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采萱笑了笑,这么多年来,秦舒弦这还是第一回心平气和唤她嫂子,也是第一次好好跟她说话。“你吃饭了吗?”

说话间,看到桌子上托盘里丝毫未动过的饭菜,张采萱有些惊讶,“你不饿吗?还是饭菜不好?”

距他们进村到现在,可过了两三个时辰了。

秦舒弦摇头,道:“饭菜很好。我等秉承,他去砍柴,应该快要回来了。”

见张采萱疑惑,她笑了笑道,“秉承就是媛儿的父亲。”

张采萱一时无言,她虽然对秦舒弦这几年的日子好奇,却也不想随口就问,毕竟是人家的私事,她们两人虽说是嫂子和小姑子的关系,说到底,本身就不平等,。

秦舒弦倒是不觉得如何,随口道,“秉承也是我表哥,是周府二少爷,不过他……”说到这里,她自嘲的笑了笑,“他后来回去的,可能你没听说过。”

她似乎不介意,张采萱试探着问道,“你们成亲了?”

外头可乱了,张采萱虽然没出去,却也知道,孩子他爹不代表就是夫妻。当初秦舒弦可是差点就做了周秉彦妾室的人。显然她对于是不是正妻没那么在意,只在意是不是那个人而已。

秦舒弦点头,“成亲了。”语气里满是叹息。

张采萱越听越疑惑,这周秉承在中可提都没提过的人物,从哪里冒出来的?

周府除了周秉彦确实还有别的少爷,但都是隔房的,二少爷也是隔房的,可不是周秉承。

秦舒弦见她疑惑,笑了笑道:“秉承是你走后才回去的,不过没多久他的院子就着火了,烧着了脸。后来……我就和他一起了,姨母怜惜我,给我们办了婚事,就让我们搬出来了。”

说到和他在一起时,秦舒弦的语气明显不正常。张采萱觉得,以秦舒弦的想法,应该不是自愿在一起的。待听到他们搬出来了,张采萱好奇,“那你们住哪里?”

秦舒弦仔细喂孩子喝米糊,抽空看她一眼,笑道,“一开始我们住在都城,后来物价太高,好多人都只能饿肚子,并且,经常有银子还买不到粮食。欢喜镇我来过几回,也听说过欢喜镇买东西方便,粮食和青菜都挺多。所以我们就搬到了镇上住到现在,这一次媛儿生病,我们把镇上的大夫都找过了,他们不是治不好就是没药材,后来多番打听,才知道赵老大夫搬到了你们村,这才找来。”

秦舒弦想起什么,扬了扬手中的碗,“对了,谢谢你的米糊,还有给我们的饭菜。”

看到语气平和的秦舒弦,张采萱颇为惊奇,她似乎没有不甘心,说去被烧毁容的周秉承时,也没有嫌弃。

恰在这时,院子里有人进来,周秉承脸上蒙着一块布,遮住了下半张脸,“舒弦,我回来了。”

张采萱从窗户看出去,看到他脚步轻快的过来。

看到张采萱在屋子里,他有些无措,转而看到桌子上的饭菜,他忙道:“嫂子,多谢。我方才砍了柴火,我知道现在粮食贵,我会付你银子的。”

张采萱含笑起身出门,对于他口中的柴火和付银子的话没有出声拒绝,笑道,“那你们吃,我先回去了。”

走出屋子,张采萱临出门前再次回头看向秦舒弦的屋子,似乎是……正常了。

原先张采萱看到秦舒弦对周秉彦放不开的样子,其实是有些不能理解的。当下的姑娘,骄傲一些的世家女,都不屑为妾。秦舒弦虽然是孤女,但出身可不差。在周府也没人亏待了她,她的地位只比廖氏低些,吃穿用度无一不精,分明就是和一般贵女没什么不同。廖氏女在整个南越国都是有名的持家有道,贤惠知礼,她有廖氏从小亲自教导,在都城中想要找个合适的夫君还是很容易的。哪怕不是宗妇,做个嫡次子的夫人绰绰有余,但她偏偏放不开,还不择手段奔着要去做周秉彦的妾室,不是不正常是什么?

