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晌,他抬起头,迈着小碎步跑到朱南羡跟前,摘下一瓣递给他。

朱南羡弯腰单手将他抱起,扬唇一笑道:“承你厚礼,日后肝脑涂地,还你份最好的。”又见他掰下倒数第二瓣花叶,径自递给站在一旁的沈奚。

沈奚眉梢一挑,伸出手揉了揉朱麟柔软的发,接过花瓣笑道:“同承你厚礼,当报以这世间最珍贵的琼瑶。”

手中梅还剩最后一瓣,朱麟目中又露出苦恼色。

他举目望去,忽然在大殿的角落里瞧见一个他分外熟悉的身影。他愣愣地看着,似乎不明白她为甚么要跪在那里,从前她一见到自己,不是立刻就过来陪着自己了吗?

朱麟动了动,似乎想要过去,朱南羡沉默一下,轻轻将他放在地上。

于是朱麟手握着只余一瓣花叶的红梅,一步一步走到奶娘跟前,十分疑惑地看着她。

片刻,他伸出手,认真地从梅枝上摘下最后一枚花瓣,递到她跟前。

奶娘怔怔地看着朱麟,半晌,她垂下脸,开始慢慢地,不住地摇头,眼泪如断了线的珠子扑簌簌落下来。

朱麟歪着头呆呆地看着她。

他太小了,对任何人都没有戒心,不知谁会害他,更不知她方才喂给自己吃的枣花饼里放了夹竹桃粉,险些要了他的性命。

他只知眼前的这个人,正如自己的母妃,父王,十三叔,青樾舅舅一般,自他出生起就待他十分好,日日夜夜照顾他。

朱麟蹲下身,将这枚花瓣轻轻放在奶娘扣在地面的手边。然后小小一个人儿团起来仿佛一只懵懂的小兽,想要尽量低下头去瞧她的脸,看看她到底怎么了。

沈婧终于忍不住,轻声唤了一句:“麟儿,过来。”

朱麟回过头,歪着脑袋想了想,听话地回到沈婧身边去了。

宫前殿极其安静,仿佛所有的波云诡谲明争暗斗都在这一刻被小小的,单纯无垢的赤子之心涤荡干净。

看着沈婧将朱麟揽进怀里,朱悯达这才重新对柳朝明与苏晋道:“二位御史,继续审吧。”

苏晋看向奶娘:“还不说实话吗?”

奶娘泣不成声,片刻后,她缓缓道:“回大人,奴婢招了,奴婢其实…是受皇贵妃娘娘与十四殿下指使。”

皇贵妃杏眼圆睁:“贱婢!你竟敢信口开河诬蔑本宫!”

奶娘咬了咬牙道:“是真的,皇贵妃娘娘已布局很久了,好不容易才等来今日,她说她会把太子妃支走,让我杀害小殿下栽赃给十三殿下,倘若栽赃不成,就推给刚怀了龙嗣的淇妃娘娘。”

苏晋蹙眉道:“但那盒枣花酥原本是送去淇妃宫里的,是淇妃娘娘命人转送给宫前殿的璃美人,若照你所言,此事倘与淇妃娘娘无关,你们如何确保那盒有毒的枣花酥送来了宫前殿?”

淇妃轻声道:“苏大人有所不知,妾身虽吃不了枣花枣子,但璃姐姐平生最爱吃这个,皇贵妃姐姐她…”她怯怯地看了皇贵妃一眼,“她知道此事,想必她送来枣花饼时,就料到妾身回命人转送给璃姐姐。”

这时,十二王朱祁岳道:“不错,方才审案时,皇贵妃的确对淇妃宫中的动向了如指掌,想来正是知道璃美人在宫前殿。”

朱觅萧勃然怒道:“你们都没脑子吗!此事若是我母妃做的,费如此大工夫,布这么一个局求的是甚么?!”

朱沢微不温不火道:“求的是甚么?你方才诬蔑十三时,不是早已透露了吗?你惯来以半个嫡皇子自居,麟儿若死,必引得大皇兄与十三内斗,倘若两败俱伤,他二人倒台,十七又不是你的对手,那大殿上的帝座,岂非是你朱觅萧的?”

朱觅萧咬牙切齿道:“方才栽赃朱十三,你朱沢微也出了不少力,怎么,现在见脏水泼到了本王身上,你又来落井下石?!”

