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华大巴开到凯宾斯基酒店门前,代表团成员下车上楼,简单休息后下二楼餐厅吃饭,大巴车驶入停车场,司机下车走人,过了一会儿,行李舱打开了,一个人影钻了出来,隐身黑暗中,等了片刻,上街拦了一辆出租车。

谢里夫驾驶皇冠出租车从凯宾斯基酒店附近经过,他开的心不在焉,因为刘汉东等人失踪三天了,自己的女儿还没消息,忽然有人冲到车前,他急忙踩刹车停下,定睛一看,客人是个十六七岁的少年,穿着长袍戴着小白帽,一脸的惊惶。

客人上了车,说要去沙特阿拉伯,谢里夫问他有没有钱,少年拿出一叠美元给他,崭新的百元面额美钞,足有一万元之巨。

谢里夫咽了口涎水,一万美元,够自己干很久的了,不过出国需要带护照,他要先回家拿上护照,再带上饮水和干粮,要知道这一路都是沙漠,不带水是绝对不行的。

等他拿好了东西重新上路,发现有些不对劲,深夜的街头有轮式装甲车封路,荷枪实弹的警察全部上街,宣布戒严,严禁任何车辆出城。

无奈之下,谢里夫只好将车又开回了外来移民聚居的棚户区。

清晨,郑佳一住的高级套房被人急促的敲响,她披上睡衣前去开门,先问了一句:“哪位?”

“刘汉东,出事了,城市戒严,严禁出入。”

郑佳一打开了门,刘汉东快步走了进来,衣服下隐约可见手枪柄,他顺手打开了电视,科林酋长国电视台正在滚动播放新闻。

新闻主持人一脸僵硬地播报,说根据埃米尔的遗旨,废黜赛义德王子的王储地位,新任国家元首将由大亲王接任…

“昨夜发生了政变。”刘汉东说,“就在赛义德和我们签署了战略意向书之后,老埃米尔驾崩,大亲王发动政变,废了法定王储,取而代之,根据目前掌握的情报,大亲王起码拥有陆军和警察部队的支持。”

郑佳一有些紧张,拿起电话拨打张邦宪的房间分机,响了很久才有人接,张总显然还没睡醒,声音含糊不清:“谁啊?”

“我是郑佳一,出事了,科林发生政变,赛义德被废黜,我们的协议也不作数了。”

“我马上到。”张邦宪立刻清醒过来,飞快穿衣,召集核心人员开会,大家聚在郑佳一的套房里,一个个手足无措,昨天还在狂欢庆贺协议签订,今天一切都成空,大起大落让人无法接受。

“和家里联络,汇报情况,听从指示。”张邦宪到底是分公司一把手,安排非常合理,但是问题来了,长途电话已经打不通了。

“收拾行李撤吧,大局已定。”郑佳一道。

张邦宪想了想,下了决定:“留下值班人员,其他人员返回利雅得。”

代表团成员们匆匆收拾了行李,兵分两路,郑佳一等人前往机场,张邦宪带队走陆路回沙特阿拉伯,至于秦显扬和刘汉东则急需留在塔基卡提,不过他俩可以根据时局的变化,决定是否撤到大使馆去。

众人提着行李下楼,正要办理退房手续,一群警察把凯宾斯基酒店的门封了,严禁任何人进出。

张邦宪试图和警察交涉,带着翻译上前说了几句,被人用枪托打了回来。

无奈,众人只好回房间等待,郑佳一用卫星电话联系了机场方面,得知塔基卡提国王机场已经被封闭,民用航班全部停飞,陆军部队进驻机场,装甲车把跑道都给封了。

好在和大使馆的联络还算畅通,有关方面正在紧急斡旋,但是科林发生政变,原有的外交渠道不通了,找不到谁才是新的当权者,这才是最麻烦的。

郑佳一打开了电视,屏幕上连篇累牍的播放着埃米尔的讣告,宣布科林进入国葬期,新任埃米尔是老酋长的长子,俗称大亲王的纳西尔殿下,今年七十岁,身体发福,蓄着考究的胡须,戴着茶色眼镜,穿白色阿拉伯长袍,看起来像是四十岁的中年人。

新埃米尔宣布了戒严令,说国家面临恐怖分子的威胁,必须实施军管,目前陆海空三军以及警察部队都已经向新的国家元首宣誓效忠,平息叛乱指日可待。

中炎黄的员工们唉声叹气,这寸劲赶的,狗咬猪尿泡,空欢喜一场。

忽然一群士兵涌入,他们的打扮和警察不同,都端着AK47,为首的军官告诉张邦宪,限令他十分钟之内交出人来。

张邦宪故作镇静:“我不明白你的意思,交什么人?”

