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医帝妃:且付深情共白头上一章:第 262 章
  • 神医帝妃:且付深情共白头下一章:返回列表

帝国大皇子坐镇帝国京都,一面要出兵应对三皇子的叛乱,一面要应对萧天耀的兵马,颇为吃力,好在帝国兵强马壮,一时倒也能支应。

只是能支应归能支应,长此以往下去,两头用兵,分散了兵力,两头都拿不下,对帝国必然不利。

东阳家和花家不是没有想过,劝说大皇子放弃一头,主攻一头,以减小帝国的压力,可却被东阳大少拦了下来。

“大皇子知晓我们与天元王朝的新皇交好,我们这时候劝说大皇子,就算没有那个心思,大皇子必会以为,我们这么做是不顾帝国的利益,劝说他将天元王朝的土地和皇城,还给天元王朝。”

“天元王朝的新皇虽与我们交情不浅,可我们终归是帝国的人,绝不能让大皇子抓到把柄,以为我们与天元王朝联手,损害帝国利益。”

“且你们谁敢保证,大皇子两头用兵,就不能同时获胜?要知道帝国可是兵强马壮,国力远胜天元王朝。”

“要是你们这个时候劝说大皇子放弃,大皇子也如你们所愿放弃了,你们谁敢保证,大皇子日后不会后悔?毕竟没有经历失败,没有人会相信自己做不到。”

东阳大少这话十分在理,虽东阳家与花家的人,都觉得大皇子此举是在削弱国力,最终两头不讨好,可听了东阳大少的话,还是乖乖闭嘴,不再劝说,以免两头不讨好。

左右,帝国最终是大皇子的,大皇子想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哪怕把帝国折腾没了,他们也没啥损失。

大皇子是个极其执拗的人,同样也极其自信,在无人劝说的情况下,他就这么一直苦苦支撑,两头都不肯放过,两头同时开战。

他相信,他最终一定会获胜,只要他再坚持一下,可是…

并不是每一次坚持,都能获得同等回报。

三年,含头带尾与天元王朝打了整整三年,最终却以帝国战败而结束。

中央帝国战败了,天元王朝与中央帝国首战,历时了三年,最终确是以天元王朝完胜结束。

这一场战争的胜利,对天元王朝来说无比重要,此战不仅收复了,天元王朝失了近百年的领土,还让天元王朝的百姓找回了昔日的自信。

看,中央帝国并不可怕。

看,压在他们头上近百年,在他们的地盘作威作福的帝国人,并没有多强,一样被他们的皇帝打败了。

看,他们的皇帝比那什么帝国人强多了,只用三十万兵马就把帝国人打败了,把帝国人赶出他们的国土。

“赢了,我们赢了,天元王朝赢了,属于我们的国土,属于我们的皇都,又还给我们了。”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天元王朝万岁万岁万万岁。”

“我们赢了,我们赢了,我们打赢了中央帝国。”

“我们赢了,我们赢了…”

获胜的消息一传回朝,天元的百姓都疯了,一个个又哭又喊,恨不得把这百年受到的压迫全部宣泄出来。

这些年,他们过得太苦,太苦了,现在他们终于翻身了,终于赢了中央帝国,那口憋了近百年的气,终于可以吐出来了…

结局五

帝国惨败,大皇子代表帝国与萧天耀进行和谈。

其实也没有什么好谈的,萧天耀的要求很简单,他要的就是帝国把属于天元王朝的领土还给他们,把帝国这些年从天元王朝收刮走的财宝还给他们。

作为战败国,大皇子底气不足,能谈的空间极小,领土这些不容谈判,必须要还给天元王朝,大皇子能谈得就是赔偿方面的问题。

好在萧天耀还算给大皇子面子,在金钱赔偿方面,做了一些让步,给足了大皇子面子,只要大皇子把当年天元王朝宫中的珍宝,全部还给天元王朝即可。

至于这些年中央帝国从天元王朝收刮走的金银,他可以不要中央帝还。

天元王朝近千年的积累,宫中的珍宝牛牛不凡,每一件都是世间难寻的好东西,大皇子自是不愿意,可在这方面萧天耀寸步不让,甚至放话,为了拿回属于天元王朝的珍宝,他不惜倾全国之力。

