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是对本尊残留的记忆说的,自从那日签了分产别居的文书后,身体小小的一个角落里,总是有人幽怨的叹气、心痛,仿佛并不想离开赵家,离开赵天青。王绮芳清楚的知道,那个莫名的角落属于本尊,也明白,前身和赵天青是年少夫妻,也有过美好甜蜜的过去,再加上两个人共同孕育了三个孩子,说她们之间完全没有感情,那也不可能。

但经过这么多事,相信那曾经美好的记忆也该消弭了吧?

用力甩甩头,将那些杂七杂八的念头抛开,王绮芳下了马车,来到京郊的庄子。

“二少奶奶,娘子军们已经到了,小的已经安排她们住下,现在正让大夫们诊治病情呢。”

陈冬生跟着王绮芳从青州来到京城后,一直做一些琐碎的跑腿小事,如今好容易被二少奶奶委派了正经差事,自然尽心尽力的办着。

“恩,很好,”王绮芳点点头,领着几个贴身的丫头婆子进了庄子,身后的清风清雨两姐妹也谨慎的跟在两侧,集中精神保护着她。

一行人进了庄子,来到院子的第一进倒座,三间大的屋子里,像前世的部队宿舍一般,安放了几十张单人木床,每张木床上躺着一个身着破旧军服的少女,其中还有三四个中年男子,正带着小学徒,给少女们处理伤口。

“在下三公主麾下娘子军第一军团前锋营仁勇副尉孙玉娘见过赵二奶奶”

王绮芳刚走进房间,还没等跟里面伺候的丫头问话呢,面前突然出现一位伤了左腿,面容黑瘦的女子。只见她左腿膝盖以下绑着厚厚的白色布带,整个小腿部分无力的点着地面,王绮芳猜测,她估计是左腿小腿骨折或者受了重伤,否则以她挺拔的身姿来看,她的小腿若不是受了重伤,她肯定不会以这种姿势站立的。

还有仁勇副尉?好像是个九品官吧?

王绮芳对大周的官制不太了解,隐约听清风提到过。只是,三公主麾下的娘子军本来就是不符合古代规矩的产物,她们军队的官职恐怕不会按照正统的官职来划定。

“孙副尉,你好,不知这个地方还满意吗?”

王绮芳微微欠身算是还礼,她看了看四周的环境,顺便瞥了眼到达的娘子军情况,然后转头问道。

“很好,在下谢谢二少奶奶的仁厚,您不但给我们准备了舒服的房间,还提前备下了大夫和药材,这让我们这些受了重伤的姐妹们非常感激,”孙玉娘郑重的颔首致谢,她没有说谎话,这个庄子比起苦寒的西北和一路上的风餐露宿来说,简直就是天堂,簇新的木床,软和的棉被,以及早就备齐的换洗衣裳,无一不表明面前这位二少奶奶是真心接纳她们这些受伤的女兵。

不过,想到临行前三公主的吩咐,孙玉娘还是坚定的问道,“只是,不知我们伤好后,二少奶奶怎么安置我们呢?我们姐妹们的情况,二少奶奶也看到了,绝大多数都是受了重伤的人,个个从头到脚都有伤残,即使伤口痊愈了,身体也会落下残疾…别说做侍卫,就是连普通人干的活儿也做不了,到那时,恐怕除了白吃饭,对您半点贡献都没有,您还肯收留我们吗?”

“呵呵,孙副尉不必担心,至于怎么安置你们,我已经想好了办法,你们且安心养伤,伤好后我自然告诉你们,”王绮芳迎上孙玉娘质疑的目光,浅浅笑道:“退一万步讲,就算是你们不能干活,我王绮芳还是有能力、愿意去养活你们。无关三公主的吩咐,只因为作为女人,我佩服你们”

“您、您佩服我们?我们这些除了打仗什么都不会的粗人?”