军官声色俱厉的嚷了几句,翻译战战兢兢道:“他说我们隐藏了恐怖分子,让我们立刻交出来,不然要枪毙人。”

张邦宪吓傻了,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通,我们招谁惹谁了,怎么遭此大祸。

见张总不顶事了,郑佳一毅然上前,正色告诉军官,我们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下属国企中炎黄的员工,我方任何人员财产损失,都将由你承担责任。

科林是个弹丸小国,政变军官眼里只有亲王殿下,根本不管你什么五大常任理事国,士兵们一拥而上,将所有房间搜了个底朝天,连行李箱也不放过,弄得七零八落,狼藉不堪,也没找到所谓的恐怖分子。

军官临走前说:“你们不许离开酒店,什么时候走,等待我们的通知。”

荷枪实弹的军人撤走了,郑佳一也泄了气,瘫在沙发上直后怕,她想不明白,军人在找什么人。

刘汉东走了过来,低声道:“昨夜政变,赛义德的儿子漏网,应该是跟着我们的大巴车逃出王宫的,所以他们才会找上门来。”

郑佳一疑惑道:“这么说赛义德知道要发生什么事,那他还邀请我们去王宫,难道就是为了让儿子逃命?”

刘汉东说:“对,王储是个很聪明的人…对了,那个战略合作意向书,在你这儿,还是在张邦宪那边存着?”

郑佳一道:“张总保管着呢,你什么意思?”

刘汉东道:“你听说过衣带诏么?”

第四十七章 衣带诏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汉献帝把密诏藏在衣带里传给自己的老丈人车骑将军董承,想诛杀曹贼,恢复汉室,后来事情败露,同谋者都被曹操杀掉。

郑佳一博览群书,怎么会不知道衣带诏,她立刻醒悟过来道:“你的意思是说,赛义德王储通过和咱们签订的战略合作意向书向外传递信息?”

刘汉东郑重点头:“他很可能已经失去了大部分执行力,只能通过这种手段传递信息,这样才能解释政变前夜我们还被邀请到王宫的原因。”

郑佳一冰雪聪明,不需要多讲,这件事虽然匪夷所思,但也不是没有可能,她立刻前往张邦宪的房间,要求查看战略合作意向书。

张邦宪不明所以,但还是从保险柜里拿出了协议,这份协议是科林王国提供的,用阿拉伯文写成,末尾是赛义德殿下的亲笔签名,用了科林酋长国石油部的打印,非常正规。

郑佳一将协议翻来覆去的看,对着灯光看,怎么也看不出秘密所在,那边刘汉东已经拧开了卷轴,从里面拿出了一张卷纸。

这张边缘烫金的纸上印着科林王室的徽标,只有简短的几句话,凤龙凤舞的手写体,同样有殿下的亲笔签名,还有火漆印鉴。

张邦宪傻眼了,他做梦也没想到合同卷轴里居然藏了东西,而且是被自己带出来的,这要是让叛军发现,还得了!

郑佳一和张邦宪都不认识阿拉伯文,但刘汉东认识,这确实是一份密诏,赛义德以王储和首相的身份发布平叛密令,接收命令的单位是科林王家空军特别空勤团,也就是SAS。

所谓SAS,最著名的当属英国陆军特别空勤团,最精锐的特种部队,但其他一些英联邦国家也仿照英国人的标准成立了自己的SAS,比如澳大利亚,香港的飞虎队也是参照了SAS的训练标准成立的,科林空军SAS也是这种性质,入选严苛,训练刻苦,是科林军队中的精锐。

刘汉东低声念了诏书内容,建议道:“想让协议继续生效的话,就帮赛义德翻盘。”

张邦宪心中巨震,他只是一个企业领导,又不是特务机关的首脑,这种事情对他来说简直是另外一个世界的事情,他说:“我建议还是报告国内,听从上级指示,切勿轻举妄动,干涉他国内政可不是闹着玩的事情。”

