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有话要说:这个,其实我真的不想说,这文都快完结了,但是有的网站还是不肯放过我。亲,就算要搬文,好歹晚两天,我这边才发出来,你就搬走了,叫我情何以堪呐!虽然不靠这个吃饭,好歹是偶的嫁妆啊!

99半夜听曲

正想找麻烦,就见皇后放下筷子,接过小丫鬟手里毛巾,小心给十公主擦手。十八、十九两个小子,也都老老实实等在一旁。

乾隆咳嗽一声,“永璂,带朕去你书房坐坐。”不理这贪吃娘们儿。等到十二陪着乾隆离开,娇娇悄悄靠近舒倩耳朵,“额娘啊,今天来,啥事儿啊?”

舒倩一面给孩子们擦手,一面笑着回答:“你问我,我问谁去?”

绵蕊低头不语,心里琢磨乾隆刚才的话。

十二的书房,就在正院东边,一所小院子里。堂屋三间,东边摆着成排书架,一摞摞书,排列整齐。除了四书五经、孝经、唐诗之外,便是这些年来,十二参阅的工农书籍。

书架前一桌一椅,桌案上,一张折子,笔迹已干。旁边还有两本书,一本是沈括的《梦溪笔谈》,一本是洋文。乾隆坐下,拿起洋文书看看,问:“这说的什么?”

十二看看,认真回答:“回皇阿玛话,小时候,您曾为儿臣选了位洋先生若兰大夫。这本书,是他送给儿臣。名字翻译成中文,叫《富国论》。今日您在殿上垂问,儿子想了想,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故而,才翻出来看看。”

乾隆点头,大致翻了翻,“多看看也是好的。沈括的文章,写的也不错。这两天你对比一下,上个条陈给朕吧。”

十二答应下来。乾隆又仔细打量书房,三间屋子,并未隔开,屋里敞亮,通透大气。坐在这里,就能看到西边墙上挂的弓箭。一把火枪,摆在弓箭之下。

乾隆兴起,问:“怎么把武器挂到墙上?”

十二看看,笑着回答:“老祖宗以弓马入关,孩儿平日做的都是文职,怕忘了祖宗规矩,故而,挂在墙上,时时警醒。”

乾隆点头,再看这把火枪,与往日所见不大相同,笑问:“这又是从哪里弄来的?”

十二见了,哭笑不得,“哪里是弄来的。活佛非要跟我换,拿这东西,换走孩儿半个温泉庄子呢!”

乾隆摆手,“别哭穷了。以为朕不知道,娇娇跟端柔公主合伙开铺子,手头钱不够,还找活佛要呢!他是你弟弟,多让着他点儿,有什么呢!”

十二赔笑,“若不是孩儿弟弟,孩儿也不会跟他随意玩笑呢!正是因为兄弟,才敢胡闹。”

乾隆听了,知道他们兄弟并无嫌隙,这才放心。

父子俩说一会儿政务,乾隆转口问:“你屋里人太少了,只有娇娇一个,怎么够呢。【 ]回头,过了太后孝期,再给你指个吧。”

十二听了,低头想想,回答:“谢皇阿玛。这件事,当初皇额娘还在佛堂里时,令皇贵妃曾经提过。后来,不知为何,不了了之。现在想来,儿子觉得,等雨顺过了五周岁,再说不迟。毕竟,只有他们两个亲兄弟,是太单薄了些。”

十二话中意思,乾隆听的明白。身为嫡子,十二成长环境,比之当年乾隆少年时期,其实差了太多。乾隆虽为庶子,然而毕竟是雍正在世时,唯一一位满妃所出之子,自幼在雍王府中,就是当宝贝一般疼爱。十二虽为嫡子,奈何生的时候不对,可算得上是抹布一般,被乾隆看待了。

想到这里,乾隆心中亦不是滋味。这个儿子,他毕竟是亏欠了。随即笑笑,“也罢,都随你就是了。”

父子俩说一会儿政务,眼看天色将晚,乾隆站起身来,“你和娇娇好生过日子,好生教导几个孩子。宫里头,常去看你皇额娘,时候不早了,朕该回去了。”

十二挽留一番,这才扶着乾隆出来。舒倩得着信儿,早就扶着娇娇,带着十八阿哥、十九阿哥、十公主出正堂门,在穿堂处等候。

乾隆对着皇后点头,错眼瞅见孙女绵蕊披着白狐斗篷,站在娇娇身后,恭送祖父母。笑着招手叫她到身边,摸着绵蕊脑袋问:“跟祖父回宫住几日,如何?”

