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这位太太,我们少奶奶已经怀孕五个月了,听赵嬷嬷说少奶奶在山庄也不过待了两个月的时间”

紫苑昂起头,语气坚定的说道。

“五个月?”赵延娘眼底的精光闪了闪,不等赵太太欢喜的开口,便猛的一拍椅背,“好个孝顺的王家七娘,怀了身孕却不知通报家里长辈和丈夫,怎么,难道她起初并不想要这个孩子?还是她眼里、心中根本就没有公婆?又或是她想借这个孩子生什么事端?”

“这…”赵太太仔细想了想,觉得小姑子的话虽然不中听,但也不是全然没有道理。按理说,王绮芳被流放到庄子上,如果发现自己怀了孕,肯定会立马派人回府里报信,以求借腹中的胎儿早日重返赵家。

可她偏偏等到两个月之后,偏偏在李家打上门来的时候,让人报信,这其中难道没有什么关联?

还有那盒子首饰,不是一天两天能收集齐全的,很显然是崔氏早就准备好的。这么说来,李家或许也早就知道了七娘怀孕的事,却偏偏选择三公主回京这天跑来赵家闹事,这没准儿都是李家的阴谋越想越觉得有问题,赵太太脸上的笑容顿时一跨,也有几分不悦的看向紫苑,“紫苑,既然少奶奶已经怀孕五个月了,怎么一直不给府里送信?别告诉我她不知道自己有妊,就算她不知道,赵嬷嬷又岂能觉察不到?时至今日足足有两个月的时间,就算派个人走也能走到京城,是不是真如二姑太太所言,七娘对赵家有怨气?”

“…”紫苑紧紧抿着嘴,似有委屈却又不敢说的模样。

“怎么,被我说中了?”赵延娘见状,冷冷一笑,“以前我还觉得王七娘也算老实,却没有想到,她先是谋害了我赵家的子嗣,接着又装可怜去娘家搬兵,让婆家丢尽了脸,又生怕回来落埋怨,只好将自己怀孕的事说出来,啧啧,这一环又一环的,还真是厉害呢”

太牵强了,简直就是胡搅蛮缠,崔氏咬了咬唇瓣,刚要为外甥女辩解,一直静坐在正位的三公主开了口:“这件事,本宫倒有其他的看法,赵姐姐、两位太太,几位可知道本宫在赵家大门外瞧见了什么?呵呵,你们肯定想象不到,当时这个报信的小丫头正被赵家的几个门子围着暴打,边打还边说什么‘赵家是苏二奶奶说了算,你还是让那个弃妇老老实实的呆在山沟子,想往里面送信,门都没有’之类的话,”三公主绘声绘色的学着门子的话,接着语调一转,凉凉的总结道:“有这么彪悍的门子,王绮芳想给府里送信,别说两个月,就是两年也送不到呀”

苏姨娘恭敬的站在赵延娘和赵太太的身后,唇边的笑意正浓,耳边却传来三公主的话,听到那声刺耳的“苏二奶奶”,她的脸瞬间变得惨白。

“赵太太,刚才我就在纳闷,只是一直不得空询问,”崔氏实在受不了赵家一次又一次对七娘的欺侮,当着她这位大舅母的面,这些人都如此的放肆,可想而知,七娘以前在赵家的处境。她沉下脸,一字一顿的问道:“请问赵太太,您有几个儿子,府上有几个二少爷,下人口中的‘苏二奶奶’又是谁?”

第062章 三锭纺车

“对呀,本宫也好奇呢,府上何时有了位‘苏二奶奶’,难不成赵太太娶了两位儿媳妇?”三公主见赵太太很不自然的剜了苏姨娘一记,而赵延娘刻薄的瘦脸上也闪过尴尬,便笑着凑热闹道:“噫,也不对呀,咱们大周可不时兴一夫娶二妻,再说了,赵二少爷好像也没有另娶哪家千金吧?”

