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还用你说,要不是她老人能中风么?”

“真是养了一窝白眼狼。”

“以后让孩子离海涛远点,省得学坏了。可怜建军一家啊,海峰和梅子倒是不错,就不知道以后会不会学坏。”

几家邻居凑在一起晒太阳,你一言我一语的。声音传到李桂花耳朵里,她心中的郁气正没处发。左右她没什么好名声了,也就豁出去了。抄起竖在墙边的扫帚,朝着门外走去。

“吵什么吵,我娘还病着呢,需要清静。”

人群作鸟兽散,不过李桂花的名声是更不好了。没等林建国发话,一直守在床边的海涛,把手从奶奶手里抽出来,把李桂花拉过来。

“各位叔叔婶子对不住,奶奶现在身体不好,我妈也是怕她休息不好。”

散去的人群脚步慢了些,有些老人回头瞅了眼海涛,眼神有些赞许和欣慰。

虽然邻居都走了,但李家院中的气氛还是有些凝重。林建国刚刚有些放松的脸色,再次紧张起来。街坊邻居都那么说,他们一家以后还要不要在村里做人。

“爸爸,你别生气,以后我好好孝顺奶奶。”

“臭小子!”

林建国给了儿子一拳,海涛不闪不避,硬生生的受下了。想起舅舅给他分析的那些话,

“海涛啊,舅舅知道你心里不服气,但是以后你还得在村里生活。人活这一辈子,除了吃穿,不就活这个名声么?咱们家不愁吃不愁穿,你爸爸不养你舅舅也养得起你。但是这样,你天天被人指指点点的,活得高兴么?”

“你也十五了,有些道理该给你说了。听舅舅一句话,以后对你弟弟妹妹好点,不要什么都抢最好的,你要是被他们抢了东西,会高兴么?你们是亲兄妹,兄弟齐心其利断金,拧成一股绳还怕你二叔家那俩孩子?这次的事是栽在你二叔家那俩孩子身上了,你要是恨的话,也得先积蓄好实力,再想着报复的事?实力是什么,还不是钱财和人的能力。你是你爸爸的儿子、你奶奶的孙子,回去认个错他们就原谅你了。到时候,他们的一切不还是你的?”

半个月的时间,足够他想明白了,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这次他认栽了,不过总有一天,他会连本带利的收回来。掩去了眼中的仇恨,他跪在了来太太床前,

“奶奶,我知道错了。”

看到这一幕,若梅皱皱眉。上辈子这个堂哥,从头到尾就是个炮仗,性子粗鲁,脾气一点就着。没想到现在,他竟然能做出道歉的事情来。想起半个月前他那仇恨的眼神,若梅绝不相信现在他是真的变得知书达理。这半个月他住在舅家,依李三那十里八乡出了名的有心眼,怕是也教了他不少吧。

重生这辈子到这儿,四年的时间她改变的事已经够多了。她们一家在变,相应的海涛有些改变也不足为奇。只是如此,她不该再用一成不变的目光,去看待其他人。小心驶得万年船,她还是谨慎些的好。

作者有话要说:极品亲戚写到这,差不多要开新副本了。老让他们露脸,我都写的抑郁了~

35第三十五章

因着老太太生了大病,这个新年林家过得格外冷清,只在三十、初一、十五各放了一挂鞭炮。

不过随着李桂花的大嘴巴,若梅一家要搬家的事也传遍了临近几个村。有时候若梅觉得她真佩服李桂花的勇气,在全村人的指指点点下,她都能照常进进出出。

不过现在麻烦来了,这可是轰动全村的大事。毕竟中国人、尤其是北方人安土重迁,农村人更是其中最坚守这一条。临近几个村子近几十年来,还是第一次有人家搬走。

要不是碍着林建军无私的传授了养奶牛的技术,怕是现在那些眼红的人家,会找出各种借口来找茬。不过现在,他们也快忍不住了。

“建军啊,听说你们要搬家?”