娇娇听了,料想绵蕊必然要去宫里,急忙悄悄叫身后奶娘回去收拾大格格衣服。怕她年纪小,皇后一时顾不得受了委屈,一面陪婆婆,一面心里琢磨,给女儿塞些银钱才合适。

哪知,绵蕊抬头看看乾隆,轻轻摇头,“谢皇祖父。再过两日是额娘生日,孩儿想,过了额娘生日,再去陪祖父祖母,不知可好?”

舒倩一听,坏了,绵蕊这孩子年纪小,不懂乾隆脾气。刚才乾隆看似跟你商量,那说出来的话可是圣旨啊,我的傻闺女。不等乾隆开口,急忙插话,“哟,媳妇生日到了。眨眼间,你也二十五岁了吧?也是,这日子说大不大,说小不小。难为蕊儿孝顺,这么小的孩子,居然还记得。这是个孝顺的好孩子。”

皇后这么一说,乾隆跟在笑了,“可不是,咱们家大格格就是懂事。罢了,你陪你额娘过生日,叫谷穗进宫给朕逗乐子吧。”

谷穗孩子心性,本来就喜欢这个没事儿就笑呵呵的爷爷,一听这话,急忙屈腿伸拳谢恩。

娇娇还怕谷穗年纪小,去了宫里不能好好照顾自己,和十二对视一眼,想要婉言谢绝。哪知,乾隆当即抱起孙孙,领着皇后乐呵呵出门。十二也是无奈,知道和娇娇好好嘱咐一番奶嬷嬷,顺便请皇后多加照看。

十八阿哥则是跟在十二身边,拍着胸脯保证,一定照顾好小侄子。十九阿哥乐呵呵跟十公主悄悄商量,等小侄子到了宫里,送什么表礼合适。

舒倩看这帮小大人儿,微微一笑,拍拍娇娇的手,“过两天你生日,孩子就送来了。别担心。”

娇娇明白过来,这才安心恭送公爹婆母回宫。

到底还是孩子,谷穗兴奋一阵,坐在马车里不一会儿,就抱着乾隆的脖子睡着了。舒倩伸手,要把孙儿抱过来。乾隆摆摆手,悄声说:“让他睡吧,别吵醒了。”

舒倩一笑,搂着十公主养神不语。十八阿哥看乾隆抱小侄子,心里羡慕不已。想想那不过是个小侄子,自己是叔叔,扭过头,不做计较。十九阿哥则是抿抿嘴唇,琢磨下次见了五嫂,一定要把这事告诉她。

回到宫里,乾隆命吴书来亲自送二阿哥谷穗到养心殿休息,十八、十九、十公主也各自回去。舒倩看没什么事了,对着乾隆行礼告退。

乾隆摆摆手,“皇后今日劳累一番,陪朕到阿哥所走走吧。”

说完,也不坐辇,负手步行就走。舒倩无奈,只得领着人跟上。一路慢慢走来,看着紫禁城中景致,红墙黄瓦,威严肃穆。一路上,还有不少参天大树。只可惜,嘉庆之后,紫禁城的树就没多少了。想到这儿,舒倩幽幽叹口气。

乾隆脚步微微一顿,问:“好端端的,叹什么气呢?”

舒倩微微抬头,随即恭敬回答:“今天跟娇娇聊天,听说那拉老太太身体又不好了。心里有些担忧。打扰皇上雅兴,是臣妾的不是。”

乾隆听完,“嗯”一声,过了一会儿,方说:“岳母年纪大了,你又是老来女,担忧她也是有的。过两天,凑着空,你带着十二他们看看去。多带些补品,都是一番心意。”

舒倩笑着应下。乾隆看着皇后佯装贤良淑德模样,顿觉刚才那一番好言宽慰,全都喂到狗肚子里去。一甩袖子,哼,要不是为了十二,朕才懒得理你!

