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内侍再次将昨天说的话又讲了一遍,但今天,几位贵人却没有那么好说话了。

长公主更是拎着一根马鞭,轻轻的在掌心敲打着,待小内侍说完,她便冷冷的说道:“哦?圣人不能见客?我们几个是客人吗?我们可是圣人最亲近的人,如今圣人身子不适,正是需要咱们的时候。再说了,我们又不是无知孩童,轻重还是知道的。你放心吧,我们就进去看一眼,确定圣人无碍后,便会立刻离开,绝不耽误圣人静养。”

站在她身侧的晋王、城阳等人也都纷纷点头,齐声道:“是呀是呀,我们就看大兄一眼,大兄若是怪罪,我们替你担着。”

说着,几人仿佛商量好了一般,一边说一边推搡着,努力往殿门冲去。

小内侍张着双臂,费力的拦阻:“几位长公主、王爷且慢行,圣人有令,在他养病期间,不许任何人打扰。还请——”

“请”字还没有说完,长公主已经抡起了鞭子。

“啊~”

小内侍一声惨叫,身子剧烈的晃动了下,险些直接被抽飞。

不过,他虽然没有被抽飞,却被几位长公主用力推搡开来。

“来人,来人!”

小内侍捂着脸,见自己无法阻挡这些人,忙大声喊着。

结果,长公主又是一鞭子抽了过去,“大胆贱奴,圣人还在养病,你却在这里大呼小叫、惊扰圣人,真是罪该万死!”

其它几个长公主也毫不客气,直接用脚踹,几脚下去,硬是将小内侍直接踹到一边,任由他骨碌骨碌从台阶上滚下去。

但,长公主还是没能顺利冲进皇帝的寝殿,因为十几个羽林军冲到了她们面前,牢牢将殿门守住…

ps:越到最后,某萨越纠结,唉,希望能写出让大家满意的结局,还请亲们继续支持哈!

第433章 火光

“见过长乐长公主,豫章长公主,城阳长公主,晋王…”

说话的是个三十多岁的年轻男子,他身着正五品羽林军朗将的甲胄,腰间系着仪刀,双手抱拳,冲着面前的一溜贵人行了个精简版的礼,“某羽林朗将李易,奉圣命在此戍卫,几位长公主、亲王并无圣人宣召,还请止步。”

一边说着,李易一边向前跨了一步,而他身侧的十几个羽林军也齐齐向前行进一步,他们虽没有亮家伙,但其意不言而喻。

长公主脸色不变,淡淡的问了句:“李易?可是七叔家的三郎?”

李氏宗亲不少,不过长公主身为宗室新的领军人物,对于自家人还是比较了解的。

更何况,她嘴里的‘七叔’并不是族叔,而是亲叔叔,也就是先帝的弟弟,被封为汉王的李元昌。

只是,因皇太后并不喜欢汉王,甚至数次表现出不愿让子女与之交好,所以长公主和她的弟妹们对这个亲叔叔也敬而远之。

故而,长公主对汉王一家只能算得上熟悉,并不是非常亲近。

她能单凭名字认出李易与李元昌的关系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所以,李易闻听此言,眉峰不禁动了动,而后才恭敬的点头:“是。”

长公主微微一笑,道:“那就是自家人了,呵呵,按照年纪,你该唤我一声阿姊的,又何须唤什么长公主?!”

李易愣了下,心说话,现在貌似不是认亲戚的时间吧。

不过,人家长公主笑脸相迎,他也不能冷眉以对,勾了勾唇角。顺着她的话,再次顿首行礼:“阿姊说的是。”

长公主满意的点点头,话锋一转。笑道:“对了,我们几个听闻圣人微恙。很是担心,所以想亲去探望,还请三郎帮忙通传一声。”

李易又是一愣,他正想把话题往这上面扯呢,没想到长公主先开口了,还是用如此直白的方式。

但他反应很快,几乎是瞬间便回过神儿来。有些为难的说道:“阿姊,我、我是羽林,主要是戍卫汤泉宫,这通传——”

长公主故作亲昵的用力拍了下李易的额头。就像个普通的姐姐训诫弟弟般,道:“你这孩子,都说是自家人了,阿姊跟前还打官腔?你就顺便进去这么一说,圣人还能把你怎样?”

