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峰心中的小人流下宽面条泪,不是他不够努力,也不是他窝囊,而是萱萱根本就不是正常人。

一路骑行,十分钟就到了高中部。军训前早就分好了班,所以这次高中的开学,并不像初中时那般慌乱忙碌。

实验高中奉行的是精英教育,整个年级分快慢班。有若梅这个超级bug在,早就听说过这种制度,若梅把记忆中的中考题稍稍透露给了袁庞他们,小伙伴们当然都进了最好的班。

对于儿子的上进,能凭自己的本事直升高中,最高兴的莫过于袁局长了。这些年下来,虽然县委**还是没挪窝,但袁局长却坐火箭似得的往上升。不到十年功夫,他已经从县里的局长,升级成了市局局长。

大肆摆了庆功宴,对于儿子的朋友们,袁局长现在是要多和蔼有多和蔼。虽然两家家长不常往来,但偶尔碰到还是相处得很愉快。

一班统共就三十个人,偌大的教室里,课桌稀稀拉拉的放着。班主任进来,宣布开始排座次。

“老师,我们从初中开始,就是一个学习小组的。”

袁庞大大咧咧的举起手,强烈要求大家坐在一块儿。班主任犯了难,私下跟她说声也就罢了,这要是答应了她的面子往哪儿搁。但是她是有责任感的好老师,对学习有利的事也该支持。这帮学生,应该不会骗她然后坐在一起傻玩的。

若梅敲了下袁庞的后背,“老师,袁庞说话一向直。不过他说的也是实话,我们五个一直在一起写作业讨论,这样下来学习起来的确比较高效。”

不管什么年代,品学兼优的学生总是招人喜欢的。若梅人长得漂亮,而且她还是以近乎满分的成绩,夺得了京城的中考状元。所以看到她,老师的表情立马和蔼起来。

而且这学生,为人处世方面也不错。一句话给她了充分的理由,为了提高学习效率,这完全是可行的。能教到这样的学生,班主任表示很高兴。

“座位是按照身高排列的,不过该考虑的老师也会考虑。”

只是第一面,若梅就给年轻的班主任留下了一个极好的印象。稍后三十个学生排成一排,班主任巧妙地利用了身高的落差,将五人排在三排,坐了前后桌。

若梅和周鹏在第一排,李浩辰和童天策坐在他们后面。至于袁庞,则是在靠边的第三排。

“还有谁想调换的,可以说出来。学校是学习的地方,老师会照顾你们每个人的兴趣爱好。”

班主任最后这句话,让本来有些不服气的学生平静下来。其实比起分数低的学生,分数高的学生更好管。

大家都是同龄人,除了学习天赋之外,分数的高低,大多取决于放在书本上的用心程度,以及花在上面的时间。能考高分的人,一般除了念书之外,没有太多调皮的想法。而且由于长时间接触书本,他们的心思也一般比较简单。

又有几个学生举手,班主任遵循着身高不挡后面同学视线的原则,给调换了座位。

有了可心的邻桌,学生们适应的更快。而且由于班主任的这一**举动,让她很快得到了同学们的信任。所以开学后,一班是全校适应最快的班级。有爱的环境下,大家的成绩一直都保持的不错。

当然这是后话了,分完座位也就差不多下课了。若梅去洗手间,听隔壁的两个高年级女生无事八卦。哪个男同学帅,谁谁对谁有意思。其中哥哥也在她们八卦的行列,原因是那么帅的人竟然是个木头。

若梅笑了笑刚打算出去,隔壁女生的话却引起了她的兴趣,本来应该升入高二年级的柳依依出国了。

“应该是去陪刘柳了吧,柳家不一直是刘家的跟班么?”

“就是啊,其实柳依依也挺惨的,那么好的一个人偏偏不得不这样。你不知道,放暑假我看她跟着刘柳一起逛商场,跟在后面拿饮料提包,整个人跟个小丫鬟似得。”

两人的声音逐渐远去,若梅冲下厕所打开门。拧开水管洗手,打量着镜中的自己。逝者如斯夫,自她重生已经十三年了。昔日的小娃娃,已经成为了高中生,她们终归是都长大了。

这段时间一直在忙,她已经很久没去想柳依依了。其实刘柳和柳依依两人中,柳依依一直扮演着狗头军师的角色。比起嫉妒心强的刘柳,柳依依才是更难对付的那一个。前世她能在爸爸眼皮子底下拢住哥哥,并且迅速掌握林氏的大权,其心思可见一斑。