望着乾隆飘乎乎大踏步前行,舒倩拢着袖子,扶着侍女,迈着小碎步,不紧不慢跟上。一面走,心里一面琢磨,这个老抽,今日发什么神经?

不等舒倩想明白,远远的就听夜幕中一声莺啼婉转,一人清唱:“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乾隆一听,脚步停住,召来身边小太监询问。小太监听了听,躬身回答:“回主子,这是从十五阿哥院子里传来的。”

舒倩跟上来,笑着对乾隆说:“这一声清唱,端的听着舒服,八成是唱到人心坎里了。谁的嗓子,这么好。”

乾隆听了,淡淡一笑,“不过就是个小太监,学了几句昆曲,到主子跟前卖弄罢了。皇后想听,宫里戏班子有的是好角,何必为这起子费心。”

舒倩淡淡一笑,“谢皇上体谅,臣妾确实爱听戏。只是这不年不节的,太后孝期过了再说吧。”

听见皇后这话,乾隆叹口气,“走吧,先去看十七。”

十七如今正是十三四岁的年纪,平日里,除了跟着十五到上书房读书,就是在自己院子里。颖贵妃就他一个孩子,娇惯的不得了,什么好东西都紧着他。要不是还有几位小阿哥比着和,十五处处提点,怕是十七要生生养成紫禁城一霸了。

夜间昏暗,不少院子都落了灯,主子奴才们睡觉去了。小太监在前头打着灯笼,乾隆带着皇后等人慢慢走。到了十七院子外,早有值夜小太监过来磕头。乾隆点头,问:“十七阿哥呢?”

小太监跪在地上回答:“回主子,小主子刚刚睡下,已经派人去叫了。”

乾隆没说话,带着人进了十七院子,就见十七一面系扣子,一面从屋里飞奔出来。屋里灯也点上了。

乾隆借着灯光看小儿子一眼,嘴巴上,赫然一块胭脂,红红的,隐隐约约,似乎还带着玫瑰香。

舒倩落半步跟在乾隆身后,自然也看明白。心里叹口气,这年头,娃子们可真早熟哇!

一时间,乾隆没了跟十七说话的心思,只是吩咐他注意身体,没事儿多去颖贵妃咸福宫坐坐。

十七诚惶诚恐谢恩,直到乾隆一行出了院子走远,这才小心站起来。隐隐约约就听乾隆嘱咐:“皇后啊,等过了皇太后孝期,给十七阿哥挑个好人家。”

舒倩只得赔笑,“臣妾记下了。”

经过这么件事,乾隆明白这时候到儿子屋里,多半不是时候。跟皇后说一声,叫她回宫,自己带着人,径自回了养心殿。

吴书来领着人伺候。得知谷穗已经睡下,乾隆点头,换了衣服,躺到床上闭目细思。这几个儿子,谁堪当大任呢?

作者有话要说:嘉庆时,十七日子过的貌似不怎么样。他们不是同母吗?关系还是不好

100挑选媳妇

第二天早朝,乾隆下旨,册封十五阿哥为贝勒,命内务府、工部为其准备府邸。另外,还悄悄给西林觉罗氏打过招呼,叫他们把十三四岁的闺女看着好的先留着。趁着西林觉罗氏一家高兴不备之时,又跟阿里衮家打招呼,要他们把钮钴禄氏留着。

回到后宫,把这话跟皇后说了,特意嘱咐:“你先看着。到时候,哪个好就留哪个。等咱们挑剩了,指给宗亲也不错。”

舒倩噎了一口,随即笑笑,“臣妾明白。”

