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坐在后面临时帐子里的妇人,听到小丸子的话后,站了出来,刚要说话,抬眼看到王绮芳,楞了下,脱口道:“你、你可是王七娘,你的母亲可是出自海城李家?”

第081章 一路同行

“您是?”

能张嘴叫出她的名字,还道出她母亲的娘家,定是熟人。但王绮芳很肯定,她真的不认识面前这位慈祥的妇人,虽然对方看起来很面善。

“孩子,我、我是你的姨妈呀。”

妇人激动的走向前,一把攥住王绮芳的手,眼中泛着泪光,哽咽道:“前些日子,你大哥去看我,还专门提到了你。呜呜,我可怜的孩子,这些年你受苦了…”

王绮芳被妇人一把拥入怀里,她一时没有转过弯儿来,愣愣的说:“您说您是我姨妈,我母亲的妹妹?海城李家的四娘子?嫁到唐家的小姨妈?”

“可不就是我?”唐姨妈轻轻拍了拍王绮芳的背,抽泣道,“若不是你那一双眼睛跟你母亲长得一模一样,姨妈差点都认不出你来呢。”

到这会儿,王绮芳的理智终于全部回笼,她松开唐姨妈的手,深深的看了她一眼,带着几分欢愉,道:“七娘见过姨妈,对了,相公,快来——”

王绮芳扭头冲着哄着孩子的李靖天摆摆手,招呼他带着孩子过来,她还特意跟唐姨妈介绍:“姨妈,这是七娘的夫君辅国公的大公子李靖天,相公,这是我姨妈。”

李靖天把两只小包子放在地上,温文有礼的向唐姨妈揖手,“靖天拜见姨妈。”

“恩恩,果然不错。瑾瑜跟我提到过你,上个月你们成亲,我们府上恰有急事挪不开,也就没能亲自参加你们的婚礼。”

唐姨妈松开王绮芳的手,上下仔细打量的李靖天一番。唔,长得的确英俊,出身又好,能力又强,进退有度,是个好女婿。

唐姨妈是李太太的亲妹妹,未出阁的时候跟姐姐感情甚笃,如今看到姐姐唯一的女儿能有个好归宿,她也替姐姐高兴。

元娘一听这个太太是母亲的姨妈,拉着弟弟妹妹的手,恭敬的给姨婆行礼。

唐姨妈见到三小的这么伶俐可爱,忙让伺候的贴身丫头准备了见面礼,元娘得了串玛瑙珠串,小新哥儿和小丸子还小,则每人得了个平安扣。

这边,唐姨妈也唤来自己的一儿一女给王绮芳一家子见礼。

既然是亲戚,两边的人也开始亲热起来。唐姨妈身边的婆子,很有眼力见儿,看到表小姐那边还没有收拾好安歇的地方,忙吩咐她们雇来的镖师过去帮忙。

王绮芳见众人忙着收拾,也没有搀和,给李靖天使了个眼色,便挽着唐姨妈的手来到唐家收拾好的帐子后,跟姨妈和表妹聊天。

而唐家表弟唐云书,则热情的跟着镖师和家丁们,跑去西侧大殿,帮李靖天整理安歇的地方。

“姨妈,您这是准备去哪儿?”

刚才进大殿之前,王绮芳曾经悄悄数过墙角马车的数量,足足有七八辆。但是看唐家出行的主人一共才三人,即使加上服侍的下人也不会超过二十人,其中还有骑马的,根本用不了这么多马车。她估计,想必多余的马车是用来拉东西。而且这些东西价值还不低,否则不会引来山贼的觊觎。

“呵呵,今年秋闱,你大表哥中了进士,今上隆恩,封了他个翰林学士,留在了京城。你姨丈已经先行进了京,我安顿好家里的事物,这不,带着你表弟和表妹进京呢。”

提起光宗耀祖的大儿子,唐姨妈脸上堆满了笑意,“对了,七娘你这是去哪儿?”后知后觉的唐姨妈,这才想到,她这个外甥女不是刚刚成亲吗,怎么也不在婆家侍奉长辈,却跟着丈夫带着孩子在外面溜达?