而且听刚才两人的说法,她这收揽人心的功夫还真是一点儿都没变。若梅甚至怀疑,前世刘柳找上赵文瑞,也是柳依依从中作梗。她们堂姐妹俩,从本质上来说差不多是一样的,都看不得别人有任何一点比自己好。

甩了甩手上的水珠,若梅有些心烦。重生到现在,看起来她的确是改变了许多。哥哥能够独当一面,而且以他的成绩考个好大学,那简直是易如反掌。家里也比以前早富裕了,她也交到了几位真诚的好朋友。

大伯家和赵学泉家现在完全不成气候,前世的仇也算报了一部分。

似乎她做到了许多,一桩桩一件件,都能数了出来。但再往深处想,她实在是什么都没解决。李家的危机还没有过去,虽然她抓住了点眉目,但真正导致李家落败的原因是什么,到现在还是一筹莫展。

而且刚才她悲哀的才发现,以他们家现在的实力,还是拿刘柳那一类人丝毫没有办法。坏了名声又怎样,人家可以出国避过风头,过几年随时可以东山再起。更有甚者,像刘柳那样的性格,一有机会一定会不择手段的将她打落尘埃。就像前世那般,她和赵文瑞抢走了她的一切,最后还要密谋让她净身出户!或者等她死后,将一切留给那对渣男贱女的儿子小强!

上课铃的响声,将她从思绪中拉回来。很久没有想前世的事了,一时之间她有些转不过弯。

沾了点凉水拍拍脸,林家总归是在一步步前进的,他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好。现在的日子,比前世要好太多,她不该气馁。车到山前必有路,她也有自己的优势。虽然许多事改变了,但世界发展的大方向不会变,这就是她最大的优势。

一上午的课很快过去,一直到放学,小伙伴们还沉浸在座位连成一团的喜悦中。他们几个好朋友,从小学到现在,可是第一次可以这么方便的聚在一起坐邻桌。

“看你那样,周末去参观,真的不需要袁阿姨陪同么?”

若梅早已调整好了自己,掩住笑意,拿着袁庞开涮。要是别人的话,袁庞一准跳脚,偏偏是林若梅。他只能掩住傻呵呵的笑意,义正言辞的说道:

“我这是豪爽,有什么说什么,这才是纯爷们!”

小伙伴们乐了,若梅也忍不住笑出了声,“纯爷们,你上课集中点精神吧,不然老师得把我们都调开了。”

海峰和萱萱在车棚等着他们,听说这事两人也很高兴。尤其是海峰,他想着熟人坐在一起,总比妹妹再认识些别的毛头小子要好。别当他没看见,军训时候那些小男生对妹妹可热情了。

哎,有个长得漂亮又贴心的妹妹,他这一辈子都得操心。与童天策对视一眼,两人惺惺相惜。

李浩辰把书包交给若梅,旁边的童天策吹起了口哨,海峰一下子黑了脸。

若梅若无其事的背上,推着脚踏车七人浩浩荡荡的朝校门口走去。期间她终于听到了更完全的版本,哥哥迫不及待的告诉她,柳依依去美国陪读了。小伙伴们你一言我一语,把这事的详细过程扒了出来。

刘明珠最近要调回京城,想起这边保守的风气,就把女儿送出了国。怕女儿在外孤单,她“好心”地送侄女一同出国深造,两姐妹在那边也好有个照应。

“哥哥似乎很关心她?”

拐进胡同,若梅佯怒的问道海峰。气鼓鼓的腮帮子,让海峰心里一阵熨帖,果然妹妹最关心的,还是他这个哥哥。

“没有,我是想着你可能对这事好奇,就多问了班里的同学几句。”

海峰单手扶着车把,右手发誓的说道。若梅拍拍胸脯,就知道这一招管用。半个月下来,哥哥已经不再把她当易碎品了。这样慢慢的时间长了,哥哥总能放心下她,然后把更多地心思放在别的东西身上。

进了四合院,爸爸正在打电话,厨房传出一阵香味,妈妈在做饭。

嗅了一口菜香,若梅放下书包,洗了个脸刚好听到爸爸在大声的质问着什么。

“那块地,不是说好了给我们用么?怎么现在又说不行了,我已经把申请的文件交上去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若梅皱皱眉,心里涌起一股不好的预感。那块地是家里一早就看好了的,就在方便面厂边上。当年建方便面厂的时候,若不是资金不足每年的土地税又太高,家中早就一并买下来了。这几天爸爸甚至做好了规划,把方便面厂和饮料厂连成一片,这样在物流和人员管理方面也会更加方便。

但是现在,听电话里那口气,似乎是用地方面出了什么问题?

