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陪达芬奇超神的日子上一章:第 1 章
  • 陪达芬奇超神的日子下一章:第 3 章

Give the world the best you\'ve got anyway.

即便如此,给这世界你最好的。

——海德维希·爱娃·玛丽娅·基斯勒(Hedwig Eva Maria Kiesler)

☆、第 2 章

‘Da Vinci’的发音颇为清晰,她愣了下,显然有些诧异。

文艺复兴,意大利,达芬奇。

全都串在了一起,再巧合也不会是重名。

“你就是……达芬奇先生?”

她下意识地再次打量眼前的这个青年,想询问些什么,可乱糟糟的拉丁文在脑子里一划而过,组织起语言来颇有些困难。

海蒂知道和他有关的许多事情。

天才画家,代表作是《蒙娜丽莎》,而且和自己一样都是发明家。

可很多记忆和眼前的这个人拼在一起,似乎完全对不上号。

这个青年看起来有些凌乱和随意,房间里也乱糟糟的,似乎也没有什么人帮忙打理。

“你也许听说过我的名字,”达芬奇露出略有些无奈的笑容来:“相信我,不是你想的那样。”

去年那桩事闹得颇大,简直可以算个人污点之一了。

“吃饭,”他做出祷告的手势:“我们的天父,愿你的名受显扬,愿你的国来临……”

海蒂怔了下,垂首做出同样的手势,没有暴露任何破绽。

她是个纯粹的犹太人。

犹太教和天主教一直不太对付,可哪怕是上辈子二战的那段时间里,自己也对这段出身闭口不谈,连两个子女也对此一无所知。

——她甚至会背许多新约里的内容,从举止到衣饰也多年来有刻意的区别。

为了活着,人总是能够放下很多东西。

他们两人简单的用过午餐,又去把小工坊转了一圈。

弗洛伦萨有好几条长街的工坊,纺织、磨麦、绘画等行业混在一块,城市里繁忙而喧闹,人们都还算友好。

达芬奇一边向她解释着工作间里不能碰的地方,一边挑了个小杂物间供她休憩。

他从老师的工作坊里刚独立出来一年,手头也不算宽裕,现在租的这房子并不算大。

院子里晒着长条状码列的意大利面,是隔壁面善的老妇人赠与的。

画室里堆满了东西,有两块黑面包显然是太久没有收拾,现在索性拿来当做硬邦邦的画擦。

他的卧室也简陋而质朴,旁边还放了几本书。

最奇异的,便是满屋子到处都是的手稿。

海蒂一眼就认出来这字母有多特殊,甚至勉强能读懂一些。

达芬奇是左撇子,书写也习惯从右往左写。

不仅如此,他甚至连单词的所有字母都可以反着写,这样哪怕是记录些无关紧要的琐事,也没有人能读出来。

大概是注意到她的目光落在上面,他略有些紧张的解释了一句:“不要随便动这个——位置也不要改变。”

“你的加密方式很特别,”海蒂没有靠的太近,只是粗粗看了一眼壁橱上的一页手稿:“可是用镜子一照便出来了,不是吗?”

他写的全部都是镜像的文字,只要拿玻璃镜一照,便全都翻转了过来。

等等——这个时代有玻璃镜吗?

青年有些讶异,他点了点头,又叮嘱了一句:“不要告诉别人。”

海蒂忍着笑点了点头,同他瞒下了这个秘密。

这个人很奇怪。

不问自己为何逃亡过来,不问自己的出身和底细,急匆匆的就收了个女仆,简直没有任何戒心。

他难道有什么秘密吗?

等杂物间收拾出来,床褥也准备的差不多了,达芬奇忽然想到了什么,转头看向她:“你会酿造葡萄酒吗?”

海蒂懵了下:“不……会。”

青年的脸上露出失望的表情:“法国的女佣不会做这个吗?”

不,我会做无线通讯器。

我还会拍电影。

她不自然地咳了一声,询问道:“除了日常打扫和烹饪之外,先生还需要些什么?”

“那,你会酿造啤酒吗?”达芬奇皱眉道:“或者其他的酒?”

“……也不会。”

“算了,”他叹了口气:“我去买。”

“对了——意大利面总该会做?”