或许是秦舒弦已经走完了自己的剧情,离了主角,所以正常起来了?

秦肃凛对于秦舒弦,真的不太过问,他们兄妹俩,除了血缘亲近,感情上比陌生人都不如。

不过张采萱也没觉得秦肃凛不对,当初秦舒弦在周府日子过得舒心,可没想过要照顾一下这个住在村里的哥哥。如今她落魄了,秦肃凛也没义务拉拔她不是?

当天夜里,张采萱听到外头院子门打开的声音,坐起身,看到门口站着的人影,问道:“肃凛,发生什么事了?”

秦肃凛站在门口,回身道:“似乎是孩子又发热了,他们去找大夫。”

张采萱拿起衣衫,“我们看看去。”

他们在村里不熟悉,这两天天气冷,也没有月色,外头可以说是黑漆漆一片,他们摸黑出去,可别小的没好,大的又摔了可就麻烦了。

秦肃凛不置可否,和张采萱一起出门,骄阳睡得熟,他们就没管,外头还有小白小黑呢。

孩子果然又发热了,老大夫披着衣衫给她针灸,道:“孩子体弱,这几天注意些,别让她烧得太热,一般就不会有事。”

秦舒弦眼眶红红,“多谢大夫。”周秉承递上银子,老大夫沉默着收了。

出门回家,又对着陪他们一起过来的张采萱两人道谢。

翌日早上,张采萱起身时,外头天色还早,满是寒意,她又回去加了一件衣衫,才觉得好些。

刚进厨房,秦肃凛也跟进来了,“采萱,我来帮你。”

张采萱没拒绝,她今天还是得帮他们做些饭菜。当然了,她才不会做得太好,和一般庄户家中差不多就行了。

张采萱听着外面的风声,道:“今天好冷,一会儿给骄阳多穿些衣衫。”

“你也多穿些。”秦肃凛嘱咐道。

张采萱低声给他说了昨日秦舒弦的经历,道:“周夫人那么喜欢她,怎会让她嫁了外室子?”无论这份喜欢是真心还是假意,这么多年过来,肯定是有几分真心了的。

外室子比庶子更让当家主母们厌恶,庶子在眼皮子底下长大,一举一动都看得到,吃穿用度得看嫡母脸色。虽然都不喜欢,但是外室子,你吃不准他什么时候冒出来,而且如果外头的女人厉害,很可能教导得好,想要掰弯都不容易。天生反骨,不好管。更别提他们的生母,一个是自己挑的,一个是夫君挑的,不用说都知道他自己选的妾室更合心意了。

一成亲就分出来,可见周夫人对周秉承的厌恶,连表面上的慈母都不愿意做。又怎么会答应让秦舒弦嫁?

秦肃凛沉吟半晌,道:“也不见得就是舒弦自己愿意的。很可能和周少夫人脱不了关系。你别看她莽撞直接,这几次来,每次可都是将周公子带走了的。”

张采萱回忆了下,可不是嘛。楚霏霏虽然脾气暴躁,但每次走,可都是带了周秉彦走的。张采萱以前还没发现,只以为她看不惯秦舒弦和周夫人才跟她们吵架,但是现在看来,吵架不是目的,她的目的是带走周秉彦,还让周秉彦对她满是愧疚,哪次不是追出去哄她?