郑佳一也没想指望他担待,这种事情当然要最高层决策,可是现在通讯不畅,卫星电话虽然可以打通,但是这种通讯方式是不安全的,商量一般事情还行,涉及到机密必须采用更稳妥的方式,最佳办法就是用大使馆的电台与国内联系。

可是警察封锁了凯宾斯基酒店,怎么出去成了难题,张邦宪的房间在十二层楼上,从这儿望出去,满街都是军车和武装人员,十字路口堆着沙包架着机枪,还停着装甲车,这副阵仗就够让人胆寒的了,还混出去,这不做梦么。

刘汉东说:“我可以混出去,把密诏送交SAS,让他们救出王储,当然前提是他们没有被缴械。”

郑佳一说等等,打通了大使馆的电话,先向大使介绍了一下情况,请他和国内联络协调,然后找武官秦鹰扬,询问科林空军SAS的驻地位置。

秦鹰扬身为武官,搜集驻在国军事情报是他的分内事,他没有去查看资料,立刻回答道:“科林的特别空勤团不在国内,目前作为多国部队驻扎在伊拉克,而且编制很小,充其量一个连,还是不满编的连。”

这事儿又黄了,远水解不了近渴,大亲王如果不傻的话,肯定派人去接收这支部队了,哪能会给别人留机会。

郑佳一冲刘汉东耸耸肩,表示行不通,刘汉东却接过电话问道:“老秦,SAS指挥官和赛义德关系怎么样?”

秦鹰扬说:“赛义德掌握军费分配,他偏爱空军和海军,给他们的预算最充足,对陆军和警察就很吝啬,到现在陆军还在使用八十年代进口的苏式武器,而空军的特别空勤团和海军的陆战队,都是用的德国造轻武器,连军装都不一样,SAS的指挥官穆罕默德少校,是赛义德的铁哥们,绝对死忠。”

刘汉东道:“那不结了,只要SAS杀回国,翻盘就有机会。”

秦鹰扬说:“道理是这样,可是操作起来太难了。”

刘汉东说:“你把SAS的驻地位置,具体经纬度查清楚告诉我就行。”

说完挂了电话,对张邦宪道:“张总,我需要一个志愿者,要求胆大心细,会说阿拉伯语,关键时刻敢开枪,敢杀人。”

张邦宪拿起电话道:“小张,让秦显扬来我房间一趟。”

符合刘汉东要求的人,唯有秦显扬,他当过兵,阿拉伯语水平过硬,在中东地区工作数年,有经验有胆量。

秦显扬来到了张总的房间,有些拘束,他刚提了副处,但是在领导前面还放不开。

领导们都很严肃,张邦宪说:“小秦,目前的状况你也清楚,我们昨天签署的意向书随时会作废,为了国家的利益,现在有一件任务交给你,配合刘汉东去出个差,这次工作存在一定危险性,不勉强,你可以不参加。”

秦显扬有些犹豫不决,他渴望着升级加薪,但是又担心再也见不到家乡的妻儿。

“还考虑什么,你平时不是总嚷嚷为国尽忠什么的么,大丈夫建功立业,就在此刻!”刘汉东不耐烦道。

“好,我干!”秦显扬脸红脖子粗,青筋乍起,毅然决然。

事不宜迟,两人立刻行动,都换上了阿拉伯长袍,戴上头巾,身上揣着充满电的卫星电话,这回没忘带充电器,还有护照和现钞,衣带诏藏在贴身的位置,从员工电梯下地下室,躲在垃圾运输车后面偷偷出了酒店。

警察们的封锁并不严密,两人逃出生天,迅速奔向灯塔处。

沙鸥翱翔,海浪滚滚,灯塔顶端亮光一闪,是瞄准镜的反光,刘汉东挥挥手,表示安全,进了灯塔,发现谢里夫蹲在角落,鼻青脸肿。

“这小子跑来探头探脑,被我抓住了。”火雷邀功道,“老大,我怀疑那是个阴谋,根本没有人蛇,咱们被骗了。”

刘汉东问道:“谢里夫,到底怎么回事?难道我不是你的朋友么?我对你是善意的,可你拿什么来报答我的呢?”

谢里夫说:“对不起,我欺骗了你们,我的女儿确实不在码头上,上个星期她就回来了,博士支付了全额赎金,但是…她还是被那些野兽强暴了,我们没有能力报复,所以想到了你,利用你的善良和英勇,去干掉那些坏人,真主保佑,你们都没死。”

刘汉东有些明白了,但还是要问清楚:“博士究竟是什么人,你们和那些死掉的人是什么关系?”