果然她的预感成了限时,林建军挂上电话,揉了揉太阳穴叹了口气。

“爸,这是怎么了?”

海峰换好衣服进来,看到这样的父亲,直觉可能发生了什么不顺心的事儿。

“下午我跑了一趟政府,那边不给许可证了,刚才打电话问才知道缘由。咱们看好的那片地,早先有人要开发。”

若梅听到这话,第一反应就是不相信。虽然天朝政府效率低了点儿,但真有人先申请的话,肯定会第一时间告知是否可用的。到现在父亲已经跑了十来天,就差最后一步了才被通知,这事一听就知道是有人在后面作梗。

显然林建军和海峰也想到了这一点,早前面粉厂广告有刘明珠那一出,全家人都有经验了,现在父子俩跟若梅想的差不多。

“爸爸,现在你知道是谁占了那片儿地么?”

林建军摇摇头,“我问过了,电话里那人说不方便透露。”

“先吃饭吧,天大地大吃饭最大,高高兴兴吃饭去!”

崔荷进来叫着三人,若梅挽起爸爸的胳膊说道:“咱们先吃饭去,现在政府下班了,即使相出什么法子也没法实施。”

餐桌上早就摆满了丰盛的饭菜,这几年日子越来越好,也不用崔荷帮忙操劳后,她就在家研究起了做菜。皇城根下,总有些讲究的人家,四合院这片有些老人多少都带着那么些拿手绝活。

现在的年轻人习惯了在外面吃,几乎没人想静下心来学厨艺了。崔荷却不一样,她手脚勤快态度真诚,很得这一片老人家的喜欢,住久了就把左邻右舍的厨艺全都学了来。是以这两年,林家生意越来越好,餐桌上的菜色也越来越丰盛。

“妈妈做的饭真好吃。”

美食是治疗抑郁最好的方法,一顿香喷喷的饭下来,若梅早就把烦恼跑到了脑后,林建军的心情也好了不少。

做了这么多年生意下来,林建军也不是聋子瞎子。调整好了焦急的思绪,他开始挨个给朋友故交打电话。那么大一片地出去,肯定会多多少少留下一些痕迹。

“窦总,我建军啊,你最近有什么投资计划么?”

“这样啊,我想着那片地,也就你这财力能吃下来了。恩好的,您接着忙,老弟不耽误你功夫了,有空一起喝杯茶。”

有位社会学家说过,世界上任何一个人,不论是无名小卒,还是政界名流;不论是本国人,还是外国人,都能通过你认识的不超过六个人里拉起关系。今天中午在林家,这句话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印证,一个人不知道,多问几个总会有人知道的。

终于在半个小时之后,林建军得到了一丝线索。

“是一位姓柳的老板,说也要干食品这一行。”

若梅扶额,天朝的柳姓主要集中在南方。京城虽然大,移民人口也多,但姓柳的、又能吃下那么大一块地的人着实不多。而他们家熟知的,还有过过节的,就是上午刚刚引起若梅注意的柳依依一家。

看到儿女若有所思的表情,林建军微微颔首说道:“应该就是那一家,他们还遮遮掩掩的,找了个陈姓老板做掩饰。那个卖机床的老板,跟我也算是老相识了,你们过年也见过那位叔叔的。

他跟我透露,就是这个柳老板要订食品机械。我说那名字怎么这么熟,合着原先我还见过的,就去年过年的时候,咱们去李家拜年,在大院门口见过这个人。”

若梅也把放学的八卦说了出来,“刘明珠回京城了,虽然她没这么大能耐,但我直觉这事是她干得。果然爸爸见过那人,应该就是他们家的,没差了!”

