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门内,沈凤阁正蹙眉质问裴渠:“你就任由她跟着吗?你知道她是如何离的袁府,又是如何知道去找你的吗?”

小丫头来意不明,且张口就喊他爹,看起来像是离家出走,可谁知道这其中是什么缘故?小孩子心思纯善,被人利用了怎么办?

“台主是担心有人会顺着十六娘寻到这地方么?若只是因为此,大可不必这样冷酷地对待一个小孩子。”裴渠顿了顿,续道:“毕竟想要用十六娘当饵钓鱼,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他话音刚落,门外紧接着就传来一声应和:“就是就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说话者正是听到了二人对话的小十六娘。

沈凤阁显是有些意外,却还是问裴渠:“一路上当真没有什么异常?”

裴渠刚要回答,外面淘气的小娃又抢着嚷道:“没有没有!没有人怂恿我出来找爹爹,我是自己偷偷来的,没有人知道的。”

裴渠闻言转过身去,替沈凤阁继续发问:“那你为何会想到去找我?”

小娃隔着门板老实交代:“我走丢了……就只好去县廨。”她声音有点委屈,离家出走的小娃竟然觉得委屈!沈凤阁开了门,将耷拉着脑袋的小十六娘从门外拎进来,板着脸道:“你一声不吭出了门,你爷娘不担心吗?”

“太师府里的娘亲回汴州老家了……太师府里的爹爹也忙了好久不着家。”小十六言语中特意将生她的双亲和养她的双亲区分开来,吸吸鼻子,仍旧垂着脑袋。

裴渠拿过她怀里抱着的帽子,她正好腾出手来整了整肩上斜挎着的包袱带子,挪正后接着道:“我错了。”

小丫头认错比谁都快,看着很乖,心里歪歪肠子多的是,简直是狡诈界的高手。

高冷的沈凤阁没给她好脸色看,转过身就往屋里去了,她便只能抬起脑袋和裴渠大眼瞪小眼。裴渠瞥瞥屋那边,示意她过去说点好话,小丫头却鼓了鼓腮帮子杵在原地不动。

她想,好不容易撞上狗屎运才碰见台主爹爹,可台主爹爹却还给她坏脸色看,实在是令人高兴不起来。

小十六娘也是个臭脾气,自认为已经认过一次错,再低头实在是没出息,便一动也不动。

裴渠知她是与沈凤阁杠上了,又明白沈凤阁在与孩子相处一事上十分低能,便不打算插手,而是径直回屋看南山去了。

南山上回醒过一次后便又一直昏睡,实在令人担心。屋中光线愈发黯淡,北曲的歌乐声则又响起来。

裴渠给南山喂完水,起身点灯,又顺手卷起窗边竹帘,瞥见沈凤阁走到院子里,与小丫头你瞪我我瞪你地对峙了一会儿,最后无可奈何地将小丫头拎进了屋。

蝉鸣一声弱过一声,渐渐低了下去。暑气随西沉的日头缓慢消减,厨舍里饭菜香弥漫,小仆将晚饭端到堂屋中摆好,临时凑在一起的“一家人”便开始用饭。

沈凤阁与裴渠都没甚胃口,吃得又慢又少;小十六娘则抱着一只碗埋头拼命吃,看起来像是饿了一整天。她将面前小案上的饭菜吃得干干净净,就差抱起盘子来舔。她吃完了抬头看看两个大人,想说什么却老实闭上了嘴,只抹抹额头的汗,道:“为何台主爹爹会与裴叔叔一起住?”

裴渠不作声,沈凤阁也不说话。小丫头霍地站起来,又琢磨了半天说:“我想洗澡……”

她满头满脸都是汗,看起来脏脏臭臭的,不让她洗实在说不过去。

沈凤阁搁下筷子走到小丫头案前将她拎出来,步子不停地将她丢进了南山的睡房,正要去厨舍拎热水来,小丫头却眼尖看到了榻上的南山,惊道:“南山姊姊!”

