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再次开学的时候,宋斯南和宋之漫成为了同班同学,不仅如此,两个人还成为了前后桌。

合欢再次成为了宋之漫的同桌。

而封嗣,则坐在了与宋之漫相隔一个走道的位置,不过是一个转头的距离,便可清晰的看到彼此。

因此,宋斯南每节课都特别的认真,他必须要装成认真听课的样子,才能掩盖他在偷偷看宋之漫和封嗣有没有互相偷看彼此的行为。

这种无聊的事情,他竟坚持了三个月。

三个月后的某天,王少鹏出国,去加拿大读书。

宋斯南心情郁闷,趴在桌上睡了一下午。

晚上吃饭的时候,宋之漫给他带了份饭回来,放在他桌上。

宋斯南双手叠在一起,脑袋趴在手上,看向地面。宋之漫担心他,在他旁边蹲下,从他膝盖处探头过去。

宋斯南睁着眼,看向下方。

宋之漫眨着眼睛,仰着头看向上方。

突然从下面冒出来一个脑袋,吓得宋斯南放在桌子下方暗杠处的脚一抖,掉落在地上。等反应过来那是宋之漫之后,伸手就拍了一下宋之漫的脑袋,骂她:“吓死我了你知道吗?”

宋之漫讨好的对他笑:“还郁闷呐?”

“嗯。”

宋之漫伸手戳他脸蛋,软软的,她乐的直发笑:“郁闷什么呐,鹏少准备出国又不是最近的事,不是在中考那年就说了要出国的吗,你别郁闷了呀。”

宋斯南抿着嘴,说:“你不懂。”

“我怎么就不懂啊?”宋之漫在他大腿上找了个合适的位置,蹭了下,说:“不就是他出国了你感伤吗?感伤什么呐,又不是你出国。而且现在科技这么发达,咱们可以和鹏少打电话啊,每天都能联系,就像在身边一样,你说对吧,宋小四?”

“又不是你出国。”

这句话由言在耳。

宋斯南怕的就是自己出国。他们这种家庭的人,很多事都是没法自己做决定的。他学了雅思这么久,说是没有一点出国的想法,也是假的。

可是看到王少鹏出国,他的心就畏惧了。

不是畏惧一人在国外孤独无依。这有什么好怕的呢?

最怕的,难道不是,无论多想她,都不能见到她吗?

见他不发一言,宋之漫以为他还在为那件事黯然神伤,遂又安慰他道:“宋小四你别难过啦,我给你买的饭都快凉了,你还不吃吗?”

宋斯南伸手按了下她的头发,“下去。我要吃饭了。”

宋之漫把头移了出来,因为那个姿势导致自己的脖子特别难受,她右手贴在颈侧揉着,叮嘱道:“这饭可都得吃完啊,我排了好久的队呢,不许浪费。”

宋斯南拿出筷子,应道:“知道了,啰嗦。”

宋之漫坐回自己的位置上,听到他这么说,不满:“不许说我!”她整个身子往后靠,让宋斯南的桌子都晃了一下。

宋斯南小心翼翼的护着自己的饭盒,求她:“大姑奶奶,我不说你,我不说你,你放了我成不?”

“不说啦?”

“真不说。”

