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里的事一向是谢莫如做主,五皇子无可不可的,道,“这也行,出城的路都好走,坐车里也不颠簸。虽有些麻烦,带就带着吧。”

五皇子府的侧妃们还未生产,倒是宫里穆元帝先得一子,一位虞美人给他皇爹生了九皇子。穆元帝十分欢喜,当天便将四品的虞美人升为了正三品的虞婕妤。故而移宫的时间又往推了几日,给九皇子过了洗三礼方去了汤泉行宫。

五皇子府跟随穆元帝的脚步一并移宫时,府畔有个人鬼鬼祟祟的偷窥,被王府的侍卫捉拿个正着,那人倒也机警,被侍卫扭着胳膊压跪在地上,连忙自报家门,高呼道,“臣翰林院庶吉士孙郝欣给殿下请安。”

世间还有人给儿女取这种名儿的,嗯,五皇子在礼部当差,他记得今科春闱发榜,的确是有人叫这个名字。五皇子挑眉,挥手令侍卫放开孙翰林,孙翰林取出证明庶吉士身份的牙牌交给侍卫查验。也不是大街上随便什么人喊自己是什么官职,五皇子就能信的,自也得有身份证明才成。侍卫将牙牌奉上,五皇子看过后问,“你在我府外做什么?”

孙翰林收起牙牌,道,“臣来找江姑娘,谢她救命之恩。”

五皇子上下打量孙翰林一眼,因是休沐日,孙翰林未着官袍,不然王府的侍卫还不会直接扭了他,此时,孙翰林一身天青色的棉夹衣,料子不是好料子,做工不是好做工,除了脸长得不错,比朱雁是远远不如的。因江行云与自己媳妇走得近,所以五皇子虽然在心里偷偷给江行云取个外号叫剁手狂魔,但其实看着媳妇的面子,还是另眼相待的。五皇子看这小翰林人虽年轻,却有些胆色,便缓了缓口气对他道,“江姑娘出外游历,不在帝都,你且回吧。你既是新录的庶吉士,科场不易,好生做官,莫要多想。”朱雁的条件,江行云都看他不上。虽然他大哥脑袋间歇性发昏,但皇长子侧妃这位,江行云都宁可出家,五皇子是看不出半丝孙翰林成功的可能性。

孙翰林听说江姑娘已不在帝都,顿时沮丧至极,小声问五皇子一句,“殿下知道江姑娘什么时候回来么?”

五皇子道,“并不知。”

失意人孙翰林垂头丧气的走了,那边儿王府女眷的车马也自大门驶出,五皇子自然与谢莫如共乘一车,说了刚刚小孙翰林的事,谢莫如道,“孙郝欣,记得他是今科二榜三十六名,人也年轻,今年二十三岁。榜上二十出头的还有一位沈翰林,也是二十几岁的年纪。他俩算是今科最年轻的进士了,尤其名次都不错,双双进了翰林院。”

五皇子对他媳妇的记性佩服之至,道,“媳妇你怎么格外注意年轻的进士啊?是不是想给江姑娘相看个好的?”

“那倒不是。”谢莫如道,“二十几岁中进士入翰林,若是寿命一般按六十岁算,能在官场奋斗将将四十年。殿下看如今内阁中人,多是少年得志的,不为别个,少年不得志,可能奋斗不到内阁就得先告老还乡了。譬如春闱,虽不做年龄限制,可要有人八十才中进士,又有多大用处?我想着,咱们往后是要就藩的,介时远离帝都,到底不在帝侧,陛下在时自然无碍,可人得思虑长远。关注一下这些年轻的进士,以后起码不能两眼一摸黑。”

此时,五皇子不只是对他媳妇的记性佩服之至了,简直是对他媳妇的智商都五体投地。五皇子道,“以后我也留意些。”

“留意也要看人品,倘人品不好,很不必理他。大浪淘沙,剩下的才是金子。”谢莫如又问,“好端端的,咱们府上也不认得孙御史,他来有什么事?”

五皇子与谢莫如说是来找江行云的,还说什么救命之恩啥的。谢莫如并未多言,道,“行云已不在帝都,他是白来一趟。”

五皇子八卦,“江姑娘这桃花运可真够旺的。”

“可惜无良材堪配啊。”

五皇子心说,就是有良材,怕良材配上剁手狂魔也得小心着些。不过,这些人怎么都自虐啊,江行云这等手段,竟然还一个个的上赶着,而且俱是青年才俊,五皇子发现,他已经开始不懂才俊的心了。

五皇子觉着才俊的喜好颇难理解,大皇子的别院却是迎来了一位道人。五皇子形容人家白云道人,一把年纪,就是个寻常人。这是五皇子的看法。但在大皇子眼中,白云道人简直是从头到脚充满智慧,整个人飘飘欲仙,仿佛神仙降临。

大皇子亲自见了白云道人,道,“仙长过来,可是有事?”

白云道长道一声无量寿佛,方道,“乃凡俗中事,只是紫姑指引,这果业当落在殿下身上,故而贸昧上门。”

大皇子忙问,“什么果业?”

