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肃凛点头赞同这话,“涂良他昨日跟旗长说,想要去剿匪。”

这个大概算是军营中那些想要往上爬的人唯一的办法了。

只要挑中,再能安全回来,无论是银子还是东西,多少都有点,哪怕这些都没有,也还有军功在呢,如果会表现,说不准还能捞个旗长做做,哪怕只管十个人呢。

张采萱惊讶,“真的?”

又疑惑,“他是为了什么……”

秦肃凛看着她不说话。

张采萱沉默下来,还能是为了什么?应该是为了抱琴肚子里的孩子,他们家很可能没有多少余粮了。

秦肃凛看到她如此,低声道,“涂良他会打猎,力气也大,还操练了这么久,只要小心些,应该不会有事。”

应该?

战场上刀剑无眼,尤其还是剿匪,那些人可不讲什么道义,没有章法的,偷袭耍赖都是正常的。涂良虽然力气大,但是有点太老实了。

还有秦肃凛也是,他这个人太正直,也不太好。张采萱担忧他的也是这个。

不过,张采萱再担忧,别人家的事情,说到底也不关她的事,哪怕那个人是抱琴。如果他们家真的没有余粮,张采萱不让人家去,岂不是断了人家生路。

张采萱微微皱眉,“那抱琴这一次还让嫣儿学字……那个花费可不少。”

秦肃凛摊手,“所以,她不让嫣儿写字了。”

说这么多,都是猜测。张采萱已经上了心,往后多观察一番,其实就能看得出来。

两人收拾了东西,外头的阳光已经落下,眼看着天就要黑了,秦肃凛起身,“我去接骄阳,顺便正式对老大夫道谢。”

张采萱也起身,“我也去。”

秦肃凛也不想和她分开,点点头,两人一起出门。

几个月的聚少离多,他们的感情并没有冷淡下来,甚至因为这份距离,更加察觉到对方的好。

因为分开后偶尔想起对方,都是想起对方的好处来,午夜梦回时,几番回味,等到再次见到人,只会觉得思念。一丝一毫不愿意分开。

院子里,婉生正翻晒药材,老大夫拿着医书靠在椅子上昏昏欲睡,边上屋檐下的桌子上,骄阳危襟正坐,手臂上袖子挽起。正认真练字。

张采萱和秦肃凛两人从未关闭上的院子缝隙看到这样的情形,相视一笑。真心觉得骄阳省心。

推开门,老大夫拿开医书,看到两人进门,含笑打招呼,“说了好多次不用接。骄阳自己都跟我说过,自己可以回去,对了,今天不就是他自己来的?”

秦肃凛上前,微微弯腰,“多谢赵大夫。”

老大夫呵呵一笑,摆摆手道,“不用谢,我收了谢礼的,这些都是应该的。”

他那呵呵里带着点深意。

张采萱当然知道他的意思,倒不是嘲讽。当初老大夫不止一次抗议,唤他时不要加那个“老”字,但是村里少有人听他的,尤其是秦肃凛夫妻,根本装没听到甚至知道他不喜欢听,特意这么唤他,就想看他气得跳脚。

如今倒好,秦肃凛最先改了这称呼。

笑容满是深意,话语里却满是谦卑。张采萱当然不能就这么应,光是那本泛黄的医书,就看得出老大夫是用了心思的,要不然随便几个字也把这么大个孩子打发了,忙道:“不,您的恩情我们都记得的。”

老大夫没接话,笑了笑后看向骄阳,“骄阳,今天就到这里了,你爹回来,本可以不来的。”

骄阳认真道了谢,才和张采萱他们一起出了门。

秦肃凛语气柔和,对着孩子,他总是有无尽的耐心的,笑着问道,“骄阳,你喜不喜欢读书啊?”

骄阳看着他,“爹,你喜欢我读书吗?”