其实不仅大周,在古代的历代封建王朝中,社会礼法和习俗约定的都是一夫一妻,至于后世所谓三妻四妾的说法,并不准确。因为在古代世人眼中,姬妾并不是合法的妻子,哪怕妻子死后,妾室也不能扶做正妻,《唐律疏议》中明文规定:“妾乃贱流”、 “以妾及客女为妻,徒一年半”,如果哪个家庭把妾室当做妻子,不仅要受世人的唾弃,还要追究法律责任。

所以,赵家这个所谓的“苏二奶奶”,不管赵太太如何解释,都是注定要丢赵家的脸面。

“这个…呵呵,”赵太太干笑了两声,看看崔氏,又瞧了瞧三公主,神态窘迫:“我也是第一次听说呢,想必是那几个作死的下人胡口乱诌的吧”

“哦?还有这事?”崔氏眉梢微挑,冷笑道:“赵太太这话恐有不妥吧,如果没有主子的暗许,下人们岂敢乱说?再说了,赵家也不是那般爆发新户,难道家里没了规矩,连个门子都敢信口胡说、还企图打伤主母派来送信的信使,啧啧啧,好一个百年首富的赵府呀”

“来人,还不把内院管家叫来,我倒要看看是哪些奴才如此狂妄。”赵太太被崔氏一通挤兑,老脸顿时火辣辣的下不来台,连声吩咐道:“落实清楚了,就让管家把那起子刁奴捆了,按家法处置”

“是”

赵太太身后的一个大丫鬟连忙答应一声,快步跑出大厅。

“太太赎罪,奴婢也不知道是哪个下人要陷害奴婢,还请太太明鉴”

苏姨娘见状,知道这事必须有个说法,否则别说崔氏不肯轻饶,就是赵太太也不会放过她。只见她踉踉跄跄的从赵太太身后走出来,跪在地上委屈的说:“承蒙太太抬举,奴婢和陈姨娘一起帮忙料理内院家务,只因奴婢嘴笨心直,办差的时候得罪了不少有脸面的婆子丫头,想必她们暗恨在心,故意四处说奴婢的坏话,以至于传出所谓‘苏二奶奶’的说法…”

“太太明鉴,奴婢自知身份低贱,能在二少爷身边当个小妾,已经是老天垂怜、太太厚爱,哪敢妄想成为二奶奶?再说了,让下人们称呼奴婢‘苏二奶奶’,对奴婢一点好处都没有,除了口舌上占点便宜外,却白白落人口实,让人嘲讽奴婢和二少爷…呜呜,奴婢、奴婢真的冤枉呀”

说着,苏姨娘捂着帕子,咿咿的哭起来。

“苏姨娘说的没错,这事肯定又是那些记恨苏姨娘的小人们故意陷害。”赵延娘率先表态,不等管家问清情况,便把责任直接推到下人们身上,“嫂子,苏姨娘刚刚流了产,身子正虚,我看还是让她回去好生休养吧。”

“就是,赵太太还是赶紧让‘苏二奶奶’回房休息吧,省得被二少爷知道,还以为咱们故意为难,再把我这个‘弃妇’的舅母轰出去”

崔氏被赵延娘的偏心气得火大,心里更是对赵家完全死心,并暗自决定,尽快找两个稳妥的嬷嬷给七娘送去。

不来不知道,经过方才这一番折腾,崔氏总算明白,为何七娘会走投无路。这赵府,从上到下,从主子到奴才,个个都没有把七娘放在眼里呀。

“大太太不要生气,这事我一定给七娘、给李家一个交代,”赵太太被噎得险些一口气没有上来,她用力咬了咬下唇,发狠的说:“这些日子我精神不好,又见两位姨娘也算尽心,就没有怎么在意。没成想,那些刁奴竟然张狂到如此境地。银翘,你去瞧瞧,看看二管家来了没有?”

赵太太身边另一个丫头赶紧应声,刚要往外走,却迎面看到二管家面露难色的走进来。便收住脚步,折回赵太太身边,小声的提醒道。

“恩,让他进来回话”

赵太太揉了揉发胀的眉心,带着一丝疲惫的说道。

不一会儿,二管家赵义地头垂手来到大厅,先是恭敬的给诸位贵客见礼,然后躬身站在赵太太面前,小声的说道,“回太太,府上的门房进来禀报,说是您送到庄子上的婆子丫头回来了”

“什么?她们怎么回来了,我不是让她们好生伺候二少奶奶吗?”

赵太太听了这话,太阳穴突突直跳,原本胀痛的头愈加发晕。

“那个,她们、她们是被海城李家的人捆着送回来的,好像里面还有些误会。太太,李家的下人还在院子外,让她们进来吗?”