孙玉娘显然不相信王绮芳的话,瞪大眼睛问道。

“没错,是佩服,粗人怎么了,不识字怎么了,你们做了连男子都做不到的事,你们维护了国家的安定,保护了国家的和平,难道不值得世人敬佩吗?孙副尉,我现在说这些,你可能不相信,不过后面的日子长着呢,咱们可以慢慢来”

说着,王绮芳拍了拍孙玉娘的肩膀,让她好生休养。然后又挨个床铺的慰问了一番,问问这个的伤情,问问那个的名字,再问问大伙儿还有什么要求,真挚不作伪的态度,让众娘子军非常感激。

好容易一圈转了下来,王绮芳也有些累了,便和孙玉娘打了个招呼,又嘱咐了负责庄子的陈冬生几句,这才转身带人走出倒座。

坐着马车回到京城,拐进芙蓉坊,刚来到家门口,后面便有人追了上来,“二少奶奶,二少奶奶,房子已经修缮妥了,您什么时间过去瞧瞧?”

第026章 乔迁新居(二)

“大舅母,您看,这是外院,正房五间外加左右三间耳房,东西两侧的厢房也是三间,”王绮芳搀扶着李大太太,慢慢的从外院的垂花门进来,指着宽敞明亮的院子说道,“下个月哥哥就要进京了,我想请他住在这里,您看收拾的还可以吗?”

“恩,不错,平安坊的治安很好,这栋房子也不错,”李大太太细细的看着房间的格局,以及里面安置的家具,满意的点点头,“不过你个妇道人家带着三个孩子单过,家里最好还是有个支撑门面的男人。还好大郎下个月就要进京了,有他在,我和你大舅也能放心些。”

听到李大太太真心毫不作假的话,王绮芳感激的笑了笑,然后说道:“七娘知道,舅舅和舅母一直放心不下我和孩子们,不过请二老放心,我这里虽然都是些妇孺,但也不是任人欺负的。

呵呵,您别忘了,三舅和三舅母还送了我两个侠客高徒呢,再加上平州李家大表哥赠我的两个帮手,我手里足足有四位身手了得的侠客高徒呢。有她们在,我这个小院子安全的很。”

王绮芳知道大舅他们不放心自己,话说自从她和赵天青签了文书后,大舅母就不止一次的说,让她带着孩子搬去学府巷的李家去,还说家里房子大,又有城郊的庄子,她们母子想住城里就住城里,想住乡下就住乡下,反正就是不许她另外再花钱买房子单过。

若不是机缘巧合下,她偶然得了李怀恩的这套宅院,想必此刻她们母子早就被大舅派人打包带去李家了呢。

其实,对于大舅和大舅母的热切关心和真心照拂,王绮芳非常感激。她骨子里不是大周人,自然也不会觉得出嫁的女子依靠外家是理所应当的事,相反的,她倒觉得她是个母亲了,不能只贪图生活的安定,而不为三个孩子考虑。

大舅和大舅母肯定是发自肺腑的想就近照顾她们,但大舅家可不只有大舅老两口,还有表哥表嫂、表弟表弟妹等等十几口人呢。或许,最初的时候,他们能看在舅舅舅母的面子上对她和孩子们的投靠不会厌烦,但几年甚至十几年后呢,再深的感情也会慢慢的被时间和现实磨去——她可不想让孩子们寄人篱下的受委屈。

与其住在一起消磨了彼此的感情,还不如不远不近的住着,两家往来亲密些,相互之间也能保持正常的亲戚关系。

至于大舅和大舅母,她和孩子们记住二老的恩情,往日里多孝敬他们便是了。

出于这种考虑,当时王绮芳对李怀恩的提议便很赞同,不为别的,就为这套房子,她也会放李怀恩一马。

“恩,那就好。”李大太太点点头,然后继续跟着外甥女往里走,“对了,下人们和那四位高徒,你准备安置在哪里?第一进的倒座还是第二进的?”