白云道长便说了他道观要被朝廷拆迁的事,白云道长道,“老道一向萍踪浪迹,无所定处,今在此,明在彼,居何处,端看天缘。只是神位不可轻动,昨夜紫姑托梦于老道,不欲道场为人轻毁,指引老道前来求见殿下。”翻译过来就是他道观不想让朝廷拆迁,请大皇子想想办法。

大皇子笑,“我当什么事,只是为何朝廷要拆仙长的道观呢?”

老道答,“据闻朝廷要建一些屋舍供官员租住。”

大皇子便明白了,道,“此事当是四弟的首尾,我与他说一声就是。”

老道再宣一声道号,“紫姑神果然未曾料错,殿下是神姑护法之人。”

大皇子就为这个去找四皇子了,四皇子原没将个老道放在眼里,可大皇子亲自来了,四皇子道,“那道观倒是不大。”

大皇子道,“不瞒四弟,当真是位极灵验的神仙。我多次想布施些银两给他扩建道观,他都未曾接受。四弟就看我的面子,留下那神姑的道场吧。且有神姑庇佑,四弟建屋舍也可以保平安呢。”

大皇子毕竟是长兄,且话说到这个地步,那一块地方其实相当不小,只是零散的建有道观与十几户人家,故而四皇子想都拆迁了,好给官员建廉租房。大皇子亲自出面求情,四皇子也得给大皇子这个情面,笑道,“既然大哥这般说,道观便罢了。只是我要在周围动土建房,怕那道观也不得清静。”

“神仙岂与我们凡人相同,四弟只要不拆神姑道场就好。”大皇子又谢了四皇子一回,四皇子忙道,“大哥这样就折煞弟弟了。”

大皇子讨得这个人情,又与四皇子说一回紫姑的神通,很是推崇的与四皇子介绍了白云道人,方告辞离去。

大皇子觉着,紫姑神委实不是一般的灵验,他刚说服四皇子保留了白云观的建筑,大皇子妃崔氏很快被太医诊出身孕来。于是,大皇子愈发信奉紫姑神,这下子,非但大皇子信,大皇子妃也开始信了,觉着这神姑的确有些神通。

如今大皇子转变行事风格,还委婉的问五皇子,要不要也拜一拜紫姑,说不定能解决谢莫如不孕不育的难题。五皇子十分客气的拒绝了,道,“媳妇从不信神道之术。”

大皇子道,“初时我也不信,但看你大嫂自从生下二妞来,几年未有身孕,拜紫姑神不长日子,就有了动静,说明紫姑神果然是灵验的。要是别人,我也不劝了。五弟你不同,咱们是亲兄弟,你好生想一想,便是白云道长,也是道法精深的仙长。”

五皇子一想到那紫姑是个管茅坑的神仙,心里就有些障碍,不好就驳了大皇子的面子,因事关子嗣,回别院还是与他媳妇提了一句,谢莫如立刻道,“别听大皇子胡说,大嫂那不过是碰巧罢了。就是求神拜佛,正经有送子观音,对着管茅厕的神仙求子,这对路吗?”

五皇子:…

作者有话要说:PS:晚安,前章赵霖,误写为郑霖,石头记忆错误,今章改正。

第144章 松口气

大皇子自去信他的紫姑,五皇子受他媳妇一顿说,不再提紫姑的事儿了。

倒是四皇子夫妻刚到别院没几天,四皇子妃就产下嫡次子。四皇子亲自去各处报喜,穆元帝听了只有高兴的,虽然他自身够努力,儿女的数目上不算少了,但想要老穆家子孙繁茂,光他一人奋斗是不够的。再者,只要做父母的,没有不盼着儿女也是儿孙满堂的。

见四皇子眉开眼笑的样子,穆元帝笑赞,“不错。”儿子不错,儿媳更不错。穆元帝大笔一挥,赏了许多滋补品,都是给四皇子妃的。

四皇子笑,“儿子再去跟皇祖母报喜。”

穆元帝让四儿子去了,胡太后听了也高兴,待四皇子辞了胡太后又往各兄弟家报喜时,胡太后转头问太子妃,“老二屋里好些时间没传喜信儿了啊。”险把太子妃噎死。

太子妃出身一等国公府,自幼所受教育与自身的城府自然非胡太后可比,太子妃笑盈盈的,“儿女也得看天意,皇祖母放心,我们殿下一看就是子孙绵绵的好福相,皇祖母甭急,您金口玉言,得您这么一说,说不得明儿她们就有喜信儿了。”

胡太后心里另有思量,别有深意的瞥太子妃一眼,暂且未多言。

太子妃未漏看胡太后的神色,不禁心下一沉,太子妃也不傻,回宫与太子提及此事,道,“今儿四弟妹生了,四殿下亲自过去报喜,皇祖母听闻后很是喜悦,问起咱们宫里来。我想着,不好让殿下受委屈,殿下不若请父皇给咱们宫里再挑一位侧室。”依太子妃的心性,自然不愿给太子添侧室的。只是,太后的眼光她委实不敢恭维,就是要添侧室,也是请穆元帝亲自选人方好。