最了解自己的永远是自己的敌人,前后两世,刘明珠一直是若梅的敌人。刘柳那锱铢必较,见不得别人好的性子,完完全全的遗传自刘明珠和柳培新二人。这夫妻二人,绝对应了天朝那句古话:“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依照他们的性格,现在既然开始买地了,那这后续还得有一大串的动作。若梅垂眸,上午洗手间里的情绪又重新回来,林家终归还是太弱了啊。如果像HK那几家那般,富可敌国连中央里都得友善的交往着,这么小块地岂有拿不下来的道理。

落后就得挨打,这道理适用于任何时候。为政者下级得对上级做低伏小,从商也是如此,没有足够的财力就是任人揉搓的命。若梅握紧了拳头,他们既然能白手起家发展到今天,那未来会发展到什么程度,是谁都料想不到的。

现在他们虽然弱,但绝不是毫无还手之力。这次,她要给刘明珠一个永生难忘的教训。托着腮,若梅脑中想出了很多主意,不到五分钟一套想法在她脑海中成型。

“爸爸,我觉得咱们厂子现在的位置还是太偏南了。”

林建军有些纳闷,“偏南?”

若梅刚想说,却看海峰点点头若有所思,“哥哥,你觉得是不是这样?”

被妹妹点名,海峰忙脱口而出,“是啊,我看方便面厂周围,最近几年盖起了好多住宅楼。这两年电视里经常放拆迁的案例,咱们工厂肯定比挨家挨户做那些住户的工作简单。一遇到什么政策,先被拆的肯定是我们,妞妞你说是吧?”

若梅笑着点头,哥哥能这么快就想到这点,真是让她喜出望外。有了这样的哥哥,她对林家的未来又多了一分把握。

三人围坐在茶几旁,林建军眼前一亮。当初他是规划的很好,厂子的位置离家不远,而且与面粉厂在一条线上,送原材料出货什么的也方便。但现在好好想想,适合的地方可不止这一个啊。

“爸爸,就是这样,合适的方案永远不止有一个。”

若梅打开随手放在桌子上的地图,平铺在桌上后,右手指了下东北角的一个地方,“我觉得,京城肯定会往西往南建造,因为那边地势比较平坦,过了燕山山脉几乎是一望无际的平原。北部这边多山区,改造起来难度比较大,但好在现在还是有足够建厂的地方。

而且京城这边是典型的季风气候。如果在这建厂的话,不管哪个季节的风,都不会对城区产生太大的空气污染。”

林建军拍了下膝盖,“恩,当初只想着图省事了。其实现在看来,这块地方倒也不错。”

有了新的方法,林建军终于松了口气。若梅点点头微微扬起嘴角,“至于原先那块地,可是难得的好地方,价格什么的可不能太便宜了啊。袁叔叔现在不是在市里么,咱们不争,但也不能让政府和人民因为某些个人的原因,就放弃了该有的利益。”

女儿这幅**的表情,真是怎么看怎么可爱。此想法一出,林建军的心情也豁然开朗。拿起电话,他拨通了袁家。袁局长一直管着公路这块,修路什么的是总是要占用土地的,所以他经常跟国土资源这块的官员打交道。

国土资源不想得罪刘明珠,这他们可以理解,所以林建军并没有找袁局长去帮忙说项。但是,现在让局长发个小财,相信他是不会拒绝的——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小青飞飞的深水鱼雷、Jambalaya的火箭炮,一颗滚烫的肾献给你们~

71

虽然若梅活了两辈子,但前世她大半生一直被父亲保护着。虽然有过波折,但家一直是她后盾。直到后半年,父亲不刘柳步步相逼,她才被迫成长,同社会黑暗面作斗争。重生后虽然有过一段苦日子,但几乎所有时候她仍旧被保护很好。

姜还是老辣,论算计心,她完全比不上林建军这种幼时起就独自拼杀。

与袁局长通了电话后,林建军双手环胸,一副胸有成竹模样。

“爸爸,怎么样了?”

“妞妞放心,老爸出马,还有什么搞不定?”

解决了大地皮问题,林建军也来了心情,跟儿女们开起了玩笑。

“千里做官,为了吃穿,当官也想开名车住豪宅。海峰得记住这点,有钱能使鬼推磨。这世界上,很少有不被钱打动。之所以不背叛,那是因为筹码还不够。”

这段后世早已听烂了话,崇尚五讲四美三热爱九零年代,还是很潮。若梅对爸爸竖起大拇指,老爹意识真是超前。

海峰若有所思,“爸爸明白了,不过血浓于水、虎毒不食子,这世界上还有可靠亲情。”

“孺子可教也!”