“这个我也想过了,”王绮芳扭头看了看身后第一进的倒座,说道:“第一进的倒座一共有六间,其中两间给两位侠客高徒住,另外两间给外院的小厮住,剩下的两间交给哥哥处置,想必跟他进京的也有贴身的书童和小厮,到时候,可以让他们住在那两间里。”

说着,两个人相携来到二院,王绮芳指着二院垂花门一旁的两间屋子道,“这两间给紫晶和紫株住,她们负责家里的内账房,住在这里正合适。”

“恩,可以,紫晶那丫头我也见了,是个稳妥的人。”

李大太太此次来平安坊,一则是看王绮芳的新居,二来则是教王绮芳如何处理家务。其实,原本像教姑娘们如何掌管家务,是亲生母亲的职责,一般都是在女儿出嫁前两年,母亲便会将女儿带在身边,言传身教的将一些管理内务的道理和方法教给女儿。

只是,王绮芳出生时,生母便过世了,继母又是那个样子,别说教王绮芳管理家务了,若不是有王家的家训摆着,恐怕她连识字都不让王绮芳学。后来,还是赵嬷嬷一边保护着王绮芳,一边回想着当年太太是如何掌管内院,然后将方法一一告诉王绮芳。

奶妈照葫芦画瓢看来的规矩和方法,怎么能与实际操作过的老道经验相提并论?

再者说,两者从身份和地位上就不同,考虑问题的角度也会大不相同,进而严重影响了处事的方法和尺度。

这也正是世家大户们不愿意娶没有女性长辈管教的女儿以及庶女的原因,因为若没有有教养懂规矩的长辈手把手的传教,再聪慧的女儿家,也学不会如何管理一个氏族大家庭,更不会有好的经验再传给下一代。

可以说,一个媳妇儿没有选好,影响的不仅是当前不能体面的主持中馈,更影响下一代的教养问题。

而王绮芳呢,她虽然出身高贵,身边却只有一个忠心的奶妈提醒着,即使有所学,但也不精通。所以,才会在出嫁后的头几年里,怯怯喏喏、畏畏缩缩,别说管家了,连个丫头也不能震慑。

现在,当了母亲的王绮芳或许坚强了许多,但很多管理家务的细节问题还是不太熟悉。这一点,王绮芳自己意识到了,与她亲近的李大太太也察觉到了,所以才会想着借搬家的当儿,提点王绮芳几句。

“…这里是内院,正房五间,左右耳房各三间,还有东西的厢房和外院一样,”王绮芳小心的搀扶着李大太太上了台阶,两个人来到正房的客厅。这里是此次翻修房子,改动最大的地方,王绮芳指着地面一一介绍道:“你看这个地方我做了改动,地板下面掏空了,用来做地火龙。左侧耳房里有煤炉,天冷的时候可以烧上炉子,热热的烟气从地下的空间流过,最后从右侧的耳房导出,这样一来,整个房间便会由下而上的暖和起来…”

“好办法,这样的确比炭盆暖和多了,也没有什么味道。”李大太太听了王绮芳的介绍,眼睛一亮,禁不住跟着王绮芳来到左侧的耳房,看了看那个两尺粗的大煤炉,和海碗粗的烟道,她发现烟道周遭的白墙上有了浅浅的黑印,便笑着问:“可曾试过了?”

“昨儿刚试过,整间屋子都烘得暖洋洋的呢。”王绮芳见大舅母对地火龙很感兴趣的样子,忙说道:“正巧那些工匠们在帮我改建铺子还不曾离开,若大舅母愿意的话,不如把您的卧室也通上火地龙?”

“恩,好呀,我和你舅舅都上了年纪,越来越耐不得冻了,如果这火地龙改建不麻烦的话,我们的正房也通上”

李大太太见外甥女满脸关切的样子,心里也是一暖,高兴的说道。

“不麻烦,您瞧我这房子,才一个月就改建成功了呢”

王绮芳端着李大太太的胳膊,两个人又来到东侧的厢房,“舅母,您瞧,这是东厢房,也是三间屋子,我想着让两个奶娘住在这里,西厢房呢,就让赵嬷嬷住…她跟着我辛苦了二十多年,我想让她好生歇息歇息。”