太子脑筋清楚,笑,“想哪儿去了,皇祖母不过一提,她老人家向来有口无心。白氏进来未久,何必再添人,没的聒噪。”一年添两位侧室,清流大臣们该多想了。

见丈夫这样说,太子妃便不再提了。就是胡太后再提,太子妃也有了太子这话做应答,遂安下心来。

太子妃不提,四皇子府上的二皇孙刚过了满月礼,五皇子府里的侧室就生了。五皇子与五皇子妃一并进宫报喜,五皇子同他皇爹道,“儿子跟媳妇都盼孙女,结果又是个小子。”

穆元帝又闻喜迅,笑,“看这说的,儿女都一样。”赏了谢莫如一堆东西。

五皇子双手合什拜他爹,“父皇保佑,我就盼下一回是闺女。”

穆元帝笑出声,嗔斥,“你也是做父亲的人了,还这般不稳重。去吧,跟你媳妇好生过日子。”自始至终没提给皇家添孙生子的侧室一个字。

五皇子道,“儿子媳妇也进宫来给皇祖母、母妃报喜了,儿子过去瞧瞧,陪皇祖母和母妃说说话。”

穆元帝对五儿子孝顺体贴很满意。

五皇子到他娘的院落时正听他媳妇说呢,“大眼睛,高鼻梁,大手大脚,一看就是俊的。”

五皇子听的都受不了,道,“额头有好几道皱纹,皱皱巴巴,像个小老头。”

苏妃笑,“刚生下来的孩子,过几日就饱满了。”

“是啊,你忘了大郎他们刚生下来时也是一样的,满月就漂亮了。你得看五官,四郎多像殿下啊。”谢莫如道。

五皇子唇角抽了抽,“像我?四郎像我么?”

“是啊。眉宇间很像殿下。”谢莫如道,“你们男人家粗心,也看不出个丑俊的。”

五皇子在母亲这里很是轻松,见一畔有切好的蜜瓜,拿了一块咬一口道,“要是像我,那定是俊的。”

苏妃轻轻笑起来。

五皇子谢莫如夫妻就在苏妃这里用的午膳,待二人下午回别院,穆元帝的赏赐已送到了别院里,谢莫如与五皇子换过家常衣裳,吃口茶看过穆元帝的赏赐,多是些绸缎玩器之类,谢莫如吩咐凌霄道,“给于氏送去吧,这虽是陛下赏我的,我也不忘她的功绩,跟她说,好生坐月子。明儿洗三礼她母亲就来了,介时让她母亲过去看她。”

凌霄过去送东西,谢莫如又与五皇子说,“还是一道来了别院好,这样守着,咱们才放心。别院地气暖,冬天做月子也舒坦。”

五皇子就一句话,“你看着安排她们吧。”

大年三十,五皇子府的侧妃苏氏再生一子,此时就已回城了。这孩子生得巧,年三十的生辰,赶在年根底下,正是过节的时候,更添喜庆。待过了年,二月十七,徐氏生下五皇子府的庶长女。五皇子谢莫如倒比得了儿子还高兴,谢莫如笑,“闺女的名字定要我取。”

“你取你取吧。”五皇子不与媳妇争这个。

只是谢莫如一直待五皇子将御林苑行宫修好,名字还没取好呢,主要是名字想的太多,待四皇子建的廉租房峻工,谢莫如给庶长女的名字方是取好了,谢莫如道,“就叫昕哲吧。昕是太阳初升的时候,哲有聪明智慧之意。”

“昕哲昕哲。”五皇子絮叨几句,点头赞道,“比父皇取的名字强多了。”他三个儿子,穆木穆林穆森。。。四儿子五儿子还没取名,五皇子就担心他皇爹给取个穆材穆板什么的。相较之下,看他媳妇给闺女取的这名儿,多有档次多有内涵啊。

五皇子打发周嬷嬷去府里各处说一声,闺女有名字了,以后不要喊错,又道,“你既喜欢昕姐儿,抱她过来养是一样的。”立刻就对闺女的称呼从“大妞”升华为“昕姐儿”了。

谢莫如道,“这且不急,昕姐儿还小,待她再大些吧。不为别个,我想着,女孩子不比男孩子,得早些为闺女打算,养在我这里,加重她的身份,以后给昕姐儿请封郡主也容易些。”

两人正说着闺女的事,四皇子过来,五皇子就出去接待四皇子了。

四皇子过来也没别个事,就是同他弟弟发发牢骚,五皇子修建御林苑行宫完毕,很得了穆元帝的夸赞赏赐。四皇子这廉租房峻工,不要说赏赐,倒得了一肚子晦气。四皇子也不容易,建这么一批廉租房,还不是为了要改善帝都贫寒小官儿们的处境,结果竟不少人说三说四,一会儿说地方偏了,一会儿说房屋窄了,那些个闲淡话就甭提了,四皇子恨恨地,“在工部就是有受不完的气!”

五皇子道,“四哥何必与这些没见识的生气,倒抬举了他们。”

四皇子道,“当初与父皇商议时,五弟你也在跟前的,要说内城没地方那是瞎话,强拆硬迁的怎么也能腾出地界儿来,可那样一来非但花销甚大,内城人住的也密,搞不好就是民怨沸腾。我这忙了小半年弄这个,到头来得不了一句好不说,倒落了满身的埋怨。我这是图的什么呀!”