“是啊,赵叔忙着那,你吃了么。”

“不忙,你们家这日子是越过越好了,只是这一搬家,你娘那边可怎么办?”

“我们就住县城,骑自行车最多一两个小时也就回来了。”

“哦,那可真是好事,你那房子花了多少钱啊。”

“钱倒是不多,不过大多数是我大舅兄给垫上的,赵叔你也知道我们家的情况,这些年真是全靠了孩子妈一家。”

似乎是想起了前几年那些事,老头一阵无言,“建国家也是,不过总归你们是亲兄弟。”

“赵叔说得对,要吃饭了,我先回了。”

“哎,都吃饭去。”

诸如此类的对话不胜枚举,林建军本来是对老太太有些愧疚的,可崔荷这些年也不是白过的。尤其是今年,两口子的感情越来越好,加上她娘家顶用,半夜崔荷吹点耳边风,他也就想明白了。

这些年下来,他真的不欠娘什么了。虽然娘生了他,但他讨饭十年养活了全家,而且一直到现在他还是不住地往那边送钱送东西。这样的情况说出去,怎么都不是他理亏。想通了之后,面对问问叨叨的村里人,他更加的理直气壮。这种堂堂正正的态度,到时让街坊们说不出太多的酸话来。

与林建军比起来,若梅和海峰在学校里,则是收到了一大波羡慕的目光。小孩子感情总是最直白的,虽然以林若丽为首的几人时不时的给找点麻烦,但其实都没用若梅开口,就让她们碰了一鼻子灰。

“不就是搬去县城里么,有什么好得意的。”

不等若梅开口,她后面脑残粉就迫不及待的要立功了,“林若丽你说什么呢,谁不知道你妈想要你去妞妞家住,然后一起在县城里读书。”

“赵虎你…”

林若丽涨红了脸,赵虎却讨好的看着若梅,“咱们村里谁不知道啊,你妈是个大坏人,气得林奶奶躺在床上不能动。”

“不许说我妈。”

林若丽生气了,随手抓起铅笔盒往赵虎身上戳去。当着若梅的面,赵虎要是被她的“大仇人”欺负,那还不得丢尽了脸。小男孩和小女孩扭打成一团,不过林若丽哪是赵虎的对手,三两下就被打倒在地,衣服上沾了一大块土。

“老师来了!”

小孩子们哄闹着,老师走到最前面,周围围着一大波孩子。

“怎么回事?”

一直想劝架的赵文瑞开口了,“老师,是丽丽说了妞妞几句,然后虎子帮忙说话,两个人就打起来了。”

若梅看了赵文瑞一眼,这个年赵学泉一家在南方过的,算起来她已经有两个月没见过这渣男了。现在听他这话,似乎已经完全倒向海涛那边了。看来这两年,表兄弟之间相处的还不错,这样她就放心了。

老师见多了这种事情,而且说话的小朋友不止赵文瑞一个,她很快就还原了事件现场。其实她挺看不起林建国一家的行为的,大家都是人生父母养的,不孝顺也就罢了,总不能把老人家给气病了啊。加上若梅和海峰品学兼优,是给她长脸的好学生,所以她心里的天平理所当然的有所倾斜。

“丽丽先起来,有话好好说,不要随便打人。”

“呜呜呜,老师偏心。”

林若丽身上疼,又被说了一通,委屈的哭了起来。若梅见此脑子一转,上前拍了拍她膝盖上的土。

“丽丽姐姐,你别哭了。虎子,丽丽姐人一直不错,奶奶是大哥和大伯母气病的,与丽丽姐姐无关。老师说的对,怎么都不该动手,男孩子该让着女孩子,你说是不是?”