二管家也头疼的厉害,如果院里的下人们出了岔子,他这个内院管事也甭想落好。

进来?进来干嘛,还嫌府里不够乱?赵太太用力闭了闭眼睛,刚要开口吩咐。耳力过人的三公主早就把她们主仆的话听了清,唯恐热闹不够大的说道:“赵太太,还是把人请进来吧,正好也让崔太太做做主,毕竟都是李家的人嘛”

崔氏听了这话,疑惑的看了看三公主,又把目光投向脸色阴郁的赵太太,不知她们这是打得什么谜语。

“去吧,把李家的人叫进来,正好也问问二少奶奶的情况”

赵太太倏地睁开眼,仿佛下定什么决心般,连声吩咐道。

“是”

二管家从赵太太的语气中听出一丝不善,忙悄悄抬眼瞧了瞧,正巧捕捉到太太眼中一闪而过的阴狠,连忙低下头,心底猛的一阵战栗。

骑快马跑了整整一天,清风再次来到青阳邻县的那个小山村,在她的衣襟里则放着一卷破损的白纸,正是王绮芳让她带给吴氏看的。

“唉,真是搞不懂,二少奶奶为什么对这么一个坏了名声的女人如此执着?”

清风在林村吃了不少白眼,被她问过的村民们,一提起吴氏,个个满脸鄙夷,恨不能吐上两口吐沫表示自己对这个yin妇的憎恶。当她问起吴氏的下落时,更是没有一个人愿意说。

忙活了大半天,几乎问遍了林村所有的村民,清风还是一无所得。她有些疲惫的坐在村头的山根边,用力咬着干粮,心里则不住的盘算接下来怎么办。

唔,刚才虽然没有打探出吴氏的下落,不过还是问出了吴氏的娘家在哪里。好吧,正巧那个村子距离这里也不远,索性去吴氏的娘家打探一番。

黄昏时分,清风风尘仆仆的赶到吴氏的娘家吴家塘,待她好容易摸到吴氏的表哥家时,话还没有说完,就被吴氏的表嫂,一口吐沫啐在脸上:“呸,我们家没有这么下流无耻的yin贱材儿,做下这等伤风败俗的丑事,别说她没脸回来,就是敢回来,我也大棒子打出去。滚滚,别在我们家提这个贱人,没得脏了我们家的地界儿”

说着,吴氏的表嫂抡起大扫把,拼命的挥舞着,把清风撵出大门后,哐当一声甩上大门,用力的插上门闩。

“不是吧,我只是问个人而已”

清风无奈的用袖子擦擦脸上的唾液,再次推了推门,没有推动。想起出门前二少奶奶的殷切期望,清风任务没有完成也不好转身离去,只得重新叫门。

“嗖”

回应她的,则是从低矮的院墙里飞出来的一只破鞋厄,看吴氏表嫂的反应,估计吴氏也不敢回来吧清风摇摇头,决定换个人家问问。

可惜,挨着敲了十几家村民的门,一提起吴氏,大家虽然没有那位表嫂的反应大,但都没有什么好脸色,大多数的人家都是冷冰冰的说了句“不知道”“死啦”便把门关上。

眼瞧着天色越来越晚,清风也有些着急,敲到最后一家,她变换了思路,不说自己是问路找人的,而是说自己错过了投宿的客栈,想在老乡家里借住一宿。

这家院子的主人是个二十多岁的**,她见清风长得清秀、穿得干净,不像什么坏人,便热情的招呼进去。

晚上,吃过主人招待的晚饭后,清风见男主人没有回来,便试探着和**聊起天来。当她有意识的问起吴氏的时候,**先是戒备的打量了清风一番,见她神色平常,完全一副过路客人的模样,这才放心的继续闲聊。

“唉,说起这位吴姐姐,真是冤枉的很呢。明明是自家男人想休妻另娶,可偏偏找不到任何借口,只能诬陷她通奸…嘁,吴姐姐那么贤良淑德的女子怎么会偷人,打死我都不会相信…可惜呀,谁让周家巴结上了苏家,俺们和林村的人害怕两家的权势,根本就不敢帮吴姐姐说公道话,更不敢让她回家”

“那她现在在哪里呢,一个弱女子有家不能回,岂不是没了活路?”

清风听了这话,恍然大悟,难怪上次去林村,还有几个村民帮吴氏说公道话。这才隔了没两天,大家的口风就变了,原来是周家和那个豪商捣得鬼。

“可不是嘛,唉,幸好吴姐姐的父亲过世前,在山西口留了一栋小宅子给她,还有两亩薄田,只要熬过这段日子就好了”

山西口?

