开一个大伤口,几乎贯穿了整个背部,皮肉翻开,不过因为背上没肉的原因,伤口不深,也没伤到要害处。张采萱见了,皱眉道:“公子你可不厚道,你这样一天能离开?”

那人似乎低笑了下,声音沉沉,“我必须离开。”

如今西山上的人不多,大概除了胡彻和胡水还有闲逛的杨璇儿,再没了别人。一路从山上下来,没有碰上人,胡彻他们这个时辰正吃早饭,要下午才会再上山。

张采萱拿了装腐土的麻袋盖到他背上,对上他不悦的眼神,张采萱理直气壮,“公子,万一我们路上遇上人呢?可不能让人大老远就看到你身上的伤,这砍伤你的可不是一般的刀。”

他背上的伤口,一看就是练武之人的那种刀才能砍出来。

那人极力忍耐,不像是痛,总之有点纠结。

张采萱估计,可能他有洁癖。也不管他心情 ,救人就行了,可没说还要顾及他的感受。

很顺利的没有碰上人,到家时秦肃凛直接背着人进了屋,对面的胡彻那边的院子里没有人,也没看到他们这边的动作。

张采萱关上院子门,彻底隔绝了他们看到的可能。

那人先还清醒,路上昏昏沉沉睡去,到村西时又醒了过来,秦肃凛将他背到了最里面的闲着的屋子,放在床上。又起身出去拿了伤药进来,帮他上了药,用布条缠了,那人已经痛得冷汗直流,道:“我名谭归。”

秦肃凛有些诧异的看他一眼,道:“你没必要告诉我名字。”

谭归一笑,苍白的脸上有些洒脱的味道,“你们都带我回家了,于情于理我都该报上名字。”

张采萱回家之后就进了厨房,人都救回来了,一千两银还是应该做饭给他吃的。她大概猜到了秦肃凛的意思,一是收了银子大家就没什么恩情不恩情的,大家扯平了,以后也就没关系了。二嘛,可能是想要让那人知道,救他只是图银子,他们不是别人派来的人。

煮了鸡蛋汤,又炒了一盘青菜,张采萱拿了两馒头端进他的屋子,道:“吃饭。”

谭归的眼神落到托盘上,鸡蛋还好,有粮食就能换到,看向那盘翠绿,有些诧异,“你们有青菜吃?”

山上的杂草和树都不好长,他们居然还有菜吃。

张采萱看他一眼,不答话转身走了。

反正当下许多人眼中,农家妇人就是上不得台面,有的人家妇人都不上桌吃饭,她不说话很正常。

谭归奔波在山林中几日,后来受伤后又在山林里饿了许久,闻到鸡蛋汤的清香,只记得饥肠辘辘,拿着馒头开啃,不知是太饿还是饭菜真的美味,总觉得和别人做出的不同。

家里多了个人,胡彻他们并不知道,张采萱和秦肃凛午后就没出门了,打算把这个人送走再上山继续挖土。

说到这个,张采萱才想起她本来是去找竹笋的,今天给耽误了。

送走了人,明天就去。

两人每天早上都要去卖菜,问过了谭归的意思后,他想要和他们一起走,搭个顺风车去镇上。

翌日早上,谭归面色还是一样苍白,却已经可以自己走路,他自己爬上马车,看到篮子里的青菜,笑道:“你们还真能种出菜来。”

张采萱坐在马车前面,闻言掀开帘子,道:“公子说笑了,只是谋生手段而已。”

到了镇子口,谭归递过一枚剔透的玉佩,认真道:“等我拿银子来赎。一定会来的。”

秦肃凛捏着玉佩,笑道:“谭公子如果不来,我们夫妻可赚了。”

那玉佩张采萱只扫了一样,绿莹莹的剔透,里面似有水光流动,一看就价值不菲,别说千两银,万两怕是也买不来的。

看着他慢悠悠走远,虽有些虚弱,看起来挺拔如竹,自有风骨。秦肃凛将马车架到落水镇路口,元圆早已等在那边,他们每天见面,如今已经很熟悉了。

元圆接过青菜,递过来两枚元宝,道:“秦哥,我叔叔今天吩咐我跟你说,这青菜如今已经不稀奇,得降价。”

这本就是正常的,镇上的青菜多起来,肯定不能和一开始奇缺的价钱一样,秦肃凛点头,“什么价?”

元圆有点为难,道:“叔叔说,降一半,所以,明天只有一枚元宝了。”

秦肃凛点头,道:“你们每天只这么多其实也不够?”

