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家一愣。

元曜赶紧作了一揖,道:“我们是来曲江踏青的游人。因为突然下雨,又没带雨伞,不得不找地方避雨。如果能在贵庄院暂时避雨,那真是感激不尽。”

管家见元曜温和有礼,道:“两位稍等,我进去向主人回话。不知道,两位公子怎么称呼?”

元曜道:“小生姓元,名曜,字轩之。”

韦彦道:“我叫韦彦,字丹阳。你家主人是谁?”

管家道:“韩国夫人。”

管家进去通报了。

元曜、韦彦在门口等待。

元曜道:“原来,这庄院的主人是一位国夫人。丹阳,你认识这位韩国夫人吗?”

唐朝时,皇帝会诏封有功的官员的母妻。通常,一品官员的母亲、正妻为国夫人,三品以上官员的母亲、正妻为郡夫人,四品官员的母亲、正妻为郡君,五品官员的母亲、正妻为县君。此外,还有一些不是依赖丈夫、儿子的品级的特封,如武则天的母亲,姐妹,也都加封了国夫人(1)。

韦彦道:“不认识。每年诏封的国夫人、郡夫人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我哪里能够一个一个都认识?”

元曜、韦彦站了一会儿,管家才出来,他道:“夫人有请两位公子。夫人正在雅室中烹茶,她说两位公子此刻前来避雨,倒也凑巧,正好结茶缘,请两位公子去雅室品茶。”

元曜、韦彦道了一声“有劳了,多谢了。”,就跟管家走进了庄院。

庄院中飞檐斗拱,重楼叠阁,一重院落连着一重院落,十分富丽气派。庄院中的花园里,回廊下,种植着各种品种的牡丹花,洁如冰雪的是夜光白,碧如翠玉的是绿香球,金如皇冠的是姚黄,墨红如血的是黑花魁,赤如红霞的是珊瑚台…春风吹过,草叶摇动如流水。雨水落在牡丹花叶上,熠熠生光。

元曜不禁看痴了。

管家领元曜、韦彦走到回廊尽头,来到一间雅室外。他站在门外,垂首道,“夫人,元公子和韦公子带到了。”

雅室内传来一个女声,“有请。”

管家推开雅室的门,示意元曜、韦彦进去。

元曜、韦彦走进了雅室。

元曜刚一踏进雅室,就闻到了一股清新的茶香,沁人心脾。

雅室中的陈设极其简约,典雅,只有一架写意山水画屏风,一幅王羲之的墨宝,一个摆放着竹简的书架,一个雕刻虬龙纹的香炉。

一名穿着素色衣裙的美妇跪坐在一方茶几边,她正在烹茶。两名彩衣侍女跪坐在美妇身后,静穆如雕塑。美妇梳着半翻髻,簪一支孔雀点翠金步摇。她的五官很美,妆容也很精致,远远看去,仿佛正值韶龄的女子。但是,走近了就会发现,她的眼角已有细纹,双鬓也略有霜雪。

元曜、韦彦行了一礼,道:“见过夫人。”

韩国夫人笑了笑,示意元曜、韦彦坐下,“两位公子请坐。我这僻陋的地方平常少有人至,今日两位公子能来,也是缘分。请坐下喝一杯茶。”

“多谢夫人。”元曜、韦彦坐下了。

注释(1)国夫人:唐朝外命妇的特例中,除了武则天的母亲,姐妹外,比较著名的就是杨贵妃的姐妹们了,她们被分别封为韩国夫人、虢国夫人、秦国夫人。再,文中的韩国夫人,不是杨玉环的姐妹。

“多谢夫人。”元曜、韦彦坐下了。

茶案之上,摆放着红泥火炉,鹅毛小扇,茶盘,茶洗,水瓶,龙缸,竹筷,茶巾。茶壶之中,烟气袅袅,香茶早已沏好。

韩国夫人伸出保养得极好的玉手,将茶壶中的香茶缓缓倒入三个荷叶形的素瓷杯中。两名侍女将两杯茶分别奉给元曜、韦彦。

素瓷茶杯质薄如纸,色洁胜玉,入手的感觉光滑如绸。茶水呈浅碧色,清澈净透,隐约浸香。元曜喝了一口,随着茶水滑入喉咙,但觉心旷神怡,通体舒泰。他赞道:“好茶。”