“现在还可以,不过小新哥儿和小丸子长大后便要分开院子了,到那时,你可要安排好房间。另外,赵嬷嬷的确是个忠仆,这些年多亏她护着你,否则你也…不过,我听说她两个儿子不是也来京里了吗?与其让她在内院荣养,还不如赏了她宅子,让她跟儿子孙子们住在一起,也享享儿孙的福。”

李大太太虽然对赵嬷嬷很有好感,但处理起事务来,还是比王绮芳更加理智。

“…恩,舅母说的是,七娘只想着内院里条件要好些,让赵嬷嬷住着也舒服些,却忘了她也是抱了孙子的人。”

王绮芳一愣,仔细想了想,便知道了大舅母的意思。

或许她不能理解,但以世人的看法来说,赵嬷嬷对她再忠心、再庇护,赵嬷嬷也不过是个奴婢,主子念了她的好,赏了她宅子让她荣养,已经是大发慈悲了,哪能像老太君一般供养在内院?

“呵呵,你呀,哪里是想不到呀,分明就是舍不得赵嬷嬷,”李大太太经历了这么多的事,哪里不知道外甥女的想法。不过想想也能理解,七娘生下来就没了亲娘,爹不疼、哥哥又不亲的,身边唯有一个赵嬷嬷对她好,她恐怕心里已经把赵嬷嬷当成自己的亲娘了。不过,这可不行,赵嬷嬷对她再好,那也是尽奴婢的本分,岂能乱了身份和辈分?

唉,看来七娘还真是需要她好好教教呀。

想到这里,李大太太又问:“对了,现在元娘、小新哥儿和小丸子都跟着你住,那她们的贴身丫头和管事妈妈可曾挑选好?我记得你说过,元娘身边的丫头不行,你想再买些进来?是吗?”

“回舅母,七娘正想问您这件事呢,”王绮芳早就想给几个孩子添些伺候的下人,只是一直没有碰到好的,她最近的事又太多,所以就搁下了。如今眼瞅着就要搬家了,可孩子们身边却只有她们各自的乳母,那怎么行?就是她不想,世俗的规矩也容不得她如此懈怠。

“元娘她们一直没有妥帖的小丫头和管事妈妈,而我又不想用赵家的人,所以就想从人牙子那里买些干净利索的小丫头,只是——”

“呵呵,没问题,等你这边有了人选,我来帮你参详参详。”

选奴婢可是个学问,没有管过家、没有实际经验的人,可做不来。

第027章 乔迁新居(三)

“二月初十,宜婚嫁、出行、入宅、安床”

这是李大太太特意看了黄历选的吉利日子,也是王绮芳正式搬家的日子。

清晨,王绮芳带着三个孩子,穿着正式的外出服,领着一群丫头婆子来到正院,给赵太太请安外加辞行。

“…恩,房子都准备妥了?”

赵太太梳洗完毕后,接过丫头银翘奉上来的一盏燕窝粥,小口的喝了两口,然后慢悠悠的问道。

“回太太,已经准备妥了”

切,这不废话嘛,如果房子没有收拾好,她们母子搬个P家呀。王绮芳脸上挂着浅浅的笑,心里却暗骂不已。

“唉,罢了,既然如此,我也就不多说什么了。”赵太太喝完燕窝粥,拿帕子沾了沾嘴角,抬眼看到穿着一新的母子四人,尤其是看到王绮芳和元娘眼中掩都掩不住的雀跃,心里很不是滋味,长长的叹了口气,道:“只有一点,七娘呀,不管怎么说你还是赵家的儿媳,元娘姐弟三个也是赵家的血脉,你切不可做出有辱赵家门风的事来,懂吗?”

