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他答得掷地有声,决绝使然,“她如此作为势必有人背后指使,立新帝,天下局势将不再维持表面平静,必将使战火四起,民不聊生。但倘若不立,出师再战便名不正言不顺,封赏提拔自何处来?缴饷征兵奉何人旨?此事乃不得已而为之。”

她心中明了,只问:“昨日,王爷许你哪一等爵位?”

陆晋看着她,不躲不闪,“封安国侯,擢升正二品上护将军,总领西北军二十万,内外京营四十八卫,为南下备战。”

贺喜的话说不出口,她心中苦涩,苦不堪言。“往后……二爷少不得要杀我亲眷、毁我江山,我已嫁做人妇,此事无从劝解,二爷既下定决心要一争到底,便决不可如我一般瞻前顾后,妇人之仁。今后无论是谁,若有不服,皆可杀之。”

他一时间百感交集,却无从说起,只得握紧她双手,以此传递他难以意表的心绪。

云意站起身,突然在他脚下跪地不起,他要拦,她不肯,一定拜过这一拜才直起腰,跪坐在地,仰望他,“但求侯爷……手下留情,为我顾氏一家留一息香火,将来或是让他南下安南国,或是北去高句丽,从此隐姓埋名,再不问世事。”

“唉,你这又是何苦呢……”他蹲下*身揽起她来,内里少不得五味俱在,许多心事不堪言。

他继而说:“世事难料,成与不成都看天命。我这里且应了你,若有可能,则必重诺。”

她点头,擦了泪,忽而不明白究竟悲从何来。

陆晋道:“咱们尽早搬进侯府,地方都已经挑得差不离,总之是离王府越远越好。”

云意问:“不再重新建府了?”

“如今城内空置的府宅多得很,挑一间好的摘了牌子就是。也不拘什么风水格局,我去了,任是大凶之地也成兴旺之宅。”

这人在衣食住行上,却都不大讲究,再同她说:“不过你二姐在,我总是不放心。过几日派胡三通领兵西行,入蜀地,赶跑了早先占地威望的顺贼许义,正好在四川驻兵,以备不时之需。”

云意不甚赞同,“这个时候分兵,恐怕不妥。”

陆晋自有判断,“你放心,南京与江北各怀鬼胎,要联合起来绝非易事。对付贺兰家,四成兵力已足够。”

他早已经成足在胸,从未将贺兰钰那位书生公子爷放在眼里。战场上的事他更有远见,她不好多说,便转了话题,娇声道:“我这里还有一桩正经事,二爷可得给我办好了。”

“夫人有事,我必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倒也不必你赴汤蹈火,只不过需你翻翻书,写写字。”

他不解,打完了仗就懒得费脑子再想其他,她捏他一把,面含愠怒,“冬冬满月都过了,还没个正经名字,你这个做爹的就一点不着急?”

他适才恍然大悟,连忙赔笑道:“着急,着急……夫人息怒,我这就翻书去。”

头悬梁锥刺股,折腾了三天三夜,才终于拟出一个“泽”字来,捧着书咬文嚼字,“泽者,言其润泽万物,以阜民用也。我认为极好,夫人以为如何?”

“陆泽?”反正乳名已归了她,大名反倒不在意,因此极快地点头答应,“我看极好,便就是如此了。”

他这厢得了肯定,自有万分欢喜。但离家太久,总归不放心。闲下来便找人来问,这一问便惹出了另一桩事,闹得京城里风风雨雨,众人皆知。

第109章 登基

一百零九章登基

事情发生得出乎意料,不在预期。

他办完正事,将绿枝召来回话。潜心埋伏多时的暗线,总归要派上用处。他离家之时发生了什么,云意见过什么人,与旁人说过什么话,事无巨细,全然上报。

先说永安侯府不识抬举,指派个烧火丫头打发人。他最气不过这类事,于座上冷哼,当即指派查干领一队齐颜卫到永安侯府拿人,“没得推脱,给夫人调理身子是他们三世修来的福分,若不惜福,便去诏狱里吃一回苦。”

