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强续前缘/誓不做填房上一章:第 2 章
  • 强续前缘/誓不做填房下一章:第 4 章

薛池做起了梦,梦见回到了小时候,妈妈搂着她在儿童乐园坐碰碰车,她被撞得摇来晃去的,咯咯的笑。

她听到工作人员说:“时间到了。”

但是她们坐的这辆碰碰车好像出了故障,怎么也停不下来,不停的从场地左边撞到右边,从右边撞到左边。

她紧紧的抱着妈妈的胳膊,但是妈妈着急的说:“池池,你自己玩吧,你妹妹在等我了,她才需要我。”

妈妈消失了,薛池一下就睁开了眼,老太太满是皱纹的脸填满了她的整个视野。薛池张大了嘴,倒抽了一口气。

老太太拧着眉,嘴着说着她不懂的话,使劲的推搡了她一把。

薛池转了转头,外头天色只露出了一点微白。愁苦娘举着烛台站在一边,美人披着件薄薄的披风,目露思量的打量着薛池。

作者有话要说:来了,亲们假期快乐~

继续课程

薛池撑着坐了起来,若无其事的擦了擦眼角。

三人也许是找急了她,有些生气,气氛紧绷着。

过了一阵,薛池见老太太像要吃了她似的,忍不住哈哈一笑,指了指地面,然后双手环抱:“我怕。”

这简而易懂的手势三人都看明白了,对视一眼,美人摇了摇头。

老太太便凶神恶煞的一把拎起薛池的胳膊,将她拖下床来往外头拽。

薛池连鞋也来不及穿,她喂了一声:“放手!我只是怕你老胳膊老腿的给摔出个事儿来!”说完了又想起对方也听不懂,便控制了力道,反手一肘撞在老太太的胸口。

老太太啊呀一声,松了手捂着胸口直揉,竖起一对眉,压着嗓子咒骂。

薛池翻了个白眼,也揉肚子。

美人微微一笑,也不知吩咐了一句什么话,老太太和愁苦娘便挽了挽袖子,目露凶光的一齐朝薛池扑了上来。

薛池大惊,抬起腿就踢,谁知道愁苦娘是有点傻气的,被她踢到身上也不退,反倒将薛池一条腿抱了个结实。

薛池一下稳不住摔倒在地,就见老太太一下压了下来。

老太太原本就有点胖,真被压实了,那可不就像被个百十斤的大肉锤给锤了?

薛池杀猪一样的要大叫,却被老太太一块帕子捂了下来,将这叫声捂回了嗓子眼里,又被她一压,差点没憋过气去。

薛池被从地上拎了起来,双手却反在后头被老太太一双铁掌钳着,愁苦娘迅速的找来条绳子,两人把薛池塞着嘴五花大绑。

薛池痛不欲生的发现自己敬酒不吃吃罚酒了。

三人又将她拖回了埋着尸体的屋子。

老太太重重的将薛池往椅子上一按。

美人施施然的在对面的官椅上一坐,淡淡的看着薛池。

薛池眼珠骨碌骨碌的转着,试图去解读美人脸上的表情,不知道她是要杀还是要剐,是要蒸还是要煮。

Loading…

■□□□□□□□□□□□□ 0%

解析失败!

那神情太淡然,实在没法解读。

美人慢条斯理的端起茶盏,垂下眼睑吹了吹茶汤,轻轻的抿了一口,这才开口说话。

薛池:@□@!!!

吃错药了吧?竟然是继续教授语言?!

愁苦娘试探的将塞在薛池嘴里的帕子扯了出来。薛池立即抿着嘴,露出了一个笑容,意示:绝B放心,我是一个安静的小天使。

语言无法沟通的时候,就只能用行动来表示了!

薛池十分认真的跟着美人复读——老师,我对不起你们,原来听课认真还有新境界,有机会回去一定向你们谢罪!

她十分,百分,千分,万分认真的学了一上午,才终于获得美人许可给松了绑。

薛池揉了揉手脚,安静的站着。这也让老太太和愁苦娘松了口气。

愁苦娘端了饭食来,薛池一上午滴水粒米未进,立即狼吞虎咽起来。

打定主意:就算为了这一天三顿饭,在学会语言前也绝不反抗了。

双方意向达成一致就好办了,教的也认真,学的也不敢马虎。

转眼到了晚上,美人还给点上蜡烛加了课。

如果要评最辛勤的园丁,薛池决定要给美人投一票:那绝对是呕心沥血不辞辛苦啊!