作为若梅的脑残粉,赵虎的守则就是:妞妞说的都是对的。他点点头,“妞妞说得对,丽丽是我不对,我不该推你的。不过你也不该拿铅笔盒戳我,咱们听老师的话,以后都不打架了。”

当老师的最喜欢懂事的乖孩子,她抚摸了下虎子的头,“丽丽,你妹妹说的多好。大家都是懂事的乖孩子,虎子都跟你道歉了,你也给他道个歉,以后你们还是好朋友。”

“虎子,对不起。”

林若丽强忍住眼泪,心里确实对大哥更恨了。要不是他,小伙伴们能对自己指指点点的么。

除却若梅,没人会去注意一个八岁小女孩眼中的不甘。看到这样的结果,若梅很满意。小孩子是要从小教的,大伯母,这辈子我定不会让你和你的三个孩子,团结一致的来吸我们家的血!

日子一天天的过着,等到麦收时节,林建军已经跑好了两个孩子的入学手续。家具一点点的搬到县城里,选了个黄道吉日,一家人正式搬进了新房子。

“哇,这是我的房间么,跟李浩辰的好像!”

海峰进了卧室,趴在床上拉开旁边的壁橱,摸摸这摸摸那,眼中是忍不住的兴奋。

七十平米的房子并不大,一家四口住着其实有点紧张。向阳的主卧自然是父母的,次卧给了海峰住。至于若梅的卧室,则是由先前的书房改造而来的。不大的房间里,林建军指着那张带帐子的床,

“妞妞喜欢么,这是我和你妈妈特意为你选的。”

看到这张床,若梅别提有多高兴了。虽然两世为人,但人小时候总会有梦想,而她一直就想有一张这样的床。在父母说过要把房子装修一遍后,她就指着电视上的古装片,说要一个这样的床,还要把房间涂成淡*,房顶是蓝色的星空。

这几个月,父母以装修脏为由,一直没带他们来。现在看到理想中的房子,又圆了两世的心愿,她高兴地一蹦三尺高,抱住爸爸的胳膊。

“喜欢,妞妞很喜欢。”

趁着爸爸抱起她,她在他微微有点胡子的脸上亲了一口,又探出头亲了旁边的妈妈一口,

“谢谢爸爸妈妈!”

一家人乐呵的吃了顿饭,又带着礼物去拜访了楼里的邻居。其中对门的石奶奶,崔荷特意送了两双自己冬天做的布鞋。

“石婶,这次孩子上学的事,多亏了你和石叔,真不知道该怎么谢谢你。”

若梅这才知道,她和哥哥去的是县里的实验学校。二十年前的实验小学可不好进,那得有非农业户口,而且父母双方得有在机关工作的。不然的话,也只能去县城里另外一所镇里办的小学。

“这没啥,都是海峰和妞妞学习成绩好。这鞋子看着就舒坦,要我说啊还是自己纳的鞋底舒坦。”石奶奶笑的很慈祥,“妞妞,想奶奶了没?”

“石奶奶,妞妞和哥哥可想您了,您喝牛奶。”

若梅从爸爸的包里拿出几瓶牛奶,打开递给她,“大夫说人老了要多吃好吃的,石奶奶喝,有营养。”

“哎,真乖。建军你看,你家这孩子多讨人喜欢。妞妞,以后放学来奶奶家玩,奶奶给你做春卷吃。”

若梅扎着俩麻花辫,眼睛亮亮的点点头,“石奶奶做的春卷,最好吃了!”

至于其他人家,看建军一家出手大方,又穿的干干净净的,本来就有好感。加上若梅和海峰在,两个乖巧懂事的孩子,自然是人见人*。是以这些城里人,对搬过来的乡下一家的第一印象就挺喜欢的。

“哥哥,要洗澡啦!”