她说着扑过去想将南山喊醒,可身后却伸来一只手将她拎到一边:“不要鬼叫。”

十六娘倏地闭上嘴,她瞥见了南山袖子上的血迹,便吓得有些懵,反应过来之后便明白事情可能比坊间传得还要严重。

沈凤阁将热水倒进浴桶,又将包袱扔给她,随后叮嘱一声“老实洗完就出来”便关上门出去了。

小十六娘对着那关上的门做了个鬼脸,之后磨磨蹭蹭脱衣裳,目光还总往南山那边瞟。她踩上小矮墩爬进浴桶里,搓搓脸搓搓背搓搓头发,自认为洗干净了就要爬出来,可她手滑脚滑的,浴桶又高,连个垫脚的东西也没有,实在是很难爬出来。

她努力了好几回,最后噗通一声掉回去,摔得背疼屁股疼。她“哎唷”了一声,躺在水里仰面说:“我又掉下来啦。”

接连掉了好几回,小丫头忽听到不远处有动静。她趴在浴桶边瞅了瞅,只见床上有个身影坐了起来,便忙嚷道:“南山姊姊南山姊姊!”

南山初醒,还没能完全醒过神。她头痛得非常厉害,整个人很虚,迷迷糊糊看到浴桶边上趴着个人正在求救,努力了好久这才下了床,头重脚轻地走到浴桶边,将手伸过去要抱她出来。

小十六娘瞪大了眼讶道:“南山姊姊好厉害,刚醒来就能抱得动我!”

南山声音哑得几乎不能听,她将小娃子捞出来便瘫坐在地上,有气无力道:“你甩了多少回啊,噗通噗通个不停……”

“南山姊姊全听到啦!”小丫头完全忘了自己还光着身子,将南山仔仔细细打量一番,还想再问些事,最后还是南山扯过旁边的布搭到她身上,她这才“嗷”了一声,赶紧翻包袱找衣裳穿。

南山靠浴桶坐着,半睁着眼哑声问:“你为何会过来?”

“我跟着裴叔叔来的。”小丫头迅速套好衣裳,转过身面朝南山系衣带:“近日听到好些关于南山姊姊的事,可担心了……”

“哪些事?”南山闭了闭敛精神,顺口问下去。

“眼下到处都贴画像,那么多画像里面就有南山姊姊……”小丫头絮絮叨叨说了许多坊间传闻,南山便安静闭目坐着听。

沈凤阁在堂屋等了好长时间,见那屋还没有动静,忍不住皱皱眉,走过去正要抬手敲门,外面的大门却抢先一步被人敲响了。

沈凤阁眼下不方便露面,又碍于十六娘在里面洗澡,便转过身去了厨舍。裴渠自堂屋出来,走到门口问了一声,对方隔着门回说:“某等是从吴王府来。”

裴渠手放在大栓上迟疑了一会儿,最终打开了门。

门外站着的是吴王府执事,旁边还停着一辆马车。夜间出入平康坊是京中某些手握特权的人士惯做的事,吴王府这时来人并不奇怪,也并不会令人起疑。

裴渠见此情状,心中有几分揣测,却也不能完全摸透吴王的心思。

执事请裴渠上车,裴渠遂将小仆唤来低声叮嘱了几句,这才跟着执事离开。

小仆将大栓放好,见沈凤阁从厨舍走出来,便对他如实禀告了裴渠交代的事,无非是照顾南山一类,并不是什么要紧事。

沈凤阁关心的重点是吴王相邀,按说吴王低调多年,与朝臣也鲜有往来,深更半夜请裴渠前去有些莫名其妙,然沈凤阁知道吴王与裴渠曾是故交,若不是诸王连谋一事,恐怕这两人至此仍旧会是好友。

吴王难道是要找回这个老朋友么?

此时的吴王府内,吴王正坐卧在床上接受大夫诊治。这大夫正是上远遣派而来,先前已替吴王诊过多次。大夫此次诊完再次换了药方,又迟疑地问吴王:“贵人可是按时用药了?”