最终,以大皇子为首帝国谈判团队,不得不做出退让,同意将属于天元王朝的珍宝奉还,如有破损的遗失的,则赔偿同等价值的珍宝或者金银。

谈判结束后,大皇子没有急着离开,而是特意留了一步,等所有人走后,看向萧天耀,问道:“你是不是早就料到了,会有今天?”也料到了东阳家与花家不敢劝他。

萧天耀要的,不仅仅是收复失去,还有一场胜仗,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显示出他这个帝王的圣明,才能让圣元王朝的百姓,有强烈的归属感和荣耀感。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圣元王朝的百姓知道,只有天元王朝,才能带给他们现有的一切,才能让他们挺直背脊做人。

“嗯。”萧天耀爽快的承认。

东阳家和花家什么心思,他明白的很,且东阳大少是聪明人,不需要他多言语,就能明白他的用意,自然会尽力配合他。

“论用阴谋手段,我差你许多。”算计人心,他不如萧天耀许多,所以他不算计人心,他只以诚待人,这是他从萧天耀身上学到的。

而靠着这一点,他一直走到了今天。他虽还没有登基称帝,可对外却已经能代表帝国了。

“你不需要。”大皇子和他不一样,大皇子的处境就是再差,也没有他艰难,大皇子不必和他学。

“对了,朕有一个侄女在中央帝国,回头你帮朕找一找,找到了也不必送回来了,就地安顿即可。当然,朕不希望有第三人知晓此事,更不希望她的身份被人发现。”福柔长公主在中央帝国的事,他早就知道,只是他从来没有打算管。

敢算计林初九,福柔长公主就得付出代价。只是现在情况不一样了,福柔长公主不怕丢人,他还怕丢人呢。

“好。”大皇子应下,没有多问一句。

他与萧天耀之间亦敌亦友,他无法把萧天耀当成敌人,也无法和先前一样,把萧天耀当盟友。

从此刻起,他们两人就是两个国家的人,可以合作,但有前提。

两国和谈前后只花了半个月,就把所有的细节都敲定。

这倒不是两国都好说话,而是中央帝国内乱还未平息,三皇子还在蹦跶,大皇子急着把天元王朝的事处理完,好腾出手回去解决三皇子这个麻烦,只好便宜萧天耀了。

萧天耀从中央帝国收刮到了足够多的好处,也心满意足的搬师回朝了。

只是,萧天耀并没有与大军同行,而是先行一步,悄悄回宫了。

萧天耀急着回宫,自然不是为了处理政务,而是忙着爬皇后的床!

连头带尾的,他足足有三年不曾回京,虽说每月都有书信来往,可他却见不到人,他足足有三年不近女色,他现在一闭上眼,满脑子就是林初九。

他恨不得能飞回京城,哪里还有心思,陪大军慢慢走。

比大军早五天进城,萧天耀也不在人前现身,而是悄悄地翻进宫,爬上了林初九床,缠着林初九陪他在床上厮混了五天五夜,最后被林初九踢下床,这才安分了。

要不是宫里全是萧天耀的心腹,指不定就要传出皇后偷人的消息。

当然,就算宫里全是萧天耀的心腹,多少也传出了一些风声,要知道林初九一向勤劳,萧天耀外出征战的这几年,林初九一直战战兢兢,不敢有半刻的松懈,先前就是生病,也不缺过一日早朝,压过一本折子。

这次五天不见人影,五天不批折子,大臣们怎么可能不多想?

不过,在五天后,大军进城时,看到他们皇上陪在皇后身边,众大臣心里就明白了。

感情是皇上回来了,皇后没空理他们这群大臣。

帝后的感情还真不是一般的好,皇上在外征战三年,没有带一个女人回来就算了,居然一回来不是过问朝政,而是去见皇后…

这样的情况下,他们这群老不死的,哪里敢开口劝皇上纳妃,他们又不是又怕死。

罢罢罢,左右皇后也不是什么爱揽权的小人。皇后的母家十分低调,只有一个异母弟弟支撑门弟,看着也乱不起来。

而与皇后亲近的蒙家,任的也都是虚职,并不揽权参政,绝不会有外戚之乱。

虽皇上与皇后的子嗣不丰,可皇上一个儿子顶了十个。

他们的太子殿下又聪明又识大体,小小年纪就处处透着不凡,而且还是天下第一高手时芊芊的弟子,能文能武,他们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看着并排前行的帝后,看着卓尔不凡的太子,看着英武勇猛的金吾卫,看着衣着光鲜的百姓,文武百官不由得露出笑脸。

帝后和谐,太子聪明,百姓安康,国富兵强,天元盛世就在眼前,他们该满足了!