“父皇知道四哥的辛苦,不必理会那起子不晓事的。”

四皇子叹一声,道,“只怕白辛苦一场,两面不讨好,那些穷官还不肯去住呢。建好的房舍空着,算是怎么一回事。”

五皇子气的,“这起子不识抬举的!”

五皇子略一寻思,便道,“当初是徐掌院请奏说有些贫苦翰林,居住困难,这事徐掌院怎么说?”

四皇子也不是笨的,自然早同徐掌院商量过了,五皇子一提,四皇子脸上晦气之色更重,道,“翰林那起子人,号称储相,不定什么时候就发达的,徐掌院也不能强派他们搬家哪。”

这是大实话,皇子身份虽高贵,但这些朝臣们也不是好缠的,五皇子就是当差到现在也是处处小心,当初去查看御林苑行宫一个月,过中秋都不能回来,就是五皇子得自己时时盯着些,不然别看是微末小臣,挖个坑看你笑话,当冤大头糊弄什么的,胆子肥着呢。这还只是内务府,翰林院比内务府清贵百倍,内阁里七位相辅,都是翰林呆过的。四皇子要是硬派,朝中定有话说,倘再有小人从中作梗,小事变大事不说,怕是好事变坏事,四皇子反得不是。五皇子寻思了一回,也没什么好主意。四皇子自己府里也有幕僚长史,见五皇子为他的事烦恼,叹道,“我也不过心里憋的狠的,过来找五弟说道说道罢了,这些事也不好与你四嫂这妇道人家说,倒叫她白添烦恼。好在是父皇给的差使,反正房子已经建好,住不住随他们去吧。既不住,就是有银子自己去外租房,还省下了呢。”

四皇子说几句狠话,可实际上建那一大片房屋没人捧场,哪怕穆元帝不追究,朝中这么些人都看着呢,这事于四皇子脸面到底不好看。

五皇子留四皇子吃饭,四皇子无甚心情,还是告辞了。

五皇子打算同他媳妇商量,刚四皇子在,五皇子没好直接说,送走四皇子,五皇子就去寻他媳妇了。谢莫如问,“四殿下把房屋修到哪儿去了?这么便宜的房舍,还是新房子,怎么就没人住了?”朝廷格外优待官员才有此等优惠,虽说还是要收房租,不过是象征性的收一点罢了。

五皇子命人取来帝都图纸,指给媳妇看,谢莫如道,“这地方虽有些偏,可基本上算白给住的房子,还这般挑剔不成。”

五皇子未曾多想,道,“怕是上朝不方便吧?”

“大朝会也得五品以上的官员才有资格参加,五品以上官员,多是不必住这屋舍的。”谢莫如道,“这么只看地图也不知到底四殿下建的房舍如何,现在殿下也不忙,不如咱们邀上四殿下和四嫂,一道去瞧瞧。一人计短,两人计长,说不得去了就有法子了。”

五皇子想了想,倒也好。

两家人约定时间,轻车简从的去了外城,一出内城离了官道,道路明显不稳,马车不敢行快,晃晃悠悠走了一个多时辰方到了廉租房所在,谢莫如一看,房舍果然是新建好的,外头也收拾的平整,并没有建筑后的什么砖泥瓦块的残留,其实这就是谢莫如外行了,这年头,什么砖泥瓦块都不会留下,多少小户人家都愿意捡回家自用呢。

一排排的皆是青砖灰瓦的四合院,院子不大,正厢倒座皆齐全,一户十三间房屋,起码够一家人用了。院里门窗都安装好了,木料什么的谢莫如有些认不出,四皇子妃倒是认得,道,“这是榆木的吧?”

在前头五位兄弟中,四皇子母亲早逝,且过逝时位分且低,不及上头三个哥哥的生母高贵,较之先时不大受宠的苏妃也略逊一些。当差后,四皇子就比别人多一分小心谨慎,这盖廉租房的事,四皇子也是极尽心的,闻言点头道,“虽不是贵重木材,这榆木也不错的。”

五皇子是做过工程的人,虽然他修的是行宫,用料一般都是极高级的,说到榆木,五皇子也知道,道,“这木料也不错了,寻常人家多是杨柳榆这三种木料,略讲究一些的人家用松柏料,得十分富贵的方用上等木材。”

院子都一样,看过一户也就知道下户是何光景了,廉租房的小区里还有一处道观,名曰白云观。五皇子道,“这道观没拆啊?”

四皇子道,“大哥亲自来与我说的,这老道约摸是求到大哥面前去了,总得给大哥个面子。”

这原是一处小村落,如今建成廉租房,周围也无甚景致可赏,这也很好理解,倘是好山好水好风景,怕留不到建廉租房了。倒是夏日将近,远处稻田总有几分绿意养眼。五皇子道,“这房舍却也不差了。”

谢莫如什么都没说,大家在附近逛了逛,委实没什么景致,也就回去了。到家,五皇子方道,“我看四哥这房舍难了。”

谢莫如道,“虽说朝廷只象征性收一些租金,可这种地方的宅子,样样不便宜,真是宁可自去租房了。”

五皇子只是心疼他四哥,道,“这些年四哥当差委实不容易,别人都说工部是肥缺,可朝廷六部,各有各的门路,哪个又不肥呢。四哥有什么差使都要隔三差五的亲自去盯着的,别看地方偏一些,房舍结实,这样用心的做了,一点儿好落不下,到头来反招骂声,四哥委实倒霉。”