查干领命而去,斜阳落日前奔赴永安侯府,闹了个人仰马翻鸡飞狗跳。

永安侯红着脸指着他大骂狗贼,窃国之臣,司马昭之心昭然若揭,却还敢上门来辱我一门忠烈。举起拐杖来就要打,被查干一掌挥出,到底不起。

外头只听见女人哭,各处推搡,似生离死别,还当永安侯犯了吵架灭族之罪,平日里走得近的几家人眼下都开始战战兢兢后怕,唯恐被牵扯了去。

再说宜安公主府,陆晋借地办公,正听绿枝说到生产艰难之时,云意临终托孤,对德安一番嘱托,可叹是惊心动魄。

他于高座上绷紧了面庞,眉心有阴云笼罩,令人猜不透,看不明。

忽而出声,问:“夫人说了什么,一个字不许漏。”声音冷得骇人。

绿枝跪在当下,心中惴惴,可怜一家子性命都让人攥在手里,哪敢保留,坦白陈述只差跪地求饶,“夫……人同德安大人说如是夫人不成了,嘱咐德安大人务必带孩子回太原去,就此隐姓埋名,安稳度日——”

啪——极其惨烈的一声响,桌上茶盏被扫落在地,带着满身怒气,重重砸向地面,落了个粉身碎骨的下场。

绿枝让吓得泪流不止,牙齿紧咬下唇,叫自己没办法哭出声来。接连不断地磕头,想在盛怒之下的陆晋手中求一条活路。

夕阳落尽之前,血红微光慢慢移动,将暗影都留在身后,也同时将他僵直挺拔的影埋在晦暗中。

绿枝猜不准黑暗中他是何种表情,会又何种动作。

久等不来,连恐惧都懒得持续。收尾处等来他平静依然,仿佛方才的暴怒只是他人错觉,他依然故我,摆摆手,“下去吧。”

根本不必叮嘱其他,身家性命通通在他手上,她必然尽心竭力以求苟活。

等到人影散去,他艰难起身,莫名蹲下*身去拾地上碎瓷片,一片片捡起来,拼不回一个完整的茶盏,也拼不回瞬间撕裂的胸腔。

但他做得尤其认真、格外专注,事情做完了,抬起头,才发觉浑身乏力,需得坐会原处好生将养。

直到夜幕拉开,四下寂寥陡生嘈杂,听乔东来回话才知道,查干自永安侯府将二夫人抓了过来,只听人说这是个做药膳的厉害人物,才不管身份几何。

他问询赶来时,正厅里云意正指派红玉去将发髻散乱衣衫狼狈的永安侯府二夫人周氏搀起来,自己口中只轻轻巧巧一句,“都是下人们不懂事,冒犯了夫人,我定要好生罚他们一回,让这些个平日里欺上瞒下的东西也知道知道厉害。”

再瞧她啼哭不止,少不得要再出言安慰,“夫人快擦擦眼泪,这是我的不是,我这儿便给夫人陪个不是,还请夫人大人大量,原谅我这一回。”

话都说道这份儿上,再哭就是给脸不要脸。余家人经此一劫,知道陆家这位二爷是个霸道人物,再也没胆量闹腾,从前口口声声的气节?早藏在眼泪后头。

周氏低头一拜,擦了擦眼角,哽咽道:“是臣妾的错,臣妾原早该来伺候殿下,只不过家中事忙,一时脱不开身,才闹到今日。还劳动齐颜卫查干将军亲自来请,真是罪过。”

云意适才勾了勾唇,对周氏的卑微乞怜尚算满意。一抬头瞧见门边站了许久的陆晋,见他恍惚中沉默不语,心下已有了思量,面上仍是笑,脆生生开口道:“二爷来了,正巧我这里来了客,是永安侯府二夫人,说起来早先也与二爷说起过。”

陆晋微微颔首,缓步向前,沉着脸吩咐说:“夫人就在此住下,公主产后体虚,还需夫人尽心调理。”口吻就像是支使下人,半点情面不讲。

周氏或是见不惯如此满身杀气的武将,吓得喉咙眼里都打着颤,结结巴巴说道:“是……是……”

“如此便好——”再抬眼看红玉,“还不送夫人下去歇息?”