“七娘明白,太太请放心,七娘定会照顾好三个孩子,不辜负您和老爷对七娘的照拂和关切。”

王绮芳背地里翻了大白眼,低眉顺目的回道。

“好吧,那、那你们去吧”

赵太太定定的看了王绮芳一眼,又把视线投向奶娘怀里的两个孩子,当她看到小新哥儿睁着圆溜溜的大眼四下里张望的时候,目光闪了闪,然后一咬牙摆手道。

“是,太太,”王绮芳欠着身子站在一旁等了这么久,终于听到这句话,心里忽的一松,然后拉着元娘跪在赵太太跟前,“小丫,给太太磕头,谢谢太太这么多年来对你的疼爱和关照”

“太太~~”元娘抬起头,赵太太略显疲惫的样子映入她的眼底,她禁不住想起太太素日对她的好,原先那股搬家的喜悦顿时被离别的忧伤打得七零八落,大大的眼里噙着泪花,小丫头哽咽的说,“太太,小丫走了,您要多注意身体…小丫每月初一、十五的时候,都会为太太数佛豆、抄佛经,等哪天回府里给您请安,都带回来给您”

“恩恩,好好,我的好元娘”

或许赵太太不怎么喜欢王绮芳,但对元娘还是非常疼爱的。想到自己一手带大的丫头要离开,她也忍不住一阵酸楚,忙起身抱起抽泣的小丫头,拍着她的背脊说道:“元娘,去了外面要好生听你母亲的话,若是有人欺负了你,或受了什么委屈就派人给太太说,太太给你做主”

“恩,太太~~”

小丫听了太太毫不作为的真心话,挂在眼角的泪珠终于滚落下来,一头扎进赵太太的怀里呜呜咽咽的哭起来。

周围服侍的丫头婆子见祖孙两个哭成了一团,忙凑上前来劝解,更有那会做戏的,也忙不迭的掏出帕子捂着眼角故作伤心状。

至此,原本安静的有些压抑的屋子里,哭声、劝解声、嘈杂声混在一起,渲染出一份淡淡的离别的忧伤,使眼前的场景终于有了些离别的模样。

“哎呀,太太,您就别伤心了,姐姐和孩子们又不是离京不回来了,千万别哭坏了身子,”郑三娘站在一旁,见场面有些失控,忙走到赵太太近旁,柔声劝慰道:“您若是想孙子孙女了,只管招呼一声,我派人去平安坊接人也好,姐姐派人把元娘和小新哥儿姐弟送来也罢,总归还是能见面的呀…姐姐那边还有客人呢,误了吉时可不好”

前半句还算是正常劝人的话,可后半句听着就让人不怎么舒服,至少在赵太太听来分外别扭——吉时?哼,分产别居又不是什么大喜事,还要大张旗鼓的选什么黄道吉日?

想到这里,赵太太用力擦了擦脸上的泪水,轻哼出声:“哼,好吧,我也不耽误你们搬家的时辰,来人呀,让赵二管家派几个得力的人,帮咱们二少奶奶搬家”

“七娘走了,太太珍重”

王绮芳当然听出了赵太太话语里的不虞,不过,她并不在意。事情已经发展今天这个地步,她与赵家除了名份上的牵绊外,几乎没有任何关系。赵太太说几句酸话,又不关痛痒,何必太过在乎?

拜别了赵太太和赵老爷,王绮芳又带着孩子跟赵天青打了个招呼,最后在郑三娘、苏姨娘等姬妾的陪送下,缓缓走出了赵家的内院。

跨出内院的垂花门,王绮芳回头看了看身后的院落,心里感慨万千,幽幽的叹了口气,呼,别了,赵府

平安坊,西巷。

紫鹃妆饰华丽的站在二门的垂花门前,笑盈盈的迎着来往的访客。

只见她梳着时兴的宝髻,髻间簪着一只赤金镂空梅花簪,身上穿着一件湖蓝色底儿印暗红小碎花的直袖小棉衫,下配一条枣红色底儿印宝相花纹的高腰宽松长裙,脚上穿着一双半旧的翘头履,披着一条月白色滚银丝绣边的帔帛,再配上她白嫩圆润的脸庞,看起来格外的贵气。

“哎呀,您是东侧的贵邻冯太太吧,真是贵客呀,快请进,快请进”