“当然了。”秦肃凛毫不犹豫,“学些东西,对你自己往后有好处的。只有你过得好了,我们才能安心。”

骄阳似懂非懂,点点头道,“那我喜欢。”

张采萱一旁听着,突然觉得这话有点不对劲。是不是因为他爹喜欢,骄阳才喜欢。这可不好,骄阳才五岁,不需要考虑这么多的。

“骄阳,你自己呢?”张采萱问道。

虽然没有明说,但是在场几人都明白她的意思,包括秦肃凛,方才他也觉得有点不对了。如果真是因为他喜欢,骄阳才认真读书……他完全没必要现在就这么懂事的。

“我真喜欢。”骄阳重复道,“真的。”

好,张采萱有些沮丧,小孩子大了,都有自己的小心思了。

而且骄阳虽是孩子,但是却有主意,他不想说的事情,张采萱愣是问不出来。

张采萱突然想起什么,问道,“嫣儿呢,方才怎么没有看到她?”

骄阳蹦蹦跳跳走在前面,闻言回头,“她今天没有来。”

可能是涂良不让她来。想想也对,他难得回来一次,肯定是舍不得她离开的。只有张采萱两人这样的,才顾着自己说话,孩子想走就走。

三人到家不久,秦肃凛去了后院,看到不合适的地方就修修,涂良带着抱琴和嫣儿来了。

他们是过来送银子的。

涂良没想着让嫣儿学字,不过抱琴已经让嫣儿用费了那么多纸,往后不管嫣儿要不要继续学,都应该先还上跟他们借的笔墨纸砚。

当然了,没想着让孩子学字,这些肯定都是没准备的,只能拿银子来买了。

这些东西都不便宜,涂良没买过,也不知道应该给多少,他是个坦诚的,尤其是和秦肃凛,自觉根本没必要遮遮掩掩,直接就问,“秦兄,你们家借给抱琴的那些笔墨纸砚,我们应该付你多少银子?”又补充道,“不是我不还,实在是我先前不知道。如果你们不要银子,那我就下一次买回来还给你们。”

一番话不停歇的说完,语气慎重,“对了,还没对嫂子道谢,多谢你照顾抱琴和嫣儿。”

张采萱摆摆手,“不必。我和抱琴是朋友。”

秦肃凛看着他递过来的荷包,皱眉道:“你没必要这么急,等以后有机会买到了那些东西再还给我们就是。反正骄阳都用得上的。”

涂良笑了笑,收回荷包,“也行。我会尽快还上的。”

他似乎有些焦急,张采萱心里一动。正常情形下,家中如果欠了一笔账,如果还得上,一般是不会着急的。大不了晚些还,但是涂良此时的情绪似乎并不是如此。

涂良收好荷包,笑着道:“嫣儿暂时还是别学字了,认识就行了。”

张采萱两人都没多说,也不劝。

涂良一家人很快就告辞了,毕竟他回来一次不容易,也不会总在别人家过。

秦肃凛这一回还是在半夜离开的,他们来回次数多了,也知道什么时辰走最好。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次他们离开时,村长特意起了个大早,跑去村口问他们外面的情形。

现在外面确实没有以前那么乱了,不过到底还有没有人乱来,谁也说不清楚。秦肃凛当然不敢保证,不只是他,他们一起的人也只说自己没有碰上劫匪,至于还有没有,一律都说不知。

村长之所以会这么问,主要是因为,村里人又蠢蠢欲动想要去镇上了。虽然有张麦生每个月都会带东西回来,但是许多人都觉得……麦生很可能赚了大家银子了。

这个是肯定的,麦生买东西给他们的时候就明说了,他是收了路费的。现在的东西,无论是什么都贵,所以村里人觉得,麦生很可能赚了他们很多。

如果只是一两成他们还能接受。再往上,就接受不了了。

当然了,秦肃凛他们一行人中,麦生赚来的银子,他们也有一份的,无论私心重不重,都不敢承担这个责任。

村长半信半疑,不过见他们众口一词,也只能勉强相信。

秦肃凛他们走了,张采萱有孕后,也没想着送他,一开始还想着送送,后来习惯了就无所谓了。

等她醒来,外头天色已经大亮了,阳光洒落院子,只让人觉得温暖。

不只是温暖,有点热啊!