兴奋之下,林建军也罕见拽起文来。若梅同样一脸赞同看着哥哥,海峰不自摸摸头,这种感觉还真不赖。

林建军鼓励下儿子,然后瞅着若梅,用父女俩能听懂口吻说道:“妞妞看着吧,爸爸来给出口气。”

海峰也想起总是找妹妹麻烦刘柳,虽然过去了四年,但好哥哥可记仇了。所以虽然父子俩了解不是同一件事,但目标却是出奇一致。

工业用地及厂房建设审批办理流程,有一个非常复杂过程,期间各种变态规定绝对能让烦躁。林建军教海峰时候,若梅曾经从旁听过。大大小小步骤林林总总,简化下来也要二十七步。从头到尾跑下来,必须得有足够时间、精力以及经验。

林建军计划中,就打算从头开始卡对手。两个厂子原料收集、生产和产品销售早已走上了固定套路,平日林建军事情并不忙。想起闺女前世受那些委屈,既然刘家敢主动撞上来,他这个当爹怎么都得给自家女儿出一口气。

做生意十几年,林建军也算是个老油条了,这里面门路他可算是门儿清。除了他之外,大舅哥也懂行,岳父那是行家里手。活一口气,得知此事后崔家父子俩也老大不高兴。

崔姥爷年纪摆那,做了一辈子生意而且一直都很成功,他想法比较全面。

“其实刘家也不一定是针对咱们。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中说过‘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民,此言末业,贫者之资也。’士农工商,来钱就是经商。国家越来越开放,大家也都知道有钱好处。”

而且,林家背靠李家。要是李家有用钱地方,林家还能拒绝?崔姥爷想到了这一点,但还是没说出来,有些话点到即止就好。

“不过,活一口气。咱们虽然是平民老百姓,但都被打脸了,也不能坐以待毙。一个老爷们要是直不起腰板,那活着还是有什么意思?”

崔姥爷挺直了胸膛,将近古稀之龄老精神矍铄目光如炬。林建军和崔立华松了口气,老爹不反对,那剩下事就好办了。

“爹,和建军打算去下市国土局。”

崔姥爷喝了口热茶,若梅和雯雯不知从哪找出来普洱,味道还真是不错。

“杀鸡焉用牛刀,再说牛刀握起来也费力。一个不小心,还可能会伤到自己。咱们虽然是生意,但也得时刻想着回报社会。土地是乡亲们,大家生活都不宽裕,咱们得多为他们想想。相信,杜书记一直是一心为民好官。”

云山雾罩一段话,却让两豁然开朗。林建军拍了下脑袋,确是他想得复杂了。刘家本来就与上面联系密切,这是他们天然优势,如果硬碰硬他们指不定会输。但是从下面根基处着手,那就是他们优势之处了。

“爹,下午得去厂里出货,刚好路过县城。”

崔姥爷露出赞许目光,“这就对了么,官民一家亲,咱们得同父母官搞好关系。”

翁婿三以茶代酒干了一杯,皆露出了开怀笑容。林建军摸摸手边公文包,这些年他们逢年过节,年年拜土地,现也该起点作用了吧?

果然杜书记也是灵性,林建军只是稍稍提了一下,他就明白了。临出门前,书记手里多了一张金卡。

“书记喜得长孙,咱们也都跟着沾点光,一点喜钱不成敬意。”

杜书记是笑得尖牙不见眼,这林建军办事就是敞亮。虽然这几年,给他送礼多了起来,但礼多不怪么,傻子才会嫌钱多。

于是当柳培国拿着市里批文,来到县政府来办农转用报批时,就遇到了一脸为难县委书记。

“大兄弟,不是不想帮。县里这边多个厂子,不仅能促进收入,还可以拉动就业,这确是好事。但是知道,近国家对耕地管得严,那些失去土地农民如何生存,是们不得不考虑问题。”

不管柳培国怎么说,县委书记就拿准了一条,失去耕地农民,必须得到足够多补偿。

“刘老一直是敬佩长辈,但是作为一个书记,得为全县父老乡亲们考虑。不瞒说,先前们县福乐方便面厂,曾经跟通过气儿想要用这块地。家保证,一次性付清十七年土地流转费用。但是们兄弟面子,不能不给,说是吧?”

杜书记笑得跟个弥勒佛似得,但话中意思很明白。先给了们面子,不论如何们都不能让难做吧?