皇宫中没有不透风的墙。没过多久,两位贵妃那里就得了信儿。颖贵妃自然上心,叫来心腹,好生打听这两家姑娘品性如何。婉贵妃则是笑笑,趁跟愉妃闲聊之时,当笑话随口说了。

愉妃得知,想想鄂尔泰一家,好歹也是自己亲家,候着五媳妇来请安,多嘴嘱咐两句。

荣亲王妃西林觉罗氏听了,心中嘀咕一声,回去以后,就叫来娘家母亲,跟她仔细商议。

若是这次乾隆看上的是她亲妹妹,哪怕是同父异母,荣亲王妃或许就认了。只是,她家里,已经没有未出嫁的女孩儿。乾隆只是笼统说要西林觉罗家把好的留着。母女俩算了算,如今家里,除了一个乾隆三十七年生的娃娃,就只有堂叔家一个庶女待字闺中。

荣亲王妃坐在炕上想了想,叹气,“母亲,咱们家家世已经比不得雍正爷在的时候了,更何况五爷早就不在。若是将来小堂妹嫁了十九阿哥,那女儿往后,还能借着娘家过上几天安生日子。怕只怕,大堂妹嫁了十七阿哥,将来…母亲,若真如此,女儿可该如何是好?”

鄂弼夫人叹口气,“姑奶奶的意思,我自然明白。那么,依你之见呢?”

荣亲王妃摸摸眼泪,“母亲,大堂妹她——不是身体不好吗?”

鄂弼夫人听完,深深看女儿一眼,跟着说道:“可不是,你大堂妹的身子,是不如你小堂妹壮实!”

乾隆和舒倩自然不知道西林觉罗家暗地里搞的那些弯弯道。只是,颖贵妃一听钮钴禄氏是阿里衮的闺女,就担心起来。无论如何,十五贝勒娶的也是钮钴禄家千金。哪有两个皇子福晋出身同一世家的。想了想,请来娘家人,嘱咐他们在巴林部挑几个贵女,送到京城亲戚家,好生教养。

巴林部得了贵妃暗示,忙不迭挑选乖巧女儿,趁着拜见大皇帝,带到京城,时不时就在贵妇们跟前儿露个脸儿。颖贵妃悄悄在后头帮衬着,偶尔还带到皇后宫里,请皇后教导。连带着,婉贵妃瞧见这三个巴林贵女,也是喜欢非常。

日子长了,乾隆也跟着上了心。到咸福宫里,颖贵妃陪着,见了三个女娃娃。观仪态举止,蒙古女儿豪爽之外,居然精通汉家文化,尤其是颖贵妃亲侄女,还能陪着乾隆唠叨几句诗词歌赋。乾隆一看喜欢,趁着当月十五,到景阳宫里,找到皇后,把这件事说了。

舒倩听了,心中纳罕,不是说要在满洲世家中挑选福晋?怎么选了巴林氏?转念一想,选谁跟自己有什么关系,横竖都有颖贵妃顶着。便笑着说:“那几个孩子,臣妾看着也喜欢,只是不知道万岁爷中意哪个坐十七嫡福晋呢?”

乾隆看皇后无异议,便钦点了颖贵妃侄女。舒倩听了,笑着夸赞两句。这件事就算这么定下来了。

过了太后孝期,乾隆亲自给十七阿哥、巴林氏指婚。除了十七院子里,从老六到十五,也全都留好了人,就等**婚之后,便下明旨塞进去。

娇娇于皇后宫中得知,此次给十二塞的人,还有几位世家贵女。虽说现在不过是庶福晋,等有了孩子,凭她们出身,毫无疑问,是要晋位。面上跟着几位嫂子互相取笑一番,回到府里,便躺倒在床上,闷头大睡去了。

十二从衙门里回来,就见绵蕊抱着雨顺,带着谷穗,端坐在正厅里等候。十二一笑,开言:“蕊儿,等阿玛等急了吧?去叫你额娘,阿玛洗洗手,咱这就吃饭。”

绵蕊叹口气,“阿玛,今天晚上,您八成是吃不成饭了。”接着,就把今日在宫里听来的信儿跟十二说了。

谷穗撅着嘴,问:“阿玛,您是要娶新额娘了吗?可是,额娘好像不喜欢呢。”

“不喜欢又怎么样?总不能拦着不让吧。额娘要是传出去妒名,日后,咱们家也别想安生了。”绵蕊叹气,哄哄小弟弟,跳下椅子,对着十二仔细看几眼,宽慰:“额娘是有些小心眼儿。您别担心,我去哄哄,就好了。总之,这种事情,绝对不能让外头人看了笑话。”说着,自己先笑了,抬高胳膊拍拍十二,“以前,皇祖母也常常因为这种事跟皇祖父闹别扭,结果——我去说,额娘会明白的。”