宋之漫收回身子,在位置上做题。

而吃完饭较早回来的封嗣,站在走廊处,隔着窗户看着他们两个。

宋之漫毫无顾忌的将头放在宋斯南的腿上,宋斯南揉她的头发,两个人似是旁若无人一般的举动令他心里一紧。

封嗣蹙眉,按捺住心下的难受,努力说服自己:这没有什么的,而且,你也不喜欢她。

对,不喜欢。

封嗣反复说着这句话,以让自己宽心。

……

高一的第二个学期过得格外的快,时间似乎在王少鹏走之后走的异常的快,转眼就是暑假。

宋之漫和宋斯南在家待了不过一周的时间,两个人都觉得十分无聊。

最后,宋鸿渊看不下去了,和宋远征商量了几次,当下决定把他们两个人送到南镇。南镇风景优美,民风淳朴,而且那儿还有他俩的老熟人吴继荣在。

关键是,这宋斯南和宋之漫实在是太碍眼了,两个人不是躺在宋之漫家的沙发上发呆就是躺在宋斯南家的沙发上发呆,简直无药可救。

于是,就这样,宋斯南和宋之漫,被打发到了南镇。

宋斯南和宋之漫两个人各自背了个书包,宋斯南拉了个行李箱,里面装了他们两个人的东西,被家里人放在了南镇的镇中心,扔了张吴宅的照片给他们,车就开走了。

宋之漫捏着那张照片,边走边问。

终于在一个小时的太阳暴晒之下,两个人停住脚步。

黑白相片上的宅子与面前的水墨色般的宅子如出一辙,门前摆放着的石狮岿然大气,大门微开,从里面传来阵阵笑声。

宋之漫和宋斯南面面相觑。

宋之漫踢了宋斯南一脚:“你去。”

宋斯南不耐烦:“干嘛我去,你去!”

宋之漫双脸被太阳晒得通红,此刻不愿意动,不满道:“哎呀我不去,你去。”

被闹的不耐烦了,宋斯南认命,拖着那大箱子往大门走,走近之后返回来看了宋之漫一眼,在宋之漫催促的眼神中,抬手敲门。

几乎是手刚碰上门,大门就被人从里面打开。

来人微楞,看着宋斯南的脸庞在原地回想了好几分钟,突然想起来他是谁,欣喜的问:“是宋斯南吗?”

宋斯南答:“哎,是的。”

那人说:“我是吴婶嘞,和你吴叔父在家里等了你们好久了的。”她左顾右盼的看向四周,找到了站在大树底下的宋之漫,问道:“那是之漫丫头吗?”

宋之漫大声应她:“是的。”她往这边跑来,到吴婶面前,乖巧的向她问好:“吴婶好。”

吴婶招呼他们两个人进去,在前面带路,朝里面的人大喊:“人来了,老吴,人来了。”

从里面传来一阵洪亮的声音,喜悦的问:“宋小四和之漫来了!”接着就是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宋之漫和宋斯南穿过庭院,到了里屋。刚刚一只脚跨进里屋,就看到一位中年男子步伐仓促的赶来,他边走,边理了理衣袖,查看自己穿着是否妥帖。

宋之漫问:“那是吴叔父吧?”

吴婶答:“对呐,是你吴叔父。”

宋斯南和宋之漫连忙对赶来的男子喊:“吴叔父。”

吴继荣挥了挥手,让他俩坐下。又让吴婶倒了几杯茶,三个人坐在堂前聊天。吴婶说要给他们收拾下房间,便离开了。

吴继荣也是第一次见他们,欣喜的很,他饮了口茶,问:“来的路上辛苦吧,你们是从c市直接过来的吗?”

宋斯南点头,他放下茶杯,与吴继荣攀谈了起来,“我们是家里派人送过来的,送到了镇中心的样子就被放下,走了一些路才到这里,不过不累。”

吴继荣爽朗的笑:“宋远征和宋鸿渊也真是的,竟然这么对你们。”他想起两位老友的性格,忆起往昔岁月,有种一去不复返的伤感。

他目光悠远,看向远处,说:“我和你们父亲在大学分开之后就没怎么见面了,这么多年了啊……”

宋斯南连忙说:“我和之漫的父亲也时常提起您,他们也很想您,只是工作实在是太忙了,没办法腾出时间来。”

“哈哈哈。”吴继荣笑,“他们能提起我?说我什么呢?”