朱祁岳道:“本王倒是觉得七哥的话有些道理。”他说着,朝殿上一拱手,“还望大皇兄明察。”

四王朱昱深淡淡道:“恐怕还不止十四一人,今日一直跟着十四的老三,老九,老十,大皇兄都该审过才是。”

然而这话出,三王,九王,十王同时默不作声地与朱觅萧稍稍站开了些许。

朱觅萧目中阴鸷之色浓郁如将起的风暴:“好,好!你们现在都把矛头指向我了?你们呢?”他抬手指去,“你们当中,哪一个又没有夺储之心!哪一个不是巴望着朱悯达跟朱南羡同室操戈?!”

“朱觅萧!你听听自己都在说些甚么?!”朱悯达道,“羽林卫,将他拿下!”

“是!”

两名羽林卫上前,一左一右将他制住,朱觅萧还欲说话,一名羽林卫上前,竟拿布巾将他的嘴堵了。

朱悯达冷着眸子看向众人:“此案审至此,嫌犯,涉案者之众,品级之高,已不是本宫可以决断,一切还当交由父皇定夺,然父皇龙体抱恙,本宫今日,只做粗略处置——”

“府军卫。”

“在!”

“护送皇贵妃,十四皇子朱觅萧回重华宫,把守宫门,在此案水落石出前,任何人不得出入。”

“是!”

“宗人府。”

“臣在。”

“将皇太孙的奶娘以及后宫涉案人等一并押解回府,连夜审讯,明日一早,本宫要见到诉状。”

“臣领命。”

“羽林卫。”

“在!”

“钱煜残害后妃,罪不容诛,将他押往刑部,命沈拓亲审,辅以都察院柳大人,苏御史之见,此案不简单,限三日,务必问清幕后主使。”

“是!”

朱悯达这才移目看向诸皇子,冷声说道:“老三,老九,老十,你三人与重华宫走得太近,宗人府,刑部,都察院问案势必会问到你等,本宫命你们从实招来,不得拿藩王的架子,更不可打诳语。”

三人互看一眼,低低应“是”。

璃美人惨死与朱麟中毒一案,到此算告一段落,起码台面上有了结果与嫌犯,内里细因,便要交由下头人去审了。

朱悯达沉了口气,似乎有些疲乏地道:“已晚了,各自回罢。”

言讫,他唤了一声:“十三,青樾。”当先带着沈婧,朱麟出了殿去,朱南羡与沈奚跟随其后。

见朱悯达走了,各皇子臣工各怀心事,皆未多言,径自离开。

外头还在落雪,宫阙楼阁再已覆上苍漭漭的白。因得知今日诸皇子都在宫前殿审案,内侍与守卫扫了整夜的雪,也只扫干净了宫前殿至东宫一条道。

朱悯达深知今夜之局并非表面上看到的那么简单,布局之周密,他不信是朱觅萧所为,起码,应该不是他一人所为。

可这案子明面上已是再问不下去了。

落雪无声而下,身旁的内侍拼命为他高举华盖,想要遮去风雪,可即便这样,仍时有冰凉的雪粒子伴着风飞扑到他脸上。

该来的总是挡不住。

十三就藩归来的那一日,他就知道,这宫中的格局已经变了。

他不是不信朱南羡的,可父皇病重,朝堂乱局,人心浮动,且不说朱南羡最后会否会对帝位起异心,就算他不会,身为皇太孙的朱麟还这么小,他们一个太子,一个嫡子,一个嫡孙存于同一屋檐下,难保有心人不会借此做文章。

且今日朱悯达也看到了,十三不是没有人心的。

他自小善良,坦荡,不摆架子,宫中的人都喜欢他。他虽不好诗书,却精于兵道,身为皇子不畏艰苦,在西北领兵五年,朝中的武将无一不服他,甚至连老四跟十二都愿在危机关头支持他。

倘若日后,他的身后再有几个文臣?

真有动荡的一日,若非十三自己放弃,恐怕他亦抢不过他。

果然是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又有雪粒子飞扑入华盖之内,朱悯达蓦地顿住脚步,轻声道:“十三,你也看到了,这原本简单案子竟闹成这副德行。等年关过了,为兄也不留你,你…尽快回南昌罢。”

朱南羡愕然抬起头,有些茫然地看着负手而立的朱悯达,不解他言中深意。

然而,须臾之间,他又明白过来,他想他是可以理解大皇兄的顾虑的。

朱南羡于是点了点头,郑重地答了一句:“好。”

朱悯达听得这一声“好”,心中突生不忍,他遣散了周围的宫人,回过身看向朱南羡,又说:“这么多年了,你都放不下苏晋,为兄看在眼里。你若实在喜欢她,为兄想个办法,等年关过了,将她送去南昌府,你看如何?”

