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军把女儿抱在腿上,对儿子点点头,“恩,海峰学的是挺快。”

林海峰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被父亲表扬。以前不是被说调皮不懂事,就是被呵斥不许欺负妹妹。但这两天,自从妹妹病好了之后,他先是和妹妹一起摆脱了讨厌的大伯一家,每天被妹妹崇拜的看着,现在还被父母表扬。

这种感觉真的是太好了,原来念书也不是件很困难的事么!

有了动力的林海峰,第二天吃完早饭也不跑出去玩了,而是拉着妹妹,坐在井台上一起看书。要去田里的林建军和崔荷见此相视一笑,混上上下充满了干劲!

若梅见第一步达到了,紧张的心终于放宽了点。现在她每日出了陪着哥哥读书之外,剩下的就是绞尽脑汁的想着致富的法子。林家现在实在是太穷了,单单穷倒是没什么,关键还在于父母的态度。

他们是土生土长的庄稼人,面朝黄土背朝天。前世即使她和哥哥有钱了,父母也依旧住在这个农家小院,直到后来她出事,他们才来城里住着。

若梅还是有些生意头脑的,不过前世她们是靠生物制药发家的,专利由她和导师共同持有,加上冯少的庇护,他们发展的很快。但今时不同往日,二十年后那种模式完全不适应现在的农村。

经商向来是有风险的,弄不好不仅不赚钱,还会赔的血本无归。没有好的项目和完整的打算,赚钱这种事着实不能着急。这样想着她也不急了,每日跟着哥哥念书,直到这日,妈妈带着她去逛庙会。

作者有话要说:

第六章

八三年那会儿,整个国家改革开放才五年,农村更没啥娱乐活动。一年一度的庙会,是农村人翘首盼望的事。

庙会在秋季举行,忙碌了一个春夏的农村人卖了粮,手里有了余钱,也乐意带着全家人乐呵乐呵。一贯宠孩子的林建军也是如此,一大早一家人简单的吃了早饭,他推出家里那辆大金鹿的自行车。

林若峰看到车子就趴了过去,小手攥着黑色的把手,跃跃欲试。林建军打下车撑,把他拉到一边。

“爸,让我骑一下吧。”

“不行,你这么小可别摔了。”

“爸,求你了。”

“还想不想去赶会了?”

林海峰立时萎了,崔荷抱着女儿斜坐在后座上,海峰坐在前面的横梁上,一家四口往镇上赶去。半路他们遇到了村长一家,隔着大老远,李桂香就与崔荷打招呼。

“大妹子,你们也去赶会?”

“带孩子们去看看。”

若梅乖乖坐在妈妈腿上,一个眼神都没给坐在车梁上,冲她傻笑的赵文瑞。余光看到他满脸失落和不解,她心里有些快意。她和赵文瑞称得上青梅竹马了,前世她万万没想到,当初求婚时山盟海誓,流产时指天发誓照顾她一辈子的男人,最后竟然为了小三对她动粗。

“小强这么乖巧,你怎么就容不下他呢?梅子,咱们认识这么多年,我真没想到,你会是这种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人。柳柳忍着母子分离,把孩子送到咱们家,你就是这么对他的?”

这就是赵文瑞的原话,相识多年竟然因为小三的几句话质问她,不听她的解释还出手动粗。虽然是小三陷害,但自己理亏还动手的赵文瑞,实在是不折不扣的渣男,同时也是伤她最深的人。如今时过境迁,曾经满腔的爱意早已化为复仇的怒火。

她低下头握紧双拳,感觉到后背妈妈的温度,她的心情稍微放松。一切都已经过去了,现在她可以从头再来!

“那天的事也怪不得谁,大妹子还是去跟老人家认个错…”

怎么说到这茬了,从回忆中清醒过来,若梅摇着妈妈的袖子,“妈,大堂哥会打我,咱们不去奶奶家。”

前面的海峰也闹腾,“妈,我也不去,等我能打过大堂哥了再去!”