王绮芳的马车听到门口的时候,刚好听到紫鹃热情的招呼着客人,她撩开马车的门帘,探头看了看,果然看到东边邻居的当家主母冯太太带着两个婆子并两个丫头走了进去。

下了马车,她见前来贺喜乔迁的贵客不多也不算少,自己若带着行李从正门进去有些不妥,忙吩咐赵嬷嬷领着下人们从西南侧的角门进去,她则牵着元娘去内院迎客。

“二少奶奶,您可来了,您不知道呀,咱们也没有给谁下帖子呀,怎么这些太太奶奶们都跑来贺喜呢?”紫鹃将邻居太太请进去后,擦了擦脸颊的汗珠,又折回内院门口待客,迎头看到自家七娘来了,忙跑过去小声的嘀咕道:“哎呀,咱们这又不是什么大喜事,她们巴巴的跑来,真不知道是来做什么?到底是来贺喜呀,还是来看热闹?”

“呵呵,不管是谁帮咱请的客人,我王绮芳都要谢谢她,”王绮芳不用想也知道这是谁的手笔,哼,这个郑三娘还真不是个省事的主儿呀,生怕漏掉一点算计她的机会。

王绮芳想到不久前在赵府的时候,郑三娘那副挑拨的嘴脸,心里就一阵腻烦,她侧身看了眼院子里攒动的人影,冷然一笑,“今天也算是我们母子四人的乔迁大喜,如今有这么多贵客临门,高兴还来不及呢,就不要猜东猜西了。走,元娘,陪娘去见见那些来‘贺喜’的贵客”

“恩,”元娘用力点了点小脑袋,早慧的她也看出了今天的事情有些反常,她懂事的说:“娘,别生气,小丫陪您”

“呵呵,不气,娘不生气”

或许放在别人身上,会觉得与丈夫分产别居是见丢人的事;但王绮芳的身体里可是一个来自现代的灵魂,分产别居不就是前世的分居嘛,有什么可羞愧的?

至于那些企图想看她王绮芳笑话的人,那就更不足为惧了,担心别人耻笑,那是因为自己在乎,若自己都不看重了,别人笑两声又算得了什么?

“哟,二少奶奶,乔迁新居,恭喜恭喜呀”

一进门,王绮芳还不等看清来客的面孔呢,耳边便响起一个不怎么讨喜的声音。

“呵呵,多谢王太太,大老远还要来给我贺喜,”王绮芳不用回头也知道来人是谁,哼,除了苏姨娘那位做了太子宾客夫人的姐姐,还有谁这么肆无忌惮,明明知道她王绮芳是什么情况下买的房子,还作出一副替她高兴的模样?

“嗐,谢啥,二少奶奶可是少见的出色商人,手里有那么多的铺子,听说赵老爷还特意划拨了两个铺子给您,哟,这么一算,您手上至少有六七家铺子呢,啧啧啧,再加上陵县的温泉庄子,二少奶奶在咱们这些人里可算是富婆咯,日后我们少不了要多叨扰您。”

王太太有些发福的脸上堆满了笑意,只是说的话不怎么得体,更不好听。

“王太太这话还真说对了,二少奶奶不光是出色的商人,更是女中的大丈夫,”接话的是静薇公主,只见她穿着一件五晕罗银泥的襦衣,下配一条黄罗银泥的高腰长裙,肩披一条单丝罗红地印泥帔帛,披金戴银的分外华丽。

她边说着,边满是深意的看向王绮芳,嘴角勾勒出浅浅的弧度,“仅是帮三公主照顾伤残的娘子军这一点,别说是京里,就是满大周的太太、奶奶们也比不上您呀。”

恩?这话别有深意哦

王绮芳挑起眉端,心说话,静薇公主这是什么意思,是炫耀她随时掌握王绮芳的行踪呢?还是对王绮芳的站队不满?

