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霓锦觉得自己做了一夜的美梦,喜滋滋的张开双眸,发现祁昶又不在,这几日是太子大婚,皇帝都免了太子十日早朝,祁昶难道还要一大早起床处理政事吗?

宫婢瞧见帐子里人影动了,便请示进殿,苏霓锦让人进来,一番洗漱后,苏霓锦问:

“太子呢?”

宫婢答道:“太子殿下在演武场练剑。”

练剑?体力可真好。这些天她都腰酸背痛死了,都是一起作息的,自己手脚发软,他居然还能练剑!

“今日是太子妃的回门日,奴婢替太子妃梳个元宝髻如何?”梳头宫婢问坐在梳妆台前发呆的苏霓锦。

经由提醒,苏霓锦才想起来今天是三朝回门日,每个出嫁女都是这日携夫婿回娘家去。

“嗯,好。”苏霓锦往镜中的自己看了看,这两日有点累,脸色略显苍白,于是又吩咐梳妆宫婢:“待会儿替我稍微多上一点胭脂,看起来气色好些。”

“是。”

宫婢们刚刚应下,祁昶便进来了,正好听见苏霓锦吩咐给她多上胭脂的话,来到镜子前看着她。

苏霓锦看着镜中的祁昶,似乎也看见他眼底略有青灰,不禁笑道:

“我道太子殿下是铁打的身躯,竟也会累的嘛。”

祁昶不解,苏霓锦转身将他拉着坐在旁边,轻抚他的眼下,说道:“这两晚都没睡好,早上就不要起这么早,多睡一会儿,养养精神也是好的。”

“谁说我这两晚没睡好的?我睡的挺好的,睡的不好的,是娘子你吧。”祁昶老脸皮厚,死不承认自己虚。

这大概有点触及男性的自尊问题,苏霓锦便不与他争辩,祁昶取过一支螺子黛,亲自要给苏霓锦画眉,苏霓锦的眉色不淡,没画几下就好了,祁昶似乎还有点意犹未尽,又拿起了苏霓锦的口脂膏,凑到她耳旁说道:

“待会儿用完了早膳,我替娘子涂口脂。”

苏霓锦给他说的痒痒的,想逃去一旁,却被他大手搂住细腰,直接拉着苏霓锦坐到他的腿上,两人看着镜中的自己,说不出的甜蜜。

**********************************

用完了早膳后,苏霓锦便和祁昶一起坐着马车回娘家去了。

苏轸夫妇早已在门口守候,马车在门前停下,祁昶率先下车,回身将苏霓锦扶下,苏轸上前欲行礼,被祁昶拦住:

“岳父岳母免礼。”

苏轸和沈氏谢过后,便将目光落在一脸娇笑的苏霓锦身上,苏霓锦挽着沈氏的手,甜甜一声:“娘。”

沈氏止不住的笑:“哎。快请殿下进去,茶都备好了。”

从东宫带来的礼品被鱼贯搬入,祁昶这是第二回 来苏家,第一次是迎亲的时候,苏轸将祁昶请入了厅堂,厅堂里窗明几净,苏轸请祁昶坐在上首,厅中仆人见他们入内,便立刻奉上香茶。

苏轸和祁昶说话多少还是有点拘谨,于是为了打破这种拘谨的场面,祁昶提议下棋,毕竟离用午膳还有一段时间,比起拘拘谨谨的坐在这里,不如下棋来的好,连声应承,请祁昶往书房去。

他们翁婿下棋去了,苏霓锦和沈氏便去了房中说母女私房话。

沈氏一番问询,得知女婿和女儿夫妻关系和睦,很是欣慰,又与苏霓锦说起了那日喜堂上的事情。

“那日你出阁之后,老夫人直接晕倒了。是气的。幸好我事先准备了大夫候着,给她又是顺气又是喂参汤,才终于没出什么事儿,要不然她要在咱家有个好歹来,也是麻烦一件。”

沈氏虽然说得是连氏晕倒的事情,但是嘴角挂着的笑容却说明了她的心情。

苏霓锦猜到连氏为什么会被气的晕倒,还不知因为想着,她以为攥在她手心里,绝无可能飞出去的人,一个两个全都飞出去了呗。

“她当年让我卖了那些商铺,等着我和你爹坐吃山空,她那算盘打的精明,要不是我多留个心眼儿,只怕还真着了她的道。”

苏霓锦看着母亲一脸精明的样子,想起了自己的嫁妆,不禁问道:

“娘,我正好要问你,你怎么给我准备那么多嫁妆?哥哥还未娶妻,你不给未来儿媳妇留一些吗?”苏霓锦故意俏皮问。

沈氏横了她一眼:“给你的那些才哪儿到哪儿啊。我给你未来嫂嫂留了更多的好东西,你不知道罢了。”

苏霓锦跟着笑了起来:“我就知道您瞒着我。”

母女俩说说笑笑,苏霓锦身子有些乏,干脆便歪在罗汉床上,沈氏瞧她这般,一看便知是怎么回事,不禁说道:

“瞧你累的这样,我与你说,男人都是混蛋,不能惯着他们,你得把自己养护好了才是。”

苏霓锦打哈欠的动作猛然停住,没想到沈氏会突然和她开车,到底是刚结婚的人,还留有少女羞涩,当时就给苏霓锦整脸红了。

沈氏见女儿不说话,又强调起来:

“听见没有?这种事情,来日方长,不可操之过急。操之过急的话,不易有孕。”

苏霓锦以手捂脸:“娘,我这才刚成亲,您怎么就想到有孕没孕的了?”

“刚成亲怎么了?你哥哥不就是我与你爹爹刚成亲那会儿有的吗?这种事情,别人不知道,你自己得格外当心。虽然你年纪还小,原本是不着急生孩子的,可你嫁的毕竟是太子殿下,他如今又只有你一个妻子,开枝散叶的责任就落在你一人身上,可不能马虎。”

沈氏与苏霓锦讲着人生经验,苏霓锦却越听越觉得困倦,手下意识摸上自己的小腹,难以想象她肚子里怀上祁昶的孩子是什么模样,总觉得一切还都遥远,可听沈氏说起来,又好像很近。

脑子里胡思乱想,越来越困,到后来眼皮子都有点睁不开了,沈氏的声音也越来越远,越来越空灵,苏霓锦实在振作不起来,干脆就不振作了,一手撑着胳膊,闭上眼睛,沉沉睡了过去。

不知是不是因为沈氏在边上喋喋不休的缘故,苏霓锦还真做了个好像很真实的梦,梦里她给祁昶生了好几个孩子,孩子蹦蹦跳跳的围着她,那幸福的感觉,让睡梦中的苏霓锦都忍不住扬起了嘴角。

第五十八章

苏霓锦没有想到自己的回门日,居然是在母亲的房间睡一下午过去的。

没有人喊她, 她就一直睡了下去, 直到晚上用晚膳的时候,因为这事儿, 还给下职回来的苏佑宁好一番嘲笑, 不过他只敢偷偷的笑,在祁昶这个妹夫面前,他还是表现很殷勤的。

白天睡够了,晚上就没什么睡意,苏霓锦干脆抱着算盘到寝殿里算账。

祁昶进门时看见的就是他的小妻子, 财迷兮兮的坐在那儿拨算盘珠子,祁昶走过去从后面抱住她, 下巴枕在她的肩窝, 亲昵的在她耳边问:

“算什么呢?”

苏霓锦觉得脖子那边有些痒, 略微往旁边让了让:“算算一共有多少嫁妆。”

祁昶失笑, 开始弓着身子在她脖子那边啃咬,苏霓锦被他逗得根本没法专心工作, 转过身问他:“这么晚了,殿下还不休息。”

祁昶拉着她坐到自己腿上,胳膊固执的环过她的腰:“这不在等你嘛。你不去,我一个人休息什么?”

苏霓锦忍不住发笑,干脆把身子转了个方向,面对面的坐在祁昶腿上,两条胳膊环过祁昶的颈项, 让两人额头贴着额头,苏霓锦说:“我娘与我说,不可天天放纵。”

“可岳母也说了,让咱们加紧要孩子呢。不天天放纵,孩子怎么来?”祁昶边说边悄悄在挺翘的臀部重重捏了一把,引得苏霓锦娇笑一声。

祁昶一个用力便将苏霓锦从身上抱了起来,直接奔向内殿。

新婚夫妻总是这般浓情蜜意化不开,尽管沈氏叮嘱苏霓锦要节制,不能由着他性子来,可真到这种关头,怎么可能顾得了那么多。

幸好苏霓锦白日里睡过,除了小腰子有点酸,基本上体力还跟得上。两人大战了几个回合之后,苏霓锦便在祁昶的怀抱中睡了过去。

睡梦迷糊间,仿佛又觉得祁昶从床铺上离开了。只是苏霓锦累极了,以为祁昶去喝水什么的,祁昶虽为太子,但殿中伺候的人却很少很少,据说现在每天伺候苏霓锦的宫婢,都是从内务府临时调过来的,都不是从前东宫伺候的人。