终于得到了答案,清风很高兴,第二天一早便骑马跑到那个地方。

“请我?呵,难道你们家二少奶奶不知道我现在的名声,不怕被我连累了?”

吴氏上身穿着青白色的小袖襦衣,下配一条阔口滚边粗布长裤,乌牙牙的秀发用一方蓝布帕子包着,典型一副农妇的装扮。

“只要你没有做过那件事,我家少奶奶就不怕”

说着,清风从衣襟里掏出那卷图纸,递给吴氏,“我家少奶奶说了,她要做这件事,但需要你的帮忙。如果你不想忍受别人的白眼和恶意的诬陷,那就跟我走”

“这是什么?”吴氏见清风双眼清澈,神情坦荡,不像周家派来作践自己的,双手在围裙上擦了擦,接过画卷展开一看,惊讶的说道:“这、这是从哪里得来的?你家少奶奶究竟是什么人,她要干什么?”

画卷被火焚烧了大半,但通过残留画纸上画的半截木轮和锭子,吴氏还是一眼便认出了画中的物件——不是什么车轮,而是当年东家设计出来,由她父亲亲手打造的三锭纺车

第063章 太太发飙

仿佛下定了某种决心,赵太太脸上的尴尬之色慢慢退去,取而代之的则是一抹绝然与寒意。只见她把手上的念珠折了两圈绕在腕子上,然后神色凝重的对三公主施礼道:“公主,妾身治家不严,竟让一些刁奴生出欺主的歹意,让公主见笑了,妾身也羞愧不已…为了惩治刁奴并整顿家务,妾身无奈之下只好请出家法,但又怕惊扰了公主凤驾。所以,妾身斗胆请三公主移驾去后花园的暖房赏赏花,待妾身整治完‘家务事’后,再去伺候三公主失礼之处,还望三公主宽恕则个”

说着,赵太太深深折下身子,言辞恳切的乞求道。

“哎呀,赵太太真是太客气了,”三公主从争斗不断的后宫长大,岂能听不出赵太太话里的暗指。尤其是她说起‘家务事’三个字时,格外加重了语气,唯恐三公主听不懂。

按照常理来说,人家这边处理内院之事,三公主这个客人哪怕是贵客,也该懂得避嫌。而赵太太也正是用这个大家默认的社交礼仪,婉转的劝三公主离开赵家。

换做别人,或许能顺着赵太太的心愿,很有眼力见儿的找借口告辞。只可惜,今天来赵家的不是别人,恰是往日与赵家有些瓜葛的三公主。再加上,这位三公主原本就是来赵家瞧热闹的,如今好戏上演了一半,正是最最精彩的时候,她岂能中途退场?

三公主抬手让身侧的小内侍去搀扶赵太太,笑着说:“其实,本宫和赵家也算是姻亲。且不说赵家的亲家李大人一家与宫中太妃的关系,就是单从赵姐姐这边算起,本宫与赵家也有着莫逆的关系,不管怎么说赵姐姐也是本宫驸马的——”

“咳咳三公主,我和他没关系,你不要把我扯进来”

赵延娘阴着脸,干咳几声打断三公主的话,消瘦的脸上升起一抹暗恼。

“好好好,没关系没关系,”三公主好脾气的顺着赵延娘的话点头,接着又转向赵太太,用‘你懂得’的眼神看着她,“所以,本宫也是赵家的亲家,赵太太要料理内宅,本宫又岂能袖手旁观的去看什么花儿,还不如留下来帮赵太太出出主意呢”

“…这、这不太好吧,”看来,三公主是打定主意要在赵家瞧热闹,赵太太也不能直接把人赶出去。再说了,她也没有这个胆量。不过,三公主赶不走,那和李家是不是能商量过几日再理论?

赵太太抱着一丝期望,把目光投向崔氏,可惜,崔氏也因为刚才的事恼了赵家,正想着好好和赵家说道说道,如今又有三公主在场,恰是最好的时机,她怎么轻易放过赵家?