这么想着,她有些恍然。楚霏霏人设简单直接暴脾气,但就不代表她是个傻的。相反,能够暴脾气活得洒脱还能让人放不下的,才是真正的聪明。

张采萱想了想道:“他们如今的日子好像不太好过。”

昨天周秉承都那个时辰了还跑去砍柴,可见他的心虚的,很可能是怕张采萱将他们赶出去,或者是不给饭吃。但若是有银子,张采萱不收留,村里还有别人家可以收留他们啊,不给饭吃,也可以去村里买粮食或者直接买饭菜。当然了,也可能是觉得愧对他们,才去砍柴补偿。

秦肃凛摇头,“不必管,过几天他们就走了。”

☆、第173章 第一百七十三章 好奇

也对, 张采萱也是这时候突然想起来了才说起而已,说到底, 他们都是他们夫妻人生的过客, 还是过好自己的日子要紧。

每天周秉承会上山砍柴, 秦舒弦则几乎闭门不出, 天天在家中照料孩子,那孩子发热就容易出汗, 衣衫很快就半湿了,张采萱见了, 也觉得孩子受罪, 将当初骄阳穿的衣衫翻出来拿了些过去。

秦舒弦看到骄阳的衣衫,没有嫌弃, 欢喜的接过。

张采萱见了,笑容也大了些。无论她是不是真的高兴,她这样的态度, 最起码表示她是想要和他们夫妻好好相处的。

“好些了吗?”

秦舒弦柔和的看着床上的孩子,笑着点头, “昨天午后开始就没发热了, 大夫说,如果以后都不发热,过个五六天, 就可痊愈了。”

说着,她站起身,对着张采萱弯腰, “谢谢嫂子不计前嫌愿意帮我。”

张采萱忙起身避开,脸上的惊讶掩饰不住。

她记忆中的秦舒弦,温婉中带着骄傲,从未将她这样的小丫头看在眼中,哪怕后来张采萱听了她的话和秦肃凛成亲成了她嫂子,也不见她对她这个嫂子有半分尊敬。

看到张采萱的惊讶,秦舒弦苦笑,“原来是我不懂事,以为吃穿用度比周府姑娘好,我身份就贵重了,就能抬起头做人了。其实撇开姨母,我就是个家道中落的孤女而已。等到出了事,就看得出来了。”

“当初我宿醉醒来,和二表哥躺在一张床上,最先放弃我的就是姨母……爹娘走后,我以为姨母是我唯一的亲人,直到那时我才知道,原来我一直都是一个人,没有人可以相信。”

秦舒弦眼眶红红,顾忌着床上睡着的孩子还不敢大声哭,张采萱听着她那压抑的哭声,心里也有点难受,道:“你现在有了孩子,也算是有了亲人。”

孩子的存在,难道不比那些虚无缥缈的亲情重要?如廖氏一般的当家主母,为了手中权利,就得有取舍,不够重要的人,总是被最先放弃的。

秦舒弦擦擦眼泪,“抱歉,我失态了。不知怎的就说到了这些。”

张采萱摇摇头,嘱咐道:“这衣衫放了几年了,你洗洗再给孩子穿。”

秦舒弦再次道谢,又送她到门口才转身回去。

秦肃凛也去找了周秉承,让他别再砍柴,好好的照顾孩子要紧,眼看着天越来越冷,说不准哪天就下雪了,到那时候,他们很可能出不去村。

住个几天还行,要是住一个冬天,张采萱是不答应的。

好在今年没有下雪,孩子的病也好了,活泼了些,挺好看的一个小姑娘,长相和秦舒弦很相似。大概两岁左右,只是因为生病的缘故,很是瘦弱。

周秉承说给银子,走的那天给了一锭金子。张采萱本以为他砍柴可能是因为银子不够,没想到他还真不缺。

不过那些骄阳的旧衣被他们带走了,秦舒弦是个识货的。骄阳衣衫的那些布料,都是最柔软不过的,现在可不好找。

张采萱两人送他们到村口,看着周秉承架着马车渐渐地远去。这一次秦舒弦一点事没闹,就这么简单的走了,张采萱还颇不习惯。

秦肃凛扶着她的肩膀,轻声道:“回家。”

张采萱转身,看一眼面前眉眼冷俊的人,问道,“其实村里比镇上日子好过。”

秦肃凛摇头,“他们自己选的。真要是想搬,也不是非要找我们帮忙的。”

也对,周秉承能拿出金子来,可见身家不菲,如果真想要搬进村里,肯定是有办法的。

回去的路上平静,时不时还有熟悉的人探出头和他们打招呼,村里许多人的院墙还是当初的那种篱笆墙,根本没用,个高的人抬脚就过去了。这种打招呼就很方便了。

虎妞娘也笑着问,“采萱,你那小姑子走了?”