“真是太巧了,相公有要事去京城,恰巧我京里也有些事要处理,便带着孩子一起出来了,”王绮芳知道这个时代对女子的要求,更了解到,越是像唐姨妈这般上了岁数的妇人,对自家女儿的规矩看得越重。即使她是唐姨妈的亲外甥女儿,若是被她知道,自己跟相公是顶着‘离家出走’的名义出来的,唐姨妈定会严厉的教训她。

因为,一旦出现了这种情况,长辈们往往不会责备男人,而会质疑她这个做媳妇儿的不贤惠、不孝顺,教唆丈夫对公婆不肖。

“哦?你有什么事?”

果然,唐姨妈听到王绮芳的话,眉头微微皱了皱,带着一丝不悦道:“七娘呀,你现在已经嫁了人,可不能再想以前那般抛头露面了。真要有事,不是还有姑爷吗,姑爷若是忙,也可以找个跑腿的管事,怎么能——”

唐云琴见母亲刚跟表姐相见便开始教训人家,忙悄悄拉了拉她的衣角,笑着提醒道:“母亲,表姐定是给您开玩笑呢,依我看呀,表姐是为了照顾姐夫和孩子才出行的呢,对吧,表姐。”

唉,母亲跟着父亲呆得时间久了,也变得这么刻板。唐云琴心里微微叹息,他们唐家远离朝堂近百年,好容易熬到哥哥出仕,母亲不想着帮哥哥多结交着关系,却上来就教训人。难道母亲真的忘了,她现在教训的这位王家七娘子,曾经被今上封为一品夫人,还跟京中的不少贵人有交情?!

王绮芳听了唐云琴的话,禁不住多看了这个表妹一眼,心说话,噫,这个表妹很精明呀。反应敏捷,说话也得体,看年纪也不过十三四岁,却能有如此表现,真是难得。

唐姨妈也猛然间想到邸报上的消息,心思微转,马上变了语气,顺着女儿搬过来的梯子,笑道:“呵呵,琴儿说的是,我呀,这是见到你表姐高兴,忍不住想起我可怜的姐姐…呵呵,今天咱们娘俩儿相见是喜事,不说这个了。”

王绮芳也连忙点头,跟姨妈谈心的同时,不忘跟唐云琴聊上几句。

天色越来越黑,李靖天指挥着众人将大殿西侧清理出来,从马车里拿出垫子铺好,又支上几顶帐子,把李文和孙嬷嬷他们都安顿好。

这边,王绮芳见唐姨妈眉间带着疲色,也趁机告辞,约好明天一起启程后,带着三个昏昏欲睡的孩子回到自己的帐子里。

一夜无话。

第二天清晨,紫株和清风一大早便起来,从马车里取了锅碗瓢盆等物品,又拿了米、肉和青菜,熬了一大锅青菜肉粥。熬粥的同时,清风又拿出十几个面饼,就着炉火热了热。

“嗬,好香呀!”

唐家聘请的镖师,守了整宿的夜,见天色大亮,精神有些松懈,昏昏欲睡的当儿,忽然闻到扑鼻的香味,精神顿时一振,一个纵身跳起来,凑到大殿中央的灶边,吸着鼻子夸奖道。

紫株看到镖师口水直流的模样,笑了笑,没有说什么,起身又去取了几个小瓷坛子,将破庙里的一张破供桌收拾干净,将瓷坛子里的小菜仔细的倒在碟子里…

“姨妈,表弟,表妹,一起用些早饭吧。”王绮芳伺候老公孩子们梳洗完毕后,又去请了唐姨妈一家,“左右都是一家人,又出门在外,咱们也不用拘泥俗礼到了吧?!”