“用了。”吴王低头淡淡看了一眼自己的手,单薄皮肤之下青色的血管似乎随时都会破掉:“我倦了,就到这吧。”

吴王头一回不耐烦地下了逐客令,大夫只好留下药方匆促离开,一刻也没能多停。那边小仆前去熬药,吴王便坐着等。

裴渠到时,小仆恰将药碗端进房内。吴王破天荒起了身,从小仆手上接过了药碗,寡淡的脸上有积聚的怨怒慢慢铺开。

小仆无意瞥到那表情甚至吓了一跳,赶紧弓着身离开,他刚将门带上,还没走出去几步,便听得房内一阵碗碟破碎的声音。

而这时的平康坊北曲小宅内,沈凤阁正坐在堂屋看书,却忽听得外面传来动静。他搁下书,以为是十六娘那小丫头终于洗完澡出来了,又别扭着不怎么想理她,遂拿起书继续看。

可还没过一会儿,便听得小十六娘尖利的嚎叫声:“不好啦!南山姊姊忽然跑出去了!”

沈凤阁霍地起身走出去,只见十六娘站在廊内吓得惊慌失措地指着门口道:“刚刚南山姊姊像疯了一样跑出去了!”

“你同她说了什么?!”

“我……”十六娘往后退了两步,“说她家乳娘……”

第65章 六五撕破脸

虽已入夜,平康坊内仍旧人来人往好不热闹。小十六娘守在门口透过门缝朝外看,见来来去去皆是陌生人,她很害怕也很担心。

这时房子里只剩了她一个人。裴渠受邀去了吴王府,南山听她说了凤娘的事二话没说立刻出了门,而沈凤阁在得知南山出门后亦是追了出去,将她一个人丢在了这里。

十六娘毕竟还是小孩子,很多事情皆理不出重点,能做的也只能是干等。她将门关好,搬了胡凳在门口守着,在北曲缠缠绵绵凄凄恻恻的歌乐声里努力反省。

这时候南山已是出了平康坊。她初醒来,也不知是哪里来的气力,竟是翻过墙往长安县去了。南山一心只想着凤娘,翻墙时也有些魂不守舍,差点直接摔下去。她已离平康坊有一段路,将沈凤阁远远甩在后头。

沈凤阁猜她很可能是要往千牛卫府衙去,便往那边去找,可没想到这丫头却是径直回了家。她没有着急开门,反是悄无声息地潜进了隔壁娘子家里,确定她家中并无人潜藏,这才敲响了房门。

隔壁娘子此时正打算睡觉,听得有人敲门连忙披衣起身,一打开门见是南山竟是惊呼一声,但还是努力压制住了声音:“南娘子!”

南山这时比刚出来时已经要冷静得多,但毕竟是初醒,不论是气色还是体力都不容乐观。她下意识伸手扶住门框支撑身体,隔壁娘子见她面色苍白至此,赶紧扶住她,着急劝道:“娘子赶紧进来歇一歇,有事慢慢说。”

她说着便将南山拽进屋内坐下,又手忙脚乱地给她倒了茶,想了想竟还从最里面的小柜里取出一些山参片来,给南山泡在茶里:“不是什么好参,娘子将就着先吃些也好。”

南山没有拒绝她的好意,也未开口问凤娘的事。她大约是猜得太清楚了,以至于不想再听人讲第二遍。隔壁娘子知道凤娘于南山而言有多重要,但见她眼下这个模样,便也没有主动提这件事,反是问了她这阵子在哪里又遭遇了哪些事,南山摇摇头,没有详回。

南山坐了一会儿,缓过劲来便与隔壁娘子道谢告辞。隔壁娘子本要送她,可见她手脚麻利地翻过墙进了自家屋子,便没有再做声。

隔壁娘子在庭院里站了好一会儿,也没听到隔壁有什么动静,心道难道南娘子已经走了吗?可就在她打算进屋时,却又听到隔壁响起一些动静,踮脚去看,见一道黑影闪过,便什么也见不着了。