谢里夫简单回答了一下,阿里·汗博士是巴基斯坦前政府要员,至今身上还背着通缉令,他蛰伏在科林,周围聚集了一大批巴基斯坦劳工,这帮人团结起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同时和中东走私团伙合作,从巴基斯坦偷运人口,到科林来做工,两伙人的合作并不融洽,经常闹出龃龉,巴基斯坦人打不过中东人,又不愿吞下这口恶气,于是找到了过江龙刘汉东,以两万美元的价格和天花乱坠的谎言,骗他出手教训中东佬。

刘汉东冷笑:“你们的博士打得一手好算盘,差点把我们兄弟几个的命都搭上,两万美元不够,得给我十万。”

火雷在旁帮腔道:“老子最恨被别人利用了,十万美元,少一分都不行!”

谢里夫眼神闪烁,似乎在犹豫,挨了两脚后终于下定决心道:“博士没有钱,但他有别的,他可以给你们一个生意,很大的生意,你们不是有飞机么,只要把一个人运到沙特阿拉伯,就能获得丰厚的报酬。”

火雷拿枪顶住他的脑袋:“又骗我是吧,你以为我会相信么?”

谢里夫急切道:“是真的,阿米尔小王子,赛义德王储的儿子,他昨天晚上坐了我的车,要去利雅得,城市戒严路上全是军车,哪儿也去不了,我把他带回了家,现在博士在保护他,但我们也没有能力把他送出去,只有你们有这个能力。”

刘汉东制止了火雷的拳头,谢里夫的话和他掌握的情报吻合,看来阿米尔小王子确实逃脱了。

“那么,博士为什么要帮王子殿下,他把人献给大亲王,不是同样能换取巨额赏金么?”刘汉东问道。

谢里夫豁出去了,竹筒倒豆子全说:“博士是政治家,他知道谁上台对我们这些外来劳工更有利,赛义德王储是开明派,他是牛津大学的博士,推崇法治民主,他登基之后,会实行君主立宪议会制,给妇女投票权,给我们外来劳工合法的身份以及社会保险,而大亲王执政后,一切都将倒退,他会给我们加税,压榨我们最后一滴血汗。”

刘汉东道:“带我去见博士,我愿意接这一单生意。”

第四十八章 勤王

塔基卡提外来劳工聚居区,慈祥的阿里·汗博士正坐在轮椅上给一群小孩子讲经,忽然有人从天而降,手里拎着机头大张的手枪,似笑非笑看着博士。

孩子们紧张起来,博士却若无其事道:“孩子们,这就是我给你们讲的辛巴达。”

一群追星的孩子围了上来,有胆大的还试图去摸刘汉东的枪,搞得他不便发飙,心说博士真是个老奸巨猾的狐狸。

好在谢里夫及时出现,轰走了这些孩子,博士睿智无比,知道刘汉东的来意,先奉上了两万美元,然后诚恳地请求他,救救阿米尔王子。

“科林发生了政变,王储可能已经殉难,他执政期间,我们外来劳工的日子还算好过,我们感激他,所以要保护他的孩子,但我们没有能力,警察很快就会找到这里,求求你,带他走吧。”

博士的花言巧语打动不了刘汉东,他问:“什么价码?”

“对半分。”博士狡黠的笑着,“阿米尔王子在利雅得有个账户,里面存了一些钱,他也不知道具体数目,但是承诺给营救他的人一亿美元,这笔钱我们两家各拿五千万,我想非常公平。”

刘汉东说:“一点也不公平,你只是走运捡到了小王子,而我要千里迢迢把他运到利雅得,现在整个国家都在戒严,士兵和警察搜查每一辆车,能不能出去还是问题,搞不好像上次一样,被博士您给坑了,小命都保不住。”

博士说:“那是一个误会,我想您是可以理解的,这样吧,我们少拿一些,四千八百万,多给你们二百万。”

“三千开。”刘汉东说。

“四六,不能太低了,不然我就找别人合作了。”博士严守底线,不再退让,“你也不用叫苦,我知道你们有一架直升机,只要几个小时就能毫无风险地把小王子送到沙特,这笔钱赚得很轻松。”