柳培国讪讪告辞了,他本是一家国企职工,为了配合柳家行动才辞职下海。这两天跑市局,就让他疲惫不堪。本想着搞定市里,县里那边肯定没问题,但没想到却被卡住了。

灰头土脸回到柳家,跟二哥柳培中说了下情况。兄弟俩一合计,打电话把事情系数告知了大哥柳培。

刘家客厅,这里不似李家那般独门独户宽敞宜居。虽然是同一个院里,但刘家住却是院墙旁边末尾单元房。刘老爷子敲了敲拐杖,看着旁边求他帮忙闺女。

“刘家是短吃了,还是短喝了,非得去搞那些旁门左道?”

没地位柳培不敢说话,刘明珠倒是敢顶撞老爷子,“爸,不也是为了咱们这个家么?现没钱,能干成什么事儿。再说到了咱们这个份儿上,收拾不了林家多丢份儿。”

刘老爷子想着近几年对他越发冷淡老首长,头就一抽一抽。确他们这些家,只要不捅破天,一般子孙后代吃穿不愁。这样情况下,大家活得就是一个脸面。外看着一团和气,但里面攀比要比那些汲汲营生家厉害多了。

想到这他一阵头疼,女儿这性子,实是太争强好胜了。

“爸,知道是为好。但这些年,就得了柳柳一个女儿。您也只有这一个孙女,咱们不疼她疼谁。柳柳随了咱们刘家,长得好看性子又要强,不过这样长大后才能独当一面啊。是想趁着现好机会,为她创造好地环境。

再说爸,那林家可是李家钱袋子。咱们家要是有钱了,有您帮衬着,想再上一步也不是不可能。”

后这句话打动了刘老爷子,当年拼死拼活到不觉得有什么。现安定下来了,他对权力渴望反而大了。他是到早就过了退休年龄了,但是女儿可以延续刘家风光啊。

“明天去找找冯伯。”

刘明珠面露喜色,老爷子敲了下拐杖,“切记不可意气用事,没有万全把握不要动手。”

接到县委书记电话时,林建军就知道鱼儿上钩了。若梅说可以地价上动手脚,但全家一合计,这事不可行。首先国家现还没那么开放,县里也不好多为难刘家;其次工业用地和商业住宅用地,走完全不是一个流程。

后者可以投标拍卖,但前者由于政府规划,一直是按年按平方缴纳税金。

有刘老爷子那儿压着,杜书记也不敢出太大动作。听着刘家资金来源,若梅嘴角闪过一丝玩味,竟然是冯家出。

她知道,冯致远上面还有一个大哥冯致高,他一手掌握着天朝银行。虽然不如行那般可以发行钞票掌控国家经济,但冯行长也是个有大能量物。不过童老爷子司务员,竟然堂而皇之去找冯家,这事可有意思了。

看来冯家跟童家关系,并没有她想象中那么糟。想想夏令营中,虽然童天策和李浩辰不太与冯耀说话,但也没说他坏话。这种冷淡,大概是因为她关系,而不是来自家中长辈不和。但是前世,京城销声匿迹,不只有李家,童家也同样如此。

脑中一团浆糊,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到底是什么样原因,让显赫童家和李家悄无声息离开了京城势力圈。拨弄着古筝琴弦,若梅突然想起了她那未曾谋面爷爷。

爷爷这一辈子,可是为党为国一生。年轻时候打仗,然后熬过了自然灾害j□j,几乎没享一天福就被迫害致死了。好不长命,但这是为什么呢?

皱眉思索着,那个时代那种背景,刹那间一切豁然开朗。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与之间竞争本来就是本能,哪还需要什么理由?政治资源争夺,本身就是一场没有硝烟战斗。

三十年前,那场轰轰烈烈变革,还不是从根上撸下去了一堆开国元勋。而今天有想爬上去,那就得有跌下来。依着李家那中立态度,看似不偏不倚、实则两面光。不管谁上台,都不会费力去保全这类。到时候随便出个变故什么,差不多就会被踢出这个圈子了。

从高处跌落凡尘,可不就销声匿迹了?至于那些亲朋故交,情。须知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有些即使活着,但不一个圈子里,大家也就装聋作哑了。如李爷爷这般顾念老友,还能有几个?

虽然不能完全确定,但若梅越想越觉得有可能。紊乱琴声渐渐恢复正常,知道个大方向,她心里总算有了谱。

近方便面厂附近老百姓近很开心,有个大财主买了他们地。这样一年下来不用种地,也能拿原先那些钱。虽然有忧虑日后儿孙怎么办,但家财主说了解决就业问题。