“呵呵,静薇公主这话说得没错,”

随着一声‘九公主驾到’的招呼声,九公主大步流星的从外面走进来,顾不得去搭理四周的来客的见礼声,径直走向王绮芳和静薇公主,只听她接着静薇公主的话茬,道,“二少奶奶的确难得,宅心仁厚且为国解忧,别人如何看待我不管,单从我武九娘这里,我佩服她”

第028章 独一无二(一)

紫鹃猜得没错,今天来平安坊恭喜乔迁的访客大多数都是来瞧热闹的,剩下的那一小部分则是来和王绮芳拉近关系的。而这一小部分人,没有例外的,全都是京城或者来京城参加儒商业协会认证大会的商人。

不是这些富商病急乱投医,实在是企图跟赵家攀上关系的人太多了,偏巧他们有大把的银子,却没有什么门道,只好四处打探,不放过任何与赵家拉上关系的机会。

王绮芳,赵家名正言顺的二少奶奶,虽然现在已经搬离的赵府,但身边既有赵家的嫡长孙,又有二少奶奶的身份放在这里,即使不能做赵天青的主,至少也能帮忙引荐引荐吧。

于是,抱着这种思想的富商们,打听到今天是王绮芳乔迁新居的日子后,无一例外的捧着重金厚礼跑到平安坊来贺喜。

这些人当中,还有一个王绮芳的熟人——李怀恩的太太,柳氏。

其实,柳氏起初并不愿意来巴结王绮芳,想想也知道呀,原本人家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家里有房有地有铺子,算不上什么豪富,可也能算得上中产阶级的人家。

偏偏这个赵二奶奶一出现,家里的铺子被收走了,田庄让了出来,连刚刚买的豪宅也拱手送给了她,眨眼的功夫,她们李家从中产阶级的地主富户,变成了普通的小商小贩,偌大的落差让柳氏很不能适应。

虽然丈夫一再强调赵二奶奶已经手下留情,况且人家又是五姓七望的贵族小姐,身后有李氏、王氏两大老牌世家做靠山,绝不是他们这些小人物所能得罪的。可、可她就是不忿嘛,凭什么呀,贵族小姐就不用讲道理了吗?要知道,那些铺子、田庄和宅子,可是她们家老爷辛辛苦苦打拼得来的,赵二奶奶凭什么三两句话一说,就把这些全都拿走了?

心里有了怨恨,柳氏自然对今天的贺喜不以为然,至少在静薇公主和九公主出现前,她对王绮芳的观感还是非常差——哼,不过是个被婆家赶出来的弃妇,摆什么少奶奶的谱呀。分产别居?哼,想必人家婆家也只是看在王家的面子上,才没有将她休出府吧?

不过,当九公主旗帜鲜明的表明,她对王绮芳非常敬佩,话里话外更是把王绮芳当成闺蜜挚友之后,柳氏看向王绮芳的目光充满了敬畏。

天呀,她们老爷果然有先见之明呀,这位赵二奶奶真是了不得,居然能跟今上的嫡亲妹子九公主搭上关系。九公主嗳,别说她这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就是那些高官太太们,也未必能亲眼见到公主殿下呢。

值了,这趟来的太值了

见九公主亲昵的拉着王绮芳的手,两个人有说有笑的进了正房的花厅,柳氏突然觉得刚才送出的贺礼太值回票价了,甚至她还有种错觉,厄,送那些贺礼会不会太轻了?

与柳氏有同样想法的人,不再少数。尤其是那些原本就对王绮芳有期望的人,见到她同皇室贵族都能有如此亲密的关系,个个都兴奋不已,忙不迭的围上负责接待的紫鹃,七嘴八舌的想和她攀关系。

“妾身谢过九公主,”王绮芳把九公主让到上首的正坐,然后恭敬的行了一礼,感激的说道:“今天多亏公主殿下了,否则,妾身还真让人看了笑话去。”

“呵呵,谢什么,本宫说过了,本宫不是不通情理的人,”九公主抬抬手,示意王绮芳不用多礼,笑着说道:“你孝敬了本宫那么多好东西,本宫若连个体面都不给你,岂不是太说不过去?再说了,静薇那丫头刚才不是也说了嘛,你帮朝廷安置了那么多受了重伤的娘子军,别说三姐姐对你很赞赏有加,就是本宫听了,也要代朝廷谢谢你呢。”

“公主这是说的哪里话,安置那些娘子军,对妾身也是有好处呢。”

王绮芳抬起头,浅笑道。

“恩?有好处?有什么好处?”