明明是连月亮都瞧不见的雪夜,可朱南羡听到这句话,整双眼都亮了一下,有夺目的光,他似乎很高兴,连嘴角都忍不住扬起,但是片刻后,他又垂下眸子,轻轻地道:“不必了,我问过她,她说做御史能守住心中清明,这是她一生之志,她也做得很好,便让她留在京师吧。”

第63章 六三章

朱悯达看着朱南羡,恼怒之色浮上眉头:“你真是——”

是甚么呢?他将苏晋放在心中多年, 对她珍之重之, 难道错了吗?

沈婧心中亦有不忍, 柔声道:“十三, 苏时雨毕竟是女子,心中所思所想未必肯全然告之于你。年关宴过后,东宫自己还会过一次年, 你把她带来,皇嫂帮你再问问她, 好吗?”

朱南羡想了想, 点头道:“好。”

漫天的雪丝毫不见歇止之意,朱悯达仰头看了眼天幕,对沈婧道:“阿婧,你先带麟儿回宫, 我与青樾十三还有话要说,稍后还要去看过父皇。”

沈婧点了点头,亲手早已睡熟的朱麟抱在怀里,带着一干宫婢走了。

朱悯达这才沉了口气, 对沈奚道:“青樾,你明日一早便将你手中钱之涣贪墨税粮的罪证理一理,交给你爹, 让他三日内参钱之涣一本。”

沈奚诧异道:“为何?”

朱悯达冷笑一声:“钱之涣素来最宠钱煜这个嫡子, 璃美人的案子无论怎么审, 钱煜是活不了了, 钱之涣必然因此颓靡不振,倘若赶在这个关头参他一本,他势必节节败退,到时就算父皇不罢他的官,恐怕他自己也没有再斗下去的心了。老七手上没了这个户部尚书帮他敛财养兵,还拿什么跟本宫斗?”

他说着,又淡淡道:“到那时,户部尚书由你来做。”

然而沈奚想了一下却道:“不行,钱之涣不能参。”

朱悯达不悦道:“你是给人留后路留上瘾了?老七那边的人你也要帮?”

沈奚从来嬉皮笑脸,可眼下他的脸上竟连一丝笑意也无,眼角的泪痣分外清冷。

“姐夫当真以为今夜之局是朱十四做的?”

朱悯达“哼”了一声:“本宫还没那么蠢。”他微眯了眯眼,“老七,老三,老十,其他几人统统有份。”

沈奚道:“不,绝没有这么简单。”

他思索一阵道:“先不看全局,单说麟儿的奶娘这一个人,姐夫您还记得她的来历吗?”

朱悯达冷声道:“麟儿身边人的来历,本宫自然不会忘。”他一顿,“她是你们沈府的人。”

沈奚道:“不错,沈府,且她还是自幼跟在二姐三姐身边长大的丫鬟,后来出嫁不到一年夫君过世,又身怀六甲,这才选来做奶娘。她原就是沈家中人,饶是如此,我与我爹还将她的身世,她夫家的境况,乃至于她所有接触的人都查了个一清二白。甚至连她的小儿我沈家也帮她养在府内,这才放心送入宫中。这么一个人,若要令她行伤害麟儿之事,让她悖逆东宫,需要如何缜密的心思与长久的布局才做得到?”

朱悯达道:“你想说甚么?”

“我想说,既然费尽周折地挑了这么一个人,既然布局如此周密,既然想假借麟儿来挑拨姐夫与十三的关系,那为何不做到底?为何会犯喂毒食喂了一半于心不忍导致真相曝露这样疏忽大意的失误?”

沈奚目光灼灼地盯着道畔积雪:“只有一个解释,醉翁之意不在酒。”

朱悯达沉声道:“那在哪里?”