刘汉东辩道:“开什么玩笑,你以为军队是吃素的么,边境上有防空雷达和导弹,科林的空军战斗机一出动,我们就是案板上的羊肉。”

博士摇摇手指道:“不不不,我的朋友,这些都是你的想象,事实上漫长的边境线根本无人值守,只要你能离开塔基卡提,就成功了一半,至于空军,那更不用担心,每个人都知道,空军是赛义德王储的嫡系,现在这些飞行员全都被软禁起来了,科林没有空军了。”

刘汉东只是在讨价还价而已,见好就收了,伸出手来和博士握了握:“成交。”

博士拍拍巴掌,有人将阿米尔王子带了过来,这是刘汉东第三次和阿米尔见面,前两次都是在迪拜阿玛尼酒店里。

小王子很镇定,颇有乃父风范,他不像是避难的丧家之犬,倒像是微服私访的王爷,不卑不亢,有礼有节,他承诺抵达利雅得之后,会拿出一亿美元酬谢大家,至于怎么分,他不管。

刘汉东想了想,问博士:“你觉得四千万美元能解决你面临的所有难题么?”

博士回答道:“我的难题,不是金钱可以解决的。”

刘汉东道:“我有路子,可以做一票更大的买卖,你可以获得你想要的一切。”

博士脸上浮起玩味的笑容:“说说看。”

刘汉东盯着他的眼睛道:“这个国家昨夜发生了政变,法定继承人被废黜,假设我们帮阿米尔和他的父亲拿回政权,你觉得赛义德殿下,哦不,赛义德陛下会怎么酬谢我们?”

博士良久不语,阿米尔瞪着大眼睛上下打量着刘汉东,少年很有城府,没有发问。

“我觉得可以试试看,需要我做什么?”博士终于下了决心。

刘汉东附耳说了几句,博士瞳孔微缩,摇摇头:“风险太大,会有很多人死去。”

“反正你又不用死。”刘汉东恶狠狠地狞笑道。

“好吧,我答应你。”博士深吸一口气,眼神坚定起来。

阿米尔跟着刘汉东走了,谢里夫开车送他们,出了院子,停在远处的路虎车跟了过来,这是刘汉东留的后手,火雷和秦显扬随时增援,小崔拿着狙击枪守在高处,只要博士敢轻举妄动,就血洗了这里。

“殿下,我想知道,空军SAS的穆罕默德少校能不能信任?”这是刘汉东最想知道的问题。

阿米尔认真想了想说:“他是王室养鹰人的儿子,我父亲保举他上了陆军学院,又送他英国受训,在五年内把他从少尉提升到少校,我认为他是可以信赖的。”

刘汉东想,所谓知遇之恩不过如此,这个穆罕默德但凡有点良心道德,都不会坐视赛义德被废黜的,因为他的政治前途和赛义德是绑在一起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此去伊拉克,胜算很大。

“那么,少校认识你么?”

“他教我怎样猎鹰,我们是好朋友。”阿米尔忽闪着大眼睛说道,他的睫毛很长,俊秀得像个女孩子。

刘汉东终于拿出了衣带诏,告诉阿米尔,计划不是去利雅得避难,而是前往伊拉克,召回特别空勤团平叛,救出赛义德殿下。

“我批准你的计划,阁下。”阿米尔虽然还是个孩子,说话很有派头,就像一头幼狮,王者之气不是装出来的,而是跟着狮王耳濡目染学到的。

“殿下要做好吃苦的心理准备,因为我们的直升机很破旧。”刘汉东笑道。

贝尔206是一款六十年代的产品,技术落后不说,机械故障也多,连油表指针都是失灵的,好在刘汉东预备了其他导航设备,机舱里还带了几个备用油箱。

旋翼忽忽转动起来,刘汉东忽然说:“指导员你留下吧,我们人手已经够了。”

秦显扬说:“不,我要去,人生能有几回搏,这是为了国家利益,就算牺牲也是值得的。”

刘汉东将秦显扬拉到一旁,低声道:“我给你交个底,真的会死人,我和这两个兄弟都是混这个的,枪林弹雨见得多了,你还有老婆孩子,不用拼命。”

秦显扬说:“我也给你交个底,我刚提了副处,但只是领导口头传达,还没公示,还没下文,我老婆整天骂我没本事,我需要这个副处,所以,我必须拿出点成绩来。”

刘汉东拍怕秦显扬的肩膀:“说实话就好,出发!”