“呵呵,表姐说的是。”

唐云琴担心娘亲再说出什么训斥的话,忙笑着应道。当她看到桌上摆放的餐点时,禁不住双眼一亮,心说话,这位表姐果然不同寻常呀,出行还这么讲究。

“嗯,就听七娘的吧。”

唐姨妈这次倒没有说什么,七娘说的有道理,这荒郊野外的,有个热汤热水就不错了,真没必要讲究那些俗礼。

客客气气的吃了早饭,唐姨妈邀着王绮芳和孩子们上了自己的马车,其他人则还是照着来时的样子,上马车的上马车,骑马的骑马,两家并在一起,浩浩荡荡的继续赶路。

和唐姨妈聊了一路,王绮芳心里的疑惑越来越大。

好容易出了山区,来到县城,李靖天早已派人去包了个客栈,他们两家人一家一半儿,在黄昏时分住了进去。

“哎,你听说过洛州唐家吗?”王绮芳坐在客房里,一边用棉布巾子绞着头发,一边好奇的问道,“我记得大哥曾经说过,姨丈祖上有祖训,子孙不得入仕,更不得经商,耕读传家。可现在大表哥却入了翰林院,这不是违背了祖训?还有,大表哥只是得了个进士,又不是状元、探花的,怎么就进了翰林院?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隐情?”

“洛州唐家?”李靖天楞了下,揉了揉下巴,努力回忆了下,道:“哦,原来是他们家呀。说起来,这个唐家曾是前朝的天子近臣,颇得李氏皇族的宠信,皇帝更是赐他们国姓‘唐’。自此,唐家更以李唐的忠臣自居。”

提起这个家族,李靖天有些感慨,“尤其是在大周建立的时候,唐家的家主一怒之下辞官回乡,拒不承认武周朝廷,还立下誓言,五代之内,唐家子孙不得入仕。唔,我算算,一、二…呵呵,到你表哥这一代,正好是第六代,所以——”

王绮芳闻言,撇撇嘴,“虚伪!若真是忠臣,为何不随着皇帝一起赴死?不让子孙当官就直接明说嘛,还矫情的弄个五代?”

“娘子真是一语揭穿唐家的真面目呀,”李靖天赞许的点点头,紧接着他又沉下脸,道:“不过,隆庆帝安排唐云奇进翰林院,似乎有些不合常理。等等,唐家、郑家——有问题,朝堂上恐怕又要有新变化了。”

第082章 会长之争(一)

“不止朝堂上有变化,”王绮芳将半干的长发披在脑后,从袖袋里抽出一张纸条,递给李靖天,“喏,你看看吧,咱们家后院也挺热闹的。”

李靖天接过纸条,但并没有打开,他不怎么感兴趣的说:“是不是崔云娘又闹什么了?”

李靖天早在放弃爵位的那一天起,就当自己已经跟国公府分了家,日后也没有打算回枫园住。当然,他会带着妻儿回去看望父母,但不是以主人的身份。

整个国公府都放弃了,他又怎么会在意两个死赖着他的女人?

“不全对,确切的说是崔家,”王绮芳坐在椅子上,颇感兴趣的说,“崔家大舅爷知道你让爵的事情后,立刻派了人来,要接崔云娘回家。还说,他家女儿是来看望姑母的,如今大了,该议亲事了,他家夫人也早就相看好了姑爷,要接女儿回去待嫁。”

李靖天眉端微挑,“好呀,我没意见。反正她们也没有行礼,更没有圆房,只要把国公府的下人的嘴管严了,她们完全可以重新嫁人嘛。”

王九娘和崔云娘进门后,他们夫妇故意躲着不见,为得就是顾忌彼此的亲戚关系,不想把事情做绝。现在,既然人家家里来人接,他也乐意做个顺水人情。

王绮芳勾起唇角,微嘲道:“可惜呀,人家崔姨娘根本不同意,直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既然入了李家门,便是李家的人,死了埋在坟堆里也是李家人的尸体…嗬,瞧瞧,人家这才是忠贞烈女呢。”

王绮芳真是有些无语,作为女人她也知道这个时代女人活着不容易,不想为难女人,所以知道李靖天早有让爵的打算后,便一直躲着不回国公府,给小三小四童鞋留了些面子,好让她们日后可以保全名声离开国公府,再选个好人家嫁了。

哼,现在看来,她还真是多管闲事,人家根本就不领情。

早知这样,还不如就按李靖天说的办,临走之前,直接把两个姨娘送到庵堂里,念上几个月的经,静静心呢。

李靖天冷哼一声,道:“那也成呀,等母亲给你写信问如何处置的时候,你就请母亲把她们送到庵堂或者去后院的小佛堂,好生念念经,沾点儿佛缘,等到能抵住我的命格后,再作打算。否则,一旦有什么意外,我可不管。”

不知好歹,李靖天仅存的最后一丝歉意,也被崔云娘的死缠烂打消耗尽了。

王绮芳苦笑笑,“晚了,咱们这位崔姨娘收拾了行礼千里寻夫的追了来,昨儿一早就出发了。”

“她自己?”李靖天眉毛拧成一团,不悦的问道:“梅剑她们呢,也不盯着点儿?”