红玉连忙将周氏往外带,小声说:“夫人这边请。”

合着还真敢拉着侯府夫人给他家当牛做马服侍主母,天底下除了他,再没人闹得出如此荒唐之事。

屋子里只剩下夫妻二人,至亲至疏。

陆晋仔细打量她,从眉眼到唇峰。

未语人先笑,她轻声问:“怎么?半日不见便闷闷不乐的,遇上烦心事儿了?倒不如与我说一说,我若帮的上忙自然好,若帮不上,替二爷理一理也是好的。”

男人粗糙宽阔的手掌抚上她侧脸,伴随着近乎痴迷的目光,让人益发的迷惑不解。她忍住探究,听凭他动作。

等到他指尖静静穿过她乌黑长发,等到他收起茫然无焦距的眼神,问:“云意,你过得开心吗?”

她立时警醒,没敢有片刻犹豫,也没敢露出半点心绪,装出了一派天真,顺势答:“开心呀,有二爷疼我,又有了冬冬,往后要是能一辈子霸着你,那自然更好。”

他审慎地看她,她也似浑人不觉任他打量,沉默中千回百转,一闪而过时多少个心思都走完。结束是因冬冬的哭声,奶娘抱着小胖子来找爹娘,小家伙还没长开,还是个眯眯眼小肉团。

奶娘进门四顾,等云意含笑望向陆晋,吩咐说:“去,让二爷也抱一回。”

陆晋的注意力全都让冬冬拉走,陡然间紧张起来,看奶娘抱着孩子一步步走近,心中也一下下紧缩起来,比打马上阵更加可怕。

他试探着伸出手,到半路没敢再伸,等奶娘主动将孩子送到他手中,才皱着眉捞起来,不正不歪地搂在胸前。冬冬稍稍蹬一蹬腿,他都要经过翻江倒海一般的心惊。

而云意偷偷擦干了掌心的汗,稍稍喘上一口气,庆祝自己顺利过关。

慢慢摸索,终于找到入门之法。转过身来,抱着咿咿呀呀乱叫的冬冬,得意地冲着她笑,等她夸奖。

原算得上惊心动魄的劫,就此一笔带过。陆晋挑了个吉利时日搬进安国侯府,虽说人手不够,多数院落还空着,但云意可算舒心,终于能有个清净地好好过日子。

因全京城都在准备新皇登基之事,冬冬的百日便简之再简,吃过饭就抓阄,满桌子物件他只抓了书和逼,一只狼毫倒置着握紧在手里,拿笔尖一下一下扫自己肉呼呼的脸颊,眯着眼睛,没一会儿就把自己哄睡着。

往来亲友说上一车子吉祥话,云意抱着睡得天昏地暗冬冬先去后院歇息。陆晋迎来送往,皆是达官贵人,从前不可一世的高贵,现如今一个个在他面前都得点头哈腰伏低做小,少不得又是一番志得意满春风得意。

而六月初,肃王顺利登基,定年号为太和,抚镇四海,大赦天下。

登基第一诏便是擢升陆占涛一家,连同陆晋在内,人人有封赏,加官进爵不在话下。已然成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势,新皇废立似乎仅在他陆氏翻云覆雨手。

陆占涛加授一品太子太保,为陆寅请封世子。

陆晋府邸预先挂上的安国侯牌匾终于名正言顺。

冯宝官复原职,仍做司礼监秉笔大太监,掌东西厂,下辖锦衣卫,察举百官事。

随后便如云意所料,南京与江北都有动作,南京自认正统,即便力小势微,也敢发来缴文,大骂陆占涛不忠不孝,大逆不道。而江北更实际,就在八月大暑之时,拥荣王为帝,定年号为兴平,是以,太和元年与兴平元年只能择一,水火不容。

而奇怪的是,自打陆晋回城,德安变得鲜少露面,他与他暗地里说过什么无人知,云意也没心情为这点子事与陆晋争执,便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八月底,胡三通领兵十万行军入蜀,陆晋早出晚归一心扑在军营。连云意这样的内宅妇人都能感受到大战在即的紧迫,真如山雨欲来风满楼,大战前的片刻宁静更显得弥足珍贵。