张采萱伸手抹一把额头上的汗珠,跑去唤骄阳起床,帮他洗漱后,带着他一起去厨房做饭。和以前的每一天都是一样的。并没有因为今天早上秦肃凛了的离开而有所不同。

吃过饭后,骄阳应该去老大夫家学字的时辰,张采萱特意唤住他,拿了针线活和他一起去。

骄阳到时,老大夫正在换鞋,上面满是泥土和灰尘,一看就是刚刚从外面回来。看到母子两人进门,笑着道:“今天这么早?”

张采萱看了看天色,大概是因为惦记着秦肃凛走,她比往常起早了两刻钟。其实也没早到哪里去。

母子两人笑了笑,都没说话,老大夫也不在意,他们如今已经很熟悉了,笑着对骄阳道:“先练昨天的“苍术”,一会儿我看看教到了哪里,再练今天的。”

骄阳点点头,走到屋檐下的桌边坐下,开始磨墨。

婉生正摆饭呢,老大夫这个时辰才从山上采药回来,他们每天的早饭都比村里人稍微晚一点。

看到张采萱站在一旁帮忙磨墨,婉生笑着问道,“姐姐,你们吃了吗?”

张采萱含笑点头,“不用管我们。”

磨墨其实挺费劲,不过老大夫一般不帮骄阳磨,因为写字的时候,手腕得有劲,骄阳虽然已经五岁,但在力道上还欠缺,所以他一直让骄阳自己磨顺便练练力气。

他有跟张采萱说起过这个,所以此刻她只站在一旁观望。

日头渐渐地升高,张采萱和婉生坐在院子里低声说话,尽量不打扰骄阳和老大夫。

不过,今天还是有点不同的,往日热闹的院子里,少了嫣儿活泼的笑闹声和她胡闹后抱琴斥责她的声音。

说真的,听习惯之后,猛然没了这熟悉的感觉,张采萱还有点不习惯。

她心下了然,她和秦肃凛的猜测合情合理,抱琴很可能供不上她练字了。

午后太阳落山,往常这个时辰骄阳应该收拾东西回家了。

张采萱正想着唤他呢,大门那边被人推开,抱琴带着嫣儿走了进来。一眼看到老大夫,直接走了过去,期间对着张采萱和婉生这边笑了笑。

抱琴满是歉然,“老大夫,嫣儿可能不再来了。主要是我月份大了,往后可能没空送她过来。”

老大夫眯着眼睛,看向一旁有点蔫的嫣儿,笑着柔声问,“嫣儿,你想不想读书啊?”

嫣儿摇头,“不想。”太耿直了。

抱琴的话也对,她那肚子,眼看着临盆就这半个月左右。不往外走是对的,毕竟她家中没有别人,还是在家里待产最好。

不过听到嫣儿的话,张采萱嘴角忍不住勾起,实在是她小脸上面色太正经了,努力做出一副她很认真的模样。

老大夫也忍俊不禁,笑着摇摇头道:“拜师礼我收了,就没有退回去的,如果嫣儿想要继续学,随时都可以来。”

抱琴眼睛一亮,再次道谢。

“等我生完了孩子,满月之后,我会继续送她来的,哪怕我供不起她练字,认字还是必须要的,她爹也是这个想法。”

老大夫方才带着笑意的脸色正经起来,点头赞同道,“认字确实很有必要。哪怕不会写,最起码简单的最基本的字要会念。”