他们全部配备了从岛上弄来的新武器,M60通用机枪,带全息瞄准镜的G36K,巴雷特重狙,AT4火箭,民用直升机简直成了武装直升机,只是负载太重,怕是飞不快了。

直升机在夕阳下起飞,绕道走海路,冒险穿越科威特,一路向北,目的地伊拉克。

大使馆,秦鹰扬一刻不停地忙碌着,国内那帮坐办公室的家伙指望不上,全靠他利用私人关系,从联合国维和平行动部那里搞到了多国部队的驻地位置,把经纬度发给了刘汉东。

刘汉东有手持式GPS,虽然是民用品,但精度不赖,足以引导直升机向着正确的方向飞行,小崔也会驾驶,他和刘汉东配合得很好,贝尔206低空飞行,躲避科威特空军的雷达监视,从两国边境处切入,擦边飞进了伊拉克领空。

伊拉克现在是战区,ISIS闹得很凶,到处都在暴乱、打仗,联合国组织了多国打击部队进驻,主力由中东国家组成,科林虽然是小国,但是在国际事务中向来积极,派出了该国最为精锐的特别空勤团,为赛义德殿下在联合国赢得了不少赞誉。

ISIS主要在伊拉克西北部活动,叙利亚、土耳其、伊拉克政府军,还有夹缝中的库尔德人,关系错综复杂,本国人都捋不清楚,何况外来户,好在小崔和火雷曾在伊拉克当过军事承包商,熟悉当地情况,所以底气还是有的。

刘汉东最担心的就是这架老掉牙的直升机关键时刻掉链子,怕什么来什么,引擎发出异响,旋翼速度越来越慢,直升机慢慢下降,最后迫降在沙漠上。

众人出了机舱,眼巴巴看着刘汉东,指望他把飞机修好,有了上次的经验,刘汉东起码会拆引擎了,星光下的沙漠上,大家打着手电筒,让刘汉东把引擎拆了下来,定睛一看,完球了,轴承磨损严重,直升机报废了。

沙漠是直升机最大的敌人,九十年代沙漠盾牌行动中,大批美军直升机因为沙尘磨损机件导致停飞,这架贝尔206本身就老化不堪,平时只在海上飞,这一趟沙漠之行让它耗尽了最后的寿命,没空中解体就算是对得起大家了。

刘汉东用沙子洗掉手上的油污,拿出GPS查看位置,卫星定位显示现在所处的位置是伊拉克南部的希贾拉沙漠,距离最近的城市是纳西里耶,不过要穿过幼发拉底河。

“走吧,等天亮了就没法行动了。”小崔说,他是众人中唯一有沙漠行军经验的人,沙漠昼夜温差大,白天烈日当空,会导致人员迅速脱水,所以通常都是昼伏夜出,趁着夜晚行进。

众人背起装备和给养,一步一个脚印向北前进,在沙漠上跋涉是很困难的事情,尤其是在背着沉重的火箭筒的情况下。

“早知道用直升机起落架做个爬犁了。”刘汉东说。

“你早干什么去了。”秦显扬讥讽道。

“怎么和老大说话的。”火雷毫不客气的推了秦显扬一把,他早看这家伙不顺眼了。

秦显扬也同样看不惯火雷的社会青年做派了,伸手摸枪,背后小崔已经拔枪出来,动作快如闪电。

“都他妈把枪收起来,丢人不丢人!”刘汉东呵斥道。

阿米尔王子困惑地看着他们,这帮中国人之间似乎并不团结。

刘汉东说:“你俩把枪卸了,在这儿打一架。”

火雷真就把装备给卸了,摆出散打的架势来。

秦显扬摇摇头:“现在不是打架的时候,要保存体力,沙漠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是能走到头。”

火雷悻悻地捡起了装备重新穿上。

刘汉东似乎发现了什么,冲小崔勾勾手:“望远镜。”

远处有灯光闪耀,好像一处营地。

第四十九章 将在外

刘汉东看到的确实是一处营地,纳西里耶建筑公司在幼发拉底河沿岸修建输变电站的工地就设在此处,这里住着一百名工人,其中有一半是外来劳工,其中十五名是来自中国的工人。

朱小强此刻正辗转反侧,来伊拉克这么久,一分钱工资都没拿到,每天还要在烈日下干苦工,他不由得想念起在近江当超市理货员的生活来,忽然一阵嘈杂声传来,还有犬吠声,工地养的狼狗发疯般的叫着,大铁门处手电光闪耀,工地警卫在和什么人交涉着。