连同她绣了小半年还没成事的袜子也再度拿起来,在灯下连夜赶工。

这一夜陆晋带着满身疲惫自军营回来,挑开帘子瞧见的,便是暖融融烛光下,为他缝衣制物的娇妻,那一垂首的温柔,足够让人沉溺于温柔乡中,长醉不愿醒。

他自身后环住她,带着屋外的暑气与叶片被日光蒸腾的香氛,一近身,便都充斥她鼻尖。

“在做什么?”带着浓重的鼻音,口吻像个未长大的孩子,仍对她充满了依赖。

她手中的活儿未停,唇角挂着浅浅笑意,轻声说:“别闹,给你做袜子呢。”

他止不住兴奋地拿起来对着等细细看,“这是绣的什么花儿?怪艳的。”

“云鹤——”

“噢,这倒是俊得很。”

第110章 外甥

一百一十章外甥

云意放下手中的绣活儿,佯装愠怒,“我打小儿就不爱做这些,绣些花儿草儿的总是比不得旁人,二爷若不喜欢,不要了就是——”

赌起气来抬手就要扔,好在陆晋眼明手快,当下一把捞回来,宝贝似的团在手里,连声告罪,“是我的不是,一时眼花,有眼不识泰山。这就是云鹤呀,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她斜他一眼,勉强受用,“四字成语倒是用得连贯。”

“多亏夫人教导。”

“少来——”她顺手拿回绣了一半的袜子,含笑道,“就要逢三十的人了,还跟个毛头小子似的。我问你,前儿蓟州知府求你办事,顺带孝敬一双美人,是也不是?”

他没想过隐瞒,也没必要,便答道:“是有这么回事。”

“人呢?怎不见接回府里。”

陆晋道:“转手就赐给巴音及巴尔图几个,还带回来做什么,多吃一口饭,劳夫人多操一份心。”

她适才开怀,食指轻点他鼻尖,宜喜宜嗔,“这事儿办得好,有赏。”

“赏的什么?不好、不如意的不要。”

她眉眼含情,回身在他单薄的唇上轻啄,似蜻蜓点水,短促而温柔的甜蜜。

等来他拧着眉毛装腔作势道:“不甚中意,如此绵软无力,夫人怎堪消受?换个疾风骤雨翻江倒海如何?”

云意捶他肩膀,嗔怪道:“偏你话糙。”

他追上一句,“话糙理不糙。”

“懒得跟你费口舌。”

“我来与你‘费口舌’也好。”接下来便是“口舌之争”,闺中之秘,半成品的袜子被她攥在手里松开了又握紧,被人转个身来扑上去,把上好的雪锻都浸湿。

可见这袜子是不成了,沾了污迹,只能扔,或是被他当做功勋表彰起来,好在日后拿来说笑。

收尾处,她一头乌发铺满背,双唇饱满红艳欲滴。空气中弥漫着靡靡腥甜,暧昧得熏红你侧脸,他大拇指指腹来回摩挲着她下唇,目光沉沉,流连不绝。

又将薄薄锦被抖开来,裹紧了她,轻轻拍着她后背,招呼她,“睡会儿,也不早了。”

云意抬手抹开被汗水粘在额角的碎发,沙哑又绵软的声音问说:“我瞧着形势,是不是又要打仗了?”

他换个姿势,让她枕在自己手臂上,视线落在富贵牡丹屏风上,淡淡应道:“确是如此。”

“与江北都督府?”

“不错——”

她蓦地一怔,哑然道:“几时开战?”

陆晋道:“恐怕拖不过年关。”

“唉…………”她长叹,欲言又止。

换来他追问:“难过什么?”