祁昶对于自己的事情都是亲力亲为,很少假手他人,因此寝殿内外无人伺候,他想要喝点水,或干点什么,就都得自己来。

苏霓锦脑子里昏昏沉沉的想着这些有的没的,再次沉入梦中。

第二天早上醒来,祁昶依旧不在身边。有个事事勤奋的相公,让苏霓锦多少觉得有些遗憾,她还想早上醒来在祁昶的怀里腻歪一阵呢,却始终没有机会。

苏霓锦梳洗好之后,祁昶才出现,果然如苏霓锦所料那般早起处理事情去了,祁昶陪苏霓锦吃了早膳后,便去议事厅继续工作,虽说还在婚假期间,但朝中已经积累了些事情,让太子殿下不得不去处理。

用完早膳之后,苏霓锦正想再回寝殿里盘盘自己的账,芙蓉殿的管事姑姑求见,说是宁贵妃近日得了一尊红珊瑚,请各宫妃嫔去欣赏,问太子妃可愿前往一观。

苏霓锦对红珊瑚没什么兴趣,问道:“敬王妃去吗?”

“回太子妃的话,敬王妃已经在芙蓉殿了。”管是姑姑如是回道。

苏霓锦正好有话想要跟敬王妃霍问心说,她入宫来就最好了,省的苏霓锦出去找她。

换了身端庄些的衣裳,让人给祁昶送了句话,苏霓锦便往芙蓉殿去赴宴。

宁贵妃是早年便陪在熙元帝身边的旧人,不过也是熙元帝登基以后才选入宫的,据闻熙元帝在当太子的那一两年中,身边只有原配一人,所以据说年轻时的熙元帝还是很专情的,后来皇后生下祁昶去世了,熙元帝才开始广纳后宫。

熙元帝念旧情,所有人都以为宁贵妃是有特殊的美貌和技能,才能留在熙元帝身边这么多年屹立不倒,但实际上只有宁贵妃自己知道,她纯粹是因为伺候陛下伺候的时间久了些,才一路熬上了贵妃的位置。

当然了,除了熙元帝念旧情之外,宁贵妃还比一般的妃嫔会交际,很少插手过问熙元帝的事情。

宁贵妃经常把宫里的妃嫔聚在一起喝喝茶,赏赏花,联络联络感情。

苏霓锦来到芙蓉殿,花园里果然已经聚集了不少妃嫔,有些是在宫宴上见过的高阶妃嫔,有些中阶,低阶的妃嫔苏霓锦都没见过,今日她到场倒是又认识不少宫中美人,看看这花园里环肥燕瘦,各有特色的美人儿,苏霓锦不禁由衷的感慨,父皇真是宝刀未老啊。

祁昶和她说,敬王和熙元帝在对女人这方面,有着惊人一致的作风,就是只要是他碰过的女人,他就没有抛弃的,哪怕是个小小的美人,只要她在宫里安分守己,不兴风作浪,绝对好吃好喝的供着,熙元帝的后宫没有冷宫,实在有一些恶毒的妃子犯了错,也都按律法处置,该服刑服刑,该杀头杀头,但投入冷宫这类的冷暴力是没有的。

而熙元帝有这么多妃嫔,但实际诞下子嗣的却不多,尤其近年来纳的妃嫔,怀孕的更是几乎没有,以至于他作用后宫这么多美人,却只有四位皇子,三位公主吧。这从概率学来说,可以说是避孕相当成功的了。

芙蓉殿里莺莺燕燕,热闹非凡。

“太子妃来的可巧,今日本宫得了一尊半人高的红珊瑚,请各宫妹妹们来赏玩一番,想着太子妃初入东宫,白日里无事,便命人邀你过来同赏,太子妃别介意的好。”宁贵妃打扮的雍容华贵,说话也算客气。

“贵妃娘娘客气。”苏霓锦回。

这宁贵妃和宁氏是嫡亲姐妹,但是从待人接物这方面看,宁贵妃不知道要比宁氏高出多少个段数,宁氏是个喜欢被人吹捧,喜欢让众人围着她一人转的类型,这种性格过于自傲,以至于身边围绕的都是些阿谀奉承之人,真正与她交心的少之又少;但宁贵妃不同,哪怕她并不喜欢你这个人,但在表面上还是会对你客客气气。

这大概就是宁贵妃能在宫里守得云开见月明,一路扶摇坐上贵妃位置的原因吧。

苏霓锦毕竟是小辈,与这些皇帝的妃嫔们委实没有多少话题,跟各人打过招呼以后,便往霍问心那儿去,两人坐到一处说话。

如今四位皇子中,也就太子和敬王成了亲,小一辈的王妃也就她们两人,所以凑在一起说话也算是顺理成章,没人觉得奇怪。

“敬王回府了吗?”

