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兰芝堂叔家有个堂弟,今年十七,孝顺知礼,干活还能吃苦,当然,这些消息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从什么人口中传出来的,反正大家提起刘承,就是这番话。

他们家前面就跟虎妞娘暗示过想要结亲的意思了,而且当下的情形谁都知道,真要是把闺女外嫁,才是害了她。

刘兰芝堂叔刘柱掰着手指盘算了半天青山村各家的孩子,基本上都是姓张,同姓不婚,虽然不是绝对,但在青山村还没有这个先例。排除姓张的,村里就再没有合适的人选了。但是有他们搬了进来。

本来胡家近水楼台,但他们家就没有年纪合适的人。最后再三排除,只剩下刘兰芝的那个弟弟和他们家刘承了。刘柱是个有心的,他们是外头搬进来的,本身根子不深,很容易就被村里人放弃,最好是结一门青山村的姻亲,有亲家帮衬,才算稳当。

刘兰芝已经嫁入青山村,算是结了姻亲。

只剩下他们没着没落的。村里倒不是只有虎妞一个合适的姑娘,但是他们家是众人默认的富裕,家中肯定有余粮的。接济一下亲家似乎也很正常。

本来他千防万防,就怕刘兰芝跑到了前头和虎妞家定了亲事。没成想到最后杀出一个胡彻。

无论他怎么想不通,聘礼都下了,再不甘心也只能认了。

抱琴听到消息,还特意跑过来找张采萱打听。

她实在是太无聊了,家中的活有涂良干着,平时就看着嫣儿了。反正都是带孩子,她把孩子抱过来,也就可以和张采萱作伴了。

抱琴低低道:“前些日子,隔壁大嫂还跟我说起虎妞呢。”

抱琴口中的隔壁大嫂,就是刘承的大嫂了。

“为何?”这些事情,张采萱足不出户自然是不知道的,当下只觉得疑惑。

抱琴瞪她一眼。

事实上张采萱心下一转就明白了,笑道:“只能说没有缘分。”

虎妞娘特意找了胡彻,就是为了不让虎妞去理那些妯娌婆婆的。刘柱家中老老少少十来个人,大矛盾没有,大家心气不平还是有的,就像是虎妞娘自己说的,妯娌多了,为了洗个碗还要推脱来推脱去的。更别提冬日里洗衣之类的事情,脑子不够灵光,不会偷懒的人只能吃亏了。

抱琴疑惑,“但是他们住哪?总不能成亲后还在你们家做长工?”

张采萱双手一摊,“我哪里知道这些,大婶应该会跟胡彻商量?”

没过两天,村里就有消息流传出来,虎妞招赘,不过因为家中地方小,所以虎妞娘还要给她造新房子,他们家的院子里地方不大,那院子本来就是一个,虎妞爹和她大伯一人一半。

没有地方,就新买了地基,新房子就在杨璇儿家隔壁靠近抱琴家的那面。

张采萱没想到虎妞爹居然还能说动杨璇儿卖地基给她,可见这个妇人平时待人虽热心,却也是很聪明的。

现在天气冷,年后天气回暖了就开工,明年十月的婚期,完全来得及。

几天过后,村里就接受了这些,而虎妞往张采萱家来时,再没了以前的大大咧咧,颇有些温婉贤惠的感觉了。拿着针线一坐就是半天,跟张采萱学绣花也越发认真了。

看起来她对这婚事倒不抵触。

不仅不抵触,张采萱偶然还看到她给胡彻送了一双鞋子。

今年的冬月里,一直不见下雪,外头的青菜还能吃,村里有人的暖房就种上了大麦,更多的人一直种着青菜,打算等外头的菜冻死之后卖个好价钱。

当然,现在也能卖,就是便宜得多,拿到镇上跑一趟,只能换回来一点粮食。

不知怎的,张采萱得了风寒了。

一直以来不生病的人,突然就发起热来。还是秦肃凛先发现的,早上的时候,骄阳都醒了,张采萱却还是不想起床,觉得自己没有精神,只想睡觉。

迷迷糊糊的秦肃凛的温热的手就放到了她的额头,随即就听到他担忧的声音,“采萱,你发热了。”

张采萱有些愣怔,抬起软绵绵的手去摸额头,只觉得无力,倒不觉得自己烫。胸口闷闷的难受,气有点喘不过来。

秦肃凛看着她蔫蔫的样子,立时起身,“我去给你煎药,你必须得喝药了。”