崔云娘顶着自己妾侍的身份出行,途中若是有什么意外,影响得可是他李靖天的脸面和国公府的声誉。

“带着一个奶嬷嬷和一个丫头,”王绮芳也有些担心,国公府的人都知道崔云娘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可世人不知道呀,没准儿还会误以为是她这个正室容不得人,害得有情有义的小妾不远千里的要追来伺候夫君呢。

“梅剑她们已经给各地分舵发了飞鸽传书,估计很快就会有消息吧。”

正说着,雷霆敲门走了进来,“盟主,夫人,又消息”

李靖天扬了扬下巴,接过纸条,打发了雷霆下去后,展开一看,失笑道:“嗯,娘子所料不差,这不,消息来了。哦,还有一件事,岳父和三弟被逐出王家了。”

王绮芳一愣,前些日子王瑾珏还亲自跑来帮王玖芳出谋划策呢,怎么不到一个月的功夫,就出了这事儿。

楞了会儿神,王绮芳忽然想到个问题,“额,这样一来,我大哥岂不是要受苦了?”

族长可以不认王名川这个王家子,但大哥却不能不认自己的父亲呀。如果王瑾瑜不管王名川,或许在法律上行得通,在人情lun理上却还是有所亏欠,被那些老学究们细究起来,很容易留下个不仁、不孝的污点。

“是呀,族长和老太太虽然发了话,说是王名川父子已经被逐出王家,便与王家没有任何瓜葛,但并没有说,做儿女的不管亲生父亲,”李靖天也有些为好友为难,他长长叹了口气,道:“尤其是莫言还是以才德俱佳的名义,被王氏家族推荐入仕的。如果被人抓住他在品德操守上有什么不妥,那么他的仕途也就走到尽头了。”

“那可怎么办?”王绮芳好容易等到哥哥从‘家族大业’中安全脱身,终于可以光明正大的重回朝堂,侄儿和侄女们日后也能有个好的归宿,她决不允许大哥一家子的美好未来,被无良父亲拖累,想了想,道:“不如,由我出面帮哥哥安置父亲他们?让哥哥尽快离开清苑返回京城?”

李靖天闻言,沉思片刻,建议道:“不急,我先给莫言写封信问问,看他有什么打算。当然,我会顺便把你的想法告诉他,至于他怎么决定,咱们全力配合也就是了。”

在李靖天看来,王瑾瑜可不是什么善茬,说不准,人家早就有对策了呢。

王绮芳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只好点头同意。

心里藏了心事,王绮芳也就没有游玩的闲情逸致。正好唐姨妈这边也想快点进京,于是两家人不约而同的加快了赶路的速度。

唐云琴坐在王绮芳的大马车里,好奇的打量了一番马车内的构造,当她看到宽敞的车厢、脚下踩着的团花地毯、车座上铺着的厚实垫子,以及车厢壁上巧妙隔开的搁板和吊柜后,禁不住在心底赞叹——不愧是国公府的媳妇儿,连代步的马车都收拾得如此豪华、讲究。

上下仔细打量了一番,唐云琴的目光又落在王绮芳座位边的小几上,桌面上放着个精致的簸箩,簸箩里放满了针线剪刀,她随手摸起两根用竹子磨成的签子,竹签子上挂着一片用白线编织而成的筒子,这种白线她从来没有见过,这个筒子的造型也有些奇特,她不禁好奇的问道:“表姐,这是什么线呀?怪粗的,也不像丝线。还有这个是什么呀?袜子吗?”