只是少了点慈爱之心,到了下课的时候让老太太将薛池往屋里一推,残忍的将门一锁。而且这回连补丁也打好了——窗户外头也横上了栓,从里边推不开了。

薛池哆哆嗦嗦的不敢熄灯,抱成一团缩在床角。先是放下了帐子,后来觉得隔着帐子朦朦胧胧的看着更吓人,又把帐子挂上了。她警惕的瞪着一双眼盯着那块地,瞪到最后也不知道什么时候睡了过去。

薛池虽然没语言天赋,但实际上这并不是学一门全新的外语。

据薛池估计,这也是中国古代,但中国地大,几乎每一个地方就有一种方言,这不过就是一种古代方言,虽然听不太懂,但根子还是一样,不同于英语跟中文的区别。

薛池初学的时候一头雾水,但过了几天,虽然发音还是不行,却能隐约听懂几个常用的词了。

薛池除了每天学语言,信娘就是弄些膏来给她敷手敷脸,也算是清闲享受。只除了这变态的三人非将她给关到一间埋了死人的屋子。

原本她以为这院子房间大大的有,要换一间不是难事,谁知这神经三人组咬死了不松口。

刚开始薛池的确是吓得不行,时间久了见的确没有女鬼从地里翻出来掐她,这心也就渐渐的放宽了,学会了无视,只是每天进出绝对要绕过那块地,坚决不踩半脚。

期间那大夫模样的人又来给她诊了两次脉,园子中的白棚子和棺木也来了一队人拆走了。

薛池的体质是非常好的,恢复得非常快。

大夫心中啧啧称奇,他给不少夫人姑娘看过病,一个个的身子都不甚强健,一点小病也要缠缠绵绵养上许久,这位姑娘倒比田间的村姑身子还强健些。

他那知道,薛池每天的运动劳作量比村姑少不了多少,但饮食营养水平比村姑可强多了。

这时候的农作物产量低,最低层的农人吃不饱穿不暖是常有的。薛池虽然爹不疼娘不爱的,到底也没少过一口吃,也是营养均衡长大的。

就这样过了两个月,薛池已经能听个半懂了,只是自己说话还有些发音不准拗口。三人都十分有耐心,发现不对就纠正,想来要说一口流利的当地语言指日可待。

她总算弄清了三人的称呼:美人被称作“夫人”,老太太人称“柴嬷嬷”,愁苦娘名“信娘”。

薛池嗑嗑巴巴正正式式的再一次表达了要换屋子的想法。

柴嬷嬷嗤笑了一声:“大姑娘是最乖巧和善的一个人,你怕她作甚。”

没想到薛池没听太懂,倒勾起了自家夫人小曹氏的一抹郁色来。

柴嬷嬷连忙安慰小曹氏:“夫人切勿伤心,来日咱们必要再将大姑娘厚葬的。”

小曹氏点了点头,吩咐信娘:“她纵然怕,这屋子却不能换的,我看她性子脱跳,颇有些歪主意,你盯着些。”

信娘是柴嬷嬷的女儿。柴嬷嬷是小曹氏的乳娘,信娘从小就和小曹氏一起长大,情份深厚,年纪虽然一般大小,但小曹氏看着却比信娘年轻了不止十岁。

薛池见要求再一次被驳回,也就算了。

只在心里琢磨,看来埋着的那女人就是所谓的“大姑娘”了。

这三人提起她时,关系匪浅的样子,但也没有对自己的愤恨,看来并不是自己穿来时将她给砸死的。

想通了这一节,薛池心里更放宽了:往日与人无冤近日与人无仇,实在不该自己吓自己。

根据薛池两个月来的观察,她发现这三个女人像是被囚禁了。

从来不见这三人出院门一步。除了特殊情况,例如给薛池看病、拆灵棚之类的,也没有人踏进这院门一步。

高高的围墙把这大院子团团围住,还不是土墙,是石墙,想挖个洞都不容易。

这石墙上只有三个洞。一个,就是大门洞,厚厚的一扇大门给关着,从门缝里一看,外边挂着把巨粗的锁,这院里所有人加在一起也别想撞开这扇门。

第二个洞就是大门边开了个小窗口,每天会有人从这小窗口放一些吃用的物品进来,一放完立即将这小窗口关闭,话也不与这里边的人说半句。这小窗门面积不大,也用不着省料了,直接是扇小铁门。

第三个洞在院子西角,被一丛竹林给遮掩着,千万别走近,一股恶臭薰人——这是倒夜香的地方,夜香从这洞下的小渠沟直接流向外头的暗河。猫眼大小的洞,一般人也钻不出去,假设钻得出去…薛池想了想,那也得糊一身屎…。

总的来说,是没有偷溜出去的希望的。

但要说是囚禁,这院子里的生活水平也不低,每天送进来的吃食都是鸡鸭鱼肉蔬菜瓜果羊乳,种种不缺。小曹氏心血来潮要裁衣服了,写个条儿放到小窗口,隔一两天就会多送几匹布进来。

