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过午时,秦肃凛起身回家做饭,张采萱早已回了屋子做衣衫,她和秦肃凛两个人的做了,还得准备孩子的,到明年她临盆前,得将孩子要用的衣衫尿布全部准备好。

秦肃凛端着托盘进来,张采萱帮着摆饭菜,他突然伸手揽过她,抱着她低声道:“采萱,你要好好的。”

张采萱想要抬起头看他神情,被他抱得太紧,根本动不了,她也就放弃了,只问,“我好好的啊,怎么了?”

秦肃凛松开她,“我会照顾好你,先吃饭。”

说完,递了一碗鸡汤过来。

基本上两三天就会杀一只鸡,鸡汤全部给张采萱喝,鸡肉秦肃凛吃或者小白小黑它们吃。

最近天气冷,那俩又跑到屋子里来了。

大雪就这么一直下,抱琴都没过来了,大概是路不好走,雪盖得太厚,分不清哪边是路,哪里是路旁的水沟,有进义的前车之鉴,可没有人再去试。这种天气摔了,大夫都找不到。

张采萱也能待得住,待不住也没办法,她如今可有身孕,走路都很小心,这个孩子,她很期待的。

转眼就到了腊月,这一个月里面,基本上天天下雪,每天都得扫雪,秦肃凛爬上房顶扫雪的时候,是不让她在外头看的,更别说如去年冬天一般爬上去看各家房顶上的情形了。

别家都好,张采萱有点好奇杨璇儿家的房顶怎么办,特意让秦肃凛看了。这种天气,不扫是不可能的,雪太厚了会压塌房子。

后来发现,房顶是观鱼扫的。

观鱼今年好像是十四,虽然勉强算是大人,在普通人家是可以议亲的年纪,但她只是个小姑娘,上房子扫雪,实在太危险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腊月初,张采萱的小腹已经微突,一个月不出门,她腰圆了一圈,虽然有孕,肚子应该大点,但她总觉得自己似乎是长胖了。

她确实胖了些,对着昏黄模糊的镜子,里面照出的她的脸也圆了一圈,想到虎妞娘和李媒婆那种丰腴的身形,她生生打了个寒碜。

于是,午后吃饭时,看着面前的鸡蛋汤,她有点纠结。

不喝?

不喝对不起秦肃凛一片心意,还有肚子里的孩子,她得吃点好的补补,孩子才能长得好。

但是喝……她摸摸腰上的肉,看了看对面的秦肃凛,此时他正一脸疑惑的看着她和她面前的汤。

秦肃凛起身,担忧问道:“你怎么了?今天不想吃?”

张采萱有段时间是早上起来会吐,喝水都吐,每次都吐得面色发白,秦肃凛想想都怕。

他试探着问道: “是不是想吐?”

张采萱想了想,这么纠结不是她性子,于是直接问:“要是我长胖了,你会不会嫌弃?”

秦肃凛一愣,随即上下打量她,“不胖啊,和原来一样。”

张采萱:“……”眼睛有问题?

算了,为了孩子,胖不胖的,以后再说。她低着头喝汤,喝得时候颇觉得自己挺悲壮。

到了腊月,天上就没有下雪了,雪还是没化,不过因为村里有人往村西这边过来,倒是踩出来了一条小道。

那条小道是村里人去山上砍柴踩出来的。

但凡有一点办法,这种天气都不会想出门,更何况是砍柴。连胡彻两人整天战战兢兢担心秦肃凛将他们俩赶出去,天天勤快的帮着在暖房里面干活,都没想过上山砍柴,实在是一不小心摔一跤……那去西山的路可不是村里到村西那么平坦的,摔一跤只是断腿。 去西山上的路本身就是小路,还一路都是上坡,要是一不小心踩滑,要命都是可能的。

但是这一两个月家中要烧炕,还要在暖房里面种上青菜,只等着雪化后一通路就送到欢喜镇换粮食。每天的柴火消耗不少,睡习惯了炕床,再睡冷冰冰的屋子,简直难以忍受。

于是,三五几人结伴去了西山。万一真的摔跤还能有个照应。

他们走得不远,只在能砍到树的地方就动刀了,不拘大小,能烧就行。

上山砍柴的人虽少,但是路踩出来了,村里人想要到村西这几户人家,还是很容易的。

不过,虽然有路,但是很滑,也没有人来就是。

这天快过午时,大门被“砰砰”敲响,秦肃凛已经在厨房,刚好张采萱走出房门。

院子里的雪都扫干净了的,秦肃凛每天都要扫,在雪小的时候,会扶着张采萱出门在院子里转转。

昨夜雪不大,此时地上的雪并不厚,张采萱慢慢的过去开门,门口站着虎妞娘,她一身厚厚的衣衫,身形更加臃肿,头上还包了一块布,只露出一双眼睛,门打开后看到张采萱,欣喜道:“采萱,可以去镇上了。”

张采萱讶然,看了看村西到村里的那条路,远远的只看到一片白,这样的路可去不了镇上。

不待她询问,虎妞娘已经兴奋道:“今天我做饭的时候,就听到村东头那边有人说话,而且人还不少,等我去看到的时候,发现路上居然有人在扫雪,扫出来的路,刚好可以过马车。”

张采萱这回真的惊讶,“扫路?”

