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大户人家做妾, 如果运气好生个男孩,孩子再顺利长大,可就真的熬出头了, 好歹是个世家子。

半晌,张采萱递上茶水,道:“你不会后悔的。”

抱琴接过握住,似乎是想要暖手, 歪着头看她, 笑道:“其实我不是没动摇的,我只是个普通的丫头, 当初的奢望就是做上妾室,有个名分。”

抱琴将杯子放在手中转啊转, 来回暖手,低低道:“但是当这一切都摆在我面前时, 就在我心里雀跃着想要答应的瞬间, 我突然就想到了你。”

张采萱好奇,“想到我什么?”

抱琴似乎在回忆, 半晌回神, 笑问:“记不记得去年我们在都城的那次偶遇?”

张采萱点点头,当时抱琴还劝她不要嫁,觉得委屈了她。

抱琴失笑, “那时候我就觉得,我们和在周府和楚府那样的门庭中长大,怎么能和村里这些围绕家中猪狗猫鸡长大的姑娘一样?我们受到的教养不同,非得出人头地,以后子孙也不要再地里刨食,看天吃饭。所以我看到你嫁人,多少有点失望。”

张采萱笑了笑,“自己过得舒心就行,想那么多做什么?”

“你说得对。”抱琴喝一口茶,“我回来这段日子,虽然要操心造房子的琐事,还要应付我爹娘弟弟,但我还是觉得安心,最起码不会被人暗害,不会担心我腹中的孩子莫名其妙就没了,更甚至一尸两命……”

张采萱惊讶。

她这意思是曾经还有过身孕?

抱琴似乎没发现她的惊讶,也不觉得这些事情需要对张采萱隐瞒,“采萱,楚府中后宅乱七八糟,三公子根本护不住我,就连他自己……”

抱琴皱皱眉,道:“似乎大姑娘对楚府众人都有敌意。她就算是嫁了人,也时不时回娘家,我前些日子小产,明面上看是楚夫人不喜我在三公子未成亲前就有孕,让我身边的小丫头下了药。但我总觉得,三公子只是个庶子,外人看来风光,府中的人根本就看不起他,得脸一些的奴婢都敢不给面子,夫人又怎会注意到他?”

“事情跟大姑娘一定脱不了关系,我小产的前一日,她回了娘家,还去找了楚夫人大吵一架,其中隐隐就说了楚府家风不正的话。虽然她是说楚夫人曾经想要动她婚事的事情,但府上肯定要正一番家风,我在那个当口查出身孕,自然就被杀鸡儆猴……无论如何,最起码她推波助澜了。”

抱琴的话颠三倒四,张采萱还是听明白了大概的意思。

楚府后宅混乱,甚至已经出嫁的姑娘都还能回来指手画脚,几句话就能引得楚夫人大动干戈彻查后院。抱琴只是一个毫无根基的小丫头,只靠着三公子的宠爱过日子,且三公子不是嫡子,本身自己也不好过。

从这一次抱琴被赶出府就看得出来,他放不下抱琴也只能暗地里抽空前来,许诺一年后接她进府。但凡三公子有点话语权,也不至于连个喜欢的丫头都留不住。

这一回抱琴只是被赶出府,当然,好听点是放归家中。如果下一次抱琴要是死了呢?

抱琴沉默下来,半晌后道:“反正我一想到你,瞬间就清醒许多。你离开了周府两年,日子照样过得很好。既然你可以,那我也行。反正我总觉得在楚府,一个不小心命都要没了,我还年轻,还想生个孩子呢,可不能就这么死了。”

说到这里,她眼神转向窗户,看着外头的的天空,眼神憧憬,“村里日子简单,我爹娘他们如今不敢跟我硬来,等以后我再成了亲,日子应该不会难过。”

最后,她离开前再次邀请,“后天,你一定要提前来。”

张采萱含笑应了。

抱琴时隔一月再次有喜事,虽然都是一辈子的大事。但喜事太过密集,如果是正常情形,村里的妇人会说三道四,因为有喜就得送份贺礼,哪怕只是一斤粗粮呢,也是不必要的花销不是?尤其如今的粮食还这么紧俏。

不过说归说,众人的注意力却大部分没放在贺礼上,而是谈论抱琴的这桩婚事。

她这一回说是成亲,但未婚夫从来没来过,村里人都满是好奇。抱琴拒绝了父母之命非要嫁……非要娶的,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是的,抱琴她是招婿。整个青山村就连着欢喜镇百年来招婿的人,一个巴掌都能数过来,实在太稀奇了。

张采萱本身不看重这些,对于抱琴,她心底多是祝福,不是每个姑娘都能放开到手的富贵回家种地的。

虽然对以后几年来说,比起大户人家不得宠的人来说,种地的人日子还要好过些,但抱琴不知道这个不是?