“走了。”张采萱笑着答。

虎妞娘则和别人家不同,最近天气冷,好多人打招呼都在屋子喊一声就完了,她还跑到篱笆墙边,好奇问道,“怎么她如今……她嫁的那人是不是脸上有伤啊?”

周秉承砍了好多天柴,村里好多人都遇上过,看到过他蒙着脸的布,嘴上虽没说,但是心里一定是好奇的。

张采萱随意道,“好像有,我没问过。”

这一次老大夫可还给他配了专治伤疤的药膏的,不过老大夫也说了,只能是好看一些,想要恢复如初是不可能了。

周秉承脸上的伤其实不大,下巴处有手指那么粗长的一块,虽然不大,只是因为是火烧的,又在脸上,因为没有及时用好药,现在红彤彤的一块,颇为狰狞,张采萱也是偶然看到的。不过再如何,她也不想跟虎妞娘说,虎妞娘这个人,平时和村里人家长里短的说得颇多,有时候顺嘴就秃噜出去了。

张采萱和秦舒弦关系是不太好,但也不想让村里人议论她。

说起来秦舒弦这前二十年确实玄幻,先是秦家嫡出姑娘,后来全家遭难,好在有姨母,继续做大家姑娘,没想到婚事上栽了这么大个跟头,大起大落几回了,她的人生才得一小半。如果让村里知道这些,可能这个冬天都传这个了。

天气渐渐地转冷,外头寒风呼呼,说是立时会下雪张采萱都会信,实在是太冷了。

她本以为这个冬日应该不会有外人进村了,没想到居然还有人,还是个陌生人。

对整个青山村村里人来说,都是陌生的。婉生的爹找来了。

众人也是这个时候才知道,婉生的爷爷赵老大夫,其实只生下了一个女儿,赵婉。老大夫年轻时对于子嗣没太强求,没想到就只得这一个女儿。等到女儿长成,他又想起赵家的香火来了,要是没有儿子,有个孙子也好啊。于是就给女儿招赘,招赘的还是他自己教出来的得意弟子,本就是他捡回来的孤儿。和赵婉青梅竹马长大,成亲后日子还算和美,没多久就有了婉生,赵婉却在生孩子时难产,老大夫再是大夫,也还是没能救回来女儿,于是给孙女取名婉生。

他说是婉生的爷爷,其实应该说是外祖父才对。而婉生的爹,当初在赵婉还未生孩子时去外地接一批药材,带着接银子的药材一去十几年音信全无,老大夫都以为这个人死了。

当初老大夫还开了一间医馆的,因为他带走了那批药材的银子,赵婉难产后老大夫又病了一场,两三个月才勉强起身。医馆也没保住,后来辗转带着婉生到了欢喜镇做了个坐堂大夫。

张采萱会知道这个,却是因为婉生的爹赵峻来时,需要告知老大夫让他去接。老大夫听到名字先是恍惚,随即拎着锄头气势汹汹就去了村口,看到人后先是一顿锤,赵峻抱头到处乱窜还不忘求饶,让村里人笑话了好一阵。

老大夫年纪大了,哪里追得上正当壮年的赵峻,偏偏赵峻还故意跑得慢,时不时挨上一下,惨叫声震天。夸张得很,村里人先是吓着了,看了一会儿后发现,赵峻故意让老大夫揍呢,于是都在一旁看戏了。