所以,面对赵太太炽烈的目光,崔氏‘专注’的看着自己的重台履,仿佛那双高头绣流云花纹的鞋子是难得的珍品,怎么看都觉得好看“好吧,既然三公主不是外人,那妾身就造次了,”无声的叹口气,赵太太知道今天赵家铁定要丢脸,于是干脆破罐子破摔,把最后一点顾虑也抛开,不等三公主赐座便一屁股坐在椅子上,等着二管家把几个惹事的奴仆带进来。

不一会儿的功夫,二管家回来复命,身后则跟着两个婆子。只见她们装扮几乎一样,都是梳高髻,上穿棕黄色圆领小袖衫,下配三色条纹高腰裙,腰间佩戴承露囊,显然是大户人家里仆妇的统一服饰。

“奴婢方氏/周氏,见过赵太太。”两个婆子进到正堂,在二管家的提醒下,纷纷给赵太太请安。

“你们是海城李三老爷府上的嬷嬷?”

赵太太抬眼看了看两个婆子,当她的目光越过李家的仆妇看到后面捆成粽子的几个下人后,双唇紧抿,眼底的寒意越来越浓。

让跪在赵太太身前不远的苏姨娘冷不丁的打了个寒颤,她悄悄抬眼看了看板着面孔的太太,又瞧了瞧门外被捆回来的几个丫头婆子,当她看到几张熟悉的面孔时,原本惨白的面孔上更是渗出了点点冷汗。

不好,难道她们的行动被赵嬷嬷察觉了,这才被送回府里?只是,她们怎么落到海城李家的人手里?还有,她们是不是已经把她招了出来?

此刻,苏姨娘的脑子里满都是乱七八糟的念头,越想她越觉得事态有些不对劲。她双手撑着青石地板,头上的汗珠顺着额角一滴一滴的滴在地上,水珠滴落在地面上,形成一朵一朵的小水花,仿佛那日流产时滴落的血珠子。

等等,流产?

苏姨娘脑子里灵光一闪,顿时一个模糊的主意浮现脑海。

“回赵太太,奴婢确是海城李家的粗使婆子,奉我家三老爷之命,特意去看望暂住青阳的贵府二少奶奶…”

两个婆子中,年纪略长的是那位姓方的婆子,她双手搭在腰侧蹲了蹲,回话道。

“嘁,这二郎家的还真是不懂事,连海城的舅舅都送了信,偏偏对自己的夫家不理不睬”

方妈**声音未落,大堂上传出一声轻嗤,不是别人,正是看王绮芳不怎么顺眼的赵延娘。只见她低头摩挲着凤仙花染红的手指甲,凉凉的说道。

“姑太太,您又误会我家二少奶奶了,”紫苑跪得双腿有些发麻,她悄悄的用小手揉了揉膝盖,听到赵延娘的冷言酸语后,忍不住再次出声,“奴婢和给李家送信的陈冬生一起出发的,只是、只是奴婢没有出过远门,又不巧淋了雨,便得了一场病,好容易赶到京城后,送俺来的冯铁柱冯管事又被府里的一位管事叫走,说是给那个城东巷的舅爷家帮忙,把奴婢一个人留在大门前等着…”

“奴婢等了好长时间,都不见冯管事回来,惦记着二少奶奶交代的差事,便自己跑到门口求门房大哥帮忙,给奴婢捎封信进去。后来一位长得很、很机灵的大哥好心告诉奴婢,说是大门向来只招待贵客,要给府里送信应该去巷子里面的后门——”

“后门?赵府哪有什么后门?”三公主越瞧紫苑越顺眼,忍不住插嘴道,“咦,不对,好像赵家大门前的胡同尽头是、是康乐坊的后门?”

崔氏和赵太太听了这话,脸色顿时一僵。

崔氏是气愤,那指路的门房也太歹毒了吧,不但不让主母派来的人进门送信,反倒骗个小姑娘去那种地方;而赵太太则是恼怒,她看在儿子的面上,把内院的事交给苏姨娘看管,没想到她竟惹出这么多事端。哼,城东巷?那不就是苏氏的娘家哥哥住的地方?还舅爷,呸,他算哪门子的舅爷?