小曹氏让信娘给薛池量了尺寸,拿了笔在纸上勾勾画画的,便画了套衣裳式样来。

“…做件这样的半袖,镶两寸牙白的边。”她也叫薛池来看,为了照顾薛池,语速非常慢,但语气不是询问,是告知。

薛池暗想虽然是给她做衣服,但小曹氏并没想过问她的意思,说给她听听,也就是锻炼薛池的听力。

所以薛池也懒得给意见,探了探头看了看铺在小曹氏身前的纸。

小曹氏虽然只是画了套衣裳,但却似画了个美人似的,简单几笔,便是衣裙翩翩,别有一股风韵。薛池不识画,但心里就觉得小曹氏很有才华。

她低头去看小曹氏,小曹氏一头乌发如云,发际中露出的一线头皮雪白清爽,看不见半点头皮屑。面上皮肤细腻如膏,像是没有毛孔。就连鼻尖上,一般人都会有些黑头,在她身上也完全没有。

小曹氏一抬头对薛池道:“再做条撒花软烟罗裙…”话说到一半,就见薛池在愣愣的盯着她看,不由微微皱了皱眉。

薛池一靠近她半米就闻到股花香,再与她对面说话,更知道“呵气如兰”这个词怎么来的。一时没有发觉小曹氏不悦,只是忍不住赞叹:“夫人皮肤可真好,香味也好闻,比信娘身上的薰香好闻多了。”

她说得不伦不类的,但小曹氏也只当她是初学这门语言使用不当。

但见薛池眼中皆是真诚的赞叹,也不恼了,微微笑道:“这养颜的方子,倒也不难。你如今年纪小,若从此便用上心思,效果怕比我更好些。只看你受不受得了?”

薛池转了转眼睛:“可是吃苦药?这我可不怕。”

小曹氏笑着摇了摇头:“人吃五谷杂粮,食荤腥,这其中便不知有多少糟粕,呵出气来自是香不了,少不得也要油头油脸的。”

薛池又道:“专吃素?我也见过几个专吃素的,虽然说面上少些油光,也比不得夫人。”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微微安的雷~

新文空虚寂寞冷 ,求抚慰!不然我坚持不来!!!

顶替

小曹氏便笑着朝信娘道:“你且端来予她看看。”

信娘应下,过了一阵便端了个托盘来。

盘中放了个白瓷小碟,中间放着个小饼,同月饼差不多大小,用模子压出了莲花图案,闻着一股浓郁的花香。

旁边一个琉璃小盏,暗红色的液体浓绸如浆。

小曹氏指了指饼道:“这是凝香饼,每日清晨采鲜花制成。这是琼酿,以清晨露水、百花、鲜果酿制。我这十六年来,每日只食用这两样。你且试试。”

薛池兴致勃勃,待曹氏开口允了,连忙掰下一块饼塞到口中,一嚼之下不由皱起了眉头——香是香了,但寡淡至无味,溢满青涩之感,她虽然没嚼过草,但感觉与这也差不多了。薛池最喜欢咸鲜重味,让她用这个顶了饭食,人生都会塌了一块。

又去喝琼酿,隐约有点酒味,淡得尝不出来,但却酸甜丝滑。薛池忍不住就将一盏一口干了,笑嘻嘻的道:“好喝!”

她这样的举动,在小曹氏的眼中自是不够斯文秀气。果然小曹氏微微皱起了眉头,但又随即松开来,心中暗道:左右还有些时日调|教。

小曹氏自觉平日待人可没这般宽容,但不知道为何,这古里古怪的姑娘让人厌不起来。她身上有股同小曹氏见过的所有人都不同的气质,只觉得她做什么都是自自然然的理所当然。

实际上这就是古代人和现代人的区别了。

古代女子被礼教束缚,胆子再大的姑娘也有个框架在。

现代要说绝对的平等,那也是痴人说梦,但不管怎么说,阶级特权之类的新闻,一般老百姓也就是在电视、报纸上看看,实际生活中倒很难接触到,虽然有时候也有个送礼求人办事之类的,但也不存在动辄下跪,奴性卑微的事来。

像薛池这般年纪的女孩子,更是没大接触过社会的阴暗面,大声笑、大声闹,这样的自在更是古代所不能比的。

一个日本人和一个韩国人混在一起,不用说样貌了,单是说那股气质,肯定就有所不同。不说国家,甚至说一个地区和另一个地区的人,仔细看都能看出些气质上不同的特征来。更何况是一个古代和一个现代这样跨越千年的区别。