说罢。长公主又缓和了语气,笑着说:“放心吧,倘或圣人真的责怪与你,咱们几个都会帮你说情的。嗯?”

最有一个字,故意拖长了语调。长公主很是期待的看着李易。

李易微微皱眉,因为他发现长公主的脸上虽挂满笑容,但眼底却冰寒一片,显然,如果自己不按照对方的话去做,这位皇室第一人极有可能会当场翻脸。

咬了咬牙,李易道:“阿姊既都这么说了,我、我这就进去问问。”

长公主的笑纹加深。

李易很快又加了个但是,“不过,这两日圣人身体不适,精神也不是很好,倘或、弟是说倘或圣人不愿见客,弟、弟也——”

长公主明白他的意思,直接抬手阻止道:“放心吧,你只管负责传话,至于圣人见不见咱们,就与你无关了。”

“那就好,几位阿姊、阿兄且稍等片刻,弟这就去!”

李易一听这话,立刻点头答应,转身便进了大殿。

长公主面沉似水,手里还不住的把玩着那根马鞭,状似无意的打量汤泉宫的戍卫情况。

“阿姊,这次咱们能见到大兄吗?”

晋王担忧的看着关闭的殿门,凑到长公主身后低声问道。

“不急,总能见到的。”

长公主这话说得很是沉稳,但话语里的意思已经很明显,她对今日之行并不抱多大的期望。

果然,半柱香后,李易黑着一张脸走了出来,头上还顶着一脑袋的茶水。

“阿姊~~”

李易出了大殿,才伸手摸了把脸上的茶叶沫子,略带羞愧的说道:“圣人、圣人说他正疲乏着,谁、谁也不想见。”

长公主见他实在可怜,掏出自己的帕子,亲自给他拭去脸上的茶水,低声道:“辛苦你了。”

李易忙摇头,“没能帮上几位阿姊、阿兄,我真是没用。”

晋王一向心软,看到李易这般狼狈,忙安抚道:“不怪你。这、这本就不是你的职责,是我们让你为难了。那什么,三郎,待你哪日休沐了,我请你吃酒!”

李易闻听此言,眼中闪过一抹热切,连连点头:“好呀好呀,他日我定去阿兄别业讨杯水酒吃!”

“行了,三郎今儿还当差呢,咱们就别打扰他了。”

长公主见两人寒暄得差不多了,淡淡的转过身,对几个弟妹说道:“既然圣人累了,咱们也不能让他太过辛劳。走吧,先回去,待圣人身子好些了,再来看他不迟!”

“好,一切都听阿姊的!”

几位长公主和亲王齐齐点头,然后跟着长乐长公主一起离开了汤泉宫。

李易则带着一干兄弟,恭敬的将几个贵人送出去。

待贵人们的身影彻底消失后,李易才缓缓直起身子,唇角的笑容也慢慢淡去。

“啧啧,不愧是李三郎,果然厉害!”

他的身后响起清脆的巴掌声,一个宫装女子从大殿内慢慢走了出来。

李易没有回头,只淡淡的说:“公主谬赞了,某不过是尽忠职守罢了!”

那宫装女子撇了撇嘴,不以为然的说道:“行了,这里又没有外人,你就别演了。”

语气中竟带着几分不耐烦,倒不是她与李易的关系不好,实在是这两天她看够了这些人的表演。

在她看来,人前演演戏什么的,那很正常。

可到了背后还要继续装腔作势就有些过了。

装什么装?难道你们演出一副忠贞不二的模样就能掩饰自己正在做的事儿吗?

哼,不过是掩耳盗铃罢了!

听出女子话语里的不耐,李易倒也没有生气。只双唇抿得更紧了,淡淡的说:“公主还有什么吩咐吗?若是没有,臣该回去了!”

这是要赶人的节奏呀。

女子也不是笨蛋。自是听出了对方的意思,她冷哼一声。道:“还能有什么吩咐?你只管把这行宫守住了就成。依我对她的了解,今日之事,她定不会就此放弃。最迟明日,最快下午,她定会有所行动。所以呀,你继续在这里看守吧!”