凌霄捧上茶来,谢莫如接一盏递给五皇子,自己取另一盏,呷一口道,“我有几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五皇子忙道,“只管说就是,咱们夫妻,还有什么不能说的。”

谢莫如道,“要我说,四皇子房舍虽建的好,人家不愿意去也不独是嫌地方荒僻。咱们一出门,我就令紫藤算着时辰,自从府中出来到白云观用了一个时辰半刻钟的时间,按理说不算太远,却也不近了。但离了官道的路就不大平稳,如果将这路修好些,一个时辰应该足够用了。且一路过去,周围只有这些屋舍,没有买东西的店铺,实在太不方便了。”

五皇子瞠目,“难不成四哥还要给他们安排好买东西的店铺?”

“这是自然。”谢莫如理所当然,“这些官员都是有功名的,搁哪个州哪个府哪个县哪个村儿都是出息人,既在帝都做官,也是有些傲气的。给文人住的地方,偏一些倒没什么,但也不能叫他们餐风饮露啊。”

五皇子乐,“建些店铺倒也不难,只是那里没人气,谁乐意去做生意呢。”

谢莫如道,“人气也是慢慢攒的,种得梧桐树,方能引来金凤凰哪。这建房子的事我不大懂,可各家各户过日子,咱们这样的大户人家自不消说,府里有管事采买,每日东西自有专人去购置,倒不乐意住那繁华吵嚷之地。可小户人家不一样,小户人家若不能呼奴使婢,自然是乐意出个门拐个弯就能买到家常日用的东西呢。生活便宜了,自然有人去。”

“再者,也得看那处住的是什么人,既是文人,文人有文人的脾性,平日里爱好斯文、吟诗作赋的,景致也不能太差,你看那屋舍周围,就干巴巴的几株榆槐树,再远就是稻田了,再往远望能见着一座秃山,多荒凉啊。若能在附近挖个湖种些桃杏树,介时春夏也有景致可赏。”

“越发不着边际了,如今这盖的房舍还没人住呢,挖湖种树说的简单,又是一笔银钱。”五皇子从实际出发,觉着媳妇这主意不大靠谱。

“钱不花出去,如何能挣回来!”谢莫如显然早有想法,道,“先得把周边的景致弄好了,再在周边多盖些房舍,留做买卖用。挖湖种树的银子自然能挣回来。”

五皇子眼睛瞪圆,“四弟盖那些房舍还没人住,你又要盖房舍!”

谢莫如道,“现在没人住,待弄好了景致,组织翰林院去那里赏一赏景致,人们看着山好水好,总有心动的。”

五皇子想了想,很中肯的同他媳妇说,“你这主意虽好,却是个大工程,如今那些房舍都无人肯去租住,不要说再建房屋,怕是种树挖湖修路的事都不好成行呢。”

谢莫如道,“你要觉着是个法子就同四皇子商量一二,倘是朝廷不愿意,我倒是有钱,想买下附近那一片地来。我愿意出银子挖湖种树再建房舍,如何?”

五皇子悄悄问他媳妇,“银子够么?”

“我就不兴拉上四嫂一起吗?”

原来媳妇已经找好合伙人了,出于对谢莫如一惯的信任,五皇子道,“成,咱们先商量妥当,我再去同四哥讲。”

虽然五皇子很信任他媳妇,但五皇子对于朝廷的判断也非常准确,四皇子同穆元帝商议建设周边的事,穆元帝终是没允。

另一边,谢莫如已与四皇子妃商议好合伙的事,四皇子十分担心他媳妇赔个底掉。四皇子妃一向温柔和顺,柔声道,“殿下担心这个做甚,咱们两府一向是极好的,就凭五殿下五弟妹这般对殿下的事尽心,我也愿意同五弟妹合伙。”其实四皇子妃也完全不懂建设的事,出于对谢莫如人品的信任,四皇子妃方与谢莫如合伙的。

四皇子道,“这话是!”

这事要别人干估计就难了,但四皇子五皇子,一个在工部一个曾主持修缮行宫,有两人的关系,谢莫如想公器私用调些人起码是便宜的。谢莫如先是让五皇子找个懂绘图懂建设的先生来,与这位先生说了自己的要求,那小秃山上先进行绿化,花啊树啊什么的,谢莫如就要求花得是鲜艳好活的,树的话也以经济实惠为主。这先生也是大家,且规划是一座小山,谢莫如还要求山上建了庙观,弄懂了谢莫如既要实惠又要美观的要求,先生出图纸倒是很快。接着就是给四皇子附近的廉租房进行配套设施,市场单独建出来,离廉租房要有一定距离,但也不能太远。廉租房附近引水挖湖,种树栽花,起亭台建轩馆,连从内城门到廉租房的路,谢莫如也另行建设,路不太宽,也有四辆马车并行的宽度,关键是这路修的平稳,正经青砖路。然后,谢莫如还专门将一间屋舍收拾好,配上家俱,给人参观。这一切都收拾好了,也不过是中秋时节。