张采萱只点点头,又沉沉睡了过去,不知道过了多久,她再次醒过来时,只觉得满嘴苦涩,早前那种昏昏沉沉的感觉已经没了,秦肃凛正坐在一旁,耐心的推骄阳的脚让他往前爬。

“爬……爬……爬……”

秦肃凛的声音里满是鼓励,张采萱睁开眼睛就听到这个,嘴角不由得勾了起来,坐起身就看到骄阳歪歪扭扭的勉强算是爬着往前挪动。

听到动静,秦肃凛转眼看了过来,看到她睁开眼睛,笑道:“觉得如何?”

张采萱浑身无力,勉强坐起身,秦肃凛还过来帮了她一把,惹得她轻笑出声,“不过是风寒,怎么你跟伺候大病一样?”

秦肃凛垫了个枕头,又倒了一杯水递给她,“你要好好养着,骄阳还等着你呢。”

张采萱端着水喝,入口温热,不冷不热刚刚好,冲去了口中苦涩的药味,她似乎记得自己起来喝了药来着,却因为困意太重,没喝多少水。

温热的水入喉,心里一片慰贴,来了些精神,也有兴致玩笑了,笑着问道,“只有骄阳吗?”

她在病中,秦肃凛也不逗她,老实顺着她的意思,“还有我。”

果然,张采萱笑容更大,认真道:“谢谢你。”

秦肃凛一愣,随即失笑,“说什么谢?我们是夫妻,本就是应该互相照顾的。”

张采萱看着他的眼睛,他的眼睛平时是漠然的,只有看着她们母子的时候,里面满是柔意,不由得轻声道:“肃凛,能够嫁给你,我很幸运。”

她是真心实意这么认为的。

秦肃凛耳朵有些热,却还是认真看着她,道:“能够有你们陪着,我也很幸运。”

屋子里温暖,有种温馨的感觉流淌,突然,秦肃凛面色一变,“骄阳……”

张采萱转眼看去,只见骄阳的裤子,肉眼可见的晕开一大片水渍,她再也忍不住笑出声来。

哪怕是尿了裤子,气氛也还是温馨,比起温馨,又多了些欢乐。

秦肃凛拎他过来,帮他换了裤子,张采萱又困了,再次睡去。

一直不生病的人,偶尔生了病,痊愈起来似乎颇为艰难。秦肃凛倒是不着急,他还不让她起身,最近天气冷,有张采萱生病在前,他再不让骄阳去外头逛了,就是去,也裹得严严实实很快就回来了。

张采萱一躺就是五六天,正当她觉得自己可以出门放风的时候,外头下起了雪。

往前两年都有大雪,一夜之间天地间白茫茫一片似乎也让人没那么难以接受了。雪花纷纷扬扬落下,隔着开了一条缝的窗户看,还觉得景色不错。

下雪了。

各家又开始缩在家中不出来,不是因为不能,只是不想。以前这么大的雪,众人是坚决不出门的,就怕踩空了摔跤。

作者有话要说:晚上12点

☆、第122章 第一百二十二章 外来

现在倒不会一点不出门了,大概是习惯了走这样被雪盖过了看不清路的路, 也可能是习惯了这样恶劣的环境。如果真必须要出门, 拎根棍子探着路就去了。

别人如何张采萱不知, 反正她自从病愈后,秦肃凛就很注意她了, 等闲不让她出门,也不让她碰冷水, 与之相对的就是秦肃凛越来越忙。

外头冰天雪地, 胡彻每天除了喂猪,就看好后面的暖房里面的火就行了, 比起以前砍柴,再轻松不过了。

本来张采萱以为, 今年和往年一样, 等天气再冷一些, 地里的青菜死完,要是谭归再给力一些, 挖通了路的话,他们就可以去镇上换些粮食回来。当然 ,没那么冷最好,青菜最好也不要死,无论如何,正常的年景,总比现在日子好过的。

除了青山村,外头的人家中都少有余粮, 不过不包括都城来的那些管事,最是不缺粮食和银子。而青山村中各家存的粮食,除了今年从地里收的,大半都是谭归拿出来的,而如今想要换粮食,也只有都城来的管事才能拿得出来了。

张采萱本来以为,他们如果再出门,可能就是谭归挖通了路之后去镇上换粮食,却没想到,村里会有外人来。

不只是她没想到,可以说村里许多人都想不到。

下雪的第三天,院子门突然被砰砰敲响,秦肃凛打开门后看到是愁眉不展的虎妞娘。

张采萱在屋子里,好奇的看出去,这样的天气里出门的人可不多。

就听她道:“秦公子,村口来了许多人……”

张采萱闻言,想起的却是欢喜镇上那些要饭的乞丐,顾不得冷,走到门口,就听到秦肃凛问:“来的都是什么人?”