“哦,这是棉线,是用棉花纺成的,”王绮芳正跟唐姨妈说着话,听到唐云琴的话后,扭过头,笑道:“表妹果然聪明,这个呀,确实是袜子。呵呵,表姐我拙手笨脚的,女红什么的也不太在行,做不来精致的针线活儿,随便弄些简单的小玩意儿罢了。”

许是私下里被女儿叮嘱过,唐姨妈听了王绮芳自爆其短的话,倒也没有露出什么不悦,反而疼惜的拉着她的手,道:“唉,我姐姐去的早,那个黑心的妇人又奸猾,不肯派人教导七娘,这才让我儿吃了这么多的苦哟。”

说着,唐姨妈又捏着帕子沾了沾眼角,作伤心悲痛状。

王绮芳学不来这些夫人们说哭就哭的本事,无措的裂了裂嘴,含糊道:“都是七娘没用,落了母亲的面子。”

“谁说的呀,表姐太谦虚了,”唐云琴见马车里的气氛有些沉闷,忙举起手里的竹签子,笑着说:“瞧瞧,这么结实、柔软的袜子,岂是没用的人能做出来的?小妹虽然常在内宅,但也听说了不少表姐的故事呢。尤其是那年表姐帮三舅舅‘买树梢’,轰轰烈烈的赢了郑家,一举拿下齐地十三府县的粮食生意,整件事儿跌宕起伏,就跟话本里的故事一般精彩咧。”

唐家不经商,但种地。祖上虽然没有留下多少巨额财富,但好歹也置办下了上百顷的良田。

唐云琴十岁起就跟着唐姨妈管家,对庶务非常了解。

再加上,洛州距离齐地并不远,当年那场粮食战役又牵扯到自己的亲戚,唐姨妈和唐云琴自然很关注。

“可不是,当初知道三弟和郑家打赌,我也悬着心呢,慌忙派人给你舅舅写信,问他还差多少缺口。我们唐家不做粮食生意,但所幸家里还囤积了不少粮食,只可惜我们知道的太晚了,还是没能帮上忙。”

唐姨妈提起这件事,脸上也见了喜色,李昌叔是她的亲弟弟,弟弟有本事,她这个做姐姐的也光彩,在婆家也更有地位。

“哪里哪里,”王绮芳谦虚的笑了笑,道:“那些都是舅舅统筹得当,我一个妇人,哪会做什么生意呀。”

“怎么会?”唐云琴眼中闪过一抹异彩,带着几分试探道,“我听说,表姐可是咱们大周第一位女儒商呢,天子九号儒商,都可以参加儒商业协会会长竞选了呢。”

王绮芳闻言,心里咯噔一下,她之前还和李靖天讨论过唐家,也猜测唐家此次全家进京的目的。如今听到唐云琴的话,她总觉得有些不对劲。

唔,以唐家的家训和作风来说,唐云琴一个未出阁的小娘子,不可能随口谈论他们家向来鄙视的商人。而且,她又特意点出儒商业协会,这里面是不是又什么隐情?

第083章 会长之争(二)

京城,芳菲温泉庄园,哦不,现在应该叫皇家庄园。自从几个月前,王夫人将这个庄子乐捐给朝廷,内府挂职的平安公公正式接管了这个庄子,便禀告了他身后的主子,换了这个威风八面的名字。

而平安呢,作为郑贵妃身边的一个小管事太监,更是一跃成为这个庄子的土皇帝,一边不停的压榨着庄子上的佃户们,一边死死的把着庄上的各种收入——娘娘和公主都说过,只要他把百草园看好,其他的嘛,嘿嘿…

说起来,平安还真是要感谢那位王夫人,之前把这个庄子打理的这么好。别的不用说,单庄上用温泉浇灌出来的反季水果和蔬菜,就让他大赚了一笔。虽然这些钱,一部分要交回宫里,一部分要孝敬静薇公主,剩下的才是他的。但,有他守着庄子,庄上收入多少,还不是他说了算?