第二卷 帝后番外

萧天耀称帝的第十年,林初九诞下一女,取名容宸。

帝后大喜,容宸公主满月那日,下旨大赦天下,并借机推进土改制,将收回国库的田地,均分至百姓名下,并禁止土地交易、买卖。

百姓得知这一消息,当即朝京城方向跪下,高呼皇上万岁,皇后千岁,最主要的是公主千岁。

普通百姓不知,只当皇上喜得公主,这才将土地分至百姓手中,可在朝中为官的人,哪里不知公主的出生,只是皇上推广土地改革的理由罢了。

“咱们皇上,可真是要做大事的人。”天下一统,收复失地,现在又推进土地改革,随便一件事都是深得民心的大举。

“听说土地改革是皇后提出来的,听说先前一些重商的政策也是皇后提出来的,这是真的吗?”新晋的大臣对朝中之事知道的不多,便趁机打一二。

“咱们这位皇后娘娘是女中豪杰,朝中有泰半事务都由她拿主意。”某位大臣故作高深的说道。

“这么说土地改革和重商一事,真是皇后娘娘提出来的?皇后娘娘一介女子,怎么懂这么多?”新晋的大臣不明白,也不能理解,要知道他的妻子也是出了名的大才女,可他的妻子也只懂诗词书画、管家、女红罢了。

那位大臣依旧没有直接回答,而是义正言辞地说道:“在咱们王朝,天下大事自是由皇上做主。”

可他说完,话锋一转,神秘兮兮地道:“不过,听说皇家的家事都由皇后娘娘拿主意,包括皇上的事。”

天下大事由皇上拿主意,而皇上的事由皇后娘娘拿主意,换言之…

“下官明白了。”新晋的大臣与说话的大臣,彼此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笑容。

当日早朝,帝国新帝便派使臣前来,恭贺萧天耀与林初九喜得爱女,同时为他们帝国的太子求娶容宸公主。

大皇子已登基称帝,并策封年仅五岁的长子为太子,现在帝国使臣就是为这位小太子,求娶容宸公主。

这个婚约对两国都有好处,也能平和两国这些年的矛盾,文武百官听罢纷纷觉得好极。

这天下,也只有帝国太子,才能配得上他们容宸公主,可是…

他们的皇帝陛下听到这话,却是脸黑了:“朕的公主还小,不谈婚事。”

天知道萧天耀此刻不仅仅是脸黑,他的心都黑了,黑得要杀人。

他和初九好不容易有个女儿,正高兴还来不及,帝国就派人来求娶,这是在提醒他,他的女儿最终是别人家的吗?

不嫁,不嫁,他的女儿,绝不远嫁。

“陛下,我皇的意思是,两国可以先为太子与公主定下婚约,好让他们打小培养感情。”王朝帝后恩爱,朝廷后宫皆是一片和谐,真正是羡煞旁人。

已当皇帝的大皇子,尤其清楚萧天耀与林初九之间的感情,他这辈子是没有希望找一个心爱的人结为夫妻,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了。

他相信,萧天耀与林初九教出来的女儿,绝对不会差,而他养出来的儿子也不会差。

“打小培养感情?送去帝国培养?”萧天耀的脸色更阴沉了。

帝国那群小人,他的女儿才刚出生,就把主意打到他女儿身上,简直是该死。

使臣连连摇头:“不,不,不,公主殿下年幼,自是我国大主子来王朝陪伴公主殿下。”他们皇帝陛下的意思是,等容宸公主年纪大一点,再拐到帝国去,现在不着急。

“哼…”萧天耀冷哼一声,果断拒绝:“这婚约朕不同意。”

使臣似早有预料,半点也不惊讶,只说了一句:“陛下,不问过皇后娘娘的意见吗?这毕竟是天家的家事。”

虽然,使臣觉得公主与太子之间的婚事,是国家大事,可皇帝明显不应,他只能把这事往家事上提,指不定还有转圜的余地。

“此事,朕就可以做主。”他的女儿,绝不嫁给帝国太子,绝不当什么帝国皇后。

帝国历朝历代来,死了多少皇后?