李桂香好不尴尬,坐在前面的赵文瑞也嚷嚷起来,“爸爸,林海涛就是爱打人。小梅子那么小,肯定会被他欺负的。”

赵学泉瞪了儿子一眼,扭头朝媳妇说着,“当着孩子乱说什么呢,建军别忘心里去,文瑞妈就是心直口快,人倒是没什么坏心。不过林婶那边,母子哪有隔夜仇?”

“都是街坊邻居的,这么点事我怎么会往心里去。村长和嫂子说的是实话,我只是怕娘看到我不高兴,咱们做儿子的只求娘高高兴兴,哪天娘消气叫我了,我一准过去!”

若梅知道父亲说的是真心话,她也没求两家彻底不往来,毕竟住在一个村里,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不过她也知道奶奶那性子,可不是一般的倔强,爸爸虽然看着好说话,但真惹恼了他,那可就难办了。不过村长这一家,李桂香和李桂花可是亲姐妹,以后可真得好好注意。

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没一会也到了会场。出了刚才的事,即使赵文瑞一再嚷嚷跟若梅海峰一起玩,两家子还是分开了。

兄妹俩一人拿着一块大米糖,一家四口走进了会场。此时刚刚九点,路边草叶子上的晨露还没有完全蒸发,但会场里已经是人流熙熙攘攘。林建军抱着闺女,崔荷牵着儿子,一家人在人流中穿梭。

买了一对石膏雕刻的小狮子,四人走进了马戏大棚所在的地方。蒙古包似得棚子外面,有人在表演杂耍,有人表演马戏。

“妞妞想看什么?”

看着这些粗糙的表演,若梅有些没精神。这次来赶会,她主要想出来转转,找找什么适合家里的营生。

“哥哥看什么,我就看什么。”

林海峰早就忍不住了,“我要看猴子和老虎,妹妹那个可好玩了。”

若梅齐全海峰一票,顺利成章的全家去看马戏。买票入场坐好,没一会马戏就开演了。若梅前世虽然看过世界各国的表演,可重生后家里只有一台收音机,坐下来慢慢看着,渐渐觉得也有点意思。正要进入状态,旁边一个小男孩引起了她的注意。

他看起来和哥哥差不多大的年纪,穿着一身海军装,皮肤白白的小分头梳得一丝不苟,一看就是家境富裕的孩子。此刻他手里捧着一个透明塑料水壶,水壶里面不是常见的凉白开,而是白白的牛奶。

牛奶!若梅脑中灵光乍现,她们村所在的县直属于京城,比起其他地方还是先进许多的。而这个时候,县城里应该已经有人开始给孩子订牛奶了。而且养牛也是比较接近务农的一种,父母应该比较容易接受。

“爸爸,我也要喝那个。”

“是奶粉啊,等会看完马戏,爸爸去给妞妞买。”

“那个看起来好粘稠,好像不是奶粉!”

他们的座位离小男孩的不远,小男孩听到有人讨论,好奇的转过头来,大大的眼睛盯着若梅。若梅这才看清他的容貌,唇红齿白,一身蓝白相间的海军装,像极了电视里的童星。

“小哥哥,你喝的什么?”

小男孩张口,用标准的普通话脆生生的回道,“爸爸给我买的鲜牛奶。”

若梅冲爸爸露出了果然如此的表情,抱着小男孩的男人扭过头来,眼中露出惊讶,“林建军!”

“李明举,还真是你,怎么回来了?”

“前阵子不是迁坟么,父亲让我回来办这事。好些年没见了,这是你家孩子,都这么大了?浩辰,来叫叔叔。”

“这是我儿子海峰,今年五岁。女儿妞妞,大名若梅,今年刚三岁。海峰若梅,向李叔叔问个好。”

精致的小男孩乖乖的叫了声叔叔,若梅和哥哥也照做了。李明举趁机递给他们一人一瓶鲜奶,崔荷连忙拒绝。

“孩子喜欢就拿去喝。”

崔荷也不好再推辞,拿出一块大米糖递给李浩辰。

若梅插上吸管,喝了一口递给爸妈,“爸妈也喝!”