虎妞娘此时看着那边赵峻抱头满场乱窜,时不时还配合着老大夫挥下的锄头惨叫一声,低声道,“当初老大夫刚来时,还跟镇上人打听赵峻来着,镇上好多人都知道这些事情,这么多年过去不见人回来,都以为他死了,没想到这又回来了。”

听到动静,因为天气冷躲在家中的人纷纷到了村口,眼看着人越来越多,赵峻惨叫一声后忙道:“爹……爹……不能再打了,哎呦我的背……哎呦我的腰……”

作者有话要说:下午两点。悠然还是没能多起来,明天真的要多。

☆、第174章 第一百七十四章 未平

老大夫追得气喘吁吁, 他平时不是这么张扬的人,此时村口场上挤了许多人,都看在他们俩追打, 累得弯腰撑着锄头喘气, 恶狠狠瞪着赵峻, 咬牙问道, “这么多年, 你跑到哪里去了?还回来做什么?”

赵峻垂着头,三四十岁的汉子, 一副做错了事乖巧的模样,他越是如此,老大夫越发生气。

老大夫颤抖着手指着村口大门,不知道是气的还是累的, “滚出去, 我没有你这样的儿子, 就当你十几年前就死了。”

赵峻扑通跪下,跪在老大夫面前, “爹,是我错, 您别生气。”

转而看向一旁有些呆愣的婉生,问道:“那是婉生吗?她和婉儿很像……”

老大夫本来有些软化, 闻言立时就怒了,抬起头中锄头,狠狠打了下去, 骂道,“关你屁事。滚……”

然后,所有人都僵住了。

老大夫自己也愣住了,他的锄头正正打在他的肩膀上,赵峻本就跪着,这一下之后承受不住,立时就趴倒在地,捂着肩膀痛呼出声。

先前老大夫虽说追着他打,但赵峻很有分寸,老大夫年纪大了,哪里追得上他,他几乎是跑几步就不痛不痒的挨两下,动作和声音夸张,其实并没有打着他。

但是这一下,所有人都看到那锄头狠狠地打到了他。老大夫更是清楚,他几乎都听到了锄头接触肉之后沉闷的声音。

老大夫丢开锄头,两步扑上去,扶住赵峻,“你怎么样?”

众人看到事情不对,都赶紧围了上去,“这没事?”

其实看了这么半天,众人都知道老大夫并没有他表现出来的那么狠,打人都是收了力道的。这一下纯粹是意外。

赵峻捂着肩膀,还扯出一抹笑,“爹,我该打,您就是打死我,我也绝不哼一声。”

“别说了。”老大夫怒喝一声,看向众人,缓和了语气道,“劳烦大家帮我把他抬回去。”

老大夫需要帮忙,村里人都很愿意,纷纷伸手帮忙。秦肃凛没上前,而是走到大门口去,将停在那边的马车拉进来。

那马儿瘦削,肚子都是瘪的,显然饿了许久,不过拉赵峻还是可以的。

婉生也爬上马车,时不时偷看一眼赵峻,有些沉默,很快到了村西,她跳下马车去开门,秦肃凛和老大夫扶着赵峻进门。至于村里众人,帮忙的看热闹的,都在后头走路过来。

赵峻看到老大夫慎重的面色,笑着道:“爹,没事。”

老大夫冷哼,“我是怕家中没有药,你要是断了手,我可不养闲人。”

听到这话,赵峻心里一松。

婉生看了他爷爷一眼,这是没有要赶赵峻离开的意思了。

伤势不重,甚至还没有当初秦肃凛被木头砸到那次的伤重,不过老大夫也找了布条给他把胳膊吊了起来,说这样好得快。

张采萱是牵着骄阳和村里人一起往村西去的,一路上众人议论纷纷,虎妞娘叹息,“家中有个壮劳力,老大夫和婉生的日子要好得多了。”

张采萱赞同,不说别的,就那刘承对婉生的纠缠,如果婉生的爹在家,他指定不敢,就拿扫雪来说,有赵峻在,轮得到他?