若梅披着浴巾,敲着哥哥的门。城里和乡下不一样,离开学还有一个月时间,若梅在帮哥哥纠正一些习惯。好在海峰是妹控,对于妹妹的话向来是言听计从。一个月下来,他已经习惯了每天洗澡,衣服晾在阳台上而不是院子里,垃圾要装在袋子里,趁着每天晚上下楼散步顺便扔掉,而不是仍在自家的圈里。

这期间林建军还要忙着面粉厂的事,尤其是开车出去卖面粉的时候,崔荷也要跟着去。兄妹俩的午餐,是在石奶奶家吃的。对此一家人非常感激,

“石婶,这钱你收下吧,就当俩孩子的饭费。”

“又拿老婆子当外人是不,我孙女今年回去,跟着她妈妈住了,妞妞和海峰来陪陪我们两老正好。”

林建军无奈,只能时常的送点牛奶面粉过去。石奶奶笑眯眯的收下,回头就去市场买螃蟹和大虾,做给兄妹俩吃。无奈之下崔荷只得有空帮两位老人洗衣服打扫房间,老人家的其余跑腿体力活,换电灯泡抬家具通下水道,修自行车拿报纸什么的,林建军也全包了。

一家人渐渐融入城里的生活,九月一号,也到了若梅和海峰开学的日子。

36第三十六章

县里的实验小学是座两层的小楼,教学楼前面的花坛中插着国旗,旗杆前面就是操场。

今天是开学的日子,也是新生报到的日子。四扇大铁门旁边的混凝土石柱上绑着一条红色的横幅,上面写着“欢迎新同学”五个大字。

对于若梅和海峰将要入学,林父林母显得很紧张。这两日,两口子特意把面粉厂的事交给了舅舅一家,他们则专门带着兄妹两人去了趟京城,买了新书包和文具。生怕自己孩子穿的不漂亮,崔荷甚至下了血本,带着孩子去了京城最大的商场里,要给他们买今年最流行的秋装。

见惯了后世琳琅满目时装的若梅,自然是对那流行款式看不上眼。不过妈妈的一片心意,她也不好多说什么。只是她坚持,选了些简单又经典的款式。嫩*的背带裤,领口绣着些许花草的白衬衣,再蹬上一双簇新的灰色小皮鞋,这一身即使再过二十年也不过时。崔荷审了一眼,果然自家闺女的眼光就是好,这衣裳穿着多精神。她也不执着于最新款式了,痛快的付钱大包小包的回家了。

精致的外貌得体的衣装,今日兄妹俩刚亮相,就吸引了一大波人的目光。实验小学的家长基本都是机关里的,大家生活在这县城里,低头不见抬头见的,谁家的孩子基本都清楚。

可他们怎么从没见过这俩孩子,看他们那穿着打扮,莫不是军区那边过来的?众人窃窃私语,最终还是从来送孙女的石奶奶口中得到了确切消息。

“萱萱,这是你林叔叔家的妞妞妹妹和海峰哥哥。”

“林叔叔、林阿姨好。”

若梅抬头,酒看到了一个粉雕玉琢的小女孩。一身粉红色的条绒套装,衣服胸前印着一只小熊头。白白嫩嫩的皮肤上,一双眼睛弯弯似月牙。她喊叔叔阿姨时,两颊泛起两只小酒窝,白瓷般的小虎牙也微微露出。只一眼若梅就断定,这个萱萱长大后必然是个亲民的美女。

“石奶奶,萱萱姐姐好。”

“石奶奶,萱萱妹妹好。”

萱萱自幼跟着奶奶长大的,所以奶奶说的话她还是很能听进去的。今早在路上,她就听说奶奶给找了两个新朋友,小姑娘心里就存了份善意。现在一见面,看他们长得挺好看的,而且那个头小小的漂亮妹妹,一见面这么干脆的叫她姐姐。自小就想要个弟弟妹妹的萱萱,心中那慢慢地*心发作了,立马喜欢上了新的小伙伴。

只是为什么这个小男孩要叫她妹妹?疑惑的看着海峰,她伸手比了下俩人的身高,“奶奶,我应该比他大吧?”

“我记得海峰是五月的吧?”