“你家孩子可真懂事。”

夫妻俩扛不住女儿坚决,接过来抿了一口。可别说,这鲜牛奶还真比奶粉味道好,不好意思的看了下对面的李明举。

“明举,这鲜牛奶多少钱一瓶?”

“这东西不算很贵,也就两块来钱吧,来的时候孩子奶奶要给带上的。”

李明举说得轻松,林建军和崔荷心里很惊讶,今年麦子才涨价,一斤也就三毛钱。他们家四口人分了八亩地,一年到头也就落个千把块钱啊。这么小一瓶牛奶,竟然要两块多。

“明举,这,多少钱我们还是给你吧。都是妞妞不懂事,这东西实在是太贵了。“

“我和建军从小就认识,嫂子还跟我客气什么。这也是我娘给带上的,要是让她知道给林叔的孙子收钱,那还不得跟我生气!”

若梅心中纳闷着,前世没听爸爸说这位李叔叔啊。她耐下性子听着大人说话,没一会就全明白了。这位李叔叔来头还真不小,他的父亲是抗战时期的老战士,爷爷当年是他的司令员。

大伯和父亲是生在城里的,尤其是父亲,和同龄的李明举一起长大的。只是六七十年代那会儿,爷爷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争做社会主义一块砖,农村需要农村搬。告别老首长,拖家带口回了乡下老家。

初见面时还有些生疏,没过一会两人已经熟练的聊起来。这几日教孩子算数,渐渐从走出阴影的李父,看到儿时挚友,终于彻底抛去了阴霾。而三四岁时城里的日子,也渐渐在他脑海中复苏。

若梅拉着哥哥,和新认识的李浩辰说着话,心思则是注意着大人们说的话。原来爸爸还有这么一段过往,前世她从来没听说过。这样一来,劝服父母的把握又大了一些。

作者有话要说:

第七章

遇到儿时的朋友,终于消除了林建军几个月来的抑郁。若梅见父亲神情放松起来,松了一口气,对李叔叔也多了份感激。

“李叔叔,城里的小朋友都喝鲜牛奶么?”

若梅睁着大大的眼睛,长长的睫毛忽闪忽闪的,好奇的问着李明举。她从小就可爱,想要讨好一个人还是很容易的。

最先被萌到的不是李明举,而是李浩辰,马戏结束后他自觉的走到了若梅右边,一直好奇的打量着她,现在更是自告奋勇的回答,

“我们院里的人都喝,以后妹妹也跟我一起喝。”

“好啊。”

李浩辰见此大胆的抓起那双小手,“就这么说定了。”

“妞妞!”

听到妈妈的声音,若梅扭过头,无辜的看着她。

“让你笑话了,”崔荷歉意的对李明举说着,“妞妞,咱们这里没有卖鲜牛奶的。”

“那我们家养奶牛,妈妈讲的故事,牛奶是从奶牛身上挤出来的。”

林海峰挤过来,把妹妹的手抢救出来,也附和着,“妈,咱家养奶牛。”

“小孩子瞎说什么呢?!”

崔荷嗔怪着,满脸疼爱的抱起女儿。若梅乖乖的不吱声了,她明白妈妈的心思,父母都想给儿女最好的,看着别人家的孩子吃穿用度比自家的好,他们心里肯定很不是滋味。

“这没什么,妞妞和海峰都很懂事。海峰,你家孩子还真说对了,现在养奶牛还算赚钱。”

李叔叔真上道,若梅想着抬头用湿漉漉的大眼睛看着李明举。若是一般农村的土孩子,这表情肯定很平常。偏生若梅从小就玉雪可爱,虽然农村风吹日晒的,她身上穿的也是普通的花褂子,但那张精致的小脸做这表情还是很萌的。

显然李明举被萌到了,鬼使神差的继续说了下去,“其实城里的奶也是农村送上来的,给我们家送奶的王伯,这两年自己盖起了砖瓦房,还给儿子也盖了。”

林建军听后,心里触动很大。虽然离开城里的时候还小,但那种与农村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还是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二十多年的穷日子过下来,他以为一辈子也就这样了。但现在他有了儿子女儿,不为自己他也得为他们想想。

看林建军若有所思,李明举和崔荷都没有说话。至于三个小的,林海峰和李浩辰则是抢着想要靠近崔荷怀中的妹妹,若梅低头露出了狡黠的笑容。

一路无话,两家骑着大金鹿一起回了村子,一直到进屋林建军才开口。

“妞妞和建军玩的高兴么?”