眼看绵蕊抱着雨顺就要往后堂去,十二开口叫住女儿,看这孩子几眼,笑着安抚:“你长大了,懂得替父母考虑了。阿玛很高兴。只是,这件事,阿玛会亲自跟你额娘说。时候不早了,你带着弟弟们先吃饭,阿玛去叫你额娘。”

绵蕊皱眉,“这——?”

谷穗则是抱着肚子转圈圈,拉着雨顺一块儿叨叨,“姐,吃饭吧。弟弟饿!”

无奈之下,绵蕊只得抱着雨顺,跟谷穗一起吃饭。一面吃,一面留意后堂动静。以这位额娘的脾气,今天要是不动手,似乎说不过去呢!

作者有话要说:乾隆太会权术了,明知那两家都不能再出皇子福晋,还是逗人家玩儿

101月色朦胧

十二的分析没错。如今成年皇子仍有生母在世的,只有他一人。更值得一提的是,他的母亲,还做了二十余年的皇后。虽然后位一度濒临被废,如今却是稳稳当当。正因为皇后健在,嫡子即位的期望,不仅在汉臣中酝酿。那些不曾参与皇室争夺的满臣,暗中也是希望这位十二贝勒再有出息点儿。正如刘墉所说,十二占了嫡子嫡孙之名,乃是正统。

对乾隆来说,能有嫡子即位,是他一度的期望,更是心中几十年来的伤痛。因此,对十二表现犹豫,很是让刘墉、和珅伤神。好在皇后有救驾之功,乾隆颇念旧情,多少还能借着后宫势力,增加分量。

这一日,和敬公主来请安。乾隆说起永琏、永琮,哀叹连连。惹得和敬也跟着哭了半日。好容易劝住了,和敬想起长春宫里,还有两个狐媚子一左一右恶心亲额娘,心中有气,呜呜咽咽,又滴下几滴泪来。

乾隆问爱女为何如此痛哭。和敬抽抽搭搭,“孩儿也不知道。想起长春宫,便心中难过。”

说起长春宫,乾隆自然也想到了高氏、魏氏。陪着和敬点头,“儿啊,你说的没错。高家如今不争气。鄂尔泰尚且因子孙获罪,画像移出奉贤殿。高氏的画像,可以移出长春宫了。这件事,一会儿朕就命你六叔去办。至于魏氏,前两天还有大臣提醒,皇贵妃尚无谥号。礼部取了几个,你来看看,哪个合适?”

和敬低头,推辞一番,见乾隆真心实意让她来选,这才敛衽施礼,“儿臣遵旨。”接过来乾隆亲手写的纸,心中琢磨一番,对着乾隆回话:“儿臣以为,顺恭不错。不知皇阿玛看,可还合适?”

乾隆一听,哈哈大笑,“合适。朕的公主定下的,怎么会不合适。”当即刷了道圣旨,命礼部准备给令皇贵妃上谥号事宜。

和敬点头赔笑,心里一阵翻滚,面上只得顺着乾隆说话。等到乾隆面露疲倦,这才跪安。出了养心殿,一阵东风吹来,卷着一丝淡淡花香。和敬招手叫来贴身侍从,“今天是什么日子,哪里的花开了,居然是这个味道?”

当下就有人解答:“公主有所不知,这是宫里主子娘娘种的丝瓜,八成,是主子娘娘带着十公主在挤丝瓜水呢。”

“丝瓜水?”和敬奇了,“做什么用?”