这时在屋内睡觉的小儿忽然醒了,见她不在于是大哭,隔壁娘子闻声便只好折回屋内照顾孩子。

吴王宅内灯还未熄,裴渠在西厅候着,等了许久,才等到姗姗来迟的执事。执事也未多言,只说吴王请他过去,便领他往吴王的卧房去。

东卧眼下也灯火通明,连同走廊里也是亮堂的。裴渠甫进屋,便见一地碗碟碎片,洒在地上的汤药也已是干了,只留了些药渍,十分难看。

他不动声色地站着,目光偏向另一边,只见吴王从屏风后走出来。他仍十分虚弱,但看起来却又很精神,那神色里甚至有一些刚刚消减下去的怒意。气急败坏地摔了药碗,难道是因为厌倦了病弱的自己?还有另有情委?

将这些摔碎的碗碟留在这里如此长时间,且不让人前来清理,又要让他看到,为的是什么?

裴渠心中纵然已想了许多,但什么都没有问,只平静地躬身推手行了礼,便不再多言语。

吴王在榻上坐下来问道:“听说你受了伤,好些了吗?”他声音淡淡,波澜不惊,好像真的是在寒暄。

“下官只受了些轻伤,并不碍事,有劳殿下挂念。”

他二人曾是旧交,然如今却生疏至此。九年时光似乎有变幻一切的嚣张架势,非要将所有人都涂改得面目全非才罢休。吴王道:“你我多年未有来往,也是因为多有顾虑。眼下这些顾虑不在了,何必这个样子呢?”

裴渠的回应是短暂沉默。

“因 为有了新的打算,所以刻意与我保持疏离么?”吴王说完便是一阵咳嗽,他低着头咳得很厉害,好像很久才能缓过来。他抬头瞥见裴渠仍是无动于衷的老样子,好像 天塌下来也还是这样。他又想起裴渠在这场帝位更迭的角斗中,从头至尾都没有站队,便更觉如今的裴渠难以揣摩。

“下官并没有什么打算,做好一方县尉足矣。”裴渠直截了当,表明自己并没有任何要再站队的计划。不论旧臣一派,还是上远一派,都与他毫无干系。

“你的位置不该在那。”吴王紧盯他的脸,缓缓说道:“你也曾有过大抱负。不过是去了番邦几年,就变成如今这样毫无斗志了吗?”

吴 王这话并不是瞎说。裴渠那时有才有大抱负,吴王与之结交,也是因为觉得他是一块可雕琢的美玉。后来裴渠因诸王谋乱被牵连,被迫去国离家时,临走前收到的 “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毋金玉尔音,而有遐心”字条亦是吴王所赠,暗指不能留用贤者于朝廷之悲哀。

而前不久裴渠在骊山过夜时,深夜在走廊里拾得一张同样的字条,也是出自吴王之手。

那时吴王便给出了信号,大概是希望他能念在当年旧交情的份上站个队。可裴渠却只是一看而过,什么回应也没有。

裴渠眼下没有多少时间可以跟他耗,但他却一直在兜圈子。

裴渠遂问:“殿下深夜召见下官,不该只是为了与下官叙旧。若有要事,不妨直说。”

吴王一阵沉默。他看着地上的碎瓷片走神,想起这些年漫长病痛,眸中有隐约厌恶闪现。他的确是身体不好,但若治疗得当,也不至于到今日这地步。

他的病况一直受人掌控,见什么大夫,吃什么药,自己根本没有做主的可能。这些年他吞进去的那些所谓“良药”,又真的是良药吗?

不论是先皇还是上远,都费尽心思给他找大夫,让他的病越治越严重。

上远更是早盼着他死,免得储君之位多个人争抢,可偏偏他就这样半死不活地拖着,上远大概都着急死了罢。

他想着想着渐渐冷笑起来,这口气他不会就这样算了的。他停了所有上远遣派来的大夫所开的药,等于公开与上远叫板。只要有他一天在,上远就休想把持半分朝政。

他看向裴渠:“我要你手中的国玺。”

“国玺难道不是在宫中吗?”