沈奚摇了摇头:“此人心思太深,我猜不出。”他说着,忽然转身自道旁拾起一根枯枝,在一旁的雪地上左右交叉一笔,划出一个叉。

这个叉将他面前的雪地分成四块。

沈奚在其中三块里,分写上“东宫”,“七王”,“十四”,然后在最后一块画了一个圈,又说道:“再来看今夜之局的结果。”

他先拿枯枝点在“十四”二字之上,径自一横划掉:“今夜之局,他可说是将黑锅背尽,所以此局算计了他。”

枯枝再移向“七王”,“钱煜之死,表面看对七王有利,因为这样一来,钱之涣便不必顾忌在羽林卫任职的儿子,可以毫无顾虑地,一心归属他朱沢微。但,往细里想想,钱之涣眼睁睁地看着钱煜被赐死,而他效忠的七王却无动于衷,难道不会对七王心生嫌隙吗?朱沢微不是傻子,我手上有钱之涣贪墨的证据,他是知道的,难道不怕钱煜折了以后,钱之涣一蹶不振,东宫乘胜追击,令他失了户部尚书这颗摇钱树?朱沢微之所以势大,在财力,在兵力,在用人之权。他何至于费劲心机布这么一个局,伤敌不成自损八百?所以,此局非但不是他所为,更狠狠地算计了他。”

沈奚说着,将“七王”二字划掉。

他又将枯枝移向“东宫”,抬头看向朱悯达,“倘若太子殿下您不是我姐夫,倘若我不知您对麟儿的感情有多深,我几乎要以为今夜之局是东宫所为。”

他垂下眼帘,再次看向“东宫”二字,轻声道:“今夜之局,最后得利的便是东宫。宫中的局面是东宫七王十四三足鼎立,而此局到了最后,麟儿有惊无险,钱煜被问罪,羽林卫得以肃清,更有甚者,十四将因此倒台,七王的生机更在姐夫您一念之间,就算到时参不倒钱之涣,朱沢微往后的日子也不会好过,唯一的变数就是十三——”

沈奚顿了顿,转头看了眼朱南羡:“我把话敞开说明,自今夜始,所有人都可以看出十三已有夺储之力,但我知道,东宫不会因此不信十三。”

朱悯达默了良久,点了点头:“是,十三跟在本宫身边长大,他的秉性,本宫不会不知。”

否则,若他真对朱南羡起疑,便不会让他提早回南昌,而是趁着他在京师就想办法卸了他的兵权。

他只是不愿有人再拿着他们同一屋檐下储君,嫡孙,嫡皇子的身份做文章。

朱悯达一生的软肋便是家人。

却不是这魏巍宫阁下的皇室之家,而是他东宫真正的家,是沈婧,朱麟,十三,十七,还有沈青樾。

而今夜朱麟在重重宫禁内中毒,让他有些怕了。

沈奚望着枯枝下莹白的雪色,轻轻一划把“东宫”二字也割去:“今夜之局,东宫虽获利最大,却不是东宫所为。那么只能是他了——”他将枯枝往下滑去,指向最后那个圈,抬头看向朱悯达与朱南羡:“这个人,是谁?”

朱悯达与朱南羡皆不语。

良久,朱南羡道:“谁都有可能。”

沈奚默了一下,轻声道:“是。”然后他在那个圈下,写上几个字——三,四,九,十,十二。

“此局缜密,自璃美人之死,钱煜之罪,至麟儿中毒,嫌疑从十三转至淇妃最后到朱十四,当中多少环节,若一环出错就一发不可收拾,所以我信这布局人一定在场,否则何以把控全局走向?”

他顿了一顿,将枯枝一扔,又摇了摇头:“且不去想这布局人是谁,因为无论是谁,他一定不愿东宫因此获利。因为姐夫你,是这皇位名正言顺的继承人。而此局的目的很明显,夺储。”

沈奚抬目再次看向朱悯达:“所以我猜测这一局尚未结束,还有看不见的后手,若姐夫您按照这一局铺好的路子往下走,将钱之涣扳倒,岂知不会落入另一个陷阱?所以我在想,会否给七王留一条生路,维持面上的平衡会更好一些?”

他说着,垂下眼帘,那一双分外好看的,洞悉世事的桃花眼里,头一回露出些许迷惘的神色:“自然,这一切只是我的猜测,无根无据,但愿是我杞人忧天了。”

朱悯达看着沈奚,良久,伸出手拍了拍他的左臂,温声道:“青樾,本宫知你智巧无双,旁人莫不相及。可你的心,终究还是太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