“听说,是用来美容养颜的。宫里好多人都说,主子娘娘正是因为用了自制的丝瓜水,脸上这才没多少皱纹。奴才身份卑微,少见主子娘娘,不知道是也不是。”

和敬一笑,“去问问不就知道了。”

当下摆驾,前往景阳宫。刚到宫门,就有小太监上前打千,“公主安好。主子娘娘听说您进宫了,特命奴才在这里迎候。”

和敬垂眸,随即笑说:“难为皇额娘记挂。为本宫通报吧。”不多时,随小太监进入景阳宫,迎面就是皇后抱着十公主,手把手教她制作丝瓜水,母女俩说说笑笑,好不热闹。看见妹妹有母后疼爱,和敬心中顿感悲凉。当年,孝贤皇后在时,精力大多放在宫务、乾隆、儿子身上,对她这位公主,虽然疼爱,但少有亲自教养举动。如今,皇后居然把那个贱人的侍婢生的十公主视如己出,十公主也把皇后看得和亲娘一般重。看看别人,想想自己,虽有皇帝宠爱,毕竟生母、亲弟不在。一旦山陵崩,又该哪里依托?

这么一想,和敬请安行礼,便迟了一步。

舒倩看在眼里,笑着叫十公主上前扶姐姐坐下。亲自给和敬倒茶,嘴里说:“三公主来了,坐下歇歇。尝尝十公主泡的茶。听奶嬷嬷们说,这孩子,学泡茶学了好几天呢。”

和敬微微一笑,“妹妹倒是认真。只是,这茶艺需要多年积累,不是一蹴而就。妹妹也要缓着点儿。琴棋书画,均衡学着才是。”

十公主咯咯笑笑,“姐姐说的是。不过皇阿玛也说过,咱们天家的女儿,大多是要抚亲蒙古。妹妹想,将来随牧到了蒙古,少不得要弯弓射箭、侍弄牛羊,妹妹还是抽空多学些管家、管地,免得到时候,手忙脚乱。”

舒倩看一眼十公主,不由叹气,“你倒是想的开,这样也好。你看看,你的几位姐姐,除了九公主,哪个不是抚蒙?和婉公主、七公主,更是早早就去了。就是九公主,前年也没了。你的姑奶奶里头,淑慎公主也去了,只剩下端柔公主。想想,都叫人唏嘘不已。狠该多学学你三姐姐,多锻炼锻炼身体,学学管家,凡事多想开些,将来,好好跟额驸相处,争取多生几个阿哥。后半生,也好有个指靠。”

皇后这么一说,十公主不好意思,嗔怪一声:“皇额娘——”端着茶壶就进屋里去了。和敬则是想起和婉妹妹,感慨一番,陪着皇后叹息一回。

以前和敬进宫,都是到太后宫里用饭。只是,如今太后不在了,少不得嫡母出面,留这位固伦公主吃饭。好在十公主生性娇憨活泼,不一会儿,就逗地和敬笑了几回。饭前饭后,总算没有冷场。临走时,和敬问起丝瓜水的事。十公主笑呵呵叫人取来一个磨砂玻璃瓶,递给和敬。“皇额娘还说,等你走的时候再给。没想到,姐姐居然未卜先知。这是妹妹和皇额娘亲手做的,用的是玉泉山的水,丝瓜是景阳宫自己种的。姐姐回去先试试,要是好了,我把方子给你送去。反正,不过就是水和丝瓜,也不难寻。”

和敬笑笑,起身谢皇后。舒倩摆手,“我不过是动动嘴皮子,倒是你妹妹,忙了一早上。如今,皇家的公主,小辈儿的,只剩你和十公主了。看着你们姐妹亲近,做长辈的,心里也是高兴的。”

和敬低头笑笑,“皇额娘说的是。”

拿着瓶子回到公主府,换了衣服,挥退众人,和敬歪在炕上发呆。四周安静下来,心里自然也跟着平静。

平心而论,皇后这个继母,没做什么对不起自己的事。倒是自己小的时候,看不过眼高氏、那拉氏,多少给她下了几次绊子。只是,想想如今,自己也四五十岁的人了,儿孙都有了,往年争强好胜的心劲儿也下去不少。只希望子女平安富贵,其他的,想的反而少了。再看如今皇阿玛身子骨硬朗,神情清明。朝中局势,看似十一、十五分庭抗礼,实际上,嫡子一脉,不容小觑。因为健健,公主府与十五那一脉结下梁子。十一娶的是富察氏,皇阿玛定然不希望富察家再出一位皇后,这些年努力,怕也白费。今日,皇后借着十公主向自己示好。看她的意思,八成,是希望和敬公主府中立吧?