这几天苏霓锦一直把这件事情记挂在心上,见了霍问心,自然第一时间相问。

霍问心给苏霓锦倒茶,看了看在与妃嫔们热络聊天的宁贵妃,然后才摇了摇头,放低声音道:“我不道歉,他不回。我又不可能道歉的。”

“你可有将敬王的要求说与宁贵妃听?”苏霓锦问。

霍问心点头:“说了的。”顿了顿后,又道:“她说她不理那些,她只要敬王回府。我也与她说了,我是正妃,是绝对不可能跟一个不三不四的妾道歉的。然后她就生气了……”

苏霓锦捧着茶杯都忘记喝了,心道霍姐姐果然厉害。

当着宁贵妃说做妾的不三不四,那岂非当面打宁贵妃的脸,毕竟她当年也是从妾做上来的。并且现在虽为贵妃,但依旧是妾。

如今看来,敬王府的这件事不太好解决啊,撇开宁贵妃和敬王这对母子在背后有没有私下联络,为的是要从一开始就把敬王妃给制服贴,如果这是他们的计策,那估计敬王妃如今的表现,是出乎他们意料的。

毕竟都僵持了这么多天,敬王妃还丝毫没有软下来的迹象。并且以苏霓锦对她的了解,估计这位姐姐的脾气,绝对不会屈服,硬刚到底的结果肯定是两败俱伤。

正如祁昶所说的那样,敬王和宁贵妃没那魄力真的把敬王妃休回西北,但却可以孤立她,让她两边受气,敬王反正可以有三妻四妾,身边有的是女人给他慰藉,对敬王妃而言,这么气闷闷,孤单单,相看两相厌过一辈子也够委屈的。

苏霓锦和敬王妃在这边角落说话,看见宁贵妃与一个年轻妃嫔凑在一起说话,似乎十分谈得来,笑声不断,看那妃嫔的装扮和年纪,不像是品级很高的,可宁贵妃却让人给了她不少东西,苏霓锦觉得有点奇怪,以宁贵妃的身份,完全没必要和一个不如她身份高的妃嫔如此热络。

难道这个妃嫔正受宠?

也不对啊,据说宁贵妃并不怎么拉拢宫中受宠的妃嫔。

不禁问敬王妃:“那位娘娘是谁?”

敬王妃瞥了一眼,回道:“宋婕妤。”

“她和贵妃娘娘很熟吗?贵妃娘娘似乎很喜欢她的样子。”苏霓锦说。

敬王妃哼了一声:“那是吏部侍郎之女,她有事求人家呢。”

“有什么事?”苏霓锦问。

敬王妃摇头:“我也不知道具体什么事,可你想啊,吏部吏部,肯定是为了什么官爵之事吧。”敬王妃说完,又指了指放在正中间供人欣赏的那尊半人高的红珊瑚,说道:

“那珊瑚,你知道是谁送来的吗?”

苏霓锦进来的时候看了几眼,觉得反正这种珊瑚翡翠长得都差不多,便没有上心,如今被敬王妃一问,苏霓锦定下心神看了看,突然感觉那珊瑚有些眼熟,似乎在其他地方也看到过类似的东西。

“宣平侯府送来的,贵妃娘娘的娘家。我想着,约莫是宣平侯府的谁要求什么吧。”

敬王妃的话说完之后,苏霓锦立刻摇头:“不对。不是宣平侯府。”

那红珊瑚怪不得苏霓锦觉得眼熟,因为奉国公府里也有这么一尊,还是很多年前,宁氏生辰时拿出来展览过一回,后来因为太贵重,就很少搬出来了,苏霓锦当时还感慨过宣平侯府的富贵。