在局外人看来,她和抱琴有些相似,都是从小被卖,一样的运气好被大户人家选中,一样的不缺吃穿,养得细皮嫩肉。一样的放弃了府里的顺遂的日子回家种地。虽然张采萱的日子并不顺,还差点死掉,而且出府也是秦舒弦嫌她碍眼想办法弄出来的。

不过外人不知道这些,只觉得两人经历相似。不说别人,就是张采萱自己,或许也因为这些,她对抱琴,比对别人总是多了几分关注。

抱琴成亲,和搬家时一样热闹,这一次她爹娘没闹,来了之后抱琴也没赶他们走,不过也没让他们帮忙招待客人,只当他们是普通邻居,疏远之意明显。

因为是招赘,和一般姑娘留在闺房不露面打扮好等人来接不同,她和当初搬家大喜一样,在院子里含笑招待村里人,还将准备好的肉菜送到厨房,村长媳妇和虎妞娘差了盐糖之类的还要来找她,根本就不像是一个新娘子。

对了,她还是自己接贺礼。

众人纳闷,抱琴不说去接新郎,这礼数根本不对啊!

到了午时,抱琴一身大红衣裙,脸上用心上了妆,头上带着支石榴钗,和新娘子并没有什么不同,带着请好的锣鼓去了村口。

很快,吹吹打打的接回来了……一个架着马车来的年轻男人。

男子看起来大概二十岁左右,皮肤黝黑粗糙,最普通不过的农家汉子,一身大红色衣衫衬得他的脸越发黑了。对上众人的视线,他有些腼腆,对着众人扯出一个笑容,架着马车就进了院子。

抱琴就坐在马车前面,跳下马车和他一起进门拜堂。

很快就礼成了。

院子里随即开席,众人热热闹闹的吃饭。

不过饭桌上众人都有意不提什么规矩之类,抱琴这亲成得,哪里有一点规矩的样子?

不过,若是仔细追究起来,招赘本来就是这样的礼数,招赘的姑娘去男方家接新郎,认真起来,也说不出个礼数上的不是。

抱琴的席面并没有铺张,隐隐还有点寒酸。和当初张进喜娶妻时差不多,众人也挑不出不是来。

欢欢喜喜的,抱琴这亲,算是顺利成了。

只是后来,张采萱听说,抱琴成亲那日下午,青山村村口停了一架马车,直到天黑了才离开。

也不知道那马车里是不是三公子。

对于席面办得寒酸,抱琴振振有词,“我的银子也不是乱花的,席面办得大方除了惹人嫉妒,甚至是觊觎,还能有哪里好?”

“我爹娘那边好不容易消停,我可不想和他们再纠缠让村里人看笑话。”

此时已经是她成亲的第二天,她过来还张采萱家中的锅。

一般人家办喜事,家中的锅都不够用,的另起野炉灶,就得去借锅,上一回她搬家是借的虎妞娘的,这一次她直接让人过来搬张采萱的,也省得从村里那么远搬过来了。

对于抱琴爹娘,张采萱看来就是典型的儿子是宝,女儿是草。

张采萱被张全富卖掉她还觉得正常,但是抱琴那可是亲爹娘,卖掉她之后就再没找过她,这么多年一次没去看过。

所以,抱琴躲着他们 ,完全可以理解。

送走了她,张采萱看着她慢慢走远,今天天上又开始下雨,是那种毛毛雨,而且很冷,呼出的气都变成了白气。

秦肃凛站在屋檐下,道:“采萱,她已经走了,你还是进来,小心着凉。”

张采萱含笑点头,转身进门。

秦肃凛等不及,也担忧她踩在地上滑倒,上前几步扶着她进门,“天气越来越冷,不知道今年的冬天会不会和去年一样长?”