实际上,和敬还真是误会舒倩了。

说心里话,和敬公主见到继皇后,面子上恭敬,实际上,心里多少还是有些不屑。论出身,继皇后不过是侧室扶正;论家世,那拉家差点儿死绝,哪里还有什么助力?

和敬这般心态,时间长了,舒倩自然也感觉出来。想想,也觉得这孩子不容易,并未怪罪。反正她也没个亲兄弟,对这个天之骄女,舒倩是能躲就躲,要不是今日十公主提起,想找姐姐聊聊,景阳宫才懒得管和敬到哪儿吃饭,更别提拉拢她了。往常和敬进宫,不过就是叫人去请,十次有七八次不来的,舒倩也不计较。今日来了,看那神色,像是有什么要炫耀似的。好在十公主娇憨可爱,有她在旁帮衬,和敬临到走,也没说什么。

到了晚上,乾隆来景阳宫睡觉,向皇后通报了高氏画像移出长春宫,魏氏谥号为顺恭。舒倩才明白,今日和敬公主,怕是动了点儿小心思。随即陪着乾隆叹气,“一眨眼,高姐姐都去了那么多年了。想起来,若是她和我那两胎都保下来,孩子大概跟和敬大小差不多吧。唉,这就是命啊。当初,若是我二人都小心些,保住孩子,如今,咱们皇家,八成也要再添几个皇孙、皇外孙了。”说着,连连叹气。

乾隆听了,也跟着哀叹。“都什么时候的事了,还提那些做什么。好在,你比高氏命好,虽然那几个都不在了,好歹,十二不还在咱们身边嘛。就是十公主、十八、十九,对你也算孝顺贴心。都年过花甲了,老提那些伤心事作什么。”

舒倩这才收了悲戚之色,笑着替乾隆宽衣,伺候他睡觉。看乾隆睡着,自己披衣出门,立在廊下,望着天上月色发呆。乾隆皇帝老是不死,那拉氏这身子,倒是一到换季,就要病上一病。眼看着,将近油尽灯枯,十二又被派到山西,常年不得相见。能不能熬过乾隆,真是两说。再看地上月光,穿过石榴树,映照在地砖上,月影斑驳。不由想起年少轻狂岁月。如今,也不知那人如何,过的可好。若是自己有朝一日回去,可是还会像当年一样,对他死缠烂打,不肯放手吗?

想到这里,舒倩冷笑,八成不会了吧。摸摸心口,这个地方,似乎已经变了,不再装着他,扎痛自己。想到这里,舒倩长出一口气,转身就要回屋,猛然见乾隆负手立在门前,吓了一跳,急忙福身行礼。

乾隆“嗯”一声,问:“怎么出来了?”

舒倩低头淡笑,“过几日,就是**婚,臣妾猛然想起还有些琐事未曾交待颖贵妃,本想出来找人去咸福宫。出了门才想起,如今宫门都下钥了。这才停下,想看看月亮,再回去睡。”

乾隆点头,站到皇后身边,抬头望天,“今日月色,果然不错。朕还记得,你嫁进重华宫时,也是这么一个有月亮的晚上。”

“是吗?臣妾——都不知道。”

“呵呵,你一整天都盖着盖头,哪里知道外头有月亮没有。那天的月色,确实不错。”

舒倩侧立在乾隆身边,垂眸不语。乾隆扭头,看她一眼,轻声问:“在想什么?”

“在想——在想那拉氏嫁给您的时候,是个什么样子。”

乾隆淡笑,“满洲第一美女,自然是俊俏的紧。就是如今,你和婉贵妃、愉妃站在一起,也比她们看着年轻。那些位低的,自然更加比不上你雍容华贵、气度非凡。”

舒倩一笑,“您说笑了。那拉氏都六十多了,出了门,谁看也说是为老太太。倒是您,老夫老妻的,反而打趣。”

乾隆听了,笑着摇头,“老夫老妻打趣,才有意思啊。”

舒倩不知乾隆今日抽什么风,不好跟他说下去。命守夜太监伺候乾隆歇着,自己沏了茶,热热喝了睡去。

第二日,乾隆上朝以后,吴书来亲自捧着御赐缎纹提花玫瑰绸,来景阳宫送赏赐。

舒倩接了圣旨,谢过吴书来,笑着问:“伺候皇上,是咱们该做的。怎么好端端,又赏东西?”