……这个时代对女人的要求这么严苛吗。

海蒂心想在他这做女佣总比去别处安全些,认真了神色道:“我明天就去学,找附近的老妇人问问怎么做。”

青年点了点头,竟也颇好说话。

他犹豫了下,开口道:“平时也不用做很多事情,有空的话,给我当下模特。”

“嗯,没问题。”

她帮忙把庭院和工坊里都打扫了一番,又预支了工钱去买了身衣服,趁着这新主人回工作间忙碌的空档,又出去转了一圈。

如今处在新旧文化的交界处,路边的人们既穿着意式织锦的普尔波安长袍,也有不少人如达芬奇一样穿着德意志式的切口裘皮袍。

女人们有些会用长巾裹住头发,衣裙多是分体式长袍,领口倒是低的可怕。

在达芬奇宅邸的不远处,就有好些奇奇怪怪的铺子。

海蒂虽然看不太懂意大利文的招牌,却还是一个个逛了过去。

铁匠铺、金箔铺、染布坊,再走远些竟然还有个眼镜店。

更有趣的,恐怕是随处可见的意大利面条。

人们甚至会当街揉制小麦面团,揉了切切了再晒,抻的老长了挂在外面。

不光是家家户户的院子里都晒了好些,街面上广场里都是金灿灿的一摊面条晒在那。

海蒂拢了一下头巾,把面容也稍微遮掩了一些。

她生得黑发蓝眸,面庞轮廓是典型的犹太长相,虽然漂亮出众,可和这里也确实有细微的差别。

这附近大致转了一圈熟悉了不少,她拿着仅有的工钱为自己添置了些东西,准备回家再做些杂活。

可当海蒂靠近达芬奇的房子时,附近的路人会露出诧异的眼神来,甚至停下脚步确认她是否真的进去。

——怎么回事?

海蒂隐约觉得有些奇怪,却还是推开铁门进去了。

达芬奇依旧在埋头写着文稿,似乎对画画并不感兴趣。

她没有过去打扰他,而是回了自己的房间,小心地把女仆装里的首饰全都取了出来。

那是从奥地利带回来的东西,也是与前世唯一有关联的事物了。

伴随着夹层被小刀拆开,四五个戒指滑落出来,上面的蓝宝石和钻石都璀璨如初。

少女垂眸打量着这几样旧物,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自己的心态好像还留在八十多岁的时候,见到这戒指都有些陌生。

在前世里,它们早就在美国和英国被典当干净了,几十年不见都有些陌生。

衣领下方也被绣了个暗层,左右各缝了两对耳环。

纯银质地,缀着石榴红的宝石,款式也颇为时髦。

如果哪日在这艺术家的工坊里待不下去了,还得想法子把它们再卖出去,最好能换栋房子。

裙摆的反面还有四五条项链,上面的珍珠和水晶都依旧熠熠生光。

海蒂穿着并不算贴身的麻布长裙,低低地叹了口气。

这些东西,回头还是要卖出一些的。

不知道在这儿能呆多久,可总归是要提前换好硬通货以防万一。

她刚才装作逛街的小妇人,在另一条街上旁观了人们交易的过程。

佛罗伦萨用的是金币和银币。

一枚弗罗林金币可以换作一百二十个索尔迪,自己要工作六十天才能换一枚金币。

等彻底熟悉周围环境了,要尽快换点钱回来。

她很有警惕心的确认了下周围的环境,然后把首饰分作了六份,准备在不同的时间藏在不同的地方。

虽然达芬奇是个历史里的名流,可历史并不能保证他的人品。

自己重生到了这个时代,傍身的首饰总归是要藏的越稳妥越好。

她裁了一段破布,把六分首饰缝合到小沙包大小,然后把它们暂时藏进了那女仆装贴身的内衣里。

刚才出去踩点了一圈,找到了几个很不错的地方。

等这些小东西被放置妥当了,海蒂收拾了下表情,一脸淡定地出了房间。

大艺术家还在埋头写东西,旁边的画仍然没有开始动工。

她瞥了他一眼,决定先解决下个人需求。

比如说饮水。

这里颇为奇怪,厨房里有葡萄酒,工作间里也有葡萄酒,自己房间里还放了一小扎麦芽酒。

可就是没有供人饮用的清水。

这儿没有水质净化器,也没有饮用式的水龙头,真得了痢疾恐怕也没有药。

还是得用高温煮沸杀菌了再喝。

海蒂在心里叹了口气,转身去井边打了一大桶,在厨房里找到了大概能用的坩埚,颇有些笨拙的蹲在灶台旁边生火。

坩埚挂在钩子上晃来晃去,完全是用来煮汤的。

等她好不容易用燧石点燃干草,再想法子煮沸了那锅水,已经是一个小时之后了。

滚烫的开水被小心翼翼地舀入洗净的陶瓶里,等放凉了就可以喝了。

她一边舀水一边打量着厨房,显然准备搜罗些食材做晚饭,身后又传来熟悉的声音:“——你在做什么?!”