女子在话里并没有点明‘她’是谁,但李易很清楚。对方指的是刚刚铩羽而归的长乐长公主。

“我与她来往不多,不过也听说了不少她的故事,”

李易点点头,“她确实能做出这样的事来。这样吧。下午我再抽调两百羽林军。”以免对方也带兵来硬闯。

女子见李易这般上道,满意的笑了笑,道:“三郎这般能干,阿娘、阿弟他们也就放心了!”

李易没有说话,冲着女子拱拱手。然后带着十几个心腹退回大殿外的廊庑下,继续戍卫。

望着他们的背影,女子不屑的冷哼一记,心说话:还装,这些人真是太虚伪了!

“公主。不好了!”

女子正准备出门,不想却迎头遇上自己的贴身宫女。令她更不爽的是,这宫女张嘴就说出如此不祥的话语。

“啪~”

女子向来不是个肯委屈自己的人,心里不爽那就要发泄出来,她抬手便给了那宫女一记耳光,冷声训道:“混说什么?本宫好得很呢!”

宫女脸上挨了一记,才惊觉自己慌乱之下说错了话,慌忙跪下请罪:“婢子知罪,还请公主恕罪!”

女子不耐烦的摆摆手,“行了,到底出了什么事儿,赶紧说吧!”

宫女不敢耽搁,可她还是没有立刻回话,而是犹豫的左右看了看。

女子这才发现,她们正在汤泉宫外的空地上说话,这里虽是皇帝避暑的行宫,却不是禁苑,再往前便是随行官员临时办公的衙署,时常会有官员或是内侍宫女之类的人经过。

“还不起来,跪在那里生怕旁人看不到?”

女子没好气的斥责一声,然后抬腿便往前走去,一边走一边低声道:“说罢,到底何事?”

宫女麻利的爬起来,快速挪着小碎步跟着她身边,压低声音回话:“公主,派去积微学院的人被打退了,伤亡极重,皆是因火器之威!”

女子脚步一顿,猛地回过头来,“什么,火器?你是说积微学院骊山分院内竟藏有火器?”

宫女忙跟着停住脚步,低头道:“是的,且据受伤逃回来的人说,数量还不少。”

肯定不少呀,能把前去抓捕的上百护卫都打残了,一两支火器哪儿够呀。

“还有~”

宫女犹豫再三,还是壮着胆子继续回禀:“还有,林简刚刚传来消息,说、说萧氏在家里也藏了火器,林简带着人去搜检荣寿堂的时候,被人打了出来。”

女子的脸色变得很难看,咬着牙道:“又是火器?萧氏到底藏了多少火器?下次不会有人再来回禀,说她在大慈恩寺也藏了火器吧?”

真若是这样,那她平安就佩服死萧南了。

宫女聪明的没有应声,不过她见公主这般生气,想了想,将那句可能让主人开心的话说了出来:“不过林简说了个好消息,他说,他已经有七八分把握确定四胞胎就藏在荣寿堂。”

女子,也就是平安,闻听此言,脸色稍稍好看了些,她沉吟片刻,附到那宫女的耳边低声吩咐着。

傍晚,萧南用过暮食,习惯性在寺里闲逛,忽然,当她行至一处高地时,放目远眺,却发现京城东部有冲天的火光闪现。

第434章 终于来了

“夫人,京城东侧有处民宅着火了!”

雨水匆忙从一侧的树上跃下来,疾声回禀道。

“我看到了,”

萧南脸色不太好看,似是发现了什么不好的事情,她呆愣愣的说道:“只是不知道是何处…”应该不是崔家吧?!

可看火光的方向恰在京城内城附近,而崔家所在的亲仁坊就在那个方向!

雨水也意识到这一点了,她吞了吞口水,建议道:“夫人,这里的地势还是太低了,站在树上也很难辨清方位。不如咱们换个地方再去瞧瞧?”

“没错,再寻个更高的位置!”

经此提醒,萧南猛地回过神儿来,扭头看了看静谧的禅院,目光在宽畅的园林中搜寻,最后,落在了那栋高高耸立的大雁塔上。

“走,去大雁塔,那里地势最高,站在顶层,应该能看清方位!”