帝国的皇后可不是那么好当的。

“陛下,我皇说除非皇后娘娘亲口拒绝,不然帝国就认定这婚约。”使臣硬着头皮说道,而他的话一说完,满朝文武大臣皆羞愧的掩面。

丢人呀,丢人呀,丢人丢到帝国了。

这下好了,连帝国的皇帝都知晓,他们家皇上就是个妻管严,皇后娘娘不发话,皇上的话根本不管用。

满朝大臣皆臊得慌,可偏偏他们皇帝陛下却一点也不觉得不对,反倒说道:“这事皇后也不会同意,朕会让皇后拒绝帝国的婚约。”

虽说他们皇上说得笃定,可明显就是承认了,这事还得皇后拿主意…

退朝后,文武大臣皆无脸逗留,也没脸和帝国使臣寒暄,一个个跑得飞快。

皇上怕老婆这种事,他们原先以为只有自己知道,不想现在帝国都知道了,这事可真是…叫人怎么说呢?

退朝后,萧天耀黑着一张脸来到后宫,来到林初九的寝殿,看到只有林初九一个人,萧天耀当即收起满身的怒火,紧张地寻问:“容宸呢?”

自容宸公主出生后,萧天耀每天下朝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来林初九的寝殿,看他心爱的小公主。

对此,林初九只能说,果然女儿是父亲的小情人。

“时家的小子抱去玩了。”林初九产后略有几分丰盈,浑身都透着雍容的气度,一举一动皆带着诱人的风情,看得人口干舌躁。

萧天耀整整一个月没有碰过林初九,早就恨不得将林初九扑倒吃干净,见林初九俏生生站在自己面前,当即心弦一动,上前抱住林初九:“正好,趁容宸不在,皇后你多陪陪朕…”

“大白天的,别闹啦。”林初九面上一红,抬手挡开了萧天耀,为转移萧天耀的注意力,特意说道:“对了,时夫人今天跟我说,让我们把容宸许配给她儿子,子福的师父也同意,我也觉得挺好的,你看怎么样?”

时夫人,就是时逸寒的妻子,子福的师父自然是时芊芊了。

“什么?”萧天耀一听,什么旖旎的想法都没有,他现满脑子就只有一件事,那就是:他的女儿刚出生,就被两条大灰狼盯上了!

他不同意,他绝对不同意!

第二卷 帝后番外

萧天耀称帝的第十年,林初九诞下一女,取名容宸。

帝后大喜,容宸公主满月那日,下旨大赦天下,并借机推进土改制,将收回国库的田地,均分至百姓名下,并禁止土地交易、买卖。

百姓得知这一消息,当即朝京城方向跪下,高呼皇上万岁,皇后千岁,最主要的是公主千岁。

普通百姓不知,只当皇上喜得公主,这才将土地分至百姓手中,可在朝中为官的人,哪里不知公主的出生,只是皇上推广土地改革的理由罢了。

“咱们皇上,可真是要做大事的人。”天下一统,收复失地,现在又推进土地改革,随便一件事都是深得民心的大举。

“听说土地改革是皇后提出来的,听说先前一些重商的政策也是皇后提出来的,这是真的吗?”新晋的大臣对朝中之事知道的不多,便趁机打一二。

“咱们这位皇后娘娘是女中豪杰,朝中有泰半事务都由她拿主意。”某位大臣故作高深的说道。

“这么说土地改革和重商一事,真是皇后娘娘提出来的?皇后娘娘一介女子,怎么懂这么多?”新晋的大臣不明白,也不能理解,要知道他的妻子也是出了名的大才女,可他的妻子也只懂诗词书画、管家、女红罢了。

那位大臣依旧没有直接回答,而是义正言辞地说道:“在咱们王朝,天下大事自是由皇上做主。”

可他说完,话锋一转,神秘兮兮地道:“不过,听说皇家的家事都由皇后娘娘拿主意,包括皇上的事。”

天下大事由皇上拿主意,而皇上的事由皇后娘娘拿主意,换言之…

“下官明白了。”新晋的大臣与说话的大臣,彼此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笑容。

当日早朝,帝国新帝便派使臣前来,恭贺萧天耀与林初九喜得爱女,同时为他们帝国的太子求娶容宸公主。

大皇子已登基称帝,并策封年仅五岁的长子为太子,现在帝国使臣就是为这位小太子,求娶容宸公主。

这个婚约对两国都有好处,也能平和两国这些年的矛盾,文武百官听罢纷纷觉得好极。

这天下,也只有帝国太子,才能配得上他们容宸公主,可是…

他们的皇帝陛下听到这话,却是脸黑了:“朕的公主还小,不谈婚事。”

天知道萧天耀此刻不仅仅是脸黑,他的心都黑了,黑得要杀人。

他和初九好不容易有个女儿,正高兴还来不及,帝国就派人来求娶,这是在提醒他,他的女儿最终是别人家的吗?