也不过区区几个月的时间,平安便攒下了一大笔钱,如果不是前些日子被三公主绑到府上羞辱了一回,养得汤圆一般白白胖胖圆圆润润的平总管,还真觉得自己的小日子快乐似神仙咧。

一想到三公主周身散发的煞气,平安就忍不住打个哆嗦,连带着看驻守庄园的退役娘子军也不怎么顺眼。

唔,不行,庄园里什么都好,就是这些脾气又臭又硬的男人婆太碍眼,过两天回宫里送药材的时候,他得给娘娘透透风。

平安睡过午觉,命人抬了张矮塌放在花园的大树荫下,细长的双眸扫过门口站立的娘子军,不怀好意的算计着。

“不好了,公公,大事不好了”

一个贼眉鼠眼的枯干小厮,跌跌撞撞的跑了过来,来到树下,喘着粗气尖声喊道。

“放屁,本总管好着呢,”平安眯着眼正想事儿呢,耳边忽然传来几声惨叫,吓得他险些滚下矮塌,狼狈的从矮塌上爬起来,抬手就给了小厮一个耳光,恶狠狠的教训道。

“哎呦”小厮被打得趔趄了两步,捂着红肿的脸颊,这才记起这个死太监不喜欢人家叫他公公,心里委屈的不行,苦哈哈的说:“小的该死,小的该死,平总管恕罪”

“哼,没规矩的东西,”平安一甩袖子,坐在榻上,没好气的说:“说吧,到底发生什么事了?”

“回、回总管,是百草园里出事了,原本应该成熟的草药不但没有长好,反而、反而——”小厮见平安瞪大双眼,一副要吃了自己的模样,吓得吞了吞口水,声音越来越小,结结巴巴的缩在那里当鹌鹑。

“反而什么呀?你个没用的东西,给我说”

平安一听是最重要的百草园出了问题,顿时吃了一惊,腾地站起来,一把揪住小厮的衣襟,厉声喝问道。

“有的黄了叶子,有、有的沤坏了根,有的…公公,饶命,小、小的…”小厮被肉球一样的平安提了起来,离地的两脚不停的踢腾,脖子被衣襟卡得死死的,满脸通红,直翻白眼,眼瞅着就要被平安活活勒死。

平安听了这话,两眼发直,双手也慢慢松开,他脑子里不断闪现着娘娘的训斥和公主的叮嘱,以及前几天被杖毙的丹房小宫女,那双死不瞑目的眼睛,还有大片大片的鲜血…

平安仿佛想到了什么,用力踢开面前颤抖的小厮,拼命的朝百草园跑去。

百草园的事,王绮芳并不知道,即使知道了,也会了然的点点头——百草园本来就是为空间打掩护才兴建的,如果不是她经常用空间的泉水浇灌,那些不分地域、不分时节逆天移植来的草药早就死光了,更不会有什么神奇药效。如今离了泉水的浇灌,那些草药能撑到现在才出问题,已经是给平安面子了。

这会儿王绮芳正在跟唐姨妈母女,一边喝茶吃点心,一边悠闲聊天。

“呵呵,表妹过誉了,我是个什么样子,我自个儿还不清楚呀。”王绮芳端起白瓷茶盅,挡在面前,掩住嘴边的一丝玩味,道:“咱们都是亲戚,也就是一家人,我呢也不怕丢脸就有啥说啥,天字九号儒商铭牌本来是我前夫赵家二少爷的,如今给了我,也不过是暂时保管,日后小新哥儿长大了,还是要传给他的。”

这话倒也不是谎话,王绮芳早就想过,她从赵家得来的一切,全都留给三个孩子。

因为是心里话,王绮芳说得很坦然,饶是唐云琴也没有看出什么端倪,只见她楞了下,然后微微一笑,道:“原来是这样呀。对了,小新哥儿不是正在启蒙吗,表姐准备日后让他经商?”

唐云琴听王绮芳说过,后面马车里安置着小新哥儿的先生,据说是什么神通、才子,她向来不关注这些,并不在意,倒是二哥听了表姐夫的话,激动地当场就跑去拜访那位先生。现在,更是赖在李先生的马车里,恭恭敬敬的陪先生说话。

王绮芳笑了笑,这个话题她就不好跟一个未出阁的小娘子讨论了,只是淡淡的说了句,“小新哥儿日后如何,现在还不好决定,只是认几个字罢了。”

认几个字?唐姨妈依然一副笑眯眯的模样,心里却暗道,识几个字还用得着请堂堂解元公来当先生?看来,她这个外甥女儿果然像亲家太太信里写得那般精明能干呀。

王绮芳不想总谈论自己,起身给姨妈和表妹倒了杯茶后,关心的问道:“表妹今年十四了吧?呵呵,表妹出身,才貌俱佳,又精通庶务,就是不知便宜了哪家小郎君?”