韦彦喝了一口香茶,也有春风拂面的感觉。他问道:“这是什么茶?好香啊。”

韩国夫人笑道:“这茶叫‘夕鹤’,是乾封三年,扶桑王进献给天子的珍贵贡品。泡茶的水是乾封元年的第一场春雨。”

元曜不禁咂舌,原来这茶和水都是二十年前的东西。

茶烟袅袅,香气萦绕,元曜有些走神了。他不留意手上一滑,瓷杯掉落在地上,“啪嗒”一声,碎成了三片。

“欸?!!”元曜大吃一惊,手足无措地向韩国夫人道歉:“啊,对不起…这个,这个…”

韦彦望着地上的碎片,笑道:“轩之,你怎么这么不小心?茶具最讲究成套,少了一个杯子,这套茶具就毁了。”

韩国夫人见杯子碎了,倒也没有苛责元曜,只是眼神有些悲伤,“这套荷叶杯是我女儿最喜欢的东西,可惜了。”

元曜非常抱歉,道:“真是对不起,小生笨手笨脚的…小生…小生一定赔偿这套茶杯…”

韩国夫人道:“算了。这荷叶杯是乾封元年越窑进贡的贡品,仅只有一套。”

元曜拾起瓷杯碎片,道:“那,小生想办法把它粘起来。”

元曜记得,前几天离奴不小心打碎了白姬心爱的秘色雀纹瓶,它害怕被白姬责骂,马上就用法术将花瓶碎片粘了起来,花瓶完好如初。他回去央求离奴施法,一定也能粘好这个荷叶杯。

韩国夫人笑了,“破镜难圆,覆水难收,破碎了的杯子怎么可能粘好?”

元曜道:“小生回去试一试。粘好了,再替夫人您送来。”

韩国夫人同意了。

元曜、韦彦和韩国夫人品茶,闲谈。韩国夫人气度雍容,博学风雅,与她谈话令元曜、韦彦如沐春风。韩国夫人说,她还有一个女儿,姿容天下无双,比牡丹花还要美丽。说到女儿,韩国夫人的神色格外温柔,也变得格外健谈。韩国夫人本来要让女儿出来见一见元曜、韦彦,但是派去的侍女回话说,“小姐心情不好,不想见人。”

元曜、韦彦有些尴尬。

韩国夫人宠溺地笑道:“哎呀,她一向都是这样,真拿她没办法。”

元曜觉得,韩国夫人一定非常珍爱她的女儿。

雨停了,茶也喝完了,元曜和韦彦起身告辞。韩国夫人也不挽留,只道:“两位走好。”

元曜、韦彦道谢之后,离开了韩国夫人的庄院。

回城的路上,元曜因为打碎茶杯的关系,有些郁郁不乐:“茶杯也不知道粘不粘得好…如果粘不好,小生拿什么赔给韩国夫人…”

韦彦一展折扇,笑道:“粘不好茶杯,轩之就去韩国夫人家做仆役还债好啦。”

元曜生气地道:“不要胡说,缥缈阁的债小生还没还完呢。”

韦彦以扇掩面,“轩之真可怜…”

“唉!”元曜叹了一口气。

元曜和韦彦在善和坊分手,一个回缥缈阁,一个回韦府。

元曜回到缥缈阁时,已经是下午光景。

离奴愁眉苦脸地站在柜台后,闷闷地吃着香鱼干。

元曜问道:“离奴老弟,白姬出去了吗?”