海蒂差点烫着自己,转身看向门口的达芬奇:“我在煮沸水杀菌,先生。”

“不是有葡萄酒吗?”达芬奇皱眉道:“为什么要喝水?生病了怎么办?”

海蒂拿着木勺动作一顿,忽然意识到一件事。

现在是中世纪。

人们恐怕连细菌是什么都不知道——

“先生。”她深呼吸了一口气,决定把这件事情解释清楚。

不然自己会被当做疯子赶出去的。

“水里肮脏的东西,只要煮过一遍,就会统统消失了。”

她注视着达芬奇的眼睛,继续开口道:“您肤色苍白,手腕和多处有轻微的出血点,最好吃些柑橘或者柠檬。”

达芬奇微微皱眉,打量了她半晌才开了口。

“这些事情,你都是从哪里听来的?”

作者有话要说:海蒂(保持微笑):先生,多喝热水。

达芬奇:……?

【1月9日存稿手记】(不想看可按功能键直接跳章)

水、葡萄酒、啤酒:中世纪的欧洲人都在喝些什么

来源:中国日报网Sarah

1、水

有资料称,由于水中含有杂质和污垢,中世纪的人并不喝水。

其他资料则表明,人们不常饮水或许不是因为健康问题,而是阶级方面的原因。

穷人会喝水,因为他们买不起葡萄酒或啤酒。中世纪的人们也可以喝井水,井水相对比较干净。无论如何,尽管人们可以获取水源,但它却不是一种常规饮品——如果人们能买得起葡萄酒、啤酒或者蜂蜜酒,就肯定不会喝水。

2、葡萄酒

整个法国和地中海地区种植葡萄的地方,人们都喝葡萄酒。英国人倒不常喝,因为需要进口。

3、啤酒由谷物、水以及酵母发酵而成的酒精饮料。

啤酒只是一个通用术语,其中还包括其他发酵饮料,如麦芽酒。现在的啤酒中含有啤酒花,这是十六世纪以后才添加进去的。啤酒是人类最古老的酒精饮料之一,然而,我们并不知道谁是第一个喝啤酒的人。历史学家推断,人类对啤酒等酒精饮料的喜爱,是游牧社会演变为农耕社会的一个原因——农耕社会可以让人们定居下来种植农作物(当然,也可以喝酒)。

随着大麦在北部和西部地区的广泛种植,酿酒也开始发展起来。作为农业、知识和科学中心的基督教修道院也在不断改进酿造方法——起初酿造啤酒是给修士和朝圣者饮用的。酿造啤酒在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啤酒被认为是一种有价值的饮品,而且常常被当作报酬支付给工人们。

中世纪,酿制麦芽酒主要由妇女来完成。她们被称为“酿造者”,在自己家中酿制麦芽酒,一方面供家庭饮用,剩余部分则用来出售。酿造者为家庭赚取了可观的额外收入;不过,只在少数情况下,比如寡妇,酿酒所得才是家庭的主要收入。

☆、第 3 章

“是——听隔壁的炼金术师提过的。”海蒂强行回答道:“我从前侍奉的那家人附近,还住了个炼金术师。”

这个回答简直是机智又完美了。

欧洲最近几百年里,哪怕到了她出生那会儿,人们都颇为痴迷炼金术师的存在。

即便是发现了地心引力的牛顿,还有好些个著名的科学家,晚年里也难逃这神秘学科的吸引。

不仅如此,皇室宫廷也颇为迷恋炼金术师的存在,甚至花重金雇佣炼金术师研究奥秘。

点石成金术、不老泉、万能药水等种种传说的存在,一度让贵族们为之疯狂。

达芬奇在听见这个答案时,同样也惊讶却又信服。

“我还见过他是怎样制备药水的,”海蒂扬起眉毛道:“如果您这里有柑橘或者柠檬,我也可以为您做一份。”

也可以称之为,柠檬汁。

她观察到他的精神状态不算很好,而且饮食显然一直颇为讲究,恐怕一直缺乏维生素C,有对应的部分症状。

达芬奇半信半疑地又问了些其他的细节,也全都被海蒂挡了回去。

她做过编剧,做过导演,演了几十个剧本,对这些也颇算信口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