九公主一听这话,倒有些不明白了。虽然她没有见过那些娘子军,但听下面的人回禀说,那些女兵们几乎个个都受了重伤,即使伤愈了,身体也会落下残疾…收留一群不能正常干活的残疾,本身就是费心又费力的事儿,她怎么还说有好处?

王绮芳没有急着回答,而是转身指向一旁高几上的一个鱼缸,说:“九公主请看,这个鱼缸可好?”

“恩?鱼缸?”九公主楞了下,她们不是在说娘子军的安置问题么,怎么又说起鱼缸来了?心里充满疑惑,但还是顺着王绮芳的手指看过去,只见一米多高的高几上,放着一个直径约一尺半的玻璃鱼缸,缸底放了几块鹅卵石,鹅卵石的缝隙间漂移着几根长长的水草,水草间则游弋着几位颜色鲜亮的金鱼…

等等,那几尾金鱼怎么看着有几分奇怪?

九公主禁不住站起身,几步走到高几近旁,仔细一看,“呀,这、这些金鱼和水草都是假的?是布做的?”

“呵呵,九公主果然见多识广,”王绮芳也走到近旁,伸手从鱼缸里捞出一条‘金鱼’,双手捧给九公主,“这金鱼是妾身用做衣服的边角料做的,鱼身下面插着弯好的铁丝,铁丝也用浅色的布条裹好,远远的望去就像鱼游在水里一般。”

“恩恩,果然精巧,”九公主好奇的接过用橘红色缎子缝制的布金鱼,再瞧瞧鱼缸里固定在鹅卵石间的铁丝,笑着点头道:“哎呀,没想到,七娘你的手还蛮巧的呀。这金鱼和水草做的简直跟真的一模一样,若不仔细瞧,还真看不出来是假的呢”

王绮芳见九公主很喜欢的样子,便知道事情成功了一般,她抿嘴笑道,“难得这些粗鄙的小玩意儿能入公主的眼,妾身也就放心了。”

“恩?”九公主又是一愣,她抬起头,疑问的眼神落在王绮芳如玉兰花般清雅的脸上,“七娘,你到底是怎么想的,别打哑谜了,直接告诉本宫吧。”

“是,九公主,”王绮芳连忙欠身应道,“刚才九公主问臣妾,为何说接收那些娘子军是件好事。妾身就细细给公主解说一二。不过,在解说这件事情前,妾身想向公主求个恩典,还请公主准许。”

“恩典?呵呵,王七娘,你终于开口求本宫啦?”听到王绮芳的话,九公主并没有不高兴,反而兴致勃勃的坐回主位,一摆手,大方的说道:“好,那本宫就听听,你堂堂赵二奶奶有什么事求本宫,说吧。只要不违背朝廷的法令,不违背礼数道德,本宫就答应你。”

“是这样,妾身想开一间铺子,求九公主恩准这间铺子可以不缴纳任何赋税,”王绮芳站在一侧,认真的说道。见九公主眉头微蹙,忙继续解说道:“当然,这间铺子不是普通的商铺,店里从掌柜到伙计,以及所有的工人,全部由退役的娘子军担当。获得的利润,除了支付店铺正常的开销外,将全部用于改善退役娘子军的生活和京城鳏寡孤独的福利救助上——”

“本宫明白了,”九公主听到这里,恍然大悟,她深深的看了眼面容沉静的王绮芳,用力点点头,“好,你这个要求,本宫答应了。”

“谢九公主恩典,”王绮芳闻言,连忙屈膝行礼。

“恩恩,这下子本宫全都明白了,”九公主目光从王绮芳身上转移到一旁的鱼缸上,笑着说道,“好你个王七娘,果然是个聪慧的女子。不错,那些娘子军们身体有伤残,但并不是失去了生活能力,恩恩,手受了伤的可以跑跑腿、看看铺子,脚受了伤的可以做做针线活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