若是忽略父亲那僵硬的表情,此刻他还真是个关心儿女的爸爸。偏生若梅看出来了,现在他心里一定很乱。

“高兴,还要去!”

林海峰兴致也高着呢,“高兴,有牛奶喝!”

看着父亲瞬间更僵硬的脸,若梅识趣的拉起哥哥,“哥哥,咱们吃大米糖去。”

一直到吃完晚饭,家里的气氛都怪怪的。拉开电灯泡,崔荷继续教俩孩子认字,几个月下来他们拼音已经不成问题了,十以内的加减法也都会了。

翻开语文课本,正好翻到奶牛那一页。崔荷有点尴尬,看着可爱的儿子女儿,又坦然了。

“妞妞很想喝牛奶?”

机会来了,若梅点点头,“想,哥哥也想是不是?”

林海峰也点点头,“妹妹想喝,我也想喝。”

“妈,李叔叔说牛奶可以赚钱。赚了钱后,就可以买电视盖大房子!”

直白的童言稚语,最容易打动人心。若梅这段时间安静乖巧,第一次提出要求,林建军和崔荷不自觉的就很重视。

“时间到了,都睡觉去吧。”

若梅被哥哥牵着,到院子里刷了下牙,乖乖地躺在床上。迷迷糊糊中,听到外面一声长长的叹息。

“孩子妈,都是我没用。”

“说啥呢,村里人日子不都这样的。不过明举说的养奶牛,我觉得还行,要是不赚钱咱们再把牛卖了,也亏不到哪儿去。”

“可是一头牛,得好几百块呢。”

“不行我去找我爹要,我兄弟手里还有点积蓄。”

“麻烦岳父和大舅兄的已经够多了,咱们现在要的,可不是小数目。”

听到这若梅眼眶有些湿润,父母真不容易,同时她对奶奶的怨恨更深了。全家这几年的收入,就地里打点粮食。除了一家人吃穿,还了她超生的罚款,其余的基本都交回去做了赡养费。可奶奶一个老人家能用多少,余下的还不是都给了堂哥堂姐做了零花钱。

拿爸妈的钱养着大伯家的孩子,还把所有的积蓄都给了大伯,她爸爸不会是抱来的吧?这个想法一出来,虽然明知道是假的,但她有点可乐又有点确信。

胡思乱想着,她继续听着外面的动静。

“我爹开着窑厂,这些钱还是能拿出来的。我哥也不是那种人,不是我嘴碎,大伯这一家子,咱们还是少往来的好,再说这么多钱肯定借不出来。”

“我哥,当时来乡下的时候他已经十岁了,过惯了那种日子…”

“哎,他是大少爷,他儿子也是大少爷。”

“孩子妈,是我…”

林建军支支吾吾的,崔荷坐到他身边,“我没怪过你,咱们有手有脚,不贪老人家那点钱。我一直是这么想的,该养老咱们养老。只是这些年你也做的够多了,那件事怪不得你,以后可别半夜起来抽烟了。”

听到这若梅抿嘴一笑,妈还是那么聪明,这下她可以放心了。转了个身盖好被子,听着旁边的小床上哥哥的呼噜声,她甜甜的睡着了。

作者有话要说:一直想怎么在小孩子的角度说出这件事,然后就卡文了~

问了父母很多80年代的事情,90年那会结婚的彩礼也才500块,人民币购买力还是很强的

第八章

说干就干,第二日吃完早饭,崔荷就带着若梅回了娘家。

崔荷的娘家就在邻村,骑着大金鹿自行车,若梅坐在前梁上,穿过一片片只剩秸秆的农田,没一会就到了。跟着妈妈一起进了四合院,入目的就是石榴树下,舅妈正拿着菜刀在杀鸡。

“妹妹今天怎么回来了?”