“那是假国玺。”吴王语气笃定,“真国玺长什么模样,我还不清楚吗?你不愿给我也无所谓,在我面前砸碎掉,总之不能落到其他人手里。”

“下官不明白。”

“不要和我装糊涂。”他几乎是一字一顿道,“真国玺是当年我交到你手里的,你与我说不明白,是在打自己脸吗?”

屋内气氛顿时陷入僵持之中,而另一边南山则已潜入了千牛卫府衙中,避开值夜千牛卫,打算将凤娘的尸身背出来。

原本一切都顺利,但她见到凤娘尸身时差一点失控,便自乱了阵脚。她回过神,刚背起凤娘尸身,屋外忽亮起了数十支火把,透过窗子甚至将屋内都照亮。

她 背着凤娘一时间无路可逃,看着屋外熊熊燃烧的火把心中悲愤至极。这时候的她已不想再去辨什么是非,她回想起多年前的血腥往事,便根本无法平静。她还记得她 母亲痛苦地伏在地上,后背汩汩冒着鲜血的模样,那温热新鲜的血液沿着干净又凉的地板不停蔓延,一直浸透她的鞋……

她站在母亲身边,站在那血泊里,耳畔全是厮杀尖叫与哭号声。那是真正的屠杀,进到府内,不论老弱妇幼,只要站着的便一刀毙命,走廊上湿嗒嗒的全是血。

母亲拼尽最后一丝气力痛苦开口:“朝歌快走……他们会杀你……你要、要离开这里,好好活下去……”

她那时根本反应不过来,低头去捡掉落在地上的书。那书是母亲亲手绘制,此刻已吸饱了血液,变得潮湿粘腻,拎起来便有血顺着书脊往下滴落,就像是母亲正在消逝的生命。

她完全愣住了,这时凤娘冲过来,抱起她就跑。凤娘跑得飞快,可最终没有躲过后面飞来的一刀,凤娘倒地时将她按在下面护住她,说话间口中血沫都溅出来:“跑不出去了,娘子快装死,装死就好了……”

南山此时脑海中除了血和火光什么都没有。她举着剑红了眼道:“剑上有剧毒,谁拦着我就杀了谁。”

时近半夜,南山的脸色白得有些可怕,与千牛卫的斗争似乎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

另一边,吴王却放弃了继续逼问,而是让执事给裴渠安排了客房,强制让他留在了府里。

这夜很漫长,裴渠的伤还未好,心中又有愁事,便翻来覆去睡不着。他偶有几次恍惚进入梦乡,却都又骤然惊醒,一身冷汗。

直至五更天,裴渠的房门忽被人敲响。吴王径直走了进来,命人将灯点起,借着昏昧火光问裴渠道:“想好了吗?”

裴渠坐起来没有说话。

“若以朝歌为条件呢?”

第66章 六六走水

想用朝歌来威胁裴渠的并不只吴王一人,裴渠此时一声不响地坐在床上,不起来行礼也不答话,一副恍若未闻的模样,倒令人摸不清朝歌在他心中斤两。

吴王又道:“朝歌昨夜闯了千牛卫府衙,那位乳娘的尸身未能偷出去,她人倒是被抓了。你若觉得眼下她落在千牛卫手中没什么要紧,便尽管卖你的关子,我也不会强求你给答复。”

他静静说完,裴渠眸光已是微变。若说不担心,那是不可能,但表现出担心来也没用处,他现在不能自乱阵脚。

裴渠抬起头看一眼居高临下的吴王,言简意赅问:“其他选择呢?”