离奴没好气地道:“主人去献福寺(1)听义净(2)禅师讲佛经去了。书呆子,你又偷了一天的懒。”

元曜想求离奴用法术帮他粘杯子,也不反驳他,笑着凑了过去,“离奴老弟,小生有一件苦恼的事情想求你帮忙。”

离奴将一条香鱼干丢进嘴里,道:“正好,爷也有一件烦闷的事情,想来想去,只有书呆子能帮忙。”

元曜笑道:“这么巧?离奴老弟,你先说吧。只要小生能够帮忙,一定不推辞。”

离奴从柜台后翻出一个布包,放在元曜面前,神色郁闷。

元曜打开包袱,看见了一堆瓷器碎片。

元曜在脑中拼凑了一下碎片,赫然发现是离奴前几天打碎之后,又用法术粘起来的秘色雀纹瓶。

元曜惊道:“这只花瓶你不是用法术粘好了吗?怎么又摔碎了?!”

离奴愁道:“破镜难圆,覆水难收,摔碎了的东西就是摔碎了,哪里可能粘好?法术不过是一时的障眼法,法术一失效,花瓶还是碎的。这事瞒不长久,我觉得还是早些跟主人坦白为妙。可是,这秘色雀纹瓶是主人很喜欢的东西,她一直没舍得卖出去。她知道花瓶碎了,一定会很生气,还会罚我几个月不许吃香鱼干。唉,好苦恼,好烦闷,爷想来想去,只有书呆子能帮爷了。”

元曜望着破碎的花瓶,心冷了半截。原来,法术只是障眼法,还会失效,看来,粘荷叶杯的事情不必指望离奴了。元曜心不在焉地道:“离奴老弟想要小生怎么帮你?”

离奴笑道,“很简单,离奴去向主人坦白,就说是书呆子摔碎了秘色雀纹瓶,怎么样?书呆子反正也不爱吃香鱼干,即使主人罚你几个月不许吃香鱼干,也没有什么关系。”

元曜闻言,生气地道:“离奴老弟,如果白姬认为她心爱的秘色雀纹瓶是小生摔碎的,她不会罚小生三个月不许吃香鱼干,而是会把小生吊起来抽打三个月解气。总之,这件事小生爱莫能助,你不能指望小生替你顶罪,最多小生不告诉她花瓶已经碎了。”

注释:(1)献福寺:即是荐福寺。献福寺位于长安城开化坊内,是唐太宗之女襄城公主的旧宅,武后光宅元年(684年),皇室族戚为了给高宗荐福,而在此建造寺院,初名献福寺,武后天授元年(690年)改名为荐福寺,是唐代长安城中着名的寺院之一。

(2)义净:中国唐代的名僧,旅行家,中国佛教四大译经家之一。他曾在献福寺翻译经书,并提议修建了小雁塔。

离奴撇嘴,“书呆子刚才不是说只要你能帮忙,一定不会推辞吗?”

元曜连连摆手,“这件事小生不能帮忙,也不敢帮忙。”

离奴叹了一口气,更加愁眉苦脸了。它问道:“书呆子刚才有什么事要爷帮忙?”

元曜望着花瓶碎片,也叹了一口气,“现在,已经没有需要离奴老弟帮忙的事情了。”

“哦。”离奴应了一声,继续一边吃香鱼干,一边发愁。

元曜来到后院,也开始发愁。荷叶杯是没有办法粘好了,他怎么向韩国夫人交代?

傍晚时分,穿着男装的白姬回来了。白姬心情很好,她看见元曜,一展水墨折扇,笑道:“听义净禅师讲经,真是一种美妙的享受,轩之下次也可以去听一听。”

元曜道:“小生没有慧根,听佛经会听得犯困睡着。”

白姬递给元曜一个纸包,道:“义净禅师送了一些禅茶。轩之多喝禅茶,就会生慧根了。”

元曜还未答话,离奴已经抢过了话,道:“书呆子资质愚钝,即使把禅茶当饭吃,也生不了慧根。离奴资质聪慧,即使不吃禅茶,只吃香鱼干,也有慧根。”

白姬表示赞同。

元曜听到茶,又想起了韩国夫人的荷叶杯,心中发愁,也懒得和白姬、离奴分辩。

春月如灯,满院飞花。

白姬、元曜、离奴坐在回廊下一边喝茶赏月,一边闲聊。

白姬问离奴,“我放在里间的秘色雀纹瓶怎么换成翡翠如意了?”