张采萱沉默,半晌道:“我们好好的,难日子总会过去的。”

作者有话要说:下午2点。啊啊啊,又没发出来

☆、第75章 第七十五章 日常

从十月中开始, 毛毛雨一直没停过,看起来不大,但是去西山砍柴的人却少了, 胡彻他们不敢不去,每次回来衣衫都湿透了。

实在是忍不住了, 才跑来找张采萱, 他们不敢找秦肃凛。

张采萱正站在屋檐下穿针, 雨一直下, 外头一直雾蒙蒙的。屋子里光线不好,哪怕是她, 也穿不上针。

张采萱也不是非要他们在这样的天气里上山,胡彻他们这大半年没有一天休息,就算是外头下大雨,他们也是抽空去西山上将柴砍回来,可能是熟练了, 他们每天两趟只需要大半天,有时候会跑三趟,闲暇还要将柴劈了堆好。

胡彻期期艾艾说了, 张采萱就让他们下雨天就别去了,留在家中劈柴。私底下觉得,他们砍的柴,足以抵消犯下的错了。

这几天冷,秦肃凛根本不让她干活,厨房也不让她进。张采萱就试着缝制小孩子的衣衫, 还有被子。

她没有给小孩子做过衣服,不知道尺寸。村里的妇人虽然会,但是这边离村子有点远。外头那么冷,她也不想去。

还有最重要的,她给孩子做衣的布料比村里人的布料好的太多。真拿去问了跟炫耀也差不多了。

就像是抱琴说的。现在这样的世道,让人知道自己富裕并没有什么好处,反倒惹人觊觎。

现在地里的青菜虽然没被冻死,但是村里人已经在家中暖房开始种青菜了,不只是因为外头冷青菜长得慢。更多的是因为家中没有粮食了,就怕哪天外头的青菜冻死,家里人就要饿肚子了。

现在有些人家中,已经连粗粮馒头都吃不起了,每日只用粗粮和青菜熬成糊糊,勉强饱肚子罢了。好在不用干活,吃不饱也不要紧。

说来奇怪,就算是村里人已经到了如此地步,也没有人过来找村西头这几家人借粮食。

人家不问,就没有自己送上去的道理。

胡彻千恩万谢的走了,张采萱穿好了针线,正打算进屋,就看到抱琴出现在门口,她身后还跟着她夫君,涂良。

看到人,张采萱停住脚步,笑道:“来了?”

语气熟稔。

抱琴踏进门来,涂良看着张采萱笑了笑算是打过招呼,直接就去了厨房。

张采萱诧异,这往厨房去可不是什么待客之道。抱琴走到近前,和她一起进屋,解释道:“涂良说,想要跟着你们家学着下厨,以后做饭给我吃。”

张采萱失笑,“他当初自己一个人住,不也是自己做饭?怎么做饭还要学的?”

提起这个,抱琴一脸一言难尽的表情,“他那根本就是只保证毒不死人,今天早上一大早爬起来做饭,那青菜被他放了一瓢水煮了快半个时辰,都煮糊烂了。”

张采萱笑开,“他以前不会也这么做饭?”

抱琴摆摆手,“我问了,他说没有煮那么久,只是现在是做给我吃,怕没熟我吃了闹肚子。柴火费了不少,再这么下去,怕是大雪都要上山砍柴了。”

语气满满都是嫌弃,但眼神里满是笑意,显然对涂良很满意。

张采萱看出来了她的口不对心,故意道: “柴烧完了也是他自己去砍,你怕什么?”

抱琴瞪她一眼,“若是得了风寒,要不要我花银子给他治?我成亲是找人照顾我的,要是他病了不得我伺候他?”

张采萱再也忍不住,噗嗤笑了出来。

不再说他,转而问道:“你会不会做小孩子的衣衫?”

抱琴转眼看到张采萱手中柔软的布料,面色一喜,“你有孕了?”

张采萱微笑,算是默认。再次问:“到底会不会?”