张采萱起身带着骄阳告辞,抱琴和她前后脚出来,却并没有回家,而是随着张采萱往她家去了。

“怎么?到我家坐坐?”张采萱回身笑问。

抱琴点头,扶着腰跟着她走,“好费劲,生完了这次,我再也不生了。”

张采萱默了下,才道,“孩子随缘,根本不是你能控制的。”

抱琴兴致勃勃,“我问过老大夫了,他说了有避子药汤,我可以喝那个。”

张采萱也觉得,很有必要喝一些。就是有点麻烦,还有点伤身,不过对于她们来说,根本不算什么,要知道,秦肃凛他们可是一个月才能回来一回,要是遇上身子不方便,还不一定能喝得上。

她心里虽然这么想,却没说出来,一是她这边离生孩子还早,再有就是,抱琴此时正苦恼呢。“我是真没想到,嫣儿能那么费。你说她从小能吃能睡,长大后穿衣费,鞋子也费,我们家的碗筷,也被她败了不少,但是我没想到,那精贵的笔墨纸砚,她也那么费。”

“当初我一开始送她来时,还觉得她聪明,往后说不准会培养一个才女出来。”

张采萱听得囧了囧。

果然抱琴对嫣儿期待太高,就算是她是神童,也需要一个合适的夫子啊!老大夫只是个大夫,学的是药材和药效,可不是吟诗作赋,再说了,她们也没有那适合学吟诗作赋的书啊!

所以,才女什么的,只要抱琴不给她换夫子,这辈子大概都不可能的。

抱琴语气诙谐,显然如今已经看清楚了当初的想法可笑,对于嫣儿做不能才女虽然失望,却也没有太放在心上。

张采萱直接道,“跟着老大夫,学成女医差不多,才女……你可真是太难为老大夫了。”

抱琴噗嗤一笑,“我很怀疑,他要是知道我当初的心思,只怕是不愿意收下嫣儿的。”

张采萱也笑,带着她进了院子,看着两孩子围到了狗屋旁,认真道:“抱琴。”

抱琴瞬间就察觉到了她的慎重,回身看着她,“何事?”

张采萱看了看两个孩子,道,“孩子还少,现在没有定性坐不住,以后肯定可以。我觉得,无论男女,都要认字才好。”

抱琴沉默下来,半晌才道,“一开始我以为笔墨纸砚贵不到哪里去,嫣儿如果省一些,我们也能承受。没想到嫣儿不是那快料……也可能是她年纪太小,力气不够,以后再说。我会让她认字的,只是我可能只能在家中教她了。”

张采萱扫向她高高凸起的腹部,转身进屋,拿了一本书出来递给她,“这个是肃凛带回来的,总共带回来两本,我最近在教骄阳,这个你先拿去,等你学完了,再过来换这一本。”

抱琴眼睛一亮,伸手接了仔细收好,想起什么一般又叹口气,“先前是我不对,以为老大夫的那本书没什么特别,后来还是涂良跟我说,那个是老大夫祖传的,轻易不能见人,也不能有所损毁,是要一代代传承下去的,我找个日子,会特意去给老大夫道歉。是我太不知进退,做出的这些事情多亏了他包容。”

作者有话要说:明天晚上了,因为悠然明天一大早,六点就有事出门,不知道天亮了没有,想想就好冷~

☆、第200章 第两百章 人心

其实没有抱琴说的那么严重, 只是确实有些孟浪, 如果小气的人,很可能就生气了。

不过老大夫年纪一大把, 因为是大夫的缘故,看到的人很多,抱琴这点事情在他眼中,根本算不得什么,根本就没生气。

张采萱想了想道, “老大夫应该没生气,你看他对嫣儿还是一样尽心啊。”

她们有看到过老大夫是怎么教两个孩子的,都并不觉得老大夫是敷衍了事。别说看不出来,有没有用心,只要不是傻子, 都能看得出来。

老大夫是个很喜欢孩子的人,对着骄阳和嫣儿似乎有无尽耐心。

抱琴并不反驳,叹口气道:“他越是如此,我越是觉得我太不对了,好在嫣儿没有真的撕了它,要不然我真赔不起。”