“奴婢也不知道,当时奴婢敲开了门,见里面又是唱歌又是跳舞的,有的还…奴婢吓坏了,夺门就跑了出来,跑出来后,奴婢也迷了路,找不到冯管事,也不敢回赵府,只好寻了间客栈住下来,”紫苑拿袖子擦了擦脸上的泪,向前跪爬几步来到赵太太近前,告罪道:“太太,真的不怪二少奶奶,都怪奴婢,都是奴婢耽误了二少奶奶的大事。呜呜,求太太不要生二少奶奶的气,更不要因气二少奶奶而迁怒元娘”二少奶奶交代了,元娘才是重点,紫苑清楚的记着王绮芳的每一句吩咐。

“元娘?”崔氏楞了下,随即便想起来元娘正是王绮芳的女儿。她看了眼脸色铁青的赵太太,又把目光投向低头不语的苏姨娘,也开始为这个离了亲娘的孩子担忧。

“紫苑,你、你很好,这事不怪你,起来吧”

赵太太用力闭了闭眼睛,听完紫苑的哭诉,再瞧瞧两个小厮紧张的模样,她大概已经了解事情的真相。疲惫的揉揉睛明穴,她倏地睁开眼睛,吩咐道:“二管家,去,把那两个心思歹毒的门房捆起来,家法从事”

“是,”二管家躬身连声答应,当他转身准备执行的时候,忽然想起:“太太,打多少?”

“恩?二管家,我说家法从事,你没有听清楚吗?”

赵太太冷冷的瞥了二管家一眼,淡淡的说道。

“厄,听清楚了,小的这就去”

二管家心里咯噔一下,赵太太这是要那两个兔崽子的命呀。

“还有,方婆子和陈婆子,你们扶着你们苏姨娘,帮我去看着他们行家法”

赵太太没有忘记地上的始作俑者,她对着身边的贴身丫头点点头,示意她给两个婆子松绑。

站在赵太太身边的银翘连忙应声,转身来到门外,给两个捆成一团的婆子松绑。

方婆子和陈婆子被折腾了一路,早就没有了当初的嚣张,揉了揉麻木的手臂和胳膊,听话的来到正厅,一边一个把跪在地上的苏姨娘架起来,一起跌跌撞撞的来到外院,眼睁睁的看着两个倒霉的门房被打得皮开肉绽。

“恩,不早啦,本宫也该回宫了,”远远的听到鬼哭狼嚎的求饶声,三公主知道热闹瞧得差不多了,再待下去,估计赵太太真的要记恨她了。

“恭送三公主”

赵太太强笑着站起来,和崔氏一起把三公主送出府门。

一行人刚出内院,抬头遇到从书房出来的赵永年和李昌伯。两人见到三公主,顾不得讶异,连忙跪倒见礼。

“呵呵,赵会长和李大人不必多礼,本宫也是恰巧路过赵府,进来瞧瞧,”三公主招呼两人起身,别有深意的笑道:“府上还真是热闹,呵呵,下回再有这样的事,本宫一定要拉着皇兄一起来”

“啊?”

赵永年满脸的问号,不知道三公主这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啪”

站在台阶上,赵太太目送三公主的马车远去,手里的念珠终于被她狠力扯断,金丝楠木雕成的佛珠啪啦噼里的滚落一地…

第064章 亲赴海城

随着噼里啪啦的板子声,两个门房凄厉的惨叫求饶声越来越小,条凳上挣扎的身体也慢慢失去了活力,但两侧行家法的家丁并没有停手,依然抡着结实的木板,你一下我一下的打着。

院子里的丫头、婆子并小厮们,除了在主子身边贴身伺候的,其他人都被太太严令围在一旁,哪个都不许缺席的亲眼目睹整个行刑的过程。

起初,大家还以为太太不过是受了外人的气,拿这两个倒霉的门房当出气筒,随便打两下也就罢了。可是众人越看越不对劲,怎么执行家法的四个家丁只打板子却不喊数呢?

当看到两个门房被打的只剩一丝气息,二管家仍不松口时,众仆妇才猛然惊觉——太太这是要两个小厮的命呀想到这个可能,众人面色顿时变得煞白,再看向两个门房时,只见板子依然照常落在他们的身上,可除了身体本能的自然抽搐外,两个人已经没有了任何动静,原本被家丁拧到背后的手,也松松垮垮的垂落在条凳两侧。

“噗通”

眼睁睁的瞧着两个活蹦乱跳的小伙子,活活被打死,架着苏姨娘的方婆子和陈婆子,吓得满脸土色,肥硕的身子更是抖得像筛糠,最后干脆双脚一软,瘫倒在地。

其他的下人们,也是满眼的惊恐,没想到往日里最是慈眉善目的太太,动起手来竟是如此的狠绝。

另外,说起来两个门房也没有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他们做过的那些事,别人不好说,至少在场的不少人也曾经做过,如今亲眼瞧见同伴的惨死,那些曾经做过亏心事的下人们魂儿都要吓没了。