云意道:“舍不得你……”话还没说完,就让他勾着后腰换个地方,平躺在他身上,侧脸贴着他毛茸茸的胸膛,听他说:“这话虽甜,但我估摸着不是实话。你放心,越是战事四起,咱们的位置才越是稳固。若果真四海升平,才是你死我活恶斗之时。”

“二爷冤枉人,我确实是舍不得你。”她牵起他粗糙的手掌,指尖抚过他掌中早已愈合的一道道细小伤疤,“二爷出征在外,受了多少苦也不与我说。但我心里是晓得的,二爷为了我,为了冬冬,哪一回不是豁出性命去拼。我在京城里锦衣玉食还嫌委屈,二爷在辽东寒夜饮冻水,冬日食冰凌,却没一句抱怨,拼来前程锦绣,都换作云意脚底织锦,头上凤冠…………”

“哭什么,原都是男人该干的事,你没在,仗还是一样要打,快收收眼泪,都是做娘的人了,怎么说风就是雨的。”

云意恨不能张嘴咬他,“都是当爹的人了,就不能有一句好话,什么叫没我也一样,哄哄我难不成真是难如登天?”

陆晋愣了愣,说道:“我确实学不会哄人,你心中若有感激。我便在此求你一事……”

“你说——”

“来年战场相见,我若伤及贺兰钰等人,你……勿要怨怪。”

时间静默半晌,许久才见她点头,闷闷道:“晓得了,你去哪儿、做什么,我都跟着你…………也只有你…………”

在这样沉闷乏味的夜里,感激尚有一段情,可供度此余生。

陆晋与她交过底,照例是早出晚归,难见人影。

这一日暑气散了,渐渐入秋。冬冬将近六个月大,已经会翻身能短坐,小家伙会吃会睡,长得白白嫩嫩浓眉大眼,活生生是个福气团。长辈们见了,没有不喜欢的,就连清心寡居的宜安公主也为了他数次登门,一整日茶都喝不上一杯,全身心都在哄这个小胖墩儿。

一早他才睡醒,正睁着眼睛要玩要闹。云意拿了个铃铛哄他,但凡摇一摇,便能瞧见他流着满嘴的哈喇子盯着铃铛傻笑。

正玩得热闹,新来的丫鬟怡芳上前通报,说是长泰公主登门到访。

云意顿了顿,手上的铃铛让东东抓住机会一把捞着了就往嘴里塞,奶娘吓得连忙赶上来抢,云意倒没所谓,晓得他不过是嘴馋好奇,便松开来,理了理裙边、腰带,等顾云音袅袅婷婷入门来。

她略略颔首,带了十万分客套,“二姐来了,怎也没人提早通报一声,也好让我出门去迎。”

顾云音仍做清淡寡素打扮,青衣套着白裙,总能扮出个出尘绝艳,但又有一说,无事不登三宝殿,她亲自来,总有意欲。

见云意满脸戒备,她反倒轻松,移步上前,低头看傻呆呆流口水的冬冬,轻笑道:“你也不必同我客套,我来,也就是为瞧瞧我这小外甥,本没你什么事儿。”

这话说得尖刻,让云意一时无语,呆坐在原地,看她伸出手要从奶娘手里抱走冬冬。奶娘为难地看过来,云意稍稍颔首,顾云音才牢牢抱住了已然沉甸甸压手的冬冬。

顾云音抱孩子比预料之中熟练,搂着冬冬颠一颠,一张笑脸望向云意,欢喜道:“这孩子养得可真好,原瞧你怀孕时那体弱难熬的样子,谁料得到这小家伙能长得如此白胖,你瞧,又笑了,可真是讨人喜欢。”

“二姐……”

“你担心什么,还怕我扔了他不成?我虽瞧不上你家二爷,噢,如今该叫侯爷了,却也不至于对自己亲外甥下手。”她转手将孩子送还奶娘,对门外唤一声,“碧云——”

便有一位姑姑,领着两位面嫩的丫鬟,托这如意玉石送上前来。顾云音自袖中掏出一把金锁,搁在云意手边案几上,面含讥讽道:“百日宴为避嫌,我来不得,你家侯爷也见不得我出现。便趁着他今日远郊练兵,来送一份薄礼,见一见这小子。可取了名字?我听说是单名一个泽字,没甚讲究,想来必不是出自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