崔荷把带来的鸡蛋和大米糖放下,“来看看娘,嫂子怎么杀鸡,家里来人了么?”

“舅妈。”

“妞妞也来了啊,雯雯在屋里呢,你们一起去玩。妹子,家里刚来了个人,娘说中午炖鸡汤,你们留下一起吃。”

“嫂子,这怎么好意思。妞妞,跟你雯雯妹妹玩儿去吧。”

若梅点头推开门走了进去,房门口姥姥正在洗菜,再往里看背对着她一个穿白衬衣的年轻人、姥爷和舅舅坐在沙发上,旁边小沙发上那两个小人,这,

不正是雯雯表妹和李浩辰么!

那背对着他的人,是不是李叔叔?

“妞妞怎么来了?”

“姥姥,我帮你洗菜。”

姥姥的老脸笑出了褶子,“小孩子别做这事,跟雯雯和浩辰玩儿去。对了浩辰你认识吧,就是你李叔叔家的孩子。”

话音刚落,那边传来一声清脆的男童声,“妹妹!”

这样一来,沙发边上说话的三人都扭过头来,果然是李叔叔。若梅站好,朝三人问好。

“姥爷、舅舅、李叔叔。”

“妞妞来了啊,雯雯还记得么,这是你姑姑家的表姐。”

“姐姐。”

若梅上前,看着身穿粉红色条绒衣服的小不点。舅妈多年未孕,去医院一查才知道是不孕不育。全家伤心不已,但这事舅妈最伤心,而且这些年她一直很孝顺老人家,也把舅舅照顾得很好,所以家里没人肯责怪她,只是安慰着她。但是家里得有个孩子啊,无奈之下,姥爷做主收养了一个孩子,就是这个雯雯表妹。

不过虽然是收养的,但妹妹很可爱很孝顺,从小学开始就帮舅妈干力所能及的家务,长大了即使知道自己是收养的后,也没对舅舅舅妈产生隔阂。

前世她跟这个妹妹一直关系不错,不过后来大学毕业后她南下工作,她也结婚有了自己的事业,两人之间的联系渐渐少了起来。现在看到她,那些年一起玩洋娃娃、一起逛街买一模一样的衣服、一起追某个外国明星的记忆浮现,熟悉的感觉又回来了。

虽然招呼着她,但姥爷抻起脖子往门外边张望,崔荷刚好进来,牵起她和李浩辰,“你们先玩,妞妞不要吵到大人说话。”

“爹、哥你们都在啊,小李也在啊,妞妞这孩子吵到你们了。”

见到女儿,姥爷脸上的笑容更灿烂,李明举站起来点头示意。

“妞妞很乖,刚进门就对我们问好,嫂子你也坐。”

若梅爬到大沙发上,李浩辰也跟着爬上来,雯雯看多了一个小伙伴跟她玩更高兴,三人在沙发扶手上搭起了积木。她有一搭没一搭的玩着,实则竖着耳朵听大人们的谈话。果然不出她所料,在妈妈去帮姥姥做饭后,李叔叔没一会就说到了正题。

“崔叔厂子这些年效益不错吧?”

“也就多赚两毛钱养家糊口。”

“咱们都是老街坊了,国家自从改革开放后,国企也在蒸蒸日上。地方上这些小企业,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些党和政府都记得。但是…”

到重点了,若梅把最后一块积木搭上去,笑眯眯的看着妹妹,实则集中起了注意力。

“国家有意做大做强企业,所以…”

“明举,我和立华都明白你的意思。但是我们老崔家你知道,全家人的生技就靠着这个窑厂,而且厂里那么多工人。国家可以给我补贴,但是工人的补贴怎么办?他们大多上有老下有小,这附近的厂子又不多,少了这份收入,我活了一辈子,不想在半截身子入土时做出对不起大家伙的事。”

“崔叔高义。”

“我爹和我也不是没想过自己,但是那么多人要吃饭,国家给的补贴只是一时的,而且那钱实在不多,那么多人我们也没办法。明举你能不能跟上面说说,看看还有啥别的办法?”

“这,政府也在积极的考虑,毕竟党和政府是想让大家的日子变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