谢莫如先又组织了回两家的秋游,如今廉租房小区外先是一片上千株的桃杏李树的树林,树还不大,但已可窥日后风景。过了桃李树的林子,就是一派湖光粼粼,远处的小秃山也是绿意满坡,湖畔亭台轩馆皆覆有茅草围有篱墙,篱墙上攀爬着绿色青藤,无半丝富贵气象,唯有清幽满眼。

四皇子妃笑,“湖里放了些鱼虾养着,明春种下莲藕,景致更佳。”

四皇子道,“这样的地方,若是春天,我都想来住上一住了。”他又去市场店铺处看了一看,还真有卖菜卖肉的,另还开了两三家小餐馆,四皇子妃道,“第一年不收租金,这里建屋铺路的忙活,就有附近村民过来卖些家里产的菜疏了。心眼儿更灵动有些手艺的,开了餐馆。”

四皇子转头对谢莫如道,“我也就不与五弟妹说谢了。”

谢莫如笑,“那就外道了。”

四皇子与五皇子道,“咱们不如同徐掌院商量,请他们翰林院的过来赏风景,开销我来包。”

五皇子点头,“嗯。”

此时虽周围配套建的差不多了,但毕竟是秋天,风景远不及春夏绮丽,翰林院过来游览了一遭,也颇有几个心动的。只是男人粘乎起来,往往还不若女人爽俐,人们如今倒不挑风景道路了,只是说人气不足,过来寂寥什么的。

万事开头难。

徐掌院最后与四皇子去说,“有两家沈翰林、孙翰林,想搬过去。”

四皇子道,“还算有两个有眼光的。”

徐掌院在这件事上也不大自在,主要是先前他同穆元帝说,翰林里颇有困顿的如何如何,城里的廉租房实在是不够用,结果朝廷费尽巴火的建了房舍,这些翰林小官儿又不乐意住,这一则扫的是四皇子的颜面,二则穆元帝的脸上也不大好看。徐掌院这最初跟朝廷诉苦的也没什么意思,如今好容易有两个懂事的,徐翰林很为沈翰林孙翰林说好话,道,“其实颇几人心动,只是他们都有些难处,沈素、孙郝欣两个原是分到了内城的房舍,见殿下这边房舍都建好了,便将他们原住的那房舍主动让出来,换给那几个有难处的住,他们自愿到外城,说是喜欢外城清静。”

四皇子心道,这二人倒不错。

既然翰林有人搬过去了,有人打头儿,且沈孙二人不知如何宣传的,有些困窘的官员也开始陆续申请外城的廉租房。四皇子总算松了口气。

作者有话要说:PS:午安~~~~~~~~~~~~~~~~美人记与千山记因为同处一个年代,会有时间上的重叠~~~由于石头的破记性,时常出现名字上的失误与BUG,再次发誓,下次一定要记录人物关系图~~~~继续改BUG,上章孙御史应是芳名孙郝欣~郝仁是郝欣他哥~~~

第145章 不是坏事

四皇子的廉租屋渐有进展,对别的事也有兴致了,还问媳妇,“你先前不是说与五弟妹把附近地皮都买下来了么?什么时候盖房子?”

四皇子妃柔声道,“我和五弟妹一道商量着,反正地皮已经买到手了,盖房子倒不急,先攒一攒人气,也要攒一攒景致,那些树啊花的,总得养几年才好看。”

四皇子点头,“这就好。”先时他真担心媳妇跟谢莫如不管不顾的去盖房子,原来人家俩女人也是有计划的,四皇子这就放心了。其实四皇子实在不了解女人,就像先前在他廉租房周围挖湖种树、植花弄草,改善环境的事,这事俩女人做,四皇子很觉着没谱儿。但其实,胡氏与谢莫如皆出身高贵,哪怕不懂这挖湖种树,植花弄草的原理,可这二人眼光是有的,虽然先前也就是看个花园子的景致,花园子与廉屋房小区的区别,也无非是一个小一个大罢了。再往远里说,这些事,除了要审美过关,其他就是用人的眼光了。四皇子五皇子都是实权皇子,哪怕不比太子大皇子三皇子,可他们有所差谴,这些人在胡氏谢莫如面前也不敢太过弄鬼,且不说二人皆是皇子妃的身份,端看二人母族,就都不是好惹的。

四皇子妃一笑,转而与四皇子商量起中秋节礼的事来。四皇子道,“看父皇的意思,想去御林苑秋狩。”

“这么说中秋节是要在御林苑行宫过了。”

四皇子与媳妇说些朝廷小道消息,道,“其实父皇原是想去御林苑消暑的,皇祖母说搬屋子也要看吉日,钦天监卜的几个吉日都不大便宜,父皇索性罢了,方一直耽搁到现在。”

四皇子妃笑,“我说呢,御林苑行宫夏初就修好了,可修好这些日子,也没见父皇用过。”

俩人便商量着秋狩随驾的事,其实四皇子府最是简单,要说以前还有几个姬妾,但后来四皇子把姬妾都打发了。他们府上人口简单,四皇子妃管家也颇有一手,事情就少,所以做什么事都简单迅捷有郊率。此际却遇着一桩难事,四皇子妃道,“咱们能随驾自是体面,只是二郎还小,带他去御林苑,我委实不放心。”

四皇子道,“我看他身边儿的嬷嬷也是得用的,咱们带着大郎,把二郎放府里让嬷嬷照看就是。”