不嫁,不嫁,他的女儿,绝不远嫁。

“陛下,我皇的意思是,两国可以先为太子与公主定下婚约,好让他们打小培养感情。”王朝帝后恩爱,朝廷后宫皆是一片和谐,真正是羡煞旁人。

已当皇帝的大皇子,尤其清楚萧天耀与林初九之间的感情,他这辈子是没有希望找一个心爱的人结为夫妻,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了。

他相信,萧天耀与林初九教出来的女儿,绝对不会差,而他养出来的儿子也不会差。

“打小培养感情?送去帝国培养?”萧天耀的脸色更阴沉了。

帝国那群小人,他的女儿才刚出生,就把主意打到他女儿身上,简直是该死。

使臣连连摇头:“不,不,不,公主殿下年幼,自是我国大主子来王朝陪伴公主殿下。”他们皇帝陛下的意思是,等容宸公主年纪大一点,再拐到帝国去,现在不着急。

“哼…”萧天耀冷哼一声,果断拒绝:“这婚约朕不同意。”

使臣似早有预料,半点也不惊讶,只说了一句:“陛下,不问过皇后娘娘的意见吗?这毕竟是天家的家事。”

虽然,使臣觉得公主与太子之间的婚事,是国家大事,可皇帝明显不应,他只能把这事往家事上提,指不定还有转圜的余地。

“此事,朕就可以做主。”他的女儿,绝不嫁给帝国太子,绝不当什么帝国皇后。

帝国历朝历代来,死了多少皇后?

帝国的皇后可不是那么好当的。

“陛下,我皇说除非皇后娘娘亲口拒绝,不然帝国就认定这婚约。”使臣硬着头皮说道,而他的话一说完,满朝文武大臣皆羞愧的掩面。

丢人呀,丢人呀,丢人丢到帝国了。

这下好了,连帝国的皇帝都知晓,他们家皇上就是个妻管严,皇后娘娘不发话,皇上的话根本不管用。

满朝大臣皆臊得慌,可偏偏他们皇帝陛下却一点也不觉得不对,反倒说道:“这事皇后也不会同意,朕会让皇后拒绝帝国的婚约。”

虽说他们皇上说得笃定,可明显就是承认了,这事还得皇后拿主意…

退朝后,文武大臣皆无脸逗留,也没脸和帝国使臣寒暄,一个个跑得飞快。

皇上怕老婆这种事,他们原先以为只有自己知道,不想现在帝国都知道了,这事可真是…叫人怎么说呢?

退朝后,萧天耀黑着一张脸来到后宫,来到林初九的寝殿,看到只有林初九一个人,萧天耀当即收起满身的怒火,紧张地寻问:“容宸呢?”

自容宸公主出生后,萧天耀每天下朝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来林初九的寝殿,看他心爱的小公主。

对此,林初九只能说,果然女儿是父亲的小情人。

“时家的小子抱去玩了。”林初九产后略有几分丰盈,浑身都透着雍容的气度,一举一动皆带着诱人的风情,看得人口干舌躁。

萧天耀整整一个月没有碰过林初九,早就恨不得将林初九扑倒吃干净,见林初九俏生生站在自己面前,当即心弦一动,上前抱住林初九:“正好,趁容宸不在,皇后你多陪陪朕…”

“大白天的,别闹啦。”林初九面上一红,抬手挡开了萧天耀,为转移萧天耀的注意力,特意说道:“对了,时夫人今天跟我说,让我们把容宸许配给她儿子,子福的师父也同意,我也觉得挺好的,你看怎么样?”

时夫人,就是时逸寒的妻子,子福的师父自然是时芊芊了。

“什么?”萧天耀一听,什么旖旎的想法都没有,他现满脑子就只有一件事,那就是:他的女儿刚出生,就被两条大灰狼盯上了!

他不同意,他绝对不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