所以,她能确定,送这珊瑚进宫给宁贵妃的不是宣平侯府,而是奉国公府。

苏霓锦又想起之前宁氏和连氏以给她送添妆为由,一起到洒金巷来,当时宁氏就跟苏轸提过,说是通政司的王大人想要给儿子谋一个户部知事的官位,找上了国公府,宁氏似乎是应下了这件事,那时候国公府和苏轸的关系还没有闹僵,他们大概觉得,有苏轸这个户部尚书在,随便塞个人进户部做知事,是再容易不过的。

谁知道,苏轸并没有帮忙,反而后来与国公府的关系闹得非常僵,并放话出去,只要有他在户部一日,那位王大人的公子除非是自己考进户部,其他渠道他一概不认云云。

看来宁氏是见苏轸那条路走不通了,于是就想到走宁贵妃这条线,甚至不惜将她的陪嫁红珊瑚都送进了宫给宁贵妃,请宁贵妃走吏部这条线。

苏霓锦有点搞不懂,宁氏为什么非得帮那王公子进户部呢?若只是单纯的收了人家的钱,事情办不成,直接把钱退给人家不就行了,她有必要做到这种地步吗?难道王大人给宁氏的办事钱,还能比宁氏的这尊红珊瑚多?

那得是多少钱啊?为了一个户部的知事官职,值得吗?

正疑惑之际,一位身着青色宫装的妃嫔走到苏霓锦面前,福了福身:

“参见太子妃。”

苏霓锦不认识她,赶忙让她不必多礼,问道:“娘娘是……”

“妾身姓杜,腆居昭仪之位。”见苏霓锦还有些糊涂,杜昭仪直言:“妾身是东平伯府出身。”

她这么一说,苏霓锦就明白过来了,这位杜昭仪就是杜嫣然的姐姐,杜嫣然能在名声毁了之后,还顺利加入平阳侯府做世子夫人,这位杜昭仪居功至伟。

“哦,娘娘幸会。不知娘娘找我何事?”苏霓锦问。

这杜昭仪据说很受宠,可看她在贵妃的这场宴会中,人缘很一般的样子,难道受宠的妃嫔人缘都不好?可她找自己干什么?苏霓锦满心疑惑。

杜昭仪温和一笑,说道:“无事无事,妾身只是看见太子妃与敬王妃坐在这里,便想着过来请安见礼,毕竟从前我那不懂事的妹妹做了一些对不起太子妃的事情,我想代替她……”

没等杜昭仪说完,就被苏霓锦给打断了:

“娘娘,往事不必再提。要真论起来,我还得多谢你妹妹。”

苏霓锦这句话是真心的,若非杜嫣然舍身取义嫁入东平伯府,就凭裴遇之前看见她那副色眯眯的样子,苏霓锦能不能全身而退还是未知数呢。

杜昭仪明白苏霓锦话里的意思后,尴尬一笑。见苏霓锦并不挽留她坐下说话,杜昭仪只好再福身离开。

经过一位妃嫔脚边的时候,大约是不小心踩了一下那位妃嫔的裙角,竟被那妃嫔大声呵斥了一声:

“做什么呀?人家的新裙子。杜昭仪才刚刚禁足出来,竟还这般目中无人。”

杜昭仪似乎被气到了,看样子想反驳,可话到嘴边又停住了,一甩衣袖愤然坐到另一边去。

苏霓锦见状,不解的问:

“我之前听说杜昭仪不是很受宠吗?怎么在宫里受宠的人是这待遇啊?”

敬王妃悄声道:“你翻的是哪年的老黄历?杜昭仪半年前是挺受宠,可近半年已经不受宠。你不知道吗?”

这个苏霓锦还真不知道,便让敬王妃与她说说,原来半年前杜昭仪仗着在宫中受宠,便派人时刻窥探元阳殿的动向,只要熙元帝想要去别的妃嫔院子里,她就总能折腾出法子把熙元帝给半道截回她自己宫里,这一行为,彻底引发后宫公愤。

不过大家碍于她受宠,熙元帝又纵着她,谁也不敢说什么。

就在半年前,她派出去窥探元阳殿的人被当场抓获,熙元帝大发雷霆,将她禁足四个月。这四个月里,杜昭仪哪儿都不能出,只能在自己宫里待着,等到她四个月禁足期满出来,后宫里人又换了一拨,陛下身边早已有了新人,哪里还记得她。

杜昭仪的时代,早已被她自己的无知给火速更替了。

一个受宠的妃子,就算脾气和人缘不好,也没人敢招惹或说三道四,可若一个不受宠的妃子,脾气和人缘都不好的话,那日子可不太好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