他语气也肃然起来,较往日多了些慎重。

虎妞娘叹口气,“穷人,衣衫破破烂烂的,又瘦又黑,还有的生了病。”

秦肃凛语气越发慎重,“他们来做什么?”

虎妞娘摇头,“不知道,我得了消息就赶紧过来告诉你们了,你们要不要去看看?。”

秦肃凛摇头,“我们不去,采萱还在病中,我还有尿布没洗,还得照顾骄阳,他的米粉我还没碾出来……”

这些都是事实,似乎自从张采萱病后,秦肃凛就一直忙得停不下来,看起来空闲,但却每天都有各种杂事。

以前张采萱随意搭把手就干了的活,比如洗尿布和碾米粉,如今秦肃凛全部不让她做。

虎妞娘点头,递上一个包袱,“最近天冷,虎妞天天窝在家中,又做了一双鞋,你们帮我拿给他。”

虽没有明说,在场几人却都知道“他”指的是谁。

秦肃凛接过,“行,大婶,如果有什么消息,还劳烦你过来告诉我们一声。等虎妞成亲时,我们给她送一份厚礼 。”

虎妞娘闻言,笑容加大,“没事,不值什么,送什么厚礼,不用破费。”

她虽是这么说,但大家心里都清楚,这份厚礼肯定是有了的。

等胡彻和虎妞成亲送厚礼,是他们两人商量过的,不提虎妞娘和他们家走得这么近,但凡有消息冒大雨都会过来说,就只胡彻老老实实帮他们家干了两年活,买些东西送上,本就是应该的。

尤其虎妞娘今天还拿着棍子探路过来。

等她走了,秦肃凛关好门进屋,把鞋子放在桌上,真的转身出门去洗尿布了。

骄阳这会儿睡着了,张采萱拿出针线,开始缝帐幔,小被子已经做好,只等着帐幔挂上,小床就差不多了。

不知道过去了多久,外头又响起了敲门声,这一次张采萱出去开了门,门口还是虎妞娘,一天跑两趟,无论是什么时候都是不多见的,再看到她面上的茫然,张采萱忙问,“大婶,可是出了事?”

虎妞娘回神,“村口的那些人,大部分都是要饭的。但有些自卖自身,有些卖儿卖女,你们要不要去看看?”

去看什么?

当初她就是因为灾年吃不上饭被张全富卖了养活一家人的。

见张采萱不说话,虎妞娘试探着道:“胡彻和你们订的契约年后应该会解了,你们要不要再买个人?”

张采萱皱眉,不是因为胡彻不干了。而是请人和买人完全两样,请人是花银子和粮食买胡彻的劳动力。买人则大大不同。

张采萱好奇,“村里有人买吗?”

虎妞娘点头,“有人买,有两家都买了十三岁的姑娘,不过他们都有年纪相仿的儿子。”

不用说都知道是买的媳妇了。

买来的媳妇没有娘家,任打任骂任劳任怨,最要紧的是……便宜。

想到这里,张采萱问道:“买人什么价?”

提起这个,虎妞娘面色一言难尽,“两百斤粮食。”

张采萱默了下,“我们考虑考虑。”

虎妞娘讶然,这会儿村口正热闹,还考虑?大概是不打算买的意思了。

不过她到底什么都没说,转身深一脚浅一脚的离开了。

秦肃凛从厨房出来,问道:“怎么说?”