离奴冷汗,赶紧道:“离奴把秘色雀纹瓶收进去了。离奴觉得,开春时节,讨一个‘如意’的彩头,一年才能财源广进,‘因果’不绝。主人要是不喜欢,离奴明天就把翡翠如意收进去,再把秘色雀纹瓶摆出来。”

白姬道:“如意不要收进去,秘色雀纹瓶也摆出来吧。春天百花盛开,秘色雀纹瓶可以用来插花,给缥缈阁增添一些生机和色彩。”

离奴心虚地道:“好。”

元曜望着春月发愁,“白姬,缥缈阁中有没有比较珍贵的茶具?价值可以抵得上乾封元年越窑进贡的贡品?”

白姬想了想,道:“有。我记得,仓库里还有两套贞观年间的越窑青瓷茶具。轩之怎么突然问起了茶具?”

元曜叹了一口气,自责地道:“小生今天又做了一件蠢事…”

白姬道:“轩之不必自责,反正你经常做蠢事。”

元曜生气地道:“小生哪里经常做蠢事了?!”

白姬道:“我只是随口一说,轩之不要生气。今天,你做了什么蠢事?”

元曜苦着脸道:“事情是这样的…”

元曜把今天和韦彦在韩国夫人的庄院避雨,喝茶,打碎荷叶杯的事情说了一遍。因为答应离奴不说它打碎秘色雀纹瓶的事情,元曜隐去了想求离奴用法术补杯子的一段,只说必须赔偿韩国夫人的茶具。

白姬听完元曜的叙述,饶有兴趣地笑了,“韩国夫人?乾封三年?真有趣。”

元曜道:“韩国夫人有什么有趣的?”

白姬神秘一笑,“没什么。轩之打算另外赔偿韩国夫人一套茶具吗?”

元曜道:“只能这样了。贞观年间越窑贡品应该抵得上乾封年间的越窑贡品。不过,贡品只有皇室才能享有,白姬你是怎么弄来的?!”

白姬摸下巴,道:“我怎么弄来的贡品,轩之就不必管了。轩之应该考虑的是,你有银子买吗?”

元曜没有银子,只好道:“请白姬先赊给小生。小生以后每天一个人干两个人的杂活来偿还。”

白姬笑道:“我太亏了。轩之太笨了,说是干两个人的活,实际上也只能干一个人的活。”

元曜苦着脸道:“那,你要小生怎么办?”

白姬想了想,道:“轩之有两个选择。一,春日宜歌舞,轩之每晚在院子里跳一支舞给我和离奴解闷。二,春日宜禅寂,轩之每逢单日,陪我去献福寺听佛经。”

白姬话音刚落,元曜急忙道:“小生陪你去听佛经。”

白姬满意地笑了:“轩之经常去听佛经,一定会慢慢变得有慧根的。”

第二章 贺兰

第二天,白姬从仓库里翻出一套贞观年间越窑上贡的千峰翠色瓷杯,交给元曜。元曜道谢之后,将茶具仔细包好,拿在手里,离开了缥缈阁。

白姬望着元曜离去的背影,嘴角露出了一抹诡笑。

寒水澹澹,杨柳依依。元曜来到曲江,循着昨天的记忆找到了韩国夫人的庄院。元曜敲门,管家开门。元曜说明来意,管家进去通报之后,才领元曜进去。韩国夫人坐在雅室中等元曜,她的眼角有些泛红,似乎刚刚哭过。

元曜行了一礼,道:“小生见过夫人。”

韩国夫人道:“元公子不必客气,请坐。”

元曜坐下,将包袱放在地上,道:“小生今日前来,是想向夫人道歉。昨日小生打碎的荷叶杯,恐怕已经无法再粘好了。小生万分抱歉。”

韩国夫人道:“没什么。元公子不必放在心上。”

元曜将包袱打开,对韩国夫人道:“小生只能赔给夫人一套新茶具了。请夫人收下。”

阳光之下,千峰翠色瓷杯流光隐隐,色泽莹润。

侍女将茶杯呈给韩国夫人,韩国夫人拿在手中把玩时,突然有些吃惊,“这套‘千峰翠色’我在大明宫中见过,乃是皇家御用之物,不可能流落坊间,元公子是从哪里得到的?”