萧南片刻都没有耽搁,拎起裙摆,招呼一声,直接朝大雁塔的方向跑去。

雨水也没有迟疑,紧跟萧南身后,主仆两个并两个小丫鬟一起杀向大雁塔。

大雁塔是玄奘法师特意用来存放佛经的,并不对外开放。且自法师正式搬来大慈恩寺后,他就一直呆在大雁塔翻译、整理佛经。

而圣人为了表示对法师、以及他带回来的佛经的重视,特意将大雁塔划出来,不许外人随意靠近。

幸好萧南的身份够硬,雨水又跟守门的僧人说了许多好话,且此时正是傍晚,玄奘法师等人去用斋饭,僧人见萧南等人确实着急,这才放她们上去。

临放行前,僧人还是反复叮嘱。只给她们半个时辰的时间,去顶层确认完就下来,并且决不许碰佛塔里的任何物件。尤其是那些珍贵的佛经。

萧南等人自是连连答应。

然后,几人一路小跑着奔上佛塔。

也就是这年头的女子彪悍。并且贵妇们都喜欢运动,再加上营养充足,身体素质都很不错。

萧南她们几乎是一口气的跑到了大雁塔的顶层。

“…夫人,您、您没事吧?”

雨水气喘吁吁的扶着萧南,顾不得自己擦汗,先询问萧南的状况。

萧南嗓子发干,她平时注意运动。可也不是专业的运动员呀,所以方才这么一折腾,她还是累得满头大汗、嗓子眼儿发干。

呼哧呼哧喘着粗气,萧南心里着急。根本无暇多说什么,一把推开雨水,直接扑到窗边,居高临下,放目远望。终于,她找到了火光的方向。

“果、果然是亲仁坊的方向~~”

萧南眼前一黑,脚下一软,险些跌坐在地上。

“夫人,夫人!”

雨水慌忙扶住萧南。与一个小丫鬟一起将瘫软的主人架了起来,扶到内室寻了个蒲团坐下。

萧南只觉得全身的力气都似抽空了一般,她虚弱的依靠着雨水,最后滑落在蒲团上,失神的喃呢:“是荣寿堂,定是荣寿堂起火了,定是家里出事了,肯定是~”

“夫人,您、您先别急,”

雨水见萧南脸色惨白,双目呆滞,显然是受了极大的惊吓,赶忙劝道。

说实话,自从雨水来葳蕤院服侍萧南,少说也有七八年的时间了,这还是她头一次看到萧南如此失态的模样。

就是当年崔幼伯娶了杨婥、因武氏之事京中流言满天飞的时候,萧南也没有这般。

很显然,远处的火光,或者说是荣寿堂被火焚这件事,对萧南的打击非常大,比之前的任何打击都要大!

“夫人,就算是亲仁坊也未必是咱们家呀。”

雨水极力劝着:“亲仁坊的权贵这么多,远不止咱们崔氏一家。要不,咱们先回去,婢子想办法去打探下消息?”

萧南早已认定着火的是她的荣寿堂,此时雨水再说什么,她根本就听不进去。

费力的摇摇头,萧南嘶哑着嗓子道:“不,我哪儿也不去,我要再看看…家里、家里还有那么多人呢!”

雨水见萧南态度坚决,可她的状态又实在算不上好,便扭头对两个小丫鬟道:“白芷,你下去给夫人准备些茶水,白桑,你赶回小院,让谷雨想办法找人打听下消息。京中突发大火,金吾卫、京兆府定不会坐视不管!”

两个小丫鬟没有动,齐齐将目光投在了萧南身上,似是在等主人的吩咐。

萧南的精神好了一些,不过还是没有说什么,只是轻轻点了点头。

两个小丫鬟这才起身,快速的下了佛塔。

“夫人,您放心,家里有玉簪姐姐,就算真的失了火,她也定会有妥善的安排,不会有事的。”

雨水是玉簪一手调教出来的,在她的心目中,玉簪这个姐姐兼师傅,几乎就是万能的,世上就没有什么事儿能难得住她。

否则,夫人也不会将偌大一个荣寿堂托付给玉簪呀。

“也、也只能这么想了。”

萧南无神的盯着房间的一个角落,喃喃的说:“希望家里的人都能平安——”

‘安’字还没有说完,雨水的忽地‘咦’了一声,双眼瞪得溜圆,不敢置信的盯着另一个方向。

萧南感觉不对劲,忙问道:“怎么了?”