张采萱也无话可说,抱琴想要去道歉,其实也说得过去。她带着嫣儿上门时, 的确是少了诚意的。当然了,老大夫的样子,似乎也只是随手一收。看了看天色, 劝道,“你回去,这么大的肚子,进出都得小心些。可别摔跤了。”

抱琴点头,牵着嫣儿,“那我回去了。”

张采萱站在门口看着她臃肿的身形渐渐地走远,一时间只觉得有些寂寥,还有些可怜。

抱琴只有一个人,还带着个孩子,如果真要是发动了,可就只能真的靠着隔壁邻居帮她找稳婆,万一隔壁不知道……

张采萱皱皱眉,觉得自己很有必要每天都过去看看她,就当散步了。

翌日午后,张采萱送了骄阳去老大夫处后,就去了抱琴家中,彼时抱琴正在院子里的躺椅上昏昏欲睡,没看到嫣儿。

她院子门虚掩着,张采萱看了,又是一阵难受。

本来村里那边的人,那篱笆小院子的院墙就是个摆设,但是村西这边不同,尤其是张采萱家进了贼,又有人往杨璇儿家院墙爬进去之后,村西各家的院子一般都是关了的。抱琴会虚掩,大概是怕自己发动后外人进不来。

她走进门,抱琴就醒了,看到她过来还是很高兴的,两人闲聊半晌,张采萱才起身告辞。

之后的日子里,张采萱刻意每天都去找她说说话,其实就是看她有没有发动的迹象。

六月底最后一天,张采萱如同往常一般去了抱琴家中,今日有些闷热,可能会下雨。她盘算着去看看就赶紧回来,还有就是,趁着没下雨再去走走,一会儿下雨了就没办法出门了。

骄阳在老大夫处,张采萱就没有不放心的,抱琴家中和往常一样,只是她今日没有躺在院子里,在厨房做米糕来着。今天天气少见的闷热,也难为她还能受得了。

张采萱走到厨房门口看到相对着吃点心的母女,没好气道,“你就歇歇,这种天气,也不怕中了暑气。”

抱琴不以为意,也不生气。含笑道,“刚刚出锅,你尝尝。”

张采萱伸手接过,还很烫,入口绵软香甜,味道很不错。抱琴对于点心这些做法,自有一套心得。

“很好吃。”张采萱随口赞道,语气很真诚了。

抱琴得意一笑,“那是,以前三公子就是因为这个点心才……”

说到这里,她语气顿住,抬眼从窗户往外看了看,才低声道,“过去的事情了。”

张采萱笑着摇摇头,“我不会说出去的。”

抱琴笑了,又递了一块给她,“我知道,这么多年了,你要说的话早就说了。”

两人吃点心,嫣儿也拿了一块,悄摸摸想要出门,抱琴余光看到,顿时大怒,“赶紧回来。”

嫣儿小身子一顿,回身讨好的笑着道,“娘,我只是拿去给维维看一下,我说你经常给我做点心吃,他不相信。”

维维就是刘家的和嫣儿年纪差不多的孩子。

抱琴闻言,面色正经起来,道,“嫣儿,你先回来,娘有话跟你说。”

方才抱琴大怒,嫣儿还能舔着脸说笑,此时看到抱琴的神情,她脚下在地上不安的小弧度划着。

抱琴直接出门走到大门口,嫣儿只要跨过门槛就出去了。她抬手,关上了门。

随着门关上,嫣儿的眼眶就红了,抱琴这边还没说话,她已经眼泪汪汪道,“娘,我错了。”

张采萱靠在厨房门框上,手中拿着点心,一口口吃着,并没有上前去拦住抱琴想要和嫣儿认真谈话的心思,看那母女两人这番动静,很显然抱琴这一次动了真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