元圆眼睛一亮,元管事的意思就是这个,如今青菜虽然多 ,却还是紧俏东西,多起来之后,就不止主子要吃,好些体面的管事也能分到一点。一个不小心没买到就不够,不够就要得罪人。

元圆将元管事的意思说了,“叔叔说,你们明天多拿一半,这银子还是照旧。”

张采萱听了,也觉得正常,大不了让菜再长高些,其实也差不多。

他们现在一般不买东西,家中有粮食有肉,就算是鸡蛋,家中喂的鸡虽然下蛋慢,他们两个人吃还是够的。

回去的路上,张采萱远远的看到摊子边上有人跪在那边,好些人围在一起。

他们没过去看,以后这样的事情应该会更多,要银子是要不到的,哪家都不宽裕,就算是有余粮,也不会有人那么善良拿来送人。

当然了,也可能是自卖自身。

无论哪种,都跟他们没关系,他们既不会去施舍,也不会买人。

回到家时,和以前的时辰一样。虽然救了个人,但他们昨天和今天都没有什么不同,一样的干活,一样的时辰去镇上,丝毫没耽误。

当然,挖好的腐土还在山上没拿回来,所以,吃过饭后,两人拎着篮子上山去了,打算继续昨天的活计。

作者有话要说:晚上8点

☆、第61章 第六十一章 复苏

昨天他们一路往上,一路不停挖, 挖好的就放在了原来的路旁林子里, 打算回家的时候一起带上。

后来自然是没带成,不过如今上山的人少, 就算是人多,别人也不会要一袋土。

两人慢悠悠往上,顺路就看看路旁林子里的土还在不在,到了昨天救下谭归的地方时, 已经是午后,张采萱照旧去昨天的地方挖好了早就看好的土, 秦肃凛则跑去将昨天留下的痕迹清理干净,周围树叶和地上有些血迹,这对他们可不好,如果真的有人来追踪到这边, 看到一旁他们挖过土的痕迹, 难免不会查到他们身上来。

虽然谭归说回去就收拾他,但也需要时间的。

秦肃凛动作飞快,其实不需要如何掩盖,西山那么大,来查探的人看不出就行了。

而且谭归来的路上似乎很注意掩饰行踪, 除了他靠的大树边有血迹, 根本看不出他从哪边来的。

张采萱挖好了土,秦肃凛那边也差不多,她拍拍手起身, “我们去看看笋。”

现在天气真的回暖了,少穿一件衣衫都可以出门,笋应该也长出来了。

两人一起去了对面的小路,走了不久就看到了前面的竹林,张采萱余光扫到小道旁的笋,面色一喜,道,“真的有了。”

秦肃凛见她高兴,上前帮忙采,“喜欢就多采些,明天还来。”

张采萱点头,等走到竹林旁,篮子已经装了半满。两人不说话,埋头认真采。还有一个麻袋是空的,用来装笋正好。

正认真呢 ,突然听到有人拂过树叶走过来的声音,现在这个时候上山的人可不多,张采萱歪头看一眼,就看到了杨璇儿。

看到人,张采萱愣了愣。

直到此时,张采萱才明白胡彻跟她说话时的迟疑和纠结从何而来。

按理说,上山的人一般都是陈旧的布衣,就算是她和秦肃凛,身上的衣衫也是特意换上的,更别提胡彻两人身上补丁加补丁的旧衣了。当下的布料可不如上辈子的牢固,稍微使劲就拉坏了,更别提上山被荆棘划拉了。

杨璇儿一身粉色衣裙,外罩一件薄纱,看起来仙气飘飘,头上也簪了粉色的珠钗,从萧条的林子里走出,猛然看去如林中仙子,又仿佛在一片涂鸦里突然出现一幅美人画。

好看是很好看了,就是可能有点冷。还有,这林子里这样的衣衫走起来就有点难,不是勾了这边就勾了那边,杨璇儿却似乎已经习惯,走得极慢,耐心的将勾住的地方取下。

脸上微微带着笑意,眉眼间带着些恼意,一举一动间颇为动人。

张采萱收起了脸上的惊愕,回忆了一下昨天那人的长相气度,虽然狼狈,衣衫也破,但料子好。长相俊朗,气度不凡,自有一股风流倜傥的不羁。

张采萱有些胡思乱想,如果她真是为他而来,那么……她喜欢那样的人么?

就这么一愣神,杨璇儿已经走到了近前,张采萱和秦肃并没有刻意避开她,竹林茂密,行动间自然就有声音。

杨璇儿循声看到两人,微微笑道:“采萱,你怎的在这里?”

张采萱更加坦然,指了指一旁的竹笋,“我来采点东西。”

杨璇儿似乎只是随意一问,有些轻愁,“我也是来采药材,只是今年天气大变,本来应该能采的药材现在都没有长出来。”

张采萱笑了笑,低下头继续采竹笋,似无意一般,道:“杨姑娘独自一人在林子里,胆子可真大。”

杨璇儿捂嘴笑,有些羞涩模样,“我这没有人陪着,找不到人一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