吴书来笑着躬身回话:“主子娘娘大喜。□活佛御儿干殿下立功了。”

“哦?”

作者有话要说:乾隆真是个感情丰富的人啊

102又遇旧人

小达*赖能立什么功。不过是到了西藏,深入群众,领着农奴翻身把歌唱,推翻小土司,抓起大土司,罪大恶极的就地处决;罪小的,心里向着朝廷的,好生绑结实送到京城,叫乾隆处置。顺便将西藏牧区分产到户,跟驻藏大臣商量之后,设立流官管辖。除此之外,还上密折,大谈通商海外的好处。把乾隆看的一愣一愣的。

小达*赖跟朝廷关系好,想的法子对朝廷好处颇多,驻藏大臣自然全力支持。□本来以为不妥,奈何小达*赖抓了几个红毛鬼,咋咋呼呼要挟,说□不听,就是勾结外国,如何如何。把□活佛气的甩手不管,一心念佛,为百姓祈福。

这件事办的漂亮,朝廷未伤一兵一卒,就完全将西藏纳入掌中。好在乾隆不傻,知道不可压制过盛。流官之中,选了不少西藏当地人。这才渐渐平息了西藏贵族心中暗恨。得罪了人,小达*赖犹不自知,整日里跟□念些歪理。□可是真正的活佛,哪里受的他如此这般,带着人回到自己驻地,安心念经不提。

“儿子”办成这么大一件事,乾隆高兴,皇后、十二也跟着沾光。十二还未赴任,官职就连升两级,最后得了个山陕总督。成为众皇子中第一个封疆大吏。皇后本就是六宫之主,升无可升。乾隆便送了不赏赐。舒倩看赏赐中,有棵玉雕石榴,想了想,命人给十二福晋抱去。雨顺也快四岁了,娇娇夫妻俩还年轻,若是能再添一个孙孙,也是不错的。更何况,这年头又不讲究计划生育。

娇娇得了赏赐,带着绵蕊来宫里谢恩。婆媳俩坐在院子里,看绵蕊和十公主浇葡萄。舒倩笑着说:“这俩孩子,倒和的来。”

娇娇笑笑,“蕊儿跟十妹妹大小差不多,自然是和的来的。这次去山西,路途遥远,两个阿哥媳妇想带在身边,就是蕊儿,现在也不小了,媳妇想着,叫她跟着皇额娘,学点规矩。就是怕麻烦皇额娘。”

舒倩听了笑笑,“自己亲孙女,麻烦什么。只是,都说女儿家要娇养。在我看来,女孩子,多跟着父母出去,见见世面,也没什么不好。趁着她还不到十二岁,这几年,多看看咱们家大好河山,不比老是憋在四方院子里强?女人嘛,要像你娘家母亲那样活着,才有滋味。”

娇娇听了,顿了顿,看皇后神色平淡,不像说笑,这才微笑着答应,“既如此,媳妇就带她去见见世面。”

舒倩点头,“合该这样。不求女孩子多厉害,只是眼界不能太窄。将来嫁了人,才不至于被婆家拿捏。”

娇娇得了婆婆主意,当即定了下来。看皇后今日精神不错,便趁机问那几位秀女何时入府,她好提前安排住处。

舒倩端起茶杯,看媳妇一眼,冷笑:“你外祖母身体一日不如一日,我哪里有什么心思给你们屋里塞人。再说,你平日里忙着照顾孩子们就够累了,再送几个千金小姐伺候?我可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成了恶婆婆了。”当初,舒倩年纪不懂事,暗地里吃了婆婆、大姑姐不少亏,如今,做了婆婆,难得也能为媳妇想了。

娇娇听了,心里打鼓,皇后该不是试探自己吧?装作惶恐样子,开口问:“皇额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