抱琴点头,接过她手中的剪刀,拉着布料比划,开始裁剪,道:“你问我可算是问对人了,当初我特意问了嬷嬷学,还做出了两身……”

她有些伤感的笑了笑,“就算是那时候没用上,以后也用得上的。”

两人在屋子里做衣衫做了半天,厨房里秦肃凛和涂良一直没出来,最后还留了抱琴两人吃饭。

涂良是个有些腼腆的人,一身肌肉结实,和抱琴说话时,还有点结巴,不过也只是对她一个人这样。

对着秦肃凛和张采萱,虽有些沉默,却一点不结巴。

听说他以前是都城郊外山上的猎户,经常将野味送去楚府这样的人家后院,价钱比卖给酒楼要高些,孑然一身,父母亲人都没了。

抱琴和他只是认识,并没有说过话,后来两人的婚约还是抱琴主动提起的。

按抱琴的话说,她和涂良也不熟悉,只是看到他将野味卖与楚府这样的人家,知道他不傻,又没有亲戚拖累,最要紧是没有成家。感情嘛,相处久了就有了。

天气冷出不了门,张采萱家中暖房里的活不多,秦肃凛一个人就干完了。

张采萱闲来无事,就专心做小衣,抱琴有时候会过来陪她。

杨璇儿自从那次在门口看到谭归离开后,就再没有上过门,偶尔看到张采萱,招呼都不打了。

而她也根本没去找抱琴,两人虽是邻居,根本就没走动。倒是顾月琳去过抱琴家中两次,两人还算是熟识。

这么冷的天气里,张家老五张进财成亲了,新娘子不是欢喜镇人,是外头来逃荒的,他去北山上砍柴时看到她晕倒在地里,就救了她回来。

那姑娘醒了之后,不知两人怎么说的,张进财去找了李氏,要娶那个姑娘。

李氏本来不答应,张进财说,人家姑娘不要彩礼,但是也没嫁妆,没有娘家,只需要办个喜事就将人娶进门。

等于白得一个儿媳妇,李氏答应了。

最近她天天担忧落水村那边可千万别发大水,要不然老四媳妇一家人可能真的要拖家带口全部搬来。老五媳妇没有娘家,比起老四,省心太多了。

张家又一场喜事之后,五个儿子全部娶妻。

张采萱在看到这五嫂之后,总算是明白了为何张进财会去找李氏争取了。

五嫂姓赵,名赵鹃,柔柔弱弱的,长相那是真好,就算是面黄肌瘦,也难掩她的好相貌。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张进财本就是俗人,这么一个大美人砸他身上,他当然拒绝不了。

只是成亲两日后,张家闹了起来。

主要是李氏和张全富不高兴,赵鹃并不是她自己先前说的孑然一身,她还有个六岁大的弟弟,也要跟着她过日子。

大概是看到已经成亲,张家不能把她怎么样,确切的说,是张进财舍不得她。她成亲两天之后才将弟弟带了过来,两人一起跪在张进财面前,六岁的孩子,瘦的跟个鸡仔似的,规规矩矩跪在地上只有丁点大。老五的不高兴就减轻许多,赵娟再软语一求,张进财到底认了。

但是李氏不肯,好端端的让老五帮别人家养儿子算怎么回事?这种年景,养活自己一家人都够呛。

母亲哪里拗得过儿子,最后还是捏着鼻子认了。六岁的孩子,还真能把他赶出去饿死不成?

李氏憋屈,这股憋屈所生出来的气就对准了几个儿媳妇,主要是对着赵鹃姐弟。

反正就张采萱知道的,李氏对这个最小的儿媳妇一点都不客气,招呼她干活一点不含糊。

虎妞娘难得有空过来,带了五个鸡蛋,是看得出来张采萱有孕特意给她送来的。

虎妞娘坐在屋子里,烧了炕还点了火盆的屋子温暖一片,她笑着道:“采萱,好好补补,孩子要紧。好在现在不需要下地干活。”

张采萱很真诚的道了谢,现在拿五个鸡蛋,算是很大方的礼物了。

虎妞娘看到她的态度,面上笑容更大,余光看到篮子里柔软的一小块布料,又道: “好在他是生在你们家,那么多暖房,日子总不会太差的。”

末了,感叹道:“最近虽然下雨,但还可以去李家村,我却不敢回去。”