崔荷点点头,“五月初七,小男孩长得比较慢。”

听到这话,若梅心中的小人捂着中箭的膝盖,流下了两行宽面条泪。小男孩长得慢,那也就是说小女孩长得快咯。为啥她现在,身高才堪堪突破一米。每天傍晚她跟哥哥下楼散步时,路过的爷爷奶奶,都会问她上大班还是小班,真是让人欲哭无泪。

“萱萱是六月初八的,确实是妹妹。”

“奶奶,他比我矮,应该叫姐姐。”

“我比你大,是哥哥。”

看着两只“巨人国”的在进行这种毫无营养的话题,被踩到痛脚的若梅怒了,“哥哥,你和萱萱姐姐一个年级,叫彼此的名字就好了。”

瞬间找到同盟的萱萱拉起若梅的手,“还是妞妞妹妹说得对。”

海峰萎了,摸摸后脑勺低下头。

“石婶,你家萱萱真是又漂亮又懂事。”

“妞妞不也是一样,都是好孩子。”

老人家都是这样,表扬她的后辈,比夸她还要高兴。石奶奶脸上笑出了褶子,眼中透出愉悦的光芒。

“萱萱,你爸爸妈妈怎么没来送你?”

若梅拉了下哥哥,怎么能问人家这个呢,万一这其中有什么悲伤的故事,那可别不好收场。还好,运起是站在若梅这边的,萱萱满不在乎的说道,

“爸爸去部队了,妈妈在那边啊。”

萱萱指了下教学楼边上的一道身影,若梅抬头望去,一个年轻的女老师正拿着蓝色文件夹忙活着,大老远的看着,怎么有些眼熟?

“你妈妈是老师啊!”

萱萱点点头,“妈妈是我们班的班主任,林海峰你放心,以后你跟我一个班,我罩着你!”

说完她拍拍海峰的肩膀,若梅睁大了眼睛,第一印象神马的果然不可信啊。萱萱看着是个小淑女,实际上却是个女汉子。或者可以说,萱萱姐不愧是军人的后代?

海峰刚想反抗,广播声突然响起,“各位家长、各位同学,我是你们的校长白圣杰。现在我们的老师,已经在公告栏贴出了一年级新生的分班情况,请各位家长带着您的孩子前去查看。一年级的教室就在一楼,看完的家长,可以带着您的孩子去教室,班主任在那边等着你们。

现在,由我们的老师,在广播里同步公布下分班的名单。”

崔荷看着孩子,林建军去前面看公告。二年级不用分班,这时候也该进教室了。

“林海峰,咱们一起走吧。”

“麻烦萱萱了,海峰和妞妞初来乍到的,多亏你照顾,阿姨在这谢谢你了。”

石奶奶连忙说不,萱萱也侠气的摇摇头,“阿姨,我本来就是二年级一班的班长,帮助同学是应该的。再说妞妞是我妹妹,我不帮她帮谁?”

若梅及时狗腿的抬头,睁着乌溜溜的眼睛,“萱萱姐姐真好。”

“哎,以后有事让你哥告诉我。”

若梅抬起头任由她抚摸着,两世为人其实她一直想要个贴心的姐姐。而萱萱这种性子,满足了她所有关于姐姐的幻想。而以后发生的事,证明了她现在的举动有多正确。以至于每每想起,若梅都庆幸不已。

海峰不乐意了,他保护性的站在妹妹跟前,“别摸妞妞头,会不聪明的。”

萱萱抬起爪子往他肩上一拍,习惯了若梅如此动作的海峰,条件反射的乖乖站好。不明所以的萱萱对此很满意,拍了拍他的肩膀,

“咱们走吧,我妈还等着呢。”

回头冲着几人扬起酒窝笑了下,“奶奶、阿姨、妞妞妹妹,我们先进去了。”

“哎,萱萱别忘了,渴了就喝牛奶,饿了奶奶给你带上的便当。”

“知道啦。”