元曜挠头,道:“从一个叫…缥缈阁的地方…小生暂时栖身在缥缈阁做杂役。”

韩国夫人一愣,道:“天上琅嬛地,人间缥缈乡?”

元曜略有些吃惊,“夫人也知道缥缈阁?”

韩国夫人沉默了一会儿,道:“我找了很多年,都没有找到缥缈阁。”

元曜心中一紧,道:“夫人…也有无法实现的愿望?”

韩国夫人握紧了茶杯,神色有些激动,“我的愿望…我的愿望…我的愿望…”

韩国夫人喃喃重复着这四个字,却无法说出她的愿望究竟是什么。过了许久,韩国夫人对元曜道:“元公子,我带你去见一见我的女儿吧。”

元曜一愣,不知道韩国夫人为什么要带他去见她的女儿。但是,出于礼貌,他只能道:“好。”

韩国夫人带元曜走出雅室,穿过种满牡丹花的庭院,来到了一座绣楼中。绣楼中香雾叆叇,两名侍女跪坐在一方铜镜台前,给一株国色天香的牡丹修剪枝叶,还给牡丹披上了一块半透明的鲛绡。

元曜暗想,山庄中种满了牡丹,侍女们也如此细心地照料牡丹,想必小姐一定很喜欢牡丹。

侍女们看见韩国夫人,行了一礼,笑道:“夫人,今天小姐的心情很好哟。”

韩国夫人笑了笑,走向铜镜前的牡丹,温柔地道:“敏儿,娘带来了一位元公子,他是从缥缈阁来的。”

元曜吃了一惊,小姐是牡丹花?!!

韩国夫人指着牡丹花,对元曜笑道:“元公子,这是我的女儿。”

元曜虽然心中奇怪,但也只能向牡丹花作了一揖,道:“小生元曜,字轩之。见过小姐。”

一阵春风吹过,铜镜前的牡丹随风摇曳,婀娜多姿。

韩国夫人和牡丹花低语了几句,对元曜道:“敏儿说,见到元公子,她很高兴。”

元曜冷汗。他定睛向牡丹花望去,并没有看见他经常会看见的花精妖魅。一朵牡丹花怎么会和韩国夫人说话?更怎么可能是韩国夫人的女儿?

元曜吱唔道:“唔,小生得见小姐玉颜,也万分荣幸。”

韩国夫人又和牡丹低语了几句,她抬头对元曜道:“元公子,缥缈阁可以实现任何愿望吗?”

元曜挠头,道:“按白姬的说法,缥缈阁可以实现任何愿望…”

韩国夫人沉默了一会儿,道:“我的女儿丢了一件牡丹衣,你可以拜托白姬替她找回来吗?”

元曜问道:“小姐的牡丹衣是什么样子的?”

韩国夫人望向窗外,陷入了回忆中,“那是长安城中独一无二的一件牡丹衣,美丽绝伦,让百花黯然失色。”

元曜心中疑惑,问韩国夫人:“小姐的牡丹衣丢在哪里了?”

韩国夫人眼神一黯,过了好久,才道:“大明宫。太液池。”

元曜心中更疑惑了,小姐的牡丹衣怎么会丢在大明宫中的太液池?!

韩国夫人看出了元曜的疑惑,也不解释,只是道:“我知道元公子心中有很多疑问,但恕我不能为元公子解惑。元公子回缥缈阁问白姬,她自会告诉你。元公子,请拜托白姬替我女儿找回牡丹衣。”

元曜也只能答应道:“好。小生回去拜托一下吧。”

坐了一会儿之后,元曜告辞了。韩国夫人没有挽留,只是笑道:“元公子走好。请不要忘了拜托白姬找牡丹衣。”

元曜作了一揖,道:“好。小生会记得。”

元曜回到缥缈阁时,已经下午了。大厅里没有人,里间也没有人,他不由得奇怪,白姬、离奴都不在么?突然,他闻到了一阵茶香,还听到了一阵嘻嘻哈哈的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