时代的大环境在人身上留下的烙印,使得整个人的精气神肯定是完全不同的。

小曹氏的眼光还没有到能突破时代的地步,自然也就对薛池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了,只是觉得薛池动作虽然大咧,但又不似田间村妇一般蠢钝粗鲁。眉间十分开阔,虽然多有露齿笑容,也不似青楼粉头一般媚俗。

她只能将之归根于薛池是异域人。

小曹氏比一般装闺阁女子更多些见识,知道成国比邻有北突,南月,西云,东燕。东燕过去是一片海,隔海过去,据闻穷其一生无法到达的地方还有数不清的不知名的国家。

那日小曹氏以数种方言试探,薛池半个字也听不懂,显见得不是成国人。要知道小曹氏会的这几种方言是极具代表性的几种方言,不论薛池是成国什么地方的人,不会说也就罢了,总有一种是能听个半懂的。但她却是一个字也听不懂。加上她这奇特的举止,小曹氏只能猜测她是个流落成国的异国人了。

至于那一日她如何从天而降,薛池只是打了个哈哈,说那一天她走在路上,突然一阵怪风将她卷起,突然就到了这一处。

这话小曹氏也有几分相信,不然当真无法解释。她也是听得有些地方突起狂风,房屋俱给卷走,也是有的。

话说回来,薛池觉得凝香饼寡淡无味,琼酿却是一种美味的饮料。

她有点不安的看小曹氏:“琼酿虽好,不能饱腹。凝香饼食之无味,难为夫人受得了。”她还真怕小曹氏把她的菜单给换了。

小曹氏微微一笑,美目中水光晶莹:“你既然受不了,我也不勉强。只教信娘每日也给你进一盏琼酿,也是有益养颜的。”

薛池连忙答应。

她如今算是知道美丽是怎样炼成的了!反正她一辈子是练不成。

春去秋来,薛池语言已无障碍,渐渐的适应了这小院的生活。

柴嬷嬷和信娘负责所有的打扫收拾和煮饭的工作,小曹氏就每天教授薛辞言行举止,没心情就看看天上的云。再来就是拿个小银剪修剪花枝,要么就是看一看书拂一拂琴。

信娘脾气最好,什么活都干,全听小曹氏和柴嬷嬷吩咐,自己没什么主意,薛池也最爱和她说话,虽然信娘话不多,但薛池和她在一起最轻松。

柴嬷嬷长得厉害,个性也厉害,时不时用那一双带着雷霆电光的三角眼扫一扫薛池,薛池感觉她把自己当贼防。

小曹氏么,虽然说话温温柔柔的,到目前为止,一切言行都是在指点薛池,但因为这些指点没有个明确的目的,所以薛池反而心里害怕。甚至对小曹氏的这种害怕还超过了柴嬷嬷。

但小曹氏才是这间院子的主人,薛池现在是靠她给口饭吃,自然不能将这种惧怕表现得太过明显了。

这日的午后,小曹氏正在小憩。

信娘坐在廊下的小凳子上绣花。薛池搬了把小凳子坐到她身边,勾着头看她将一根线分成数股:“这得多细啊!”

信娘斜着瞟了她一眼,漫不经心的道:“薛姑娘没学过女红?”

薛池唔了一声。

信娘手上顿了顿:“看来姑娘又得添一门课程了。原想着不管姑娘是什么地方的人,女红总是会得一二的,如今看来竟是一窍不通,这可如何了得?”

薛池便笑嘻嘻的道:“有什么要紧,衣裳我买成衣便是,你们为何如此这般关心我?给我吃住已是令我十分感激了,如今不但教我官话,就连礼仪也一并在教,再添个女红,我可真吃不消,万万莫对我好到这般田地。”她这话,也就敢对信娘说,对着小曹氏就莫名的感觉到一股压力,拒绝学习的话说不出口。

信娘手上迟疑了片刻,这才下了针,闷声对薛池道:“总不是害姑娘,姑娘多学些,只有好处的。”

薛池见她仍旧是一丝也不肯吐露,也没辄了。只能托着下巴盯着园中一只粉蝶。

薛池16年的生涯里,也学得一点:没有人会无缘无故的对你好。就是父母,不住在一起,没相处出感情,比陌生人也强不到那去。父母都能不耐烦甩手了,陌生还对你细致入微的,多奇怪?

小曹氏这般待她,自然是有图谋的。

这围墙外守着的人,只不许小曹氏三人出去,但也没有对她们不恭敬,这态度就很奇怪了,让薛池想求助都犹豫不决。

再说信娘也有意告诉她,每个人都是有户籍的,离居住地百里之外,又必须有路引,拿不出路引又说不出自己的出身来历,便是要依律关押查问的,一个不慎被当成细作,便是酷刑加身,求死无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