空气中传来小女孩略显稚嫩的声音,两人的身影消失在教学楼的拐角处。林建军走回来,这时候广播里也响起若梅的名字,她被分到了一年级一班。三个家长一起送她到门口,迎新的班主任同石奶奶寒暄了几句,热情的让若梅进去坐下了。

前世若梅小学是在村里念的,虽然后来开运动会的时候,来过实验小学,但那是在操场上,而且每个班都有自己指定的位置,不能随便乱跑。所以前后两世,这是她第一次踏入实验小学的教室。

不愧是机关子弟学校,实验小学不仅金玉其外,内里条件也是一等一的好。雪白的刮瓷墙壁,天花板上挂着六台吊扇,将近四十平方米的教室里,只零零星星只摆了三十张桌子。后面空着的地方,有一大排的储物柜,柜子上面挂着一块专门办黑板报的黑板。

抚摸着全新的蓝色塑料□桌椅,若梅心中无限感慨。比起村里那用直接用砖瓦盖起来吊顶都没有,窗户玻璃时常要破几块,冬凉夏暖的小学,实验小学的条件简直甩了它二十条街。但村里的小学,毕竟是自己前世启蒙的地方。若梅对那些老师们心存感激,说服了爸爸逢年过节,送小学一些面粉做福利。她现在人小,能力范围之内,能报答老师的也就只有这些了。

心绪正烦乱着,面前突然出现一道阴影。若梅打眼一看,庞大的体型正三角的上半身,恍惚中她差点认为海涛跟过来了。再仰起脖子,看清来人全貌,虽然轮廓与海涛想象,但那稍微大点的眼睛以及白嫩的皮肤,这人不是海涛。

“你就是那个村里来的丫头?”

若梅心知,这是找茬的人来了。她并未回答来人的问题,余光看了下门口,老师正在跟不知道哪家家长寒暄,还没注意到这边。若梅心中一阵庆幸,开学第一天就跟别的孩子争吵,不管是谁的错,总会给老师留下不好的印象。

“你是谁?”

胖子一愣,“果然是村里来的,都没听说过小爷的名字。告诉你,爷行不更名坐不改姓,袁庞就是我!”

若梅差点没忍住,这位同学的家长太有才了。难道是精通周易什么的,夜观天象知道他以后会长成这幅模样,才在报户口本的时候,给起了这么个又圆又胖的名字么?

这,实在是忒有先见之明了,威武!

深呼吸一口气,强忍住笑意,若梅抽动了下嘴角,“袁同学,你找我有什么事么?”

“你真是那个从村里来的丫头?”

若梅点点头,心中却在合计着,袁这个姓氏,在县里不算多。而平素听石奶奶和其他奶奶聊天,比较有名的似乎只有公路局袁局长?

37第三十七章

若梅淡定的态度,反倒让袁庞有些说不下去了。整个暑假他天天听父母念叨,有一家乡巴佬帮了那姓顾的。买了他们的房子,让他们能腾出钱在南方安家落户。爸爸现在跟顾叔叔可是大仇人,敌人的朋友也是自己的敌人。

所以当他听说,敌人家的女儿跟自己一个班时,问清楚小伙伴确定是哪个,就冲过来了。

“袁同学,你有什么事吗?”

袁庞有些疑惑,他袁庞无往而不利的威压,怎么一点都不管用了。不过被念叨了一个暑假,他心中还是有愤怒的。

“你个乡巴佬,怎么没去镇小?”

若梅当然没错过小家伙眼中的情绪,顾袁两家的恩怨她不清楚。不过她们刚搬来城里一个月,平素活动范围就县府大院,也没可能树敌。能惹得眼高于顶的袁庞这样,大抵也就只有买房子的事了。

上辈子见惯了这种事,若梅心中大概有数。不过她也不会跟一个小孩子计较是了。她微微皱起鼻子,抬起头低声说着,

“上学的事,是我爸爸妈妈安排的,至于上哪个不是我能决定的。老师往这边看了,你不回座位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