虎妞娘连连点头,“采萱,路通了,我们是不是可以去镇上卖菜了?”

张采萱点头,随即问道:“大婶,你怎么就知道路通到了镇上?”

“我看的啊!”虎妞娘理所当然道:“那些人就是今年入冬前逃荒到镇上的,里面有几个我还在镇上看到过。他们到了,肯定是从镇上扫过来的。”

张采萱皱眉,如果真如虎妞娘说的这样,可不是什么好事。

那些人是逃荒来的,粮食银子什么都没,他们挖通这条路,谁知道是为了什么?

张采萱又问,“他们有没有到村里来?”

虎妞娘笑了,“我一开始吓一跳,你说这些人要是不怀好意,村里人虽然多,但耐不住他们的人也多啊。我去的时候,刚好他们都在啃馒头,没进村,就在路边啃。”

张采萱抓住了重点,“馒头哪里来的?”

虎妞娘摇头,“我没看到分馒头的人。采萱,看样子是有人拿馒头请他们扫路上的雪,你说,会不会有人收我们的过路费?”

过路。什么的,没看到人,张采萱也不知道。不过,这种天气挖通这条路,肯定是有所求的。

虎妞娘脸上的笑意少了些,“我是想着,如果路不通,我们的青菜越长越大,到时候卖不掉,一粒粮食都换不到。如今路通了,哪怕付点过路费,也总能看到希望了不是?”

这想法是对的。

青菜虽然能换到粮食,但拿不出去,再值钱也只是青菜,饿了也只能吃青菜,如今能够拿出去,就能换到粮食,只是这粮食,说不准就要分给那挖路的人了。

作者有话要说:晚上8点

☆、第79章 第七十九章 再来

“大婶,谢谢你特意来告诉我这个。”张采萱压下乱七八糟的思绪, 对着虎妞娘道谢。

虎妞娘不在意, 摆摆手道: “不算什么, 去年你带着我去几回镇上都没收银子, 我都记得呢。”

她的手上满是红肿,不只是她, 许多人的手都是这样的。

她显然也冷,摆完手之后又赶紧塞回了袖子里,“村长现在应该已经知道了,他会去找他们管事的问话的, 到底是个什么章程, 等我知道了就来告诉你们。”

张采萱再次道谢, 送走了她。

回身就看到秦肃凛站在屋檐下,面上神情严肃,“采萱, 现在通路其实不太好。”

张采萱点点头。

路通了唯一的好处就是可以拿青菜换粮食。但是, 欢喜镇甚至是离欢喜镇不远的都城郊外, 两个月前就那么多逃荒的人,如果他们知道青山村里众人有粮食,或者是有可以换到粮食的青菜, 会不会粘上来谁也不好说。

张采萱和秦肃凛家中有粮食有鸡蛋还有肉,卖不卖青菜都无所谓。包括村里的那些人就算是没有粮食,用青菜合着粗粮糊糊还是可以过日子的。如今这路一通,就会多出许多别有用心的人。

很快, 顾家有人往村里去了,显然是得到消息了。

张采萱看到后,心里了然,看来顾家虽孤高不和村里人来往,但是有什么事情也有人报信。

吃过饭,已经有人在挖通村里到村西这边的路了,今天没下雪,秦肃凛拉着她站在院子门口观望,远远的,抱琴和涂良相携着过来,看到他们站在门口往那边看,抱琴老远就道:“采萱,这些是什么人呐?”