宋斯南朝宋之漫使了个眼色,宋之漫放下茶杯,说:“爸爸总是说,当初要是您也留在局里,大概会比他更厉害,论文物鉴赏,您才是一流呐。”

吴继荣眯着眼,他的样子并不多出众,相反,他的外貌比他的年纪要老十岁以上。脸上皱纹许多,有了几分老年斑,头发早已花白,他将茶杯递到嘴边,吹了口气,轻抿了一口,才幽幽的说:“哎,老头我不喜欢被束缚的感觉,在家老老实实的收拾这些古董就满足了。”

宋之漫恬然一笑:“这才是爸爸敬佩您的地方,自由洒脱,随性快活。”

她说完,整个房子静了好几秒。

吴继荣看向宋之漫,宋之漫迎着他笑,不卑不亢、毫不退缩。

直视了几秒,吴继荣陡然笑了,他笑的愈发开怀:“是宋鸿渊和隋欢的女儿,不错,不错,他们把你教的很好。”

宋之漫收回目光,和宋斯南对视,两个人同时笑了一下。

……

他们两个住在西厢房,两间房子相隔在一起。

宋之漫收拾了下东西就去洗漱,等到洗完澡出来就看到有人正坐在她床上咬着冰棍。

她自顾自的擦着头发,等到头发半干了,把毛巾放在架子上。

看着她不急不缓的梳头、吹干、擦水乳液,再是从行李箱里抽出一本书来,一直保持沉默的宋斯南终于开口,委委屈屈的:“你没有注意到我吗?”

宋之漫淡淡的说:“注意到了。”

“那你为什么不和我说话!”宋斯南在她的床上滚。

宋之漫出声制止:“别在我床上滚,宋小四!”

宋斯南耍赖:“我不我不我不。”

宋之漫面无表情的看向他,“你好烦啊。”接着又旁若无人的做着自己的事情。

见她又毫无反应,宋斯南变本加厉的在她床上蹦跶。

“宋小四你到底要干嘛啊!”宋之漫无语,书一扔,直接走到他边上拉住他的脚,往外一拉,宋斯南啪地一声倒在床上。

他翻了个身,双手撑着下巴,一双桃莲花眼微微弯着,蚀骨一般。

“喂,我带你出去玩儿吧。”

宋之漫拒绝:“我浑身发软,没力气出去了。”

她坐在地上,两只手放在床上,撑着脑袋。

宋斯南往前爬了爬,他按了下宋之漫的头发,“外面有很多好玩儿的,而且晚上镇子的夜景特别好看,去吧去吧。”

宋之漫打了个哈欠,懒懒的说:“哎呀不去啦,要走路过去很烦的,宋小四你别闹了。”

她闭着眼睛,作势就要睡觉。

宋斯南一个起身,跳下床,拉着她往外走:“你不用走路,我背你过去,走走走!”

宋之漫整个人都呈拒绝状态,她撅着嘴看着宋斯南,软软的说:“我不想去啦,真的,我们明天去好吧?”

“可是明天……就没有了。”宋斯南纠结。

“什么?”

宋之漫往床边走,接近了床,整个人都倒了上去。

见状,宋斯南又绕回来,直接上身把她背了起来,宋之漫踹他、挣扎:“宋小四我不去啦你快放开我!”

宋斯南无动于衷,稳稳的背着她。

“哎我真的不想去啊……”宋之漫无力。

宋斯南背着她往外走,穿过一道道走廊,穿过几道门,穿过青石板小巷,他在月色中轻声呢喃:“我背你去就好。你只要安安静静的躺在我背上,还不行吗?”

身后的人大约是真的累极了,她蹭了蹭他的背,嘟囔了句:“那你走慢点。”

宋斯南咧嘴,无声的笑了。

等到了目的地,宋斯南伸手颠了一下,惊喜的叫她:“宋小漫宋小漫!”

他找了个石椅,把她放到石椅上,摇她:“醒醒,快醒醒!”

宋之漫揉了下眼睛,醒来发现身边是青石板桥和一条河,一阵风吹过,她打了个激灵,破口大骂:“宋小四你给我带的这是什么鬼地方?”

宋斯南笑而不语,勾着她的肩,从那条桥上走过。

青石板的路并不平稳,宋之漫被绊了几次,心里上火,恼:“到底要去哪里啊,这儿路不好走!”