甭看四皇子妃有个可怕的外祖母,但四皇子妃却是个细致人,不放心儿子,道,“嬷嬷服侍人倒是周全的,她看顾二郎也还妥当,只是咱们这一去怎么着也得一个月,万一有什么事,只怕她人微言轻,做不了主。何况二郎从未离过我,晚上不见我,他都不肯睡觉的。要不,我就不去了吧。你带着大郎去。待明年二郎也大些了,咱们再一道去。”

俩人正说着话,侍女进来回禀说大皇子府的管事上门,四皇子出去见了,回来与四皇子妃笑,“大喜大喜,大嫂生了儿子。”

四皇子妃笑,“这可真是大喜事。”她们妯娌间关系还是不错的,太子妃三皇子妃四皇子妃皆是有两个嫡子的人了,按理,皇家的女孩儿一样尊贵,可这皇家与外头民间也没什么不同,□□皇帝如此英明还险被多年无子的事抑郁出病来呢,皇子府也是一样,女孩儿虽尊贵,没有儿子也是艰难。大皇子妃进门最早,多年只得两个闺女,怎不令大皇子妃崔氏心焦呢。幸而皇家现在的皇子妃中还有个啥都没生出来的谢莫如垫底,但崔氏与谢莫如明显不是同一类人哪,先不说谢莫如本就不是凡人能理解的思维,换一个角度想,谢莫如自己不生,但五皇子府的侧妃们已生了五子一女,儿女数目居皇室成年皇子之首。总之,千难万难,崔氏终得一子,便是四皇子妃也觉着,崔氏终于熬出来了。

非但四皇子妃如此想,崔氏也是如此想呢,想着那紫姑神仙果然是极灵的,那位白云仙长亦有道行。大皇子更是兴冲冲的跑进宫里同他皇爹贵妃娘报喜,他皇爹穆元帝一向乐得见皇家多子多孙的,自然夸赞了大儿子一回,赵贵妃喜的念了佛,与儿子道,“怪道说好事多磨,我早就说你媳妇是个有福的。”

同他皇爹报喜后,大皇子还不能去见他贵妃娘,他得先去看他那偏心眼儿的胡奶奶。胡太后的反应是,“唉哟,可算是生出儿子了,老大媳妇不容易。”赏了大皇子妃一些补身子的东西,想着这个大孙媳平日里看着老实,人也贤惠,就是在生儿子这件事情上不大得力,于是胡太后对大孙子道,“叫你媳妇越发趁势多生几个儿子,妇道人家,还是得有儿子才行。”说着似又联想到什么,胡太后道,“不然,光是一幅泼相就够讨人厌了,又不能为夫家绵延子嗣,这样的媳妇,也不知娶来做什么?!”

倘不是大皇子猜到这是他祖母在刻薄谢莫如,他真得误会了!他媳妇生了儿子,他这急吼吼的进宫报喜,谢莫如也并不在胡太后跟前,您老人家突然刻薄她做甚!她又听不到!便是大皇子也有些理解不了他皇祖母的思维方式了。

而且,没听说老五媳妇近期得罪慈恩宫啊!

此时,五皇子府也收到崔氏产子的消息,谢莫如笑,“大嫂不容易。”

五皇子道,“大嫂要是这会子做月子,是不能跟着一道秋狩了,也不知大哥去不去秋狩?”

“大皇子没有不去的。”当初有把个侍妾宠的去要崔氏的强,可见大皇子为人了,谢莫如道,“洗三礼倒是不怕,只是大皇子府这满月酒怕是要耽搁了。”穆元帝不可能得个孙子就不去秋狩的,大皇子必然随驾,到时大皇子妃在帝都做月子,满月酒便是办了,帝都有身份的人都去随驾,就是想热闹怕也热闹不起来。

五皇子府已做好随驾秋狩的准备,按五皇子的意思,御林苑行宫太远,孩子们还小,路上倒显奔波,就不让侧室们去了,他与谢莫如带着大些的大郎二郎三郎一道去。其实,起初五皇子也没想着要带着三个儿子去,还是谢莫如说,“小孩子本是爱玩爱闹的,他们也大些了,能走能跑的,平日里圈在府里的时候居多,既是随驾,索性带着孩子们出去见见世面。”

五皇子笑,“我倒没想到这个。”

谢莫如笑,“殿下这一年没个闲的时候,我想到也是一样。”又吩咐凌霄,“于氏是八月十三的生辰,我与殿下都不在,与徐忠家的说一声,到那天别忘了把于氏的生辰礼送过去,家里设一小宴,让她们三个好生乐一乐。”

凌霄应了声“是”。

谢莫如又同五皇子道,“这趟秋狩我看也得大半个月,家里虽有侍卫管事,也得有个人总领才好。苏氏是先进门的,我看,不如就暂把府中事交给苏氏,让周嬷嬷张嬷嬷给她打个下手。”