张采萱摇头,只看着那些挖路的人,扫路上的雪不是那么简单的,盖得那么厚,他们是用挖土的锄头刨出来然后搬到路边倒掉,这么一点点从镇上刨过来,不知道挖了多久。

挖了半天,眼看着路挖通到村西,那里面管事一样的人就带着所有人离开了。

此时已经是午后,眼看着天色就要黑了,抱琴看了一会儿,觉得太冷,拉着涂良回家了。

秦肃凛和张采萱也回家,打算做晚饭吃了睡觉,要不然摸黑做饭不太方便。

今天蒸馒头吃,张采萱本来不喜欢吃粗粮,但她知道吃些粗粮对身体好,所以,揉面时加了一半进去。

馒头刚刚起锅,外头却有人敲门,两人对视一眼,此时天色不早,一般人都不会上门来。

秦肃凛出去开门。

张采萱在厨房里将馒头捡到盘子里,半晌没听到声音,她往外看了看,就看到大门口秦肃凛和一个人对面站着,似乎在说话。

张采萱好奇,侧到另一边才看清了站在门口的人,确切的说,是看到了门口那人的衣衫。

入眼是浅蓝的披风,白色上只泛着隐隐的蓝色光晕,更显得清雅里带着奢华贵气。

——谭归。

时隔大半年,他居然再次上门了。

张采萱将馒头端到了屋子里,又回厨房去拿饭菜,看到门口秦肃凛并没有带他进来,两人就站在门口说着什么。

等她将饭菜摆好再出门时,门口又多了一个人。

杨璇儿。

张采萱无语,杨璇儿自从上次谭归离开,也再没有上过她这边来,就算是偶然遇上,她有时候连招呼都不打,显然已经不打算和张采萱来往了。如今她居然出现在这里,很明显就是冲着谭归来的。

张采萱站在屋檐下,看到杨璇儿似乎是刚到,几次想要说话都被谭归打断。想了想也往门口走去,走得越近,也就听到了门口几人的话。

“我只是想要跟你们请教暖房种菜事宜,这个是造福许多百姓的,如果可以种出粮食,就可以救天底下许多百姓。秦兄住在这青山村,不知道整个南越国现在已经水深火热,天底下的百姓正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百姓正在受苦啊!……秦兄,我不明白你为何不答应?”

这是谭归的声音,带着点点疑惑。

显然是秦肃凛方才已经拒绝过他了。

杨璇儿的面色似乎有些焦急,抢先开口道:“谭公子,你还记不记得我?”

谭归只看她一眼,随即收回视线,认真看着秦肃凛,等着他的答复。

杨璇儿见状,微微一笑,脖颈微扬,披风上雪白的皮毛更衬得她肌肤如雪,晶莹剔透。

“谭公子有所不知,这暖房种菜最先是我家开始种的,暖房也是我最先有的,我虽是女子,但也有怜悯之心,百姓正在水深火热,我愿意……”

比起上回猝不及防见到人,这一次的杨璇儿多了几分从容,侃侃而谈时眉眼似乎在发光。

当然,这是张采萱看到的情形,谭归根本没看她一眼,杨璇儿待要继续说时,谭归终于转而看向她,“姑娘,你知不知道什么叫非礼勿听?我和秦兄在谈正事。”

这话很不客气,潜意思就是:哪里凉快哪里待着去。

不对,这种天气,应该是哪里暖和哪里待着去。

杨璇儿眉心蹙起,并没有退缩,再次道:“谭公子,暖房种菜我也会,而且我家中如今就有种好的,你完全可以先去看了再说。我愿意全数告知你我所知道的一切。我不明白你为何执意……”

杨璇儿暗示性的扫一眼秦肃凛。

谭归终于认真打量她一番,杨璇儿侧脸对着他,下巴微扬,看起来眉眼精致,长长的睫毛微翘,灵动非常。

半晌,谭归淡然道: “秦兄只是看起来严肃了些,心底却善良,早晚会答应教我。至于你,你想要的我给不起。”

杨璇儿的脸先是一红,是羞的,随即听明白他的话后,苍白下来。忙解释道:“谭公子,你误会我了,我什么都不要的。”

谭归不耐烦,“这话你自己相信吗?”

这两人纠缠起来没完了,张采萱走近,唤道:“肃凛,吃饭了,一会儿该凉了。”

秦肃凛回身看到她,对她点点头,抬手关门。

谭归正纠结怎么打发了杨璇儿,眼看着秦肃凛就要关门,他怎么肯,抬手拦住,“别,我真有正事。”

不由分说挤了进来,对着不远处马车边的随从摆摆手,挤开秦肃凛,亲自关上了门,也将杨璇儿关到了外边。

张采萱转身进屋,谭归跟着秦肃凛也进来了,道:“秦兄,你方才早点让我进来不就没事了,这姑娘也太难缠了。”

秦肃凛不以为然,“缠你跟我有什么关系?”

张采萱唇角微勾,说起来到目前为止,就她知道的,还没有人心悦秦肃凛。

秦肃凛身量修长,长相也不差。虽然严肃了些,但应该也有姑娘心悦,只是他平时和姑娘家相处时疏离有礼,绝对不给人暧昧的想法。人家姑娘看到他冷淡,自然就退了。

如秦舒弦对周秉彦放不开,其中周秉彦待她温柔,还有在成亲之前两人走得近有很大关系。给人希望又让人失望,人家可不就放不开了。

谭归不再说起杨璇儿,看到桌上那盘翠绿的青菜,眼睛一亮,“我就知道你们家肯定有。”

张采萱听着这话不对,而且今天下午路才挖通,他人随即就到了。想到这里,她问道:“谭公子,那些挖路的人,不会是你请的?”