当初刘承对婉生的纠缠其实村里许多人到现在都不知道。如果被许多人知道,而婉生又明确表明不喜的话,其实村里人看在老大夫的面子上,也会帮忙的。只是这样一来,对婉生的名声就不太好了。

也有妇人低声道:“……婉生的年纪眼看着就要说亲,最迟明年,她爹回来了才好。”

众人纷纷附和。

张采萱到时,赵峻的胳膊已经吊起来了,老大夫的面色虽不好看,对着村里这些帮忙的人还是缓和了下来,只是对着赵峻还是满脸寒霜,显然气还没消呢。不只是他,婉生也没开口叫爹,老大夫也没刻意要求她。

村里多了一个人,似乎和以前没什么不同,还是有点不同的,如果是村里人想要大夫出诊,天气寒冷,地上下雨过后湿滑,以前都是老大夫慢悠悠走去村里看病,现在则不同,赵峻也是大夫,拎着药箱很快就能跑一趟。

冬月初,外头天天下雨,雨水里满是寒意,等闲是不愿意出门了。

一大早,秦肃凛就杀了一只兔子,张采萱正在厨房收拾呢,“采萱,这兔子你知道怎么做吗?”

张采萱含笑点头,“我看到有人做过。”

其实是她自己做过,只有这些手艺才能偶尔让她想起上辈子。不过,她看着边上围着的长相相似的父子两人,还是这辈子过得舒心一些。

张采萱特意给骄阳留了一些之后,往兔肉里面放了辣椒,这种天气,还是吃点辣椒抗寒。煮了满满一锅热腾腾的,还给对面的陈满树送了一碗。

秦肃凛看着面前的锅里的兔肉,闻起来香辣,一股辣气直冲鼻子,不过就是觉得好香,口中不自觉就有了口水。那种张采萱称为辣椒的东西,他确实有吃过张采萱原先炒的菜,虽然辣了些,但是味道不错。

在张采萱鼓励的眼神中夹起一块放进口中,兔肉炖得软烂,轻轻一咬,骨肉脱离开来,入口一片滑嫩,随即就觉得辣,又辣又香还想吃,吃过几口后,丝毫不觉得冷,还有些冒汗。

对于这个辣椒,张采萱是抱着期待的,兔肉入口,一片香辣,吃根本不想停下来。果然没让她失望,熟悉的感觉入口,她不由得叹口气,还是有辣椒吃,才算是过日子。

冬日里日子无聊,家中的活计还被陈满树包揽了大半,秦肃凛闲了下来,找了纸笔给骄阳开蒙让他练字。

这个是秦肃凛早就准备了的,当初骄阳刚刚生下来不久,他去镇上时就买了回来,这两年保存得好,拿出来正好合用。

张采萱有些好奇,拿着针线坐在一旁,时不时抬起头看看那边。

屋子里温暖,窗户打开了一条缝透风,冬日寒冷的青山村西头,最左边的房子却显得格外温暖。似乎也驱散了些这冬日的寒意,看得人心里暖融融的。

张采萱就觉得暖。却有敲门声打破了一室的温暖,秦肃凛起身去开门,带进来了婉生。

婉生手中拿着针线,还有一些布料,显然是过来做衣的,秦肃凛干脆带着骄阳去了隔壁屋子,那边烧了炕,炕上摆桌子让骄阳写字,更加不会冷。

婉生见了,有些不好意思,“姐姐,我是不是来得不巧?”

张采萱失笑,要是他们夫妻都在家就是不巧的话,那整个冬日也没有巧的时候了。“我们本来就空闲,骄阳正练字呢,有我在,他练不好。”

屋子里人多,孩子就不认真。虽然骄阳现在学字早了点,但张采萱希望他练字的时候能认真,不要随意对待。

眼神一转,看到她手中的布料,一看就是男子的衣衫,张采萱笑着问,“给你爹做衣衫?”

婉生点头,“爹回来的时候根本没带几件衣衫,换洗都少,我给他做两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