张采萱叹口气,“村口那边……卖人呢。”

她抬起头看看白茫茫的西山,有些茫然。真的有人买人啊,她还真是前世今生第一回看到。

秦肃凛皱皱眉,“我看看去。”

“这么冷,别去了。”她私心里,是不想买什么人的,总觉得那样身不由己命也不由己的人生,不想让别人体会,虽然她也知道自己是自欺欺人。

在这南越国,就算是丰年,也免不了有人签那卖身契,更何况现在,外头在她不知道的地方,许多人正水深火热呢。

秦肃凛摸摸她的发,安慰道:“没事,我很快就回来。”

张采萱也不劝,她还要照顾骄阳,这么冷的天,她是不会去村口的,这边走过去,外头都是雪,来回得要半个时辰。

回了屋子,骄阳呼呼大睡,她又拿起针线,却有些心神不宁。

随即又觉得自己虚伪,这样的年景,整个南越国就算没都城这么严重的灾情,也差不多了。说不准更厉害些,到处都是买人卖人的,她也不是多聪明的人,又救得了谁?

而且,村里买人跟大户人家买丫头不一样,大户人家图个忠心,就喜欢买那年纪小的丫头和小子。农户家中,可没有人愿意买个孩子回来养着,自家的还养不活呢。要买也是买那年纪大的,最起码能够干活的 。能够干活,年纪已经不小,签那卖身契也知道是个是什么东西了。

再说,那些自卖自身的,还是自愿的呢。

她这边胡思乱想,却真没想到,秦肃凛跑一趟,居然带回来两个孩子。

秦肃凛去了大概半个时辰就回来了,张采萱倒是不奇怪,他们夫妻都不是喜欢看热闹的人。但是看到他身后的两孩子,张采萱哑然半晌,才道:“你买的?”

秦肃凛摇头又点头,“算是。”

张采萱皱眉,是就是,不是就不是,算是是个什么意思?

看到她皱眉,那个紧紧护着身后女孩的男孩上前一步,看得出来他很紧张,鞋子尖上已经破出来的洞看得到冻得通红的脚趾紧紧蜷着,声音也颤巍巍的,“夫人,我们吃得很少,一天一把粮食就够了,我会干很多活,会砍柴会做饭,还会下地。我妹妹还小,等她长大,她也会帮忙干活。”

他的眼神落到张采萱手里的针线活上,“我让她帮你做衣衫……额,我妹妹很听话的,我让她做的事她都会做的,也会听你们的话。”

他看起来只有六七岁大,浑身衣衫破破烂烂,还有些补丁,脸上和手上都满是冻疮。他妹妹倒是好点,但满脸怯生生的,眼神都不敢看她。

张采萱很怀疑他口中的话,哪家六七岁大的孩子会砍柴?能够帮着拖柴就很厉害了。

作者有话要说:这章少点,明天多更一些,下午两点

☆、第123章 第一百二十三章 砍柴

这个不是最要紧的, 要紧的是, 这么两个孩子, 真的到了家中,总不能再把人赶走。

现在赶出去,跟让他们饿死冻死有什么区别?

外头已经在下雪,而且以后会越来越大,看他们身上的衣衫就知道两人肯定是没有银子的。而且跟着秦肃凛回来连个包袱都没有。

张采萱一时间也有点不忍心了。

秦肃凛提议道:“采萱,让他们住到对面院子里去。”

得,他都这么说了,留下就留下。

张采萱转而问道, “你们叫什么名儿?”

男孩面上瞬间露出喜色,“我姓吴,叫吴山, 我妹妹叫吴雪。”

张采萱点点头,看了看他们身后, “你们有被子……有行李吗?”

吴山低下了头。

不用说,肯定是没有的了。

就在这时,床上的骄阳醒了, 秦肃凛上前抱起, 哄了下递给张采萱,“你看着骄阳,我让他们去对面,你别管了。”

张采萱点点头。

秦肃凛倒是很快就回来了,方才张采萱听到他开隔壁的门了, 那里面被子衣衫什么都有。应该是帮他们拿被子了。

张采萱也不问被子,只问道:“到底怎么回事?”

秦肃凛进门,带进来一股冷意,他凑到火盆边暖手,道:“他们俩拖着他们的娘过来的。”

“啊?”张采萱有点疑惑,“他们有娘的?”

那带回来做什么?

秦肃凛摇头,“已经没了,方才你没看到吴山的手心,已经全部磨破了,血肉模糊的,我看了都不忍心。”

没了?

也就是死了。

张采萱隔着窗户看了看对面,“那现在他们的娘呢?”

秦肃凛叹口气,“已经葬了,我找人挖坑来着,然后他们就非要跟我回来。”

“这么快?”张采萱疑惑。

葬人可要挖墓地,哪有这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