这些事,五皇子向来都是让谢莫如来安排的。

御驾八月初起程,起程前,谢莫如与五皇子进宫看望苏妃,苏妃一向身子柔弱,一年总要病上几遭,御林苑路远,且狩猎之事,苏妃似是兴致不大,这几日身上略有些不妥当,穆元帝便没令她随驾。不然近年来五皇子御前得宠,穆元帝对苏妃也不错,时常肯去淑仁宫说一说话,苏妃即得穆元帝青眼,后宫的日子便好过,每年穆元帝冬季去汤泉宫,都要带着苏妃的。既是苏妃身子不爽,穆元帝便未带她,只交待留守后宫的谢贵妃好生照看着苏妃一些。

谢贵妃也未随驾,不为别个,后宫得有人主事,赵贵妃是大皇子之母,虽然赵身两人都是贵妃的品阶,谢贵妃一向识大体,私下在御前将了随驾的机会让给了赵贵妃。穆元帝不免赞她几句,谢贵妃笑,“陛下莫觉着臣妾如何贤惠,可得说好,下次陛下再去御林苑,一定带着臣妾才行。”

这也是能做到贵妃的本领了,谢尚书也不是入朝就是尚书的,谢贵妃开始入宫只是四品美人之位,彼时赵贵妃因出身之故,一进宫便居德妃位,翌年生下皇长子升贵妃位。两人如今平起平坐,皆因谢贵妃这做人的妙处,她性子柔顺,向能解忧,但也不是做好事不留名不求回报的,而且,往往她都是先退后进,就似她这说话,玩笑一般透出些女人的私心,却又半点儿不讨人厌。

穆元帝起程前难免多到谢贵妃处,就是后宫的随驾名单,穆元帝也是同谢贵妃商议的。

言归正传,话说五皇子谢莫如夫妇去了淑仁宫,苏妃见着他们小夫妻一向喜悦,说起秋狩之事,苏妃道,“你们只管去,老五是喜欢打猎的,莫如也跟着去赏一赏风景,御林苑的景致很不错的。”

五皇子笑,“她也就是赏风景了,打猎净放空箭。”

谢莫如白眼五皇子,“不就是会打猎么。别净笑话我,殿下这回可要大展神威,我与母妃今冬的皮子就指望殿下了。”

五皇子一口应下。

苏妃笑,“倒是莫如的生辰,要在路上过了。”

五皇子道,“等到了行宫,我单为她贺一贺。”

谢莫如笑,“嗯,殿下这话,我可是记在心里了。”

母子媳三人说着话,五皇子特意挑了个差使不忙的日子,为了就是一道在母亲这里用饭。谢莫如却是不由想,穆元帝亲政后少有狩猎之事,苏妃先时并不得宠,如何知道御林苑景致如何?谢莫如再一思量,想着苏妃说的该是些旧事了。

谢莫如的生辰正赶上随驾出发的日子,倒是宫里的生辰礼提前赏赐了下来,因是谢莫如二十五岁生辰,赏赐颇厚。当然,慈恩宫还是老样子,胡太后根本不愿赏赐谢莫如,但这种每个皇子妃生辰都会有的赏赐,如果胡太后不赏谢莫如,她的皇帝儿子会找她谈心的,于是,胡太后赏的不情不愿,但也是要赏的。倒是苏妃按双份给的谢莫如,苏妃本就喜欢谢莫如,五皇子还特别会给他媳妇加分,说到要带着孩子们一道随驾的时候,苏妃有些担心,“会不会太远了?”

五皇子道,“无妨,带着嬷嬷丫环们。还有府中的大夫也带上。孩子打小见见世面才好,不然,男孩子家总闷在家里,倒养的怯了。大郎二郎三郎都结实的,他们也三岁多快四岁了,能跑能跳,淘气的很。这机会也难得。”

苏妃望向谢莫如,笑问,“你对琐事素有粗心,这般细致,定是莫如的主意。”

五皇子笑,“是啊,先时我也没想到呢。”

苏妃十分欢喜欣慰。

御林苑离帝都有七日的车程,五皇子不喜坐车,大都是在外面骑马,太阳暖和的时候,谢莫如总会要五皇子轮流带着三个儿子在外一道骑马的,太子留守帝都,未能随驾,随驾的是大皇子、三皇子、四皇子、五皇子、六皇子、七皇子,原本穆元帝也想带着八皇子一道,结果出发前八皇子有些发热,只得令他在宫里养病了。穆元帝好些年没秋狩了,这次组织秋狩,大家没啥经验,都没带孩子一道,就五皇子家带了,而且一带就是仨。五皇子时常就去与他爹显摆,三四岁的孩子虽然淘气,也是最讨人喜欢的时候,五皇子家三个孩子各有特色,老大穆木背书最快,但他要跟人联句一样的背,譬如,五皇子说一句,“天地玄黄”,他立刻奶声奶气的扬着嗓子接一句“宇宙洪荒”,然后,五皇子再接,他就能你一句我一句的往下背。

五皇子问他皇爹,“我儿子聪明吧?”他也很得意自家儿子会背书这一点啊。

由于老穆家先前闹过人荒,穆元帝尽管儿孙不少,仍旧格外喜欢孩子,抱子不抱孙的年代,穆元帝瞧着孙子龙心大悦,竟与五皇子笑言,“我儿子不聪明,孙子倒是聪明。”要了穆木在御辇里,发现小朋友非但千字文会背,简单的唐诗也会两首,穆元帝对五皇子道,“这孩子你们教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