难道是祖国派人营救我们来了?朱小强迅速披衣起来,出门察看,很多劳工也都出来看热闹,宿舍前站满了人。

“砰!”枪声响了,所有人吓得蹲下身子,过了片刻发现没事,工地保安被制服,缴械投降趴在了地上,闯入者试图发动车辆,看他们的装束似乎是军事承包商,也就是传说中的雇佣兵,不过面孔应该是东亚人。

换做以前,朱小强是断然不敢搭话的,但是人在危急时刻总会爆发出潜质,他急切地想脱离苦海,回到祖国,看到这些貌似同胞的雇佣兵就要离开,不管不顾地大喊一声:“救命啊,我们是中国人。”

汽车已经开出了大门,没有停下的迹象,朱小强心凉了,看样子这伙人不是同胞,很可能是韩国人日本人之类,正当他失望万分的回宿舍的时候,那辆车居然急刹车停下了。

一人从车里跳出来喊道:“谁是中国人,怎么回事?”

“救命啊,我们是被骗来的。”朱小强赶紧跑上去,其他中国劳工也抓到了救命稻草一般,迅速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地讲着自己的悲惨遭遇。

雇佣兵打扮的中国人似乎对他们的来历并不感兴趣,但是决定拔刀相助,他说:“两个办法,要么你们跟我们向北走去巴格达,要么自己南下去沙特,自己选择。”

朱小强是劳工里最有见识的,他瞬间就做出了决定:“我们跟你们走,去巴格达找中国大使馆。”

“好,给你们五分钟时间收拾行李,上那辆车,跟在我们后面。”那人一指院子里的塔塔牌大客车。

朱小强等人急火火收拾了个人物品,用能找到的容器装满了清水,上了客车,各自找位置坐下,驾驶席却空着。

“谁会开车?”雇佣兵不耐烦地问道,他的同伴已经在催促他了。

“我!”朱小强举起手,他到底是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的,学校当初为了创收,以每个学生两千五百的优惠价,给他们办了驾照,虽然一直没摸过车,但朱小强确实是有驾照的,而且是B照。

印度造塔塔客车在中国屌丝朱小强的驾驶下颤巍巍的上路了,好在沙漠公路没什么车辆行人,他猛踩油门才不至于被前面的悍马越野车甩掉,那是工地警卫用的车,美国人淘汰的二手战争物资。

坐在悍马车里的正是刘汉东等人,他们采取粗暴的手段从工地借了这辆悍马,在是不是搭救同胞的事情上还产生了一些分歧,火雷和小崔都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秦显扬却坚持要带同胞一起走,刘汉东态度中立,但在秦显扬的目光逼视下妥协了。

前路漫漫,生死未卜,伊拉克是个战乱的国家,驻伊美军撤离之后更加混乱,到处是地方武装,北部ISIS越来越壮大,巴格达一度濒临失手,要不是多国部队进驻,恐怕此时伊拉克已经变成哈里发统治的国家了。

除了驾驶员,其他人都打起了瞌睡,无数难以预知的艰难险阻等着他们呢,不养好精神是不行的。

科林,塔基卡提凯宾斯基酒店,国内的指示终于来到,宋剑锋下令,静观其变,尽可能撤离科林,保证公司人员财产的安全,关于刘汉东远赴伊拉克接触忠于王储的军队一事,宋剑锋采取了默许的态度。

可是警察封门,想走都走不得,代表团上下人心惶惶,一觉醒来,负责值班的李松打电话上来,说是酒店大门口的警察全都撤走了。

张邦宪当机立断:“赶快回沙特。”

众人拎着行李冲进电梯,下到大堂,田飞去办理退房,其余人等去开车,忽然一队挂着王室徽标的汽车开到酒店门口,下来一群阿拉伯人,径直冲着张邦宪就过来了。

来的是新任科林石油部长,他亲自来见张邦宪,并且邀请他去部里会谈合作事宜。

张邦宪喜出望外,有门!

代表团暂时不撤了,张邦宪被部长接走,过了中午才喜气洋洋的回来,说科林政府承认赛义德王储签订的战略合作意向书,并且还要在此基础上加深与中国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