宋斯南说:“别急。”

他故藏深意,慢悠悠的带着她又穿了一条巷子,眼前竟然又是一条河。

南镇本就是水乡之地,小镇依水而生、傍水而立,相隔着几条巷子便是一条清澈碧绿的河道,河道蜿蜒曲折,最后殊途同归、归为一脉,纳入江流大海之中。

此刻出现在眼前的河流,并不似上条河流一般波澜不惊,一片黑暗、深不见底。

小河两边,灯光璀璨,暗红色的灯光荼蘼浑然,在天地的黑色之中静谧闪现。河道两旁都是人,大多都是游客,——南镇上的人对于这种情景大都是见怪不怪了。

——河的两旁,高处是格式精美的木式灯笼,散发暗红的光芒。

低处,则是散发着斑斑点点的猩红荧光的小蜡烛,外周一圈是红色的保护膜,在河岸两边悉数点燃。

而河水之间,是数不清的莲花灯,在河水中随着水流的方向飘动。

宋之漫惊呼:“这儿竟然有莲花灯!”

“呼——”宋斯南的心终于落定下来。在来之前他就已打听过南镇的特色景点,古镇景点无非是那几样,他听过便作罢,但是有一点却让他记忆尤甚,那就是每个月的农历十五放莲花灯。

原先是正月十五放莲花灯的,只是渐渐地,来南镇放莲花灯的人越来越多,随之兴起了一大批周边产业。

因此,每个月的十五,南镇都会组织一次放莲花灯的活动。

很巧的是,今天便是十五。

见她兴致高涨,宋斯南心里也是十分得意。

宋之漫抓着宋斯南的衣角,仰头看他,提议:“我们也去买一盏莲花灯吧?”

宋斯南点点头,任她拉着自己的衣角,往路边的摊子走去。

卖莲花灯的摊子多,莲花灯的款式与莲花样也极多,令人眼莲花缭乱。

一排摊子之中,有一家摊子前人格外多,宋之漫拉着宋斯南跑到那里,定眼一看,与这儿的莲花灯相比,其他地方的莲花灯都有些相形见绌了。

宋之漫拿着其中一盏,给宋斯南看:“这个蛮好看的。”

宋斯南眉色柔和,“买这盏吗?”

“嗯……等等,”宋之漫又看到了一盏,她放下手上的莲花灯,又拿起另一盏,“这盏好像更好看。”

似乎确实是这盏更为好看,宋斯南发愁,“要不,你再看看?”

两个人的选择困难症都犯了。

最后,还是摊主过来,看到他们两个一致的纠结的表情,最后,回身,在后面拿了一盏莲花灯出来,给他们,“这盏,可以吗?”

摊主讲解着:“这是我昨天晚上做的,淡粉色的,很少见,而且样式也不错,要不你们试试这款?”

宋之漫的眼睛一直弯着,她欣喜的点头:“就这盏!”

见她如此高兴,宋斯南从口袋里拿出钱来,递过去,“谢谢,就这盏。”

摊主收过钱,把莲花灯递过去,又找钱给他。

宋斯南拒绝了,他的眼睛直勾勾的看向宋之漫,满是欢喜,向摊主道谢,“不了。”

摊主:“这莲花灯我就卖那价钱,多了我也不收啊。”

宋斯南笑,眉眼一片温柔:“它值那个价钱。”

让宋之漫开心的事物并不多见,能称得上是热爱的更少,这盏莲花灯虽远不及热爱的程度,但是,有着十分的开心。

无论多少价钱,宋斯南都觉得合适。

摊主一眼就看清了宋斯南的小心思,她拨了拨头发,温婉一笑,挑眉:“小朋友,很可以嘛。”

宋斯南朝她眨了下眼,得意:“那可不。”

宋之漫玩了下莲花灯,手摸到底座,感觉那儿刻了字,抬起莲花灯,接着小摊上的灯光看那下面的字。

“南……”她看到了一个字,又没看清接下来的字。

“是南顾。”摊主接口道,“我就是南顾,我这儿卖的大部分都是我自己手工制作的,这些底座是网上定制的,蛮特殊的,也蛮好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