吴王伸手把玩帐顶上垂下来的穗子:“我放了朝歌,送她去河朔;你交出国玺,留朝为官,站在我这边。”

吴王既然能说出这番话来,便意味着千牛卫目前受他与旧臣势力掌控,先前四处通缉朝歌,费尽气力,如今竟能说放就放,足见吴王的分量。这分量大概拼命压抑了多年,又被一副“病体”遮掩多年,如今才刚刚露出冰山一角。

裴渠道:“下官并不认为殿下的条件有多妙。”他后背隐隐作痛,因久未换药影响了恢复,好像又有血渗出来。裴渠短暂闭了下眼:“殿下若动朝歌,我就给朝歌陪葬。而我死了,就没人知道国玺下落,殿下就守着那只假国玺与公主及老臣们斗吧。”

“照你这样说,我拿不回国玺谁也拿不到,当国玺毁了就是。如此想来,杀了你倒的确是不错的选择。”

“殿下当真这样想?”裴渠轻按住肩头,忽淡笑道:“一个个都说国玺没那么重要,却个个都盯得极紧。”他说着看向吴王,正色道:“真不想要杀了我就好,没必要用朝歌威胁我。”

吴王低头咳了一会儿,缓了缓道:“国玺对你而言并没什么用处,你将国玺给我,我留朝歌一条命,各取所需不好么?”

“对殿下来说是各取所需,对下官来说并不是。”裴渠忍着后背伤痛面露微笑,却没有细讲缘由。

“对你来说当然不是。”他话音刚落,忽传来熟悉女声。

与那声音一道出现的,还有推门进来的上远。

上远横行长安城内各家宅邸多年,吴王的宅子自然也是随便闯。她本是听线人说吴王昨晚摔了药碗,于是过来瞧一瞧,却没想到听到这么“精彩”的对话。

吴王见她忽然闯进来也是一愣,但他先前从未关照府中小仆限制上远进府,以至于上远出入竟是悄无声息。毕竟自李佳音登基后,上远便再未踏入这府中一步,他竟真以为她不会再来,这时实在追悔莫及。

上远倒没有着急戳穿他面皮,径直走进屋内,看了一眼床上坐着的裴渠,微笑着道:“你不愿给出国玺,是因为想自己留用吗?”

“公主何出此言?”

上远盯住他,面上笑意不减,上唇下唇轻开轻合:“难道不是因为你别有野心吗?”

裴渠隐约猜到了她接下来要说什么,于是抿唇不答。

上远见他这反应,忽转过身看了一眼吴王:“你还当他是旧交好友万事可商吗?”

吴王因不知上远方才在外听了多少,这时有些心虚,他只低头咳了咳,什么都不说。

“他不是你旧交好友裴渠。他是你堂兄,是我堂弟,与我们一样都姓李。”上远说着看向裴渠,风平浪静的脸上忽闪过一丝讥诮意味:“我还以为那个窃位贼当真是断子绝孙呢,竟还有你给他续香火。”

那讥诮转为冷笑,裴渠却仍端坐着。他不打算起来,也没有多少力气起来。他不能确定上远是从哪里知道他身世,也不想与她发生争执,只回了一句:“下官不明白。”

“你父亲没有与你说过么?你那位有失妇德的母亲,与窃位贼有过私情,后来生了你,却因不能正大光明地养,将你送给裴晋安抚养。”上远措辞有些难听,旨在激怒裴渠。

裴渠深知她意图,不怒反淡笑道:“下官母亲乃裴相公正妻,素来堂堂正正,岂容得公主污蔑?”

“你搞错了罢?你母亲姓裴,是裴家那位出名了却又藏得最深的才女裴涟君。入了道观竟还做得出这样伤风败俗的事,实在令人所不齿。”她说话越发难听,裴渠面上仍旧波澜不惊。

这些年他听到的有关裴涟君的评价几乎都是负面,上远这些话并不至于激怒他。他只是有些厌恶,厌恶这些恶意满满的脏水,毫无成本地朝已故之人泼去。

旁边吴王从未猜到过裴渠还有身世秘辛,上远将这事情全盘托出时,他也是愣了一愣。

故交一朝变成兄弟,实在令他一时无法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