“唉,看来赵家的内院还是太太说了算呀,苏姨娘再怎么折腾也不过是个受宠的妾,一旦主子发了火儿,她什么都不是”

围观的人群中,不少人因为苏姨娘掌管了内院,而跑去抱苏氏的大腿,更依附着苏姨娘做了不少张狂的事。如今亲眼瞧见赵太太的雷霆手段,那些人不安的瞥了眼面色苍白、摇摇欲坠的苏姨娘,纷纷开始重新选择巴结的对象。

当然,这些人的心思,苏姨娘并不知道,此刻她正呆愣愣的看着院子里行刑的人,以及随着木板的起起落落而飞溅的血雾,仿佛整个人已经被血淋淋的现场吓傻了,唯有紧握的双手泄露了她此时的情绪。

“怎么样?二少爷来了吗?”

苏姨娘见自己的贴身大丫鬟秀珠悄悄的凑了过来,忙压低声音问道。

“没有,”秀珠小心的站在苏姨娘的身后,也小小声的回道:“李昌伯和老爷谈了没有几句话,老爷便对少爷请了家法。如今,二少爷正在祠堂面壁思过。听看守祠堂的老方头说,老爷罚二少爷面壁三天,这三天里二少爷不准踏出祠堂半步,也不准任何人探视二少爷,否则、否则无论什么人,一律赶出赵家”

苏姨娘闻言,身体不由得晃了两下。她用力的握紧拳头,指甲狠狠的刺向掌心,然后艰难的问:“二姑太太呢,她又没有出去送公主,为何还不来帮忙?”

“二、二姑太太,她、她说上回您给她的金丝盘花双蝶金钿簪她送了人,眼下出门还没有体面的首饰,如果您——”

秀珠想起赵延娘贪婪的模样,有些为难的说道。

“够了,我知道了,”苏姨娘无奈的闭了闭眼睛,心底里则暗自把刻薄、贪婪、自私的赵延娘骂了个遍,往日孝敬了她这么多首饰、布料,如今到了用她的时候,偏又什么都干不成。一件正事也没帮她,还好意思问她要东西?

“少姨奶奶,太太马上要回内院了,咱们怎么办?”

秀珠见苏姨娘满脸的绝望,担忧的问道。

“靠山山倒,靠人人跑,现在只能靠自己了,”苏姨娘咬了咬唇瓣,没有焦距的双眼猛然间瞧见一个熟悉的背影,脑子里顿时灵光一闪,有了,她连忙侧过脸小声的对秀珠嘀嘀咕咕的交代着什么。

清泉山庄里,王绮芳正窝在阳光和煦的暖房里跟着善针线的李妈妈学刺绣,秦嬷嬷领着梅娘走了进来。

“嗬,姐姐好兴致呀,”梅娘是清泉山庄的常客,进了门,也不用王绮芳招待,便熟门熟路的坐在王绮芳对面的贵妃榻上,摸起榻边小几上的竹签子,插着切好的苹果丁丢进嘴里,“唔,好吃,姐姐,我真纳闷,怎么同样是苹果,我家相公从青州运来的和您庄子上的却不是一个味儿呢。”

“哪有什么不同呀,难不成苹果还能吃出梨子味儿?”王绮芳对梅娘第N次的猜测,照样避而不答,她揉了揉有些发酸的颈子,把绣了半截的肚兜放到针线簸箩里,让李妈妈一并带出去。

“给,一共是二百三十亩向阳的良田,还有一处平坦的山坡地,同样是向南朝阳的”

利索的吃了几块苹果,梅娘拿帕子擦了擦嘴角和手指,然后从袖袋里摸出一卷白纸,边说边递给王绮芳。

“二百三十亩?我记得不是一百七十多亩吗?”王绮芳疑惑的看向梅娘,可这丫头偏偏笑而不答的故作神秘,只好接过白纸,展开一看,“咦,怎么多了六十亩?秦嬷嬷,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秦嬷嬷见王绮芳满脸的问号,便笑着说道:“多亏了钱二少奶奶,是她把自己名下的六十亩肥沃的良田连同那一百七十亩耕地一起转给了您。这样整片土地便连成了片,正巧钱二少奶奶的那六十亩地里还有一池三四亩大的池塘,浇地最是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