“表姐…”

唐云琴故作羞射状,半垂粉面,掩住眼底的精光。

“哎呀,七娘是你表姐,都是自家姐妹,有啥不好意思的呀,”唐姨妈宠溺的拍了拍女儿的胳膊,转头笑着对王绮芳说,“琴儿去年定的亲,夫家是京城天字六号儒商郑家,跟贵妃娘娘是出了五服的族亲。”

说到这里,唐姨妈好像忽然想到外甥女跟郑家不和,忙补充道:“不过,我这亲家祖辈都是儒商,和郑国丈来往并不多。”

琴儿说过,唐家跟郑家联姻的事,只要有点门道的人都能知道,没有必要瞒着七娘。再说了,她也没有说谎,亲家和郑国丈虽然是同族亲戚,但关系很远。

不是说郑国丈看不上亲家,而事实上是,亲家的曾祖父当儒商叱咤商场的时候,郑国丈的祖父还在不知哪个犄角旮旯做小买卖呢。如果不是当宫女的郑贵妃爬上了龙床,生了皇子,郑国丈这一支哪有现在的风光。

琴儿说的没错,亲家虽然是儒商,但好歹也是百年望族,远比那些暴发的新贵有底蕴。

“天字六号儒商?可是出自范阳郑家的郑三老爷?”

王绮芳努力回想了下,脑海中浮现出一个模糊的影子,她点点头,唔,说实话,范阳郑家也是郑家的分支,关系远了些,但也算得上名门世家,远比郑国丈的那一支清贵得多。唐家跟郑家联姻,倒也算得上门当户对。

“没错,正是郑三老爷的嫡次子。”

唐姨妈一直不错眼的盯着外甥女,见王绮芳脸上并没有露出不喜,心里松了口气,她见到七娘后,还有些担心七娘会误会唐家跟郑贵妃有了牵扯,进而影响到亲戚间的情分。

“嗯,若是他们家的话,倒也配得上表妹,”王绮芳笑意更浓,亲昵的拉着唐云琴的手,抬头看向唐姨妈,道:“什么时候成亲?我给表妹添妆。”

原来如此,李靖天曾经说过,天字号儒商里,有资格、有能力争夺会长之位的便是郑家和崔家。

唐云琴是郑家未来的儿媳,她关注儒商业协会会长之争,倒也是常理。

王绮芳虽然不喜欢沽名钓誉、假清高的唐家先祖,但对姨妈还是有些好感,哥哥已经给她来了信,说是又从姨妈那里借来了宝盒,并拓下了盒底的花纹,不管能不能凑齐藏宝图,单凭唐姨妈如此信任王瑾瑜,接连两次将嫁妆出借,她和哥哥都要领这份情。

“不急,等我们安顿下来再说。”听到王绮芳这番不见外的话,唐姨妈彻底放心了,开始说起其他的事儿:“哎呀,一晃十几年了,总算又能见着大哥了。”

有个嫡亲的大哥在京城做官,儿子的仕途之路也会更坦荡,自己在婆家也更有地位。唐家蛰伏了上百年,朝中早已没有了什么人脉,京中风云变幻,多结交些关系最重要。这也是她不想跟外甥女儿生分的原因之一。

“母亲常说,两位舅舅都是极好的人,可惜我年纪小,只去给三舅拜过寿,还未曾给大舅和大舅母请过安呢。”

唐云琴也悄悄松了口气,刚才她故意把话题往儒商业协会上引,为得就是趁机将自己跟郑家的关系说出来。免得日后表姐和郑家争夺会长之位,再从他人嘴里知道这层关系,表姐和唐家难免会有猜忌。

正如老爷所说,唐家刚刚出山,不能有半分差池,忠义夫人和侠客盟盟主都不只是个称谓,他们背后的势力即使不能为唐家所用,也不能成为唐家的阻力。

第084章 会长之争(三)

赵永年最近有点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