雨水没有说话,只颤抖着右手食指指向佛塔的西侧。

萧南的心咯噔一下,她挣扎着从蒲团上站起来,跌跌撞撞的朝西侧的窗子奔去。

萧南以为她用了最快的速度,但落在雨水眼里,她脚步踉跄,几乎是半走半爬的扑到了窗边。

“夫人,小心!”

雨水飞快的追上,双手再次扶住萧南歪斜的身子。

“那、那是骊山方向?”

萧南的声音已经颤抖了,她不敢置信的伸手指着远处,那里显然已经出了京城的地界,但在夜幕下,仍能看到一个耀眼的小光点儿。

是火光!

骊山也起火了?!

按理说。一般情况下是不会轻易联想到骊山的,毕竟京城距离骊山并不近,大雁塔虽高。可也没有高到足以俯瞰全局的地步。

但,想想此时的局势。再看看另一侧亲仁坊的火光,萧南几乎是第一时间做出了如此推断。

萧南的心跳都要暂停了,她一只手死死的抓住雨水的胳膊,力道很大,雨水痛得险些叫出来。

强忍着胳膊上的痛楚,雨水点点头,僵硬的回道:“好、好像是的。”

这次。萧南是真的呆住了,双眼发直,嘴巴大张,良久都吐不出一个字。

骊山不但有行宫。还有她的积微学院分院呀。她的父母兄弟,她的灵犀长生,她的学生,还有许多亲朋好友都在骊山,不管真正起火是哪个地方。都极有可能与她有关系。

意识到这些,萧南的眼前一片眩晕,手脚冰凉,脑海里充斥着各种不好的画面。

“…”张了张嘴,萧南吐不出一个字。但是她的眼中已经噙满了泪水。

看到萧南如此模样,雨水心里发慌,但她不愧是玉簪重点培养出来的接班人,在如此情况下,她还能强压着自己的情绪,干巴巴的劝着主人:“夫人,距离太远了,根本不能确定是骊山。再、再说了,就算是骊山,也不能确定那个亮点儿是火光呀。没准、没准儿是灯火呢。”

这话说得,雨水自己都没有底气,因为离着这么远还能看到火光,足见着火的地方火势极大,慢说是灯火了,就是一两堆篝火也形不成那样的阵势呀。

“灯火?”

萧南惨然一笑:“雨水,都这个时候了,你就别安慰我了。我、我在家里、学院都藏了大量的火器…那些歹人发现用正常的手段冲不进去,就定会想其它的法子。而他们、他们——”

平安的目标是杀死萧南的儿女,若是不能当着萧南的面儿杀,那就只能退而求其次。

烧死也是死呀。

萧南与平安打了这些年的交道,不管是从打听来的消息、还是从平日平安表现出的性格作分析,萧南对平安的个性还是了解一些,对她有可能的行事作风也算了解。

如今看了平安的诸多安排,萧南大抵能猜出她的一些想法。

至少在报复自己的事上,萧南觉得平安应该会这么做。

而眼前的‘事实’,似是也证明了自己的猜测。

“夫人,您就别胡思乱想了,”

雨水稍稍平复了下自己的心情,继续劝慰道:“就算是骊山失火了,也未必是咱们学院呀。再说了,崔院长(指崔令文)向来处事稳妥,大郎(指长生)、大娘(指灵犀)他们定不会有事的。至于长公主和驸马,见多识广,且萧家的别业距离行宫很近,更不会有什么意外。”

雨水一边劝着,一边用力搀扶着萧南,主仆两个摇摇晃晃的回到内室,雨水还在继续:“所以呀,您就别担心了!”

“没错,萧氏,某觉得与其担心旁人,你不妨担心一下自己。因为,你很快就要死了!”

忽然,楼梯口处传来一记似曾相识的男声,室内的两个女人闻声都吃了一惊。

异口同声的问了句:“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