谭归点头,“当然,我说管饭,然后就好多人来了。”

张采萱皱眉,面色冷了下来,“谭公子,你打算怎么安置他们?这条路通了,都城郊外那些人跑到青山村怎么办?”

谭归摊手,浑身痞气,有些无赖道:“所以我来问法子了啊。只要你们告诉我法子,我就把镇上和城郊那些人全部带去造暖房种粮食。只要一人每天发两个馒头,他们肯定都愿意的。”

说完,他收起痞气,面色慎重许多,“方才我说的不是假话,南越国许多百姓都在饿肚子,天气变成这样,我们总要想办法活下去,上半年我在你们家吃到青菜就觉得奇怪,后来我回去仔细询问之后,发现冰天雪地的真的有人在卖菜,而最早开始卖种得最好的就是你们家。”

半晌,秦肃凛才道:“恐怕要让谭公子失望了,我只会种菜。”

张采萱也道,“种菜和种粮食完全两样,本身青菜一年都可以种得出来,只要冷热合适,种子就会发芽,长大就可以吃。但是粮食不同,就算是发芽了,也不一定会有收成,要不然我都开始种了。”

张采萱虽然也不太懂,但她知道,想要收果实的东西可不只是要发芽那么简单的。

谭归叹气,“我总要试试,而你们的暖房能够让种子发芽,就已经很难得了。不说别的,只要你们告诉我法子,都城外的那些人只吃青菜就可以养活了,也就不会乱。你们住在这里没出去可能不知道,现在从都城出来的马车,多半会被抢,都是粮食闹的。人要是到了绝境,杀人都会做,真到了那时候……”

语气叹息,未尽之意明显。

秦肃凛想了想,问道:“你拿愿意拿多少银子来买?”

谭归一愣。

张采萱看到他如此,挑眉问,“谭公子,你该不会以为我们夫妻会善良到白送你法子?我们连你的身份都不知道,又怎么相信你是真的想要拯救苍生?万一你是骗子呢?只想着骗了我家的法子去种菜卖给都城的大户人家,抢我们家生意?也不是不可能……”

张采萱这些话有夸张的成分,比如抢生意什么的,根本不可能。

谭归沉吟片刻,“你们想要什么?”

作者有话要说:晚上12点

☆、第80章 第八十章 法子

想要什么?

两人对视一眼,他们有粮食有肉有菜, 现银还有一千多两, 单就过日子来说, 根本就什么都不缺。他们两人都没有太大的野心, 只是想要好好活下去而已。

半晌,张采萱道:“这暖房的法子, 其实说起来很简单,其余就是靠自己摸索而已。”

整个青山村的人都有暖房,而且每家都能种出来青菜,只是看个人用不用心, 愿意花心思研究的人, 总能种得好一些的。

而且, 真要惹恼了谭归,村里多的是人愿意卖他法子,那杨璇儿还愿意送呢。

秦肃凛沉吟半晌, “我们家确实种得最好, 但这暖房不是我一家的。青山村那么多人等着靠这个暖房种出来的青菜换粮食呢, 如果给了你,到时候满都城都是青菜,我们的青菜就卖不掉了, 村里那么多人,如果饿肚子……”

谭归不说话了。

就在这时,外头又传来敲门声,秦肃凛起身出去开门。

屋子里沉默下来,  秦肃凛很快带着村长进来了。

村长面上红润,这样的天气里额头上冒了一层细汗,不知是紧张的还是累的。看到屋子里的谭归,他顿了顿才上前,微微行礼,“见过公子。”

谭归随意摆摆手,“不必多礼。你是……”

村长今天一听说村子通路就赶紧到了村口去看,却只看到了挖路的众人,管事模样的人一问三不知,只说听了主子的吩咐,带着这些人挖路。

村长当然不相信挖路的人会那么好心,反正路通了早晚会来,于是他搬了椅子坐在村口等,等了半天,实在忍不住回去上了个茅房,等再回来的时候就听村里人说,有马车到秦家这边来了。

他这才急忙忙的赶来。

秦肃凛适时道:“这是我们青山村的村长。”

村长微微弯腰点头,“敢问公子可是为了暖房一事而来?”

谭归挑眉,“是又如何?”

语气随意,毫不客气。村长面色微微一白,却还是道:“公子,今年朝廷虽然减了税,但是我们没有收成,我们村许多人交税的粮食都是去年省出来的。如今就只盼着路通了之后拿青菜换粮食,公子若是找人造暖房种青菜卖给都城的大户人家,我们……我们就没有活路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