张采萱心下了然,只怕李家村那边,粮食比青山村更缺。今年年初,青山村里众人都多多少少种出了青菜,有脑子灵光的,比如虎妞娘就得了张采萱的暗示,不要银子,只要粮食。

那时候虎妞娘跑来问张采萱青菜的价钱,张采萱说的是换十斤粗粮,可没有说应该换多少银子。虎妞娘又不傻,后来的青菜大半都是换成粮食的。

村里如虎妞娘一般拿青菜换了粮食的,家中粮食到现在都不会太紧巴。但是那时候要银子或者是李家村那样一点都没种出来的,则早已开始吃粗粮糊糊了。

虎妞娘叹口气,“我家中虽然还有粮食,但是我不敢送去。”

张采萱疑惑,如果怕李家村的人来买,她完全可以偷偷送,拿个麻袋装了,外人也不知道里面是什么东西。

对上张采萱疑惑的眼神,虎妞娘苦笑,“我家中有哥哥弟弟,我拿回去肯定要给他们吃,但是我嫂子和弟媳妇娘家……”

张采萱哑然。

虽然是姑娘家成亲之后就不用管娘家了,但虎妞娘的嫂子和弟媳妇难道又真的能坦然看着娘家人饿肚子?

虎妞娘只是一个人,家中余粮并不多,接济自己爹娘一些还行,接济几家人肯定不行。再说,她嫂子和弟媳妇也有娘家,也有自己的嫂子和弟媳妇,一串联起来几十口人,岂是她能接济得过来的?

虎妞娘只是来送鸡蛋的,这些发牢骚的话说出来,也不是想她帮忙出主意。要论主意,她在村里活了几十年,早就心里有数了。

送走虎妞娘,张采萱回屋继续做针线,看到篮子里那块布料,那只是一小块边角料,做个肚兜都不够,大概只能做个荷包之类了。

作者有话要说:晚上8点

☆、第76章 第七十六章 再闹

村西这边几户人家日子平静, 从来没听说哪家吵架,但村里那边就热闹了,最近经常听到传来吵闹声, 要么就是妯娌之间因为炕床,更多的是因为……借粮, 还有卖粮。

青山村去年因为暖房种出青菜的缘故, 家中就算是没有粮食的, 也存下了银子。各家亲戚多是隔壁落水村和李家村的, 尤其是落水村,去年连房子都冲垮了, 更别提有什么余粮,今年的可以说根本没收成。

既没有粮食,也没有银子,但还在饿肚子,只能朝亲戚借。而亲戚里面, 就数青山村富裕一些了。

这借东西,不是跟一个人借,而是跟一家人借。而家中的每个人论起来都有亲近的人。

并且, 青山村也不是每家都有余粮的,就和那回张采萱和秦肃凛从镇上第一次知道粮食涨价回来时,村里人在那里评理,一个是弟弟,一个是媳妇娘家,粮食又只能给一家, 总不能自己不吃紧着别人,可不就得吵架?

最近青山村中,基本上天天都会因为这样的原因吵架。张采萱在家中,偶尔都能听到妇人尖利的叫骂声传过来。

暂时没有人到村西来借粮,也只是暂时而已。

十月下旬,张采萱在家中缝小被子,这些孩子的东西本来是可以买到的,但那是以前。现在这样的情形,就算是有,价钱也很贵。再说她本身无事,秦肃凛也空闲时间多,还能帮着她理线,自己做的用得安心。

秦肃凛在整理线,不时抬起头看看张采萱,眼神柔和,再看到她手中小小的被子上时,眼神更加柔软。

他已经孤独太久,自从秦家遭难,他就和庆叔相依为命,说是两个人过日子,其实只有他一个人努力照顾庆叔。而且庆叔总以秦家随从的身份为他好,让他和秦舒弦不要断了关系。其实更深一层的意思,是想让他和周府多来往,因为庆叔一直想要报仇,还有复兴秦府曾经的荣光。

秦肃凛只想活下去,而且他爹也没有让他报什么仇。当庆叔说这些时,他只沉默听着,无论如何,庆叔确实是为了救他们兄妹断了腿,还因为呛的烟太多,多年来卧床不起。对于庆叔,说是亲人,其实他更多的只是想要报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